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叶堂资料长编

叶堂资料长编

2011-08-02 17页 doc 67KB 2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6149

暂无简介

举报
叶堂资料长编叶堂资料长编 叶堂资料长编 雍正二年甲辰(1724)一岁 雍正二年甲辰(1724) 叶堂生,曾祖朝采,祖桂,号香岩,父名不详,三世业医。叶桂居苏州上津桥,古屋尚存。 据《清史稿·叶桂传》 赵尔巽、柯劭忞等中华书局1977年8月重印本卷二百八十九艺术一载:“叶桂,字天士,江苏吴县人。先世自歙迁吴,祖时、父朝采,皆精医。桂年十四丧父,从学於父之门人,闻言即解,见出师上,遂有闻於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治方不出成见,尝曰:“剂之寒温视乎病,前人或偏寒凉,或偏温养,习者茫无定识。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朝用一方。晚易一剂,讵有当哉...
叶堂资料长编
叶堂资料长编 叶堂资料长编 雍正二年甲辰(1724)一岁 雍正二年甲辰(1724) 叶堂生,曾祖朝采,祖桂,号香岩,父名不详,三世业医。叶桂居苏州上津桥,古屋尚存。 据《清史稿·叶桂传》 赵尔巽、柯劭忞等中华局1977年8月重印本卷二百八十九艺术一载:“叶桂,字天士,江苏吴县人。先世自歙迁吴,祖时、父朝采,皆精医。桂年十四丧父,从学於父之门人,闻言即解,见出师上,遂有闻於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治方不出成见,尝曰:“剂之寒温视乎病,前人或偏寒凉,或偏温养,习者茫无定识。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朝用一方。晚易一剂,讵有当哉?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   其治病多奇中,於疑难证,或就其平日嗜好而得救法;或他医之方,略与变通服法;或竟不与药,而使居处饮食消息之;或於无病时预知其病;或预断数十年后:皆验。当时名满天下,传闻附会,往往涉於荒诞,不具录。卒,年八十。临殁,戒其子曰:“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桂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术,而鲜著述。世传所注本草,多。又许叔微本事方释义、景岳发挥。殁后,门人集医案为《临证指南》,非其自著。附《幼科心法》一卷,传为桂手定,徐大椿谓独精卓,后章楠改题曰《三时伏气外感篇》;又附《温证证治》一卷,传为口授门人顾景文者,楠改题曰《外感温证篇》。二书最为学者所奉习。” 另据《苏州府志》光绪刊本《人物艺术下·医十七》卷一百六载:“叶桂字天士,号香岩,以字行。先世自歙迁吴。祖时籍医术,以供甘旨,见《孝义传》,父朝采,字阳生,尤精医术。不问贫富皆疗之。范少参长倩,晚年得子,生五谷道,延朝采视之。朝采曰:‘是在膜里,须以金刀割之,割之始开。’子即伏庵太史。长而作传以报焉。朝采兼工书画,好吟咏,善鼓秦,轻财好施,卒年未满五十。桂年十四失父,父在时曾授以岐黄学。父没又从学于父之门人朱某。朱即以得于师者教之。桂闻言即彻其蕴,见出朱上。遂有闻于时。桂查脉望色,听言写形,言病之所在,如见五脏症结。治方不执成见。尝云:‘剂之寒温视疾之凉热,自刘河间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东垣论脾胃之火,必务温养,习用参附。丹溪创阴虚火动之论,又偏于寒凉。嗣是宗丹溪者多寒凉,宗东垣者多温养。近之医者茫无定识,假兼备以悻中;借和平以藏拙。甚至朝用一方,晚易一剂,无有成见。盖病有见症,有变症。必胸有成竹,而后可施之以方。’人服其论。桂治病多奇中。一富室人新取妇如騃,医药罔效。桂往诊之。命于空室掘地作池,注不洁其中,覆板,舁病者卧其上,静伺之。俄而呻吟。逮旦,移还内室,神识清爽。或问其故。曰:‘此香闭也,臭可辟香耳。’一女子性嗜笋,卧病经年,如瘫痪,伏投以白凤仙根,病若失。天官坊章松岩司马老年致仕,患呃逆不能言语,延视,令用人参四两、附子四两同煎一大碗,将小匙频进,一夜药尽,咳止而安。其时章之子嚣商侍侧,桂熟视之,曰:‘月内必虐作,势重且久。’流方令服。明日果患虐,医治百日始愈。……临没,戒其子曰:‘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所著有《许学士本事方注》,沈德潜撰传,参家述。孙堂,字广平,精音律,所辑有《纳书楹曲谱》。” 据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105子部医家类载:“《临症指南医案》十卷 国朝叶桂撰 桂字天士,吴县人。以医术名于近时。然生平无所著述。是编乃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附以诊断,未必尽桂本意也。” 据李斗《扬州画舫录》 中华书局1960年版 卷五载:“小旦谓之闺门旦;贴旦谓之风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谓之武小旦。吴福田,字大有,幼时从唐榷使英学八分书,能背《通鉴》,度曲应笙笛四声。苏州叶天士之孙广平,精于音律,大有称为‘无双唱口’。” 据田玉琪《纳书楹曲谱前言》,影印本《中国古代曲谱大全》 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推断:“《纳书楹曲谱》作者叶堂,字广明,又字广平,号怀庭,苏州长洲人,一生致力于昆曲歌唱实践与研究。其生年可定于雍正二年(1724)左右,刊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纳书楹曲谱》,王文治为之序云:‘吾友叶君怀庭,究心于宫谱者几五十年。’叶堂自序也说:‘盖自弱冠至今,靡他嗜好……究心于此事者垂五十年,余亦既老矣。’叶堂重刊《西厢记》在乾隆六十年(1795),知此年尚健在,将其卒年可定于嘉庆二年(1797)左右,享年七十余岁。” 叶堂与弟坤幼时尝患痘,坤死,堂祖为父所治愈,终生不能服凉药。 据《苏州府志》光绪刊本《人物艺术下·医十七》卷一百六载:“(桂)其治痘尤神,远立而齅之,死生立判。其次孙坤出痘,揭帷即嘻曰:“此死气也。”不视而出,卒不治。长孙堂,幼时身逋热,公诊之,惊曰:“闷痘也”急流方与服,危而后安。及桂易箦时,执堂手曰:‘汝脉色可大平,怕终身不可服凉药。’后堂年逾七十,撄小疾,偶服羚羊、连翘等药,即汗出神昏。忽忆前言,改服温剂而愈。 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吴县人,为清初著名医学家,著述甚多,沈德潜有《叶香岩传》(《沈归愚诗文全集》),《四库全书总目》、《清七百名人传》、《清史稿》中均有叶桂小传。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二十八岁 是年前后究心于音律,学曲得吴江徐大椿之传。 民国《吴县志》卷七十五下载:“叶堂,字广明,又号怀庭,长洲人(今江苏苏州),名医叶桂之孙也。度曲得吴江徐氏之传。张口翕唇,皆有法度。四声阴阳,毫厘不差。尝取古今词曲改定成谱,计文字之工拙,辨音律之淆讹。与丹徒王文治合订《纳书楹曲谱》十四卷。又以‘临川四梦’文字至佳而不适歌者之口,因汇集各谱,参互考核,成《四梦全谱》八卷。又以北西厢无人歌唱,亦制成全谱。书成,颇风行一时,号为‘叶谱’。从学者甚众,以钮非石为高足云。” 据沈起凤《垂帘论曲》 《谐铎》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载:“生大窘,丧气而出。后公子(徐公子)父灵胎先生(徐大椿)采闺中绪论,著《乐府传声》一卷行世,度曲家奉为圭臬云。”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祖父除釚,康熙十八年(1679)鸿词科翰林,任检讨职,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白幼习儒,旁及百家,聪明过人。精于度曲和唱曲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论说,于乾隆十二年(1747)著成《乐府传声》并刊刻问世。该书首述南北曲源流,并指出“若北曲之西腔、高腔、梆子、乱弹等腔,此乃其别派,不在北曲之列。南曲之异,则有海盐、义乌、弋阳、四平、乐平、太平等腔。 经不懈钻研,创叶氏唱法,得名世之秘。著《南曲谱》一书。 据毛祥麟《瞿松涛传》 《墨余录》 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15 页载:“邑北郭闸镇瞿氏,称素丰。有瞿松涛者,幼好音律。童时就塾,恒以曲本藏书袱中。既长,则笙笛三弦,不离左右,吹弹度曲,无不尽妙;而于鼓板,尤为独绝。盖其镂心南曲,已数十年,迎头拍字,撤板随腔,不失分黍。且其鼓法,以清点取胜,不染花乱俗习,故其品独高。器必自制,费百金成一器,弗惜也。室有檀几,长丈馀,雕刻精工,非出时手,贾人许以五百金,勿售。或谓几木坚细,作板声必佳,瞿立锯之。其所制鼓,扁形纤腹,板质薄而轻,声甚清越,号为松涛鼓板,梨园都仿其制。时吴门叶广平,精辨四声五音,著《南曲谱》,名闻四方。瞿曾偕友往,各奏所长。叶曰:‘诸贤所学,仅可悦时,若瞿君者,足以名世矣!’瞿性朴讷,寡言语,音乐外,一无所好。并不解治生,巨万资因之罄。暮年贫益甚,惟削竹为鼓椎,得百钱以自给。余少与瞿君有同癖,曾识瞿于豫园之磬亭,须发己间白,衣敝缊,携一竹烟管,而陶陶然有自乐之色。余时歌曲,瞿为按板,谓余转喉押调,吐纳自然,殆精于四声者。瞿卒年六十余,箪瓢屡空,未尝乞怜于戚友,安贫自得,有古君子风。然则若瞿者,当不仅以技称矣。噫!” 郑雷《昆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 页154 载:“清乾隆年间的叶堂是昆曲演唱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叶氏弟子钮非石独得其秘且使之流播后世,清末时经韩华卿传至俞粟庐,复由俞粟庐一路下传。” 沈起凤(1741— 1802)字桐威,号賓渔,又号红心词客,苏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六年(1741)。年二十八岁,举乾隆三十三年(1768)乡试。后会试屡不第,抑郁无聊,放情词曲自娱。所作戏曲,不下三四十种,风行大江南北。高宗南巡,官绅所备迎銮供御大戏,皆出其手笔。妻张云,亦工诗文,颇享唱随之乐。尝为祁昌教官。嘉庆七年(1802)以选人客死都门。起凤所作曲,今仅见其友石韫玉所刻之《賓渔四种曲》,为《报恩缘》、《才人福》、《文星榜》、《伏虎韬》(《奢摩他室曲丛》)此外名目之可考者,有《千金笑》、《泥金带》、《黄金屋》三种。又有杂记小说《谐铎》十二卷,流传尤盛。 昆曲盛于时,大江南北皆重之。 徐珂《清稗类鈔》 第十一册 中华书局1984年版5012页 昆曲戏条:“……康熙朝,京师内聚班之演《长生殿》,乾隆时,淮商夏某家之演《桃花扇》,与明季南都《燕子笺》之盛,可相颉颃。淮商家豢名流,专 门制曲,如蒋苕生辈,均常涉足于此,故其时为昆曲最盛时代。而昆山之市 井鄙夫及乡曲细民,虽一字不识者,亦能拍板高唱一二折也。 嘉道之际,海内宴安,士绅宴会,非音不樽。而郡邑城乡,岁时祭赛,亦无不有剧。用日以多,故调日以下,伶人苟图射利,但求窃似,已足充场,故 从无新声新曲出乎其间,《缀白裘》之集,犹乾隆时本也。 道光朝京都剧场犹以昆曲、乱弹相互奏演,然唱昆曲时,观者辄出外小遗,故当时有以车前子讥昆剧者。浙江嘉、湖各属,时值春秋二季,尚有卖戏于闹市者,盖浙人犹有嗜之者也。 咸、同之季,粤寇乱起,苏、崑沦陷,苏人至京者无多。京师最重苏班,一时技师名伶,以南人占大多数。自南北隔绝,旧者老死,后至无人,北人度曲究难合拍,昆剧于是不绝如缕。”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五十五岁 与云间许宝善交游,尝纵谈曲谱,叶氏曲学得许宝善推重。 据许宝善《西厢记全谱序》,乾隆六十年乙卯春重刊 纳书楹藏版,记载:“余年弱冠即识怀庭先生,知其善音律之学。是时余方专事帖括,度曲一道未经涉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厥后余居京师数十年,先生益肆力于此不少间。道益精,名益著,而所称知音盖寥寥矣。岁己亥(1779),余以忧归里,继复病废,不更出山。时时得从先生游。每见辄纵谈曲谱。凡长短疾徐、抑扬抗坠、嘘翕微茫之间无不曲尽其奥。余虽不能尽知,然亦稍有领会。殆古人谓其神解者欤!” 据田玉琪《纳书楹曲谱前言》,影印本《中国古代曲谱大全》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记载:“许宝善,字敩虞,又字穆堂,江苏青浦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至浙江福建道监察御史(《光绪青浦县志》)。许宝善年轻时既已结识叶堂,“知其(叶堂)善音律之学,是时余方专事帖括,度曲一道未曾涉猎。”乾隆四十四年(1779),许宝善丁忧归乡,随后因病不复出。此后许宝善和叶堂交游密切,‘得从先生游,每见辄谈曲谱,凡长短疾徐、抑扬抗坠、嘘翕微茫之间,无不曲尽其奥,余虽不能尽知然,亦稍有领会。’(《纳书楹西厢记谱序》)许宝善有《五经揭要》、《杜诗注释》等,于词曲音律也颇为善长,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将《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所收唐宋词乐乐谱辑出,刊成《自怡轩词谱》六卷,晚年于词曲尤为醉心,对叶堂曲学也是十分推崇。 此年前后,叶堂与王文治交游,相与订正曲谱,叶堂《纳书楹曲谱》的勘正与出版得到王文治的大力支持 据杨恩寿《词余丛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九册25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卷二载:《两般秋雨盦随笔》:“《空谷香》传奇鲁学连《移官》出内《桂花新》一支云:‘山平水远出桐江,柔橹声中过富阳,塔影认钱塘,何处是故人门巷?’叙自严州至省城光景,历历如在目前。余久羁岭,梦绕家山,一再诵之,悠然神往。叶广平谓:‘《元人百种》,元气淋漓,直与唐诗、宋词争衡。惜今之传者绝少。《百种》乃臧晋叔所编。观所删改,直是孟浪。文律、曲律,皆非所知,不知埋没元人许多佳曲。’王梦楼(王文治)先生以书法名海内。性喜词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一部自随。客至,张乐共听,穷朝暮不倦。其辨论音律,穷极要眇。长洲叶氏纂《纳书楹》,偏取元、明以来院本,审定宫商,世所称‘叶谱’也,其中多先生所纠正。论者谓‘叶谱功臣’云。” 时文坛巨匠蒋士铨尚在世,王文治与蒋氏亦曾讨论叶堂曲学之精,蒋氏亦为之心折。或叶堂亦当因王之故与蒋士铨有交往。 王文治《题袁箨庵遗像二首序》 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乾隆六十年食旧堂版 《梦楼诗集》卷二十一载:“箨庵《西楼记》传奇流播词场久矣。窃以诗言志,歌咏言,孔门于三百篇皆弦歌之,乐与诗无二事也。唐以前诗人偶有著述,乐府辄为流传。自宋代而降,风流歇绝矣!近时可付管弦者,唯南北曲,而文士罕能习之。国朝擅此技者,洪稗畦(昇)、孔东堂(尚任)袁箨庵数人而已。东堂北人,语辄聱牙,难言入室。箨庵才气狭小,然不可谓非知乐者也。夫知音而不知乐,昔人谓之通而蔽。余少喜填词,苦不知曲理,及与吴中叶广明交,始有入处。而蒋苕生前辈以填词雄视海内,笔力健举,为古人所难,余常以叶氏所通共相讨论,苕生辄为心折。今苕生下世久矣,后生辈绝无问津者。余久耽禅悦,舍弃人事,独于声音结习未能忘情,顷观箨庵遗像,如见其人,恨不得上下其议论也。” 据田玉琪《纳书楹曲谱前言》,影印本《中国古代曲谱大全》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 论述:“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县人,为乾隆时著名书画家,工诗文、擅乐律,《清史稿》有传,有《梦楼诗集》二十四卷。王文治曾为叶堂《纳书楹曲谱》正、续、外集、补遗及《纳书楹玉茗堂四梦曲谱》作序。他与叶堂交游情况,据其《梦楼诗集》卷二十一《题袁箨庵遗像二首》序说:‘余少喜填词,苦不知曲理,及与吴中叶广明交,始有入处,而蒋苕生前辈以填词雄视海内,笔力健举,为古人所难,余常以叶氏所通共相讨论,苕生辄为心折。今苕生下世已久,后生辈绝无问津者。’序中‘苕生’即乾隆时著名诗人蒋士铨,亦工词曲,有多部戏曲著作,《纳书楹曲谱》亦有收录。蒋士铨卒于乾隆四十九年(1884)。由王文治序中可知,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也就是他为叶堂《纳书楹曲谱》作序时,王文治和叶堂交游已十年左右。王文治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于杭州寺中‘朅摩受具’成为俗家弟子(《梦楼诗集》卷十五),此后于词曲音律一日未弃,他与叶堂之交游,或于此年之后。《纳书楹曲谱》标注王文治参订,也当非虚名。”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十八(1753)年拔贡,应试入都。与诸名士唱和无虚日。曾随同翰林侍读全魁为册封事至琉球。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顺天乡试,次年中一甲第三人,授编修。出为云南临安府知府。被劾罢归,主讲杭州敷文书院。既而薄游陕洛,所至都以名师尊礼之。工诗文书画,著有《梦楼诗集》。雅嗜声曲,为苏州叶堂参订《纳书楹曲谱》。乾隆皇帝五次南巡,曾作《浙江迎銮乐府》。 许宝善(1731-1803)字敩虞,又字穆堂,江苏青浦人(今属上海),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至浙江福建道监察御史。乾隆四十四年(1779),许宝善丁忧归乡,随后因病不复出。许宝善有《五经揭要》、《杜诗注释》等,于词曲音律也颇为善长有《穆堂词曲》、《自怡轩词》、《杜诗注释》、《南北宋填词谱》。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将《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所收唐宋词乐乐谱辑为一集,刊成《自怡轩词谱》六卷,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五十八岁 次年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江苏两淮盐运使为庆祝皇帝寿辰,由金德辉倡导成立“集秀班”。金氏乃叶堂高足钮非石之传人。 据龚自珍《定庵文集续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卷四载:“金伶德辉以字行,逸其名矣,吴人。乾隆中,吴中叶先生(叶堂)以善为声,老海内。海内多新声,叶刌而律之,纳于吭。大凡江左歌者有二:一曰清曲,一曰剧曲。清曲为雅讌,剧为狎邪,至严不相犯。叶之艺,能知雅乐俗乐之关键,分别铢忽,而通于本。自称宋后一人而已。叶之后,吾友洞庭钮非石传其秘,为第一弟子。德辉故剧弟子也,隶某部部,最无名,顾解书,以书质钮而不以歌。一夕歌,钮刌而律之,纳于吭,则大不服。钮曰:“毋曰吾不知剧,若吾所知,殆非汝所知也。”即欲论剧,则歌某声当中腰肢(支)某尺寸,手容当中某寸,足容当中某步。金始骇,就求其术。钮曰:‘若不为剧,寒饿必,我从三年,艺成矣’曰:‘诺’。江左言歌,自叶先生之后,必曰钮生,而德辉以伶工厕其间,奋志孤进。不三年,名几与钮亢”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五十九岁 刊《西厢记全谱》问世 据许宝善《西厢记全谱序》,乾隆六十年乙卯春重刊,纳书楹藏版,记载:“甲辰岁(1784),谱《西厢记》问世,世以不点小眼少之。呜呼!是乌足以知先生耶。闻折扬皇夸(加草字头)则嗑然而笑。引商刻羽,国中和者不过数人。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殆洵然乎。今以旧版零落,复为订正,辄加小眼以满世人之望。随时变通而不诡于道,岂枉道以求合者耶。昌黎作文小得意则人小怪之,大得意则人大怪之,伊古以来,类如是也。虽然,扬子《法言》当时人每非笑之,传之至今,久而弥著。先生著述亦俟诸千百世以后之知音可耳。士君子之所为非一时可否所能定也。” 据田玉琪《纳书楹曲谱前言》,影印本《中国古代曲谱大全》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 论述:“叶堂一生对戏曲特别是昆腔曲谱的整理研究,可谓殚精竭虑。据其自序,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刊刻王实甫《西厢记全谱》,五十七年(1792)刊刻《纳书楹曲谱》正集、续集和外集及《玉茗堂四梦》,五十九年刊刻《纳书楹曲谱补遗》,六十年重新订补、刊刻《西厢记全谱》。其中《西厢记》和《玉茗堂四梦》为‘赵璧隋珠’录其全谱,其他均为折子戏清唱曲谱。” 乾隆皇帝六巡江南,叶氏唱法之再传金德辉,组织“集秀班”迎驾,大获成功。王文治亦为此次接驾创作应景剧作,当时苏州预备接驾的曲会频繁。叶堂或预其事。 据龚自珍《定庵文集续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卷四载:“乾隆甲辰,上六旬江南,尚衣盐使争聘名班,班之某色人艺绝矣,而某色人颇绌,或某某色皆艺矣。而笛师、鼓员、琶瑟员不具,或皆具而有声无容,不合驾,且至颇窘。客荐金德辉。德辉上策曰:“小人请以重金号召各部,而总进退其所短长。合苏杭扬三郡数百部,必得一部矣。”盐使喜以属金。金部署定其目录:琶瑟员曰苏州某,笛师曰昆山某,鼓员曰江都某,各色曰杭州某、曰江都某。而德辉自署正旦色吴县某。队即成,比乐作天颜大喜。内府传温旨,灯火中下珍馐,醖玉器宫囊不绝。又有旨询班名。盐使奏‘江南本无此班,此集腋成裘也。’驾既行,部不复析,而宠其名曰‘集成班’, 后更名‘集秀班’。” 据胡忌 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 页432—435载:“这个集秀班先名‘集成班’,是在1783年为了次年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大寿而由‘苏、扬、杭三郡数百部’中选出合适的演员、乐队组织起来的,应具有昆剧艺术的最高演出水平。旦色金德辉是该班的创始者,也是最享盛名的。他‘工度曲,曾供奉景山,以老病乞退。’先是在扬州演出过,搭‘洪班’‘ 德音班’,最后仍回到苏州原籍。龚自珍说他‘卒时年约八十余’,想和集秀班的解散之年(道光七年1827年)相去不远。 集秀班在乾隆末期和嘉庆中期,在北京演出多年。演员以旦色最居多。可以说是苏州集秀班的一部分。初去时‘客座极盛’,因为它有盛名传之多年;但这时期总的说来,北京已是昆剧衰落阶段,因此这一‘分部’的演出没有产出更多的影响。” 今人周雪华简谱版《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纳书楹曲谱》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载:“《纳书楹曲谱》一直受叶堂第四、第五代传人俞粟庐、周传瑛和俞振飞的重视。” “叶堂,清代歌唱家、作曲家。号怀庭,字广明,一字广平,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研究南北曲唱法多年,清唱昆曲,造诣极深,创叶派唱口,一时成为习曲者准绳。叶堂逝世后,钮匪石独传其秘,号称“第一弟子”。钮匪石再传集秀班名旦金德辉,直至道光、咸丰年间,苏州著名曲社怡怡集主要旦色韩华卿仍宗叶派唱口;韩华卿更传弟子俞粟庐,叶派唱口艺术由清传入民国,绵延未绝。” 钮树玉(1760-1827)字蓝田,自号匪石山人,江苏吴县人,著名的音律、金石、古文字专家、版本鉴赏家。家洞庭东山,隐于贾,不事科举之业。而笃志好学,精研文字训诂,独有心得。著《说文新附考》六卷,《续考》一卷。又著《说文解字校录》三十卷,《段氏说文注订》八卷。度曲得叶堂之传,后又传之金德辉。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六十四岁 叶堂尤工音律。乾隆五十四年(1789)与冯起凤合订《吟香堂曲谱》,选录《牡丹亭》、《长生殿》近百折。又三年,集毕生精力整理校订、增补制谱的巨著《纳书楹曲谱》问世,更为时人所重。 《中国曲学大辞典》页724 【吟香堂曲谱】条:“清冯起凤、叶堂拍订。冯、叶氏均为苏州名曲师。此谱选定《牡丹亭》、《长生殿》传奇近百折,凡四卷……石韫玉为之序。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刊本。”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 六十五岁 是年八月王文治招饮经训堂,与叶堂诸人度曲,唱汤显祖《邯郸梦》极欢宴曲唱之乐。 据潘榕皋《三松堂集》 同治九年至十一年刊本(壬子冬至甲子春 嘉庆七年至九年,1802-1804)卷十八载:“(1803)五月廿五日雨中重过山堂听歌,客曰是叶广平派也。回思庚戌(1790)八月梦楼太守招饮经训堂,听叶广平诸君度曲,时盖十有四年矣。感念今昔,慨焉成咏。其诗曰:‘屈指清游未浃旬,柳荫垂幄覆云津。徵歌已许重移棹,蜡屐何妨更沾巾。白社我寻尘外侣,黄粱谁认梦中身。纳书快雨都陈迹,枨触新声忆故人’ (是日唱《邯郸梦》)。”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六十六岁 欲刊行《纳书楹玉茗堂四梦曲谱》自序,倩丹徒王文治为之序,是年十二月初六序成 王文治乾隆壬子(1792)春《纳书楹玉茗堂四梦曲谱序》其序曰:“……怀庭于古今诸曲皆有定本,同人欲选其尤著者刊版以广其传。“四梦”皆在首选中。顾束于方幅弗能多载,余欲将《牡丹亭》全本另刊以行,力争乃可。倾余,自吴返里,怀庭忽寓书于余,欲并刊“四梦” 全本,乞余为序。嗟夫!有此盛举,余何惜一序之劳乎。顾《牡丹亭》之佳处虽曰难知,然昔人表彰者多《紫钗》秾丽精工。佳处易见,然世已罕能知之。至《邯郸》、《南柯》囊括古今,出入仙佛,词义幽深。洵玉茗入圣之笔,又玉茗度世之文,而世人绝无知者。加以刊本弗精,鲁鱼难辨,且玉茗兴到,疾书于宫谱,复多隕越。怀庭乃苦心孤诣,以意逆志,可谓尘世之仙音,古今之绝业矣。此书成薄海以内定有赏音,如若不然,请俟诸五百年以后。乾隆五十六年岁在辛亥嘉平六日 丹徒王文治拜撰” 叶堂自序云:“余少喜掇拾旧谱,而以己意参订之《邯郸》、《南柯》、《牡丹亭》三种……至《紫钗》……《邯郸》、《南柯》、《牡丹亭》三种向有旧本,余故得摭其失而定之,而《紫钗》之谱蒙独创焉。”知《北西厢》与《紫钗记》之谱皆创自叶堂之手。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六十七岁 是年春刊《纳书楹四梦全谱》八卷、《纳书楹曲谱正集》四卷、及续 集四卷、外集二卷。王文治于是年春为《纳书楹曲谱》作序 据乾隆五十七年(1792)春刻本《纳书楹曲谱序》载:“组紃之事,必有经有纬以成其文章。在天,则列宿经也,五星纬也;在人,则六经经也,诸史纬也。乐以九宫为经,而向所谓九宫者,类皆荒率舛讹,难以遵守。自大成宫谱出,而后采择宏富,考核详明。度曲之家始有所焉。然九宫经也,若无杂曲之协律者以纬之,则无以穷其变化,而观其会通于曲之旨趣,或者其未尽欤。吾友叶君怀庭,究心于宫谱者几五十年。曲皆有谱,曲必协宫。而文义之淆讹,四声之离合,辨同淄渑,析及芒杪。盖毕生之精力,专工于斯,不少间断,始成此书。顷相遇于吴门,颓然老矣。同人欲锓板以广其传,苦篇帙浩繁,不能尽付剞氏。于是择杂曲之尤雅者,除《北西厢》、《临川四梦》全本先已行世外,自《琵琶记》而降凡若干篇,命之曰:《纳书楹曲谱正集》。然世俗之所流通者或不能尽载。又广之曰:《续集》、曰:《外集》。殆犹《庄子》之有内外杂篇也。耽风华者玩其词,审音律者详其格。从俗而可通于雅,准古而可法于今。以此为九宫之纬,其殆庶几乎!怀庭始订谱时有与俗伶不叶者,或群起而议之。至今日翕然宗仰如出一口。然怀庭初不以毁誉介于怀也。屏众议而克自树立,久则必彰。学古人之学者,亦当自信也已。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春正月愚弟王文治拜撰” 叶堂自序其《纳书楹曲谱》,自述订正度曲经历及订谱准的。 其《纳书楹曲谱自序》曰:“声音之道甚微,字母等韵之法,童子能辧之,或有白首而莫名其故者。倘亦禀诸性欤。然而达士通人矢口成韵,靡不应弦和节,和若球鍠。则庄子所谓“天籁无方”者是也。乐谱之有九宫久矣。本朝《大成宫谱》出,而度曲之家奉若律令,无异词。顾念自元明以来。法曲流传无虑数百种。脍炙人口者,鼎中一臠尔。而俗伶登场既无老教师为之按拍,习缪沿伪,所在多有,余心弗善也。暇日搜择讨论,准古今而通雅俗,文之舛淆者订之,律之未谐者协之。而于四声离合、清浊阴阳之芒杪,呼吸关通自谓颇有所得。盖自弱冠至今,靡他嗜好。露晨月夕,侧耳摇唇,究心于此事者垂五十年。而余亦即老矣。点画丛残,蠹编堆案,爰取杂曲之尤雅者,除《西厢记》、“临川四梦”全本单行问世外。自《琵琶记》以降凡如干篇,都为一集。又徇世俗所通行者,广为二集,统命之曰《纳书楹曲谱》。嗟乎!曲者乐之迹也,今之曲虽不可以言乐,而其为五音所筦摄则同。古之人有以顾曲称者,又或号“曲子相公”。彼其人皆身都将相,彪炳一时,出其余力以游于艺,而余瓠落不材,特以闭门无事,徜徉于歌扇之间。咏太平而酬清景,斯亦如候蠹时鸟之生而能鸣而不自知其所以然也。伟人钜公幸无讥焉。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孟春怀庭居士自序。”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六十九岁 是年刊刻《纳书楹曲谱补遗》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七十岁 是年李斗《扬州画舫录》书成,书中载叶堂事迹及《纳书楹曲谱》曲目。叶堂唱口为世所宗。 李斗《扬州画舫录》 中华书局1960年版 载:“唱以笙笛、鼓板、三弦为场面,贮之于箱,而氍毹、笛床、笛膜盒、假指甲、阿胶、弦线、鼓箭具焉,谓之家伙。每一市会,争相斗曲,以画舫停篙就听者多少为胜负。多以熙春台、关帝庙为清唱之地。李啸村诗云‘天高月上玉绳低,酒碧灯红夹两堤。一串歌喉风动水,轻舟围住画桥西’,谓此。郡城风俗,好度曲而不佳,绳之元人《丝竹辨伪》、《度曲须知》诸书,不啻万里。元人唱口,元气漓淋,真与唐诗、宋词争衡。今惟臧晋叔编《百种》行于世,而晋叔所改《四梦》,是孟浪之举。近时以叶广平唱口为最,著《纳书楹曲谱》,为世所宗,其余无足数也。” 钱泳《履园丛话》 中华书局1979 年版 卷十二331页载:“仪征李艾塘精于音律,谓元人唱曲,元气淋漓,直与唐诗宋词 相颉颃。近时则以苏州叶广平翁一派为最著,听其悠扬跌荡,直可步武元人,当为昆曲第一。曾刻《纳书楹曲谱》,为海内唱曲者所宗。近士大夫皆能唱昆曲,即三弦、笙、笛、鼓板亦娴熟异常。余在京师时,见盛甫山舍人之三弦、程香谷礼部之鼓板,席子远、陈石士两编修能唱大小喉咙,俱妙,亦其聪明过人之一端。” 据田玉琪《吟香堂曲谱前言》,影印本《中国古代曲谱大全》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 论述:“另外李斗《扬州画舫录》云:‘近时以叶广平唱口为最 著,《纳书楹曲谱》为世所宗。’《扬州画舫录》完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此年《纳书楹曲谱》已全部完成,且完成重刊《西厢记全谱》。从中亦可见出叶堂在当时昆曲流行的中心地区苏州、扬州等地的领袖地位。在《扬州画舫录》 中,李斗还对《纳书楹曲谱》中所录曲目有部分过录。” 春,重刊《西厢记全谱》,许宝善为之序 重刊《西厢记全谱序》曰:“余年弱冠即识怀庭先生,知其善音律之学。是时余方专事帖括,度曲一道未经涉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厥后余居京师数十年,先生益肆力于此不少间。道益精,名益著,而所称知音盖寥寥矣。岁己亥,余以忧归里,继复病废,不更出山。时时得从先生游。每见辄纵谈曲谱。凡长短疾徐、抑扬抗坠、嘘翕微茫之间无不曲尽其奥。余虽不能尽知,然亦稍有领会。殆古人谓其神解者欤!甲辰岁,谱《西厢记》问世,世以不点小眼少之。呜呼!是乌足以知先生耶。闻折扬皇夸则嗑然而笑。引商刻羽,国中和者不过数人。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殆洵然乎。今以旧版零落,复为订正,辄加小眼以满世人之望。随时变通而不诡于道,岂枉道以求合者耶。昌黎作文小得意则人小怪之,大得意则人大怪之,伊古以来,类如是也。虽然,扬子《法言》当时人每非笑之,传之至今,久而弥著。先生著述亦俟诸千百世以后之知音可耳。士君子之所为非一时可否所能定也。余与先生有同病,故为之书。乾隆六十年岁在乙卯三月十三日 云间愚弟许宝善撰” 嘉庆二年丁巳(1797)七十三岁 叶堂约于是年逝世,享年73岁 据田玉琪《纳书楹曲谱前言》,影印本《中国古代曲谱大全》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 推断:“叶堂重刊《西厢记》在乾隆六十年(1795),知此年尚健在,将其卒年可定于嘉庆二年(1797)左右,享年七十余岁。” 齐森华等主编 《中国曲学大辞典》 浙江教育出版社 页907载:“叶堂(1736—1795),字广明,又字广平,号怀庭,清长洲(今属江苏吴县)人。研究南北曲多年,创昆曲叶派唱法,一时成为习曲者准绳。晚年将整理订正的昆曲和时剧散出曲谱编为《纳书楹曲谱》一书,为时人所重。另有《西厢记全谱》,‘以从来未歌之曲,付之管弦’。”将叶堂逝世之年定在1795年。然据《苏州府志》载,叶堂享年七十余,故不从《中国曲学大辞典》之论。 叶堂之传人钮非石,与龚自珍交游,龚自珍略述叶派之传承。 据龚自珍《书金伶》 《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定庵文集续集》卷四16页载:“嘉庆己卯冬(1819年)非石在予座上,字谓之曰:‘双鸾早出世十年,走公卿矣’” 据龚自珍《词选》 《定庵文集补》 《四部丛刊》初集载:“摸鱼儿(钮布衣话东西两湖洞庭之胜,并出示山中探梅卷子,因题):数东南、千岩万壑,君家第一奇秀。雪消飘渺峰峦下,闲鏁春寒十亩。春乍漏,有樵笛,来时报道燕子。透花肥雪,痰向寂寂青空,潺潺古碧。铁幹夜龙吼。 幽人喜、扶杖欣然而走。酒神今日完否。山妻妆罢浑无事,供佛瓶中空久。枝在手,好赠芦、簾纸阁归来守。寒图写就。看画稿奴偷,词腔婢倚,清梦不僝愁。” 叶堂之传人钮非石,与钱大昕交游,钱氏有词记之 钱大昕 《潜研堂文集》 《四部丛刊》初编本 卷十七 :“《为瞿苌生做钮非石所赠晋太康砖砚铭》:三秦瓦,三吴砖,昔无闻,今始传。具区清浅,古冢旁。怀甓一,坚而光。治为砚,如截脂,出泥塗,左文章。愿俛旃,毋太康。” 叶堂之再传金德辉约于1819年前,从京城乞退回苏州 据徐珂 金德辉乞言于严问樵条《清稗类鈔》 第十一册 中华书局1984年版5110页载:“伶人金德辉工度曲,曾供奉景山,以老病乞退。粗通翰墨,喜从文人游。一日,请于丹徒严问樵太史保镛曰:‘予老矣,业又贱,他无所怨,愿从公乞一言,继柳敬亭、苏崑生后足矣。’严感其意,为书一联云:‘我亦戏场人,世味直同鸡弃肋;卿将狎客老,名心还想豹留皮。’” 据龚自珍《书金伶》 《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定庵文集续集》卷四16页载:“龚自珍曰:‘非石今傫然在酒间,为予道苏、扬此类事甚夥。’金德辉事自甲辰(1784)起大约迄癸丑(1793)甲寅(1794年)间。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荡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金德辉,江苏兴化人,著名昆曲家,先后扬州老洪班与德音班,工小旦,1784年组织集秀班。六十余仍登台演出,曾入京演出多年,以老病乞休。度曲的钮非石之传。沈起凤《谐铎》称“冷淡处别饶一种哀艳”。卒于道光初年,年八十余。 严保镛(1840年前后在世)字伯常,号问樵。江苏丹徒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江南乡试第一,道光九年(1829)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山东栖霞知县。精于诗词书画,声曲弦管。晚年落魄无聊,奔走乞食。已年58,咸丰年间卒于袁浦。著有传奇《兰花步》,杂剧《盂兰梦》、《梦中缘》、《同心言》、《奇花鉴》、《吞毡报》、《双烟汜》。
/
本文档为【叶堂资料长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