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09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09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2017-09-01 50页 doc 87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09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09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 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本意是说, 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个“平民”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对下层平民阶层而言,恐怕仍属于 相对富裕的阶级。事...
09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09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 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本意是说, 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个“平民”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对下层平民阶层而言,恐怕仍属于 相对富裕的阶级。事实上,在孔子时代,是不可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程度的。从这一角度 看,孔子招收学生并非真的“无类”,因此,对孔子的“有教无类”亦不宜过分拔高,须作 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 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不论贫贱,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这是 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为他的“有教无类”提供了依据。第二,他也意识到 人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 的结果,不全是先天命定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大肯定了教育的 必要性与可能性。 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 下民。 三、教育内容论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 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论 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而“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 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 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 1 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孔子所谓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其道德条目已初步形成体系。不同的条目有其不同的地位, 对整个道德修养起不同的作用。仁是核心,礼是标准,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实施仁的原则、 方法等等。不同道德条目之间有着不同的结构方式,例如礼仁里,这是内外结构,孝与悌, 忠与信,又是纵横结构。总之,这些处于不同地位、具有不同作用,结构方式各异的道德内 容,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体系。这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 社会活动的重要标志。在孔子的基础上,孟子又归纳为三套系统:“仁、义、礼、智”,“孝、 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后又有“三纲”、 “五常”、“四维八德”(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体系产生。这些体系的形成,说 明我国古代道德教育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成熟,其导源都在孔子。 四、教学原则论 孔子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不少深刻的教学方法理论或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 1、启发诱导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启发一词即 从此来。朱子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 发,谓达其辞。”意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 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 “举一反三”。然后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主 动性、创造性。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 状态。 将孔子的启发式原则与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作比较,共同点:反对对学生施以灌输式 教育,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同之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由教师设问,提出 新问,让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再通过教师的层层反问,来启发学生,暴露学 生原有知识的不足。这一方法是以教师的教为核心,始于教师的设问,终于教师的结论。而 孔子的启发式原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让学生于无疑处有 疑,从而达到启发思维的效果。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以学代教”的重要特点。 五、历史贡献 1.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 育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朔 到孔子。他的贡献有: 2. 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 2 的下移; 3.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4.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5.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 的基础; 6.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 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7. 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 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研究孟子教育作用论的基本出发点。主要 论点有;其一,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所独具的特性;其二,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固有的,人有 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其三,孟子所说人性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 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这就说明了教育的必 要性。 从教育可能性角度上说,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 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因此,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 (《离 娄下》)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 这就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人只要按照自然的天性施以良 好的教育,如同给庄稼以阳光雨露,都能发展得很好。 孟子这种思想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有相似之处。既然趋向于善是人之本性,而善又是存在于 内心的,故他们必然把强调内省的道德自觉,当作教育思想的重心。但两人也有不同,苏格 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以认识论和形式逻辑为基础,侧重于善的定义;而孟子的教育思想却强调 以宗法关系的感情纽带为基础,侧重于善的内容—仁义礼智,这种不同又体现了东西方教育 思想的不同特征。 (三)荀子教育思想 3 从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教育作用论,即“化性起伪”。荀子说:“凡所贵尧、禹君子者, 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 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荀子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只要肯学习,接受教育,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呢?可见, 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 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就是教育哲学,在理论思维上有其进步意义,但也存在着缺陷与错误, 他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相互的唯物主义因素,但是, 他又过分高估了教育的力量,并且主张教育必须由圣人与圣王来主持,而圣人是如何“化性 起伪”的,则未能说明,这就陷入了一种理论困境与自相矛盾。 1、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侧重点不同,塑造人性的方法也不一样。孟子认 为道德是先验的、绝对的,道德是义务而不是为了服从上界的压力,他说“四端”是“我之 固有”,目的在于使人“良心发现”,从而,“反其初”;荀子则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要人通过后天的“学”与“伪” 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 状态的培养,提倡“养浩然之气”;而荀子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对人性加以治理。 2.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 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究其根本,都是儒家精神的传承。 无论孟、荀学说,谁对谁错,这两种教育思想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因此, 要准确地理解人性、理解教育,必须将孟子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结合起来考察,取其合理的 因素,而不可全面地否定或全面地旨定。对人性的理解要做到先天与后天的统一、自然属性 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而对于教育,也应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与教化法制约束的统一。这样,才 能实现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和荀子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四) 墨子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人的关系 墨子反对命定论比孔子更为彻底。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但又承认“唯上智与下愚 不移”,保留着命定论的残余。儒生公孟子一方面主张“君子必学”,但又重视天命,认为不 可抗御。对此,墨子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他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 (《公孟》)这就是说,学习完全是靠自我主观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方能取得应得的成果。所以墨子主张凡教导人学习,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对学者也 要有一定的强制督促,教其不能受外界客观的干扰影响。 4 相比而言,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 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亦,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 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墨子?所染》)这就是著名的“染丝 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 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 工艺技术知识,由于墨子身上具有明显的工匠传统,他本人也直接参加了手工匠 的生产劳动,是卓越的技师,有很高超的工艺技术,此已为当世所瞩目。 第二、 自然科学知识。墨家私学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涉及数学、光学、力学、机械制造 等方面。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造诣,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许多方面,均 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 军事防御守备教育。 总之,墨子的教育内容论很有特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 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有进步意义。 (五)一些著作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 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 领”。为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或称“八条目”。 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 5 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学记》论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与目的 《学记》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统治者要想感化人民,使百姓遵守社会 秩序,必须通过教育;而要建设国家、统治人民,也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 从教育作用也可看出,《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 的统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可见,《学记》将教育 与政治、社会高度结合起来,把教育当成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也是历代封建学者看待 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 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 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 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 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教学原则 《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 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 第一、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要成的。《学记》云:“虽有嘉 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段话意思是指教师自我提高的 规律,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 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 “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第二、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 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于教师也要免行为臣之礼,即“当 其为师,则弗臣也。”以示尊师之礼。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 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反复强调“知至 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 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6 第三、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学记》云:“大 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 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足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 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 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这一经验也是十分可贵的。 第四、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 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 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 适时而学,适时施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不 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果“杂施而不孙”,其效果将适得其反; “摩”指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妯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 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在观摩学习中要防止“燕朋”、“燕辟”,即不要结交不正派的朋 友,朋友间也不要迷恋于不正当的行为。 第五、启发诱导。《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 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要注 重高发诱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 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 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第六、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才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 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 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 畏难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 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 心,止则认真对待。这就要求教师懂得掌握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因势利导, 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此外,《学记》还提出了不少教学方法, 如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类比法等,也颇具理论价值。 (六)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 一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亦即“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他认为:首先要改变当时的学术混乱局面,实现思想的统一。培养和选拔贤才都必须统一思 想、确立标准,这个思想和标准应当归结到孔子之道上。 二是“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即由政府兴办教育以培养贤才。 7 三是使“诸侯、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即建立选士制度以选拔任 用贤才。 这对汉代的文教政策,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文教政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教育与人性 董子还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 之性为上品,认为这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其他人先天不可能、后天又不可及的,指的 是统治阶级最上层的比较少数的一些人,如帝王、周公、孔子一类人物,斗筲之性为下品, 他认为下品无善质,近于禽兽,教化是无用的,只能采用刑法对付他们。“中民之性”代表 万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即待圣王教化后方能成“善”,但却 不可能成为圣人,他们是主要的教育对象。“性三品”说,进一步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 能性,同时,也为皇权的神圣化、专制统治绝对化以及社会各等级的构成寻找理论根据。后 代的韩愈及宋明理学家,均继承、发展了这一学说。 (七)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与大学的教育思想 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说:“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 事之理。”(《小学集解•辑说》)他认为:“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 进退之节,礼、乐、射、御、、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 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章句序》)说明小学教育的任务是“教以事”,即培养训练 其封建道德行为习惯,而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明其理”,即在已经获得初步的道德观念和养 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而讲明“义理”。 朱子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 言、训诫、故事等,编辑成儿童道德教育用书,题为《小学》,文为流传。此外,他还专为 蒙童编写了《童蒙须知》,就儿童日常行为,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流”、“读 书识字”以及“杂细事宜”等项,每项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内容比《小学》更加琐碎。他认 为儿童从这些书的学习中,可以得到“做人的样子”,学到“事君事父兄等事”。其中也有关 于个人卫生、礼貌、读书、写字等良好习惯的要求。朱子阐述儿童教育的过程,开始是强制 性的,要求儿童朝夕刻意地模仿,然后,“积久成熟”,不需用心就自然而然地不越矩。 朱子主张儿童在15岁以后,进入大学,受“大人之学”,所谓“大人之学”,即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亦即格物致知的学问。在大学教材方面,他根据理学思想,对《论》、《孟》、《大》、 《中》作了新注释,编成《四书集注》。 8 二、朱子读书法及其启示 朱子认为为学先要穷理,要穷理必先读书。因为“天理”的精蕴全在圣贤的书中,故读圣贤 之书,是达到穷理的必经之途。他说:“夫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有圣贤之书, 故必由是以求之。”这样,读书就成为穷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穷理是读书的目的。 评述: 1. 朱子集读书法研究之大成,奠定了古代读书法的基础。后人依据此订立读书程序, 如元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明末陆世仪的“论读书”等,在封建教育实践中,影响很 大。 2. 六条“读书法”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综合体,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 个完整的读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以“居敬持志”为中心。有合理因素。体现了量力性、 巩固性、主动性等原则。 3. 朱子过分夸大了“读书穷理”的作用,特别提高了读儒经的地位,而且偏重死记 硬背,使学习的途径、读书的范围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对于造成人们“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书圣贤书”,把书本当作僵死的教条的不良学风,有重大影响。 (八)私塾的教材??蒙养教材 1. 文字及文章类教材。首先是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综合性教材, 一般将旧有的《三字经》(增补明清历史)《百家姓》《千字文》配套使用,统称“三百千”。 2. 伦理道德类教材。《日记故事》、《二十四孝说》、《增广性理字训》(程若庸)、《小 学韵语》等。 3. 诗歌类教材。以《千家诗》、《神童诗》为代表。《千家诗》初有南宋刘克庄选本及 明末王相选本,后来将二者合一,计五、七言诗二百余首。《神童诗》初名《汪神童诗》,辑 录宋汪洙幼小时诗作,在流传中不断补入他人作品,汪诗反占很小比例,就连书名也改了。 4. 知识类教材。介绍掌故、名物、各类知识的蒙学创始于唐李翰《蒙求》。这书一直 流行到清初,以后许多同类的蒙书就称为“蒙求”书。如明萧良友撰、清杨臣诤校补的《龙 文鞭影》、《史韵》(明赵南星)等。 9 (九)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一、“致良知”的教育作用与目标论 陆提出“心即理”的思想,认为仁义礼智等“天理”是“根乎人心则塞乎天地。”王守仁继 承了这一思想,认为“理在本心”,而非心外,从这一观点出发,阐述教育作用。他认为“理” 就是“心”,“心”是无地万物的起源,也是主宰。“心”即世界,无所不包。“心”与“理” 合而为一,不可分离。世上不存在离开人的主观认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规律。故教育的作用 就是“不假外求”、“求理于吾心”,直接了当地向内寻找,到内心中去体认。 王阳明又把人心中的“天理”叫做“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一切事物及 其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先天的、不教自能的封建道德观念和品质都包括在“良知” 之中,这个“良知”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既不会减少,也不会丢失,但都可 能被蒙蔽。他认为“致良知”的具体方法是“格物”。 王阳明的教育作用论,要求人们向内心去寻找先天存在的道德,以“心学”观点来论证教育 作用,让人们把封建道德看成是自发的而非强制的,内在的而非外加的,使人更易接受伦理 道德的束缚。所以,这种理论是明代中叶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歪曲的反映。曾国藩、蒋介 石都曾吹捧过王守仁“致良知”说,认为这是“求学作事”之根本。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郭 沫若也曾受过王守仁的影响。 二、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含三层意思。其一、量力而行(施教)。他认为良知人皆有之,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人之 资质不同,圣人与常人不同,圣人之间亦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yi,约20 两),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 教学应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逐步提高和加深,不可贪多图快,这样才能防止“食而不化”,还会使学生有自得之美。如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 余,则无厌若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中)可见已不局限于孟子“盈科而进”的 比喻,而是与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联系起来,这是对教学思想的贡献。 三、儿童教育论 这是其教育思想中比较精彩的部分。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 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1)批判现状: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方法很机械,教 育手段也很粗暴。他说:“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 10 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 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复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 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教师每天只是督促儿童读句子、背课文、摹 仿写字和作诗文,检查责备儿童的行为举止,而不知道应对儿童用礼来教导,晓之以理。只 是想使儿童聪明,但不知道应在道德礼仪上养成儿童的善行。教师经常鞭挞儿童,有时甚至 用绳索捆缚来压制和折磨儿童。所以有些儿童把学舍看作是监狱,把老师看作是仇人,不肯 上学,经常逃学,捣蛋撒谎,只顾游玩而不思学习,以致学无长进。 (2)顺应性情、激发兴趣。王守仁坚决反对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他针对当时儿童教育中 的弊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王守仁认为,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他说:“大抵 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 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同上)儿童的性情总是喜欢嬉游, 而怕拘束与禁锢,就象草木刚刚萌芽,顺应它就会发展,摧残它就会衰退。所以他主张采取 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才能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如春 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条。 (3)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 想和性情。一是“诱之诗歌”,他主张以唱歌吟诗的方式来教,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志向, 而且还能消除他们的顽皮,使其多余的精力有发泄的机会,也能解除儿童内心的愁闷,使他 们开朗活泼起来,并能适度地表达其情感。二是“导之习礼”,他主张以学习礼仪来教育儿 童,使儿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还能通过礼仪动作,“动荡血脉”,锻炼身体,健壮体 魄。三是“讽之读书”,他主张通过读书,开发儿童的智力,增加儿童的知识,同时还能“存 心宣志”,形成儿童的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此外,王守仁认为还应有“考德”这门课, 并作了具体规定。要求每天清晨,检查儿童在家里、在街坊中的言行心术、爱亲敬长、步趋 礼节、忠信笃敬等做得如何,要婉转地加以诲谕,开导,然后再就席授业。这有利于从小训 练其道德行为习惯。 (十)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他极力批判自汉以来二千年的重文轻实的教育传统,包括玄学、佛学、道学以及宋明理学。 他提倡实学,亦有其历史依据。他认为尧舜周孔就是实学教育的代表者,如孔子之实学注重 考习实际活动,其弟子或习礼,或鼓瑟、或学舞、或问仁孝、或谈商兵政事,于己于世皆有 益,而宋儒理学教育却相反,主静主敬,手持书本闭目呆坐有如泥塑,在讲堂上侧重于讲解 和静坐、读书或顿悟,其害有三:一是“坏人才”。即理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柔弱如妇人女 子,无经天纬地之才,他指出,如果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即使读书万卷,也是毫 无用处的。这种教育不仅害己,而且害国。二是“灭圣学”。他认为理学家只从章句训诂、 注解讲读上用功,从而陷入了一种文墨世界,国家取士、教师授课、父兄提示、朋友切磋, 11 皆以文字为准,这就丢弃了尧舜周孔的实学精神。尤其是倡行八股取士后,为害更大。三是 “厄世运”。汉儒宋儒之学败坏了学术与社会风气。学术完全成了一种文字游戏,统治者更 是利用科举八股把士人囿于文字之中,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社会道德、经济、人才的腐败与 衰竭,皆与此有关。结论:以实学代理学。 二、实学的教育内容 他认为尧舜周孔都提倡实学、行实教,既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国家,所以他认为必须恢复其 道,主张以他们所倡导的三事、六府(认为此乃尧舜之道)、三物(六德、六行、六艺,此 乃周孔之道)为教育内容,另外还把劳动教育与体育列为教育内容。在本质上既不同于禅理 语录,也不同于诗文制艺等教育内容,冲破了千百年来传统经学和理学的局限,他希望通过 以三事、三物等丰富而实用的教育内容来培养能经世致用的人才,改变理学所造成的种种弊 病,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 他不仅提出了如此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还付诸实践。他在晚年开办的漳南书院中,曾分斋 而教。这一计划既体现了其丰富而实用的教育内容,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制度与分科教学的思 想。但他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自居,故在教育上特重礼教,天天率弟子家人习礼,大大冲 淡了其实学教育内容的进步性。 三、“主动”、“习行”的教育方法 与宋儒主静的原则不同,他强调“动”,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变动发展的,他考察了当时社会 后,认为明朝的灭亡,士人的衰弱都深受这种主静和书本教育之害,故极力反对主静的教育 方法,而代之以动的教育方法。吾尝言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 天下动则天下强。”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要》中曾评价:“颜元以实学代虚学,以动学代静 学,以活学代死学”。其评价非常恰当。 教人为学既然主动,就必须重习行,习即练习,行即实行,主张以行动为中心原则。他提倡 的习行主动的教育方法是与书本教育相对立的,他主张通过习行的方法获得经验与知识,反 对理学教育把读书作为唯一的求知途径,而认为“读书乃致知中之一事,专为之则浮学”。 如何体现?他认为在于“格物致知”,有创新的理解。他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特别是五 四以后,为了提高民族士气,改变体质,曾有不少仁人志士极力宣扬其习行主动的思想,产 生了良好的作用,但完全否定理学主静、读书的方法,也是偏激的做法。 (十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12 一、“中体西用”概念的提出 早期改良派冯桂芬于1861年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 建立一种中西合璧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新”文化。 郑观应:“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审其变通,操纵刚 柔,洞达政体,教学之效,其在兹乎!” 孙家鼐:“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 中学有失传者,以丁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王韬:“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以器胜。” 洋务派也以此为理论核心,系统提出“中体西用”理论的是张之洞,这一理论体现于1898 所诸《劝学篇》。全书分24篇,分内、外两篇,内9外15。 二、“中学”、“西学”具体内涵 中学指封建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他在《劝学篇》中说:“《四 书》、《五经》、中国史学、政书、地图为旧学,”他认为这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应当放在首位, 学生应先从经史子集中学习“圣人之心”和“圣人之行”,然后才学习对封建统治有用的“西 学”。 西学指“西政”、“西艺”两方面。“西政”中又推崇“刑狱立法”,(法律制度),与维新派“西 政”有本质区别,并非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他极力反对那些能动摇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 自由的政治学说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化。把新思想比作“洪水猛兽”,将提倡资产阶级文化 的人视作“自忘其祖”、“自贱其宗”。“西艺”即自然科学技术知识。 对近代新教育的影响。“中体西用”是创办中国近代新教育的指导思想。百日维新教改未脱 出此论,变法中之文教政策也贯穿这一思想,《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办学宗旨是“中体西 用”的具体化,因此,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 在当时的中国,要在封建主义旧文化弥满天下有社会里塞进若干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外, 还不能提出更有效的宗旨。只有以“中体”为前提,西学才能有所依托,否则,它在中国则 没有适于生存之土壤。也正因此,中体西用有其积极的影响,它使中国人看到了另外一个陌 生的世界,引进了一部分西学,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三、关于学制改革的思想 1. 主张天下广设各级学堂。提倡因陋就简,利用各地书院、善堂、祠堂、庙宇等场 13 所及其经费兴学,鼓励地方官绅捐资办学。 2. 关于学制改革的设想。张之洞曾在《劝学篇》中提出过建立三级学堂的构想。1903 年,奉旨与张百熙、荣庆一起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该学制是张之洞学制改革思想的具 体化、法规化。 3. 主张设立工农兵学商等各类实业学校。在这种“振兴实业、为国储才”思想驱动 指导下,张之洞除了积极兴办各类实业教育机构外,还借鉴国外设计了三等各类纵向衔接横 向联系的完备的实业教育体系,为我国近代实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4. 主张设立师范学堂。他还强调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使之在癸卯学制中自成系统。 他认为:“学堂必须有师”。因此,“办理教育,首重师范”。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张之洞在办 学实践中,对师范教育格外重视。在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中,三级师范自成体系。1907 年掌管学部后奏准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是为我国女子师范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的开 端。张之洞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师范体系的确立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十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开民智、育人才”的教育作用思想 梁与康一样,都持有“教育救国论”的观点,故非常重视教育作用,认为国家的强弱以教育 为转移。他说:“世界之运,由乱而近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 以开民智为第一义。又说:“今日中国之大患,苦于人才之不足,而人才不足由学校不兴也。” 只有变法图强,才能兴学校、开民智。 他还阐述了“民智”与“民权”的关系。他说:“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有 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 他的意思是说,只有首先提高了人民的文教素质,然后才能在中国实现民权政治。他把“育 人才”、“开学校”手作是“开民智”,提高人民素质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实行维新变法的 根本之所在。这实质就是把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培养大批具有维新变法思想、掌握西方 科学技术的人才上。 梁启超就是从这一角度论述教育作用的,他的这种认识是卓越而深刻的,然而在当时的中国, 仅靠教育去“救亡图存”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一点他与康有为的见解是一致的。 他与康有为不同的是,他更强调了教育应有明确的“完旨”,即指出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的问题。 梁启超认为,教育是人类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更不能没有宗旨,他曾说:“他事无宗旨犹 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培养 14 出来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可以为一个人的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所以他 提出教育要培养“特色的国民”(“新民”),这种“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 新的特性和品质。事实上,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新一代,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培养人才上的 积极要求,不失为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 二、论儿童教育 梁启超重视儿童教育,他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他写了《论幼学》,集中阐述了他关 于儿童教育的主张,并介绍了西方国家儿童教育的经验,对改革当时中国的儿童教育提出了 自己的主张,他批评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儿童采取的体罚??“扑教”,认为“导之不以其 道,抚之不以其术”,“但凭棒喝”,结果使儿童视学校如囚牢,畏教师如狱吏。他认为这种 儿童教育必须彻底改革,他大声疾呼,若要保国保种,“非尽取天之下学究再可教之不可, 非尽取天下蒙学之书而再编之不可。” 他详尽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儿童教育:“先识字,次辨训,次造句,次成文,不躐等 也。识字之始,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必教以天文地学浅理,如演戏法,童子所乐 知也。必教以古今杂事,如说鼓词,童子所乐闻也。必教以数国语言,童子舌本末强,易于 学也。必须以算,百业所必用也。多为歌谣,易于上口也。多为俗语,易于索解也。必习音 乐,使无厌苦,且和其血气也。必习体操,强其筋骨,且使人人可为兵也。日授学不过三时, 使无太劳,致畏难也。” 他认为儿童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从小及早传授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常识,然后逐步扩大学生的眼界。要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引起 儿童的兴趣。要从小教以外国语,孩子容易记住和掌握。还要授以歌谣、俗语、音乐、体育, 使儿童德、智、体、美得到和谐的发展。 他还建议为儿童编好蒙学读物,认为儿童应读七种书:识字书、文法书、歌诀书、问答书、 说部书、门径书、名物书。对这七种书,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且还指出了教学方法,是我 国近代最早提倡各科教材教法的教育家。 三、论女子教育 《论女学》一文详述论述了女子教育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女子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家庭和种 族的后代,关系到国家的强弱。他说:“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即:中 国积弱的原因,就是由于妇女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他认为良好的女子教育,“上可相 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他批判了封建主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所 以他从主张男女平权的思想出发,要求仿照西方各国,创办女学。 为了推行他的女子教育的主张,他曾计划先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一所,然后逐步推广至各省 府州县。为此,他写了《倡设女学堂启》,并附《女学堂试办略章》,对女学的办学宗旨、课 15 程设置、教职人员、、招生对象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他计划这所女学堂招收 8-15岁的“良家闺秀”,其教学内容:“中文西文各半”,设三种学科:算学、医学、法学, 另设师范科,“专讲求教育童蒙之法”,学成后,发给文凭,即可充任医师、律师、教习。 梁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提倡创设女学,以及他对女学的规划和设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四、论师范教育 专论《论师范》集中阐述了师范教育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 础。他说:“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师范也者,学子之根核也。师道不立,而欲 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也。”故他得出一结论:“欲革旧习、兴智学, 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在他设计的《教育制度表》里,就包括有“寻常师范学校”、“高 等师范学校”、“师范大学”三级比较完整的师范教育系统。可见他对师范教育的重视。他把 师范教育看成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这是深刻、卓越的见解,表现出一位教育家的战 略眼光。 (十三)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时,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个方 面。他认为现象世界是相对的,可以经验的,属政治范围;而实体世界是绝对的,是超越于 经验之外的,是超政治的。但两者又不是相脱离的,而是紧密结合的,联合两个世界的就是 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追求现象世界的幸福也是为了这 一目的。 从这一理论基础出发,他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前者 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分别相当于体育、智育和德育;后者有世界 观教育。前者以追求现世幸福为目的,后者以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境界为目的。而美育则是 联系二者的纽带。 蔡元培认为,五育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世界观及美育是完 成道德的手段,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总之,“五育”并举的教育, 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应该说,这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 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这 几方面的教育,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16 二、改革北大及其高等教育思想 (1)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关于大学性质问题) 北大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北大)“老爷”式的学生继续下来的,官僚积习很 深,当时学生入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升官发财的阶梯,对学问则 无兴趣,上课瞌睡,或看杂书。1916年底,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先作了一番调查研究,认为整顿北大的办法,第一是改变学生的观念。 (2)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体现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蔡赴校之前,校政腐败,教员缺少学术研究的气息,基于此,他以“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 容并包主义”为方针。一是体现于对待学术,二是体现在对待教员两方面。蔡元培主张学术 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故他在延聘新教员时,只问学识不问派别、资格、年龄、国籍。 他认为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每一种派别,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应让他们并存。 这能使学生能够广泛接触教员中不同学派的观点,兼听则明,启发思路,令其有自由选择的 余地。当然也不是无所不包,比如宗教,他就不允许教员在课堂上宣讲,他主张网罗众家、 兼容各派人物,但绝不容不称职的教员,对于学术水平低者,不论中外教员,一律裁减。 (3)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 北大改革前,体制比较混乱,各学科各自为政。蔡元培主张学习德国大学的管理方法,组成 健全的教授会,使学校决不因校长一人去留而引起动荡。他认为,第一步应是组织评议会, 每5名教授选举评议员一人,全校共19位,校长是评议长。评论会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 与权力机构,凡学校的兴废皆需经评议会审核通过。第二步组织各门(系)教授会,共11 个学科教授会,由各学科的教授公举教授会主任,任期三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科的教务 和教学工作。后由各学科教授会主任组成统一的教务处,教务长由这些主任推选,任期一年 (4)改革教学体制 他主张废除年级制,仿效美国学校之法,实行先科制。他认为:大学采用年级制,就与小学 校无异,使成绩好者无法进步,而留级者每因数门学科不及格,须全部修习,兴趣全无,严 重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选科制“比现行年级制、划一制可以发展个性。”他说:“知教育者,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可见选科制的实行与蔡这一思想相 关。他还认为:选科制是新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平等并不是消灭个性,有特长者不可强屈 之以普通。 (5)改革高校办学体制——论学与术 在蔡元培看来,学与术,实为两个名词,应有所区别,即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应有区别。学 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科是学,法、商、医、工、农皆为应用,属于术。学与术虽然关 系密切,“学为基本,术为支干”。 17 在北大学科设置上,他将文、理、法、商、工等多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商归入法科, 工科并入北洋大学。后又相继成立研究所。1919年,废科设系,共11个系,要求文理兼习, 学文科的兼习理科,学理兼习文科。 蔡元培主张学术分校,大学专设文、理二科,在当时还有反对“重术而轻学”风气的积极作 用。蔡元培不仅主张文、理科与应用学科分别设置,而且还主张沟通文、理科。 三、论教育独立 1922年3月,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了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 格,毫不受各政党与教会的影响,教育为什么要独立呢?第一,他认为,教育是发展人的能 力,完成其人格,不是将他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别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应超 然于政党和宗教之外。第二,教育的成效不是一时能达到的,政党不能常握政权,往往不出 数年,便要更迭,若把教育权交给政党,两党更迭的时候,教育方针也要跟着改变,教育就 没有成效了。第三,教育是进步的,凡有学术,总是后胜于前,而教会是保守的,故教育要 超然于各派教会。 蔡元培认为,教育独立的内涵应该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 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教育行政独立,要求各省设立专管教育的司,不能附设于政 府部门之下,由懂得教育的人充任,教育总长不能因政局而变动。第三,教育思想独立,要 执行一定的方针。第四,教育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第五, 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交给教育家办理, 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西 方教会文化“渗入教育”,在中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无疑,在 当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交给教育家办理, 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西 方教会文化“渗入教育”,在中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无疑,在 当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然而,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主张教育脱离政治,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 的。 总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 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的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 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 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 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 18 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由于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 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 一、生活即教育—本体论 其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其二,生活教育自有人类生活即已产生,且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其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来进行。 其四,由于生活多种多样,有好坏、进步落后之分,故教育也有好坏、进步落后之别,只有 过上好的、前进的生活,才能接受好的、进步的教育。 提出依据:一是中国教育现状,长期以来脱离生活实际。二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非将来生活的准备。”主张将社会上的生活引入学校,从 而获得经验与能力。陶则进了一步。 注意点:陶主张生活即教育,但并非等同,从而主张取消教育。而是强调两者间的一致性与 相关性。 二、社会即学校—领域论 生活即教育,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故社会即教育之场所。他认为依据在于:其一,传 统学校与社会隔了一道高墙,而改良者主张半开门,将社会上的东西,选一部分并加以缩小, 再搬进学校,使学校“社会化”。总归仍是鸟笼,而非鸟世界。生活教育者则主张把墙拆除, 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人人都是学生。其二,从人民大众的处境来看, 传统的学校教育将大部分人民排除在学校之外,无法普及教育,倘若将马路、弄堂、乡村、 工厂、店铺、监狱均视作学校,当作教育自己的场所,就能使所有人都接受到教育了。其三, 杜威“学校即社会”论。这里可思考一个问题,即关于陶与杜威思想的关系,传统观点总是 从政治角度来谈两者的本质区别,资产阶级思想家与人民教育家的区别,事实上两者是一脉 相承的,均在于强调充分的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在本质上,始终是一致的。如果说有不同, 也是国情的不同。当时的中国,普及教育连一年加补习教育都实现不了,是“小众教育”。 就教育自身发展顺序来说,一般都是经过“学校社会化”—社会学校化—社会学习化的过程。 总之,陶的用意旨在扩大教育的范围、对象和教育的内容。当然这一主张所反对的是脱离生 19 活、脱离民众的“死学校”,而非取消学校。 三、教学做合一—教学论 教学做是生活之三方面,也是教育的三方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其涵义是:教的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均 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便是先生,在做上学的便是学生。 做的涵义: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是蛮干,不是做;单纯的劳心,是空想,也不是做。 与杜威“做中学”有一定关系,均以做为中心。但也有区别,教学做三位一体,强调其内在 的联系,尤其是强调“劳力上劳心”,培养运用“活知识”、有行动能力、创造力的人才,更 有积极意义。 陶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新的进步的教育理论,批判旧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重 新解释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主张变革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当然,从理论体系上说,并不完备。 四、普及(生活)教育思想 1、三大要义:传统理解即义务教育与补习教育。以识字扫盲为基本任务。陶的理解:其一, 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是指学龄儿童及失学成人之普遍入学。其二,整个生活现代化,不仅 指普遍识字或文盲之普遍消除。其三,整个寿命(一生)现代化,而不仅是有限几年的义务 教育。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宏大的理想教育,大约生活不灭,永无普及教 育之日。 2、组织形式:工(做工)学(科学)团(团体)。“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是一 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实行军事、生产、科学、识字、运用民权、节制 生育六大训练。 3、教育方法:推行小先生制。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发动小学生来 充当教师。优点:有利于女子教育的普及;能使中华民族返老还童,使成人得到一种少年精 神;不花钱便能接受教育;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白天学习,晚上教人。 五、论民主教育: 1945年,陶发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他认为:所谓民主教育,1、应该是民有、民治、 民享的教育,以反对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民主的教育必须达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 知。2、应该是“文化为公”、“教育为公”,不分民族、性别、老少、阶级都应该教育机会均 等,但不妨因材施教。3、应该是使学生自动的民主的教育方法,要多种多样,要生活与教 20 育联系起来。4、应该是民主的学制,从单轨出发,多轨同归,换轨便利。 陶提出,要实现民主教育,教师首先要自我教育,肃清二千年专制制度和十多年法西斯训政 所遗留在教师身上的余毒。树立真正的民主作风。1、向老百姓学习,学习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感情、人民的美德。2、向小孩子学习。 六、创造教育思想 以开发儿童创造力为核心内容。但他并不是从心理素质及其形成因素方面去分析,更多地是 论述创造能力的社会方向、内容、动力方面的问题。 在陶看来,所谓创造力,即“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从社会政治方面看,即为争取 民族大众的生存和解放而斗争所需的能力,以及为使中国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建设 新中国所需的能力。 从教育方面说,包括:一是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的“治学”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或认知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言能行、掌握 各种工具的技能和处事的能力。 陶创造能力的思想特点:一是治学与治事能力并重。二是发挥创造力与引导创造的方向、动 力相结合。即与社会政治理想的结合。 做法: 一是实施“手脑并用”的教育,实践是创造之源,“中国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 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故教育要与生产蔻相结合。 二是创造的环境与环境的创造。学校的生活应是一个有创造气氛的教育环境,要通过师生的 活动创造这种环境。只有学校与自然社会环境“血脉相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创 造力。 三是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发出“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声,提倡解放儿 童创造力,要以“赤子之心”去了解儿童,认识和发现儿童的创造力。他提出了“六个解放”。 即首先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将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裹头布一块块撕下,思想解放出来, 才能独立思考。其次,解放小孩子的眼睛。旧教育使儿童“載上封建的有色眼镜”,应让儿 童的眼睛得到解放,使之能看清事实,不受教条蒙蔽。再次,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有 动手的机会。第四,解放小孩子的嘴。传统教育反对孩子“多嘴”,阻碍了孩子的创造力发 展,应该使之得到“言论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第五,解放孩子的空间,他说:“从前 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 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接触社会中的三教九流,与万物为友,向三百六十行学习。才能 得到丰富的资料,发挥内在的创造力。第六,解放小孩子的时间,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占 据了孩子的全部时间,会使其失去创造欲望。 21 (十五)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1)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从理论价值而言:“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 世界增进生产力”。就其教育和社会影响而言,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的职业素养,使学校培养 之材无不可用;就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而言,在于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困 难、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的问题,消灭贫困。 地位: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所谓一贯的,是指 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 职业生涯,建立起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 (2)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要手 脑并用”。他批评清兴办的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黄炎培 的这种教育思想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看到了教育与生产能力的关系,这是对教育的全新理 解和诠释。 (3)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是有业者乐业。 所谓“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造就使用人才,同时解决 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至浪费,使生计得以保障。所谓“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 教育形成人的道德智能,使之能胜任所职、热爱所职,进而创造发明,造福于社会人类。同 时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的目标: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 无不乐之生”的目标,职业教育决不限制任何人的个性发展而必有益于个性发展,因此它不 排斥精英的培养,但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这种职业教育 就是大众教育。 (4)职业教育的方针:社会化,科学化。 职业教育社会化,内涵丰富,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办学组织的社 会化,办学方式的社会化。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具体说来, 开展职业教育,其工作分为两类:一是物质方面的工作,包括农业、商业、家事等专业课程 的设置、教材的选编、教学训练原则的确定、实习设施的配置等;二是人事方面的工作包括 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自身的建设等。 22 (5)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 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 “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 (6)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 他提倡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主张职业教育,决不能仅从职业学校,仅从教育界,甚至不 能仅从农工商几个产业下功夫,而必须参与整个社会运动。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 联系,必须开门办学,参加社会的活动,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 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联系。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黄炎培先生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 (十六)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一、四大教育: (1)以文艺教育功愚,培养知识力。四人教育之中,文艺教育包括文字教育与艺术教育, 它是攻“愚”的利器,目的是要发扬“脑矿”中的“知识力’。它是平民求获知识的有效工 具,为他们更多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可能。文艺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使人们感受到知识和信息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投入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中去。 (2)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卫生教育目的在于防病治病,培养“健康力”,是攻“弱” 的良方。“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谋公共的卫生,以提高其健康生活, 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晏阳初主张将卫生教育与创建乡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相结合,从 个人知识和社区服务的双层面为平民的健康提供可能的帮助。 (3)以生计教育功穷,培养生产力。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层面着手 提高平民的生活品质的教育。生计教育要开发“生产力”,是攻“穷”、治“穷”的法宝,其 目的在于“吾及科学的知识技术,改善其生计组织,以提高其经济生活”,促使农村经济的 健康发展。 (4)以公民教育功私,培养团结力。公民教育是攻“私”的利器,要轰开自私自利的壁垒, 以培养人民的团结力。“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从根木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 德生活与团体生活,为生计教育而组织建立的自助社、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也被公民教育用 来训练平民互助合作的品质,成为一种重要的公民教育形式。 二、三大方式: 23 为进行“四大教育”,晏阳初提出了“三大方式”,对应不同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教育方 法。 (1)学校式教育。学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开办各种平民学校来进 行,除采用普通的讲授方法外,为了方便识字,还使用了挂图、幻灯等工具,正如晏阳初所 言:“图画之能引起兴趣。又幻灯白布上的字甚大,人所得的知识,85%是自目入,所以影响大。如使学生口念;则目能受影响。幻灯之后,叫学生习字,又受一种影响。有眼、耳、 喉、手、口五种影响,则无不能学之人。”在学校教育中,还采取了导生制的方法,通过学 生传授学生,最经济、最迅速地普及教育,弥补教师不足的缺憾。 (2)社会式教育。社会式教育以成人为主,根据成人的特点多采用讲演、戏剧、展览、电 影等直观教育方法。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版发行了多种平民 读物和《农民周报》;创造了“表证农家”,“表证”就是由受过培训的农民公开表演,证明 某一成功的实际效应,让更多的农民从中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从而信服并要求效仿。 (3)家庭式教育。家庭式教育主要通过家庭会进行,用横向联系的方法把不同地位的家庭 成员组织起来进行教育,如家主会、主妇会、少年会、闺女会等,目的是使“家庭社会化’, 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 三、“化农民”和“农民化”思想: 他认为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为此号召知识分子们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 镜,换上一副农民镜。要做到农民化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先明了农民生活的一切,要努力 在农村作学徒,虚心给农民作学徒,给乡下佬办教育,我们须从乡下佬学。因为农民虽然不 知科学的名词,未曾受过书本式的教育,却有实际生活的知识与技术,因而值得学。那么怎 么学?那就彻底地与广大农民打成一片,惟有如此,才能深切了解农民,懂得他们的需要, 才能实在在进行乡村改造。 可以说化农民和农民化是他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目标和途径。 (十七)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理论的实施 一、乡村教育理论: (1)中国问题的症结:四个病症:“愚、穷、弱、私”。对于此种现象提出相应的措施。 (2)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是当时乡村建设。他分析说,中国自周代 24 就已脱离了阶级社会,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阶级对立,“中国旧社会可说为伦理本位,职业 分立”的社会,完全不同于西洋近代社会的“个人本位”和“阶级对立”。 (3)为什么中国社会改良唯有走乡村建设之路?首先,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80%以上的人民生活在乡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道德和理的根在乡村,要保存中国传统 文化就必须从农村入手;其三,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已被破坏得不堪收拾,乡村经济尤其陷 于破产,中国如要从头建设,必须一点一滴从乡村建设起。 (4)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建设应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 教育需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然已经严重失调,而教育的功能又在 于延续文化而求其进步,为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失传,不使停滞,必须借 助教育之功。同时,中国社会的改造其实是一个如何达到现代文明的问题,是一个如何以中 国固有精神为主吸收西洋文化或者说是融取现代文明以求自身文化长进的过程。所以说,建 设必寓于教育,乡村的进步,社会的改造。在乡村建设中,学校必然成为社会的中心,教员 必然成为社会的指导者,乡村建设是“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 二、乡村教育实施: (1)乡农学校的设立。 1931,在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培养乡村建设人员,规划指导实验区的乡农教育,为寻求民族自救之路作了艰苦的探索。1933看开办了乡农学校。 乡农学校分村学和乡学两级。从教育程度上,文盲和半文盲入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乡学; 从行政功能上分,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向学是村学的上层结构。其组织原则:其一,“政 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其二,学校式的教育和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 (2)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 乡农学校的教育从识字、唱歌的等最“平淡”处入手,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公共课程,如识 字、唱歌等到普通课程和精神讲话,尤重后者。另一类,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 的,如学习植棉技术。总之,乡农学校的所有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适合农村 生产、生活的需要。 (十八)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与活教育思想体系 一、活教育实验: 1919.9任教南京高师,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期间投身教育改革,创办中国第 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 1941年1月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有影响的“活教育”理论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 25 1942年初,幼师附设婴儿院。1943年,幼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增设专科部。“活教育”实验已形成包括专科部、幼师部、小学部、幼稚园、婴儿院五个部门的幼儿教育体系, 并在教育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德育原则、课程与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造就了一所 有崭新气象的新型学校。 1945年秋,陈鹤琴被任命为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他获准将幼师专科部改为国立 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前来上海。年底,又创办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后改立上海市立女子师 范学校并附设附小、附幼。他兼任幼专、幼师两校校长,继续他的“活教育”实验。 二、“活教育”思想体系: (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作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 义的目的。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 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做“中国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 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不同在于,生活在这一国度的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 生长在这一个国土的人们,其命运息息相关。做“一个中国人”,并进一步提出做“现代中 国人”,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 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 (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 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 和知识。既然“活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 要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的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为此,他提出能 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 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依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 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教 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 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 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地暗示胜于交际的命令;替 代教学法;注意环境;分组学习;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儿童;精密观察。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和批评研讨。 26
/
本文档为【09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