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语文教案六上

2019-06-25 10页 xls 332KB 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百事可乐

热爱教育职业

举报
语文教案六上Sheet1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尹丽霞 副备人 彭满妹、粟令、刘迎春 个性设计 课题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第一单元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粟令 副备人 曹娅娅、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1、稻草人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
语文教案六上
Sheet1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尹丽霞 副备人 彭满妹、粟令、刘迎春 个性 课题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第一单元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粟令 副备人 曹娅娅、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1、稻草人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过程方法: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2.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展现性格,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法学法 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C.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D、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七.总结全文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作业:1.阅读《稻草人》原文。(中上学生)2.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再写下来。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1.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教学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粟令 副备人 曹娅娅、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2.寓言二则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生字;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3、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法学法 注重多读,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 寓言故事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3、教师范读课文。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人群中,有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画蛇添足》。(引出课题《画蛇添足》)二、读悟探究: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断句。)3、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4、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5、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6、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①理解这句话。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①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②带着理解读一读。三、学以致用: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四、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我的矛我的盾于物无不陷也物莫能陷也锐利戳得穿坚固戳不穿 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粟令 副备人 曹娅娅、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3.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时 3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2、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抓住重点语句、场景进行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理解上的共鸣。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理解上的共鸣。 教法学法 抓住重点语句、场景进行理解、感悟。 教具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课内外的阅读你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其实很多可爱的形象都出自一位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简介作者)他的作品揭露丑恶、歌颂善良,还蕴含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交流所得。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喷香pèn明晃晃huǎng暖和huo裂缝fèng2、尝试当堂听写词语3、再读课文(可以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先思考后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感悟:故事发生在大年夜,远远地走来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出示学习提示:1、学生自学2、集体交流:要点:冷、饿、不敢回家(演示文稿相机出现重点句子,指导理解、朗读)(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先读后议再读)无论多冷多饿,无论打着卷落满雪花的金发多美,她都顾不上。从两次“大年夜”的出现感受到小女孩现在饥饿、寒冷、痛苦,生活很悲惨。3、反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思考课后问题2。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新年即将来临人们的心情本应是高兴的、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你觉得她的处境是怎样的?能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二、深入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3、全班汇报。步骤一:解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①教师出示表格擦燃火柴幻想现实第一次暖和的火炉烧过的火柴梗(寒冷)第二次喷香的烤鹅又厚又冷的墙(饥饿)第三次美丽的圣诞树消失在夜空一颗星陨落(痛苦)第四、五次慈爱的奶奶和奶奶在快乐中飞走了(无人疼爱)步骤二:作者将幻想与现实交替表达的写作方法,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画批谈感受,再带着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①初步阅读,体会她开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么?“卖火柴”是她帮助家里度日的,她是不敢轻易擦燃的。但今天又冷又饿的大年夜她实在受不了了,考虑再三“终于”擦燃了一根,可见小女孩的处境多么艰难,她多么迫切地渴望温暖。②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好“?”、“终于”)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①分别指名读,这两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什么?这是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眼前的景象。幻象终究是幻象。在这个黑暗、冷酷的现实中,美好的愿望终将破灭,幻象里的一切不是小女孩的现实生活。②谁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语气悲伤的、惋惜的。可强调“只有”、“又厚又冷”)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①自由读,谈体会。在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没有的。这句话预示着她死去了。小女孩渴望的生活这个世界没有,现实是多么残酷呀!②再体会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自己试一试。指名读10、11自然段。出示这两句话,找不同,谈感受。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①对比读,你发现什么?②个人读,感受句子,你如何理解?“大年夜”本来是欢乐幸福的,但在这个现实社会里,它只属于富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得到的是寒 个性设计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冷、饥饿、痛苦甚至死亡。社会太不公平了。③齐读文中的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①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所以说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而第二个“幸福”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新年里该有的幸福,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再忍受现实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②作者这样表达,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三、小结内容,情感深化: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象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怜、悲惨,当今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四、布置作业1、积累课文中词语。2、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优生可以选择背诵)3、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第三课时一、回顾畅谈:1、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把最打动你的地方读给同桌听。2、指名读10、11自然段,学完文章后你有些怎样的深刻?二、创设情景,尝试练笔。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和她说些什么呢?①自由读一读15页的“阅读链接”。②从短短的诗歌中你感受到什么?③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呢?④全班交流评价:真情实感;尊重原著基调;语句通顺。三、词语检测:1、多音字组词语。喷缝晃2、比一比,组词语。梗蜷僵便倦疆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对你说……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寒冷暖和的火炉(温暖)现实饥饿喷香的烤鹅(美食)幻象痛苦美丽的圣诞树(欢乐)无人疼爱慈爱的奶奶(疼爱)悲惨、黑暗值得同情 教学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粟令 副备人 曹娅娅、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4、刺猬汉斯 课时 1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过程方法: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明白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 教法学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吗?(格林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猬汉斯》。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冷潮热讽”等词语的意思。(2)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自学。3、汇报交流。(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告戒:课文指公主自己警告劝戒自己不得改变主意。冷潮热讽:因为没有孩子,农夫受到人们尖刻的嘲笑和讥讽。(2)课文讲了一个富有的农民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他骑着公鸡住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他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他的猪。后来,他给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要求他们写一份保证书:在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东西赐予他。两位国王回家后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公主,可是第一位国王不守信用,没有遵守诺言;而第二位国王的公主,不嫌弃长相奇怪的汉斯。最后汉斯脱掉了刺猬皮,变成英俊的小伙子,和第二位公主结了婚。(学生汇报内容时,只要大致内容讲到就行)三、评价人物,感悟明理1、师: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对汉斯有什么看法?我们还可以说说对其他人物的看法。2、小组合作,评价故事中的人物。3、指名反馈。(1)对汉斯的评价(2)对第二位公主的评价(3)对农夫的评价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汉斯非常坚毅、勤劳、纯朴、善良,我们要向汉斯学习;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就能获得幸福;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别人看不起。)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阅读了有趣的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赞扬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优秀品质,同时通过第二个公主知道了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五、作业布置。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4*刺猬汉斯格林兄弟学习汉斯 坚毅、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明白了  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 教学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粟令 副备人 曹娅娅、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课时 1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弄清文章故事梗概。了解尼尔斯历险的经过,以及尼尔斯在历险中发生的变化。积累有关的词语,如“蹑手蹑脚”、“无声无息”等。 过程方法:了解尼尔斯历险的经过,以及尼尔斯在历险中发生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童话中蕴含的哲理: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 教学重点 了解尼尔斯历险的经过,以及尼尔斯在历险中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悟童话中蕴含的哲理: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预习课文,把童话读熟,读通。 教学过程 “童话”是语言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本册为我们安排了五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最后一则------《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希望大家能运用以前学童话的方法多自主学习。二、入题,存疑。1、指名读课题------尼尔斯骑鹅历险记2、你们从课题里知道什么?(主人公,主要内容)3、你还想知道什么?历险的过程,经历了哪些险;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戓蕴含着什么哲理;尼尔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三、自主合作,讨论,初步解疑。1、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2、师提示学习方法(或小组成员主动介绍方法)①自由朗读。②逐个击破③注意合作④在书上做批注,或在草稿上记下答案,以备交流。⑤人人都要参与。⑥讨论时要注意倾听,谦让,团结,协作。3、学生开始合作,师巡视。四、交流,彻底解疑。1、请一个组的代表发言,汇报答案。2、其它组的代表补充或更正,师注意做好记录。3、对不能达成一至的地方,师指导讨论。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五、拓展。1、师:学语文即学做人,那么,你学了本文,对你学好做人有什么帮助?2、交流积累的词语。3、讨论本课中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六、作业。1、回家将本课童话讲给家人听,2、练笔------续写。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心地善良 教学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粟令 副备人 曹娅娅、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语文百花园一》 课时 3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2、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过程方法: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一个历史故事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一个历史故事 教法学法 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二、学习借鉴: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2、交流明确:①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②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③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三、准备发言: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第二课时四、进行活动: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第三课时五、延伸阅读: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1、自主阅读,思考:①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②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2、集体交流:问题①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问题②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六、布置作业: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2、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4第二单元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曹娅娅 副备人 粟令、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6、开国大典 课时 3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过程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法学法 讲授法、朗读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三、交流1、试说课题意思。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四、阅读(第一段)1、指名分节读课文。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4、随机学习重点句。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朗读(自豪,扬眉吐气)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4、背诵6~8节。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选读句子。三、作业1、背诵6—8节。2、完成作业本3、5题。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而_____;为____而____;为____而______。  个性设计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四、作业选做: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6、开国大典热爱、激动、自豪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有详有略 教学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曹娅娅 副备人 粟令、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7、望大陆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过程方法: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诗人。简介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二、学习诗歌1、自学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 “兮”“殇”都是一声;“殇”Shang,翘舌音。2、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3、体会诗歌感情。(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山之上,国有殇” (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指导朗读三、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链接”体会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体会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四、指导朗读、背诵 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首诗 朗读后试着背一背。五、布置作业 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7 * 望大陆  ()望故乡  ()山之上,国有殇 (爱国)  ()望大陆 教学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曹娅娅 副备人 粟令、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8、明天更辉煌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过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情朗读课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文题目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你们谁能找出香港的位置?你们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吗?2.是的,1997年7月1日,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天是举国欢庆的时刻,(出示欢庆场面的图片)人民群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心情,你能想到什么方式?学生甲:游行,看升旗。学生乙:载歌载舞,放鞭炮。学生丙:写文章、作诗。……3、板书课文题目,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为了纪念这一时刻而写的诗。学生齐读课文题目。4.老师出示香港的资料和图片,学生读课文。二、再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学生自渎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耻辱寻觅点缀乳汁荆棘步伐4.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炎凉沧桑:指事物很大程度的改变。曙光:一是指清晨的日光;二是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的前景。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全诗共三节,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祖国对香港的思念之情,盼望着香港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第二部分:回顾了香港人民饱受的沧桑,讲述了祖国对香港的关心与帮助,体现了祖国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第三部分: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祝愿香港明天更加辉煌。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香港饱受沧桑的关爱之情,赞扬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并祝愿香港明天更加辉煌。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节,画出重点词句。2.你从“漫长的岁月”里读出了什么?漫长的岁月指香港自19世纪中期至20实际末一百多年的日子,从后面的“一串串故事”可以看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发生了好多的事情。3.出示句子:(1)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2)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从这两句话里,你又读出了什么?学生甲:香港离开了祖国的怀抱,人们无比悲痛。学生乙:写长江、黄河,其实是在表现举国上下的愤怒与悲痛。师小结:香港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骨肉分离,我们怎能不悲痛,怎能不愤怒呢?香港的回归成为了举国上下共同的努力和期待。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1.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明天更辉煌》。听写词语:耻辱寻觅点缀乳汁荆棘步伐2.学生互相检查,不会写的练习巩固。3.你们课下搜集了哪些资料呢?二、学生课文第二部分1.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香港饱受了屈辱和苦难,那香港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句子: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你把滴滴汗水,点缀在东方之珠上。香港人民在艰苦的环境里利用一切机会改造自己的生活,寻找着自强不息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把香港建设成为“东方之珠”, 个性设计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这都是几代香港人用辛勤的汗水凝聚成的。3.不管香港被分割多久,它都是祖国母亲的一部分,香港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祖国的帮助,是全国人民对香港的关心和爱护,才使香港有了今日的辉煌。出示句子:不管你离开多少岁月,母亲的血在你身上流淌。在你的发展和繁荣中,融进了母亲的泪水、乳汁和力量。学生齐读这段话,感受祖国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中,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出示句子:在亿万炎黄子孙中,有一位伟人永志不忘。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表达了作者对邓小平同志的赞颂,说明邓小平同志为香港回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是啊,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将更加繁荣、昌盛。出示句子: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回到母亲怀抱的香港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香港明天的美好祝愿。四、背诵课文第三节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的第三节。3.课下搜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香港》 个性设计 板书设计 8、明天更辉煌祖国的思念期盼归航香港百年回顾受辱的历史血脉相连明天更辉煌伟人的胆略香港回归 教学后记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曹娅娅 副备人 粟令、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9、山海关 课时 2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认、写生字;掌握“名不虚传、浑然一体、连绵起伏”等词。正确朗读课文,领略山海关的威武险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方法:通过自学掌握生字新词。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万里长城的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   板书:山海关(二)初读,感知全文思路。  1、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再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三)细读,体会文章内容。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关和心中产生的种种想法,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 1、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的风采? (“好一座威武的”“这号称。。。。。。”等感叹号)  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采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3、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4、他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觉?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5、在阅读课文1—4段时,要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去体会有关语言文字。在理解各部分内容时,要结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或段落。不要把理解和朗读分离、割裂开来。(四)练读,领悟表达方法。  9、山海关   城楼地理位置历史作用现在的作用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曹娅娅 副备人 粟令、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10、太阳与士兵 课时 1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认识五个生字,提高概括能力。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方法:1、通过阅读揣摩句中所蕴含的情境。2、反复品读,充分想象、再现情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感受边防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教学难点 指导读后练习,用书信的形式写出读后感。 教法学法 指导展开想象,采用朗读,在读中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东方第一哨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读。  谈话:生活中,有儿子与母亲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可是,你听过这样的对话吗?  板书:太阳与士兵二、初读对话。   以个体自读为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对话。三、再读对话,一边读,一边想:每次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东方一哨”士兵怎样的形象?  1、读第一次对话,想象士兵们清晨高唱上岗,在太阳照耀下升旗的情景。  2、读第二次对话,想象士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凉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场的情景。  3、读第三次对话,想象士兵们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风站哨的情景。四、巩固练习。  1、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想想这样写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北国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陕北的向日葵……每一料种子都带着战士的馨香在这里落户。  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伟大的祖国!  2、为课文插图配一首小诗,题目是《太阳与士兵》。  3、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倾吐你心中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10、太阳与士兵高唱着歌曲升旗用双手建起升旗场在冰天雪地迎风站哨边防士兵忠诚爱国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曹娅娅 副备人 粟令、李宗秀、张红芳 个性设计 课题 语文百花园二 课时 4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过程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交流、讨论。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想象,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比喻修辞,能实际运用。用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教学难点 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法学法 掌握方法、充分交流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理解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1)投影:“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比喻)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形容)”(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3)反馈交流: 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扬翻动的样子,就像大海上翻滚的波浪。第2个句子中,用“雷明”来比喻会场上人们的鼓掌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的声音那样震天动地。(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 2、拓展与交流(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2)各自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是产生共鸣的收获,或是与之不同的感受。(3)教师酌情进行点评。 3、积少成多 所选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开新风气的人物。他48岁时因主张革新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打击迫害,终以父亲老等借口辞官归乡。这首诗是他回家途中,读陶潜诗的有感而发。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将灭亡的封建,抗击朝政,表现他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以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1)对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和注解去解决。(2)指导朗读并能背诵。(3)可以让学生搜集、抄写有关表达“爱我中华”之情的诗句、格言等。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例如: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宋。岳飞)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趁之?(清。林则徐)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清。秋臻)      人在异域最思念家乡,人在异国最怀念祖国。(侠名)二、语文大课堂1、讨论2、调查与采访(1)组成小组,组成小组,走进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进行调查和采访。(2)围绕调查对象,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书店,还可以上网查阅、搜集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搜集实物、图片、或录像等。(3)整理与 以“今日家乡的……为题,写一份表格式的调查报告。(4)交流三、习作1、审题:读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题目要求有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说明这是自由作文:“可以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第一句话);第二层解释“两不限”的具体含义:“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你特别熟悉的景物或物”——这是“不限内容范围”,“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日记或诗歌”——这是“不限文体样式”(第2句话);第三层提出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题目恰当,自作修改等(第3、4句话)2、看“平台”,参与习作讨论。可按“习作讨论平台”的四点,先个体思考,再与同学交流。3、自动笔,进行初步试写。根据各人选定的内容、文体动笔的练习,可先列提纲,也可直接写。4、选例文,组织交流评改。 教师审阅全班学生的初作,从中选择内容、不同的问题理文若干篇,分类与点评,使学生从别人的习作中的优点或不足受到启发。注意:要让学生也参与点评、发表意见。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罗旧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李宗秀 副备人 粟令、曹娅娅、张红芳 课题 11、永远的歌声 课时 3课时 编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掌握词语。读懂课文,把握内容。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过程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好,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2、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3、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交流:第2——10自然段三、初读质疑。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三课时:一、整体感知课文。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1、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 罗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
/
本文档为【语文教案六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