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

2011-12-29 17页 doc 212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8926

暂无简介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材总体结构 绪论 前三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后四章: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应用。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材总体结构 绪论 前三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后四章: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应用。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原理”课考试说明 课程性质:必修课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期末成绩核算:卷面成绩(百分制)×70%(60%)+平时成绩(百分制)×30%(4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讨论+答题) “原理”课程序言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目的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2.创立者视角: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1)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2)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3.内容视角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结构视角: (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知道提出了强烈要求。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批判继承人类19世纪的优秀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结果:19世纪40-60年代,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列宁——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高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列宁语《列宁选集》2卷,人民1995,311)。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思考题 1. 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 2. 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先后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给我们什么启示? 3. 被宣布已死亡的马克思,在美国“复活”了;在英国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当今西方世界为什么出现了回归马克思的热潮? 4. 马克思在现时代过时了吗?他“复活”的生命力在哪里?在当今世界怎样才能让马克思真正活起来? 5.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有什么关系? 6. 谈谈你对“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 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和科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和现实的统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参考目 (挪威)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三联书店,1997年版。 (德)马克斯·舍勒: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智慧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哲学通论》,孙正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是物质的和世界统一于物质 (一)世界是物质的 1.物质 (1)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A.本体论内涵: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由此划分了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包括三大历史形态:古典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包括两种历史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B.认识论内涵: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由此划分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物质范畴的历史演变 A.古典朴素唯物主义 时空定位:古代希腊、罗马、印度、中国; 获得方式:日常生活实践体验和直观素朴猜测; 认识结果: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客体; 意义和局限: 基本倾向是正确的,打击了宗教唯心主义; 缺乏科学依据。 B.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时空定位:近代欧洲大陆,尤其是英法等国家; 获得方式:当时实证科学最高成果; 认识结果:物质即原子; 意义:克服了古典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反对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 局限:形而上学性,缺乏辨证的思维方法。 不理解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不理解哲学物质概念应当是物质世界一切层次及运动形态的最高抽象; 不理解人类实践的意义,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时空定位:19世纪的德国; 获得方式:当时实践和科学发展最新成果+唯物辨证的思维方式+哲学史上两种世界观斗争的总结; 认识结果:“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9) 意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可以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2.运动 (1)物质是运动的。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与根本属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只承认物质而不承认运动陷入形而上学,只承认运动不承认物质陷入唯心主义。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A.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C.只承认静止而不承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承认运动而不承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如: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追乌龟 3.时空 (1)时空的定义: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间隔性、不可逆性→→一维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三维性。 (2)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 (3)时空的客观性。 (4)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5)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二.人类意识 (一) 物质决定意识 1.发生学意义上:意识起源于物质。 (1)意识的产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次飞跃: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第二次飞跃: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第三次飞跃: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2)意识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产生于劳动的客观需要; 劳动促使猿脑转变为人脑; 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2.意识的本质上: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从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从意识的对象和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主客观的统一。 意识的主观形式(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和客观内容; 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 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 3.意识的客观制约性上:意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意识的水平、特点、形式等受物质生产力水平、科技发达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最根本的);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38.人民1959.228) 意识活动的性、目的性; 意识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三.人类实践 (一)实践的一般阐释 1.实践的定义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辩证法含义: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过程。 (2)人类学意义:人的存在方式。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实现的过程。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与人类意识相对照); (2)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相对照); (3)社会历史性(与动物本能相对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社会关系实践; (3)科学实验。 4.实践的客观结果自在世界(自然自然) 与人类世界(人化自然) 的分化与统一。 (二)实践的社会本体论意义: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联系的定义: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2)联系的表现 A.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 B.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也是普遍联系的。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A.肯定事物普遍联系就要求用联系观点观察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观点,树立全局观念; B.肯定事物普遍联系要以承认和尊重事物差别性为前提; C.联系是客观的。 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定义:事物性质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具体性质、形式以及不同联系对事物存在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2)联系的种类及作用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主要联系——次要联系;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等。 3.联系的系统性 (1)系统的定义: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揭示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结构性:揭示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层次性:揭示系统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 开放性:揭示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4.联系的条件性 (二)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运动、变化与发展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变化则强调事物内、外部联系的演变; (3)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2)旧事物: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3)注意的问题 不能简单以时间先后作为划分新旧事物的依据; 不能以暂时力量的强弱作为划分新旧事物的依据。 (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定义揭示;优越性;众望所归。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三)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的定义 (1)规律是联系的范畴: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发展的范畴。 (3)规律是客观的。 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构成 (1)主干: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及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枝节:范畴体系。 如:原因——结果;必然——偶然; 现象——本质;可能——现实;内容——形式。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是贯穿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指任何事物都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2)矛盾基本属性 A.同一性:矛盾对立面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相互吸引、相互结合。 [ 相互依存 (范蠡与文种);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高原的苹果) ] B.斗争性: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相互分离。 (3)属性之间的关系: 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矛盾的作用 (1)同一性的作用 使矛盾双方联结为一体,为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可能; 使矛盾双方互相吸收有利条件,加速发展进程; 为矛盾双方架设桥梁,规定了基本的转化趋势。 (2)斗争性的作用 量变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 质变中,促使新生旧灭。 (3)注意的问题 两种作用不能取代,是同时起作用; 具体分析。 3、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1)内因是根据; (2)外因是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意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哲学依据。 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 4、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 (1)逻辑矛盾:是人们思维过程中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律、程序造成的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2)辨证矛盾:是客观事物自身固有的矛盾,人们又可认识它。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个性):一切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它是事物差别性的根据。 不同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运动形式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如:中国传统社会矛盾的演变 矛盾地位、作用不同: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区别:普遍性更为深刻,特殊性更为生动; 联系: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4)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1)质: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有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在事物在,质失事物失。 (2)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他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A. 内涵的量:表示事物发展的程度、水平、性质。不可以简单相加。 B. 外延的量:表示事物的外部特征。可以简单相加。 (3)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 (4)注意的问题: 质量相互依赖; 适度原则。 2.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质变的定义 A. 量变: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数量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渐进的、不显著的、连续的。 B. 质变:事物超出原有度的界限的变化。显著的、渐进的中断。 (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北美旅鸽的灭绝);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并引起新的量变。 B.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 (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 C.相互转化。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辨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4)否定是扬弃。 2.反对的观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外力的否定。 (2)形而上学否定观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3)意义:对待中西文化,我们既要反对复古主义 (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 3.否定之否定:肯定(1)→否定(2)→否定之否定(3) (1)方向上,前进上升的; (2)形式上,螺旋式、波浪式。 (3)反对的观点 :形而上学割裂前进性与曲折性。既要反对循环论,又要反对直线论。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联系: 1. 客观性; 2. 可利用性。 (二)区别 : 1. 自然规律的自然自发性 (盲目性) 、非历史性 2. 人类社会规律的自为性、历史性 ( 人类社会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 (1)合规律性: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 A. 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 人类社会也由固有矛盾推动; C. 人类社会也由客观规律可循。 (2)合目的性: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A. 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规律; B. 社会规律表现为个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 C. 人可以认识、驾驭、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尊重客观规律,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世界,把握规律;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本体论 物质 意识 运动 静止 实践 联系 系统 矛盾 发展 否定 质 量 度 二.思考题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联系实际说明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意义。 2.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3.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4.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华侨大学“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精神。 (1)首先,分析现实。华侨大学办学特点:一校两生制。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特点的学生在华侨大学共同学习生活。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追求。 (2)其次,找出原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规律。 (3)最后,理论结合现实。 一方面,利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矛盾作用中的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宽容为本,和为贵。 另一方面,利用普遍联系以尊重事物的个性为前提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尊重“不同”,尊重矛盾的特殊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结构 一.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既具有客观性, 又具有主体性,是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统一。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斗争;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2.唯心主义认识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斗争;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费尔巴哈 (1)离开人类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2)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既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又批判吸收唯心认识论中主体能动性的积极思想; (2)既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又克服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局限,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1)不可知论:怀疑世界的客观性以及人类正确反映世界的能力,认为感觉是主客观之间的障碍。 (2)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主张可知论,但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以实践驳倒了不可知论。 二.认识的基本属性 1.客观性 2.主体性(昂贵的旧石板:日晷) 三.认识的结构 1.认识主体:个体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 2.认识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认识手段:物质手段;精神手段。 4.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实践关系; (2)认知关系; (3)价值关系; (4)审美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A. 相互制约,充满矛盾; B. 相互依赖,辨证统一。 6.自由的内涵 (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改造。 (2)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 7.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世界历史性进程。 (1)必然王国: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人的活动和行为不得不受这种盲目力量支配和奴役的状态; (2)自由王国: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状态。 第二节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基于实践的需要; 2.客体的本质在实践中逐渐展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灵感、顿悟也源于实践; 4.间接经验最终也源于实践。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向主体提出新的需要,形成新的认识课题; 2.实践使中介手段不断更新提高,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3.实践推动认识主体思维方式改变和自身反映能力提高。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三节 认识的辨证过程 一.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一)感性认识 1.定义:主体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客体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侧面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具有直接感受性和形象性,不够深刻。 2.构成:感觉;知觉;表象。 (二)理性认识 1.定义:主体对客体的本质、内部联系、全体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间接性、抽象性。 2.构成:概念;判断;推理。 (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1)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 A. 主体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制约感性活动方向; B. 主体已有的理性认识影响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 C. 感性认识的成果要借助理性认识来描述。 (2)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 A. 理性认识将感性认识包容于自身,思维的具体是对感性具体辨证的否定; B. 理性思维活动及其表书采取音、形、符号等感性形式。 4.注意的问题:反对割裂二者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二.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意义更加重大。 1. 检验作用; 2. 旨归作用。 三.认识的总规律与群众路线和党的思想路线。 (一)认识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循环往复 (1)客观世界自身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2)每一次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3)实践主体自身的局限。 2.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A.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B. 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出发; C. 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A. 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B. 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C. 追求真理的客观性。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灵魂。 (2)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根本要求。 (3)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基本要求 A. 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B.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 C.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 4.创新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理论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3)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 (4)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第四节 真理 一. 真理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真理的定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真理的特性: 1.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必须如实反映对象。为此,必须坚持一元真理论,相信“真理只有一个”,反对唯心主义多元真理观。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绝对性 (1)客观性:正确的认识永远不能被推翻; (2)可知论:人类本性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次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向无限物质世界的接近。 3.相对性:现实的真理总是具体的,带有主体性,不可能绝对客观。 具体的真理总是对宇宙有限范围和有限程度的正确反映,具有近似的、不完善的性质,不可能穷尽一切广度和深度。 4.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关系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和发展。 (3)要坚持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反对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对立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二.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一)对立:观察问题的取向不同。 1.真理的客观性是从真理同客体一致性上所作的考察,揭示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效用上所作的考察,揭示真理在客观上固有的作用和功能。 (二)统一: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一般说来是一致的。 1.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价值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2.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是真理客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三)意义: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辨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既符合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 2.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客观性、唯一性、绝对性): (1)只有实践才能检验; (2)实践最终总能检验;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 (1)现实的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受时代限制,无法完全驳倒或证实; (2)已经证实过的真理性认识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检验。 复习题 名词解释 认识 真理 实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真理及其特性? 2.如何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 3.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4.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华侨大学“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精神。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华侨大学“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精神 首先,分析现实。华侨大学办学特点:一校两生制。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特点的学生在华侨大学共同学习生活。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追求。 其次,找出原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规律。 最后,理论结合现实。 一方面,利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矛盾作用中的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宽容为本,和为贵。 另一方面,利用普遍联系以尊重事物的个性为前提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尊重“不同”,尊重矛盾的特殊性。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第一性,决定社会意识。 1.考察历史发展动因时,注重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2.在如何看待历史主体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坚持群众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社会意识第一性,决定社会存在。 1.考察历史发展动因时,只注重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2.在如何看待历史主体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坚持英雄史观,主张英雄创造了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 1.唯心史观 ⑴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⑵社会历史是一部精神的发展史 ⑶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⑷从历史主体角度看,它是一种英雄史观 2.唯物史观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⑵社会历史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 ⑶社会历史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⑷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涵 (一)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生产方式 (1)生产方式的定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马克思:“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A. 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 B. 它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面貌、方向和过程。 C. 它的变化与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变革。 2.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的内涵:与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水分、土壤、山脉、河流、湖泊、动植物、矿藏等。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其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做生物圈。 (2)地理环境的作用 A.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 a)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 ,提供生存的空间 和生产生活的原材料与能源 ,通过介入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 b) 地理环境开发与保护的程度也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生活质量 。 c) 它还为人类审美活动 等精神活动提供了自然的对象和客体要件。 B.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a) 首先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 b) 其次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 。 c) 再次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 C.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这种理论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片面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孟德斯鸠认为:热带气候使人体变得软弱无力,其懦弱又往往使自己处于奴隶的地位;寒带民族则有着强悍不羁的性格,因而使自己保持着独立和自由的地位。 3.人口因素 (1)人口因素的含义 : 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发展、分布、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A.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生活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B. 人口的质量对社会生产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它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C. 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D. 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3)反对“人口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A.马尔萨斯的“人口自然规律” a) 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2,4,8,16,32······   b) 生活资料则以算术级数增加,2,4,6,8,10······ c) 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灾难。 B.“人口决定论”将人口因素视作历史进程中的决定力量。是一种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错误的历史观和人口观。它将人口过剩现象视作现代社会一切灾祸的根源。 (二)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1.包括低级的社会心理和高级的社会理论意识。 2.其中高级的社会理论意识有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 3.社会意识形态: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高级的社会理论意识中与经济基础关系密切,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2.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完全同步; 4.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完全平衡; 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 1.生产力的定义: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 2.生产力的构成 (1)传统构成(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现代构成(非独立的非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教育、管理。 3.生产力的性质: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2)生产力是既得的物质力量; (3)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4.生产力的历史演进:手工生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现代新科技革命 5.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1)人的需要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2)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的矛盾; (3)人的器官的有限性与生产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A.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不是生产力构成的独立性实体性要素,而是非独立非实体性非现实的要素,是潜在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 B. 可以通过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结合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科学技术具有空前的超前性; B.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C.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大标志。 (3)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A.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20世纪最深刻的发现) B.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资源的破坏、物种减少、森林破坏、 人类四大愚蠢事件(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苏扬:搬砖砸脚:“人类应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不满300万岁的人类想对45亿高龄的地球指手划脚当家作主,为时尚早。人类要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种种自作聪明,否则,人们很可能不会再有下一个五千年文明。”): a) 农业的自作聪明:黑白双风暴 b) 大型工程的自作聪明:给人添堵 (阿斯旺大坝) c) 生态建设的自作聪明:坍塌的“绿色长城” i. “罗斯福生态工程”(成功) ii. “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1949—1953年,该工程营建防护林近3万平方公里,但到60年代末,保存下来的防护林面积只有2%。 iii. 阿尔及利亚“绿色坝项目”:缺乏水资源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得不偿失。 iv. 中国“三北防护林”:单一物种,缺乏科学性,上百亿资金毁于一旦。 d) 一败涂地的“生物圈二号”实验 C.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 a) 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 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i. 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类进一步确立自然界的整体观念。 ii. 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改变人对自然的态度。 iii. 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类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科学性,把利用与保护、开发与培育、排污与治理合理地结合起来。 c)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定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3)产品分配形式及消费关系。 (3)生产关系的类型 A. 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 生产资料私有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四)现实意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定义 1.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1)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 (2)政治上层建筑:核心是国家政权。 A. 国家的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 国家的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C. 现代国家的类型 a) 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的阶级性质,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现代社会有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两种类型。 b)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统治。现代社会西方国家多采取议会制,中国则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 D.国家的职能 a) 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b) 对外职能:国防职能+外交职能。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当经济基础是先进的时候,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的形成、巩固与发展,第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当经济基础是腐朽落后的时候,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三.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一)社会进步的内涵 1.社会进步的定义: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进步与变革。 (1)前进性与上升性; (2)整体性。 2.社会进步的表现 (1)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中; (2)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改革与调整中。 3.社会进步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进步的复杂多样性 1.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客观必然性。 (2)社会进步的曲折性: A. 新探索; B. 旧势力和反动阶级的抵抗; C. 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变数。 (3)注意的问题:反对历史循环论 如:意大利的维科(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 2.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2)社会进步道路的多样性 A. 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有跨越;卡夫丁峡谷原是指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时期萨姆尼特人在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强迫他们背负牛轭通过峡谷来羞辱他们.所谓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挫折中遭受侮辱。 B. 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 C. 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 (3)社会进步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A. 统一性:社会历史发展的的总的前进趋势和必然要求; B. 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条件的特殊性和解决各自矛盾的主动性、选择性及创造性; 3.现实意义: (1)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体现了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 (2)中国特色是社会进步道路的多样性。 第三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是第一动力;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第二动力。 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层层作用和层层反作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二)阶级的实质: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2.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3.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4. 阶级的实质是阶级剥削。 (三)阶级结构 1.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 2.阶层(如: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当今社会的白领阶层)。 (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 2.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3.阶级斗争的作用:直接动力,解决阶级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1)社会集团之间为争夺权力而发生的斗争,并没有改变原来的阶级统治,更没有引起整个社会形态根本性的变革,因而不是社会革命。 (2)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等等,都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和飞跃,而不是整个社会形态的质变,也不是社会革命。 2.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内部所固有的矛盾,即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革命(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2)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1)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2)改革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5.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A. 改变生产力构成因素 B. 改变人们的劳动形式 C.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3)对思维方式的变革 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对此,我们要坚持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是最终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3.生产力标准的实践意义:三个有利于。 第四节 历史主体的作用 一.关于历史主体的作用的两种基本观点 (一)英雄史观:英雄创造历史。 1.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情感、意志等决定历史的发展进程。 2.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个别英雄人物背后的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决定历史发展进程。 (二)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们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一)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群众观点: 1. 坚持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个人与历史 1.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2. 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3. 历史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 1.历史人物的内涵及其历史作用:杰出人物 +反面人物 (1)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都有作用,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个人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明显痕迹,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人士。一般称这些人物为英雄人物或伟大人物。 (2)唯物史观承认历史人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把这些作用归结为: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组织者;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活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3)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不是天生的或神秘的超人,他们是自己时代的产儿,是特定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历史人物必然要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会直接导致英雄史观。 2.时势造英雄 (1)历史的进程不会因“英雄”的出世而改道,也不会因“伟人”的殒落而易辙。如果看不到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割裂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就势必会夸大个人的作用,进而否定或歪曲历史发展的规律。 (2)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他们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规律,顺应人民群众的欲望和要求,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或必然性,英雄或杰出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 1、历史主义的原则,即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的原则; 2、阶级分析的方法,即把历史人物和他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劳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 国家 地理环境 意识形态 阶级 社会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二.思考题 1. 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关系? 2. 群众史观及其现实意义。 3.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AGE 17
/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