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

2017-09-26 45页 doc 86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3593

暂无简介

举报
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 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 篇一:修炼销售高手的术与道 修炼销售高手的术与道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 【拆书简介】 新销售人员参加工作一到两个月,就能够分出上中下;6个月到1年,就可能冒出挤进排行榜前三的优秀销售。但要成为真正的“销售高手”,非三、五年的历练不可。只是,这三、五年用来积累知识是不能造就高手的,用来积累经验也不行,关键是要有意识地把“术”升华为“道”,把“道”实践出“术”。 “道”与“术”的区别何在,又如何关联, 当台湾高僧星云大师遇...
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
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 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 篇一:修炼销售高手的术与道 修炼销售高手的术与道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 【拆书简介】 新销售人员参加工作一到两个月,就能够分出上中下;6个月到1年,就可能冒出挤进排行榜前三的优秀销售。但要成为真正的“销售高手”,非三、五年的历练不可。只是,这三、五年用来积累知识是不能造就高手的,用来积累经验也不行,关键是要有意识地把“术”升华为“道”,把“道”实践出“术”。 “道”与“术”的区别何在,又如何关联, 当台湾高僧星云大师遇到凤凰传媒总裁刘长乐,他们谈佛学、谈人生、谈管理,无疑都是在“道”的层面。 拆书帮的使命是“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学以致用,一定要落实到“用”,看来都是在“术”的层面。但是,“道”与“术”需要融会贯通,自由转换——市场战略一定要能具化为销售战术,才不是纸上谈兵;销售技巧背后一定要有方法论,才不算鸡鸣狗盗; 练招式的同时一定不能荒废练内力,才可以力克群雄; 练内力也得有法可循,才能够修身养性。 如何达到把“术”升华为“道”的境界,又如何练习把“道”实践出“术”的能力,这两项是“思想力”的本质,是销售人员 长远成长最重要的内力法门。若能打通“术”与“道”,读任何书都能得到对自己工作的深刻领悟、具体指导~ 【拆书实录?节选】 赵周:上周拆书帮结束后,行政部的阿梅同学说,下周能不能拆一下《包容的智慧》,我们部门每个人都在读这本书。我说好啊。看到书店正好还有这本书,我就拿回家一本。 这本书原来是台湾高僧星云大师与凤凰传媒刘长乐的对话录,内容涉及佛学、管理、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的智慧。当晚欲罢不能,我不知不觉就把五、六十页读下去了,然后开始发愁。 愁什么呢,愁这本书怎么拆。我对佛学只能说是略知皮毛,如果是禅宗那还可以聊一聊,但对这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就力所不逮了。 后来我想到拆书帮的宗旨,就不愁了,因为我们是拆书,不是培训。如果是培训,就要求培训师对相关主题都要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他要想端给大家一碗水,那他自己得有一桶水。但是拆书的要求不是这样,一来,不可能对每本书都找到那个领域的专家;二来,拆书帮的最终目的是把书中的知识落实为你自己的行为改变,而最了解你的工作实际案例的人是谁,不是专家,是你自己。所以,拆书家是一个目的性明确的优秀读者,而不是专家。哪怕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一无所知,他也可以使用拆书帮的方法论,带领大家一起把这本书中的内容拆为己用。 这本《包容的智慧》我选出了8个片段,已经复印并发到各位 手里了。可能你已经有这本书,不过最好是看我复印给你的这些单张,这样比较容易集中脑力去拆解,而不用前翻后翻。 赵周:大家读完这一页,有没有什么困惑, 学员:我有困惑。有些人很强势,从来都是我让步,他觉着我让是理所当然的,那怎么办, 赵周:没错,我们都认识一些人,他认为自己跟真理很熟,他简直就是真理本人,一旦你跟他有不同意见,你要是不退让就叫顽冥不化、无可救药,你要是退让了就叫良知尚存、知错能改。只能他赢,没得双赢;只有亏吃,没得便宜占——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学员:我觉着退让也要看人,也要看情况。有的时候要退让,但也不能一味退让。 赵周: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对待“让步”这个原则呢, 学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赵周:很正确,逻辑如此严密,以至于跟没说一样(众笑)。因为这样等于是说,“没有指导原则,没有具体分类,遇到具体情况再说”。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很复杂的”、“这个有很多种可能的” 学员:一种情况是,我让步不是为了换取他的让步,仅仅是因为争执没有意义;还有一种情况是,我让步希望换取他让步,那我会跟他说清楚。 赵周:就好比说,有时候你跟老婆说“好好好,都依你”,这是第一种情况;有时候你跟老婆说“你喜欢红色的车,那就买红色 的,但是买哪款车就该我说了算”,这是第二种情况——是这样吗,(众笑) 学员:我就是这个意思。 赵周:好,这样分类一下,就比较有指导性了。怎么指导呢,你下次 可以这样:老婆提议去吃外婆家(注:杭州一家餐馆)的时候,你心里觉着外婆家挺好的,但是你说“哎呀又吃外婆家啊,好吧,那就依你,但是周末我要通宵看球,你要让我”——这次我让你,下次你让我嘛。(众笑) 今天我们拆解的第一部分,是星云大师解释的“空”。佛教所推崇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空”不是“无”,“空”包含“无”,也包含“有”。那么,我们联系起来,“让步”更像是“空”,还是更像是“无”, 我们返回来读这一页,“为什么造成矛盾、添加仇恨呢,就是由于没有共识、没有沟通、彼此没有爱心、彼此是用成见来看对方的。” 发现了吗,在谈“让步”之前,星云大师先强调要有什么,要有共识、有沟通、有爱心,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会让步。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有共识的让步,是“空”;没有共识的退让,是“无”。这对我们的启发是,学会让步,首先要学会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我举个例子来这块内容怎么学以致用:我们拆书帮每次都是周三晚上7点7分开始,但每次都有人迟到。我该不该让步,怎么让步, 如果7点7分准时开始讲,那就是没有让步,而我知道其实迟到的同学并不是故意的,他确实是忙,好多是处 理完工作来不及吃晚饭赶过来的。 如果我等到人坐满了再开始,这肯定方便了迟到的同学,但这是对准点的同学惩罚,而且大家知道了反正7点7分开始不了,下次迟到的就会更多。这就是无共识的让步。 有共识的让步是怎样的,7点7分,准时开始,我先给大家发下本次 拆书的资料,稍作提示和要求,请大家自己阅读七八分钟。这样,准时的同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内容,迟到的同学也不会错过太多。而大家有了一个共识:拆书帮一定会准点开始。 好了,对这一部分的facilitate就到此,现在该你们拆解出自己的案例了。 阅读?片段一 让步 长乐先生: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或者社会伦理学可以辅导人们,但是,我觉得佛教更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华严经》就特别提倡佛教圆融的精神,而且强调“包容必均”的思想。 星云大师: “包容必均”很难,社会中矛盾是难免的。在我们的家庭里,亲如父子也会有矛盾;夫妻那么相爱,彼此也会有摩擦。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婆媳关系,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有矛盾的。这个很可惜。本来是因情爱结成一家的人,为什么造成矛盾、添加仇恨呢,就 是由于没有共识、没有沟通、彼此没有爱心、彼此是用成见来看对方的。 那么,产生了矛盾,怎么办呢,这就要学习跳“探戈”了。你进两步的时候,我就退两步;我进一步的时候,你也退一步。彼此都能进能退,就能和谐了。其实,不论友情、爱情或是亲情,人际间的相处要多包容、少排斥,给对方留一半的空间,自然会减少冲突摩擦的发生。 篇二:成功语录 1 热忱是推销成功的最大要素,也是唯一要素。 2 身为一名推销员,没有比完成一笔好交易更快乐的事。 3 无论推销什么东西,先推销自己。 4 充分了解客户对一位推销员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5 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6 如果你不能节省和储蓄金钱,你身上就没有成功的种子。 7 推销员不一定什么都知道,但通常都能言善辨。 8 好的决心必须以行动来贯彻,没有行动,好的决心没有任何意义。 9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化。 10 你现在所想的和所做的,将会决定你未来的命运。 11 承认自己的恐惧毫不可耻,可耻的是你因害怕而裹足不前。 12 行动的激励,方法决窍,行动知识,这三个因素是成功定律之钥。 13 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制造奇迹。 14 激励别人采取行动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告诉他一个真实的故事。 15 事实上,当你说谎的时候,你从来没有真正愚弄任何人。 16 激励的秘决,不只是诉之于道理,还要诉之于情感。 17 不要说谎,但可以在它被欣赏的地方说谎。 18 想要向前冲,就先订个美好的目标吧。 19 巧妙问出顾客的嗜好,让顾客自己告诉你他喜欢什么。 20 改善命运航道的力量就是思考,思考就是任何成功的第一个原因。 21 成功等于X+Y+Z:X是工作,Y是开心,Z则是闭嘴。 22 一个推销员的个性,是他最大的资本。 23 推销并不存在于真空状态中,事实可能会超乎想象。 24 沉着冷静,是一个推销员不可或缺的品质。 25 除非第一次拜访就得到否定答案,否则就有机会创造第二次见面的机会。26 满意的顾客,是永久的面对面的广告。 27 在适当的时机,把机会让给别人,这是个明智的投资。 28 与别人和谐相处,是做一个成功推销员的先决条件。 29 放松心情吧~他会让你握有更大的胜算。 30 清楚又亲切,就是推销员说话术的最高指导原则。 31 推销工作的首要之处就是“勤”。 32 推销可以根据对象的类型来决定与其接触的方法。 33 全神贯注对待你的客户,就能获得他对你的全部注意力。 34 直觉是销售心理学上的关健字眼. 35 要达到某项事业的颠峰,就必须为自己的工作“神魂颠倒”。 36 如果你的言词能深得人心的话,就一定能成为能干的推销员。 37 进行推销时,如果不讲策略,不讲方式和方法,那很难成功。 38 (谈话产生僵局或)彼此沉默时,不妨向对方借个电话。 39 推销员之所以有较高的薪水,就是因为被人拒绝。 40 一个人真正需要的按钮,是他的信心之钮:信心产生信心。 41 电话预约客户是推销员与潜在客户进行紧密联系的纽带。 42 当你濒临失控边缘时,就试着换成顾客的角度来思考。 43 对推销员而言,售后服务不是随便可以做好的,仍有很重的分量。 44 改变角度,你要不只是“1”度,而是“180”度的转变,且要忘掉消极观念。45 倾听,即是仔细的聆听。 46 不要低估消极心理“否定”的力量,它会赶走所有的好运。 47 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能力比金钱重要万倍。 48 爱因斯坦相对论(1950年):E=MC的平方 E=能量,M=物质,C=速度。 49 工作过分轻松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任何领域的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50 工作所给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 51 始终保持一种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满怀希望和热情的朝着目标努力。52 提问决定谈话,辨论,论证的方向。 53 个性迥异的两个人相安无事,其中之一必定有积极的心。 54 现在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 55 行为本身并不能说明自身的性质,而是取决于我们行动时的精神状态。56 你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能力,经验和机会。 57 所有的抱怨,不过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58 任何人都抢不走你的无形资产——技能,经验,决心,信心。 59 懈怠会引起无聊,无聊会导致懒散。 60 理智无法支配情绪,相反:行动才能改变情绪。 61 对渴望成功者而言:拖延和逃避是最具破坏性,最危险的恶习。 62 机会包含于每个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来的橡树包含在橡树果实里一样。63 如果你想逃避某项事务,那么你就应该从这项事务着手,立即进行。 64 机会是为哪些有梦想和实施计划的人呈现。 65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66 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67 少数人需要智慧和勤奋,而多数人确要靠忠诚和勤奋。 68 成功者懂得:自动自发的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 责任。 69 忠诚并不是从一而忠,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 70 老板和员工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 71 做为思想的主人,人们拥有力量,才智与爱。 72 推销员接近顾客的方式,往往决定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接单者”还是“建议者”。 73 社交场合中,任何人只要有喋喋不休的坏习惯,再好的朋友也会疏远他。 74 只要强迫自己散发热情,一旦需要热心参与某种活动,便能立刻感到这股热情的力量,进而勇往直前。 75 培养一点潇洒的习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或批评,如此你才能很自在的与他人相处。 76 事先写出自己所要提出的每点意见,以合乎逻辑的顺序表达出来:言简意骇,抓住重点。 77 一个面带诚挚而热情笑容的人,所到之处莫不受到欢迎,而愁容满面的人,则四处碰避。 78 只要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说话,就有勇气私下与陌生人进行谈话,不论对方是何许的达官显贵。 篇三:星云大师(尊重与包容) 星云大师《尊重与包容》 各位会友,各位嘉宾:大家都是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代表,不知道您们是否发觉:我们的主题——“尊重与包容”,正具体地表 现在澳大利亚这块人间净土上,多年来,我来往于世界各地云游弘法,建寺安僧,深深感到在许多国家当中,澳洲政府对于各类种族最为包容,对于各种文化最为尊重,对于海外移民,也多方协助。所以,我们今天聚集在此,以“尊重与包容”为主题,召开“国际佛光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可说是最恰当不过了。 今天,自由、民主与科学已然成为世界的潮流,但是在人类的滥用之下,自由成为侵犯他人的借口,民主也变成牺牲弱小的武器,科学更是被野心家利用作为打倒邻国的工具,过去这三项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要素,如今却弊端百出,值此世局纷乱之际,我们提出“尊重与包容”来作为大会主题,希望能唤起世人彼此的关怀与共识。 经云:“佛法在恭敬中求。”佛教最讲究“尊重”的修持,因此在世界的宗教历史中,唯有佛教没有发生过流血战争,我们应如何将“尊重”的美德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呢, 一、尊重别人的自由 美国独立革命时,巴特利克曾经提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翻阅中外历史,为了争取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士更是不胜枚举,可见自由是多么的可贵~然而令人讽刺的是,现代的民主社会中,往往有许多人曲解自由,任性非为,造成社会种种乱象,诚为可叹~其实,自由的真谛应该是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自由。在种种学说教理之中,佛教的“五戒”最能将自由的精神表露无遗,因为不杀生,是在尊重别人生命的自由;不偷盗,是 在尊重别人财产的自由;不邪淫,是在尊重别人身体的自由;不妄语,是在尊重别人名誉的自由;不喝酒,使自己神智清楚,就不会胡作非为,守此五戒,就懂得尊重别人的一切自由。我们看监狱里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哪一个不是因为违反五戒而身陷囹圄呢, 一个人若能奉持五戒,他的人格道德必定能够健全起来;一家人若能奉持五戒,这一家必定父慈子孝;一个社会若能奉持五戒,这个社会必定安和乐利;一个国家若能持五戒,这个国家必定富强康乐;整个世界如果能奉持五戒,这个世界就是一片净土。因此,凡我佛光人应该积极的推行五戒,不但不杀生,而且要 爱护一切有情;不但不偷盗而且要进一步喜舍布施;不但不邪淫,而且要维护自他家庭的美满幸福;不但不妄语,而且要以爱语赞美抚慰所有众生;不但不喝酒,而且要修习智慧,以正知正见来引导别人向善。 二、尊重生命的价值 佛教里有许多偈语都说明了生命的宝贵,例如“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本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任我需,莫叫阎老断,自忖应如何,”生命是无价的,再多的钱财都无法买回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但不要任意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许做一盏明灯,发挥生命的光热,照亮温暖周围的人群;发心做一 棵大树,展现生命的清凉,为众生作庇荫;立誓做一道桥梁,铺排生命的张力,导引大家到安乐的彼岸,乃至于甘愿做一滴雨露,释放生命的柔和,滋润有情的身心。 三、尊重大众的所有 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财物、感情,一旦失去原本所拥有的东西,就会感到忧悲苦恼,因此,我们不但不应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强占他人所有,最好还能进一步以“享有”的思想来代替“拥有”的观念,例如:我们虽然没有花园洋房,但是如果能够带着欣赏的眼光,俯视路边五彩缤纷的花卉,花草树木就是我们的良朋好友;我们虽然没有万贯家财,但是如果能够保持善美的心情,仰望夜空晶莹闪亮的繁星,日月星辰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无尽珍宝。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古来的祖师大德们因为能用心眼洞察自然界无相之相,用心耳听世界上无声之声,所以拥有无边无尽的三千法界,不但无意向外攀缘有穷有尽的五欲六尘,更能以无上的慈心悲愿建设各种利生事业,为众生拔苦与乐。像守绸日夜辛勤,铺设道路;维溪不计劳苦,兴建水利;洪昉、道积、智严等建造病房,照顾贫病;道询默默修桥行善,达三百余座等事迹,皆为时人所感戴称道。道安大师在烙火乱世,仍讲学不辍,度众无数;太虚大师虽备受讥谤,却义无反顾,力图振兴教运,挽救国势,更足以为后世的楷模。《大智度论》云:“视他妇如母,见他财如火,一切如亲亲,如是名等见。”佛光人 应效法古德平等尊重的精神,为众生创造更多的福利,使大家共享美满的生活。 四、尊重天地的生机 澳洲朝野人士因为能够一致实践环保政策,所以处处显得蓊郁苍翠,景色怡人,不但飞禽走兽和人们亲如一家,连水中游鱼也乐于与人类亲近。 在澳洲,不论有情无情,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实在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凡此均与佛教素来提倡的环保意识不谋而合。《弥陀经》里,叙述极乐净土行树罗网,水鸟说法。《本生经》中,睒子菩萨在说话时不敢大声,怕惊扰众生;在走路时不敢用力,怕踩痛大地;无时无刻不敢乱丢东西,怕污染山河,可以说佛教里的诸佛菩萨就是倡导环保,维护生态的先锋祖师。古来的佛教道场大多建于名山大泽之中,寺众不但悉心合力照顾周遭环境的清洁美化,对于山林维护,水土保持也都相当地重视。《楞伽经》云:杀生食肉者断大悲种。佛教的持斋茹素,乃至护生放生,最主要是基于慈悲的精神,这正说明佛教是以最清净的心灵,最彻底的方式来爱惜众生的生命。 佛教主张“万法缘起”认为法界中小至一芥子微尘,大至整个宇宙,彼此之间都具有互动的关系,惟有大家抱持一颗尊重心,让天地生机绵延不断,才能使一切众生的生存得到最佳的保障。 “尊重”固然可以改善现有的环境,增添社会福趾,“包容”更能够增进人际的和谐,广利一切生。千百年来,佛教流传到世界 各地,之所以能和当地文化水乳交融,形成本土化的佛教,造福社会人群,正是因为佛法真理包容无碍,故能涵摄十方,源远流长。我们应如何发扬佛教“包容”的教义,促进世界的祥和呢, 一、包容异己的存在 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思惟方式的差异,自然会形成大家彼此之间不同的意见。《金刚经》上说:菩萨要降伏其心,度脱众生,首需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简而言之,就是要我们以无私的心胸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否则度己不成,又如何奢言利济有情, 佛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佛陀成道后,倡导“四姓出家,同为释氏”,从王宫贵胄到贩夫走卒,从异教外道到淫女贱民,只要肯发心向道,佛陀都包容接引,成为僧团的一份子,所以佛法能迅速地在五印度蓬勃发展,广被众生,而佛陀的门下成就道果者就有两千五百人之多,其中十大弟子更是各有专长。阿育王自从信奉佛教以后,不但一改杀戮侵略的恶习,息鼓收金,罗致十方,并且对于各种宗教都予以礼尊崇,凡此不但赢得人民的爱戴,也使得国家更加富强安乐。佛教在隋唐时代,八宗昌盛,竞相发展,使得中国佛教缤纷灿烂,事理辉映,后 来流传到东亚各国,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直至今日仍历久弥新,影响深远。可见,包容异己不但不会导致派系分歧,还能繁衍生机,形成枝叶荣茂,百花齐放的盛会。 二、包容伤残的尊严 今年四月底我住院开刀时,和医生谈及;出家人并不畏惧生死只是惟恐忍不住病痛,使得平日威仪庄严的形象受到损害,陈瑞祥大夫回答说:“在我们医生眼里,健康的人有健康者的形象,病患者有病患的尊严,病痛并不可耻,所以在生病时哭叫也应该同样受到尊重。”这句话实在太美好了~菩萨般的医生行者,不就像药师如来一样,不但治疗众生色身上的疑难杂症,也抚慰有情心灵上的恐惧创伤。 南丁格尔因为能包容前线伤患的痛苦哀鸣,使血腥遍怖的战地充满温馨的气氛;地藏菩萨因为能包容地狱众生的贪嗔愚痴,使得凄苦黑暗的炼狱产生无限的希望。一颗敬重包容心就像一支万能的点金棒,将缺陷的世界变得如许善美~ 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阿弥陀佛包涵众生的罪障深重,容许众生带业往生极乐;观世音菩萨不嫌娑婆浊恶,倒驾慈航,寻声救苦。由于他们的慈悲包容,所以佛教徒们纷纷将家里最好的位置让出来,供奉他们的圣像。因此唯有包容众生的一切长处、缺点、创伤、挫败,我们才能拥有全部的众生。 三、包容冤仇的伤害 《八大人觉经》云:“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佛教最高的教义,就是提倡众生平等。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佛道时,曾发出惊叹的感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法华经》中叙述常不轻菩萨经常向人礼拜赞叹,并且说道:“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将来皆当作佛。”众人 闻言,有生怒者,以杖石击之,常不轻菩萨却恭敬如昔,乃至远见增上慢人,也依然作礼。华藏世界里的众生,因为了悟生佛平等,自他不二,怨亲一如,物我和谐的道理,所以不但没有人我是非的纷争,而且大家都能以无量的悲心,无尽的愿力,互相包容,彼此尊重,因此形成光光相摄、圆融无碍、重重无尽的华藏净土。 娑婆秽土是个一半一半的世界;佛一半,魔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人一半,恶人一半;智者一半,愚者一半,我们生活在这一半一半的世界里,不能只 要这一半有利我的天地,拒绝那一半障碍我的世界。唯有通通包容,接纳一切,我们才能拥有全面的人生。扬汤不能止沸,以恨更不能消恨,面对一半不如意的人事,我们唯有以无缘同体的慈悲心、自他不二的平等心来包容对方,才能化解干戈,消弭怨怼,赢得更多的敬爱,获得美满的人生。 四、包容无心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人喜欢犯错,而犯错也并不尽然都是坏事,如果因当事者能力求改正,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奠基石。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于自己的过失,固然要严厉苛责,对于他人的错误,则应以宽容的耐心,给予改正的机会,以权巧的智慧规劝引导,令生正确的见解。华盛顿勇于承认砍断樱桃树的过失,得到父亲的嘉许,使得他一生都以“诚实”作为处世圭皋,造就了日后的丰功伟业;既聋又盲 的海伦凯勒,本来性情乖戾,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改过迁善,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对于他人的错误,我们若能他自互易,立场调换,以包容代替埋怨,以谅解代替厌恶,以鼓励代替责备,以慈爱代替呵骂,以关怀代替放纵,以同事代替隔阂,我们的社会必定能够更加进步,我们的生活必能够更加美好。 我们的心量能包容多少,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可以作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作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作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偈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我们若能具有包容的心胸,就可以像行云流水一样,穿越重重的阻难,在悠悠天地间任性遨游。 在科技进步,来往频繁的社会里,“尊重与包容”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以奉持五戒代替侵占掠夺;尊重生命的价值,以喜舍布施代替伤生害命;尊重大众的所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地的生机,以环保护生代替破坏残杀。此外,我们更应用人我无间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净秽不二的悲心,包容伤残的尊严;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如果大家都能以尊重的态度敬业乐群,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将娑婆建为净土将是指日可待之事。 篇四: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数: 725 更新时间:2009-10-17 人间星云台湾奇迹 本刊记者万静波发自高雄 向没有佛教背景的大陆读者介绍星云大师的志业、行谊与功德,颇不容易。 他是佛教作家。他的《释迦牟尼传》、《玉琳国师》两书印行高达数十版,读者从祖父辈到儿孙辈,堪称台湾出版史上的畅销书。他的散文随笔集《迷悟之间丛书》等,也广受读者欢迎。 他是自谦“没有音乐天分”的曲作者。早年在台湾乡间拓荒弘法之际,为了便于接引青年学佛,他以音乐为桥梁,成立“佛教青年歌咏队”,并亲手撰写了《弘法者之歌》、《三宝颂》、《佛化婚礼祝福歌》等数十首歌词,经谱曲后传唱至今。 他是“没有学过建筑”的建筑师。佛光山开山迄今,已建成一片依山势起伏、连绵巍峨的庄严建筑群。奇怪的是,从没聘请过师,一栋栋殿宇和房舍,都是大师一张白纸一支尺,与助手在地上勾勒而成。仅以笔者参访过的云居楼而言,主体共8层,一楼大厅是同时可供4000人用餐的大斋堂及大寮(厨房),近万平米,内部居然没有一个柱子,整个大厅一览无遗,连专业建筑师也啧啧称道。 他是教育家。以一介布衣身份,又非商贾巨头,哪怕创办一所学校,都殊非易事。文革前的电影《武训办学》描述过此中艰辛。而大师已在美、台办成3所大学,规模略小的众多中、小学还不论。1991年创于美国洛杉 矶的西来大学,首开中国佛教在美办大学之风。运行十余年,已成为美国西区大学联盟(WASC)的正式会员(该联盟是美国6个大学联盟之一,加入须经严格审查)。号召百万人兴学(每人每月捐资100元,为期3年)建成的南华大学,是台湾首家免学杂费的大学,“是佛教力量办的,但不是佛教大学,而是全民大学”。 他是出版家。佛光山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众多书籍且不论,《佛光大藏经》的编修,最能说明大师的慧心。历朝历代编修藏经,均由朝廷牵头组织,一是昭告天下君主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二来显示王朝的经济与学术水准已臻高峰。如此浩繁、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由大师领衔成立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已为之奋斗了30年。仅以费时17年、分为四大类、共51册1300余万字的《禅藏》的出版为例,韩国高丽大学宋寅圣教授就说:“过去研究禅学的重镇,是日本花园大学禅学中心,但并没出版完整的《禅藏》。佛光山已成为世界禅学重镇。” 他是慈善家。一谈到台湾的佛教慈善事业,人们往往想到证严法师领导的慈济功德会,其实佛光山自开山以来一直耕耘慈善。其福利项目洋洋洒洒,举凡医疗服务、养老育幼、辅导教化、社会关怀、临终安慰等,大 小项目十余个。比如监狱布教,佛光山常年对高雄监狱等十多家监狱和看守所施行教化宣慰,受益人犯计27000多名。可以说人的生老病死,从呱呱坠地到辞世往生,只要有需求,都在佛光山协助照顾之列。 他是传媒事业家。他创办了佛教有史以来第一家日报《人间福报》,不刊登商业广告的电视台人间卫视,还有若干电台。 他是自谦“不擅长书法”的书家。他的墨宝在众多美术馆展出。每年手书的为苍生祈福的隽语都被印刷为几十万份,争为信众收藏。连大陆国家宗教局都讨要几百份分赠宾朋。 他是心怀苍生的社会观察家。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社会族群纷争,人心动荡,大师不时投书台湾主要报纸,建言献策,消泯争议和仇恨,如2003年的《没有台湾人——在台湾居住的,都是台湾人》,2004年的《大和解,救台湾》,2005年的《去中国化之我见》,最轰动的是2006年的《上台下台——论施明德“倒扁”》,他以公民身份表达“无关挺扁倒扁,只为全民幸福安乐,吁请陈?总统?下台”。 他是海峡两岸“宗教统一”的重要推手。近年来两岸 宗教界的重要活动如佛指舍利入台、世界佛教论坛召开等,星云大师都是幕后助力者。 他是某种意义上的大企业家。佛光山有各种机构数百个(可以视为分公司),遍布全球五大洲,出家僧众和义工数万(可以视为雇员),信徒几百万(可以视为顾客或关联企业),某种程度上确已为 一家跨国集团公司。而他,无疑是这家NGO性质跨国企业的董事长(国际佛光会也确实是华人世界第一大NGO组织,在全世界的规模,也仅落后于扶轮社、狮子会等,位列第四,是第一家获得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咨询顾问身份的佛教团体)。把这一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台湾到世界地发扬光大,没有杰出才能,显然是一句呓语。 他是佛教改革家。佛教自明清以来衰败数百年,大部分出家人以自了汉为要务,遁入山林,逐渐与人间脱节,成为吃斋拜佛的老人佛教。民国时代更因战乱频仍,人心混乱,佛教一蹶不振,连政府颁发的救国救民信条之一,便是“毁庙兴学”。而在台湾,由于日据时代受到日本佛教的影响,许多出家人娶妻吃荤,寺内着袈裟出外则西装,僧俗混淆,信众更是对佛教缺乏正信的认识。就在这一片茫荒之中,星云大师凭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靠我”的大愿心,筚路蓝缕,振衰起弊,以 篇五: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时间:公元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台北东吴大学 对象:老师、学生(弟子依空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一个人的生活,首先要注重的是物质生活。当物质生活具足了 以后,我们还需要精神的生活;精神生活有了以后,还要追求艺术的生活;因为生活中要求真、求善、求美。当一个人确实有了艺术生活之后,他还想要超越而向往宗教的生活。各种宗教对人间的某些看法总不会完全一样的,就拿佛教释迦牟尼来讲:他在二千五百年前,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了。他觉悟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去涅槃。所谓涅槃,就是把自己住在一个安静的世界,不活动也不教化众生。为什么呢,他说:?我现在所觉悟的道理和人间都是相反的。世间一般的人他们所有的,不管是形相上的有或是物质上的有,都是幻有、假有;我所觉悟到的本来面目、真如自性,是真实的实相、真实的有,可是大家没有体会出来,所以认为这是空幻的。我认为五欲六尘的生活是罪恶的,贪、瞋、愚、痴是烦恼的根本,可是世间上的人认为虚伪短暂的快乐是值得追求的,我所体认到的和别人不同,如何去广行教化呢,因此感到教化上的困难。?我今天站在佛教的立场,以佛教的看法来做这场演讲,或许和各位平常所听到的不一样。但是,祗要是真理,即使不一样,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现代青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呢, 一、从退让中体验乐趣 我们现在的口号是“向前进”,不能开倒车。一般人都认为退让比较消极,而前进比较积极,其实这可不一定,为什么呢,“以退为进”,有时候退一步比进一步高明。事实上,我们大都只看到了前面半个向前进的世界;因为人太多,认识又不够正确,所以 容易产生你争我夺的情况。反而回过头来的另外半个世界,很少人注意,这个退让了以后的乐趣很少人享受到。佛教里有一首偈语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一棵一棵的插,往后面一步一步的退,退到最后一步,往前一看,禾田插好了,完成了。 我从佛教的生活里感受到一点,就是我们在人际之间如何相处,自己如何和他人处得快乐,在这退让当中我有四点意见贡献给各位: (一)你对我错 一般人的想法是我对你错,也常常听到人家说“我以为怎样”、“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那么世界就纷争不已。最好每个人的观念改变一下,能常说“你对了”、“我错了”。举个例来说:有一个姓张的人家和一个姓李的人家,姓张的人家老是吵架,姓李的人家就是不吵架。张家就问李家:你们家怎么不会吵架呢,李家说: ?我们家的人都是坏人,你们家的人都是好人。? ?奇怪了~坏人怎么不吵架,反而好人会吵架呢,? ?你们家里如果有一个人把茶杯打破了,马上就有一个人说:“怎么那么不小心,把茶杯打破了呢,”那一个人就回嘴说:“谁叫你把茶杯放在这边呢,”两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也就因为都是对的,所以两个人就吵架起来了。我们家的人呢,有人把茶杯打破了,就说:“对不起,我把茶杯摔坏了。”另一个就说:“这不能 怪你,只怪我不应该把茶杯放在那儿。”? 处处都尊重别人,承认自己的错处,则人际之间就会很和平,很幸福,很美满,很快乐。有人说:这个宇宙世界只有五尺高,我们这个六尺之躯在五尺世界里生存,必须常低头,退让谦虚自有一番乐趣。 (二)你大我小 一般人都认为:我很伟大,你不如我。就因此常要跟人家比。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别人,认为我小你大,了解伟大也不一定是很好,渺小也不一定不好,则世界将更美好。我们中国的民族性,有人举个譬喻:中国人的民族性有如雄鸡,一只公鸡咯咯咯一叫,别的公鸡马上跑来,要把牠的头啄下来,不准你抬头,也不可以超越我,更不许比我高。所以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力量都用在互相排挤,抵消了好的力量。在佛光山有个普门中学,学生当中有一个女生长得很美丽,人称为“校花”,可是这个“校花”郤为她带来很多苦难。许多人讥讽她、开她玩笑、吃她豆腐,什么都有。有一个机会我同他们谈话,我说:?同学们不要这样,你说她美丽不好,难道你要我们普门中学每一个人都是丑八怪,你才欢喜吗,那一个同学成绩好、很优秀,老师很欣赏,你就嫉妒,难道要我们成绩通通不好,你才欢喜,?所以能尊重别人是很伟大的。三十年前,我们刚到台湾,没有地方可去,看到别人建寺庙,心里很欢喜,为什么,因为我虽然没有力量,你建了寺庙,我可以发心,既有得住,我也安心。不是很好吗, (三)你有我无 一般人的观念就是:我有就好了,不管别人死活。这个世界,贫富如果不均,当然会有问题,所以一个均富的社会,大家才比较能安乐和平。别人的富有,我们应该尊重他。我自己也有不少徒众跟随我,我告诉他们:一支钢笔,送给他而不给你,你不但不能嫉妒他,反而要欢喜他;因为他比你前辈,他没有,你就不可能有;这次他有了,下次可能就是你了。因此,我们的心胸,要能有“让别人有,我没有无妨”的认识。事实上,我们的有,并不是真有;有很多人光是向人家要求,这才是穷;假如我们能给别人,则表示富有。比方,有人说:?我没有东西给别人,既没金钱,也无宝物,但有心;见别人有,心里很欢喜。?这就是我们心里的富贵,我们先从建设心里的富贵起步,自然就会有乐趣。 (四)你乐我苦 一般人的观念是:你的苦不干我的事,我先求自己的安乐。各人越是这样,别人越不会帮助我们。所以过去的仁人君子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快乐给人家,自己苦一点算不了什么。比方说地下很髒,好吧~你们读书,你们安静,我来扫地。这个扫地看起来虽是苦,可是说不定经过这样的运动,身体更健康,或许这个扫地,老师看到了,学校还要嘉奖你呢~有的时候吃一点苦并不一定就是吃亏,我们的观念里,应该把烦恼、苦闷一并抛掉,菩萨之成为菩萨,就是有“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胸襟。 所以我们现代青年应有什么样的观念,第一要从退让中体验乐趣。在《百喻经》中有一段故事比喻说:有一个人家来了客人,父亲就向孩子说:?儿子啊,客人来了,快到街上去买些酒菜回来。?儿子去了好久都没回来,父亲就跑到街上去找,一看,儿子在街上和一个人面对面站在那里,父亲就问为什么,孩子说:?这个人很坏,我走到这里,我要他让我,他不肯,我也不让他,所以我们二个人就在此僵持。?父亲一听,就说:?孩子,家里来了客人要吃酒吃饭,你把酒菜先拿回去,爸爸来跟他对一下。?像这样双方不让一步,只有增加苦恼。 刚才有人问我:怎么把佛光山建在穷乡僻壤的大树乡,我说这是以退为进。因为当初我住在台北,有人请我吃饭,不能不去,你不去,他会说你看不起他;有人要找我们开会,不能不去,你不去,他说你不合作;为了要看得起他、为了要跟他合作,天天忙,忙得找不到自己。在人多的地方,还得受人我之间一些冲突的影响。我这么一退,到穷乡僻壤,只有我自己住,没人麻烦我、阻止我、障碍我,同样的能成就事业;不一定要争取、要强求。而且,退让也不是说没有力量、消极;相反的,退让是很有智能的,更需要大勇猛。 二、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这个世界太动乱了,现在的社会噪音很多,我们找不到片刻的安宁,片刻的寂静。寂静是很重要的,宁静才能致远;从宁静中可以找回自己,从宁静里可以增长智能。在佛 教里有一种修行叫“禁语”,也就是不说话。不说话不是不会说话,是让人也有沉默时刻。我们吃的酱瓜、酱菜、酱油也好,渍在缸中、坛中,都要把缸口、坛口密封,那么渍出来的渍物才会更香醇、更好吃。我们现代的人好说话,我有时候会和同参道友以及信徒们到外国去朝圣,发现我们中国人的话常常比外国人多。还有我们平常用嘴用惯了,少用耳朵也少用眼睛,人家本来就有标志指示厕所在哪里里,管制站在哪里里,只要看一看就知道;他不看,就横冲直闯,你跟他宣布的事也不听,等出了事情,再来埋怨。 我自己从小出家,在佛门里面我训练自己禁语,曾经有一年不说话的经验,刚开始时很苦,因为讲话是个习惯,看到什么就想说话,可是逐渐练习后,自己马上发觉到从宁静中所体验的境界不一样。我为什么不说话呢,小孩子都爱说话,有一次我在讲堂讲一句话,老师很严,一个耳光马上打过来,打过后问我:这个地方有你讲话的资格吗,我一想,这是讲堂,是老师们讲话的地方,哪里有我讲话的资格呢,好~不讲话。有时候,我们也不准用眼看的,天天走路眼观鼻、鼻观心。小孩子嘛,眼睛睁开一看,老师又是一个耳光过来,问道:?你看什么,哪里一样是你的,世上没有一样是你的,那你看它干什么,? 后来,我就几个月不看。几个月后,有一次,在走廊上睁开了眼睛,看到外界还有青山、树木、天空,我又回到现实的世界了。从小的生活习惯,直到现在晚上走夜路心里还很明白,不一定要 用眼看。其实各位心里也有眼睛,睡觉的时候,枕头掉到床下,根本不用看,手一伸,又把枕头抓回来了,可见得我们要多用心。 平常的人只知要用感官去追求这世间的声色之娱,比方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去追逐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然后再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从生理到物理到心理的认识。但是六尘中的快乐,不是真实的。古代禅师们在打坐时闭眼盘腿,不看、不听、不说,我们会以为他们真傻,何必自我虐待呢,禅师们不看、不听、不说,并不就是没有快乐,心里内在的能源、内在的快乐,他可以在宁静中把心安住,达到很高的修养。在此举一个禅宗公案:有一次,赵州禅师和他的徒弟文偃禅师在谈话,门徒送来一个烧饼,师徒俩约好:谁能把自己比拟得最髒最臭最不好,谁就有烧饼吃。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头驴。? 文偃禅师说:?我是驴屁股。? 赵州又说:?我是屁股里的粪。? 文偃又说:?我是粪中之蛆。? 赵州就问:?你这蛆在粪中干什么,? 文偃回答说:?我在粪中乘凉。? 各位看:禅师们在粪中还能安住、逍遥自在,多洒脱。所以不要看禅师们吃得很苦,穿得很苦,其实他们的身心安住在真理、禅定,自有其美妙境界。 佛教有一部《维摩经》,很有趣,很多的菩萨在开座谈会,讨论 何谓“不二法门”。佛光山有一个门叫不二门,常有人问我:何谓不二门,我说:太阳东升西落,升未尝升,落亦未尝落,升升落落原是一个。我们人生而复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不知几许,但每个人皆乐生恶死,这是对死亡的无知所致。若能真知,则死、生非二也。烦恼菩提亦复如是,修道人要证悟菩提,反被菩提所缚。须知铁链能锁人,金链亦能锁人。所以,涅槃境界乃是将烦恼、菩提一并去掉。此为绝对的、超越对待的宁静世界,可以安顿吾人身心。经中,这个菩萨讲不二法门,那个菩萨讲不二法门,最后,一致推举文殊菩萨讲何谓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说:“离开语言、文字、分别识相,此为不二法门。”文殊言毕,请维摩居士也谈谈,维摩一句话也不说。真是维摩一默一声雷,他的不言,却道尽千言万语。 我常感到现今动乱世界之人群,一日之中应有数分钟的宁静时间,一周当中有数时之宁静时间,一年之中最好有一或二周之宁静时间,宁静与睡眠不同,盘腿是一种精神之集中,意志之统一,就是将六识暂时放下。有一则笑话说:有一老者常到寺庙卖豆腐,心想禅堂究竟如何,很想尝尝坐禅的味道。一天,一个出家人将他带入禅堂,坐了一支香,他大呼好啊~好啊~问他如何好法,他回答说:我想起三年前老王买我五块豆腐还差我十元。可知宁静能增长智能。佛光山为一山区,乃宁静之地,常有游客一边玩一边将收音机音量开得很大,我时常想上前提醒他们:都市中之尘嚣难道还不够苦吗,为何到了如此宁静之地,不知享用,反而 用声音来自我麻醉呢,期望各位以后从事工作要能过宁静生活。最好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静中有活泼的举止,在动中有宁静的力量。 三、从自制中克制物欲 外界给予我们的诱惑太多,金银财宝、感情、洋房、汽车„„都是诱惑。现在的年轻人有的也委实真了不起,需要培养很大的力量,才能在与外界作战时有胜算。佛教说“修行修心”,修心主要也是与烦恼欲望作战,若在战场上失败,修行会修成走火入魔。要能在烦恼诱惑边缘中获胜,完全靠自制的力量、智能的约束。有些人我们看起来实在是可怜:夸赞他的服饰很美,就洋洋得意;美言两句就心生欢喜;说几句坏话,就大大生气。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生命,都操在他人手里,自己的苦乐自己无法平衡。 弘一大师本来是个艺术家,后来出家修行,他所过的生活就是艺术的生活,一条毛巾用十年,有些破损,朋友要送他新的,他说还可用,鞋子也是如此。吃的东西有时太咸,就说咸自有咸的味道;住的地方又髒又臭,又有跳蚤,他却说:没关系,只有几只而已,外在环境对他可说全无影响。孔子夸奖弟子颜回是“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物质生活可说能做到自我控制的地步。 我们有时对物质能控制,但对感情、利害、荣辱,事到临头就无法控制。自制的力量,尤其表现在禅师的行止之中。举例来说:白隐禅师,有一信徒,其女儿与一年轻人私下有了情爱,怀了身 孕,员外十分生气,痛责其女,其女不堪,就向父亲说:?这是白隐禅师的孽种。?员外一听如山崩地裂,心想自己信仰的偶像,敬拜如佛祖,竟是畜牲不如。就跑到寺里,不分青红皂白,将白隐禅师打得头破血流,白隐禅师也不辩白。小孩出生后,员外将小孩抱到白隐禅师住处,往禅师一丢,说道:?这是你的孽种,给你~?一个和尚凭空多出了个小孩,只好不分阴晴风雨,天天出外化缘奶水。外边又传说纷纭,说老和尚不正经,小孩是私生子。更有小孩子拿石头打他骂他为坏和尚。时间一个月、二个月过去了,逃到外乡的年轻人回来了,询问那女孩,一听女孩说起,心里很愧疚,就打定主意,向员外自首去了。员外遂带领全家向白隐禅师磕头、忏悔,说:?师父~对不起~小孩不是您的,是我们的。?白隐禅师一句话也不说,就把小孩还给员外了。 这种忍耐和自制的力量,真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为什么自制能给我们力量,从道德、修养都可感受到这股力量,就是我们战胜诱惑的主力。 四、从空无中认识人生 “空”、“无”一般人常将其视为佛教老套,所有东西都说四大皆空。实则,这是完全不了解最高真理“空”之意义。一般人说“空”,有“空”的观念,就是“不空”;佛教的“空”,不是由知识得来的,而是从体验得来的。平时,我们认为有就不是“空”,“空”就不会有;可是佛教里,“空”是包含有,成就有的,“不空”就没有,“空”了才能有。如何是“空”了才有呢,各位的袋 子、提包,如果不空,请问你的东西怎么装,宇宙没有虚空,万有万象往哪里里安顿, “空”不是无,佛教为什么要讲“空”,举例来说:这有一张桌子。我请问各位,这是什么,你们会说是桌子。各位,你们错了,你们被假相所迷,没有认清真相。木材是桌子的真相,木材做桌子是桌子,做椅子是椅子,怎能单说此木材是桌子。这是什么(指桌子),你们说是木材,还是错;因为木材的真相是山中的大树。那么,它的真相是大树了,也不对,是种子,因为它结合宇宙万有的因缘才成为桌子。故从“万有的因缘”上看,就用这个“空”字来形容,所以真空才能妙有。 现代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观为什么狭小不能宽大呢,要想宽大,像虚空一般,要有四大皆空的认识。这四大皆空不是一般人说的酒、色、财、气,而是四种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地、水、火、风。地是坚硬性的,水是潮湿性的,火是温暖性的,风是流动性的。我们的指甲、骨头是地,大、小便溺是水,温度是火,呼吸是风。一朵花,不也有土地、水、阳光、空气吗,所以出家人问候人家:?你四大调和吗,?一大不调和就生毛病了;四大皆空,这个空无的意义真是很对。常常有人说出家人很可怜,不能吃鱼、肉,也不能跳舞;反过来,我们也说你们好可怜,吃鱼、吃肉、跳舞,有什么意思,有人又说:?出家人没家了,好可怜。?实在说:我们没家,处处可以为家。 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位小姐有五件衣服,出门时想穿红的;一 想,上次才穿过,人家还以为我只有一件衣服呢~又换一件。再想,这件落伍了,不时髦了;结果,没一件可穿。我们只有一件,反倒穿得稳。所以多并不是有,要常以无为有。我这一生没有储蓄过金钱,常有人向我提起:?大师啊~出家人真有钱,能成就那么多事业。?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出家人的人生观是以无为有,就因我没有,所以大家才愿意支持我。佛教有一个道树禅师,把寺庙建到道观的旁边,道士很不高兴,利用法术,把道树的信徒和小沙弥都吓得下山而去;但是道树禅师一住就十几年。最后,道士没法子,只好自己走了。有人问道:?师父~您是用什么方法打败道士的呢,? 篇六:星云大师讲《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 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 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 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 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 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无怨亲,不 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 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 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 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 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 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 死,常住快乐。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星雲大師)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用的圣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介绍给 诸位大众。 在讲说本经之前,我先对本经做一个概述。我想用十次讲话的时间,讲完 此经,本经名八大人觉,每一觉悟,作为我一次讲话的课题,正宗分有八大人 觉,就要讲八次。本经的经题、译者、序分,我在概述里讲,作为第一讲,经 文最后的流通分是,也作为一讲,前后加起来共十讲,所以我就将此次演 讲的题目定为《佛说八大人觉经十讲》。 佛说本经的因缘 一件事情,总有它的因缘,佛陀为什么要讲说本经,自然也有一段因缘。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在法会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请问佛 陀道: 『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我们知道的,但是,佛陀:在家学道的 信徒很多,出家而接近社会做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 进入涅盘,恳求佛陀指导开示:』 佛陀慈祥的微笑着,很欢喜的回答道: 『阿那律:你所说的是实在的话,你所问的是学大人(菩萨) 的问题,我 为你说八大人觉,可于昼夜,至心诵念,„„』 这就是佛陀讲说本经的因缘。 经文的组织 一切经典开始都有「如是我闻」等的六成就,唯有本经没有,因为本经不 是佛陀一会所说,乃是片断的缘故,所以经前序分没有「如是我闻」,经后流 通分没有「信受奉行」。本经经文的组织,虽然和其它的经不一样,但本经仍 是有首有尾,条目分明,学者极易把握经文的本意。 内容与价值 在佛教里,很多大德都认为本经是最适合在家信众受持的经典,常听人喊 「人生佛教」、「在家佛教」的口号,究竟如何建立人生佛教,如何才是在家 佛教,一定要提出圣言量来作为依据,在我想,本经就是建立人生佛教、修学 在家佛教的一本最好的宝典: 佛教,虽然是分在家的与出家的,但在家的信徒在比例上是占多数;佛教, 又分入世的与出世的,但其精神仍然是着重入世;佛教,又再 分现实人生的与 来世受生的,但重点也仍是在现实人生。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太虚大师也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 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佛教里,人生佛教与在家佛教,是有着极其重要 的地位。 因此,这本入世应用的人生宝典––《佛说八大人觉经》,虽然经文只有 短短的数百字,但其价值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指出: 本经的内容,像航海的指南针,指示人生的前程: 本经的内容,像午夜的钟声,惊醒人生的迷梦: 本经是认识迷途回归觉路的圣经: 本经是在家弟子改善生活的圣经: 经题的解释 佛说八大人觉经 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本为印度迦毘罗卫国的王子,因要了脱生死,救度 众生,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人间不实的王子虚荣,出家学道;三十一岁时,终 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觉,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岁时,于娑罗双树下进入 涅盘。一切佛经经题均有「佛说」二字,即一切佛经均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 此经当然也不例外。 在讲说此经经题的时候,我们先要对「大人」这个名词有所了解,因为这 里所讲的大人,不是「大人」、「小人」的大人,也不是指做大官的,或是经营 大买卖的才叫做大人。本经不是告诉人升官发财的方法,本经所讲的大人,是指 办了生脱死及广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亦即「菩萨」之意。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我国的文字,是「觉有情」,或「大道 心众生」的意思。我们一说到菩萨,有人就会想起供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央的观世 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不错,观世音、地藏都是菩萨,但这里所讲的菩萨大人, 指的是进入佛门已经发心学道的菩萨。 你们或许要问:人,怎么可以称做菩萨,其实,菩萨不是画像,不是光供 在三宝殿里给人供养礼拜的,菩萨是象征着活泼泼的人生,有 无限的热情,有无 量的悲愿,能够自利利他的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世间上只要多一个人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就多一个菩萨。 菩萨分很多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 阶位菩萨。观世音、地藏、文殊、普贤固然是菩萨,是十地以上的妙觉菩萨。但 若是发心办了生死、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也可称做菩萨,不过,这只能称做初发 心的菩萨,或是才有信的菩萨。 此经有「八」条修行成佛的方法,是办了生死、度众生的「大」事业的「人」 所应该「觉」悟的「经」典,所以叫做《八大人觉经》。 说起菩萨的觉悟,这就要讲到佛教的心要。佛教,就是要使众生觉悟之教。 佛陀为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无非要令众生入佛知见,无非要开导众生觉悟之路。 觉是迷的反面,众生流浪生死,轮回六道,迷失了自己本来面目,所以曰迷;现 在若能知道轮回是苦,生死可畏,觉悟到要照此经八条大人修学的法门去实践, 此谓之觉。 把佛陀说的这八条欲令众生觉悟的道理集合起来,名曰「经」。经就是径 的意思,径就是路的意思,照着佛陀指示的路径去走,就能达到了脱生死、自在 安乐的境界。凡是道理之所以能被称做经:在上要契合历万劫而不磨灭的真理, 在下要契合千万变化的众生根机。本经是佛讲说的,而且也是发心的众生所能修 学的,所以经名为《佛说八大人觉经》。 译人的考证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本是印度的梵文,把梵文译为汉文,一定要有译者, 翻译本经的译者,就是后汉沙门安世高法师。 后汉是朝代名,就是我国光武中兴的后汉;安息国即是现在的波斯;沙门 通指学道的人,华言「勤息」,意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之谓。后汉 是指安世高出生的时间,安息国是指安世高出生的地方,沙门是指安世高的身 分,安世高就是翻译本经的译者。 法师安世高,亦名安清,本为安息国的王子,继位以后,终日劳烦的政治 生活,使他极不自由,同时更感到富贵荣华的不实,于是让王位给他的叔叔, 他就披着袈裟,出家学道。法师生有语言天才,通晓三十余国的语言,尤其精 通汉文,博览群经,而且能听懂鸟兽的语言,一生神异的事迹很多。在汉桓帝 的时候,他从安息国来到洛阳,翻译的经典共有一百余部,今日所流传的大概 只有三十多部。法师所译的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辞而不华,质而不野, 在我国初期翻译经论的历史上,安世高法师被誉为诸师之冠,可见他在翻译史 上的地位。 序文的宣讲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东晋时的道安法师把每部佛经都分作三分,就是所谓序分、正宗分、流通 分。序分如头,正宗分如身,流通分如脚。道安法师这样分判,大家都称赞说 :「弥天高判,今古同遵。」可见这分判的高明。 本经,不是一会所讲的,但本经也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仍和其它经 典一样完整。 上面的四句经文,就可把他看作序分,做为本经的开场缘起。 做为佛陀的弟子,早晚应该有固定的修持功课。在佛教里,各个寺院中大都以 《楞严咒》、《弥陀经》作为早晚必修的功课。其实照本经的序分来看,要推 行人生佛教,要改变身心的气质,以《八大人觉经》作为早晚称念的课诵,那 是非常确实妥当的。 本经虽然可以作为在家信徒早晚受持的经典,但出家弟子更是要受持。为 佛弟子,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不管出家在家,只要发心信佛,皈依 三宝,依佛教而行,皆名为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弟子,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没有虚伪,没有杂乱,不分春夏秋冬, 不问白昼夜晚,把这八项菩萨所应觉悟的事理绵延相续,时时系念,或是高声 诵读,或是默念于心,这就是最好的修持。 佛弟子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 叉摩那等七 众弟子,这七众弟子都应该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经》,但研究本经的内容,在 家的佛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来受持更为适合~ 我们现在把《八大人觉经》的八觉,列表如下,以后我们就按照列表来讲解, 希望大家至心受持: 第二讲 佛教的世间观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是《八大人觉经》说明修学菩萨道、办了生脱死事业的人,应有的第一 觉悟。 在这一段经文里,也可以说,就是总指佛教的「世间观」。 经文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的是「无常观」,「四大苦空」说的 是「苦空观」,「五阴无我」说的是「无我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说 的是「不净观」,我先来讲说「世间的无常观」。 世间,就是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 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 所谓世间,就是宇宙的意思。古往今来的时间是「宇」,上下四方的空间 是「宙」。我人生存在这无限的时间、无边的空间之中,实有对世间认识的必 要。 世间,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在佛教里,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 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 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 如青丝暮成雪。」因为我们不知道世间是无常的,而引发对世间错误的认识, 把世间的一切执为实有,贪恋、执着,但谁又能战胜无常呢,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大智度论》也说:「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所作满三界,无常风所坏。」 世间上的富贵荣华,固然像是三更大梦,就是我们每天盥洗珍惜的身体,究竟 又能活上多少年,世间、身体、心理都在活动,都在变化,都在不停的迁流, 「桑田沧海、沧海桑田」,这世间上的一切,哪一样有永恒性,哪一样有实在 性, 「无常」就是世间的真实,一切都好像空中的浮云,水上的泡影,镜里的 空花,水中的明月。世间既是无常的,国土是危脆的当然不用再说。国土不安 曰「危」,不实曰「脆」,别项不说,就拿台湾及日本的地震来说,每一次大 地震,财产的损失,生命的死亡,都难以数计,像这样的国土不就是危脆的吗, 我们把世间的无常观解说清楚了,现在再解说四大的苦空观。 我们常听到一些不了解佛教的人,也会说一句「四大皆空」的话,不过这 四大,不是一般人所误解的「酒色财气」叫四大,不是说一个人不贪酒色财气, 就叫做四大皆空了。其实,四大苦空,是佛教对世界本质上的说明。 所谓「四大」,就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原素,大至世界、人生,小至一花 一草,莫不由四大种的原素结合而成的。这四大原素就是地、水、火、风。地 是以坚硬为性,水是以潮湿为性,火是以温暖为性,风是以流动为性。宇宙间 的森罗万象,哪一项不是仰赖地水火风四大原素所结合而成的,拿人来说,人 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溺是潮湿性的水 大;体温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所以能生存,就 是因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调,那就要病了,甚至四大分散,那就是死亡了。 人是如此,花草也是如此,比方说,一朵花的成长,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 要有适宜的「水」分,要有温暖如「火」的阳光,要有流动的空气和徐「风」, 若是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成长开放了。 以四大原素和合的我人身体,为什么要说是苦空的呢,哲学家老聃说:「吾 之大患,为吾有身。」我人的身体,实在就是众苦积聚而成,在我们的心里上 有贪瞋痴烦恼的痛苦,在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在家庭里有愁衣愁食及 恩爱别离的痛苦,在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在 世间上有风灾、 水灾、震灾、兵灾等等的痛苦。苦,紧紧跟随着我们;苦,紧紧的控制着我们, 我们就是在苦中讨生活。 有些人常听到佛教说苦呀苦呀的话,以为学佛就是学吃苦的,或者学佛就 非要受苦不可。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佛教是快乐幸福之教,我们是为了离苦 得乐才信奉佛教。 篇七:日常修行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星云法师 发布时间:2010-6-17 14:11:21 繁體版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要对治妄念,可以用念佛法门;对治散乱,则可用数息的方式。 《六妙法门》云:“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数息就是数自己的息,呼气、吸气,这一呼一吸称做一息。呼吸要长短出入皆分明,缓慢的一进一出。调至呼吸平稳,气息不粗喘,慢慢的,平常生活、诗人处事中,也就能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了。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常怀感恩心,是做人处事重要的修行。感恩是美德,感恩是富有。因为感恩,所以能懂得惜福爱物,不致浪费。匮乏的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富有的人,却是心存感谢,寸寸想要施与别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东西要能与人共有共享,才能共荣共存。能够懂得感恩、惜福爱物,分享布施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好比陷入错误的泥潭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愈陷愈深,终致灭顶。 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只要察觉并懂得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个人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人人都有惭愧忏悔的心,人我之间就没有争执,这个社会就会“共生吉祥”。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 有修行才有福德,人生也才会圆满。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篇八:远方,远方 远方,远方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国歌响起,红旗飘扬时,内心都是无比的激动。中学时每周一都会有升旗仪式,每一次我都是那么地庄重,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当国旗缓缓升起时,脑海中迅速闪过许多画面:甲午海战,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充满全身。我们曾历经沧桑,我们仍将步履维艰。为什么自豪,那是因为我们有不屈的脊梁和顽强的斗志;为什么自豪,那是因为我们有挺身而出的英雄和自我觉醒的民众;为什么自豪,那是因为我们虽生来彷徨但勇于挑战一切的非正义。 关于阅兵,隆重的程度已无需赘述。一张周总理满脸忧国忧民的黑白照传遍了网络,并配有一句话:这盛世,如你所愿。是的,阅兵很精彩,举世关注。但“盛世”的说法却未免有点“操之过急”,至少现在的中国还远未达到盛世的水平。欧美主要领导人的集体缺席,只有俄罗斯孤军前往,而韩国总统朴槿惠也是顶着巨大压力前往天安门。若是盛世,为何诸国对阅兵并没有表现出十足的诚意,而只是一些亚非拉的小国给足了面子欣然前往。这个 世界说到底还是强者的世界,还是靠拳头说话靠经济排序的世界。你若是盛世,你若真强,谁敢不来,当然,说这话并没有什么深深的恶意,只是觉得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看见了烟花 就觉得会永远绚烂,但我们也要坚信,盛世一定在远方等着我们。 关于国足,在我的记忆中目前的国足是继2002年世界杯后被寄予期望最高的国足。但就因为被香港队逼平而饱受质疑,有人甚至提议要换主教练,而后国足3比0胜了马尔代夫,但部分球迷仍不满意,认为进球太少。我只想说,对国足的爱要适可而止,他们不是世界冠军,他们的水平仅仅是亚洲二流,过多的期望只会增添伤感和埋怨。并且足球这项运动戏剧化程度太高,如果你是一个能静心坐下来看球而不是只看结果随大众在网上炮轰宣泄的真球迷,你会懂得足球的魅力和不确定性。如果你看过国足打香港队的比赛,你就不会对平局破口大骂。因为你知道无奈与遗憾是足球的一部分,在足球场上,以少胜多,以弱赢强偶有发生,就像古时候的战场一样,往往会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你可以嘲笑我的实力,你可以蔑视我的装备,但我会证明我对足球的爱会创造出世间最伟大的奇迹。对于国足,多一些耐心与包容,少一些谩骂与焦急,世界杯,肯定是要进的,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上下而求索。 关于老师。还算幸运,遇到过几个能时常想起的良师。他们对你的影响当时可能并不明显,但当你离开他们走向远方时他们的 那些话语会一字字地在你的耳边响起,你将心怀感激,更加奋然而前行。说到老师就难免谈教育问题。教育 问题说到底就是经济问题,所谓的教育公平似乎永远是一个催人奋进却遥不可及的大口号,它永远在到达不了的远方嘲笑着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 于丹有一本书叫《人间有味是清欢》,里面讲述了星云大师的一个故事:星云大师12岁离家去当和尚,当来到一个寺庙时,寺庙的师父看见他便知他会是一个好和尚,便问他想不想出家,星云大师立刻回答:“想~”当师父给他剃发时,师傅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星云大师回答:“我自己想出家。”师父拿起木条打了他一下:“你父母不同意你能出家吗,”于是又问:“你为什么出家,”星云大师回答:“父母同意,自己愿意出家。”师父拿木条又打了他一下:“师父不同意,你能出家吗,”师父又问:“你为什么出家,”星云大师回答:“父母同意,自己愿意并且师父也同意,所以才出家。”星云大师没有说话,直接拿木条又打了他一下,又问:“你为什么出家,”星云大师说:“师父,你打我吧。”不知道大家从这个故事中读出了什么。 抗战胜利已经七十年。现在有部分声音认为我们不能总拿历史绑架现实,不能总逼着安倍道歉,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大国心态面向未来。听着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如果当初是我们在日本领土上残杀三千多万日本人,随意践踏他们的主权,那如今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恐怕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晚上跑步时,总会想起那份曾经奔跑的激情,我想它现 在依然在我心中燃烧着,从未熄灭。每一天,都要充实地躺下,每一天,都要励志地醒来。每次醒来,青春仍在,远方还在。 湖北大学 14级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孙锦 篇九:《论道》介绍 《论道》 中国狂奔的三十年,进步飞快却也显现沉重负担。21世纪的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这奥秘是什么, 届此,2011?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探秘中国管理的王道。贵州电视台高端对话节目《论道》,拟围绕论坛推出一组特别节目,将录制2期关于中国管理的话题。 本节目由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担任嘉宾主持。与龙永图先生共同对话《论道——中国管理之道》《论道——中国管理模式化茧成蝶》 《论道》是一档演播室节目,每周一期,每期45分钟。本节目的宗旨,是致力于用普适的、主流的价值观去进行思想启蒙和价值引导,保持理性对话的姿态,引领众说纷纭的社会舆论。高端的嘉宾,热度的话题,前沿的视点,准确的声音,我们坚信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的高度决定着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本期节目的录制时间确定在10月21日8:00-12:00,地点在广州。 《论道》—《中国管理之道》 录制说明 嘉宾主持:龙永图 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节目嘉宾:施振荣 徐少春 主 持 人:荆慕瑶 贵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节目形态:主持人,嘉宾主持,嘉宾,80名观众(有少量互动) 播出长度:45分钟 录制地点:中国?广州 录制时间:2011年10月21日 上午08:00,09:30 对话施振荣 上午10:00,12:00 对话徐少春 入场时间:2011年10月21日,上午07:30 几点说明: 1、着正装出席; 2、手机保持静音状态。 贵州电视台《论道》节目组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论道》——贵州卫视高端对话节目 Forum— Dialogue feature program in Guizhou TV Station 嘉宾主持: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 Guest Host: Yongtu LongSecretary of Boao Asian Forum栏目口号:观天下风云,与永 图论道 Slogan of program: Viewing the changeable world, discussing with yongtu 栏目理念:高度 深度 关注度 Positioning of Program: On height, in depth, on focus内容设计: 热点事件、焦点人物、国际风云 Content of Concerns: Hot issue, focused people, International events 播出时间:首播:贵州卫视每周六 晚上22:20 Showtime: Saturday 10:20PM Guizhou TV Station (Broadcast) 重播:贵州卫视下周六 中午12:10Saturday 12:10 PM (Rebroadcast) 节目长度:45分钟 Length of Program: 45 minutes 《论道》大事记Milestones of Program 一、新闻发布会 Press Conference 2007年5月14日,2008年6月19日,《论道》第一年度、第 二年度的新闻发布会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隆重召开。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担任节目的嘉宾主持,邀请政界名 人、商界明星、学界名家共同论道,致力于用普适的、主流的价 值观去进行思想启蒙和价值引导,用高端嘉宾的“话语权”,引领 众说纷纭的社会舆论。 The 1st and 2nd anniversary of Forum Press Conference were hold in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on May 14th, 2007 and June 19th, 2008 consecutively. Mr. Yongtu Long,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Boao Asian Forum, invite celebrities from political, business and academic fields to discuss the issues as the guest host of Forum. The program is dedicated to suggest value and elicit idea with common sense and lead the public opinion with "privileged social statusof our distinguished guest. 二、图书出版 Publication 2008年6月,由龙永图担任总主编的《论道》第一年度结集图 书《与龙永图论道》三卷本正式出版,分别是《从“中国制造” 到“世界品牌”》、《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和《软实力决定竞争力》。 The 1st anniversary of 3-volume set discuss with Long Yongtu has been formally published,which named respectively from “Made in China” to “The World Brand”, No difficult business in the world and Soft Power is Competition. 三、影响力 Recognition 《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南方人物周刊》、 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先后作了专题报道。在“人民网”“新浪 网”“腾讯网”、国家外文局《对外传播》、《贵州广播电视报》《贵 阳晚报》、《西部开发报》等设有专栏。 综合收视率一直在全国同类节目的前列,根据35个中心城市网 的数据,观 众以35,54岁年龄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干部管理人员、私 营企业主为主体,呈现高端和精英化的特点。贵州电视台全国人 口覆盖规模达到7.55亿,位列全国省级卫视第8位、西部12家 省级卫视第2位。 Forum has been featured reported by People’s Daily, Southern Weekly, Beijing Youth Daily, Southern People’s Weekly and Yang Lan Interview of Dragon TV and set column in Website: www.people.com.cn, www.sina.com, and www.qq.com, and press media: Foreign Broadcast by CIPG, Guizhou Broadcasting TV Newspaper, Guiyang Evening Paper, Western Development Paper. Audience Rating is ranked highly in China, comparing with direct competitors. According to the figure of 35 center cities net, our target audience are mainly aging from 35-54 year-old, with bachelor degree or above, and are mainly 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 of private-owned enterprise,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as elitists. Guizhou TV Station is ranked 8th among the Province-TV in the country and 2nd among Province-TV in the western area. 建国60周年特别节目 《论道-贵阳生态城市论坛》,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联合国系统 驻华协调代表马和励、气候组织中华区总裁吴昌华、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战略规划署署长汉斯?德威尔做客论道,贵阳、广州、海口、 杭州、长沙、南宁、昆明七市市长巅峰对话,关注地球未来和城 市发展,畅谈探索中的得与失。
/
本文档为【星云大师的销售口号(共9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