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汉语造句词典

2017-12-04 30页 doc 54KB 1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352

暂无简介

举报
汉语造句词典汉语造句词典 篇一:初中双语班汉语课八年级上册全课造句 第一课散步 1)两全:例:两全其美 想个两全的办法 2)想念:例:想念亲人 想念祖国 我们想念我们,而我更怀念我们经常一起喝奶茶的时光。 3)粗犷:例:粗犷无理 歌声粗犷 4)吟: 例:吟诗 水龙吟 5)潇洒: 例:风姿潇洒 6)饮料一瓶饮料 买饮料 喝饮料 我买了一瓶饮料。 7)侄子 (名) 他是我的侄子。 8)俗语 :这句俗语大家都能听得懂。 9).玫瑰 : 一朵玫瑰 一束玫瑰玫瑰花 送人玫瑰,手余香。 10).甘甜 :非常甘甜 很甘甜 ...
汉语造句词典
汉语造句词典 篇一:初中双语班汉语课八年级全课造句 第一课散步 1)两全:例:两全其美 想个两全的办法 2)想念:例:想念亲人 想念祖国 我们想念我们,而我更怀念我们经常一起喝奶茶的时光。 3)粗犷:例:粗犷无理 歌声粗犷 4)吟: 例:吟诗 水龙吟 5)潇洒: 例:风姿潇洒 6)饮料一瓶饮料 买饮料 喝饮料 我买了一瓶饮料。 7)侄子 (名) 他是我的侄子。 8)俗语 :这句俗语大家都能听得懂。 9).玫瑰 : 一朵玫瑰 一束玫瑰玫瑰花 送人玫瑰,手余香。 10).甘甜 :非常甘甜 很甘甜 这吨饭非常甘甜。 11)旺季 :今年销售的旺季来得很早。 12).赞美 :赞美祖国 赞美家乡 我们要用歌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13)问津:无人问津 问津情况 问津价格 房价太贵,不敢问津。 14).馈赠:馈赠朋友 馈赠大家 我带些土产馈赠亲友。 15).一味:一味拖延 一味做错一味迁就 他做事一味推托。 12.贪图 (动)---------极力希望得到(某种好处) 贪图便宜 贪图凉快 贪图安逸 每个都贪图享乐。 13.必然(形) ---------事理上确定不移;一定。 必然趋势 必然这样 必然王国 胜利必然属于意志坚强的人。 14.过瘾 (形)-------------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感到过瘾 非常过瘾 过瘾得很 今天的饭吃得真过瘾。 15.陶醉 (动)-----------很满意地沉浸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感到陶醉 令人陶醉 陶醉在幸福中 这里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 16.冷落 (动)---------------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冷落别人 感到冷落 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有点不高兴。 17.现成 (形)已经准备好,不用临时做或找的; 现成面 现成饭 现成话 中午我吃了现成饭。 18(柱 (量)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院子里种了两株枣树。 19.蹑手蹑脚 (组) 同义词:轻手轻脚 反义词:正大光明,大大方方 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蹑手蹑脚的。 20.继而 (连)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 21.寻思 (动)思索;考虑: 独自寻思 你寻思寻思这件事该怎么办。 22.叮嘱 (动) 再三嘱咐。 老师叮嘱他,在新的环境里仍要继续努力。 23.一本正经 (组)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大家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 第三课 强健 《形》? 身体{强壮} 。 筋骨, ,,的体 魄 。 他是一位,的男人 。 勤恳 《形》?勤劳而踏实 。 ,的劳动 ,勤勤恳恳的工作 。你别,他 。 3 。 放牧 《动 》? 把 牲 名放到草地等出吃食和活动 。 也说牧放 。 草地上, , 许多 , 。 4 。华丽 《形》? 美丽而有光彩 。 服饰 , ,宏伟,的宫殿 。她穿的服饰非常, 。 5.姑妈 <名》 ?姑母《已婚的》 。 ,.相对 《动》?动时:互相朝着对方,面对面 ;,而坐 ,两山 , 。 ?性质上互相对立: 如;大与小相对, 美与丑相对 。?形时: 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跟“绝对”相对》:,高度 。?形时:《 比较的 》 , ,稳定 ,,优势 。 7 。有意 《动》 ?有做某种事的愿望 。 我有意到海兵旅游,但是事情忙,去不了。 ?副时 : ?故意 : 他这是,跟我作对 。 ?动是: 指男女间有爱墓之心 。 我让她有意思了。 8.结伴 <动》 ?跟人结成同伴,搭伴儿 , 结个伴儿 。,运行 ,,赶集 。 同: 伴侣 。 9. 嫁 《动》 ?子女结嫁。你愿意嫁给我吗, 第四课 融融人间情 1. 表姐(名)——爸爸,妈妈兄弟的女儿。 如:他是我的表姐。 2. 命运(名)——命数,命定的意思 如:这次发生的事情影响我的命运。 3. 瘤子(名):肿瘤 如:医生对她说《这瘤子必须切除》。 4. 技工(名):有专门技术的工人。 如:他是我们公司的技工。 5(臂(名):从肩到手腕的部分。 如:我的臂突然疼极了 6.肥皂(名):洗涤去污用的化学制品,通常制成块状。 如:我买了两箱肥皂。 7.黄豆(名):表皮黄色的大豆。 如:你喜欢吃黄豆吗, 8.切除(动):用外科手术把身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切除。 词组:切除肿瘤,被切除 造句:他是近做了一次外科切除手术。 9.寒假(名):学校中冬季的假期,一般在一二日间。 如:寒假期间你想去哪儿, 10.疤痕(名):伤口的痕迹 造句:他左眼角下有一个很深的疤痕。 11.蚕豆(名):一年生成二年生草本植物,中心空,花白 色有紫斑。 如:你看过蚕豆吗, 12.麻药(名):麻醉药 如:医生给她打麻药。 13.凶狠(形):凶恶狼毒,猛烈 词组;凶狠的猎狼,扣球凶狠 如:他是一个凶狠的人。 14.富裕(形):充裕,动使富裕 词组:富裕人民,富裕起来 造句:农牧民一天天地富裕起来。 15.光景(名):风光景物,境况,状况 造句:他家的光景还不错。 16.角落(名):指偏僻的地方。 造句:院子的一个角落长着一棵桃树。 17.硬(副):不顾条件抢的做某事“勉强”的意思。 词组:坚硬,硬币 如:大夫硬是把我摁在一张手术台上。 18.摁(动):用手按 词组:摁钉,摁扣 副课文二,早餐店里的告示 1. 拉面(名):面条 造句:我喜欢吃拉面。 2. 关节炎(名):腿和胳膊关节的一种病。 造句:他患着了关节炎病。 3. 密密麻麻(形):又多又密 组词:密密麻麻的小字,密密麻麻树叶 造句: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4. 关照(动):关心,照顾,互相,照应。 5. 关照老人,关照生意 造句:我走后这里的工作请你多多关照。 6. 妥当(形):稳妥适当 词组:安排妥当 造句:这句话中有一个词用得不妥当。 7. 拖把(名):擦地板的工具。 造句:他们卖了拖把。 8. 拿手(形):善于的意思 词组:拿手好戏,有拿手 造句:画山水画儿他很拿手。 9. 将就(动):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 如:将就过日,将就办事 造句:这里的条件不好,你就将就点儿吧。 10. 劳驾(动):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如:老家别人,劳驾朋友 造句:劳驾把那本书递给我。 11. 无情(形):没有感情,懂不留情 词组:冷酷无情,水火无情 造句:他是一个无情的人。 12. 幸好(副):幸亏 组词: 造句:幸好雨不大,不然非淋成落汤鸡不可。 第五课 帕米尔高原的水 1. 构造(名):1)各个组成部分的安排 2)动建造 造句:这座山的构造很清楚。 2. 矿泉水(名):含有较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地下水。 造句:我喜欢喝矿泉水。 3. 元素(名):要素、化学上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造句:我们喝上的矿泉水内含有很多矿物质元素。 4. 原生态(名):古代的生态 造句:我们看了电视节目“人和生物”后,懂了原生态的内涵。 5. 权威(名):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 造句:他是医学权威。 6. 牦牛(名):生在山地的,像牛一样的动物。 造句:我去塔什库尔干县看到帕米尔高原里很多牦牛。 7. 冰川(名):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 变成冰。 造句;我看到高山上很多冰川。 8.光环(名):某些行星周围明亮的环状物。由冰和铁笔构 成。 造句:虹灯组成了象征奥运会的五彩光环。 9(叼羊(动):中亚各民族的一种马上竞技活动。 造句:星期天我们去看了叼羊活动。 10.风湿病(名):心脏,关节和神经系的一种病,多见于 寒冷而潮湿的地区。 造句:他患了风湿病。 11(稀有(形):很少有,极少见 词组:稀有金属,稀有矿物 造句:十月下雪也不是什么稀有的事。 13. 贫瘠(形):土地不肥沃 组词:贫瘠田野,贫瘠的土地 造句:这里已经变成了贫瘠田野。 14. 位置(名):所在的地方或所占的地方; 造句:我的位置还不错。 15. 资源(名):生 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造句:我需要地下资源。 16. 检测(动):检验测定 词组:质量检测,检测者 造句:我局领导昨天检测了水果市场。 17. 软化(动):由硬变软;使软化 词组:骨质软化,软化血管 造句:水果熟了以后软化了。 18. 免疫(动):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 词组:免疫力;终生免疫 造句:实际上没有终生免疫的人。 副课文,戈壁深处兼驼人 1.游牧(动):不在一个地方定居的随着水草情况的变化而变换地方牧畜; 词组:四处游牧,游牧民族 造句:达吾提的爸爸过着游牧生活。 2.戈壁(名):指地面几乎被粗,所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 造句:戈壁沙滩已经变成了良田。 3.好手(名):精于某种技艺的人;能力很强的人; 造句:他可是一把好手。 5. 畜牧(名):农民养动物的一种农业 造句:他经常在外地畜牧。 篇二: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徐阳春 第一节 语法和语单位 一、语法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 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 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 否则无法理解。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 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同样,若 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 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 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要做好语言文字工 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语法”这个术语,在人们的实际运用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言结构规则本身;一是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比如“这样说不符合语法”,这句中的“语法”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是一种专门的学问”,这句中的“语法”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在需要加以区别的时候,人们把前者叫做语法,把后者叫做语法学。 (二)语法的特点 ,、抽象性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结构规则是有限的,而人们说写出的句子则是无限的。有限的规则之所以能够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是因为语法具有抽象性特点。例如“勇敢地战斗”“很好”“认真学习”,这些语句在具体意义上毫无共同之处,但在结构上却有共同之处:都由状语加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结构。又如“名词不能用‘不’否定”这条规则几乎适用于所有名词,“山、水、学生、衣服、街道、文化、语言、足球”等等,前面都不能出现“不”。 抽象的语法规则表现在人们说写的话语中,储存在人们的大脑里,它是客观存在的。儿童在学习母语时,能用已学会的词语说出没有听过的句子,就是因为掌握了 抽象的结构规则,能自行组织具体的句子。成年人学习外语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抽象性是语法最重要的特点。 ,、稳固性 语法的稳固性是相对语音、词汇而言的。其稳固性主要表现在历史继承性和不可渗透性两个方面。 语法的历史继承性,可以从汉语的发展中很明显地看出。现代汉语“主,动,宾”这种结构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如“河杀我,河不杀我,”(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中辑》。其中“河杀我”就是“主,动,宾”结构。此外,现代汉语的连动、兼语、双宾语等结构,也是先秦两汉汉语中常见的。如“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 羽本纪》),“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王赐晏子酒”(《晏子春秋》)。这些都体现了语法惊人的稳固性。 语法的不可渗透性,可以从语言的接触中看出来。在语言接触中,会出现大量的借词,但语法体系受到的影响却很小。外文汉译时必须接受汉语语法规则的支配,如英语中短语或从句作定语时放在中心语之后,但译成汉语时,必须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前。 ,、民族性 人类思维的规律是一致的,但不同民族表达同一思维的语法形式却不尽相同。例如,汉语数词与名词间要出现量词,而英语则不需要量词。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是“定,中”,而傣语的则是“中,定”。汉语的动宾结构是“动,宾”,而日语的则是“宾,动”。英语的谓语动词有词形变化,而汉语的则没有。 二、语法单位 语法规则离不开具体的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因而,在全面研究各种语法规则以前,需要弄清楚什么是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断都是语法单位。例如“他是学生。”“他”分别可以用“那个人”“你昨天见到的那个人”等替换下来;同样,“是”“学生”也可以用别的词语替换下来。“他”“那个人”“你昨天见到的那个人”等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这些可以相互替换的单位在句子中的作用相 同,都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小的是语素。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依次是词、词组和句子。 (一)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既是词汇单位,又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我们在词汇部分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二)词 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既是词汇的主体层级,又是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汇部分讨论它的构造,语法部分讨论它的句法功能。 “独立运用”和“最小”是区别词与非词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所谓独立运用,是指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所谓最小,是指不能扩展,即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词和词组都可以“独立运用”,但词组不是“最小”。如“白菜”与“白布”都可以作为造句的单位,但“白菜”不能扩展,是词,而“白布”可以扩展为“白色的布”,是词组。词和语素的定义中都有“最小”二字,但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而语素只是“最小”,不能“独立运用”。例如,“危险”可“独立运用”,是词;若再分成“危”和“险”便不能独立运用,只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 (三)词组 词组又叫短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词组 可分为两类: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交际有需要马上就能按照有关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短语叫做自由词组。 (四)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口语中的句子都有一定的语气,句子前后都有间隔性的语言停顿;书面语中的句子则要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语气和停顿。 作为语法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词和词组是造句单位;句子是语言的运用单位。 词、词组可以成句,那么,它们与句子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词语所叙述的内容是否与现实发生特定联系。词、词组是造句单位,没有语气,不能与现实发生特定联系。而句子是使用单位,为了适应具体环境中的交际需要,必须有特定的语气。带上了语气也就同现实发生特定联系了。例如,词典里找到的“好”只是一个词,但在对特定事物进行评价时说“好~”,则是一个句子。“禁止吸烟”是一个词组,但当它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提醒人们不要吸烟时则是一个句子。 思考与练习 ,、什么是语法、语法学, ,、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词、词组与句子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节 词类(上) 一、词的分类标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所谓词的语法分类就是依据词的语法特征(也叫语法功能)对词进行分类。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为:词的造句能力、词的组合能力和词的形态变化。 ,、词的造句能力。指能否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以下简称句法成分)。根据这一语法特征,可以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虚词。例如,老师和学生配合得很好。“老师、学生”作主语,“配合”作谓语,“很”作状语,“好”作补语,因而它们 都属于实词。“和”“得”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属于虚词。 有了实词,我们就可以造一些简单句子了。而只有虚词则不能造句。比如,有了“你”“看”“电视”这三个实词就可以组合成“你看电视”这个句子。而“了”“吗”“吧”这些虚词是无论如何不能组合成句的。但是,实词若有了虚词的帮助就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如“你看了电视。”“你看电视吗,”“你看电视吧,”。 ,、词的组合能力。指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不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系。实词和虚词的继续分类就是根据词的这一语法特征来进行的。能单独充当句法成 分,能受形容词修饰而不能受“不”修饰的词是名词。如可以说“新的机遇”,不可以说“不机遇”,所以“机遇”是名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能附着在名词性词语前面的词是介词。如“从北京”中的“从”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能附着在名词“北京”之前,是介词。根据词的组合能力,可以把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七类;把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为了适应研究和教学的需要,也可以把实词分为两类:体词和谓词。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的词称为体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经常充当谓语的词称为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 叹词和拟声词比较特殊:它们能单独成句,但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可以把它们归入特殊的词类。 ,、词的形态变化。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方式。有些词不用去考察它们的组合关系而从形态上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词。如前缀“老”是名词的标记,因而带有前缀“老”的词都是名词。“老外、老板、老师、老李”等便是。能与“们”组合的是名词性词语。“,-,”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是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在给词分类时,词的形态变化只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标准,因为汉语只有部分词有上述变化方式。 词的类别意义在辨别词性上也不失为一项参考标准。所谓 类别意义不是指具体 的某一个词的意义,而是指概括了的某一类词的意义。如名词是人或事物的名称,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等。词的类别意义与词的语法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具 有名词的语法特征的词一般也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具有形容词语法特征的词 一般也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一般来讲,根据词的类别意义就可以确定其词类。比 如,有人问你“书”是什么词,你根据它属于“事物名称”一类,很快就能判断它 是名词,而用不着去讨论它的语法特征,,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不受“不”的修 饰。但有的词从类别意义上看没有明显的差异。如“偶然”和“偶尔”,“打仗” 和“战争”,从类别意义上就很难看出它们的词性,这时必须依据它们的语法特征 来确定它们所属的词类。“偶然”能作定语、谓语和状语,如“偶然的发现”“这 件事情很偶然”“偶然听到”,可确定为形容词。“偶尔”只可作状语,如“偶尔 听到”,是副词。“打仗”能受副词修饰,不能受数量词组 修饰,如可以说“不打 仗”,不可以说“一场打仗”,可确定为动词。“战争”能受数量词组修饰,不能 受副词修饰,如可以说“一场战争”,不可以说“不战争”,是名词。因此,我们 把词的类别意义作为参考,把词的语法特征作为区分词类的主要标准。 二、各类实词的语法特征 〈一〉名词:表示人、物、时、地的词。如“书、山、纸张、报纸、文章、积极性、鲁迅、北京、现在、上边、中间、前后”。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如“两个鸡蛋、三本书、一个人、五年、一种思想、一些意见、一点积极性、一批军火、”。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能出现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宾结构。如: 从国外(回来) 向雷锋(学习) 把椅子(搬来) 在教室(讨论) 别类的词也可以出现在某些介词后面,但不具有普遍性,而且都有办法证明不是名词。如“从生到死”可以转换为“从生 下来到死去”,“从小到大”可以转换成“从很小到很大”。由此证明介词“从......到......”后面的“生、死、大、小”不是名词。 (,)不受副词修饰。例如,不说“不战争”“很智慧”“最青年”等。有时也有副词出现在名词前面的,但一般只限于某些固定格式。如“管他......不......”“......不......,......不......”“...... ,方位,时间名词”这几种格式中,名词前面可以出现副词。如: 管他飞机不飞机,冲上去再说。 画得山不山,水不水的。 他们生活在最下层。 这个东西放得太前(太后)了一点。 昨天已经中秋了。 今天才星期三。 (,)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 另外,有些名词带有某些前缀和后缀作为形式标记。 如“阿姨、阿爸、剪子、胖子、兔子、学者、劳动者、赚头、甜头、盖儿、”中的“阿,、,子、,者、,头、,儿”就是名词的标记。 ,、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以分为四类:人物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人物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外宾、运动员、山、 河流”等。 (,)处所名词:也叫处所词,表示处所。如“亚洲、中国、江西、滕王阁、邮局、附近、周围、门口”等。 (,)时间名词:也叫时间词,表示时间。如“中秋、春季、星期天、上午、现在、将来、过去、从前、昨天、今天、明天、国庆节”等。 (,)方位名词:也叫方位词,表示方向和关系位置。方位名词可分为两种: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也叫单音节方位词,共有,,个: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内、外、里、间、旁。 ,、合成方位词。有如下几种合成方式: ,、两个单纯方位词对举: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外。 ,、以,单纯方位词: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以外。 ;、之,单纯方位词:之前、之后、之间、之内。 ,、单纯方位词,头:上头、下头、前头、后头、东头、西头、里头、外头。 ,、单纯方位词,边:上边、下边、前边、后边、左边、右边、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外边、里边、旁边。 ,、单纯方位词,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 右面、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外面、里面。 ,、其他:底下、当中、中间。 ,、方位词的主要用法 ,、单纯方位词是一种粘着词,单用能力很差。它的主要用途是: (,)作为合成词(包括合成方位词)中的一个语素,如“天上、早上、地下、乡下、后天、野外、夜里” (,)位于其他名词后组成方位结构。如“树林里、操场上、春节前、寒假后”。 (,)位于介词后组成介宾结构。如“向后转、朝南开、往东走”。 (,)在句子中可以对举着用。如: 人群里三层,外三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东有村,西有店。 (,)构成成语。如“由表及里、南辕北辙、外强中干、东奔西走”。 ,、合成方位词大部分可以单用。如“东边有山”“南面是操场”“教室在后面”。但它的主要用途还是构成方位结构,或介宾结构。如“长城内外、大江上下、毕业以后、离开北京以前、在旁边、从西面”。 ;、方位词除了表示方位之外,有的还可以:(,)表示时间(见上例);(,)表示在某个方 面,如“政治上、理论上、历史上”。(,)表示界限,如“四十上下、县团级以上”。 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除了具备一般名词的特点(如能跟介词组成介宾结构)以外,还经常修饰动词,这是它们不同于一般名词的地方。如“下午开会”“您前面坐”“咱们清华见”“以后再谈”。 〈二〉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等的词。如“看、做、思念、进行、来、有、可以、属于、是、使、”。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能用“不”修饰,如“不做、不来、不可以、不是、不属于”。 (,)经常作谓语,大部分能带宾语。带宾语的动词叫做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不带宾语的叫做 不及物动词,又叫自动词。 (,)大多数能在后头加“着、了、过”等动态助词。如“看着、看了、看过、进行着、进行了、进行过” 由于词义的限制,有的动词能带“着、了、过”(见上例“看”);有的只能带其中的一个,如可以说“通过了”而不能说“通过着、通过过”;有的动词不能带动态助词,如“属于、是、使”等动词,都不能带“着、了、过”。 (,)大多数表动作的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动量,有“一下”或“反复多次的意思。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为,,,,。 如: 看,,看看,做,,做做,聊,,聊聊 学习,,学习学习,讨论,,讨论讨论 ,、动词的分类:可分为一般动词和特殊动词。 (,)一般动词包括行为动词(如“洗、飞”)、心理活动动词(如“爱、厌恶、尊敬”)、使令动词(如”使、让”)、比似动词(如“像、似、如”)等 。 (,)特殊动词指助动词和趋向动词。 ,、助动词:表示可能、必要和意愿。如: 第一组: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 第二组:应、应该、应当、要、得、肯、敢。 ,、助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受“不”修饰,多数可做谓语)之外,还可以作状语,修饰动词。“这样做可以”“你敢吗”“他会”是助动词作谓语的例子;“你可以走了”“你夜里敢出去吗”“他会说英语”是助动词作状语的例子。 ,、助动词大都能进入“不,不”这个格式中,表示委婉或强调的口气。第一组助动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委婉的意味,如“不能不相信”不等于“能相信”,而是“应当相信”的意思,不过口气要委婉一些。第二组助动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强调的意味,如“你不应该不帮他一把”比“你应该帮他一把”更强调一些。 ,、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可分三组: 第一组:来、去 第二组:上、下、进、出、过、回、开、起 第三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 第一组以说话人为着眼点,向着说话人的方向移动为“来”,离开说话人为“去”。第二组以说话人之外的事物或位置为着眼点。第三组兼有一、二组的特点。如“上来”,“上”表示从低往高走,“来”表示朝着说话人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上面。若说“上去”,“去”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处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下面。 趋向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能受“不”修饰,能作谓语)之外,还能作补语。如“寄来、脱下、跑回去”。有的趋向动词还有引申用法,词义虚化。如“热起来、好起来、坚持下去、瘦下去”中的“起来”和“下去”表示动作或性质变化的“开始”和”继续”。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和状态。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带有表示程度语素的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 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能修饰名词,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 (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 (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高高兴兴 踏踏实实 勤勤恳恳 干干净净 和和气气 随随便便 篇三:对外汉语 汉语综合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初级阶段和 中级阶段上半期外国学生 二(采用教材:刘川平王松岩编《目标汉语》基础篇2 三(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日常有关饮食的词汇,了解中国的小吃。 2.掌握课文中的常用句式,并学会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3.掌握语言点,如,v+副词+了 类型的结果补语意义和用法,“要是…就” 表假设,“太…了”等一些重要句式。 4.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形容词意义和用法,如,酸,辣,甜,淡等,和一些副 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完,更,一定,确实,太,稍,比较等 5.通过学习课文两段场景对话,熟悉课文大意。 6.通过学习课文以及相关词汇和语言点,习惯用法,学会运用于日常交际。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语音,轻声和儿化。如:包子,饺子,和 味道,地方 2,词汇,名词特色小吃的理解,副词,量词,形容词,意义和用法。 3,语法,常用句式和v+副词+了 表示结果补语及其否定用法,要是…就…用法 (二)教学难点: 1,语音上,变调,轻声和儿化。 2.词汇上,一些副词的用法表示结果,结构助词”了”的用法,量词的用法,如“张”,“刻” 3,语法上,重点句式, 询 问做事结果的句式名词+v+完了吗,“有点儿”,“太”,“一定”用法。 五(教学时间 本课分三讲,每讲两课时,前两讲100分钟,第三讲60分钟。 第一讲,1.生词1-11, 2.语法点,“一定”,“确实”,“有点儿’,等副词的用法, 3.“太…了”句式, 4.课文 (一) 第二讲,1.复习第一讲的生词 2.复习“一定”,“确实”等语法点,以及从第一讲的句式, 3.复习课文(一) 4,学习生词12-28, 5,语言点,v+结果补语+了 6,学习课文(二) 第三讲,1.复习生词,课文(二) 2.复习语言点 3.学习生词29-44 4.句式“要是…就” 5..生词练习 6..课后练习 六(教学 1,讲练结合,先讲解后给出练习 2,情景法,运用图片,或设置情景,是知识更具体生动。 3.体态语的运用。比如说,表示“好,很好”时鼓掌,或点头。指向单个学生时,手掌平开,手指指向该学生。“再想想/不对”摇头。跟我读——竖食指,看——手指书,或黑板,或事物,停,引起注意——轻轻拍手,教授词汇——做与词汇相应的动作,教授或纠音时辅以相应的手势,两两对话或角色扮演——两手手心合拢。 4.角色扮演,提高课堂气氛,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也起到了练习生词和语言点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第一讲(100分钟) 教学环节 (一) 组织教学(3分钟) 教学步骤:1.老师和同学们打招呼,因为是第一次见面,老师先自我介绍,再同学们依次做自我介绍。 2.介绍完成,老师宣布开始上课,准备好教具,在黑板上写上“第一课 去吃饭”的大标。 复习检查环节省。 (二) 导入新课 教学步骤:1.老师通过给出两张图片(一张中国有名的小吃,一张是有名的小吃店)来引出今天的课题。老师通过提一 些问题,比如,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吃过这些小吃,有没有见过或去过这些小吃店,图片下面加注汉字(2分钟。) (三)讲练新内容 2.在黑板上给出本课的生词,如下, 3,老师先让同学们把生词1-11齐读一遍,然后老师领读,然后学生个别读。(5分钟) 4.老师去掉标注的拼音,再让同学们读,并加以适当的纠正同学们的错误,用这种方法,可有效的加强对生词的认读和记忆(10分钟)(最好先把生词板书在黑板上,用擦除法) 5.重点讲解重要生词和难词(25分钟) 如 1,一定 放在谓语的前面,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 (1) 你一定饿了吧, (2) 我明天一定去。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传统中国小吃,一定很想吃吧,”(同学们就会回答“想吃”就会激发学生积极性。还可以问,你们一定很喜欢中国吧, 否定形式有两种:“不一定”,表不确定的语气;“一定不/没”,表确定的语气,例如, (3)大商店的东西也不一定很贵。(不确定) 老师问学生们:“你们下课了,中午到哪里去吃饭”学生们 可能回答,去学校食堂,去外面的小吃店,或去外面快餐店等等,老师就选取一位同学造句: 珍妮中午不一定去学校食堂吃饭。 然后请同学们模仿着造句 比如,“我今天不一定去小吃店吃饭” “我今天不一定去逛街” (3) 这件事她一定不知道。(确定) 老师可以对同学们说: 你们一定要讲卫生。 再接着说,你们一定不要乱扔垃圾。这样是不对的。 2,有点儿 表示程度不高,多用在形容词前边。 (1) 面条有点淡。 (2) 我觉得有点儿辣。 (3) 水果有点贵。 有点儿 后边的形容词的意思是说话人不太满意的,表示满意的形容词一般不用“有点儿”。 例如: (4)*大卫的房间有点干净。 (5)*玛利亚的衣服有点儿漂亮。 3.确实 作副词时,作状语,表示对客观情况加以肯定。老师可以请一位表现好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写完后老师可以 给予表扬(鼓掌),然后造句 这位同学写得确实很好。 老师接着可以请一位穿着漂亮的同学站起来,(手掌向上,手指指向他/她的衣服)说, A同学的衣服确实漂亮。 4.太…了 副词,后面常接形容词或动词,表示程度过高,或表示赞叹,句末常加“了”。 老师轻轻鼓掌,介绍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太好了~”,跟同学们解释这个词经常用来表示很高兴,或对别人的赞扬,肯定。相当于“很好~”同学们以后可以在交际中用到。 老师举例,加上动作, (喝水的动作,然后点头)这个太好喝了。 .词语练习(15分钟) 给出词语,请同学们造句。 一定 来 走 吃 写 确实漂亮 不错 容易 干净 贵 有点儿 累 少 小 难 太方便了 新了 饿了 热情了 7.课文(一)(20分钟) 1(在刚学完生词的基础上,老师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听,提醒要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引起注意。(2分钟) ,2,提出问题。(3分钟) 课文中提到几个人, 他们在干什么, 孙明作业写完没, 他们准备去干什么, ,3,请同学们回答问题,老师纠正。(老师纠正错误时不能用手指,可以摇头提醒,再给他纠正)(5分钟) 4,把同学们分成两组,分角色朗读(3分钟) 5.两两练习。(5分钟) (四).巩固新内容(18分钟) 通过练习 1. 单词加注汉语拼音(5分钟) 2. 生词填空(3分钟) 我的作业都写( )了。 你没吃()就再吃点儿。 我们宿舍旁边有一家小吃店,在那儿吃饭很( )。 3. 句型替换(10分钟) 词典 找到 生词 听懂 照片 照好 饺子 吃完 包子 做好 A:作业 写完了吗, B: 听 累 练 饿 复习 累 看 饿 A:今天就学到这儿吧。一定饿了吧, B:确实有点儿饿了。 吃饺子 喝啤酒 吃蛋糕 喝咖啡 A:我请你 B:太好了。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预习单词12-28 2,预习课文(二)
/
本文档为【汉语造句词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