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四下单元一1、仙人掌和骆驼

四下单元一1、仙人掌和骆驼

2018-04-26 50页 doc 134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四下单元一1、仙人掌和骆驼四下单元一1、仙人掌和骆驼 四下单元一 1、仙人掌和骆驼 一、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因此,在本课的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软件的网上学习方式,...
四下单元一1、仙人掌和骆驼
四下单元一1、仙人掌和骆驼 四下单元一 1、仙人掌和骆驼 一、教学理念: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因此,在本课的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软件的网上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扩大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沙漠环境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沙漠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了解骆驼、仙人掌等生物的更多的适应沙漠环境的本领; 3、能设计探究活动,验证沙狐大耳朵的作用和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仙人掌、骆驼都生活在沙漠环境里; 2、认识到沙漠环境中还有许多动植物,如响尾蛇、沙鸡等; 3、知道仙人掌、骆驼等生物适宜生活在沙漠环境中,是因为其有特殊的生存本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沙漠环境中的丰富多彩,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它。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 学生准备: 1、了解有关沙漠、仙人掌、骆驼的有关知识。 2、三张纸巾、三张锡箔纸、一张蜡纸、一杯水。 四、教学过程 (本课建议在计算机室进行,进行网络教学) (一)、引入 1、教师提问:关于仙人掌、骆驼及它们的生活环境,你知道些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 1、(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示有关仙人掌、骆驼的有关资料)教师利用教学软件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 2、教师提问:仙人掌的外形特征,及沙漠里的沙狐的大耳朵,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不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呢,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 5、(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示有关实验方案)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方案,供学生参与。 (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沙漠环境,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网上学习。 3、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4、课后作业: (1)按自己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并进行记录。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四下单元一 2、面包树和斑马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a.能提出与草原环境相关的问题; b.能通过动手做来探究斑马身上花纹的作用; c.会查阅与草原环境相关的书刊和其他信息源,了解草原中更多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本 领; d.会用多种方法,表达交流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a.知道科学结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认识到草原环境里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如狮子、长颈鹿、兔子等; c.知道斑马、面包树等动植物之所以能生存在草原上,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些特殊的生存 本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到草原环境中的丰富多彩,并用一定的方式去赞美它。如美文等。 教学重点、难点: 会查阅与草原环境相关的书刊和其他信息源,了解草原中更多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是 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能通过动手做来探究斑马身上花纹的作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草原环境中斑马、面包树等动植物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等。 2(模拟草丛、模拟斑马等实验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知不知道斑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面包树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见过么,来看书。(p6) 你知道他的树干是“大肚子”的原因么, 学生思考讨论。 (为了对付漫长的旱季,面包树的树干贮藏了大量的水分。曾有人测算,一棵面包树能 贮水450千克,简直成了贮水塔。) 2、关于草原,你还知道些什么, 可以说出一些有关草原生物和草原环境的事情,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二、探究 探究斑马身上的条纹与环境相适应之间的联系。 阅读课本第7页。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得出了2个结论。 一是条纹使斑马在草丛中不容易被发现。 第二条结论书上没有写,要让我们同学们自己动手找出来,材料袋里为我们准备好了工具,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吧~ 探究:?模拟草丛和斑马。?为什么斑马总是成群结队的在一起, 学生动手、思考。 汇报结果。教师加以补充说明。 工具箱中配有模拟草丛和斑马,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认识到有花纹的斑马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常常把捕食者搞得晕头转向,减少了落入敌人圈套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斑马的条纹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经确定了,可以说,这是斑马长期以来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知道,斑马是一类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它们形成一个个群体,群体或大或小,由于本身的弱小和不具战斗力,斑马时刻受到食肉动物,如狮子、豹、野狗甚至鳄鱼的威胁,因此,经常发生集体大逃亡的行为。每次噩梦过后,惊魂初定的斑马又要重新集结,其他集群动物或许是以气味或者叫声来达到集合的目的,但斑马因为视力好,所以就用眼睛来互相识别,这时候,它们身上特殊的条纹就成了召唤同伴的一种方式,因为确实没有动物有类似的斑纹。 条纹还具有保护作用。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黑白相间的条纹在阳光和月光的照射下,会反射出不同的光,模糊了本身的轮廓体形,从而给对手造成了错觉,远远望去,一大片的斑马和周围的环境,可以融为一体,这样就保护了斑马免受更多敌人的进攻。 现在的研究还表明,斑马的条纹可能还有一种附加功能,即可分散草原上采采蝇的注意力,减少叮咬的次数,采采蝇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经常叮咬草原上的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很少光顾斑马。人们从这点受到启发,知道相同的条纹可以模糊对方的视线,把自己搞得边界不清,于是,科学家就把类似斑马的条纹线涂在战车上,以干扰敌方的判断力。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这种原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你偏瘦,只要穿上横条纹衫,一定会丰满一些。 斑马身上的条纹宽窄,还与种类有关,可以看成是同种之间的识别标记。 ) 三、拓展、布置作业 辨识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及其特征。 指导学生认识这些动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教材第8页中的图片分别是斑马、鹿、猴子、猎豹、兔、鸵鸟、狮子、长颈鹿。 其中生活在草原上的有斑马、猎豹、兔、狮子等善于奔跑的动物,长颈鹿也生活在非洲热带大草原。梅花鹿的棕色体毛上有许多白斑,形状像梅花,成群地生活在有森林的丘陵地带,以青草、树叶的嫩芽等植物为食。猴子是生活在森林里,鸵鸟则生活在沙漠草原环境之中。 搜集其它生活在草原环境中的动物。 介绍其它生活在草原环境中的动物。如猎豹,首先是高度流线型的体形,使它在奔跑时可以大大减少空气的阻力,10秒钟能跑300米,时速为90,128千米。其次它具有强有力的四肢,强壮的平衡尾巴,它的脚爪伸展能稳固地紧抓地面,它那不能缩回趾部垫中的爪甲,活像田径运动员的钉子鞋,可以牢牢地扒住地面,能增加进度不说,跑弯道时还防止打滑呢!第三,它有有力的心脏,特大的肺部、粗壮的动脉,在短时间内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从生理机能上保证它的疾速奔跑,这些都是猎豹得天独厚的结构特征。 羚羊是猎豹最爱吃的美味,奔跑的速度相当快,当猎豹追击羚羊时,会使出全部力气,远远超过善于奔跑的羚羊和马,就连高速行驶的普通汽车也没它快。猎豹在急速飞奔时,姿态极为优美,前后肢各自向不同的方向伸展,整个身体几乎连成一线,犹如跃在空中的一个“一”字。狮子的生活习性是白天睡觉,晚上狩猎。每当太阳落山,月亮还未升起时,狮子就开始了它们的准备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它们选择接近水源的地方躲藏起来,狮子有着 100,200千克的体重,虽然它们追击猎物的速度可以达到18米,秒),但狮子进行这种高速的奔跑,只能维持十几秒时间,由于狮子不太适宜长距离追击,伏击就成了它们惟一的选择。据说狮子不太喜欢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出猎,原因是月光常常会暴露它们隐蔽的身影,从而降低狩猎的成功率。 板书设计: 面包树和斑马 草原 斑马: 面包树: 其它生物: 四下单元一 3、海藻和海豚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信息;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海洋生物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能通过交流与、探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适应性。 (二)科学知识: ?观察海洋生物的外形,并将观察的结果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认识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的科学学习意识; ?通过交流分析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体验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 ?意识到合作与交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海洋生物以及适应海洋环境方面的资料、图片等。学生准备白纸、笔、各种颜色的透明纸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过程 1、教师:根据大家搜集的资料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2、学生汇报。(海洋里的动物、植物„„) 板书:海洋世界里的动物和植物 (二)探究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 ?谁能说说你认识多少海洋里的动植物,学生汇报。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关于大海,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 2、教师指导学生 ?大家说了这么多,看看书上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 ?小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学生汇报各组讨论的结果。 3、动手做一做 ?学生在白纸上画个自己最拿手的海洋动物。 ?用不同颜色的透明纸看一看。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各种动物为了生存的需要都有自己的保护色)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四下单元一 4、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书刊、影视等媒体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能将动植物的形态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科学知识: ?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 ?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 ?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受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启发,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二、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生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的本领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每一种动植物它都有适应环境的本领,你能说说人都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吗,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教师按学生发言进行分类。 板书:捕食的本领 造房子的本领 保护自己的本领„„ (二)探究过程 1、教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看看你搜集的资料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愿结合小组。 (教师引导每个小组有一个专题) 2、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尽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3、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时机提出问题) 四、课后拓展 1、利用更多的方法查阅更多的资料寻找生物有利生存的本领,办一期“有利于生存本领”的小报。 四下单元一 5、给动植物搬家 一、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因此,在本课的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软件的网上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扩大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够用一些器具为常见的水生生物创设一定的生存环境; 2、能够对在新环境中自下而上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情况对所创设的环境进行适当调整; 3、能对观察结果用图画、文字、数据等形式进行及时记载。 科学知识: 1、知道动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要求:阳光、温度、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2、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要爱护、善待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 2、在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与小生命共同成长的快乐,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企鹅、无土栽培、水生生物的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水缸、沙子、鹅卵石、水草、小鱼等水生 生物。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因此分为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设疑引入 1、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示:一棵仙人掌在沙漠中讲述自己的家族,并提问——“人们要 是想种植仙人掌,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 3、教师归纳小结,揭示课题——《给动植物搬家》 活动二:讨论南极企鹅搬家 1、(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有关南极的资料) 教师讲述:植物搬家,大家知道要注意的方面,那要是动物搬家呢,例如南极企鹅,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地方有动植物搬家的现象,这些说明了什么, 2、学生讨论和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考虑:南极企鹅原来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怎样才能为它创设这样的“家”,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教师小结: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它们的生活环境也各不相同,要给它们搬家,必须创设与原为相类似的环境,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活动三:介绍无土栽培 1、教师提问:人们知道了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的呢,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 2、学生回答。 3、(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有关无土栽培的资料) 教师介绍无土栽培的历史、种类,并提问:无土栽培有什么优点呢, 4、学生讨论回答。 5、(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无土栽培的优点) 教师小结:只要满足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植物可以不需要土壤,也会长得很好,而这样的“搬家”也就更有实际意义。 活动四:拓展——人类搬家怎么办 1、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回答、提问。 3、教师讲述:大家都知道了给动植物搬家,要创设与它们原来的生存环境一样的条件就行了,那我们人类能不能搬家呢,能搬到哪呢,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4、学生讨论、交流。 (此处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既要敢想,又要以科学依据为基础,激发学生形成爱护人类家园的情感。) 5、布置课后拓展作业:画一幅想象画,题目《未来家园》。 第二课时 (本课最好可以在计算机教室上,进行网络教学。) 活动一:制作水族箱游戏 1、(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示制作水族箱游戏) 教师讲述:同学们想有一个自己的水族箱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计算机上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水族箱。 2、学生自己动手在计算机上进行制作游戏。 3、教师利用网络教学操作系统进行全班交流评价。 (此处交流意在让学生对如何制作水族箱、如何饲养、种植水生动植物产生矛盾,从而激发他们想深入、全面的了解这些知识的兴趣。) 活动二:网上学习 学生上网学习,了解有关水生动植物各方面知识。 活动三:交流学习情况 学生交流网上学习的体会、收获。 活动四:拓展——制作一个小的水族箱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作或自己制作一个小水族箱。课后进行 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后进行经验交流。 四下单元二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 观察蚕卵和蚁蚕 *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领略生命的伟大和神奇 *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视频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师谈话: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 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2、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回答。 二、 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一)、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 1、提出问题 2、学生可根据自己所会的知识进行回答。 如果有养过蚕的同学,一定要让他讲讲; 如果无人养过,就一起探讨(教师可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帮助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 做考虑。 (1)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2)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4) 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要擦干叶面上的水分才能喂它;饲料不能太稀, 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二)、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1、提出问题。 2、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的过程 中独立探究,解决这些问题 三、 观察蚕卵。 1、每组发放一些蚕卵,讲明要求:认真观察。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作好记录(观察蚕卵的大小时,可以让孩子们用直尺测量一下 直径)。 3、进行交流,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 注意:教师要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四、 观察蚁蚕。 1、每组发放一些蚁蚕。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作好记录(可使用放大镜或手持显微镜观察,再用直尺测量长 度)。 五、提高拓展 组织学生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六、课后作业: 做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板书设计: 1、 我们来养蚕 蚕卵 蚁蚕 四下单元二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学会养蚕 *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蛹里羽化出来的 *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蚕宝宝蜕皮的录象资料,天平,摄像机或照相机 学生准备:放大镜、直尺、纸盒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愿不愿意接受一个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将蚕宝宝抚育长大,经历它的生命,和我们去年的种油菜不同,在食物链中,油菜是生产者,而蚕是消费者,它们每天都需要有人给细心地打扫卫生,更换新食物,间断一天都不行,你们能不能做到, 二、 领养仪式 1、教师为领养小蚕举办一个正式而隆重的仪式——要让孩子们事先填写好领养证,内容是:“我愿意领养蚕宝宝,一定负责把蚕宝宝养大;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定要细心呵护,精心喂养,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凭证领蚕,同时教师要给家长捎去几句话,希望家长支持、帮助、指导孩子养蚕并监督他们做好养蚕记录。 3、教师进行基本的养蚕指导,并告诉学生,如在养蚕活动中遇到具体困难,要及时问家长、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 4、要求孩子们每周把蚕带到课堂上来,交流蚕的新变化。 三、 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1、蚕的一生有四个变态,生活习性是动态的,研究它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长时间连续观察的耐心,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认真观察、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教师每周组织学生评议一下,谁的观察记录最多、最详细,要及时进行督促与鼓励。 3、将养蚕活动与作文课结合起来——平时请语文教师指导孩子们写养蚕日记;蚕吐丝结茧时,可集中在作文课上观察,然后写篇作文。 四、 自主探究 1、 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要先请孩子们进行预测,再分组做实验。可以四人一组,两人用桑叶养,两人用饲料养。 2、 用莴苣叶喂蚕,它也能吐丝吗, 除了桑叶之外,蚕还吃榆、蒲公英、莴苣等的叶子,但吃了都长不好。这项研究的注意事项同前。 3、 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从爱惜生命的角度出发,做这项对比实验时,最好全班只用一条蚕;也可以不做实验, 孩子们自主讨论。 4、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一些蚕蛹剪开茧后,用纸包起来,模拟茧内环境;另一些不包纸,看看它们能否化成蛾。 5、 辨别蚕蛾的雌雄 五、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四下单元二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 学习抽丝; *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 * 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 学会缫丝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帚、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教学重、难点: 关于抽丝活动,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如果有孩子抽过丝,要先请他们讲一讲怎样抽,如果学生不会,教师要讲清方法。抽丝前,还要让孩子们对一根丝的长度作出预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养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人们为什么要养蚕, 二、 介绍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为人类服饰业作出的贡献 远在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距今五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把桑林中的野蚕拿到家里饲养,已经出现了养蚕、缫丝、织绸。1958年浙江省吴兴县钱三漾,发掘出土一些古代绢片、丝带、丝线,经鉴定是公元前二千六七百年前的产品。到了殷商时代,蚕桑生产已相当发达,在我国现存最早的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又有祭祀蚕神的记载。殷商的青铜器文物上,还铸有蚕形图象。近年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见到西汉初年的丝织品工艺水平达到非常精美的程度。公元前四五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蚕丝已经闻名欧洲。古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第一次穿上中国的丝袍,使欧洲的贵族看了非常惊羡,认为无比的华丽,把丝绸视为宝物。当时的希腊人 称我国为“塞里斯”,意思是“丝国”。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从我国长安经甘肃的敦煌、新疆的吐鲁番,通往中亚细亚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国,直到欧洲罗马帝国的陆路。这条线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同时也把我国栽桑养蚕和缫丝织绸的高超技术传给欧亚各国,对丰富人类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蚕丝业不仅是一项产业,在它5000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还形成了丰富的养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并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人视蚕为“天虫”,“天虫”食“神木”;诗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来赞美蚕的无私奉献精神;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抨击社会的不公;用“锦上添花”、“锦绣河山”等形容美好的事物。由此可以看出蚕和丝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我国不仅是养蚕的发祥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是我国唯一能垄断国际市场的大宗出口商品,每年都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 二、大家来抽丝,并测量一根丝有多长 抽丝活动一定要掌握好最佳时机——一般是结茧后六七天,这时茧内的蛹体已发育比较成熟,不会流出血液;而且距羽化尚有两三天的时间。 缫丝是蚕丝业的重要生产环节,工业上是用缫丝机进行的。缫丝用的蚕茧必须是完整的。为防止蚕蛾羽化,破坏蚕茧,生产上先用高温将 蚕蛹杀死,烘干,实验室缫丝可以不经过高温烘烤,直接缫丝,具体方法如下: 先将蚕茧放到盛好水的小锅内,然后加温,待水沸腾后,继续煮10-15分钟,停止加温,有条件的话,可在水内加入0.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此刻蚕壳会变松软,然后向小锅中加一半左右的凉水,使水温保持在50?-60?。用小炊帚在锅内轻轻搅蚕茧,蚕丝被挂到上面,轻轻提起并抽拉,很快就会找出丝头,然后用手或小转轮抽丝即可。 四下单元二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a) 讨论蚕的一生的变化; b)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a)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b)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b)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c)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d)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讨论蚕的一生的变化,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是本课的重点;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电教片。 学生准备: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小的蚁蚕,在同学们的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经历了四眠五龄,终于吐丝结茧、羽化而出,又交配产卵,留下了后代。伴随着蚕宝宝的一生,同学们度过了三十几个忙碌的日日夜夜,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通过养蚕,你们亲近生命,了解生命,感受生命,更加珍爱生命;通过养蚕,你们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次做科学的过程。你们是不是有很多观察记录需要展示,是不是有很多发现和感想需要交流,本课就是养蚕活动的交流总结课。 二、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几次变化”。 孩子们将通过交流,概括出蚕的一生的四种变态。 三、把蚕的一生的变化画下来。 以图画的形式概括地表述蚕一生的变化是一件有趣的事,孩子们在记录中都画了许多图,哪些是有阶段代表性的,这可要仔细斟酌一番了。教材中有两幅示范图,第一幅是直线式的,第二幅是循环式的。鼓励孩子们用更多、更有创意的形式来表现蚕的一生。 四、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 引导孩子们发现,虽然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但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从而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昆虫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布满了天空、陆地和海洋,无论数量和品种,都是惊人的——已知昆虫种类为100万种。它们不仅对人类的生存状况,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我们每人每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讨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要让孩子们了解,不论昆虫对人类的益害如何,它们都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下单元三 1、我的位置在哪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定性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科学知识: 知道位置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知道可以用运动的时间、方向或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物体之间的相对性,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考察从自己的家到学校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认识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1、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2、小组交流:用“从前往后数,你在第几排;从右往左数,你在第几座。”的方法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3、在图中画出自己的位置。 二、认识操场上升旗台的位置在哪里 1、操场上升旗台的位置在哪里, 2、为什么两个同学说的不一样, 3、“在你的„„”、“在我的„„”是根据什么来说的, 4、这个后面的物体是一个参照物体,它的位置不同,说法就不一样。有了参照物体, 才能用“在参照物体的什么方位,离参照物体有多远”的方法说清楚一个物体的位置。 5、 交流:还有哪些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认识学校的位置在哪里 1、小组交流:学校在你家的什么位置,你怎么样向别人介绍, 2、画路线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3、小组交流:坐在移动的车厢里看外面的景物向后移动,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我的位置在哪里 确定参照物体,在什么方位,离参照物体多远 方位+距离 方位+时间 四下单元三 2、物体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这五种运动方式; 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五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能够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出移动、转动和滚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异同点。 科学知识: 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 认识到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木块、红点、纸风车、易拉罐、钢尺、橡皮筋、单摆、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几种运动方式 1、? 你知道物体有哪些运动方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 动手做:物体的几种运动方式。 3、? 交流: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怎么样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 二、比较物体运动方式的异同 1、? 物体的各种运动方式有什么异同, 2、? 用集合形式表示各种运动方式的关系。 三、课后观察 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运动方式,会判断是哪一种运动方式。 板书设计: 2、物体的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 图示 移动 转动 滚动 振动 摆动 四下单元三 3、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a.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 b.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c.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d.能够测量小车通过给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e.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a.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b.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c.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b.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并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二,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小车、用来搭斜坡的木板、尺子、木块、胶带。(每组一套) (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每组一套)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辆小车,讨论: 小车的运动方式都是什么样子的, (滚动,移动) 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物体运动的方式, (转动、摆动、振动„„) 二、探究 1、质疑: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提出假设。 教师记录学生的假设。(板书) (假设如果过多可以适当筛选一些;如果不多,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 在讨论过程中尽量让学生选定斜坡长短、小车重量、坡度大小这三个因素。) 2、大家提出的这些条件都有可能影响小车向前冲出去的距离。如果想知道哪一个条件对小 车冲出去的距离有影响,应该怎么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展开讨论。 确定了需要改变的因素以后,就一定要确定保持不变的条件,或其它因素。 3、汇报讨论结果。 4、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按照讨论好的实验方法,开始分小组展开研究。 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5、学生汇报结果,作出结论,与开始时的假设相对照,交流研究体会。 第二课时 继续探究 1、对“一辆载重汽车行驶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 (方式同前~) 2、学生提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4、分小组展开研究。 5、学生汇报结果,作出结论,与开始时的假设相对照,交流研究体会。 三、拓展、布置作业 让学生谈谈上这一课的体会和收获,并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课后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其它假设,比如载重量大小对车速的影响。 板书设计: 小车的运动 斜坡长短 小车重量 坡度大小 四下单元三 4、摆的研究 学生四人一组,桌面上摆放着铁架台、夹子、线绳、钩码、记录纸等。)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大家看到我这有一个铁架台,有一根线绳,线绳可以用夹子夹起来,在线绳下面挂一个重锤,谁知道这套装置叫什么,(边介绍边组装,并简单演示) 生:这叫做摆。 师:那么我把它提起来,轻轻一松手,不用推它自己就摆起来,我们可以数一数它摆多少下,怎么数呢,从我这儿(铁架台一侧)开始出发摆过去再摆回来算摆动一次,我们大家一起数一数(学生数一、二、三、四、五„„),它摆动了,需要时间,我们今天就研究关于摆的科学。(板书:摆)怎样研究呢,我提出一个任务,要你设计一个摆,使它15秒钟摆10次(板书具体任务)。昨天让大家记秒表了,你们可以分分工,谁来记时间,谁来操作实验,谁来做记录。记下我们研究的过程:怎么研究的,每一次研究的数据,都要记录下来。所以我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记录,把你研究的情况记录在那张纸上(板书:记录),第二个任务就是你在研究当中有什么发现。要动脑筋,在研究当中,大家一边商量,一边讨论,在研究当中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记在这张纸上。最后我要让大家汇报,每个组到前面来演示,你们这个摆是不是做到了15秒钟摆10次,我们比一比看哪个组能达到这个目标。然后你还要汇报你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四个同学要团结协作,一边商量一边干,对这些要求你是不是明白了,检查你们的秒表是不是在零位,还记得怎样使用吗,(记得),你们自己分工,现在开始。 学生活动:(学生组装摆,记录摆动次数。教师在各组巡视指导,强调桌上的尺可以用来量线的长度,强调记录每一次研究的发现,强调多做几次不同实验,并指导学生改变长度、重量试试看。) 师:挨组到前面来汇报,把你们的铁架台拿到前面来,我们来看是不是做到了15秒钟摆10次,第二看你们的记录,你们是怎么研究的。每个组派两个同学前面来。 生:(拿自己的摆,上台,教师帮助记时,演示摆的摆动,10次15秒) 师:大家看一下他们是怎样研究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该小组的研究记录),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次长度 58 厘米 10次 15秒 第二次长度 60 厘米 10次 15秒 第三次长度 45 厘米 10次 13秒 第四次长度 50 厘米 10次 14秒 第五次长度 60 厘米 10次 16秒 第六次长度 60 厘米 10次 15秒 54,60 厘米都可以成功。 生:(未回答) 师:(笑着说)只完成了一半任务。 生:第二个小组上讲台演示摆的摆动,10次15秒,长度52厘米。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在540(摆线与铁架台的夹角)的情况下,它们可以15秒10次。 生:第三个小组上台演示摆的摆功,10次15秒13,长度57厘米。 师:(针对学生的记录上写的:“57厘米,不要太斜,也不要太不斜”询问)什么叫不要太斜也不要太不斜, 生:太斜了就慢了,太不斜就快了。 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该组同学的记录:“51厘米的线,斜度稍大,重量轻,行。斜度稍小,越重越行。线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48厘米不行。”) 生:(第四个小组上台演示摆的摆动,10次15秒41,线长54厘米,一个砣。) 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该组同学的记录:“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砣越多摆的速度越快。” 生:(第五个小组上台演示摆的摆动,10次14秒31。) 师:(展示同学的研究记录:“50厘米长的线加上一个砝码,15秒可能摆10次。”)什么结论, 生:摆的快慢与线长短有关系,与下面的重量没关系,与线提起的度数有关系。 师:(展示该组的记录:75厘米时,只能荡8次,60厘米时能荡9次;55厘米时13秒10次,48厘米时能荡10次14秒;50厘米时能荡10次15秒00,46厘米13秒;) 生:(第六个组上台演示摆的摆动,10次16秒56。) (师询问该组部分记录) 生:80厘米用了15秒37;50厘米用了14秒56;65厘米用了15秒19。 师: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有的组来不及汇报,看来还没有完,还有好多问题。比方说,我们在研究中怎样研究。我给你一个任务,要达到15秒钟10次。可是我们拿到这个任务怎么样干这个活,实验怎样去做,怎样去研究,因为我们以前没有自己去研究过,所以,我们第一次这样搞,可能我们还不会,得慢慢地练,在研究当中可能我们不知道怎样去做,但是大多数组研究的挺认真,挺有兴趣的。你还可以回家进一步去研究,好在不用铁架台,在家里用什么架子都可以,装一个棍子,来根绳,拴一个什么锁头或重的东西,然后试一试。用你家里的表卡一卡,到底是挂多少厘米长,还是挂多重,跟提的高度有没有关系,你们自己去研究。 师:今天这堂课的上法,你们觉得和以前的自然课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们以前上自然课的时候一般不做实验。 生:我们以前做实验的时候很短,今天很长。 生:今天上课感觉很有趣,平常上自然课一点劲都没有。 生:平常做实验有的都是老师给我们发现的,这一次老师都是让我们动手来发现的。 生:平常的自然课器材都是很少的,我们不能玩很多时间,而这里的器材很多,让我感觉很有趣。 师:我希望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回家自己继续搞研究,除了搞摆的研究,还可以搞其他的研究,你感兴趣的,什么样的题目都可以去琢磨、研究。 四下单元四 1、力在哪里 一. 教学理念 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力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却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这一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发现、认识与探究中培养与形成学生注重观察与思考进而探究的科学素养。 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科学知识: 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三. 教学准备: 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 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 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 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 记分方法。(板书说明) 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 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 四下单元四 2、物体形状改变以后 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 力求让教学贴近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材料为学习的切入点,用学生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突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着重锻炼学生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能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通过实验体会到弹力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各种弹性物体:如弹簧、泡沫塑料、橡皮、竹片、娃娃跳等;各种非弹性物体:如橡皮泥、湿黏土块等;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 谈话:这节课,老师要送一些小礼物给大家。这些礼物看上去很不起眼,但里边也有科学。大家想不想研究它们, 一、学习新知 (一)学生分组实验认识弹性物体 教师谈话: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袋子里都有些什么, 学生向教师汇报袋子里的材料。 (教师拿出分组材料中的荧光棒)问:哪位同学玩过荧光棒, 学生汇报并向其他同学演示自己是怎样玩荧光棒的。 教师提问:当我们把荧光棒戴在手上的时候,荧光棒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把荧光棒取下来的时候,荧光棒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可边提问边向学生演示)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来形状 形状改变 恢复形状 教师质疑:桌上的其他物体是否也会发生像荧光棒那样的变化,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好吗, 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方法和要求:研究桌上的材料,观察它们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者图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研究完自己手中的物体还可以研究桌上的其他物体(强调注意安全)。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帮助指导。 学生到黑板填写实验记录。 教师谈话:下面,让我们来分析我们的实验记录。 (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黑板上的实验记录)问:这些物体它们的形状为什么会改变,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外力作用) 教师质疑:为什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去掉外力) 教师质疑:你认为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的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弹性)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弹性。 (二)认识物体的弹力 教师谈话:下面,请大家跟我做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拿起竹片,用手握住竹片的两端,用力将竹片弄弯,然后慢慢地松开手,让学生体验手的感觉。(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竹片折断发生危险) 学生按教师要求实验,将手上的感受记录在实验表上,教师帮助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的体会。讨论:为什么手会被一股力推开,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当我们松开手的时候,物体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就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教师板书: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 学生读教材49页有关弹性、弹力的表述。 二、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向学生出示娃娃跳)问:哪位同学会玩娃娃跳, 老师请他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 学生到台前给其他同学表演娃娃跳。 教师质疑:当我们踩在娃娃跳上面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跳起来,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向学生讲解娃娃跳的构造并小结:当我们踩在娃娃跳上面的时候,给娃娃跳施加了一个力,娃娃跳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我们就向上跳起来了。娃娃跳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丰富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弹力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撑杆跳高的撑杆、跳水运动的跳板、自行车的坐垫、沙发、睡宝床垫、夹克、蹦蹦床等) 教师小结本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橡皮筋、竹片这些不起眼的物体里面也有科学。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远,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里处处有科学。 板书设计 (外力作用) (去掉外力) 原来形状 形状改变 恢复形状——弹性 (荧光棒) (拉簧) (橡筋) 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对拉力与弹簧拉伸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作出预测; 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了解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弹力; 会做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乐于探究;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上钉有铁丝的大木板,弹簧、钩码若干;分组实验材料:铁架台、弹簧、钩码、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演示实验:手拿弹簧的上端,用手将弹簧拉长)质疑:弹簧发生了什么变化,弹簧拉伸的长度与什么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弹簧拉伸的秘密。 二、研究拉力和弹簧拉伸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一)学生预测,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谈话:大家认为弹簧拉伸的长度与什么有关系,大家尽可以大胆地预测,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预测,教师将学生的预测板书在黑板上。 谈话:弹簧拉伸的长度与什么有关系,大家对此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呢, 学生以四、五人为一组,分组讨论自己的办法。(讨论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的步骤、怎样观察记录等)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法。 教师提问:下面,小组里再讨论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汇报实验的名称、所需的材料、步骤、怎样观察记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到材料角领取实验所需的材料、记录表,然后分组实验。教师帮助、指导。(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组织、操作、测量、记录等要有专人负责。)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汇报自己的实验记录(教师可多让几组学生上台汇报,板书学生的实验数据)。 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讨论:挂的钩码越多,弹簧的长度就越长这说明了什么,你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研究知道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长度就越长。 三、巩固 教师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教师向学生出示实验材料)讲解:在这块木板的弹簧上分别挂有一个、两个、三个、五个钩码,弹簧的长度发生了变化。请你推想一下,挂四个钩码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是怎样,挂六个呢, 学生预测,汇报(可让阐述理由)。 教师让学生到讲台上分别挂上四个、六个钩码,观察弹簧拉伸长度的变化(如看不准可让学生用直尺量弹簧的长度)。 思考:如果无限制的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为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四、拓展 思考:教师出示压簧,向学生演示实验,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压簧收缩的长度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 五、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力这一单元的内容,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对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有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物体,通过实验,知道这些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要产生一种力——弹力,接着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对弹性、弹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材还安排有关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以下教学意图:1、灵活处理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认识物体的弹性、弹力以及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第二课时让学生研究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并增设“压簧收缩的长度与什么有关系,”这一问题作为拓展。如此设计用意是把课堂、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真刀真枪地干科学,体现了设计者“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2、使教学贴近生活,散发生活气息。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因此以学生喜爱的玩具——荧光棒引入教学,通过玩荧光棒发现荧光棒的特点,戴在手上形状会改变,取下来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以荧光棒为切入点激起学生探究热情,然后对其他弹性物体展开研究。还有就是认识弹力在生活中应用时,教师请学生上台表演跳娃娃跳,通过让学生分析娃娃跳的原理,使学生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又顺带出弹力在生活中应用这一话题,可以说是不着痕迹。3、解放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时,教师不是让学生读、背教材上有关的定义,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从而体会、理解物体的弹性、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弹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就让学生将竹片折弯,然后慢慢松开手,体会手上的感觉,学生一时还体会不到,便让学生反复实验几次,使学生体会到有一股无形的力将手推开,与学生分析这股力就是弹力,它是在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采用动手做的办法,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使得弹性、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在学生的脑海中留 下深刻的印象。4、注重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是在平时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学习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时,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通过对问题预测——设计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采集数据——得出结论这样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了解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后,设计问题“压簧收缩的长度与什么有关系,”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推测,培养学生的散发性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知其一隅,知其三隅 四下单元四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一、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选自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三课“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研究“大科学家牛顿曾经研究的苹果落地现象”,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我们也能像牛顿那样成为“科学家”。由此实现课程标准上制定的目标——通过科学教育使小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索,热爱科学,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本节课的研究和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力的现象已有了初步认识,(如沉浮、水力、风力等)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力,并获得有关力的初步概念,知道力的作用将引起物体哪些变化,同时也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力的内容(弹力、摩擦力、反冲现象、力和机械等)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课对科学家“牛顿”和力的单位“牛顿”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牛顿对地球引力的探索以及他在经典物理学尤其在力学研究中的地位。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将“测一测各种物体的重力”这部分内容调整为“我想知道的重力问题”更合适于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活动。 根据相关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器。 (三)、情感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各种小玩具、文具、弹簧测力器、钩码、地球仪、大小不同的球、外形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如正方体、球体等)、线绳、各种规则图形、鸡蛋壳(一头有小洞)、纸、彩笔、剪刀、胶水、记录纸、实物投影仪等。 (2)、投影片或挂图——牛顿画像和牛顿研究苹果落地图。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教学开始时,可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原地跳高、抛掷物体等活动。 (1)、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活动。 (2)、在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掉在地上,” (3)、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揭题(出示牛顿画像和牛顿研究苹果落地图): 其实,在300多年前,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牛顿从小就喜欢刨根问底地研究各种问题,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突然一个苹果掉下来落在了他的面前,引起了他的好奇。他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产生很多想法,提出很多的问题,同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不仅发现了苹果落地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了许多科学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为了纪念牛顿为科学所做的贡献,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5)、苹果离树后竖直下落,上抛的小球落回地面,瀑布从高处流向低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先让学生讲,假如学生讲不出,可有老师揭示。) 原来,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正是这种吸引作用,才产生了上述现象。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物重。物重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重点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可用实物演示:?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刻度线,如有偏差,必须校正,这一步骤叫做校零。?要明确秤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读数时应根据分度值确定准确值和估计值。?实际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本环节设计的理论依据]:《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直接参与的各种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亲历各种游戏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掉在地上,”并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自由的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揭题,告诉大家“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顺势引出科学家牛顿及本课研究的主题“重力问题”及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引导学生研究有关“重力问题” (1)、关于重力,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可将学生想知道的有关重力问题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各组挑选出一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 (2)、你们准备怎样进行你们的研究,(先请学生讨论,然后将详细的及预测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小组记录纸上。) (3)、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可根据自己小组研究的内容,选择相应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猜想。(4)、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1)、请各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上来交流的同学声音要响亮,尽量能够条理清楚地表达你们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质疑。 2)、教师也可根据巡回情况,有目的地请个别组进行重点汇报。 (5)、学生修正、补充实验记录。 [本环节设计的理论依据]:《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本环节将“测一测各种物体的重力”调整为“我想知道的重力问题”的目的就是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例如:重力有方向吗,如何测重力的大小,如何找物体的重心,怎样的物体站得更稳,假如离开了地球的吸引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预测、计划、实验、记录、交流、辩论等途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研究重力的平衡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重心的位置决定着物体的稳定性。物体重心高就不稳定,物体重心越低就越稳定。例如:我们过独木桥或在平衡木上行走时,都会不自觉地伸开双臂并上下摆动,这样做可以改变我们身体的重心位置,使其降低以保持身体稳定,我们才不会掉下去。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不倒娃娃,看谁的娃娃站得最稳。 [小制作]:《不倒娃娃》 制作方法:将敲开小洞的蛋壳(鸡蛋的小头打洞),用彩笔画上娃娃的脸,并往蛋壳中灌入一定量的沙子,使娃娃能保持不倒状态,然后用纸为娃娃制作一顶漂亮的帽子盖住小洞即成。 提问:(1)、在制作不倒娃娃时,你有什么发现, (2)、你是怎样使你的不倒娃娃站起来的, (3)、你能解释一下不倒娃娃不倒的原因吗, (4)、关于“重力”,你还想研究什么吗, [本环节设计的理论依据]:《标准》指出,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实际,科学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环节是以小制作的形式展示的,选择不倒娃娃一方面是想给学生更多的乐趣,而制作材料“蛋壳”是学生经常接触与见到的,也许平时并没有留意它,而我们选用这种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学生明白,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件小事中。 4、课后延伸 (1)、进一步进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的研究。 (2)、查阅并阅读有关牛顿的故事。 5、小结 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件小事中。 6、板书设计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物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物体重心的位置决定着物体的稳定性 三、教学片段赏析 (学生在室内用纸制作纸飞机、纸火箭后,按小组到室外进行掷飞机、掷火箭、原地跳高、 抛掷球等物体的活动。) 师:你在室外活动时看到了哪些现象, 生:有的纸飞机会拐弯,有的会直飞„„但不管怎样,最终总是落在地上。 生:我发现如果你的纸飞机是顺风的话,纸飞机会晚些落地,若是逆风,落地会早些。 生:我猜想纸飞机落地的快慢可能跟飞机的形状有关,阻力大的落地快,阻力小的落地慢。 „„ 师:你们进行的别的活动有什么发现吗, 生:不管你在哪里跳、从哪里跳,最终总归要落地的。 生:我发现胖的人体重重,跳不高,落地慢;瘦的人跳得稍高些,落地也稍慢些。 生:我发现跳的高矮还跟人的力气、穿的鞋子是否有弹性有关, 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弹性好,所以跳得比较高,落地也慢。 „„ 师:向空中抛掷物体呢, 生:抛重的物体落地快,抛轻的物体落地慢。 生:抛得高落地慢,抛得低落地快。 生:不管怎么抛,最终都落地。 师:你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有什么共同现象吗, 生:所有物体不管你怎么抛、怎么扔,人怎么跳,它都会落到地面上来。 师:你还见过哪些现象也是往地上落的, 生:墙上的石灰时间久了会剥落在地上。 生:白色垃圾——塑料袋被风吹起后也会落地。 生:秋天叶子也会落在地上。 生:雨水是从空中落下来的。 生:熟了的苹果也会往地上落。 „„ 师: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掉在地上, 生:因为地球上有引力,地球上的引力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牢牢地吸引住了,使得人或物体无法摆脱地球的引力。 【评析】: 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教学内容是从学生进行的各种活动导入,选择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掷纸飞机、往高处跳、抛掷物体等活动入手,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兴趣参与,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亲历了各种游戏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像一位科学家那样去关心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奥秘。 四下单元四 4、摩擦力的秘密 一. 教学理念 《科学》是以培育小学生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轻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科学课在目前的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过程与方法显性化。摩擦力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许多摩擦现象却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而以。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 展研究活动。 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重量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三. 教学准备: 表面比较光滑的木板、材料不同质量不同的物体、小车、测力计等等。 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钉鞋、跑鞋、平底鞋各一双。 问:如果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 2.学生观察并发表意见。 3.请专家指导。 4.师小结引出课题,并板书。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你们想研究摩擦力的哪些秘密呢,(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 我们先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 (二)研究摩擦力存在的条件 1.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呢, 假设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呢,学生答,师板书。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请学生上台演示实验。 师:两个物体不接触行不行,两个物体静止不运动行不行,一个物体运动另一个物体不 运动行不行,两个物体都运动行不行,你们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3.师小结摩擦力存在需要的条件。 那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摩擦力呢, 4.强调对比实验的重要性。 (三)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让学生进行假设: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的重量、表面粗糙程度、速度、用力大小等等。) 怎样证明你的假设, 2.小组讨论进行哪一方面的实验。 3.学生讨论、动手实验。 请记录员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4.指名汇报实验结果。 师小结: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关于其它的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再研究好吗, 五.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引入我采用了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问题,即,出示三双鞋:平底鞋、跑鞋、钉鞋。向学生提问:如果参加一百米赛跑,你会选哪一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分别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后,出现意见不统一的局面,这时请出体育老师现场来为学生解答。即引起了学生的新奇感,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老师又可顺着体育老师的解答来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摩擦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摩擦力,请学生举例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明白摩擦力是一种阻力。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研究的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其实在让学生举例摩擦力现象的这个环节中,觉得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毕竟指名让学生自己举例,对其他的学生来说不够直观。如果可以直接展示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的现象,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效果应该会更好。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的尝试,以改进本课的不足之处。 四下单元五 1、认识常见岩石 教学内容: 苏版《科学》第四册第58,62页《认识常见岩石》 教材分析: 1、《认识常见岩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水、土壤、空气等知识,认识岩石的特征及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物质。 2、教材主要是通过利用感官、借助工具和利用一些化学药品等常用的认识物体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收集、观察,发现岩石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岩石的目的。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在大自然的情感和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的应用。 学生分析: 学生在《固体和液体》《认识土壤》等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运用感官、借助工具和利用另一种物体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能够具备自己认识、研究岩石的特征的能力。 教学理念: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大量的亲历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岩石的多种特征,并在过程中体会并学会科学观察、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 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及遇酸后的不同特征; 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初步了解起形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化学药品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 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 能查阅有关岩石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用的岩石(鹅卵石、岩浆石:(花岗岩)、沉积岩:(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石、片麻岩) (2)水槽、烧杯、滴管、稀盐酸 (3)录像资料 活动学具准备:(学生部分) (1)自己采集的各种岩标本; (2)查阅的有关岩石资料; (3)放大镜、锤子、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放奇石节录像。 提问:广西柳州市成功举办了国际奇石节,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岩石情况的已有经验,目的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概括:这些石头来自在自然界中,它们有些裸露在表面,来自高山,而有的是被覆盖着,如在水里、土壤下等等。) 3、总结:这些石头我们都称之为岩石,它组成了地球外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 探究: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1、提问: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2、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提问:了解岩石的特征,你打算用哪些方法, [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在这里提问实验方法是必要的。] 4、学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各种岩石,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5、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此处让学生及时的参与评价,及时的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6、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用化学药品认识――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化学药品先集中放,学生使用时,再由教师发给每个小组。) (1)介绍盐酸,强调盐酸是化学药品,有很强的腐蚀性,注意安全。 (2)介绍实验方法:利用滴管,在岩石上滴1,2滴,然后观察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要进行巡视,注意学生的使用盐酸的情况。) (4)汇报实验情况。 发展: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1、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利用感官、工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2、提问:大家感觉我们这节课上得怎样,在刚才的研究中你还有发现了什么问题,对于刚才提的问题,你们自己能研究哪些,可以怎样研究活动, 3、师生互评,提出课后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及一些研究想法。 [此时的师生互评,使老师和学生真正的沟通,达到“最佳状态的心灵交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引领者。其次下课铃声并不意味着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束,我们要使研究科学、探索 科学的方法得到延续和发展,让学生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运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第二课时 活动一:根据岩石的特征进行分类 1、讲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岩石,知道了岩石了基本特征,请大家给岩石分类。 2、学生分小组进行分类活动,并进行记录。 3、小组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 (汇报过程中,教师注意进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评价) 活动二:认识三种类型的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 1、讲述:我们就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对这些岩石又是怎样分类的。 2、出示相关内容的挂图或播放录像或课件介绍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活动三、认识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活动四、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还想了解什么问题,请你们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研究。 四下单元五 2、岩石和矿物 一、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以岩石的知识为载体,着力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激趣引入——感官认识——寻找花岗岩的结构规律——制作花岗岩薄片模型——设计美丽的花岗岩”。让学生在‘做’中认识—发现—创作,从“教”到“扶”到“放”的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关系。课本首先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为题,引导学生发现岩石中含有各种相同和不同发成分,而且结构也不同等等使学生认识岩石是矿物组成的。接着课文以花岗岩为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花岗岩中的三种矿物:长石、云母、石英;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习用绘制图画的方式表达观察岩石的结果; 初步学会制作花岗岩模型。 科学知识: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动手,并在制作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标本及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标本,放大镜、手持显微镜、一次性杯子、胶水、各种不同颜色的豆子。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矿物。 1、(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示各种矿物的图片、影像) 教师讲述:看,这些美丽的石头,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观看、思考。 3、教师讲述:同学们,桌面上1号标本箱中也有一些石头,请你们观察,看一看和刚才看的有什么相同点,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学生分小组观察桌面上的矿物标本,找一找它们的特点。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石头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样的小形状组成的。)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大自然中,像这些成分集中和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 活动二、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 1、教师讲述:请大家打开2号标本箱,看一看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和刚才的矿物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观察花岗岩等岩石,并进行记录。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花岗岩等岩石不是由单一一种物质组成,是几种不同的物质组成。)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介绍构成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的矿物。 5、教师小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活动三、制作花岗岩薄片模型 1、教师讲述:大家知道了花岗岩的构成,相不想自己做一花岗岩的模型呢, 2、教师出示所做的花岗岩薄片模型,并讲解制作过程及难点。 3、学生分组利用各种豆子制作花岗岩模型。 4、大家交流制作体会、收获。 四下单元五 3、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理念 根据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科学重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同时在教学中也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显性化。教学时注意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 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进行学 习。 二、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 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2)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3) 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 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 (5)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 3、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2)、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矿物标本、白色瓷板、各种宝石图片或课件、小刀、铜钥匙、玻璃、有关矿物资料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认识常见的矿物 1、柳州举办过两届奇石节,你们有没有参观过奇石呀,今天我们一起到奇石馆去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有关奇石的报道和图片。) 2、提问:你认识这些石头吗,这些石头中有哪些是矿物, 3、除了以上的矿物,你还知道哪些矿物, 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矿物标本,认识一下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 认识常见矿物的性质 1、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矿物,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小组讨论: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进行实验。 (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完成矿物性质记录表。) 4、汇报实验情况,并展示矿物性质记录表。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矿物的,知道了它 们的哪些性质, 5、引导学生总结:矿物都有哪些性质, 观看。 小组讨论,说一说石头名。认一认有哪些矿物。 回答。 分小组观察岩石标本。 简单说一说矿物名称和性质。 学生提问。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讨论,订出方案。选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做实验,完成记录表。 汇报,展示。 小组代表回答。 总结。 联系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常识,易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矿物,培养美感。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矿物。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认识更多的矿物。 初步认识常见矿物的名称和性质。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记录能力。 了解学生对矿物性质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使学生会以一定的标准给矿物分类,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矿物的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三 认识矿物的用途 1、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想问,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矿物的性质,有什么用呀,这些矿物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2、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矿物小精灵是怎么介绍的(出示课件——矿物自述)。 3、引导学生小结。口头完成填空题。 我的名字叫 金刚石 ,是 最坚硬的 矿物,可以 制成坚硬的钻头 。(可变换横线上的内容) 活动四 巩固练习 1、找朋友(出示各种矿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将其进行连线。) 2、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 小组讨论。 回答。 看,听。 小结。填空。 做连线题。 引导学生学习矿物的用途。了解矿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吸收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用途。 通过填空,归纳矿物的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巩固所学知识。 将学习廷伸,鼓励学生学科学、用科学。 附注: 1、矿物记录表可以采用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教学参考书》第144页上的表格。 2、课件——矿物自述 根据教学内容自制课件。课件中将各种矿物拟人化,介绍自身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连线题 石英 棕红色 做爽身粉 金刚石 呈六角形、透明 做铅笔的主要原料 石膏 最柔软 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 赤铁矿 最坚硬 做钻头 石墨 白色、光泽很暗淡 做颜料 滑石 容易被擦干净 做石膏像 4、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 这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做,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收集有关资料,将学科学、用科学延伸到课外。写时可以不限文体,只要学生能以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矿物的性质和用途就行,字数在100字到200字就可以了,不用做过高的要求。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感,以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始终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使学生易于理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与技能。巩固练习用填空、连线、写小文章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做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实验认识矿物的性质,能以自己的标准对矿物进行分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要根据各班学生认识程度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好的掌握实验技能,培养美感,并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四下单元五 4、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一、教学理念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大量的亲历活动中,让学生能够体会、认识到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一切不合理或是浪费地使用,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要学会保护资源,开发新能源。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调查和了解岩石和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正反面影响。 2、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物质,开发新资源。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玻璃珠、硬币等代表各种矿物的小物件,岩石、矿物形成和开发的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岩石、矿物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引入 1、找宝活动。(师事先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藏匿代表矿物的玻璃珠和硬币等小物件,有的容易找,有的难找。)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找宝藏的游戏,比一比谁找到的宝藏多。 2、学生找宝藏。 3、游戏结束,学生交流找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讲述:我们的矿物资源就像这些小物件一样是十分有限的,越找就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到找不到,所以我们说矿物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日益减少的。(出示课题——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活动二、介绍有关资料 1、学生小组内介绍所收集到的有关矿物资源的资料。 2、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对学生所介绍的知识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介绍新能源。 活动三、拓展活动 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2、布置课后作业: (1)利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收获。 (2)“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活动方案设计 四下 自由研究 我们想要研究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自由研究就是让学生从科学学习活动中遇到的、课堂上又没有解决的问题里,或者是在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研究。所以,在这个单元的“自由研究”中,教师要运用许多方法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例如,有的老师安排他们到湿地、河流、湖泊去郊游,把这作为他们学习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孩子们的想像力更加丰富,有的老师把鸭蛋带到学校,鼓励学生照看这些鸭蛋,让他们想象小鸭子孵出时的样子。为了灌输对实验究根寻底的思想,有的老师用电池和灯泡或岩石和矿物等材料作为提问题、做实验、发展理论和交流观点的出发点。为孩子们自主地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指指目标,出出主意,提供一些建议。 教科书在“自由研究”的开始就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的例子,要求他们在与教师商量研究以后,选择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在学生们把自己要研究的问题选定之后,孩子们将着手准备研究活动。首先是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预测或假设。如教科书上的四个孩子选择 了研究“蜗牛1分钟能够爬多远?”的问题,那么他们提出的预测是“估计1分钟只能爬10厘米”。这样为他们的后续研究活动就确立了目标与方向。因此,这一课的活动可以由两部分组成。 1(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2(提出对问题的预测和假设,确定研究思路。 指导学生找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可能的各种想法和假设,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提出适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作好开展研究活动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会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会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和预测; ?知道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假设和预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与他人合作,开拓思路,增进思考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挑选合适的、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资料。如有关动植物生存与环境的事例;某一物体运动变化时所发生的现象;某些岩石与矿物的样品、昆虫饲养和成长变化的文字等。 四、教学活动建议 1(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在自由研究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出可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必须从自然界的问题开始。正确的方法通常起始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问题和现象,而不是从那些超出了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范畴的抽象概念和现象开始。学生要熟悉自身周围的事物,包括各种装置、生物体、材料、形状和数目;要会观察、搜集、处理和描述它们。先是对它们感到困惑不解,提出问题,展开争论;然后,试着对这些问题找出答案。这是学生理解科学活动的关键一步,在儿童时期打下这种理解能力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就在于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与学习内容相关问题的提出,应该是学生在对学习材料有比较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提出来。即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事物新的认知结构后,对事物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新的矛盾,产生新的认知需要。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 在课堂组织各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围绕学习过的内容,或我们过去的经历,还想要了解哪些知识和问题。让各小组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卡片上。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 关于生物的适应性:北极熊为什么是白色的? 蜂鸟为什么会驻留在空中不动? 关于养蚕:选择什么样的食物,蚕宝宝能吐出好丝? 蚕宝宝结茧后,如何能抽出丝来? 关于运动和力:太空中的宇航员是如何确定方向的? 物体下坠时的重力有多大? 针为什么容易刺穿东西? 关于岩石和矿物:为什么大多数矿物都埋藏在地下而不是在山上? 地下的热水是在哪里被加热的? 其次,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之一,可以依靠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对 学生认知状况和能力的了解,提出一些学生可探究的问题。例如: 蝴蝶和毛虫是同一种动物吗? 怎样饲养竹节虫? 为什么猫头鹰和狐狸等夜行动物在黑夜中的眼睛是亮的? 同类动物之间是靠什么来进行交流的? 第三,学生自己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让学生就他们周围生活的所见所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提醒学生时刻做一个有心人。比如: 让他们准备一个大笔记本,这样可以记下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不甚了解的事物或问题。这就是孩子们的“科学日记”。孩子们可以在上面记下自己最初的想法,也可以把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的想法记在上面。在实验时,记下实验的记录、图表、照片和所有观察到的东西。每条记录都应尽可能地清晰,还要在旁边注明日期。“日记”还可以用来写实验报告。 2(提出假设和预测,确定研究思路。 假设、猜想的提出是科学研究通向真理的必需环节。在科学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的科学猜想,对于科学发现、科学理论的诞生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物理学家卢瑟福关于原子结构的假设,使科学家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开创了崭新的纪元。医生哈维发表的血液循环的猜想,推进了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恩格斯曾这样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之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 因此,自由研究活动应包括学生应用概念和知识去解释现象,提出对问题的一种假设或预测。应用已学过的东西去解释一个问题,或是想象出一种解释,这两者都应该鼓励,因为帮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或概念去理解新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如果这是惟一的方式,就会给学生一个印象认为科学的答案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让学生寻求问题的原因应该是“什么是可能的原因?”而不是“原因是什么?” 教科书为学生对新问题或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实例:“我估计蜗牛1分钟只能爬10厘米”,我们可以利用它说明如何对要研究的问题和现象提出预测与假设。 先要让学生们了解:所有的问题都不只有一个答案,某个学生提出的想法,只是在他个人经验或经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他人各有各自的经验和经历,因而有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在没有证据证明之前都是可以拿出来讨论和验证的。 然后,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尽可能地提出所有的想法和答案。集中大家的观 点产生的观念比一个人的丰富多了。而且在小组里,学生不会太担心自己与他人观点有差异,不会去反对离题太远的观点或是不能解释现象的观点。如在“蜗牛1分钟能爬多远”的问题中, 甲生:“我估计蜗牛1分钟只能爬10厘米。” 乙生:“我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原因驱使它,蜗牛不会爬。” 丙生:“如果在它的前方放一些菜叶,蜗牛可能会爬得快一些。” 丁生:“蜗牛怕光,用光刺激它会使它爬得快。” 这样,尽管大家都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学生们会意识到所有的观点都有正确的可能性。而且教师应该注意到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们会逐渐以“什么可能会发生”的语气来谈论问题,而不是用“什么一定会发生”的语气。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假设和预测的能力时,应该提供的指导是: ?选择或引入一些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和经历可以解释的现象。 ?组织小组学生讨论所有可能的解释或可能的假设。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资料去检验各种假设正确的可能性,对证据不足的提出质疑。 ?让学生从课本或其他信息来源中获得新的观念。 五、参考资料 (科学研究中的预测和假设) 一位地质学家绘制华盛顿州的海岸矿产图时,惊讶地发现了一片死亡的西洋杉树林。树木大部分仍直立在地上,但明显已死了好多年了。在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其他几处海岸边,他也找到了类似的直立着的死树林。他感到奇怪:“是什么导致了大面积树林死亡呢?” 他仔细地考虑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地震、地壳板块边界及海岸线塌陷等方面的知识,以寻求可能的解释。他提出了一串问题,“这些树是同时死亡的吗?”“这与附近的火山活动或生物学上的某种枯萎病有关吗?”“既然是发生在沿海地带,是否与那咸咸的海水有关呢?”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地质学家用C—14放射性探测法测出了这些树的年轮,发现它们都死于300年前。至于树木死亡的原因,在绘图的过程中找不到这些地区广为存在火山沉积物的证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树木没有被烧焦,仍直立着。经仔细检查也没有发现曾发生过虫害的迹象。 地质学家开始考虑,可能是海水毁灭了这些树木。他回想起,1964年发生了较大的潜没带地震,由于大部分处于太平洋下的一个地壳板块滑到了北美地壳板块的下面,而阿拉斯加州正位于北美地壳板块,结果其海岸大部分下沉到了海平面以下。地震造成海岸下沉,使阿拉斯加州几百千米海岸森林浸没在海水中,死掉了。地质学家知道,在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海岸地带也存在类似的潜没带,正是它促使喀斯喀特火山形成的。他想知道,是否300年前发生了一次地震,使得华盛顿州和俄勒冈的大部分海岸下陷,从而导致这些地方的树木被海水淹死呢? 提出可能的解释 为了验证这种解释,他又搜集了更多的数据。他仔细检查了这片地区的沉积物。在从死亡之树林流向内陆的河流的河床里,他找到了保存完好的沉积物区域,在这里的泥土下面发现了一层沙子,它完全不像沙层上面和下面的那些土壤,那些土壤黑黑的,富含黏土。他纳闷:“这些沙子来自哪里呢?” 地质学家知道,潜没带地震常会产生地震海啸。他想,这层沙可能是海啸期间冲刷过来的海岸边的沙子。果真如此的话,这会是一次较大海岸地震的有力证据。沙层中发现的化石表明:这些沙来自于海洋,而不是从内陆冲刷出来的沙子。这有力地支持了地震海啸假说。 在证据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解释 在同行会读到的几种科学期刊上,地质学家发表了几篇文章,提出假说:在海岸边发现了死亡的树林和沙层,这有力证明了,这儿曾发生过一次较大地震,约300年前,刚好在欧洲殖民者到达该地区之前。(Atwater,1987;Nelsonet(al,1995) 考虑新的证据几年后,远在日本,一位地震学家刚好在研究历史上的潮汐强度记录,以证明一些遥远地方曾发生过的地震海啸。他证实,1700年1月17日,在太平洋边缘某处,发生过一次较大地震,但这次地震的原因还处在争议之中,历史记录排除了在太平洋周围众所周知的震源带发生很大地震的可能性。得知地质学家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死亡森林的发现,那位日本地震学家提出:这次海啸起因于一次大潜没带地震,这个潜没带位于现在的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下面。 添加解释 地质学家现在有了更多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即那层沙子是一次伴随地震而来的海啸的结果。进一步检查海岸沉积物,他又发现了一些更多的、更古老的死亡树林和沙层。他现在认为:像他最初证明的那次地震一样,在过去于余年间,产生巨大海啸的地震多次发生,一直在反复撞击太平洋西北海岸,就像这些大地震也在撞击位于日本、菲律宾、阿拉斯加及美洲西南大部地区下面的其他潜没带一样。地震引起海岸下沉,树木浸泡在海水中,于是死亡了。 解释作为政策咨询科学研究有时能影响到公共政策,这位地质学家的发现也影响到了公共政策。公共官员详细研究了他的调查结论,对地震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建筑法,把对新建筑物抗震力的设计要求提高了50,。 四下 自由研究 我们怎样来研究 一、教材分析 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身条件和实践能力,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本单元自由研究的第二部分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事例:如何研究蜗牛到底能跑多快。 首先,制定研究方案,向学生介绍研究方案的形式和内容。制定研究方案的意义在于,使孩子们的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性,使研究过程能保持较为正确的方向,使活动形成一个有序的系列。因为科学的奇妙来自于一种有序的、系统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形成和获得对大自然的了解。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的科学方法。 其次,说明开展研究所需要的方法,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议论他们的设想,拓展他们的思路。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或观察的方法十分重要。当学生提出一个方法时,他会将过去经验中相关的各种信息联系起来以解释现象为什么发生和怎样发生。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并为之花费时间认真观察时,探究活动就开始了。 因此,这一课的活动可以由两部分组成。 1(学习如何制定研究方案。 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各种假设中选择适宜研究的假设,制定出研究方案。 2(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指导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作好开展研究活动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从各种对问题的假设中选择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一个研究方案; ?知道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包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和预测,还需要制定研究方案; ?培养尊重事实的意识,体验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挑选合适的、有助于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的资料。如为自家周围的小动物设计一个舒适的家;设计研究某种岩石成分的方案等。还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研究方案或计划。如有关运动和力、昆虫、岩石和矿物等问题的资料。 四、教学活动建议 1(学习如何制定研究方案。 教师应该从学生们想要研究的问题当中选择一个适宜的问题,作为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的案例。如“蜗牛到底能爬多快?”这样的问题。在教材提供的事例中,学生们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甲生:“我估计蜗牛1分钟只能爬10厘米。” 乙生:“我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原因驱使它,蜗牛不会爬。” 丙生:“如果在它的前方放一些菜叶,蜗牛可能会爬得快一些。” 丁生:“蜗牛怕光,用光刺激它会使它爬得快。”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所谓“猜测或假设”的含义是什么,例如:“我估计蜗牛1分钟只能爬10厘米。”其意思是如果蜗牛能够爬行的话,那么我预测它的速度是每分钟10厘米。但是 这只蜗牛是不是能够爬,这位学生并没有进行预测。而另外三位学生的假设:“我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原因驱使它,蜗牛不会爬。”“如果在它的前方放一些菜叶,蜗牛可能会爬得快一些。”“蜗牛怕光,用光刺激它会使它爬得快。”是提出了蜗牛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爬行,没有对蜗牛到底能爬多快进行假设。因此,教师应该建议选择前一个假设来思考研究方案。 只有准确地界定了要探究的问题,才能使自由研究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使研究的学生或小组明确:一是需要什么样的证据,二是如何安排进行观察以收集证据。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让学生根据假设的某一方面来研究设计。所以应该提些简单的问题,或设计一个计划提示表,如“你们现在将要做什么?”“你们正在发现什么?”等,然后才可以引导学生去作计划。 在帮助学生制定探究问题的方案或计划时,教师应起的作用是: ?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 ?提供一个适用于学生的探究方案的事例。 ?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考虑:控制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指导学生比较探究方案和实际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预见。 ?在探究活动结束时组织讨论,提议学生去思考如何改进探究方法。 2(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仍然以“蜗牛到底能爬多快”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实验。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要想计量蜗牛爬行的速度,根据假设:“我估计蜗牛1分钟只能爬10厘米。”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假设中有时间和距离的计量,所以需要手表或秒表,需要直尺;测蜗牛的爬行速度,是指一般的蜗牛,而不是某只特殊的蜗牛,所以需要几只蜗牛;几只蜗牛同时爬行,所以需要起跑线。但是,是不是这些材料都准备齐全了,实验研究就可以进行了呢?不尽然,蜗牛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爬行吗? 这样就生成了新的问题:我们怎样让蜗牛能够爬行。这也就是学生进行自由研究的魅力所在:新的话题、新的研究总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生成。而新的问题产生是建立在学生过去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而产生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制定出较详细的研究方案,方案应反映下列项目: ?要研究的问题的题目 ?研究的目的 ?研究小组的成员的组成 ?需要准备的材料和用具 ?对问题或事物的可能结果或发展趋势提出预测或假设 ?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研究结果的记录(文字、图画、照片,影象等) ?研究的结论 五、参考资料 (我们发现了煤)(记一次科学考察活动) 马河是煤炭之乡,在马河镇162平方千米的版图上就有煤窑80多个。但辖区的铁坪村,却一个煤窑也没有。村民们都埋怨铁坪缺资源,是个穷地方。今年,铁坪村在小林湾相继打出了三口煤井。从此,铁坪村再不用“借鸡下蛋”了。说起发现煤,还与我们铁坪小学自然兴趣小组提供的信息有关呢~1992年12月的一天,我们把学生带到马河煤矿去上《能源矿产》这一课,同学们对煤的形成、开采及所处的环境有了深刻的了解。回来后,同学们说:“铁坪这块地方没有一个煤矿,难道真的是地下没有煤吗?我们能不能去考察一下,探个究竟。”于是,我们制定了一个为期三天的考察计划。 出发之前,我们先组织学生研究了铁坪村的地形地貌,确定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考察点,从近到远进行考察。这天,同学们带上锄头、铁锹、锤子、塑料袋等工具,来到第一个考察点——青岭寨。同学们不顾路途辛苦,到达目的地就仔细研究岩层,观察岩层的构造情况,判断岩石的类别,分析过去这一带的环境。通过考察,学生发现青岭寨山上的岩石都是石灰岩、砾岩。在这一带,同学们没有找到形成煤的依据,但他们找到了没有煤的原因。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同学们推断出这一带在两亿年前可能是湖滨,因此没有煤。 于是,我们又取道去下一个考察点——小林湾。一踏进小林湾,我们就感觉到这里很有点特别,山上树木葱郁,裸露的石头像一本本书摞在那里,岩层的分布也很有规律,一般都是北高南低地倾斜。我们选择了一处岩层分布最明显的地方作为这次考察的主要现场。 同学们对每层岩石都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用锤子敲一敲,用锄头挖一挖,用放大镜看一看;还把一些石头装进塑料袋里,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日记本里。同学们看到这一带岩石颗粒粗糙、均匀、表面松散,于是他们很快推想这是沉积的泥沙变成的。同学们从上到下,考察了一层又一层岩石,发现有一层岩石特别不同,岩石黄中带黑。同学们用锤子敲一敲,发现它比上下几层的岩石要软一些,仔细一看,里面还有闪光的黑东西。“这里肯定有煤”。同学们惊喜地叫起来。他们完全被这层特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有的在它的上下寻找植物的化石,有的用放大镜观察,有的干脆用锄头挖起来。“快来看哟~”一位男生拿着一块撬下来的深灰色的石块叫着。原来这是一块植物化石,上面印着两片植物的叶的癀迹,叶形是技针形的,比槐叶大1O倍。随后,同学们又找到了许多植物的化石。 围绕着自己找到的这些化石,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真地推断它的形成和两亿年前这里的地貌。那时,这里曾是大片森林,由于地壳变动,这里的森林变成了低洼的地方,大量的植物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被掩埋的植物经过长期的变化,有的就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化石,有的可能形成了煤。 同学们把拾到的化石和挖出来的黑色土石一起带到学校。他们把黑土石做成煤球后放进炉子里烧,烧过之后,同学们发现煤球的重量减少了35,,这说明黑色土石里含有可燃烧的东西,这种能燃烧的东西可能就是煤了。 同学们把这次考察的情况写成《小林湾矿产资源考察报告》,交给了村民委员会。这一信息引起了村委会的高度重视。 1993年3月,村委会请来了省煤炭勘测专家,对小林湾一带进行了勘探,发现小林湾确实有煤。我们自然兴趣小组的同学和铁坪村人民好高兴~好高兴~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尝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甜头。村委会更加重视教育了,铁坪村人民越发支持学校工作了。家长们说:“娃们都成科学家了。” 四下 自由研究 我们的活动成果 一、教材分析 在自由研究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实验活动中记录的有关事实和证据进行整理,会利用简单的文字、表格、图形、影像等形式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在观察实验中所获得的发现、在探究过程中的经历、在小组合作研究中的体验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这就是科学探究中的交流与表达。对于学生来说,交流汇报的形式可以是口头说明、介绍,可以是书面表达,也可以是录像、摄影的音像。科学探究过程中,表达与交流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要提出问题,要观察实验,要对观察实验中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而且还要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表达出来,并且和别人进行交流,听取别人的观点和评议;对科学的知识 不仅光听老师和别人讲,自己也可以发表意见和看法。 另外,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一直是非常重大的,它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它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发展人们的工作能力。为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技能。在教科书中,列举了有关科学探究和对产品的设计、使用和评估的实例。 因此,“我们的活动成果”这一课的活动可以选择多种交流汇报方式。 二、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研究和发现,以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图和表的形式把实验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大家进行交流; ?能够根据要求设计一些小装置; ?知道如何介绍有关自己或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成果; ?在交流的过程中,愿意提供自己的资料和看法;分享他人的研究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们“自由研究”的进展及成果,为他们的研究结果的汇报交流提供适当的条件(场所、设备、组织形式等)。 学生准备:将自己或小组在自由研究中所获得的原始记录资料收集好,并把研究过程和成果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语言、文字、图画、照片、录像等)。 四、教学活动建议 教师在组织研究成果的汇报时,设计的活动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活动形式要活泼有趣,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内容要科学有效,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方法、获得知识、得到体验;活动范围要全面广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活动方式。 1(开展一次自制玩具竞赛。 当许多学生都设计和制作了利用各种力作为玩具的动力时,比较适合采用这种交流活动方式。 学生喜欢制作的玩具可能包括: ?一个以橡皮筋的弹力为动力的小船或小飞机 ?一种用磁铁的磁力来控制使玩具在板上移动 ?一个以弹簧的弹力为动力的小车或小人 ?一个靠人力为动力的可移动的玩具 ?学生自己选择的以其他力为动力的玩具 教科书就介绍了以橡皮筋的弹力作为动力的小船的例子,教师在指导学生交流汇报时,可以安排这样的步骤进行: (1)介绍你或你们的小船的设计草图。 (2)展示并说明你们的小船是如何工作的。 (3)说明或介绍制作和改进的过程。 (4)组织同学对小船进行评估:它是怎样工作的?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2(组织一次“我的自由研究”科学报告会。 当大多数学生或小组的研究结果是以语言的、文字的形式呈现时,较为适合用这种交流汇报方式。 报告会主持人可以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学生来负责。 报告过程:各研究小组或个人依据自己的研究情况,向评议小组和全体同学汇报说明自 己的研究。然后,评议小组和同学就研究的课题向报告人提出问题和咨询,要求报告人回答。 最后,由评议小组给予评议。 报告会评议小组的组成。除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外,还可以请一些相关的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及校外专业人员。 课堂中的科学报告会不仅仅是学生相互交流认识,还意味着他们将在社会上搜集和共享的信息及时通报给个人,以利于学习。 3(举办一个“我们的科学研究”展览。 当各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有比较多的图片、照片或模型时,采用这种方式比较适宜。 课前,各研究小组围绕本组研究的主题,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汇集在一起,按研究过程的发展序列进行排列、组合,制成展板或展台。编写展品或展台的解说词。小组成员要集体讨论解说词的内容,尽可能要完整、科学、生动、有趣。每个小组选定一名或几名“讲解员”。 上课开始,各小组分别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和位置布置自己的“展台”或“展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展台”布置得图文并茂、立体直观、丰富多彩。然后,各小组相互参观各“展台”,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仔细阅读展品的介绍或说明。 参观交流是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过程,是学生对自己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知识、体验、技能的提炼和加工,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的。对展示中出现的不足或问题,教师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就此否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而要从中发现问题,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提高。参观时学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形成多向交流,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最后,各小组评选出最佳“展台”或“展板”(有条件的可继续举办校内展览)。最佳“展台”的评选以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为主,还可以评选出最佳“讲解员”、最佳设计者等。 教师的评价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各组“展台”的资料搜集、整理、布置的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对在整个研究活动中各小组表现的情况进行总结。教师的评价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要达到这样几个目的:首先,学习者要针对所面临的问题来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不仅要看到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而且要看到自己知识的缺陷是什么。第二,基于评价的结果和信息形成新的学习需要,并确定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适当的资源。第三,进一步形成和执行学习计划,以满足学习需要。最后,学习者要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中,并评价自己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目标。 五、参考资料 (引导学生观察玩具运动) 玩具是普遍的——无论一个小孩子有怎样的种族文化背景,他都需要玩,需要探索,需要体验发现的快乐。孩子能够把任何东西当成玩具,并且他们需要通过自己制造玩具和观察它们如何工作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1( 让学生们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讨论这些玩具都能够做什么样的运动。 2( 让学生观察在这些玩具运动时,哪些力在起作用。 3( 分组让学生检查他们的玩具并找出玩具工作的原因。 4( 让学生将他们的发现记录在下面。 玩 具 运动形式 运动所使用的力
/
本文档为【四下单元一1、仙人掌和骆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