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21-02-04 2页 doc 364KB 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精品文库

海霄科技有卓越的服务品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用户需求,提供制作PPT材料、演讲幻灯片、图文设计制作等PPT及文档优质服务。

举报
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主编部门: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批准单位:青海省交通厅试行日期:2004年1月1日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前言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改善农村(牧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功能,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出行,促进物质交流,改善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和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精神,在近几年我省将大量修建农村(牧区)公路,为加强技术...
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试行)主编部门: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院批准单位:青海省交通厅试行日期:2004年1月1日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前言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改善农村(牧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功能,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出行,促进物质交流,改善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和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精神,在近几年我省将大量修建农村(牧区)公路,为加强技术管理,便于规划,设计和,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了《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便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有序进行。对于县际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一般采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亦可根据情况采用《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请各有关单位将执行本标准中所发现的问和意见凾告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地址:西宁市五四大街72号,邮政编码:810008),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目录一、总则1.0.1适用范围1.0.2农村公路分级1.0.3农村公路建设原则1.0.4环境保护二、一般规定2.0.1设计车辆2.0.2计算行车速度2.0.3公路用地2.0.4农村公路建筑限界2.0.5抗震设防三、路线3.0.1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3.0.2行车道宽度3.0.3路肩3.0.4错车道3.0.5视距3.0.6直线3.0.7平曲线半径3.0.8平曲线超高3.0.9平曲线加宽3.0.10超高加宽缓和段3.0.11回头曲线3.0.12纵坡3.0.13纵坡长度3.0.14平均纵坡3.0.15合成坡度3.0.16高原纵坡3.0.17竖曲线3.0.18竖曲线现平曲线的组合四、路基4.0.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4.0.2路基宽度4.0.3路基横断面4.0.4路基高度4.0.5路基压实4.0.6护坡道4.0.7路基防护4.0.8路基排水五、路面5.0.1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5.0.2标准轴载5.0.3路面结构组成及其类型5.0.4路拱坡度5.0.5路面排水六、桥涵6.0.1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6.0.2桥涵设计洪水频率6.0.3桥面净空6.0.4车辆荷载标准七、隧道(略)八、路线交叉8.0.1农村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8.0.2农村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8.0.3农村公路与铁路交叉8.0.4农村公路与管线等交叉九、沿线设施9.0.1交通安全设施9.0.2交通管理设施9.0.3防护设施9.0.4绿化十、青海省农村公路技术指标表一、总则1.0.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各地新建和改建的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包括县道和乡道。县道是指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之间及通达行政村(牧委会)的公路。1.0.2农村公路分级农村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补充县道及乡道标准。县道公路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上。乡道公路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1.0.3农村公路建设原则农村公路应根据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合理采用技术指标和技术政策,建设经济实用的道路。农村公路建设原则如下:确保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因地制宜地选用建设标准,提升路网技术水平。尽量利用老路资源和降低工程造价。在利用老路时可以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平、纵指标,新辟路线尽量达到的要求。治理公路病害,完善防排水系统和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农村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1.0.4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分布面广,总规模大,和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与当地扶贫开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等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二、一般规定2.0.1设计车辆农村公路交通量较小,行驶车辆多为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各种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如表2.0.1。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单位:m)表2.0.1车辆类型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小客车61.820.83.81.4载重汽车122.541.56.54注:自行车的外廓尺寸采用宽0.75m,高2.00m。2.0.2计算行车速度各级农村公路计算行车速度,应按表2.0.2的规定采用。各级农村公路计算行车速度表2.0.2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30202015在平原微丘地区县道及乡道的计算行车速度分别采用表2.0.2所列30km/h和20km/h,;山岭重丘地区的县道和乡道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可分别采用20km/h和15km/h。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长度不宜过短,可在5—3km范围内灵活掌握。2.0.3公路用地农村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的为路堤或护坡道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填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或因防风固沙需要种植多林带时,应根据计算或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农村公路用地范围还应包括必要的服务、安全、交管、停车设施以及绿化、苗圃、养护管理等工程的用地范围。2.0.4农村公路建筑限界农村公路建筑限界横向为行车道宽度加两侧路肩宽度,顶面为公路净高(考虑发展,并留有余地,各级农村公路一律采用4.5m)。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2.0.5抗震设防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地区农村公路的大、中型构造物应进行抗震设计。三、路线3.0.1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其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地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进行不同方案的比选,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路线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路线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方便农(牧)民出行,依法保护环境、保护古迹。3.0.2行车道宽度农村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当采用双车道时,一般不得小于6.0米,当采用单车道时,一般不得小于3.5米。3.0.3路肩农村公路的路肩宽度,一般不得小于0.5米。在设置路用设施时,不得侵入公路的建筑限界以内。3.0.4错车道农村公路路基宽度等于或小于4.5m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3.0.5视距农村公路在平曲线和竖曲线上的停车和会车视距,不应小于表3.0.5的规定。表3.0.5各级农村公路停车与会车视距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停车视距(m)30202015会车视距(m)604040303.0.6直线直线路段,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驾驶人员的视觉、心理状态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合理布设。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公路的直线与曲线长度的比例应合理。3.0.7平曲线半径农村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规定于表3.0.7。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半径。当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半径(含括号值)。表3.0.7农村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极限最小半径(m)3015(12)15(12)12(10)一般最小半径(m)65303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350150150100注:地形条件复杂的特殊情况下采用括号内极限值。位于平坡或下坡的长直线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的平曲线。3.0.8平曲线超高当平曲线半径小于3.0.7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超高的横坡度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农村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大于8%。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6%。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应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3.0.9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如表3.0.9;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二分之一采用。表3.0.9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半径250~200<200~150<150~100<100~70<70~50<50~30<30~25<25~20<20~12加宽值0.40.60.81.01.21.41.82.22.53.0.10超高加宽缓和段农村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表3.0.7所列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超高、加宽缓和段;当大于表3.0.7所列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但又小于250m时,应设加宽缓和段,其长度规定如表3.0.10。表3.0.10农村公路超高加宽缓和段最小长度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缓和段长度20151510注: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时的农村公路为缓和曲线。3.0.11回头曲线农村公路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极限指标规定如表3.0.11。表3.0.11回头曲线极限指标项目公路等级计算行车速度(Km/h)主曲线最小半径(m)缓和段最小长度(%)超高横坡度(%)路面加宽值(m)最大纵坡(%)县道及乡道3020(15)25(20)634.0,2015(12)20(15)73(1.5)4.51512(10)1083(1.5)4.5注:在工程特殊困难地段可采用括号内值。3.0.12纵坡农村公路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表3.0.12的规定.表3.0.12农村公路最大纵坡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最大纵坡(%)89(12)910(12)注:在工程特殊困难地段可采用括号内值。在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10%。农村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3.0.13纵坡长度农村公路纵坡的最小坡长规定如表3.0.13-1。表3.0.13-1农村公路最小坡长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最小坡长(m)100606040农村公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规定如表3.0.13-2。表3.0.13-2.农村公路纵坡长度限制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纵坡坡度(%)411001200120013005900100010001100670080080090075006006007008300400400500920030010(12)200县道公路连续纵坡大于5.5%、乡道公路连续纵坡大于6%时,应在不大于表3.0.13-2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分别不大于3.5%、4%,其长度应符合表3.0.13-1的规定。3.0.14平均纵坡农村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县道及乡道一般为6%和6.5%。3.0.15合成坡度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值不得超过表3.1.15的规定。表3.0.15合成坡度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合成坡度值(%)10.010.010.010.5在积雪、冰冻地区合成坡度值不应大于12%。3.0.16高原纵坡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农村公路的最大纵坡值本应折减,鉴于农村公路工程较大,不予折减。3.0.17竖曲线农村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规定如表3.0.17。通常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值,当受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值。表3.0.17农村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凸形竖曲线半径(m)极限最小值25010010080一般最小值400200200120凹形竖曲线半径(m)极限最小值25010010080一般最小值400200200120竖曲线最小长度252020153.0.18竖曲线与平曲线的组合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在平曲线之内,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极限最小半径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曲线的转向点。四、路基4.0.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农村公路路基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和材料情况等)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采取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的措施,并结合路面排水,做好综合排水设计,形成必要而有效的排水系统。修筑路基取土和弃土时,应符合环保要求,宜将取土坑、弃土堆加以处理,减少弃土侵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通过特殊地质、水文条件地带的路基,应做好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特别设计。4.0.2路基宽度农村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各级农村公路路基宽度,一般规定如表4.0.2。表4.0.2农村公路路基宽度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车道数211路基宽度(m)一般值7.56.55.05.0变化值7.0或5.04.55.0或4.54.0.3路基横断面农村公路路基横断面一般采用规定如图4.0.3。其行车道和路肩部分的宽度应按本标准3.0.2、3.0.3条的规定采用。农村公路等级公路路基横断面图县道双车道单车道乡道单车道图4.0.3  (尺寸单位:m)4.0.4路基高度农村公路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要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设计标高应为路基边缘高度,在设置超高加宽路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高度。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频率(1/25)的计算水位0.5m以上。4.0.5路基压实农村公路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0.5的要求.表4.0.5农村公路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县道及乡道零填及挖方0~30≥93填方0~80≥9380~150≥90>150≥90注:①表列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②特殊干旱或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压实度,表列数值可适当降低2~3个百分点。4.0.6护坡道当路肩边缘与路侧取土坑底高差小于或等于2m时,取土坑内侧坡顶可与路堤坡脚径相衔接,并采用路堤边坡坡度;当高差大于6m时,可设置1m的护坡道。4.0.7路基防护各级农村公路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植被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情况,采取有效的工程或生物的防护措施,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稳定。4.0.8路基排水各级农村公路应根据沿线的降水、地质水文及当地的水利、集雨设施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基边坡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桥涵配合,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及其边坡的稳定。五、路面5.0.1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农村公路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任务、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做到经济、适用。农村公路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其表面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各级农村公路的行车道(包括错车道)均应铺设路面。5.0.2标准轴载农村公路路面设计均以双轮组单轴100KN为标准轴载。5.0.3路面结构组成及其类型农村公路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与垫层组成。面层类型有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及天然砂砾路面。农村公路路面基层和底基层一般可采用水泥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天然砂砾石等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5.0.5路拱坡度农村公路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按表5.0.5规定的数值采用。路肩横向坡度一般应较路面横向坡度大1%~2%。表5.0.5路拱坡度路面类型路拱坡度(%)水泥路面、沥青路面2.0~3.5低级路面3~45.0.5路面排水各级农村公路,应根据当地降水与路面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及时将降水排出路面,保证行车安全。农村公路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六、桥涵6.0.1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农村公路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规定、各项技术指标、车辆及人群荷载的计算以及渡口码头的设计等,除桥涵设计洪水频率、桥面净空、车辆荷载外,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相关章节条文中的四级执行。6.0.2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农村公路永久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一般规定如表6.0.2桥涵设计洪水频率表6.0.2构造物名称农村公路特大桥1/100大、中桥1/50小桥1/25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不作规定农村公路在交通容许有限度的中断时,可修建漫水桥和过水路面。漫水桥和过水路面的设计洪水频率,应根据容许阻断交通的时间久暂和对上下游的农田、城镇、村庄的影响以及泥沙淤塞桥孔、上游河床的淤高等因素确定。6.0.3桥面净空农村公路上桥面净空应符合本标准第2.0.4条关于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特大桥及大桥的侧向宽度可适当减小。中、小桥和涵洞宜与路基同宽。人行道的宽度为0.75m至1m。各级农村公路上不设人行道的桥梁应设置栏杆和安全带。小桥和涵洞可仅设缘石或栏杆。6.0.4车辆荷载及人群荷载标准农村公路设计桥涵或受车辆影响的构造物所用的车辆荷载等级,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将来的发展等具体情况,按表6.0.4确定。各级农村公路车辆荷载表6.0.4农村公路等级县道乡道计算荷载汽车—20级汽车—10验算荷载挂车—100履带—50人群荷载3.5KN/m2注:一条路线上的桥涵,一般应采用同一计算荷载和验算荷载;7、隧道(略)八、路线交叉8.0.1农村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农村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的形式,应根据交通量大小及交叉口地形等情况选定。平面交叉路线应为直线并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大于45°。平面交叉点前后各交叉公路的停车视距长度所构成的三角形范围内,应保证通视。当条件受限制时,这两个停车视距均可减少30%,并在适当位置设置限制车速的标志。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宜设置为平坡,紧接该段的纵坡,一般不应大于3%,困难地段不应大于5%。农村公路与二、三、四级公路交叉时可采用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应选在视距良好的地点,农村公路应设置一段水平路段并加铺与被交叉公路相同的路面。农村公路与一级公路交叉时,视农村公路交通量情况,也可采用平面交叉(控制出入的一级公路为立体交叉)。但在农村公路密集地区,应合并交叉点,减少平面交叉数量,保证行车安全。8.0.2农村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交叉时,应采用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农村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被跨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8.0.3农村公路与铁路交叉农村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相关部分条文的规定执行。8.0.4农村公路与管线等交叉各种管线如电信线、电力线、电缆、管道、渠道等均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也不得妨碍交通安全,并不得损害公路的构造和设施。9沿线设施9.0.1交通安全设施为保证行车与行人的安全和充分发挥公路的作用,农村公路应按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一.为诱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证行车安全,在需要的路段上,可设置路边线轮廓标;在高路堤、桥头引道、极限最小半径、陡坡等地段,均应设置安全护拦。二.在积雪严重的路段和漫水桥、过水路面上,应设置栏杆。三.在视距不良的急弯和交叉处,宜配合其它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设置警告标志。9.0.2交通管理设施农村公路上应设置必要的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及指路标志等交通标志。9.0.2防护设施农村公路上,由于积雪、积沙、坠石、弃物等而妨碍交通安全的地点,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防护设施。9.0.4绿化农村公路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应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并结合当地军民共建活动、绿色通道工程、防沙固沙、退耕还林还草等实际,统一规划,协调景观,使农村公路成为当地的绿色通道。在公路路肩上不得植树。在公路交叉范围内和弯道内侧植树,应满足视距要求。粗细树枝及矮林等不得伸入公路建筑限界内。青海省农村公路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县道乡道一.计算行车速度Km/h30202015二.车道数2或1111三.行车道宽度m6.0或3.53.53.53.5四.路基宽度m7.5或7.06.0或5.55.0或4.56.0或5.55.0或4.55.0或4.5或3.5五.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3015(12)15(12)12(10)六.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65303020七.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350150150100八.超高缓和段最小长度m20151510九.停车视距m30202015十.最大纵坡m89(12)910(12)十一.最小坡长m100606040十二.回头曲线m1.主曲线最小半径m20(15)15(12)15(12)12(10)2.缓和段长度m25(20)20(15)20(15)103.路面加宽值m3.03.0(1.5)3.0(1.5)3.0(1.5)4.最大纵坡m4.04.54.54.55.超高横坡度m6778十三.竖曲线极限半径1.凸形m250100100802.凹形m25010010080十四.车辆荷载m汽车-20、挂车-100或汽车-10、履带-50汽车-20、挂车-100或汽车-10、履带-50十五.大桥设计洪水频率m1/1001/1001/1001/100十六.中桥m1/501/501/501/50十七.小桥m1/251/251/251/25十八.路基m1/151/151/101/10(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本文档为【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