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可编辑)

2017-09-20 40页 doc 70KB 9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可编辑)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可编辑)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 分类号?? 密级?? 编号?? 茸中研鬣夫等 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人姓名: 蒸釜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 全目舅硕士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 土差杰圭 指导教师姓名: 鏊丽 型教授硕士学位论丈 ’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 论文作者:苏静 指导教师:蔡丽 学科专业:中共党史 研究方向:中共统一战线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年月硕士学位论文 ’ 彳砀钌西 . : : 硕士学位论文 ’ ?...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可编辑)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可编辑)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 分类号?? 密级?? 编号?? 茸中研鬣夫等 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人姓名: 蒸釜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 全目舅硕士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 土差杰圭 指导教师姓名: 鏊丽 型教授硕士学位论丈 ’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 论文作者:苏静 指导教师:蔡丽 学科专业:中共党史 研究方向:中共统一战线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年月硕士学位论文 ’ 彳砀钌西 . : : 硕士学位论文 ’ ?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豸、静 日期:勿/弓年衫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苗、韶 日期:尹哆年‘月『日 日期:仉易年乡月/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 定享受相关权益 作者签名: 日期:研年月/,日 日期:传年月硕士学位论文 ’ ? 摘要 年月,俄国进行了一场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的国家。在苏联东方战略的指引下,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积极努力下,中 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这场革命里,共产国际,国民党与共产党是主 要参与者,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整个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进行着三方博弈,因此, 产生了一些影响着国民革命的矛盾。 没有利益就没有合作,有利益也就会有矛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利益与矛 盾交织在共产国际、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在利益的驱使下,三方通过各种努力促 成合作,但是在合作的过程由于三方不同的阶级立场等原因中又产生了矛盾,同时, 正是因为三方之间彼此错综复杂的矛盾,进一步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展与进 步。 本文在充分了解研究前沿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的时代背景、 国共双方的态度的基础上,对共产国际、国民党和共产党参加第一次国共合 作的原 因及目的进行了研究,同时,最后总结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三对基本矛盾。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矛盾;关系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硕士学位论文 ’ ? 目 录 摘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缘由及意义?...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第一国共合作原因的研究现状二、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双方态度的研究现状三、关于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出现的矛盾的分析? 第三节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矛盾三方的状况?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共产党的状况一、中国共产党力量较为弱小 二、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员两党的私人情谊? 三、积极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第二节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党的状况一、国民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传播 二、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派 第三节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共产国际的状况? 一、共产国际依据革命形势,制定东方战略 二、积极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第三章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双方的态度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态度? 一、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二、确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 三、三次重大让步? 第二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 一、存在着巨大的反对力量 二、轻视防备共产党 三、牵制共产党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 ’ ? 第四章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三方选择合作的原因及目的 第一节国民党选择合作的原因及目的 一、国民党孙中山的主观原因二、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原因三、国民党依靠苏俄的目的 第二节共产党选择合作的原因及目的??” 一、中国共产党选择国共合作的原因二、共产党选择国共合作的目的? 第三节共产国际促成合作的原因及目的一、从理论上看,是基于列宁的殖民地理论形成了苏俄的东方战略? 二、从军事安全上看,苏俄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三、苏俄的西方战略遭到失败,而把方向转移到东方? 第四章对几对矛盾关系的总结?一? 第一节苏俄、共产国际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一、苏俄、共产国际与国民党之间矛盾的表现? 二、苏俄、共产国际与国民党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第二节共产党与国民党右派之间的矛盾一、共产党与国民党右派之间的矛盾焦点 二、共产党与国民党右派产生矛盾的原因 第三节国民党左派与右派之间的矛盾 一、国民党左派与右派之间的矛盾表现? 二、国民党左派与右派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展望?” 参考文献硕士学位论文 ’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十月 革命胜利之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开展它的东方战略,打 破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便开始着手指导中国的革命,而马林的来华加速了国共 合作的进程。 从国民党角度来看,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需要对国民党输入新鲜的 血液,而中国共产党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国民党所需要的,同时,通 过与共产党合作,国民党可以获取共产国际对国民党在革命上的支持,以促进国民 党领导中国革命先前发展。 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力量较为薄弱,经过一系 列的失败斗争后,党内逐渐意识到必须联合国民党这样的大党,才能进一步宣传马 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能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 正是在共产国际、国民党和共产党三方都有利益考虑的基础上,于是,在共产 国际的帮助下,国民党、共产党开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随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 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三方利益博弈 的产物,在合作工程中,虽然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矛盾,但是也取得了合作的成果, 推进了国民革命的先前发展。 在三年的硕士学习生活期间,本人在深度阅读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始资料 的基础上,发现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三方在博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矛盾, 这些矛盾随着三方利益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正是基于对三方态度、矛盾处理方式等 原因的兴趣,本人把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而开展 了相关 的论文研究工作。 二、研究意义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矛盾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 义,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理论上来看。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用矛盾的观点去分析第一次国共合 作时期的社会各阶级之间矛盾,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硕士学位论丈 ’ ? 规律,而且还有利于开辟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矛盾新视角。 从现实来看。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各 种矛盾,为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提供强有力的经验总结和智 力支持。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术界广泛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涉及到形成原因、合作过程、合作中矛盾、 破裂的原因等几个方面,研究成果可谓非常汗牛充栋,主要学术观点如下: 一、关于第一国共合作原因的研究现状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原因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学者们 一般认为,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共产国际三 方面共同努力得来的。 程静贤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共二大确立 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政策,到杭州西湖会议接收马林的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 建议,再到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政策发展脉络促进了第一次国民合作 的形成;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挫折之后,不得不考虑与国内、国 外其他力量联合的措施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共产国际帮助国民党进 行改组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陈光认为,国共两党早期领导人私交 甚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广泛宣传,且国共曾有过合作的历史等原因为第一次国共 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琼霞认为中国共产党策略的转变和制定并实施正确的 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是国共合作形成的关键所在;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对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孙中山的转变,联共政策的确定,国民党改 组的 完成,是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 另外,还有学者从思想基础、理论基础、组织基础、文化基础等方面对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原因进行来看分析,彭继红、王毅认为,先进文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 精神基础,正是基于国共两党之间在文化上有着一定的互相借鉴性,所以为第一次 国共合作奠定了文化基础。?杨雪认为:列宁提出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是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 ?程静贤.再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年第期 。陈光.也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民国档案.年第期 咖琼霞.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原因的几点思考.咸宁师专学报.年第期 ?彭继红、王毅.先进文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精神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年第期 硕士学位论丈 ’ ? 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两党对中西文化的共识是第一次国共合 作的文化基础,国共两党对国家民族利益的深刻体会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 基础。?孙延波认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也起到了人员、沟通 等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也比较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比如董海鹏、陈任远?、 许艳民、黄领霞和强文学、姚洪亮、刘小云?等一大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一 次国共合作的原因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 了该问题的研究内容。 二、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双方态度的研究现状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双方态度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少学者非常关注, 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主要有以下内容。 唐正芒?、唐金培回一致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由于国民党右派不同意与共产 党合作而对共产党的打压,因而在国民党的压力之下,导致了共产党发展速度较为 缓慢,同时也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王忠志在掌握了较为丰富的 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确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前, 是有三次重要政策转变的。第一次是从排斥其他一切政党到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战线 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党外联合”到“党内合作”的转变,第三次是从少数党员加入国 民党到全体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转变。三次转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对待 统一战线等一些问题上产生了正确的积极的观点,因此中国共产党就积极地为第一 次国共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宋汝香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有新民主主 义和旧民主主义这样两重性质的革命联盟的两重性。李蓉研、胡云霞认为第一次国 共合作前,国民党对共产党极不重视,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和 苏俄的认识的结果,因而在合作后,国民党右派制造出各种针对共产党的摩擦。 杨雪.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原因探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期 。孙延波.莫斯科中山大学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史林.年第期 露董海鹏.苏俄与孙中山国民党的合作、矛盾及其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年第期 陈任远。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矛盾因素新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年第期 许艳民.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其历史启示.传承.年第期 黄领霞、强文学.共产国际和苏俄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年第期 。姚洪亮.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与第一次国共合作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年第期 刘小云.毛泽东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求索.年第期 唐正芒.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前后中共党员发展缓慢原因.求索.年第期 唐金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党员队伍曲折发展原因探析.福建党史月刊.年第期 “王忠志.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三次转变.辽宁教育学院学报.年第期 硕士学位论丈 ’ ? 另外,还有不少学者也非常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地党双方的态度问 题,如蔡铭泽?等学者也分别撰文对国共双方的态度进行了探讨。 三、关于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出现的矛盾的分析 学术界也比较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国民党和共产党三方之间的矛 盾问题,对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大致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 产国际与国民党之间,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国民党左右派之间都是存在的一定的 矛盾的,至于三方彼此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代表观点如下。 关于共产国际与国民党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的分析。董海鹏认为苏俄、共产国 际与国民党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二者在本质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二者目的不一致, 为矛盾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欧阳军喜认为苏俄、共产国际负有与国民党产生矛盾 的重要责任,在强迫国民党执行苏俄的东方战略的同时,损害了国民党的利益。 关于国共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的分析。王淑华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 共合作时还比较年轻,对领导权等问题认识较为模糊,使得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成为国共产生矛盾的重要焦点,因而也造成了矛盾的产生。?陈任远认为国共产生 矛盾国共双方都有责任的,不能仅从一个方面寻找原因。二者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 选择了合作,也同时为以后的破坏埋下了隐患。冯进认为孙中山在国共产生 矛盾 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责任,正是因为孙中山对右派的纵容使得第一次国共之间的距离 越走越远。 关于国民党左右派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刘育钢认为国民党左右派之间的矛盾 主要责任在于右派,但是左派的纵容也是助涨右派制造摩擦的重要因素。?莫态斌 认为国民党左右派之间的矛盾伴随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过程中,虽然国民党左派 对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是由于力量较为弱小,收效甚微。 除了以上所述的研究成果和个人观点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也比较关注第一次国 共合作期间各种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姚金果、陈光、李 ?蔡铭泽.论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策略.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 。董海瞧苏俄与孙中山国民党的合作、矛盾及其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叫.哈尔滨学院学报年第期 欧阳军喜。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舨年第期 ?王淑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年第期 陈任远.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矛盾因素新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年第期 冯进.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党史文苑.年第期 。刘育钢.论国民党右派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年第期 莫态斌.国民党左派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年第期 姚金果.“赢”与“输”的变换?~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长自学刊.年第期 陈光.也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民国档案.年第期 硕士学位论文 ’ ? 玉贞?等一大批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虽然不少学者较为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研究,但是研究层面依然停留在表象 上,如大多学者关注促成国共第一个合作的原因、基础,合作破裂的原因等方面, 缺乏深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三方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总结, 因此,在掌握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三方矛盾,对于开拓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有着重大意义。 第三节论文组织结构 本文的论文组织结构主要分为六个组成部分,主要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在这一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开 展对第一次国共矛盾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矛盾三方的状况。在这一部分,本文分别从第一 次国共合作前的共产党、国民党、共产国际的状况为出发点梳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双方的态度。在这一部分,本文介绍了第一 次国共合作前国共双方的态度,指出国共双方虽然有部分人反对国共合作,但是在 革命形势下,双方最终走向合作。 第四部分是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选择合作的原因及目的。在这一部分, 本文分析了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三方选择合作的原因及目的,最后并指出, 三方之所以选择合作,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结果,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不可避 免的出现了一些矛盾。 第五部分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几对矛盾关系进行总结。文章指出,在第一 次国共合作期间,存在着苏俄、共产国际与国民党的矛盾、国民党左右派之间的矛 盾、共产党与国民党特别是与国民党右派之间的矛盾。本文对以上三对矛盾的表现 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国共双方的合作,和则两利,斗则两败。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在这一部分,本文对全文进行总结,同时也指出了在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李玉贞.怎么看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关系.百年潮.年第期 硕士学位论文 ’ ? 第二章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矛盾三方的状况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十月 革命胜利之后,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打破孤 立无援的国际环境和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苏联不得不考虑寻求国际同盟者。 国内,中国共产党在经过一系列失败后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革 命任务,必须联合一切联合的力量,才能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方面,以孙 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在经历了护法运动的失败后,深刻的感觉到国民党“正在堕 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另外一方面,孙中山也发现英美并不是真 正的朋友,迫使其不得不寻求国内外的其他合作伙伴。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共产党的状况 一、中国共产党力量较为弱小 中国共产党发展至今,尽力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共 产党刚成立的时候,规模和力量都是非常小的。年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全国共有多名党员,到年月日至日召开第 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且国共第一次合作前半年内,“出席大会的代表有多人,代表 全国名党员。”?从军事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虽然非常重视工人运动, 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并没有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这种情况下的中国共产党与 同一时期的国民党相比,还是一个历史很短、人数很少、力量很小的政党。 二、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员两党的私人情谊 国共两党早期著名领导人物中的蔡元培、邵力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私交甚 笃,他们之间彼此熟悉、互相了解,如蔡元培和陈独秀、孙中山与李大钊等,还有 部分领导人物有过跨党的经历,如林伯渠,这也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到了桥梁和沟 通作用。 早在年,陈独秀就参加了蔡元培组织的暗杀团和光复会,给蔡元培留下 了“一种不忘的印象,”?从此二入保留着经常联系。蔡元培被委任为北京大学校长时, 。宋庆龄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圆中国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版.第 页 ‘东方杂志》卷第号.年月 硕士学位论文 ’ ? 他就聘用陈独秀做为文科学长,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蔡元培给予积极支持和无 私帮助。孙中山与李大钊的情谊也非常深厚,陈炯明叛变时,李大钊专程去上海找 孙中山广泛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给予孙中山鼓励和支持。孙中山还力主 李大钊加入国民党主盟,表示“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囝 这些言语充分表现出孙中山与李大钊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之情。林伯渠原来是国民 党员,后来在与廖仲恺等人的交往中,思想发生了变化,后来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因为林伯渠与国民党许多重要人物私交甚笃,所以共产党委任他参加与孙中山的合 作,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之前, 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领导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展打下较好的 感情基础。 三、积极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全党好号召要积极帮助国民党进行改 组,这一措施有力的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 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月日至 日,党的三届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全党以扩大国民党之组织及矫正其政 治观念为首要工作”,“在组织上努力扩大国民党”,“国民党无组织之地方,最重要 的如哈尔滨、奉天、北京、天津、南京、安徽、湖北、湖南、浙江、附件等处,同 志们为之创设。’?年,中共中央发出《中央通告第十三号》,要求全体共产 党 员积极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中国共产党在逐步确定帮助国民党的过程中,使得不 少党员干部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克服重重困难, 积极推进国民党改组工作。比如孙中山任命李大钊等人为国民党改组委员,帮助国 民党在内政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由此可见,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前,中国共产 党就已经为国民党改组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民党积极参加第一次国共合作 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二节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党的状况 一、国民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传播 虽然国共两党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分歧,但是国民党中的部分领导人 ?李大钊文集下阻。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革命文献第 辑,台北:年版.第页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年版.页 硕士学位论丈 ’ ? 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包容的态度,他们对马克思主的介绍、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早在年,孙中山就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并研究社会主义,他 在旅居伦敦期间,还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并阅读 当时的社会主义书刊。’?年月。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后,带回《社会主义之 理想》、《社会主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一批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 并把这些书籍赠送给好友。孙中山还应邀参加了关于社会主义的专题演讲,他指出: “社会主义者,人道之福音也,主张平等、博爱,即人道主义之根本也。”? 孙中山在广泛阅读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的基础之上,结合国民党与中国实际情 况,创立了主观社会主义,也就是民生主义,他还曾经自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 朱执信也是较早宣传社会主义的国民党领导人。年。朱执信撰写了《德意 志社会科学家革命列传》一书,该书对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介绍,还对《共产党 宣言》、《资本论》等社会主义的著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第一次提出了科 学社会 主义。?虽然朱执信对社会主义的介绍有一些片面之处,但也起到了宣传马克思主 义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国民党的早期领导人如廖伸恺、胡汉民、戴季陶等人也对社会主义 进行宣传和介绍,虽然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但由于他们对社会 主义的广泛宣传和介绍,加之他们在国民党内部地位显赫,很容易影响到他人,这 就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派 中国国民党是一个成分比较复杂,组织较为松散的资产阶级政党。年 月,孙中山对其改名为中国国民党以后,虽然在党的规模上有所扩大,但是在组织 上并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各地国民党的组织力量较弱,而且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和 领导。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 但是仍然没有放弃其理想,与同一时期的南北军阀相比,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现 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桶因而,共产党对国民党报以 较为 友好的感情。 ?宋庆龄.宋庆龄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口孙先生之社会主义讲演.录民立报.年月、日.转引自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第 编第卷,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朱执信.德意志社会科学家革命列传.朱执信集.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回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案年月.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册.中央党校 出版社.年版.第页 硕士学位论丈 ’ ? 第三节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共产国际的状况 一、共产国际依据革命形势,制定东方战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而无暇东顾,使得东方各国家的民 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东方人民 的压迫,激发了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家的强烈反抗,因此在东方形成了反对 帝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 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苏联的友好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家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另外,由于苏联成为了亟需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西方 战略的失败等原因,促使苏联把目标转移到东方,因而制定了东方战略。 二、积极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中国成为共产国际的盟友之后,积极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年、月间, 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起草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提 纲初稿》积极支持中国革命,年月,孙中山会见苏联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 文越飞联合宣言》,确立了国民党的联俄政策。月,苏联政府派鲍罗廷到达广州, 孙中山委派鲍罗廷作国民党的组织教练员,参加对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在苏联政府 的帮助下,孙中山对国民党的改组成效显著,全国范围内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和组织 都进行了改组。 硕士学位论文 ’ 第三章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双方的态度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双方的态度关系着合作的成果,在本章,分别从中 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双方的态度。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态度 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来看,合作前,经历了三次次政策上的转变,第一次从拒 绝联合一切阶级到主张建立革命联合战线;第二次是从与国民党的党外合作到党内 合作;第三次是从少数共产党员加入到国民党到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到国民党。这三 次转变推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 力量,面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又给予了三次重大的让步。 一、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党在成立之初,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缺乏对资产阶级进行科学的认识,甚至把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 等同起来,只是主张进行阶级斗争,“不赞成在资产阶级的政治下讨得恩惠。?甚至 认为资产阶级包括其他党派是“鼠窃狗偷,没有”改造中国的诚意及能力。”? 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加上共产国际的指导,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国民党 是比较革命的党派,于是便较为主动的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与国民党靠拢。年 月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这一文件提出了新的 主张,即中国共产党主张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 的联合战线,反对共同的敌人。年月,中共二大又做出了建立反帝反封建的 联合战线的主张。这一政策的制定,说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敌视、反对与国民党 合作到自觉愿意同国民党合作,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第一次转变。 二、确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 确立了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政策后,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公民党进行合作 就成为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主张采取党外合作的方 式进行合作,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党组织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没有成功。 与此同时,孙中山认为国民党必须吸收新鲜血液,所以只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共产党底根本主义》“共产党“第号年月日版 。《共产党在中国的使命》“共产党”第号年月版 硕士学位论丈 讹~’ ? 加入到国民党中去,而中国共产党大多数人认为国民党内部成分比较复杂,共产党 加入到国民党中去,会丧失独立性,因而遭到了他们的坚决反对。 年月日至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专 门讨论国民合作形式的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决定在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保 持共产党组织独立性的基础上,少部分共产党员先加入国民党,同时也劝说全体共 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次会议以后,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以个人 身份加入了国民党。杭州西湖会议对于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党内合作”到“党外合作”的政治主张发生了第二次转变。 中共二大后,工人运动持续高涨,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 是难以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必须联合一切联合的力量,积极 推进国共联合统一战线才能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而 要实现 革命的胜利,必须加入国民党。年月日到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会上的主要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通过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 问题的议决案》,决定采取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 合作,通过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和两党的共同努力,广泛发动群众,推动民主革命的 进程。?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个人身体加入到国民党到全体党员加入到国 民党的第三次转变。 三、三次重大让步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面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为了进一步团结力量,中国 共产党对国民党有过三次重大让步。第一次是政治上,对国民党二大的妥协;第二 次是军事上,对中山舰事件的让步;第三次是党务上,对整理党务案事件的让步。 这三次让步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在《关于一九二四年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中,周恩来对三次让步做了 介绍。第一次让步;是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以周恩来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计划在国民党二大上少选中派,多选左派,孤立右派,开除戴季陶、 孙科等人的党籍。但是由于中共中央的错误决策,对右派采取了完全让步的政策, 结果造成了右派扩大、中间壮胆、左派孤立的局面。这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对国 民党右派和中间派让步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次让步。第二次让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 蒋介石逮捕了共产党员李之龙,并对共产党进行污蔑,中共不但没有进行有力的反 国中国中头:党史硼:魑中国共产党历史第?卷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年舰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击,反而采取了继续妥协退让的态度,助长了右派的嚣张气焰,这是陈独秀右倾机 会主义对国民党右派的第二次让步。第三次;蒋介石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让步 下,不断继续打击共产党,制造了整理党务案。但是党中央仍然采取妥协退让的态 度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一系列提案,这是第三次让步。? 第二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 从国民党的角度来看,存在着支持与反对的共同声音。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联 合战线形成之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给予了肯定的态度,促使第一次国共 合作顺利进行,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正是因为孙中山轻视共产党、对右派 的妥协退让等原因,造成了对共产党的打压,牵制了共产党的发展。 一、存在着巨大的反对力量 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他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有官僚政客、地主买办、腐 败军人、还有进步的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等。国民党改组后,其阶级成分仍然 混杂,相当多的军阀、买办和官僚资本家混入国民党内部,如“河南省部完全是反 革命把持”。?由此看出,国民党内部左派势力较弱,而当右派发难时,左派根本无 力阻挡。 国民党的组织原则是领袖家长独裁制,孙中山在世时,孙中山决定一切,孙中 山逝世后,然后是汪精卫,进而是蒋介石决定一切。改组后的国民党的党、政、军 权几乎全部掌握在个别有实权的人手里,而当这些有实权的人转变成为右派时,便 形成了强大的右派势力。尽管国民党右派内部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是他们的 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认为,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找出各种借口,把弱势群体 踢出局外。因此,从这种情况来看,国民党内部存在着巨大不稳定力量,而这种力 量的矛头直指共产党。 二、轻视防备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员人数较少,力量较为薄弱,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 响力较小,在此情况下,孙中山也认为“共产党不过是少年学生自以为是及一时崇 拜俄国革命过当的北京一般青年的小组织”。在孙中山的意识里,是看不起共产党 的,认为共产党在短期内是难以发展且并不能大有所为的,因此,在第一次国共合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 ?直苟.马日事变的回忆.布尔塞维克第期.年月日 孙中山全集第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年版.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作中,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这种不平等的和合作方式。这种“党内合作”的方式, 不仅不利于调整两党之间的矛盾,反而会促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压制着共产党的 发展。 三、牵制共产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之后,理应党组织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发 展。然而实际上,从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上来看,中共三大时,共有共产党人, 到年上半年,党员人数只有人,这表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前一年里, 党员增加数量非常少,且有的地区新党员“一时竟不见增加”。?究其原因,除了党自 身的原因之外,国民党对其限制发展也是重要的原因。 孙中山深刻的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他,就需要新鲜血液”。? 孙中山希望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以帮助他改造国民党,因此表现出较强的实用主 义。孙中山还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做了种种限制,如“共产党员如加入国民党,必须 服从国民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之活动,本党实有周知之必要’囝等。但是随着革命 的发展,由于共产党的大力影响,不少国民党青年却加入了共产党,国民党二 大上, 张国焘就承认,“共产党员的人数中,有%是国民党青年加入的。?在这种情况下, 使得国民党大不多数人认为,国共合作的局面就没有办法继续坚持下去了,因此, 需要牵制共产党的发展。 一国民党右派利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制造反共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早就知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虽然这一理念与中 共的政治理念有所不同,但是并未能阻止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步伐。但是国民党右派 却极大的夸大两党的差异性,利用三民主义的某些缺陷,制造出了一些反共的理论。 第一,国民党右派制造了革命方法上的反共理论。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提出了“唤起民众”的政策,主张唯心主义的社会改革方 案,试图依靠军阀来进行革命。孙中山还主张革命应该由革命家来完成,并希望“毕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之攻于一役,中国资本主义发达后,永远不革命”。? 年夏 天,戴季陶发表了《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利 用三民 主义的不足部分大肆歪曲,强调唯心史观,反对共产党主张的“以物质问题为历史 中心,阶级斗争为绝对手段”的主张,并宣扬国共革命主张不同,应该分道扬镳。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年版,第页 。宋庆龄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页 陈旭麓、郝盛朝。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版. 第页 孙中山全集第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年版.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第二,国民党右派制造了对外政策问题上的反共宣传。在对外关系上,孙中山 提出了“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的口号,实际上,这种提法既没有明确联合 对象,也没有进行具体界定,因此具有一定的笼统性和不确定性。国民党右派为了 达到反共需要,歪曲了孙中山的“联合世界上以待平等我之民族’’的理念。年春, 蒋介石在南昌发表的讲说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他说“联合世界上以待平等我之民族 的外交政策说,苏俄以平等待我,总理才与苏俄联合,现在其他的任何国家只要以 平等待我,我们就同其他的国家联合”。?从蒋介石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否定了国 共两党共同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把希望寄托于帝国主义“待我平等”,然而,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是不可能“待我平等”的,所以蒋介石也只能是幻想,他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蓄意制造国共矛盾,压制共产党的发展。 二借用国民党的政治体制排斥中共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为采取以党治国的政策之后,国家一定会振兴,但是后 来的事实让孙中山意识到“以党治国,为时尚早,现在革命党的任务还是要先建国, 待国建好,再去治国”。?从国民党内部情况来看,国民党左派是真诚的从国共合作 的大局利益出发贯彻执行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方针,特别是在孙中山和廖仲恺为国 民党的中枢领导时期,加之一些共产党人精明能干,得到了信任和重用,使得孙中 山的政策得以较好的贯彻和执行。但是当形势正在顺利发展时期,却遭到了 国民党 右派的嫉妒和反对,他们歪曲以党治国,反对和排斥中共,坚持在国民党中任用完 全的国民党人,使得整个国共合作形式出现不利局面。 国民党二大前期,国民党右派明显的形成了一种反共潮流与气氛。年的国 民党二大会议上,国民党右派代表提出了“非本党同志不能在国民政府服务”的议案, 共产党员代表谭平山在会议上义正言辞的指出:“非本党同志不能在国民政府服务, 实属错误,所为以党治国,并不是凡做官的尽是党员”。?由于共产党员的强烈抗议, 大会否决了国民党右派的提议。 随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逐步实施“以党治国”等一系列政策排斥和 打击共产党员,“三二零”事件后,蒋介石逼迫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和黄埔军校。 年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这一系列打着“以 党治国”旗号的排斥中共的行为实际上是压制共产党的发展。 。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第四章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三方选择合作的原因及目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之所以国民党、共产党、苏共三方在民族利益、阶级利 益上两两迥异的主体会走向合作,是三方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结果。因此,要探究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共产党、苏共三方的关系,首先就要对三方合作的原 因及目的进行思考。 第一节国民党选择合作的原因及目的 一、国民党孙中山的主观原因 孙中山晚年实施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他把联俄放在了最前面,之 所以实行这一政策,是基于国民党孙中山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并无本质区别 孙中山之所以实行依靠苏俄的政策,这与他本人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关系。孙 中山认为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与苏俄倡导的共产主义并无本质的区别,二者之 间不存 在冲突,这是实行联俄政策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曾指出:“孙中山联合共产党建立 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政治思想方面来说,是一个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的统 一战线;’’这种能与苏俄共同建立统一战线能够实现的条件,就是因为孙中山相信“共 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宣布的三民主义的纲领,基本 上是不相冲突的。?孙中山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虽然在某些方面他不赞成马克思 主义思想,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仍然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并且曾对马克思主义做 过深入的研究。孙中山曾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过高度评价,他说:“马克思所著的书 和所发明的学说,可以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大成。??马克思所求出解决社 会问题的方法,就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囝正是因为如此,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报以 友好、谦虚的态度。孙中山还曾多次论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他说:“所 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 友。”“所 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囝甚至孙中山还 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由此可见,孙中山把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二 者称之为好朋友,且无区别,所以他坚信与苏俄合作、依靠苏俄是完全可取的。 二孙中山认为苏俄可以给国民党输入新鲜血液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孙中山全集第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年版.第页。 孙中山全集第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年版.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孙中山认为在苏俄的帮助下,可以给国民党输入先进血液,促进国民党的重生, 这是孙中山依靠苏俄的又一主观原因。孙中山很早就意识到国民党内部的问题,看 到了国民党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当些国民党员问孙中山为什么要共产党加入国民 党,为什么需要依靠苏俄时,孙中山回答:“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 它就需要新新鲜血液。”用孙中山的观点来讲,国民党之所以堕落并走向死亡的原 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组前国民党力量涣散,正面的革命精神不足,缺乏积极 向上的奋斗力;孙中山曾针对当时国民党的情况说:“当前大不如从前,甚至成为 一片散沙,从前的革命精神都在无形之中丧失了,”“全党力量非常涣散,以至于革 命经常失败。”?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完全由国民党自己破坏。” 二是国民党党员成分较为复杂,不少人不但丧失了革命斗志,而且形成了不正确的 价值观;孙中山认为国民党内的需要党员不把革命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却追求升 官发财,他曾一阵见血的指出:“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本党为做官的捷径,因为 加入本党的目的都是在做官,所以党员的人格便非常卑劣,本党的分子便非常复 杂。,囝针对以上两种国民党内的情况,孙中山强烈的要求国民党进行改组,认为只 有通过改组的方式才能清除国民党内的卑鄙分子,才能增强国民党的战斗力,正是 基于这种主观原因的考虑,孙中山曾多次与苏俄代表、共产党人等讨论合作事宜, 并促使孙中山选择依靠苏俄来推进第一次国共合作。 二、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原因 国民党之所以选择依靠苏俄来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除了孙中山的主观原因之 外。在当时的情况下,苏俄在财力等方面援助和中国共产党的宽大胸襟无疑成了国 民党选择合作的客观原因。 一苏俄的积极主动帮助 苏俄积极主动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是促使孙中山选择依靠苏俄的重要客观原因 之一。国民党实行改组前后,共产国际和苏俄先后派了一些代表到中国来,如马林、 越飞、鲍罗廷等人,这些人经常向孙中山介绍俄国国内的情况,并积极讨论了联俄 的可能性。其中马林对国民党改组、促进孙中山选择依靠苏俄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年马林在桂林与孙中山谈话时还曾建议孙中山要把国民党改组成为一个以 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可以联合各革命阶级的政党,并建立黄埔军校以积蓄自己的军 事力量。除此之外,马林还多次与孙中山谈及联合和建立国共合作等问题。年 月,马林回到莫斯科后,向共产国际汇报在中国的工作状况,他积极建议共产国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年版.第页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年版.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际应指导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让共产党员参与到国民党的实际工作中去,共 产国际接受了马林的这一建议,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中 去的合作方式。马林再次来到中国后,积极向国内传达共产国际的政策,“共产国 际已经命令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为国民党的主义和目标而奋斗,”?并与 孙
/
本文档为【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矛盾关系研究(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