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志良教授

2017-11-12 6页 doc 18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志良教授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志良教授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 属医院高志良教授 ZHUANJIAFANGTAN 专家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 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高志良教授 ◎本:FIJ~g者/彭洋 高志良,男,1962年6月生于 湖南衡阳.现任广东中山大学第 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兼院长 助理,工会主席,传染病学教研室 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高志良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感 染病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 任委员,广东省热带医学学会常 委,副秘书长,广...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志良教授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志良教授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 属医院高志良教授 ZHUANJIAFANGTAN 专家 子承父业,悬壶济世 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高志良教授 ◎本:FIJ~g者/彭洋 高志良,男,1962年6月生于 湖南衡阳.现任广东中山大学第 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兼院长 助理,工会主席,传染病学教研室 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高志良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感 染病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 任委员,广东省热带医学学会常 委,副秘书长,广东省肝病学会第 一 届常务理事,肝炎学会副主任 委员,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 英国皇家热带医学会海外会员. 中华传染病杂志,热带医学杂 志等专业杂志的编委,常务编 辑. 担纲和参与了"干细胞修复肝 脏工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转 化生成肝细胞开发研究"等基金 与科研项目15个;专业论着近7O 篇;主编,参编传染病学,丙 型病毒性肝炎》等专着书籍7部; 医疗科研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 等奖,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 等奖,夺得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 果奖4项. 学医缘于秉承父业 高志良走上医学这条路一点也 不偶然. 高志良的父亲就是一个军医, 解放战争时期从东北辽宁南下到湖 南衡阳,后来在衡阳定居.高志良 的父亲留在地方不久也曾到中山医 院学习,学成以后就做了衡阳市的 卫生局局长.父亲对高志良从小就 很严格,高志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 大,很自然地继承了这种非常正统 的家风,守时,守规则,说话算 数,够义气,像军人一样雷厉风 行.另一方面.从小在医院生活长 大的高志良,对医生,病人,"来 苏儿"一点都不陌生,长大之后顺 理成章地就报考了医学院. "我的父亲是一个军医,他的 性格不但带有军人的严于律已,更 有着医生的清醒冷静",高志良 _ 说,现在时常听到有人抱怨医生的 冷漠,其实小时候的他也是如此. 小时候,每次高志良身体偶患小 恙,父亲都似乎并不关心,因为在 父亲的眼里,这只是一个无足轻重 的短暂过程,也是锻炼高志良意志 品质的机会. 在高志良成长的过程中,父亲 多次在家人需要他时无暇顾及.特 殊的工作性质,使他对自己亲人的 关注常常不如病人,这曾经让年少 的高志良十分不解."事实上,医 生都面临了太多的生死疾患,工作 时剩下的只是冷静客观.身为一名 医生的父亲,医院里还有很多病人 在等他救治,这是我后来才体会到 的,这也影响了我现在对待工作的 态度",而几十年之后,同样身为 一 个医生的高志良,在谈到父亲当 年的做法时则多了一份理解.有一 次,尚在实习期间的高志良遇到一 例流脑病人,收治住院后2小时左 右,病人情况恶化,腰穿呈乳白 色,脑脊液细胞数过万,并出现休 克,情况十分危急.经过彻夜治 疗.病人第二天终于醒了过来, "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争分夺 秒.才可能使生命在瞬间逆转,在 那个时候他是顾不到其他的,那次 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I开俺士2009年第5期ll _ZHUANJlAFANGTAN访谈 两次破格提升 "我的人生路总体来说,还是 比较平坦的",高志良说,在恢复 高考的第二年,他就考上了衡阳医 学院,子承父业学医.在高志良学 医期间,有一位讲授"血液病"的 老教授,刚摘掉"文革"遗留的 "臭老九"帽子,但每当他给高志 良授课时,却象换了一个人似的, 浑身上下充满了焕发的神气.血细 胞发生学,这一篇高志良读了好多 遍都无法理解,但在他耐心的,深 入浅出的教导下,使高志良不但理 解了书本上的知识,更体会到一名 教师的榜样.高志良坦言,直到今 天当时的一幕好象还历历在目的影 响着自己. 毕业后,高志良留在衡阳卫生 局医务科干了三个月的行政,虽然 也学了不少东西,但他觉得自己不 能这样年轻就待在机关了,于是跟 他父亲要求去医院.没想到的是, 高志良的父亲把他放到了衡阳最苦 的医院——传染病医院."好在那 时自己年轻,什么都不十白,干劲非常 足",高志良说,在经历了短暂的不 解与迷茫之后.仅仅一年时间,就接 管了科室主任,还担任了当地医疗 抢救队队长.1987年高志良考研, 考上了中山大学,成了姚集鲁教授 的第一个硕士.由于高志良在衡阳 的优势非常明显,所以他并没有打 算毕业后回衡阳."我们那一届有三 个博士,包括现在刚刚做了中科院 院士的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应该 说竞争非常激烈.我当时是研究生 l2肝博士2009年第5期 的组长,几年发了30多篇文章.领 导,教授们经过集体讨论投票,我很 幸运地留下了." 1996,1997年高志良拿了五 项包括国家教委的,省市的课题. 那两年是高志良拼命的两年,晚上 基本都实验室里度过.一分耕耘一 分收获,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优异的 成绩,当时33岁的他也借此破格升 了副教授,1997年又破格升正教 授.1999年高志良去了美国,回 来后就没再担任行政工作,直到 2004年8月高志良才做了中山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科主任.在他做 常务副主任时,也正是他们科室最 兴旺的时候,科室一年发表90多篇 文章."就这样,我基本上还是很 顺的,当然与自己的努力也分不 开",高志良淡淡地说. "欣赏教育"带出优秀科室 走上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 染病科的领导岗位之后,高志良明 显地感觉到了压力,"因为管理的 是一个老科室,几代名人都在前 面,所以我的确感觉担子很重", 高志良深知.要让这样一个老科室 高效运作,继续发展,就必须正确 处理各种关系. 在高志良接手科室的前几年, 科室情形比较低落,包括学术水平, 科室管理,一直呈下滑之势.为了改 善这种状况,高志良采取了一个看 似无奇,却被后来证明是行之有效 的管理和教育方式:欣赏教育. "人人都有缺点,但要看到他 的优点",这是高志良经常挂在嘴边 的一句话.在日常工作中,高志良非 常乐于去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和长 处."其实一个职工在人手下干活, 最希望'头'能理解他",高志良说, 对大多数医生来说,在科室工作的 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得多,如果上 班觉得很压抑,这个地方,这个集体 就没有意思了.所以高志良对手下 一 般都是鼓励,即使批评了谁也不 会一棍子打死.科室里有四个37岁 左右的年轻人,升了主治医师五年 了,本来应该升副高,但前几年他们 都"没干太多活",文章也没发表,情 绪上有点悲观,觉得没什么发展前 途.高志良就主动找他们谈话,说: "我们科室会制定很多制度措施来帮 大家进步,帮大家发展,但最重要是 你们自己要努力.现在我把科研的 搭起来了,科研小组筑好了,你 们进不进来?我给你机会." 将心比心,高志良把科室的每 个人都当成非常优秀的人才.他努 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心情,有 施展的空间,有荣誉感,并要让他 们为身在这样一个科室感到庆幸和 自豪.大家有了良好的心情,也把 能量释放给了工作,科室就这样渐 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我欣赏 你,我给你机会,你好好干;你只要 努力就行了,干好干坏是另一回事. 做科研不一定一下就拿得到成果, 但一定要努力去干",高志良说. "三重打击"影响深远 1999年,高志良受程思远肝病 基金会资助,到美国UCSF从事博士 后研究.除了学习先进的技术以外, UCSF的研究体系给他留下来最深 的影响,甚至远大过学到的专业知 识."UCSF体系讲究'只关注过程, 不关注谁来做',设计的项目一旦执 行一定要监控全程,严格按操作流 ZHUANJlAFANGTAN 专家 程工作,无论什么人参与都一样,以 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高志良表示, 这种模式与我国过去的模式"只看 人,不重过程"刚好相反,重视人固 然重要,但人的主观性太强,只有程 序才能保证项目的客观性.在我国, 虽然在肝病治疗领域拥有大量的病 源,但缺乏严格的设计和系统的随 访,使这些宝贵的资源无法充分正 确的使用.在此理论基础上,近年来 他带领着科室一直致力于在肝病研 究的平台建设上,并不断加大力度, 已建立了一套按GCP要求的随访系 统,严格的样本管理和临床数据管 理.使肝炎病人在门诊及住院前后 将得到全程管理追踪,从中发现肝 炎病人诊治当中不断浮现的一些好 的治疗方法,手段. 目前,在肝病治疗领域,高志良 从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乙肝肝衰竭 机制化及新疗法上.传染病科共有 208张床位,一年收洽的800余例肝 衰竭患者,高志良将全部病例登记 入主,设计不同的临床研究项目,一 一 登记并定期留取血标本,全面监 控生化,免疫,感染的指标,从观察 病例中出了一套针对病人疾病 发生的不同进展期的"三重打击"方 ?法.在肝衰竭的上升期的初期阶 段,机体承受的打击以免疫损伤加 缺血缺氧性损伤为主;在肝衰竭的 上升期的中后期阶段,内毒素血症 也开始参与对机体的沉重打击;在 肝衰竭的平台期的中后期阶段以及 恢复期的早期,机体处于免疫抑制 状态,主要承受来自内毒素血症的 压力.参照肝衰竭过程的变化,就 可以结合实施"三重打击",其中 抗病毒治疗贯穿始终;免疫治疗分 阶段,初期为免疫抑制治疗,中后 期为免疫增强治疗;根据时相及病 情选择抗感染治疗及治疗强度;选 择恰当时机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 人工肝治疗,肝移植治疗:干细胞 治疗多选择平台期及之后. "我们根据以上原理所采取的早 期激素治疗,改善缺血,缺氧及人工 肝,干细胞移植,抗病毒治疗,使乙 肝肝衰竭的病死率下降15%以上. 假以时日,这项研究完善之后,将对 中国广大的肝炎群体产生深远的影 响",高志良说.? 旰博士2009年第5期l3
/
本文档为【子承父业,悬壶济世——记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志良教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