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臧否之辨——与严秀、蓝英年二位先生商榷[1]

2012-02-27 5页 pdf 806KB 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3873

暂无简介

举报
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臧否之辨——与严秀、蓝英年二位先生商榷[1] 学术争鸣 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臧否之辨 ——与严秀、蓝英年二位先生商榷 口 马龙闪 内容摘要从对形成、确立苏联意识形态管理模式所起的作用看.苏斯洛夫和日丹诺夫两人 之影响,不能仅从他们控制意识形态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日丹诺夫在30年代审查苏联史教科书 中,是听命于斯大林的首席检察官和拍板定谳者;在决策、发动30年代“大清洗”当中.是斯 大林仅有的参与最重要决策的助手之一;他还是确立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主要理论家.现代资产阶 级文化“全面腐朽论”的首倡者。战后意识形态大批判运动的最高层指挥官.苏斯洛夫比之于日 丹诺夫,...
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臧否之辨——与严秀、蓝英年二位先生商榷[1]
学术争鸣 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臧否之辨 ——与严秀、蓝英年二位先生商榷 口 马龙闪 内容摘要从对形成、确立苏联意识形态管理模式所起的作用看.苏斯洛夫和日丹诺夫两人 之影响,不能仅从他们控制意识形态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日丹诺夫在30年代审查苏联史教科书 中,是听命于斯大林的首席检察官和拍板定谳者;在决策、发动30年代“大清洗”当中.是斯 大林仅有的参与最重要决策的助手之一;他还是确立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主要理论家.现代资产阶 级文化“全面腐朽论”的首倡者。战后意识形态大批判运动的最高层指挥官.苏斯洛夫比之于日 丹诺夫,属于后来者。对于苏联意识形态模式和文化管理体制来说。日丹诺夫亲自协助斯大林。 是属于创制者之列的人。而苏斯洛夫只是后来的模仿者和追随者。 关键词 日丹诺夫 苏斯洛夫 苏联意识形态管理模式文化管理体制 作 者 马龙f,q,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21) 近日,阅读蓝英年和朱正先生所著纵苏联到俄罗 斯》一书,在《“灰衣主教”苏斯洛夫》一文开头,看到 蓝英年先生与严秀先生有过的一段对话,饶有趣味,现将 大意转述如下:这是多年前发生的事了,严先生曾对蓝先 生说,他约请了几位学者,撰文批判“苏联意识形态头头 日丹诺夫”,原因是此公“开打棍子先河”,对中国文化界 影响极为恶劣, “不清除他的影响,中国的文学艺术难以 健康发展”。 蓝先生插话道:“苏斯洛夫比日丹诺夫更坏。” 听了这话,严秀先生兴奋起来,接着说: “苏斯洛夫 控制苏联意识形态的时间比日丹诺夫长得多,带来的危害 肯定更大。” 这两位先生可谓讲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社会主义国 家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问,就是日丹诺夫和苏斯洛夫 的作用和影响问题。可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却缺乏对这 两个人物的深入研究。难能可贵的是,就是在上面我提到 的这本书中,蓝先生在连续两篇文章中分别专门评述了日 丹诺夫和苏斯洛夫。他勾沉史实,挖掘资料,对这两个人 物做了颇有见地的评述。笔者作为苏联史研究者,读了受 益非浅。自愧虽然多年前就注意到苏联这两位意识形态管 家,但总是浮于面上的课题,没有深入到这两个重要人物 本身的研究上来。 ·。—+一-+..-+----+-..-4--—+一—卜—+—+—+-+·+—+-—卜·—卜—+-—卜—+-+——+一+—+—+-+-—}·—+——}—·+-+·+-—+.-+·+-+——●-—+··卜-—●—-—卜·—卜·+·+-··卜-+·+-+-—●一 党内高层出现一些导致列宁激动的刺激的话,逐步康复的 可能性是不能完全排除的。 注释: ①唐达鲁士一一古希腊神话中吕底亚王,因侮弄诸神被罚 沉沦地狱,永世受苦。他身立水中,头上悬挂着果子,但 每当他想掬水解渴或摘果充饥时,水和果子就消失不见了。 参考文献: [1]杜洛茨基·斯大林评传(下册).北京:三联书店, 1963:489-491. [2](苏)莫斯科新闻,1989.23. 巷圣与争毒2005.10 【3](苏)苏共中央通报,1991(6). [4]PH,XHRHH,由.14,Oil.1,且.398,B.3—6.参见苏联历史档案 选编(第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73. [5][6]AFIP①,由.3,Ol'1.22,/I.307,/I.1—2.转引自德·沃 尔科戈诺夫.列宁(第2卷).莫斯科。1994:347. [7]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2:45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5:77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59—460. 编辑秦维宪 35 学术争鸣 从两位先生这段有意思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 严、蓝二先生对苏联这两位意识形态大管家均有独到的见 鳃程颇为深入的了解,弗且对他们在苏联的消极作用和豳 外的恶劣影响都深获恶。对既,笔者与二位先生深有同 感。但是,对两位先生在比较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行止作 必问题上的褥法,笔者却不敢完全苟同,在这里不揣霹 睬,愿就这个闻题与两使先生商橇。 严、蓝二先生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苏斯洛夫比日丹诺 夫“更坏”,出于前者比后者控制苏联意识形态时间更长, 掰泼带来酶麓窖“更大”。 如果单就控制苏联意识形态的时间而言,的确,苏斯 洛夫比日丹诺夫要长得多。日丹诺夫从1934年联共(布) 专七大舞任审央警记,主管意识形态,一壹麓1948年8 月去世为止,作为斯大林的得力助手,前后控制意识形态 14年;而苏斯洛夫从1947年任中央书记,从1948年8月 瓣丹诺夫去氆看开始圭簧苏联意谈形态,直至1982年去 世,先后经所斯大林晚年、赫鲁晓夫年代和勃列日涅夫时 期三个时代,一共长达34年,比日丹诺夫主衡意识形态 要长於年。在这个意义上,他的楚害的确是大鳇:健在 斯大林逝世后,并不是因为主张改革和反对斯大林个人崇 拜而同赫鲁晓夫站在一边,而是凶为他同马林科夫不睦, 躐瑟枕会主义她选择了赫鲁晓夫。鳜以,一当赫鲁晓夫对 斯大林个人崇拜展开批翔,并采取改革,苏斯洛夫便 自然成了阻力。在赫鲁晓夫后期,他为阻挠改革,曾通过 玛涅什广场溺展事件,挑拨赫鲁晓失与知识界、文艺界黪 荚系,恶化政治气氛、破坏改革。在保守势力发动废辩赫 静晓夫的宫廷政变中,他起初态魔暖昧,后见赫鲁晓夫大 势已去,便机会主义地倒向保守势力一边,并在1964年 lO胃中央全会上宣读,历数赫鲁晓夫“嚣状”。由予 他在倒赫政变中的前沿角色,所以在勃列日湿夫时期几乎 一壹稳居二把手,主管意识形态。他对提出“发达社会主 义理论”起了关键佟麓,在羲酬霹淫夫时黧执行停滞方 针、向斯大林时期倒退等问题上,负有重大责任。有苏联 学者讲,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如果没有苏斯洛夫的点头首 静,勃歹|l鑫淫夫是不会采取任钶重大步骤露。霉觅,苏斯 洛夫对勃列日涅夫政策所起的重火作用。从这个意义上 讲,苏斯洛失对苏联这个时期思想理论的僵化、教条主义 缓行翻整个较会的停滞不蔫,受鸯不霹撬彝的重大责任。 如果说剿勃列日涅夹后期是苏联走向危机的边缘,造 成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诸多危险的“堰塞湖”,从而对苏 联解体、苏共瓦解受鸯羹大责{壬薛话,那么苏瑟洛夫在其 中也难辞其咎。以此而商,苏斯洛夫主管苏联意识形态时 日 丹 诺 夫 资 料 照 冀 间如此之长,确魁危害“更犬”。 但是,从形成、确立苏联意识形态管理模式过程中充 当懿煮色来看,苏簸洛夫纛逛丹诺夫薅入在其中酹起终震 之大小,却不是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上世纪30—40年 代,正值苏联意识形态模式和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和确立的 时期;瑟飧在这黧阕,基丹诺夫扶1934年1胃联共(布) 十七大升任中央书记,开始主管意识形态;并从这时起直 到1948年8月去缴止这14年间,日丹诺夫在塑造斯大林 意识形态模式和建立文化体制过程中,是仅次于新大林的 第二号人物。因就,他作为苏联意识形态模式和文化管理 体制确立时期的意识形态总管,对确立、巩固苏联这一模 式秘体制,是起蓿非圊寻常的重要作用的。 苏联解体前,笔者曾在“苏共中央舄列主义研究院中 央党务档案馆”专门查阅过日丹诺夫的档案。档案表明, 这个时期,日丹诺夫在苏联意识形态决策机制中所起的作 焉,燕异常重要的:斯大林笼疑是最嵩决策者;爨丹诺夫 所起的作用通常熙,在亲自聆听、接受斯大林有关意识形 态方颟的决策和指示(当然,不排除有时是两人商定的) 着,先由谴毒藩褥开中央郝门领导入会议,壹接麴以传 达,并做出部署,然后由他掇名组成专门委员会,来具体 贯彻实施。如果需要根据斯大林的决策和指示形成巾央决 议,嚣丹诺夫往筏亲基捉笔或指示专门娄员会起擎,再壶 他修改定稿,然后呈报斯大林批准、政治局通过,接着颁 下执行。在日丹诺夫档案中保存着不少联共(布)中央和 苏联久民委员会荚手意识形态闷题的决议草案或歪式文 本,大体上都是按照这样的程序形成的。比如联共(布) 中央1935年2—3月“关于改组中央文化宣传部、教育人 民委受都规构纛麴强党对教鸯工接领导”懿决议孳案H】, 1935年5月13翻《关于建立小学、中学和高校中央专门 委员会》的决议荦案12】,苏联人民委爨会和联接(布) 中央炔于高等学校工作和对离校领导事宜的决议草簧渤 [3】, 等等,都是按照这个程序形成决议的。日丹诺夫在意识形 态领城新充当的兔色,对斯大林来说,楚思想文纯领域最 高指示的执行者和传达者;对全党全国而言,他又是意识 形态领域的最高指挥官。由予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实际上 完全集孛在薪太棒和蠢丹诺夫两人手羹,设立的“专门委 员会”,只是起着参谋和职能办事机构的作用,决议经过 政治局也经常是惫走形式;实际上对有关问题,往往就是 经枣掰大糠程毽搿诺夫嚣入决定疆后,辫经后者之手,形 成决议并定稿后,径直署上“联共(布)中央或苏联人民 委员会”,就作为党和政府的文件下发了。 这藿必须强灏说明,30年我孛詹期,是苏联党秘政 府意识形态领导机制经过调整,最后确立、巩同下来的时 期。耥案资料充分表明,日丹诺夫在这中间起着仅次于斯 太拣鹃关键砟鹰。毙絮,1935--1936年对中央文化宣传 部的改组。这一改组的建议原是斯大林楗出的,但改组工 作却魁由日丹诺夫一手运作的:通过改组,以党代政的趋 势更嬲严重,这个党酶枧擒实际上包揽了辩全国文纯、教 育和科学事业各领域方方面黼的领导,使权力更加高度集 中。在日丹诺夫的档案中,收藏着有关这次改组及决议案 的扶孳藕到定藕的各静文本,记录着日丹诺夫对各个文本 的修改和卒}充。 斯大林对日丹诺夫非同~般的器重,从1936年9月 25g他与日丹诺夫两人自锩养地索契发回莫斯科的要求 撤簿游务部长雅戈达的职务,雨焉时若夫取丽代之,以茈 推动、加速“大清洗”进程的那个著名的联名电报,就可 以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日丹诺夫还是颠大林在30年代 决策、发动“大清洗”遥程审少有静A个参与最重簧决策 的助手之一。 焱是这个缘故,日丹诺夫成了30年代中后期意识形 态领域“太清淡”纛战后意识形态太攒粼运费酶最离屡指 挥官。从1934年担任中央书记时起,日丹诺夫就是从批 判历史教科书到批判波克洛夫斯基学派的最高决策者之 一。耥案资料表隧,在1934年8是s嚣联共(布)孛央 “对苏联史教科粥提纲的意照”中,在该文件后面署名的 就是“斯大林、日丹诺夫、基洛夫”三人(名字顺序如 越)。麓来,在对薪续写酶绣史教科书一次一次刁难式的 审查中,和对参与编写的历史学家的镇压中,日丹诺夫都 是协助斯大林的麓要决策者(特别是1934年12月艇洛夫 教暗杀詹)。接着,圭裁判掰史教秘书,转入对波毙洛夫 斯基攀派的大规模批判、镇压,酲丹诺夫担当角色之显 要,不言自明。30年代中后期,除史学领域的批判外, 还在思想文化的其他领域,瓴括文艺、哲学、优生攀,甚 至鑫然科学和技术应震领域,都一一避行了整肃和镇压。 学术争鸣 而正是紧接着意识形态“大清洗”之后召开的联共(布) 十八大上(1939年),日丹诺夫的权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 犬提井,由敢治局候补委员井任越式委员,劳成了党内最 商领导震中仪有的三个一身雨兼三职——政治局委员、牵 央书记和组织局委员——的人物(其他两个照斯大林和安 德烈也夫);丽同时,他又担任了比中央宣传鼓动部有更 离建筒级剐的联共(布)中央室传鼓动委贯会的蓄脑。这 是斯大林对他在“大清洗”中的“功绩”的肯定;同时也 赋予他更大权力,使其进一步掌控了苏联的意识形态。 歪是敬这样酶强势缝位,嚣痔诺夫在1946年歪式豫 为斯大林的接班人、党和国家的第二号人物之后,从这年 夏天开始,在斯大林的直接指挥下,参与发动了 |炉1948年叛文学为突破墨戆意谖形态欠_}恁熬运动。 日丹诺夫以这期间一系列文艺问题的讲话和1947年在全 苏关于《龋欧哲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而闻名。他通过逸 些讲话定下了攒判的谖浞,展开了对一大批像家租文纯入 的大批判、大斗争和大镇压。 除此志外,日丹诺夫也是30"-'40年代斯大林个人崇 拜形成确立融期的意识形态理论家。基丹诺夹作为深褥掰 太林赏识的意识形态主管,他对斯大林思想意图的领悟麓 力,是非凡的。在30年代对苏联史教科书的一次次审旋 巾,g丹诺夫作为首席检察官和糖板定谳袭,一次次刁 难、不予通过,全系饿领悟到斯大林的意图在于,本熊 “把历史中断在1923年”即列宁时期,而应“将历史写到 1934年”,也就是斯大林时期。这就是说,必须写斯大林 时期的这段当代史,这样才畿太颂特颂巅大林,否雯|l,就 是违背党性原则,就“是一大错误”。 【43对《西欧哲学 史》的批判也是如此。该书作者煦历山大洛犬的“关键错 误”就是,没有“瞄准辩证唯物主义藕历变难物主义静撩 代形态即斯大林主义”,对其教条加以歌颂,从而把斯犬 林奉为“哲学泰斗”,所以,就被指责为丧失党性原则。 Ft丹诺夫霹凝大拣逮一意图心领棒会,因鼹,毽“笺歪” 了苏联史教科书和《黼欧哲学史》这一“重大错误”,就 从理论上和历史上将斯大林推上了奥林普山的“神坛”。 这是秀惫大拣个入崇舞麓造理论秘历变擐撂。所以,我纛 说日丹诺夫是制造斯太林个人崇拜的最大理论家。这一评 价,是没有埋没他这一“理论家”的“功绩”的。在这个 意义上,绝对国际共运程柱会主义各国、雹撼对孛国的影 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日丹诺夫还是现代资产阶级义化“全面腐朽论”的酋 鹅者。这一理论认力,资产除级程其“上舞阶段”,其文 亿有反封建性,是进步的,而资产阶级在“现代”已处予 “下降”即“没落阶段”,它的文化则走向“普遍堕落”和 “全蘑腐朽”。珏丹诺夫《在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的 讲演》(1934年)中,首先提出了这一瑾论疆】,后来程 37 学术争鸣 哲学讨论会上又进一步揭露“堕落腐化的资产阶级艺术” 和“资产阶级哲学”,认为它们把“市井无赖、侦探、盗 贼”都收罗了进去, “真是到了腐化没落的极端”。【6] 他还把爱因斯坦作为“资产阶级科学”的代表加以鞭挞, 同时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原子物理学家”的“怪想”。[7] 日丹诺夫更首开对作家和文艺家打棍子的先河,是对 文艺作品、学术著作和一切精神产品最粗暴的鞭笞者。他 在《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的报告》中,用最 不堪入耳的语言咒骂和侮辱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和讽刺作家 左琴柯。他把左琴柯申斥为“文学无赖和流氓”,把阿赫 玛托娃骂为“古老贵族文化”的“残渣”,辱骂她“不完 全是尼姑,不完全是荡妇”, “是混合着淫秽和祷告的荡 妇和尼姑”。 is]最后,还把左琴柯开除苏联作协会籍, 开除公职,逼使其不得不谋生于一个皮鞋生产合作社。其 实,说千道万,左琴柯和阿赫玛托娃的“罪过”,归结一 点,无非就是有所谓“无思想性”和“不问政治”的倾 向。因为当时人们刚刚从战争极度紧张、凝重的环境和气 氛中走出来,大家都希望能够轻松一下,看一看鸟儿的欢 跳,听一听夜莺的歌唱,因此《:星》和《歹U宁格勒》两杂 志就适应人们这种心理情绪的需要,多发表了一些他 (她)们的作品,这就招来滔天大祸,引来了战后一场铺 天盖地的大批判、大镇压运动,使左琴柯、阿赫玛托娃等 大批作家和文化人因此而遭受灭顶之灾。 日丹诺夫上面所有这一切作为,都是开先河之举,都 可称为是对苏联意识形态模式和文化管理体制的“奠基之 作”。而相比之下,苏斯洛夫却是从1946年3月中央全会 上才从立陶宛党中央局主席一职,调任联共(布)中央机 关工作的;从1947年开始,才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和 中央宣传鼓动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洛夫的牺欧哲学史》 遭到批判,被撤去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职务后,苏斯洛夫 才接任部长一职。自1948年8月31日日丹诺夫去世后, 他在苏联意识形态方面有了更大发言权。1949—1951年 他还同时兼任《真理报》主编。在筹备联共(布)十九大 期间,为起草斯大林讲话稿更受到“人民之父”器重,故 在1952年lO月被斯大林提名为联共(布)中央主席团 (政治局)委员。斯大林晚年,苏斯洛夫作为日丹诺夫的 继任者,领导了包括反对世界主义在内的意识形态批判运 动。斯大林逝世后,他一度被排除出联共(布)中央主席 团(政治局)。马林科夫下台后,他从1955年起又接管意 识形态。他在赫鲁晓夫时期地位上升;到勃列日涅夫时 期,稳居主管意识形态的二把手地位,直到1982年去世。 从上述苏斯洛夫和日丹诺夫的资质经历和任职情况 看,苏斯洛夫比之于日丹诺夫,属于小字辈和后来者:对 于苏联意识形态模式和文化管理体制来说,日丹诺夫亲自 协助斯大林,是属于创制者之列的人,而苏斯洛夫只是后 来的模仿者、追随者;对于3嗍年代意识形态领域的 大批判、“大清洗”来说,日丹诺夫是参与决策、属于发 动者之列的人,而苏斯洛夫只是从1948年秋至1953年 初,才参与领导了战后初期后半段的批判斗争。对于制造 斯大林个人崇拜而言,日丹诺夫属于主要理论家之列,苏 斯洛夫在斯大林时期是紧跟者,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是积极 执行者、复旧者和贯彻者。在对待资产阶级文化的态度 上,日丹诺夫是“现代资产阶级文化全面腐朽论”的提出 者。而苏斯洛夫也只是紧紧跟随、忠实执行而已。对作 家、艺术家和文化人的鞭笞漫骂,苏斯洛夫没有日丹诺夫 的毒牙利齿,也没有日丹诺夫那样的文才和锋芒。总而言 之,在苏联意识形态管家的职务上,苏斯洛夫与日丹诺夫 相比,一个是学徒,一个是师傅;一个是神甫,一个是主 教。两个人中间还隔着一个等级之差。存在着资质、等级 之差的这两个人,他们所成就的“业绩”和造成的影响, 是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日丹诺夫在职任上时间虽相 对较短,但其为“大巫”,有“大任”而有“大成”;而苏 斯洛夫职任时间虽长,但其为“小巫”,因历史时代不同、 环境条件各异,自然难有与前者相比肩的“大成之作”,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至于对中国的影响,苏斯洛夫是更难与日丹诺夫相提 并论的。苏斯洛夫主要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意 识形态管家,对当时中国而言,他既是修正主义的头目之 一,又是社会帝国主义的大鳄,是要批倒批臭,砸烂狗头 的,自然谈不上什么影响。而日丹诺夫就大不相同了:他 是在那个“以俄为师”的时代,是中国的“老大哥”苏 联的第二号人物,又是意识形态天字第一号的大专家,他 的一言一行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甚至带有“经典” 的味道。从日丹诺夫1934至1947年间关于文学艺术问题 和哲学问题的报告和讲演在中国的出版、宣传和学习、传 播情况,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日丹诺夫1947年6月在全苏哲学讨论会上的发言, 时隔仅有lO个月,就被译成中文出版,并在当时各解放 区广为传播,成为学习马列主义哲学和指导意识形态工作 的重要文献;他关于文艺问题的讲话也很快被介绍到我国 来,仅在1953--1959年6年间就重印4次,成了学习马 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文件。整个来说,日丹诺夫无论就 理论层面还是在实际层面,在中国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以斯大林为决策者,以日丹诺夫为主要操盘手,他们 共同建立的以连续不断的“大批判”为特征的意识形态管 理模式,对中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模式的主要 特征是:以高度集中的权力,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树立对 领襁个人及其理论的崇舞,以领袖的理论公式为鬻餐是菲 的唯一;持续不断地展开以批判资产阶级文化为内 容、以知识分子为斗争对象、以一波波大批判、大4争和 大整肃为手段的意谖形态税翔运动④。恰是在。款整纪 3卜40年代,以日丹诺夫为主要操盘手建立并巩阉了这 一模式。正是在这一模式最后确立、巩固的40年代末, 薪孛鬻建立,在警爵缺乏魏政嚣领导全隧惹想文诧工作经 验,而又“以俄为师”的条件下,我们基本“照搬”了苏 联的这一“宝贵经验” (即苏联模式)。因此,从甫一建 国,1951年攒翔斌谶传》、1954年饕乏翔经[楼梦》器 究、1955年批判胡风、1957年批判“丁陈反党集豳”及 反右派⋯⋯批判斗争一浪接连一浪,一直到“文化大革 会”爆发。由戴霹觅,以嚣丹诺夫秀主要推手巍确立约 这种意识形态控管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怒极其深刻的。后 果也魁极为严重的。 援丹诺夫提出的理{弋资产阶级文讫“全瑟腐携论”, 对上擞纪5卜70年代中国也影响巨大。这一理论,在当 时中阑的学术思想界居于指导地位。当时的中国,人们甚 至把这一理论当作“经典”看待。所以崔那个年代,由 “全丽”反对“瑗代资产阶级文化”,到提出反对“大”、 “洋”、“古”,反对上演“帝王将相”,甚至批判当时文化 部为“梦E人部”,这是一脉檩承的。在当时的大学课堂里, 蓟处向青年学生灌输这一“颠簸不灭酶”毽论,可凳霹丹 诺夫对当时中国思想界影响之深。 “现代资产阶级文化” 既然“全面腐朽”,那么任何粘连过去时代的文化,都是 “反动懿”,所阪,对“资产阶级”东家、学者及蕤作品, 加上讲授他们的教师、教授,批判如摧枯拉朽,~律加以 横扫。“文革”中进行的“大批判”,囊际上遵照的就是 这一毽论逻辑。 至于对文艺作晶和学术藩作及其作者的批判,也都是 仿照目丹诺夫的方式进行的:要求文艺和哲学直接为“现 时任务”纛“当蓠政澹”黢务;预先设定标准,吹毛求 疵地求全责备。日丹诺夫竟指责亚历山大洛夫的《龋欧哲 学史》 “没有阐明东方哲学史”是一大缺点[91;还苛求 终者没有攘愚格凝那样深刻缝了察18世纪秘19世纪上半 期的德国。日后,日丹诺夫式的批判成了一种“模式”和 “样板”,在中国影响长达二三十年之久。 整个来说,疆丹诺夫对中国的影响霹分为三个层嚣: 一是对文艺界的影响,这正像严秀先生所说,他“开打棍 子先河,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尤为恶劣,不清除他的影 响,巾国的文学艺术难以健康发展”。耐以说,曩丹诺夫 在中圈制造了一批像张春桥、姚文元那祥的“文瘸”和 “棍予”,曾经把中国学术文化界搞得万码齐喑。第二个层 面是对哲学界、思想界的影响,这正像有的学者所说, “磊丹诺夫教条”严重魏影响了当代牵溪入的哲学受瘸, “重写哲学史或思想史”,不酋先破除它,就无获打破枷 锁。 ㈣第三个层面,是在整体意识形态工作上对中国的 影响,也就是说,以斯大林为设计者、以日坶诺夫为工艺 筛丙塑造的苏联意谖形态模式对巾莺酶影晌。在这方舔, 只要举出1966年那个曾动员、煽起“文化太革命”的赫 赫有名的“五一六通知”,就足够了。大凡上岁数的具有 一些蘑史瓣识戆天,在1966年瞬“五一六遴絮”黄达鳇 当时,就不禁想起了日丹诺夫,想起了他在战后的那些报 告和联共(布)中央的一系列意识形态决议。苏联的问题 奄孛嚣的事馕,就是这样紧密她联系善。在过了褥近半个 世纪的今天,对此是瓣得更加清楚了。 对比日丹诺夫和苏斯洛夫的行止作为,可以清楚地肴 爨,无论跌砖苏联本身的影响来簧,还是从溪终特别是对 中国的影响来说,苏新洛夫都魑不能与日丹诺夫相比拟 的。日丹诺夫在历史上起的作用聪恶劣。他不是什么“玛 藏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家穰宣传家”,瑟是不折不扣的簸犬 林个人崇拜的吹鼓手,箍斯大秫意识形态模式和文化管理 体制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推广者。而相形之下,苏斯洛失 只是亦步亦趋地步了饿的后尘,照健的孜孜不倦的模仿者 和忠实静遗隧者。 以上,是为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臧否之辨。不揣浅 陋,愿以此求教于严、蓝二先生。 注释: ①从上世纪20年代来到50年代初,苏联大太小小的意识 彩态牡囊主蠢动。徐苏德战争蠢缮袭激烈镌1941—1943拳 外。几乎不曾间断过。 参考文簌: [11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中蹙党务档索馆.第77库 (第1卷宗,第824分卷):1. 【2】 [3】苏共孛央马期主艾研究茨中央党务挡素薅。襞 77库(第1卷宗,第458分卷):1.(第497分卷)1. f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295. 。 [5][8】苏联文学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禚, 1959:18-19、45. 【6】 【73辩癸诺夫。毽磐诺夫论史学与艺术.熊京:人民 出版往.1959:111-112、112-113. [9]在关于皿历山大洛夫著《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 的发言.参见日丹诺失论文学与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59:90. ‘ [10]张亮.政治的逻辑与哲学史——重读日丹诺夫1947 年6月24辩讲话。学术器,2006(3). 编辑秦维蹇 39
/
本文档为【日丹诺夫与苏斯洛夫臧否之辨——与严秀、蓝英年二位先生商榷[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