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切线·半径·垂直

2017-09-02 7页 doc 45KB 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切线·半径·垂直,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杨仁智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普格 615300 【摘要】圆的切线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大节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其判定和性质的方法很多,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又容易混淆,所以也是这一大节的教学难点。本文通过例举典型例题,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切线 半径 垂直 定理 例题 圆的切线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大节的教学重...
切线·半径·垂直
,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杨仁智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普格 615300 【摘要】圆的切线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大节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其判定和性质的方法很多,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又容易混淆,所以也是这一大节的教学难点。本文通过例举典型例题,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切线 半径 垂直 定理 例题 圆的切线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大节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其判定和性质的方法很多,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又容易混淆,所以也是这一大节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学生多能记住定理,但领会中却抓不住实质,应用中又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规律,教给学生学习要领,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 如何理解、领会定理的实质 我们知道,切线判定方法主要有:如果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这个圆的半径,那么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径是圆的切线。切线的性质主要有:圆的切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等等。方法虽多,叙述冗长,但却不外乎“切线?半径?垂直”三者的关系。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由这三者简单 ,组合而成。即“半径+垂直切线”为判定,而性质则为“切线+半径垂直”和,“切线+ 垂直半径”。从以上简记明显可知:只有“半径”和“垂直”两个条件, 同时满足时,才能证得直和是圆的“切线”;而已知圆的“切线”时,可由“半径”得“垂直”或由“垂直”得“半径”。也许这样简记不够严密,但却能帮助学生抓住和领会定理的实质,也为总结和掌握其应用思路作了很好的铺垫,还为今后应用它解决有关问题指明了方向。 二、 定理的应用思路 从以上的理解和分析可得: 1判定(即要证直线是圆的切线)的应用思路: 已知半径 直接证垂直 (证半径垂直于直线) 已知公共点 连半径, 证垂直 (连结圆心和半径)(证该半径与直线垂直) 未知半径 未知公共点 作垂直, 证半径 (过圆心作直线垂线) (证该垂线段长等于半径) 2性质(即已知直线是圆的切线)的应用思路: 已知切点 连半径, 得垂直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杨仁智 ,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连结圆心和切点)(推得该半径垂直于直线) 未知切点 作垂直, 得半径 (过圆心作切线垂线)(推得该垂线段长等于半径) 掌握以上应用思路,学生很容易根据题目类型,选择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和需要的方向,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准确,既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又明确了判定和性质的区别。 三、 应用举例 例1 已知: 如图.?ABC内接于?O .AB为直径,?CAE=?B 求证: AE与?O相切于点A 分析:要证AE与?O相切,选用判定定理,属于已知半径OA,所以应用思路选“直接证垂直”,即本题关键是推证OA?AE. 证明:AB为?O直径 ?ACB=90? ?BAC+?B=90? ?BAC+?CAE=90? ?CAE=90? ?BAE=90? OA?AE AE与?O相切于点A 例2如图 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 AB是?O的切线 分析:要证AB是?O的切线,选用判定定理,属于未知半径,但AB与?O有公共点C,所以应用思路选“连半径,证垂直”,即连结OC,设法证明OC?AB. 证明:连结OC. OA=OB OC是等腰?OAB底边AB上的中线 OC?AB AB是?O的切线 CA=CB 例3 如图梯形ABCD中,AB?CD,?A=90?,BC是?O的直径,BC=CD+AB 求证:AD是?O的切线 分析:要证AD是?O的切线,选用判定定理,属于未知半径,直线AD与?O的公共点又不明确。所以应用思路选“作垂直,证半径”,即过点O作OE?AD 1BC于E,设法去证明OE是?O的半径,也就是要证明OE=. 2 证明:过点作OE?AD于E ?A=90? CD?OE?AB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杨仁智 ,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AB?CD DE=AE BC是?O的直径 OB=OC OE是梯形ABCD的中 OB=OC 1,,位线 OE=CD,AB 2 1 OE=BC AD是?O的切线 2 BC=CD+AB 例4 如图 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 AD和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 求证: AC平分?DAB 分析:本题已知CD是?O的切线,选用性质定理,属于已知切点为C。所以应用思路选“连半径,得垂直”,即连结OC,从而可推得OC?CD. 证明:连结OC OC?CD CD是?O的切线. OC?AD ?2=?3 AD?CD ?1=?2 AC平分?DAB OA=OC ?1=?3 例5 已知:如图 MN是?O的切线,AB是?O的直径 求证:点A、B与MN的距离的和等于?O的直径 分析:本题已知MN是?O的切线,选用性质定理,但MN与?O的切点不明确。所以应用思路选“作垂直,得半径”,即过点O作OE?MN于E,从而可推得OE是?O的半径。 证明: 过点O作OE?MN于E OE是?O的半径 MN是?O的切线 OE?MN AC?MN AC?OE?BD BD?MN CE=ED AB是?O的直径 OA=OB OA=OB OE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AC+BD=2OE 点A、B与MN的距离的和等于?O的直径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杨仁智 ,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例6 如图 ?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O与腰AB相切于点D 求证:AC与?O相切 分析:本题是综合题,应从两方面入手考虑:一方面已知AB是?O的切线,选用性质定理,并且已知切点为D, 所以应用思路选“连半径,得垂直”,即连结OD,得OD是半径,从而可得OD?AB。另一方面要证AC是?O的切线,选用判定定理,属于未知半径,也不知AC与?O的公共点,所以应用思路选“作垂直,证半径”,即过点O作OE?AC于E,设法去证明OE是?O的半径,也就是要去证明OE=OD. 证明: 连结OA、OD 对切线AB而言,用性质 ?AB切?O于D 思路:连半径,得垂直 ?OD?AB 过点O作OE?AC于E 又??ABC是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 对直线AC而言,用判定 ?OA平分?BAC 思路:作垂直,证半径 ?OE=OD ?AC与?O相切 通过以上典型例题逐一分析论证(当然不是就题论题,而是就题讲思路、讲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实质,看清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怎样应用的,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切线的判定定理,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切线的性质定理,知道切线题型各种辅助线的添法和要证明的方向,避免思考和应用的盲目性,使学生有规(律)可(遵)循,有(方)法可依(据),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普格县中学 杨仁智 2006年10月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杨仁智 5 切线?半径?垂直 —试谈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川省普格县中学 杨仁智
/
本文档为【切线·半径·垂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