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因克隆技术

2017-10-08 11页 doc 30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基因克隆技术 基因克隆技术 第五章 基因克隆技术 基因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其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DNA片段的大量拷贝,用于深入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可达到人为改造细胞以及物种遗传性状的目的。基因克隆的一项关键技术是DNA重组技术,它利用酶学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体外特异性切割,重新拼接组装成一个新的杂合DNA分子。在此基础上将杂合DNA分子转入一定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的子代分子,此过程称基因克隆。有目的地通过基因克隆技术,人为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总称为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的一般程序为...
 基因克隆技术
 基因克隆技术 第五章 基因克隆技术 基因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其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DNA片段的大量拷贝,用于深入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可达到人为改造细胞以及物种遗传性状的目的。基因克隆的一项关键技术是DNA重组技术,它利用酶学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体外特异性切割,重新拼接组装成一个新的杂合DNA分子。在此基础上将杂合DNA分子转入一定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的子代分子,此过程称基因克隆。有目的地通过基因克隆技术,人为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总称为基因。 基因克隆的一般程序为: 一、获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就是需要研究的特定基因或DNA片段。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方法: 1、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染色体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再从基因组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该法的优点是获得的目的基因的组织结构与天然基因完全相同,在结构基因中也含有内含子序列,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构成了该法最大缺点,即含有内含子的基因在原核细胞中不能达。原因是原核细胞不能识别并剪切插入顺序(内含子),因而也不能表达出正确的基因产物。 2、分离纯化细胞中的mRNA,以m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作用下生成cDNA第一链,再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作用下生成双链cDNA,构建cDNA文库,从中筛选所需的目的基因。此法仅用于筛选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因成熟的mRNA分子中已经切除了内含子序列,具有完整的阅读框架,可在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 3、人工体外合成基因:由于当前人工体外合成DNA的长度有限,此法仅用于制备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基因和小分子量蛋白基因。在基因较大情况下,常需先合成多个DNA片段,然后拼接成完整的基因,此法还要求目的基因的全部碱基顺序已被阐明。 4、PCR法扩增基因: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目的基因的寻找提供了有力技术工具。用PCR法可选择性扩增基因组中所要研究的个别基因或DNA片段,或用反向PCR技术,先将特定mRNA反转录为cDNA第一链,然后再进行扩增。用PCR法筛选基因,需要对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至少有部分了解。 二、选择适当的载体 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目的基因如果没有合适的载体协助,很难进入受体细胞,即使能进入,往往也不能进行复制和表达,因为这些外源性DNA一般不带有复制调控系统。为了保证目的基因或外源DNA片段能在细胞内克隆,必须将它们与适当的载体连接。理想的载体应该是:(1)分子量较小,能在细胞内自主复制的环状或线状DNA分子;(2)具有特异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便于外源DNA片段的插入,且有明显的遗传筛选标志,如抗药性或插入失活等,以利于阳性克隆的筛选;(4)具有生物安全性。常用的克隆载体可分为三类,即质粒、噬菌体及病毒。由于天然载体用于基因克隆存在许多缺点,现用载体实际上是在天然载体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 1、质粒载体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小型环状DNA复制子,质粒载体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人工改造拼接而成。质粒载体具有如下特点:分子相对较小(3~10kb);含松弛型复制子因而在 59 宿主细胞的拷贝数高;在复制子外适当位置有由多个单一内切酶位点组成的多克隆区,极有利于外源DNA片段的插入;具有抗药性及插入失活标记,可以从平板中直接筛选阳性重组子。但由于质粒分子太小,只能接受小于15kb的外源DNA片段的插入。因此,插入片段过大,会导致重组子扩增速度减慢甚至插入片段丢失。 2、噬菌体载体 目前使用的噬菌体载体主要有λ噬菌体、Cosmid及M噬菌体等。λ噬菌13体是一种能感染大肠杆菌的病毒,其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分子。在λ噬菌体DNA(λDNA)的中间1/3处,是可被替换而不影响噬菌体生长的“非生活区”,此区的DNA可通过遗传工程技术由外来DNA片段所替代。λDNA作为载体的优点是:在体外可包装成病毒颗粒高效地感染大肠杆菌;载体容量大,可将23~25kb的外源DNA片段引入其内;筛选和保存较为方便。 M也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其基因组为单链线性DNA分子。感染大肠杆菌后,此单链DNA13 转变为复制型双链DNA。克隆复制后,仍以单链形式包装成新的噬菌体释放到介质中。MDNA13分子中有一长507个核苷酸的小“非生活区”可以被外来DNA片段取代。M载体的主要优点是13重组的MDNA仍为单链结构,所以能方便地用于Sanger双脱氧法测定所克隆DNA片段的序13 列,或用于合成RNA探针的模板。M载体的主要问题是容量太小,当插入片段大于1000个核13 苷酸时就很不稳定,容易在增殖的过程中丢失。 结构上看成是一种人工构建的杂种载体,由噬菌体DNA和质粒DNA的某些Cosmid载体从 功能片段拼接而成,其转染细胞及病毒颗粒包装与λDNA相似,但在细胞内的复制则与质粒相同。与λDNA相比,Cosmid的主要优点是载体容量很大,插入DNA片段的长度可高达45kb。 三、构建重组体 DNA体外重组是将目的基因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到合适的载体DNA上,以便下一步转化之用。这种由两种不同DNA片段重新组合而成的DNA称重组DNA,简称重组体。连接方式有粘端连接和平端连接等多种形式。(1)粘端连接: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分子,使之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在适当的温度下,两种DNA分子的粘性末端互补配对,再用DNA连接酶共价连接,成为完整的重组体。由于粘端连接具有很高的重组效率,在实验中为首选方法。许多情况下,目的基因上找不到适当的与载体上相同的限制性酶切位点。此时可通过在目的基因两端连上人工接头(含适当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合成DNA小片段),再经酶切后即可得到所需的粘性末端。(2)平端连接:在目的基因和载体分子上找不到匹配的限制性酶切点时,可采用平端连接法。少数酶酶切后能直接产生平末端,多数情况下先酶切产生粘性末端,再通过补平反应后成为带平末端的分子。虽然平端连接有更广的适应性,但重组效率远不如粘端连接,阳性重组子筛选的难度也更大。 四、将重组DNA引入宿主细胞 现用原核宿主细胞以大肠杆菌(E?coli)为主。在基因工程中,由于重组DNA是体外制备的,将其转入宿主细胞后,可能会受到宿主细胞限制酶的切割。因此宿主菌必须是无限制基因(或作用)的突变株(r—株),如常用的E?coli株HB101,DH等。一般将噬菌体DNA引入宿主细胞称为1 转染(transfection),将质粒DNA引入宿主细胞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60 在导入重组DNA前,宿主菌用冷CaCl溶液处理,使其细胞膜透性增加而成为感受态细胞,2 以利于重组DNA分子的进入。 五、筛选与鉴定重组体克隆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验证。阳性重组体的筛选可利用载体上的遗传标志,包括抗药性(采用无抗药性的受体菌)、氨基酸合成酸系(用缺该酶系的异养型受体菌)和颜色反应(如α互补效应)等。另一种筛选方法是菌落杂交,将平皿上的转化菌落转印到硝酸纤维膜上,经碱处理使DNA变性,然后用目的基因的标记探针与之杂交,漂洗去多余的探针后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根据显影片上的斑点可判断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重组DNA的鉴定有多种方法,如限制性酶切图谱、DNA测 序,Southern印迹杂交等,可根据情况酌情使用。 实验十三 质粒DNA的小量快速提取 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染色体DNA和质粒DNA都发生变性,但质粒DNA的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当用酸性的高盐缓冲液将pH中和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又恢复到原来的构型并溶解在溶液中,而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形成缠连的网状结构。通过离心,缠结的染色体DNA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上清液中的质粒DNA因不溶于70,的乙醇,可在加入乙醇后通过离到质粒DNA沉淀。 试剂 1、LB培养基 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加重蒸水950ml,待完全溶解后,用1N NaOH调pH 2至7.0,补加重蒸水至总体积1000ml,151bf/in高压蒸气灭菌20分钟。 2、氨苄青霉素:100mg/ml 3、溶液?:50mmol/L葡萄糖;25mmol/L Tris—HCl(pH8.0);10mmol/L EDAT(pH8.0) 4、溶液?(临用时配):0.2mol/L NaOH,1,SDS 5、溶液?:0.5mol/L乙酸钾60ml;冰乙酸11.5ml;HO28.5ml 2 6、酚,氯仿:将酚和氯仿等体积混合后用0.1mol/L Tris,HCl (pH7.6)抽提几次以平衡这一混合物,置棕色玻璃瓶中,上面覆盖0.01mol/L Tris,HCl (pH7.6)液层,4?保存。 7、氯仿,异戊醇:将氯仿和异戊醇按24:1的比例混合。 8、TE缓冲液(pH8.0):10mol/L Tris-HCl(pH8.0);1mmol/L EDAT 9、RNase 1mg/ml:称10mg RNase于Eppendorf管中,溶于1ml 10mmol/L Tris-HCl(pH7.5)、15mmol/L NaCl溶液中,于100?加热15分钟,缓慢冷却至室温,此液为10mg/ml RNase浓度,应用时稀释至1mg/ml。 10、70,乙醇、无水乙醇 操作 1、将含有pBS-SK质粒的大肠杆菌XL-blue 10μl接种到10ml含氨苄青霉素(100μg /ml)的1 61 LB培养液中,37?振摇过液。 2、取1.5ml菌液转入Eppendorf管中,5000rpm离心1分钟,吸净上清。 3、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00μl用冰预冷的溶液?中,剧烈振荡。 4、加200μl新配制的溶液?,盖紧管口,轻缓颠倒Eppendorf管5次,以混合内容物,禁止剧烈振荡。置冰浴中放置5分钟。 5、加150μl用冰预冷的溶液?,盖紧管口,反复颠倒数次,使溶液?在粘稠的细菌裂解物中分散均匀,随后置冰浴中5分钟。 6、用微量台式高速离心机12000rpm 离心5分钟,将上清转入另一Eppendorf管中。 7、加等体积酚,氯仿,剧烈振荡1分钟后,12000rpm离心5分钟,将上层液转入另一Eppendorf管中。 8、加等体积氯仿,异戊醇,剧烈振荡10秒钟后,短暂离心12000rpm1分钟,将上层液转入另一Eppendorf管中。 9、室温下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振荡混合,室温下静置5分钟。 10、12000rpm离心5分钟,去上清液,加1ml 70,乙醇,短暂振摇,然后再离心(12000rpm 分钟)。 11、除去所有上清液,待待残余乙醇挥发干净后,加30μlTE缓冲液(pH8.0)溶解沉淀,加1μl RNase (1mg/ml),37?保温15分钟,取出后即可用于酶切分析或置-20?保存备用。 实验十四 人外周血白细胞DNA制备 一、原理 从全血制备白细胞DNA,可用非离子去污剂Triton X-100直接破裂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膜,释出血红蛋白及细胞核,在反应体系中含一定浓度蔗糖,维护核膜内外的渗透压,以防止核膜破裂,通过离心等手段即可获得白细胞的细胞核。向核悬液中加入SDS破坏核膜,并使DNA从核蛋白中解离,经蛋白酶K,酚/氯仿抽提等常规制备DNA程序,即可获得白细胞DNA。Triton X-100直接法,操作简便,经济,DNA得率高,可用于临床。 二、试剂和器材 试剂 1、溶液?(pH7.6):0.32mol/L蔗糖;5mmol/L MgCl;1,Triton X-100;0.01mol/L Tris-HCl 2 (pH7.6)。 2、溶液?:75mmol/L NaCl;24mmol/L EDTA Na(pH8.0)。 2 3、10,SDS 4、蛋白酶K:20mg/ml,-20?贮存。 5、1×TE (pH8.0):10mmol/L Tris-HCl (pH8.0);1mmol/L EDTA- Na (pH8.0)。 2 6、0.9,NaCl 7、TE饱和重蒸酚(pH8.0) 62 8、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4:1V/V) 9、10mol/L NHAC 4 10、无水乙醇(AR),-20?贮存。 11、70,乙醇,-20?贮存。 以上试剂1、2、5、6、9均需高压灭菌,4?贮存备用。 器材 高速冷冻机;恒温水浴;离心机;电泳仪及电泳槽。 三、操作 1、取2~5ml外周全血,加9倍体积的预冷溶液?,振摇约5~10分钟至溶液均一透明,于 4?3000×g离心10分钟。 2、弃上清液,沉淀加0.9,NaCl适量洗涤3000xg离心10分钟。 3、弃上清,加5ml预冷溶液?悬浮核沉淀,加SDS至终浓度0.5,和加蛋白酶K至终浓度为200μg/ml,混匀,65?水浴保温5小时。 4、加1/2体积TE(pH8.0)饱和,混匀,旋转室温3分钟,再加1/2体积的氯仿/异戊醇,颠倒塑料管,轻轻充分混匀,于600×g室温离心3分钟,溶液分出两相,用大口塑料吸头吸取上层液于一洁净离心管中,反复抽提至界面清洁。 5、取上层液,再用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抽提1次,600×g室温离心3分钟。 6、取上层水相,加1/3体积的10mol/L NHAC和2倍体积的预冷无水乙醇,充分混匀,纤4 维状DNA即从溶液中析出。 7、用大口塑料吸头吸出丝状沉淀物,用70,乙醇洗 涤1次,抽干,溶于适量1×TE(pH8.0)中,4?贮存备用。 8、电泳鉴定(见质粒DNA的限制性酶及电泳分析)。 实验十五 质粒DNA的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析 原理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特异地识别和切割双链DNA中的碱基顺序,本实验中所用的pBS-SK质粒分子总长约2.9kb,经酶Hind?切割后,闭合环状质粒DNA即变成线性DNA分子。 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和不同构象的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因而可通过电泳使其分离。 试剂 1、限制性内切酶Hind? 2、10×酶切缓冲液 3、6×上样缓冲液 0.25,溴酚兰;0.25,二甲苯青;30,甘油水溶液 4、50×电泳缓冲液 称242g Tris碱,加HO 800ml,待完全溶解后,加57.1ml冰乙酸,100ml 0.5mol/L EDTA 2 (pH8.0),用HO定容至1000ml。临用前用HO稀释成1×电泳缓冲液。 22 63 5、琼脂糖 6、溴化乙锭(EB) 10mg/ml:取EB 0.10g完全溶解10ml水中,避光室温保存。 EB有一定毒性,接触含EB的溶液时,务必戴上一次性手套。 7、DNA分子量:λDNA/Hind? 操作 一、pBS-SK的限制性酶切 1、取实验十四中制备的pBS-SK溶液5μl,10×酶切缓冲液3μl,双蒸水20μl,混匀; 2、加核酸内切酶Hind? 2μl (20u/μl),轻敲管底使内容混匀,置离心机中离心数秒。 3、置37?水浴中保温1小时后,即可进行电泳分析。 二、质粒DNA酶切片段的电泳分析 1、制胶 先将电泳板两端用胶布密封,在距一端约1厘米处插入上样梳齿板,然后将电泳板水平置于实验台上。 称取DNA电泳用琼脂糖0.4g放入100ml三角烧瓶中,加40ml 1×TAE缓冲液,将烧瓶置微波炉或电炉上加热煮沸,直至琼脂糖完全溶解。待凝胶溶液冷却至60?左右时,加溴化乙锭(10mg/ml) 2μl,混匀后趁热将凝胶溶液倒入电泳板上。室温下待凝胶完全凝固(约需30分钟),揭去两端胶布,拔出梳齿,将胶板放入电泳槽中。 2、电泳 向电泳槽中加1xTAE缓冲液至刚没过凝胶表面。 取三支Eppendorf管,标号,如下表准备电泳样品。 1 2 3 分子量标准 未酶切质粒 酶切质粒 样品 10μl 3μl 15μl 6×上样缓冲液 3μl 3μl 3μl 双蒸水 5μl 12μl — 混匀后,依次全部加入三个点样孔中,注意加样器吸头不可插入过深,以免刺穿凝胶,导致样品外溢。 接通电源,调节电压至5V/cm,电泳1小时后,将凝胶板取出。在紫外灯下结果。 注:本实验使用的分子量标准为λDNA/Hind?,含有7个长度不等的DNA片段:23130bp; 9416bp;6557bp;4361bp;2322bp;2027bp;564bp;125bp。 64
/
本文档为【 基因克隆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