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_兼谈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化

2011-08-11 5页 pdf 116KB 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9590

暂无简介

举报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_兼谈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化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 ) ) ) 兼谈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化* 杨国顺 (辽宁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 欧洲今天走向联合,有着古代中世纪文明统一性的/ 历史因缘0。近代欧洲虽然一直处在民 族国家的/分裂0之中,却没有中断和抹杀欧洲文明的统一性。欧洲一直存续着统一的伦理原则和法理 原则的内涵,近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形成是这种统一性的表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特征 具体反映了欧洲统一性的近代内涵。 关键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和特征;欧洲统一性内涵;近代化 中图...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_兼谈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化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 ) ) ) 兼谈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化* 杨国顺 (辽宁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 欧洲今天走向联合,有着古代中世纪文明统一性的/ 历史因缘0。近代欧洲虽然一直处在民 族国家的/分裂0之中,却没有中断和抹杀欧洲文明的统一性。欧洲一直存续着统一的伦理原则和法理 原则的内涵,近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形成是这种统一性的表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特征 具体反映了欧洲统一性的近代内涵。 关键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和特征;欧洲统一性内涵;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 K5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3291( 2005)01- 0095- 05 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 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0, 一般认为是欧洲 近代国际社会的开始,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 战争后确立的维也纳体系又表现了欧洲近代国 际社会的典型特征。近代国际社会的概念意味 着是一个脱离自然状态下的有机/统一体0,这当 然首先是一个逐渐形成的/经济整体0, 那么就要 有相应的/统一0的政治文化纽带, 并发挥其维持 统一体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政治文化纽带,既有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作为基因和渊源并 仍发挥一定的作用, 更有经过改造而形成的欧洲 近代精神及由其物化出的统一性内涵的实践表 现。 这里所要谈论的通过两个体系所表现出的 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化0, 是指欧洲在古代中 世纪就已具有的政治文化的统一性进入近代以 后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具体是指以神圣罗马帝 国为首的/统一0的基督教欧洲向主权国家所组 成的近代政治体系的演变;意识形态上的基督教 的/普遍性统治0为新的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观 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国际规范(国际法)所替代; 一国企图压服/消灭0其他国家的霸权现象让位 于得到普遍认同的均势格局;多国并存的王朝体 制过渡到/民族国家的大国体制。欧洲这个具有 自己特色的矛盾统一体,在不断的冲突合作中前 进发展,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科技进步及 对历史的反思而日益走向政治成熟。 在纵观近代欧洲冲突不断的/分裂0现象之 中,应注意这种统一性内涵的表现, 这样才能对 今天欧洲的联合有更清楚的认识。 一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把对神圣 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统一0的否定付诸实践,重新 整合了欧洲分散的行为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结 构和文化纽带, 这是欧洲统一性内涵开始向近代 演变的标志。 以基督教作为维系力量,以古代军事强权作 为手段的神圣罗马帝国应该是中世纪欧洲统一 性的表现和象征。人们称近代开始前的欧洲为 /基督教共同体0,这是自然状态下的不发育阶段 的国际体系,还不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况且帝国 在数千个混乱的性质不同的充满宗教和宗法观 念分歧的行为体的复杂关系中只是一副空架子,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 也不帝国0。基督教作为 2005 年 1 月 第 33卷 第 1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 sity ( Philosop hy and Socia l Sciences) Jan. 2005 Vol. 33 No. 1 * 收稿日期: 2004- 12- 10 作者简介:杨国顺( 1949 ) ) ,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从事世界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教学 与研究。 一种文化纽带和维系力量确实对欧洲的统一性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教皇与教会以社会统治 者的身份出现,参与政治经济生活, 控制包办一 切, 限制人性发展和新生事物,这是与文明发展 的主流背道而驰的, 不仅没能把欧洲有机地统一 起来,反而巩固了旧有的分散性, 抑制了欧洲的 发展。 这种/基督教共同体0的统一性内涵,表明了 中世纪欧洲的落后和黑暗,松弛和混乱的政治使 宗教冲突不断, 引发的战争频频发生。古代自然 法、万国法以及圣经和教会法对混乱行为体的约 束力实在有限。所以古代中世纪欧洲的统一性 不是停留在精神文化层面上, 而是表现为古代军 事强权和暂时对局部的控制上。 欧洲统一性内涵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政 治结构的不断近代化而演变。这首先表现为如 布罗代尔所说的/构成一个经济整体0而布氏所 说的/政治上的四分五裂0应当理解为是一种/重 新整合0112 ( P912)。主要表现为主权国家代替旧 的混乱行为体成为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从政治 学角度说, 这是中世纪的政治向近代政治的转 变, 标志政治科学化的开端, 由此导致整个政治 结构亦即统一性内涵的变化。 恩格斯说: /日益明显日益自觉地建立民族 国家的趋向,是中世纪进步最重要的杠杆之一。0 122( P452) 14 世纪, 欧洲出现了抑制割据, 强化王 权的演变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中 世纪末期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成 长壮大。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西欧各国的 君主一步步加强了自己的权威,逐渐实现了国家 的政治统一。 文艺复兴运动和随后进行的宗教改革运动 完成了将古典文明与基督教文明混合融会而创 造近代文明的历史任务。同时,人文主义思想家 们积极倡导俗权、君权和主权的价值观,为王权 的强化和政权的世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从观念上整合了基督教和神圣罗马帝国 所谓统一下的行为体,加深了人们对主权国家本 质的认识,促进了主权国家的形成和完善。 由于商路改变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使得大 西洋沿岸的一些国家实力大为增强。而商品经 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强化使主权国家为追求 财富和为获得资源和财富控制权的斗争成了国 家政治的主要内容。/ 17世纪以后, 殖民地以及 海外贸易的利益得到越来越高的估价。在一个 不断斗争的世界中 , , 重商主义的国策,同殖民 地统治、贸易垄断以及伴随同殖民地之间日益增 长的航运而建立的制海权等结合起来,构成了国 家实力的基本要素。0 132 ( P8)国家之间冲突的性 质发生了变化, 由封建主之间领土和宗教分歧等 因素引起的战争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主权国 家整体利益的现代战争。由此,文艺复兴运动的 价值观也日益成为处理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指 导原则。虽然人们并不能完全抛弃基督教信仰 和许多古老的道德原则,但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 已使旧有的国际规范逐渐丧失其约束力。欧洲 原有的文化范围内的宗教伦理和法律传统逐渐 被改造成适应现实国际社会需要的共同价值观。 欧洲整体性由多样性内涵向统一性内涵演变。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对上述 变化的带有标志性的总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标志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也表现了欧洲统 一性内涵的近代特征。 第一, 几乎整个欧洲都统一在了一个由主权 国家作为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之中,这是真正近代 化的政治体系。它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谈判方式 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改变了由教皇或其他所谓 国际权威进行裁决的旧方式,多边会谈成为国际 社会处理国际问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体系还属于王朝之间的体制( inter- dynas2 t ic- system)。/如果不注意这种王朝间的国际 社会体制, 也就无法理解许多为继承王位而发生 的国家的战争0。0142 ( P2) 第二, 这是以维护主权国家利益原则而确立 的体系。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 的主权,承认荷兰、瑞士为独立国。根据这一原 则所进行的整合, 不仅主权国家日趋稳定, 而且 数目也日益减少。三十年战争末期德国拥有 900多个邦国, 根据和约规定, /实际上德国有 355个诸侯获得独立。后来几经淘汰到 1803 年,减到 200个;到 1815年变为 36个0。和约还 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意味着主权国家 96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的冲突淡化了宗教的冲突,宗教冲突融入了国家 冲突之中。 第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初步确立了多国并 存的国际均势格局。/ 势力均衡0作为一种理念 和态势虽然古已有之,但在国际关系中作为一种 原则的广泛运用是从 16世纪开始的。在欧洲主 要是出于维持业已初步形成的主权国家体系,亦 即维护各主权国家独立与生存的需要。三十年 战争/实际上是欧洲主权国家以-均势. 的名义讨 伐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次大规模联合行动。0 1 52 ( P129)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势力均衡原则和态 势的本质与后果,历史实践证明它并不能从根本 上阻止国际冲突的发生和霸权主义现象的出现, 但在历史进程中仍成为人们追求的现实的国际 政治态势, 是一种秩序和和平的象征, 得到国际 社会的普遍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适应 新体系/统一性0的政治文化纽带。不管是查理 五世和腓力二世,还是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世, 乃至后来的希特勒, 他们一统欧洲的霸权梦都破 灭了,其限制因素之一就是以主权观念为基础的 均势原则。不过威斯特伐利亚均势格局还属于 近代初始的均势格局, 是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 代,所以动态性表现比较明显。这为国际竞争和 大国均势体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四,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认同和运用文艺 复兴运动以来新的国家间共同价值观, 并以此为 基础开始处理国际事务。这意味着维系欧洲国 际社会统一体的价值取向有了近代的含义。具 体表现为格老秀斯的以近代自然法观念为基础 的国际法的出现。虽然中世纪/统一0的基督教 世界已崩溃, 欧洲已经分裂成许多主权国家, 但 /欧洲精神和文化的整体性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地 保存下来0。经过改造使欧洲/形成了一个由共 同法律所约束的法治社会0。0142 ( P9)这应该说是 欧洲统一性内涵近代化的又一表现。尽管国际 法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国家之间的强权行为,但 国际社会的整体性和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对于基督教或神圣罗马帝国的/统一0而 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似乎使欧洲的政治分散性 增强了,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这种多样的统 一不失为更高层次的综合与一致0152 ( P60)。是 欧洲统一性内涵近代化的必然进程所表现出的 阶段性特征。因此可以说,并末中断欧洲统一性 内涵的延伸。 二 从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到 19世纪初,欧洲国 际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继续在矛盾运动中前进。 1815年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开始了欧洲近代国 际社会的经典时期。 导致维也纳体系形成,亦即欧洲统一性内涵 再度演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 导地位,各国追求现代意义国家利益的观念和行 为已普遍流行, 无论是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的问 题和矛盾更具有了近代意义的内涵; 2)科技进 步、地缘条件和民族传统等因素使得英、法、普、 奥、俄等国崛起,改变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内的 力量对比。而 18世纪的几场战争又使上述几国 的实力进一增强,日益在欧洲国际舞台上占主导 地位, 初步形成了经典的五强均势体系; 3) 18世 纪的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发扬光大, 人权理念和民主共和思想猛烈地冲击着专制的 旧体制; 4)法国革命和随后进行的拿破仑战争是 对欧洲在各个领域的更深刻的洗礼和冲击。法 国革命以新的原则不仅对专制政体提出了挑战, 也对现存国际秩序提出了挑战。拿破仑利用革 命热情和新的原则在把神圣罗马帝国送进历史 博物馆的同时想实现自己的帝国梦,引起了超越 意识形态的各主权国家的普遍反对。结果从某 种意义上说,是/革命和帝国的结合0造成了/保 守和秩序的结合0。维也纳体系反映了这一政治 后果, 同时表现了经过社会大震荡后欧洲国际社 会统一性内涵的新特征。其新特征主要为: 第一, 全欧洲所有主权国家(信奉伊斯兰教 的土耳其除外)都被包括在一个国际体系之中, 其中海上强国英国和东欧强国俄罗斯成为这一 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一个具有地理文化双重意 义且比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更完整更具有近代统 一性内涵的欧洲展示在世人面前。为维护这一 体系, 会后出现的定期会议制度和/欧洲协调0的 主张, 乃至亚历山大组织/神圣同盟0的行动 ) ) ) 抛开提出者的动机 ) ) ) 都充分反映了隐含着的 97 第 1期 杨国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 /欧洲一致0原则和精神的影响和作用。在这个 国际大家庭中虽然不能平起平坐, 且矛盾重重, 但都被认为是其中的一员。追求/主权平等0的 欧洲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二,维也纳体系确立起了典型的近代均势 体系,显示了 19 世纪欧洲国际政治的阶段性特 色。主要表现在:其一, 在威斯特伐利亚均势格 局的基础上,形成了五强支配欧洲的大国均势体 制。在 19世纪, /各大强国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欧 洲的历史0 0162 ( P1) 其二, 现代均势原则广泛为 人们所接受,出现了许多积极倡导均势的近代政 治家、外交家, 如卡斯尔累、梅特涅和俾斯麦等 人,并进行了有作为的实践。其三, 这是较威斯 特伐利亚体系更加相对稳定的均势体系。不论 人们如何评价维也纳体系的保守性及其他种种 弊端,历史实践证明,它毕竟给欧洲带来了约一 个世纪的相对稳定和发展,欧洲大踏步地走到了 世界的前列。 第三,维也纳体系时期,表现欧洲国际社会 统一性的共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在格 老秀斯那里尤为突出的普遍或较普遍的道德原 则丧失了它们在国际共同价值观念和国际规范 中的地位。0/国际规范的来源被广泛认为不包括 自然法, 而只是由国家的国际实践所构成、条约 和国际惯例所表现的国家间的共同同意。0 1 72 ( P5)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的哲学实际上支配了 国际关系思想。/人性恶0、/国家利益0、/政治无 德0等成了国家政治和行为方式的普遍, 兴 盛起了实证主义的国际法规。反抗拿破仑时/君 主团结0的意识形态和亚历山大组织/神圣同盟0 所使用的道德武器已不合时宜。梅特涅轻视神 圣同盟而重视/四国同盟0的政治倾向和坎宁的 /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着想, 只有上帝才为它的 全体臣民着想0的名言代表了这一时期政治家们 的价值观。相对于中世纪普遍的伦理以及理性 主义自然法观念来讲,这似乎是在主张和引发民 族国家之间的进一步分裂,但从国际社会作为一 个整体的角度来说, 这是由强调国际社会以自然 人为出发点的道德原则向强调国际社会以主权 国家为出发点的法理原则的演变, 实际并未改变 欧洲现存的统一性, 只是维系的观念和原则发生 了变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从整个世界来讲, 当自 然法思想和基督教伦理原则的/普世性0被抛弃 之后, 基督教的狭隘性和排他性却由于欧洲地理 文化渊源的区域性等原因被继承下来,混以资本 主义所谓/先进价值观0,逐渐导致了表现在地理 文化双重意义上的欧洲排他的/文明标准0的出 现和流行。对以后全球国际政治产生了难以估 量的影响, 这是欧洲统一性内涵中的狭隘成分。 第四, 维也纳体系建立以后,开始了以/民族 国家0组成的国际社会的历史进程。这里所说的 /民族国家0当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化0 国家的概念。/照一般见解, 只要结束了封建君 主的专制统治, 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就基本具备了 被称为-民族国家. 的资格0152 ( P143)荷兰、英国民 族国家在西欧的出现,已为欧洲树立了样板, 启 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则是在理论与实践上更广 泛更深入地影响了整个欧洲。维也纳体系虽然 是保守的体系, 但整个欧洲各国已经开始了由王 权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的进程,这一体系的内涵 也在发生变化。并逐渐具有了现代国际社会结 构的意义。 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从一般政治意义上讲,是旧行为体经过重新 整合后所形成的新的/联合0和/统一0形式,是中 世纪自然状态下的神权社会的/统一0形式向近 代国际政治体系的俗权社会/统一0形式演进的 过程。文中所说的/近代0的含义,当然不意味着 体系本身就是理想的正义的国际秩序,只是指历 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里有对古代中世 纪统一性因素的继承,也有新的发展,近代国家 间的刀兵相见, 并未斩断这一/统一性0的链条。 如果笼统讲,维也纳体系延续了约一个世纪 的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表明这一体系经过多 年的矛盾运动又要发生新的变化,全球国际社会 已经到来。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地区和国家已成 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影响了欧洲国际政治的走 向。更复杂的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 矛盾出现了,欧洲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统 一性内涵的演变要受到全球国际社会矛盾运动 的影响。 98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综上所述, 欧洲在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统一性 传统是渊远流长且根深蒂固的。在古代中世纪 乃至近代, 欧洲内部虽然充满了争斗, 却一直存 在着统一的伦理原则和法理原则的内涵。欧洲 最早组成近代国际社会并得到迅速发展,除了一 些其他原因外, 主要得益于其传统文化中的统一 精神。其内部的民族、宗教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冲 突 ) ) ) 各地区都普遍存在 ) ) ) 并没有中断和抹 杀欧洲统一性内涵。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欧洲 统一性内涵在不断/近代化0。其间,当然有优秀 成果的继承和演化, 亦有排他的狭隘成分的保留 和变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作为 近代国际政治体系, 表现了欧洲统一性内涵在近 代的种种特征。说明欧洲今天走向统一,不仅有 古代中世纪的/历史因缘0 182 ( P2 )也有近代统一 性内涵作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12布罗代尔.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 经济和资 本主义:第 3 卷1 M2 . 北京:三联书店, 1993. 1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卷. 1 32 [美] S. F. 比米斯. 美国外交史 :第一分册1 M2. 叶笃 义,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1 42 [日]寺泽一、山本草二主编. 国际法基础1M2 . 朱奇 武, 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1 52郭华榕, 徐天新主编. 欧洲的分与合1 M2 . 北京:京 华出版社, 1999. 1 62 [英] A # J# P # 泰勒. 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 M2 . 沈 苏儒,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1 72时殷弘. 现代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念 ) ) ) 从基督教 国际社会到当代国际社会1 J2 . 国际论坛, 2000, 2 (1) . 1 82朱龙华. 欧洲统一的历史因缘1 J2 . 北京大学学报 (欧洲历史研究专刊) , 1997.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Westphalia System and Vienna System ) ) ) Including The Remark of The Connotat ion of European Unity in Mordern T imes YANG Guo2shun ( School of H istory and Culture , Laoning University , Shenyang 110036, China ) Abstr act: Today the Europe has develope for a unity, which has a " history cause" of civilizat ion unity in Middle Ages. European states wer e separated in modern t imes, but the European unity was not eliminated. T he Europe has existed and developed the connotat ion of principles of ethics and law . It was the display of European unity what European internat ional society had formed . The charac2 terist ic of the system of Westphalia and Vienna had reflected the connotat ion in modern t imes of the European unity. Key words: Westphalia System; Format ion and Char acterist ic; Connotation of Eur opean unity; Modernizat ion =责任编辑:王 铭 责任校对:文 新> 99 第 1期 杨国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
/
本文档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_兼谈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