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权威资料]

2018-03-02 12页 doc 29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权威资料]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权威资料]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太空小说《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是多丽丝?莱辛的重要作品,在国内外都备受争议,不受国内学者重视。太空小说在国内的译介、简介与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研究与接受,是莱辛与中国文学界对话的组成部分。2000年后,中国学界逐渐认识到莱辛太空小说的重要性,英国文学史等专著相继介绍了莱辛及其太空作品;2008年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些小说,出现译介,相关研究逐渐展开。但国内莱辛太空小说研究存在不足,期...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权威资料]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权威资料]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太空小说《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是多丽丝?莱辛的重要作品,在国内外都备受争议,不受国内学者重视。太空小说在国内的译介、简介与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研究与接受,是莱辛与中国文学界对话的组成部分。2000年后,中国学界逐渐认识到莱辛太空小说的重要性,英国文学史等专著相继介绍了莱辛及其太空作品;2008年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些小说,出现译介,相关研究逐渐展开。但国内莱辛太空小说研究存在不足,期待更多关注。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 []I106[]A[]1008―1763(2013)03―0102―05 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作品丰硕,太空小说系列《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 (CanopusinArgos:Archives下文简称《老人星》)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老人星》关注星际帝国竞争、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困境、社会文明分裂、异质文化冲突、宇宙未来发展等主题,是“莱辛最具影响的科幻小说”[1]。她采用科幻小说形式把这些主题与幻想结合起来,以旁观者的冷静视角审视和剖析当今人类的困境及文明的分裂。 太空小说是莱辛自己很看重的创作,在国内外都缺乏关注度;然而是莱辛研究的重要内容,折射了20世纪的社会现实。2007年莱辛获奖之后,国内莱辛研究日益火热,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其太空小说。本文拟从以下几点来概述这些太 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以便于国内莱辛研究者及莱辛科幻小说爱好者分享。 一莱辛备受争议的太空小说“发现科幻小说这种形式带给莱辛艺术上的解放,如同她本人所说的,‘解放后进入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视域’”[2]。“在莱辛的整个文学创作中,科幻小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全方位认识莱辛文学创作的重要窗口。”[1]国内外学术界基本上认为莱辛的科幻小说共计10部,包括《简述地狱之行》(1971)与《幸存者回忆录》(1974)这2部内心空间小说、太空小说《老人星》五部曲(1979-1983)、《玛拉与丹恩历险记》(1999)及其续集《丹将军、玛拉的女儿、格瑞特和雪狗的故事》(2005)、《裂缝》(2007)费希本(Fishburn,Katherin)及怀特曼(Waterman,David)分别在其专著《多丽丝?莱辛不可预知的世界:小说技巧研究》(1985)及《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身份》(2006)中都把《简述地狱之行》、《幸存者回忆录》及《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系列包括在莱辛的科幻小说中。。 太空小说《老人星》系列是莱辛科幻小说的重点,聚焦广阔的太空大宇宙,包括《什卡斯塔》(Shikasta,1979)、《三、四、五区间的联姻》 (TheMarriageBetweenZonesThree,Four,andFive,1980)、《天狼星人试验》(TheSirianExperiments,1980)、《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 (TheMakingoftheRepresentativeforPlanet8,1982)、《伏令王国感伤的间谍》 (TheSentimentalAgentsinTheVolyenEmpire,1983)。太空五部曲描绘了宇宙中广袤无垠的银河帝国里各大行星演变的片段,几个代表性行星如老人星、天狼星、沙马特星等势力强大,相互竞争,掠夺欺压其它弱势星球如什卡斯塔等,星球面临生态恶化、文明倒退、文化衰亡、星球末日等灾难性问题。莱辛的太空小说隐喻当今人类的生存状态,深刻展示 莱辛“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和担忧,以及深沉的宇宙忧患意识”[3]。 莱辛的太空小说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科幻小说,“是分析性的和批判性的”,“奉行的是与威尔斯等人相同的观念:未来是对现在的反映,是对当前人类某些生存状态的隐喻”[1]。《老人星》是莱辛的重要作品,为推进世界的发展呈现了一个发达星际社会所做的努力。尽管创作时很难,但她认为“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领域,那儿各行星的命运在宇宙进化中都微不足道,更何况个人”[4]。但这些非传统作品未能获得评论界和读者的赞许;一是“对科幻小说的偏见,在主流文学中仍然根深蒂固”[5],二是普通读者阅读及理解这些太空小说有难度;因而国内外对它们关注不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张琪: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莱辛的太空小说是对其早期现实主义小说的突破,国内外评论界争议不断;国内评论界对此类作品的接受各异。张中载认为莱辛后期的《老人星》“不如前期作品那样光彩夺目”,“在评论界和读者中未能赢得多少赞许。一个作家抛开他所熟悉的题材,涉足一个陌生的领域,有时难免失误”[6]。朱振武、张秀丽在《多丽丝?莱辛:在否定中前行》(2008)中提出:指责太空系列为四流的科幻小说是有失公允的。而李福祥则高度评价了太空小说,“作品融现实与幻想、形象思维与科学思维于一炉„„属于思想性和艺术性均佳的上乘之作”,“视角新颖别致,独具匠心”,“是一次成功的创作探索”[7]。张鄂民则指出“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莱辛晚期作品着力探索和表现的焦点”,莱辛是“站在宇宙历史的视角来诠释地球的历史和历史事件„„预言人类未来的幸存方式”[8]。李维屏、宋建福认为莱辛空间小说遭受质疑,“无疑带有些许不求甚解的误读”;他们赞扬了太空系列,“她在这个时期的小说无论是视野还是技巧都超越了以往各个时期”,“借助于荒 诞及魔幻现实主义技法,莱辛对人类在奔向更高文明过程中的倒退进行了深刻而又具有非凡意义的反思。她的结论对现实的指示直接准确、毫不含糊,其警世之效直指人心”[9]。显然,国内学者逐渐认可了莱辛的太空小说,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二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外国作家及其作品在他国的传播和接受与其作品的译介与简介密切相关。作品译介的篇目与数量反映了作家及作品受关注的程度与影响。莱辛太空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主要通过中文译介与作品简介等途径。2000年以前莱辛作品译介很少,2007年莱辛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大量作品陆续被译成中文。但太空小说《老人星》五部曲备受冷落,只有《三四五区间的联姻》有中文译介,是俞婷翻译的,2008年11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这部译介的出现,有力促进了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国内学者接触、研究这些作品提供了便利条件;对莱辛太空作品的细致研究随继展开。其它4部《什卡斯塔》、《天狼星试验》、《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及《伏令王国感伤的间谍》都较为晦涩难懂,尚无中文译本。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内读者对莱辛太空作品及科幻作品的接触与了解,制约了这些太空小说的传播与研究。至今为止,学者对太空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上。 科幻作品的译介现状体现了莱辛科幻作品在国内的影响与接受情况,与国外相比,关注度太小,需大大加强;反映了莱辛科幻作品目前被严重忽视的现状,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限制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与提高。可见这些作品亟待被早日译成中文,以便促进莱辛太空作品与科幻作品在国内的接受与研究,增强其影响力,同时拓宽国内莱辛研究的视域,也是全面深入研究莱辛的需要。 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传播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各类英国文学史专著及教材上的简介。2000年前,国内鲜有莱辛科幻小说的介绍,更别说太空小说。但王佐良、周珏良在《英 国二十世纪文学史》(1994)中介绍莱辛的创作历程时提到了太空系列,认为莱辛企图通过写推测未来的小说来找到帮助人类克服危机感与恐惧感的办法;但他们在介绍《老人星》系列时遗漏了第五部。 2000年后,国内学界逐渐认识到太空小说等科幻作品在莱辛创作中的的重要地位,在介绍其人其作时,相继简介了她的太空作品。如张定铨、吴刚在《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2002)中涉及了莱辛70年代的创作转向并简评了《老人星》:主题严肃,但想象非凡、角度新颖;王守仁、何宁在《20世纪英国文学史》(2006)详评了《老人星》的每一部,他们认为莱辛的太空故事,与现实关联密切;常耀信的《英国文学简史》(2006)提到,莱辛70年代热衷于神秘小说,充满幻想,他把《老人星》列入了莱辛的主要作品。蒋承勇等在《英国小说发展史》(2006)指出,莱辛后期创作阶段,“影响最大的、最有新意的是她的太空幻想题材内容的‘太空小说’...这些科幻作品充满了深刻的讽刺性”[3]。高继海在《英国小说家名家名著评析》(下2006)中介绍莱辛重要作品时,包括了《老人星》,并指出莱辛一直开拓新的创作内容和形式;可许多人对这些太空小说颇有微词。刘炳善的《英国文学史》(2007)认为莱辛科幻小说中的太空系列是对其早期现实主义作品的突破;瞿世镜、任一鸣合著的《当代英国小说史》(2008)在介绍《老人星》时,认为不管莱辛怎样转换视角,读者总能感觉到她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和对世界未来的担忧;索金梅的《英国文学史》(2009)用了比《金色笔记》更多的文字介绍了《老人星》,认为太空系列描述了后-原子战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态灾难,探索了较高层次的生存问题。而刘文荣在《当代英国小说史》(2010)第五章指出了莱辛科幻小说与其它科幻小说的本质区别,并简评了《老人星》;认为她的太空小说体现了伊斯兰神秘主义;李维屏、宋建福的《英国女性小说史》(2011)第九章第三节以“内心空间和宇宙空间小说:对人 类的关怀”为题,简述了包括《老人星》在内的7部科幻作品。 国内2000年以来的英国文学史等专著大多专题介绍了莱辛及其科幻作品,虽然重点不同,详略各异,但都认识到了莱辛及其作品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英国文学史的重要地位,意识到莱辛太空作品在其整个创作中的重要性;对《老人星》基本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评价比较宽容、中肯。但也有一些文学史专著对莱辛的太空小说没有介绍或一笔带过,如王松林、朱卫红主编的《英国文学史》(2010)对莱辛的介绍非常简略,根本没提太空小说;高继海编著的《英国小说史》(2003)没有介绍《老人星》,张中载的《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小说研究》(2001)仅仅提到莱辛的科幻小说而已,没有简介。 上述文学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误读。大多数著作对莱辛的太空作品只是匆匆带过,如刘炳善(2007)与索金梅(2009)等人。对于《老人星》的介绍尚有一些不准确,该系列包括五卷本,可张中载(2001)及蒋承勇(2006)提及这个系列时,遗漏了第五部《伏令王国感伤的间谍》。张中载如此介绍,“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她写的总名为《老人星》的四部小说体现了她的题材和创作风格的变化”[10];蒋承勇写道“莱辛以银河为背景的小说共有四部”[3]。虽然越来越多的英国文学史专著涉及了莱辛的太空小说,但与莱辛的《金色笔记》等现实主义作品相比,这些科幻作品的重要性或受关注程度远远不够,期待更详细的介绍,产生更大的影响,吸引更多学者与读者来阅读、理解、阐释这些太空小说。 三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研究 国内莱辛太空小说的研究现状表明了国内学者对这些作品的接受程度,诚然也有力促进了太空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李福祥是国内最先关注莱辛太空小说的学者,1994年详述了《老人星》的基本特征。2008年《三四五区间的联姻》 中文译介的出现,显然促进了国内相关研究。太空小说研究起步虽然晚,研究队伍小,但研究在逐步深入。据笔者从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查阅的资料显示,至2013年1月,出现了1篇博士与9篇硕士论文,期刊论文也在增长,将近20篇。太空小说在国内的研究与接受,主要从综述简评、主题思想、哲学心理三方面展开。 综述简评涉及了《老人星》的主题、形式与内容,深入分析文本者甚少。李福祥1994年的《从动情写实到理性陈述论D.莱辛文学创作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介绍了莱辛的创作阶段与特征,率先肯定了《老人星》系列;拉开了国内莱辛太空小说研究的序幕。他1998年继续从基本内容与主题、艺术特色与创作动因三个方面分析了《老人星》,称赞了莱辛的创作尝试,“通过她富有天才与灵气的想象,把地球上的社会现实拓展到浩瀚的太空„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不管是预测未来还是回顾历史,我们看到的是“她对人类的生存危机的种族忧虑与叹息”[7]。可李福祥的研究并未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直到2008年,随着国内莱辛研究的繁荣,国内学者再次关注莱辛太空小说。如舒伟在西方科幻小说传统语境下探析了莱辛的科幻小说,特别是其中的《老人星》与西方科幻小说传统的互文关系,认为《老人星》“可以看作是对科幻小说传统主题‘异域他乡’的发展和创新”[1]。朱振武、张秀丽在《多丽丝莱辛:否定中前行》(当代外国文学2008第2期)提出莱辛批评性地接受了苏菲哲学,开阔了眼界,拓展了作品内容与风格,创作了《老人星》系列。印玲的《现实主义内容与后现代主义的有机结合》(2008)也论及了《老人星》,认为该作以虚幻形式展示现实主义倾向,情节上应用了后现代主义技巧。朱海棠在2009年第3期的《探索与争鸣》上从人类生存整体层面解读了《老人星》科幻系列,提出什卡斯塔在三大星球的掠夺与殖民下走向灭亡,质疑并解构了西方中心式的生存方式与理念。 莱辛的作品始终重视自然生态、种族差异、女性生 存、精神困惑等主题,其太空作品也不例外。对太空小说的主题思想研究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要方面,研究紧密联系文本,在逐渐深入,主要从生态主义、殖民主义、乌托邦思想等方面进行解读。如罗燕(2009)与金淑娟(2012)的硕士论文都运用生态女性主义分析了《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等作品中人类的生存危机与走出困境的出路。李景的《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中的生态思想研究》(2012)从生态批评角度探讨了《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与《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所体现的莱辛的生态和谐思想。陶淑琴侧重解析《老人星》的殖民主题;她的《后殖民时代的殖民主义书写: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研究》(2012)是国内首篇整体研究莱辛太空小说的博士论文,聚焦太空小说中的殖民主义表现,体现了国内相关研究的深度与高度。她2012年的几篇论文分别解析了太空小说中土著人的丑陋形象、殖民拯救主题、以及《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殖民主题,她指出,“莱辛的作品中具有特别深厚的殖民主义思想”[11]。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太空小说中的乌托邦主题。如胡勤的《反思乌托邦:析多丽丝?莱辛的异族婚姻》(2007)认为《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中三区女王从女性独立主体地位、正义理念与思想意识三方面改写了传统乌托邦;陈桦的硕士论文《多丽丝?莱辛科幻作品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体裁与主题研究》(2010)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解读了《天狼星实验》的科学技术主题与《伏令王国感伤的间谍》的政治主题,体现了莱辛对科技乌托邦和政治乌托邦的幻灭。而肖燕的硕士论文《多丽丝?莱辛幻想系列小说的独特未来意识初探》(2010)基于《老人星》五部曲在内的10部幻想小说,从三组表??里关系搭建的莱辛式乌托邦以及乌托邦出路的探寻二个方面探析了莱辛独特的未来意识。 苏菲主义“不但影响了莱辛创作的主题,而且影响了她的文学风格”;其“太空小说体现了苏菲或明或暗的各种影响”[12]。苏菲等哲学思想与心理分析也受到了学者的关 注。如郑锦菁的《三四五区间的联姻:苏菲主义关照下的婚姻母题》(2011)从苏菲主义视角论述了该作品中超越的婚姻空间、跨越的联姻意识与通融的异质文化所展示的婚姻母题;张建春、徐健翔的《苏菲“神爱论”在三四五区间联姻中的体现》(2012)探析了该小说中苏菲“神爱论”的上升过程:自然之爱―精神之爱―神性之爱。部分硕士论文也关注了莱辛科幻作品中的苏菲哲学。如王大维的《多丽丝?莱辛创作思想的二元性》(2010)探究了《什卡斯塔》中的苏菲主义,指出莱辛在创作空间小说时体现了她对殖民主义的矛盾心态。另一些学者从心理意识角度探求太空作品中莱辛对人类经验与心理意识的多层次表达。如周思源的硕士论文《冰雪中的涅,从荣格心理学角度分析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2010),根据荣格心理学之“自性化与重生”解读了该小说;拓宽了莱辛科幻小说的研究视野;而张建春、雷明珍的《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替罪羊原型解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则从替罪羊视角解析了《三四五区间的联姻》,认为该小说呈现了替罪羊的迫害模式。 诚然,莱辛以未来危机与灾难警示人类关注当下生态危机与人类困境,通过科幻形式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这些太空作品体现了她异质文化共存、男女相处和谐、人与自然合一的生态思想,表达了莱辛对人类的忧患意识与人文关怀。 四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虽然国内莱辛太空作品的传播与研究近几年开始发展,但存在明显不足,有待加强。第一,四部作品尚无译介,文本翻译亟待加快。目前,莱辛的5部太空小说中只有《三四五区间的联姻》有译作,这不便于莱辛科幻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限制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对于暂无译介的太空小说,国内学者不太注意。因此,要促进莱辛科幻小说的传播,必须加快其它4部太空小说的译介工作。第二,传播研究范围较窄,接受群体有待拓展。目前国内莱辛 的传播者与研究者,大多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学者,或有良好英语基础、并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莱辛太空小说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中文译介与英国文学史类专著及学术论文;接受群体几乎只限于受过高等教育的英美文学研究者。要推动莱辛太空小说的研究,必须拓宽传播范围,增强影响力,吸引更多学者。第三,研究对象较为集中,冷落作品期待重视。太空系列包括五部,可研究聚焦《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什卡斯塔》与《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有人问津;其它两部基本被忽视,只在综合研究中提到而已。要全面了解莱辛太空小说的艺术特色,每一部作品都需关注。第四,研究受限明显,视野急需拓宽。现有研究比较零散,存在重复研究,选题比较狭窄,鲜有高水平研究。学者主要采用生态主义、后殖民主义、心理分析等方法探讨太空小说中生态问题、殖民主义、苏菲思想等内容,研究视野非常局限;研究领域急需拓展,研究方法有待多元。莱辛太空作品是对以前作家作品的继承与发展,可把莱辛与其他作家的科幻作品进行历时、共时比较研究;目前尚无相关讨论。至今尚无专著对这些太空作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期待加强深化涵括太空作品在内的科幻作品的总体研究。无人从太空作品结构、叙事特征等方面研究,有待从艺术技巧及结构特征等角度开展研究。 太空小说是莱辛本人极其重视的创作,是其整个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莱辛通过科幻形式,生动地描述了人类的的生存危机与末日灾难,尖锐地反映了现实中的重大社会问题,体现了她对人类未来的焦虑与关怀。如要全面了解莱辛创作、系统深入地研究莱辛,必须重视其太空小说与其它科幻小说,大力推进这些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舒伟.从《西方科幻小说史》看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创作[J].当代外国文学,2008(3):74-82. [2]Iyer,N.Sharda.DorisLessing: AWriterwithaDifference[M].NewDelhi: AdhyayanPublishers Distributors,2008. [3]蒋承勇.英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Bradbury, Malcolm.TheModernBritishNovel[M].Beijing: ForeignLanguageandResearchPress,2004. [5][英]罗伯茨,亚当.科幻小说史[M].马小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张中载.多丽丝?莱辛与《第五个孩子》[J].外国文学,1993(6):79-82. [7]李福祥.试论多丽丝?莱辛的“太空小说”[J].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98(2):48-53. [8]张鄂民.多丽丝?莱辛的创作倾向[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04):97-100. [9]李维屏,宋建福.英国女性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0]张中载.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小说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陶淑琴.种族主义思想的露骨表现浅析莱辛“太空小说”中的土著人形象[J].天中学刊,2012(4):91-94. [12]Galin,Müge.BetweenEastandWest: SufismintheNovelsofDorisLessing[M].NewYork: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97. 文档资料: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汽车产业的经济关联及波及效应测算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与岳麓书院秦简《为狱等状四种》的初步比较 岳麓秦简所见秦刑事诉 讼程序的历史价值 基于DSGE模型的利率传导机制研究 科技协同创新演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 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管理熵研究 试析《为吏治官及黔首》中的工程史料分析 试析《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工程史料 学生为中心 任务为重点 让课文成为一个有效的例子 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浅谈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让生成在预设中出彩 特长生的语文教学如何走出一片蓝天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
本文档为【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权威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