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喘证

喘证

2012-04-09 7页 doc 63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9865

暂无简介

举报
喘证喘证 指呼吸急促,甚至张口耸肩,鼻翼煽动。 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现代医学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可参考参照本辨证进行治疗. 1.喘证概念 1. 实喘---痰浊阻肺型 2. 实喘---表寒里热型 3. 虚喘--肺虚型证见 4. 虚喘--肾虚型证见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它是以症状表现命名的一种疾患,通常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当...
喘证
喘证 指呼吸急促,甚至张口耸肩,鼻翼煽动。 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现代医学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可参考参照本辨证进行治疗. 1.喘证概念 1. 实喘---痰浊阻肺型 2. 实喘---表寒里热型 3. 虚喘--肺虚型证见 4. 虚喘--肾虚型证见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它是以症状表现命名的一种疾患,通常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则称之为喘证。 2.典籍考证   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则称之为喘证。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犯虚邪贼风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素问·举痛论篇》:“劳则喘息汗出”。   《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   《素问·逆调论篇》:“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   《素问·调经论篇》:“气有余则喘咳上气”。 《素问·大奇论篇》:“肺之壅,喘而两胠满”。   《素问·痹论篇》:“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胠满膨膨而咳”;“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咳唾有白,喝喝而喘”。   《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咳。”   《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   《灵枢·五阅五使篇》:“肺病者,喘息鼻张”。    3.病因病机 ◆病因:外感与内伤 外邪侵袭:风热或者风寒侵袭于肺,肺气雍实不利 而发喘. 痰浊雍肺:饮食不节制而伤损胃脾,脾失健运, 聚湿生痰,上雍于肺,而发生喘促. 情志所伤: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上逆犯 肺而形成本证. 肺肾虚弱:肺虚气失所主,肾虚气失摄纳,均可能 导致本症状. ◆病性:虚实两端。 ◆病位:主要在肺、肾,并与肝、脾、 心关系密切 ◆病机:实喘为邪气壅肺,肺失宣肃; 虚喘为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总因气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喘证。 · 虚喘:以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脉弱。(肺,肾) 4.辨证论治 实喘---风寒壅肺型 【证见】 喘促胸闷,咳痰稀白,常兼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而滑, 脉浮紧。   【治法】 宣肺散寒。    【方药】   1.麻黄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麻黄9克,桂枝10克,北杏仁12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苏子15克,白前、紫菀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若外寒内饮证;小青龙汤   2.中成药   (1)通宣理肺丸,每次2丸,每日2次。   (2)杏苏止咳糖浆,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风寒喘咳方(贾河先等《百病良方》) 处方:淫羊藿30克,荆芥、紫菀、陈皮、法半夏、生姜、甘草各10 克,前胡、桔梗各12克。水煎服。 实喘---表寒肺热型 【证见】 咳逆上气,咳而不爽,痰吐稠粘,伴有形寒,身热,烦闷, 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滑。   【治法】 宣肺泄热。   【方药】   1.主方麻杏石甘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或定喘汤加减 处方:麻黄10克,石膏30克,北杏仁12克,桑白皮15克,黄芩12克,瓜蒌仁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处方:麻黄10克,北杏仁12克,桑白皮15克,黄芩12克,苏子15克,半夏 款冬 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止咳定喘丸,每次10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参照痰热郁肺型“虎腥银蒌汤”,加麻黄12克。 实喘---痰热郁肺型 【证见】 喘促鼻煽,咳痰黄稠难出,身热,喜冷饮,尿赤,大便干结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泄痰热。   【方药】   1.桑白皮汤(张介宾《景岳全》)加减 处方:桑白皮18克,黄芩12克,黄连lO克,栀子12克,浙贝母15 克,北杏仁12克,鱼腥草30克,瓜蒌仁15克,甘草6克。    若身热甚者,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   2.中成药复方蛇胆川贝末,每次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虎腥银蒌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虎杖、鱼腥草各30克,金银花20克,瓜蒌仁25克,甘草6克。 实喘---痰浊阻肺型 【证见】 喘咳痰多,色白,胸中窒闷,恶心,纳呆。舌苔白厚腻, 脉滑。   【治法】 化痰降气。   【方药】   1.主方二陈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子养亲汤(韩葱《韩氏医通》)加味 处方:法半夏15克,陈皮9克,茯苓12克,白芥子10克,紫苏子15 克,莱菔子12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咳喘顺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珠贝定喘丸,每次6丸,每日3次。   (3)牡荆油滴丸,每次1~2粒,每日3次。   (4)慢支紫红丸,每次3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半夏止咳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法半夏、陈皮、苏子、黄芩各10克,茯苓、桑白皮各15克, 杏仁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虚喘--肺虚型证见   【证见】喘促少气,咳声低弱,自汗畏风,舌质淡,脉软弱。   【治法】 补肺益气养阴。   【方药】   1.主方生脉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味   处方:党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北沙参15克,玉竹18克,黄芪15克,川贝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息喘丸,每次2.2克(18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蛤蚧丸(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蛤蚧2只,高丽参24克,川贝母30克,金银花48克,黄芪30 克,阿胶30克,桑白皮12克,法半夏、五味子、苏子各24克, 茯苓、沙参、麦冬、白果各30克,米壳48克。以上药共研为 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日2次,3个月 虚喘--肾虚型证见   【证见】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更甚,舌质淡,脉沉细。   【治法】 补肾纳气。   【方药】   1.主方金匮肾气丸(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熟附子12克,肉桂5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党参15克,五味子6克,补骨脂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蛤蚧定喘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固肾定喘丸,每次1.5~2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参蛤三七散(《岳美中医话集》) 处方:人参30克,蛤蚧4对,三七30克,紫河车30克。共研为细末 。每次1克,每日2次。感冒停服。   (2)补肾平喘汤(陈超验方)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炒紫苏子 10克,地龙10克,五味子6克,补骨脂10克,灵磁石30克, 乌梅15克,紫河车6克,桃仁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 日1剂。 内伤 外感 PAGE 4
/
本文档为【喘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