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学语文教学的操作方法

2017-09-19 15页 doc 57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学语文教学的操作方法中学语文、数学教学的操作方法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他们自尊心更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是小孩子了。同时,他们面对学科门类多、难度加大、学习负担变重的新情况,又产生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讨厌教师“满堂灌”,希望有自由发展的空间。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均远远超过初中生,他们更渴望自学成才,希望升入理想的大学。所以,初、高中学生容易适应并喜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初、高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效果都很好。永威学校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学语文教学的操作方法
中学语文、数学教学的操作方法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他们自尊心更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是小孩子了。同时,他们面对学科门类多、难度加大、学习负担变重的新情况,又产生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讨厌教师“满堂灌”,希望有自由发展的空间。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均远远超过初中生,他们更渴望自学成才,希望升入理想的大学。所以,初、高中学生容易适应并喜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初、高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效果都很好。永威学校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在中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时,要注意几点:     1.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好,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爱护每个学生,更要鼓励、赏识后进生,发现闪光点就表扬他们。否则,课堂难以生动活泼,学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2.既要坚持全过程引导学生学这一原则,又要灵活运用操作方法:初中低年级多“扶”一点(如教初一英语),高中多“放”一点(尤其是高三毕业班);学生基础差或教学难度特别大时,就多“扶”一点;学生基础好或教学难度小时,就多“放”一点;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多,教师就多讲一点;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少,就少讲一点;学生自学后没有不会的,老师就不讲。科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同,运用时可有所变动,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教效果好就怎么教。     3.中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学生看书、练习的时间要比小学长一些。辅助环节的时间要少一些,教师的过渡语要少一些,教师的讲要少一些,尽量节省时间,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突破重点、难点,不可使学生的读书、练习、更正、讨论走过场。     4.注意初中与小学、高中与初中的衔接。初中教师要熟悉小学,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学生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灵活有效地引导学生学。     5.要注意学科与学科的联系、渗透,如政、史、地课上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阅读能力,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找出答案。语文课上教学文言文时,要注意不重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已学过历史。     一、中掌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中学生已基本解决识字问题,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一般课文都能读,大致意思也能理解,他们也能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必定会受到学生欢迎,效果也会很明显。     不过,语文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与数学等学科不同:数学常常是一次性的“先学后教”,最后当堂完成作业,程序简单,就那么几步;语文教学因为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既有会读课文的要求,又有对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理 解、运用等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一般不能搞一次性的“先学后教”,常常要反复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读书(自读或导读)开始,教师做到“四不”: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学过了历史,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联系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讨论主题);不介绍作者;不解题(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自己解题);不范读课文(把教师范读课文,改为让学生自己读,既能发现问题,又能培养学生能力)。     不过,课型不同,应用还要有所变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文言文”教学     一般采取三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板书课题     教师三言两语(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什么方式好,就用什么方式。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     教学文言文导人新课时,一般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已学过历史。     2.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操作要领:     ①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     ②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需要理解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的内容。     ③学习目标要准确。目标不能偏、错,如学习说明文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像在常识课上那样理解什么常识,而是要求理解并运用抓住什么特征,按照什么说明顺序,用什么方法说明的等知识。   教学议论文,目标不能定为政治、历史、地理课上的目标,否则将会盲目地提问、讨论,达不到语文教学目标(即阅读、写作方面的要求),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史、地课。目标要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来定,既不能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     ④学习目标要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⑤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使学生看不清楚。     ⑥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标,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3.自学指导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其目的是让学生达到4个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盾如何检测)。     操作要领:     1)语文课上的“自学指导”与理、数、化、政、史、地课不同:政、史、地课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搞一次“自学指导”(不包括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以后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完成作业,语文课要搞几次“先学后教”,因此,“自学指导”不是集中在出示“学习目标”之后,而是分散在几次“先学”之前。每次“自学指导”时间要短,要简明扼要,针对性要强。     2)自学指导的内容应是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重点看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     3)要紧扣学习目标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一般采用课文后面的问题,也可补充,但思考题不宜太多(一节课两三题),多了就成“满堂问”;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5)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求实效。     6)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出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时能够紧张地思考。     7)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手、敲桌子、敲黑板),语言耍简洁(切不可随便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抑扬顿挫,能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先学     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后进生读,让多数学生都有读的机会,每人读一点。这是“先学”。     (2)后教     ①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教师仅仅帮助板书正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才帮助正音。这是“后教”。     ②在第一次“先学后教”中,“先学”与“后教”穿插进行,紧密结合,读一点,有错就纠,即边“学”,边“教”。     ③轮读课文结束后,齐读难以读准的字词或听朗读课文的录音。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可屏幕显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内容为要求学生看书的范围(从哪里到哪里)、方法(边默读课文边运用课文上的注释解释重点词,并练习翻译),以及激励的话(几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地译讲课文)。     (2)学生看课文,准备译讲 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考。教师不宜过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抄题,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教师对认真自学的同学流露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但不宜过多,切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边检测(指名译讲),边“后教”     ①出示译讲方法。     ②指名学生译讲课文,尽量让后进生译讲,让多数同学有译讲的机会,每人译一点,这属于先学。     ③纠正译讲中的错误。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耐指出并更正译讲中的错误,教师仅仅帮助板书关键词。如学生译讲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才讲。这是后教。     ④指名译讲(先学)与纠正译讲中的错误(后教)紧密结合,译讲一点,有错就纠,边学边教。     ⑤指名译讲结束后,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朗读全文,质疑问难。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写作方法)     (1)出示自学指导。     要求学生看书,联系时代背景等,思考课文后的习题或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中心、写作特色等。     (2)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     (3)学生讨论。     ①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光巡视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不要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个个准备回答,然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先让举手的学生中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齐声回答(因为齐答会使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切不可在一人回答之后,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②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讨论时,教师不可信口问这问那,东拉西扯,搞“满堂问”。     ③讨论的顺序。后进生先回答,优生补充,归纳,教师板书。这样,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绪合,学生讨论哪一点,说对了老师板书这个要点,再讨论另一点,老师再板书另一要点。切不可等学生讨论完了,教师再边讲边板书,这样重复、费时,理论与实际脱离,影响学习效果。     ④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同学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⑤教师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坚决不教;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让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坚决不教;切不可学生讲一句,教师重复一句,学生讲一遍,教师重复一遍。对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不教(待课外个别辅导)。。     ⑥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驾驭好课堂。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确保学生坐姿端正,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教师要用好教棒,千方百计让学生紧张地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7.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①让学生明确读书,准备背诵的时间、方法等。     ②学生读书、准备背诵,教师巡视。     ③背诵。引导学生自己背、齐背、指名背。     (2)书面练习。     文言文教学一般采用三次“先学后教”的程序。可一课时完成。如果课文较长,那么第一课时可以搞三次“先学后教,,,即第一次“先学后教”,能准确地读全文。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课文或者第一段或一、二段。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一、二段。第二课时继续译讲、背诵或讨论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如课文特别长,还可以在第二课时只继续译讲课文、昔诵课文,第三课时讨论主题和写作方法等问题。总之,不管用几课时教完,每一个环节都是让学生“先学”(发现问题),再“后教”(“兵教兵”,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反复进行,最后当堂训练,完成作业。     (二)记叙文、小说教学     教这类体裁的课文,也像教文言文那样,常用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的教学程序。不过,体裁不同,须稍作变动。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分段,写出大意,几分钟之后比谁的正确。     (2)学生读书,分段写大意(先学)。     (3)讨论(后教)。     讨论顺序为:     ①分段对不对?如有几种分法,则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为什么”。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注意某一节或几节该属上一段还是下一段,大意归纳得“对不对”。     ②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理清写作顺序(文章的线索),并举一反三,说说我们阅读和写作时该如何应用。     ③说说段意概括得是否准确、简洁。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文章中心或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写作特色)     (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     (4)讨论。     7.当堂训练     (三)说明文教学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抓住什么特征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几分钟之后比谁能够正确分段,写出大意。     (2)学生读书,分段写大意(先学)。     (3)讨论(后教)。     讨论顺序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①分段对不对?如有几种分法,则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为什么”。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注意某一节或几节该属上一段还是下一段,大意归纳得“对不对”。     ②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说说我们阅读和写作时该如何应用。     ③说说段意概括得是否准确、简洁。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说明的方法等)     (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     (4)讨论。     7.当堂训练   (四)议论文教学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找中心论点,划分段落,弄清论证的层次)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论证的方法等)     (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     (4)讨论。     7.当堂训练     (五)诗歌教学     1.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3.自学指导     4.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5.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练习读,几分钟之后比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先学)。     (3)讨论: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6.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背诵)。     7.第四次“先学后教”(诗歌表达的情感、写作特色)。     (1)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出的思考题。     (2)学生读书,思考,准备。     (3)学生回答问题。     (4)讨论。     8.当堂训练  ‘     总之,教不同体裁的课文,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一般都要搞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程序基本一样。不过,体裁不同,教学时每一步该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该怎么引导,怎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应有所不同。根据课文,教学时间可以为一课时,或两课时,或三课时。每课时均搞几次“先学后教”,直到教完达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努力达标。     (六)“综合复习型”课教学 在期末复习时,可按单元分类,一次复习一个或两个单元;或者按体裁分类,一类一类复习;或者按阅读写作分类,一类一类复习。这样的复习一般采用大“先学后教”的方式,一次大“先学后教”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检测(先学)     目的:摸清学生对本专题有哪些掌握了,还有哪些没掌握。     操作要领:     先让学生做精选的检测题。检测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命题,要有代表性。     且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按时独立完成检测练习,要纠正学生做题时的不良习惯。     第二课时:纠正检测中的错误(后教)     目的是引导学生纠错,更正一题,学会一类,吸取教训,避免下次重复出现类似错误。     步骤:     ①学生对照答案互改。     ②学生自己更正检测中的错题。     ③出示典型的错误解法。请学生指出错误并说明原因,然后更正。     ④引导学生规律,讨论注意点。     操作要领:     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更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老师只讲大家都不会的。     不能就题讲题,要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第三课时:针对实际,综合练习(当堂训练)     目的:     在前两节课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综合训练,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操作要领:     让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拓展练习题;     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的问题;     课后及时批改并引导学生更正。     这类课型也可4课时一循环:即第一课时前加一节课,让学生读书、背书,质疑问难,以后一课时检测,一课时纠错,还有一课时拓展练习;也可以2课时一循环,也可一课时一循环。不论几课时一循环,都要“先考”,发现问题,再“后教”(纠错);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更不能使复习课变成老师重讲一遍课本。   (七)作文指导课     1.板书文题     2.出示写作要求     3.先学:学生自定中心、自选材料、自编提纲     4.后教:学生交流提纲,“兵教兵”,教师点拨:纠正定中心、选材、构思方面的倾向问题 5.当堂训练(学生写草稿、誊写作文) (八)作文评讲课 1.导人、点明评讲中心 2.出示典型(特别好的、特别差的)习作片段或全文 3.先学(学生看,思考、准备) 4.后教(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归纳) 5.教师总结: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 6.完成作文后的作业 初一语文《猫》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猫》。(板书课题)     一、出示目标     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宇于黑板左 侧。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2.师: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齐读两遍。     学生齐读生字两遍。可能读错的字有:     铎(duo)  怂(song)恿(y6ng)  诅(zu)  怅(chang)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划分段落)     (一)先学。     师: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能概括段落大意。要求语言简洁、准确,无错字。时间:8分钟。     指名两个学生板演(师事先画好板演位置,指导学生如何板演。字不要太大,不要超出老师规定的范围),其余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写大意。师巡视,注意学生中有几种分法,思考如何后教。     (二)后教。     1.师:请大家仔细看黑板上的分段、段意对不对?如认为不对,请举手帮助他们更正。     指名学生上台更正,用红色粉笔改。     2.讨论:     (1)第一部分(1至2自然段)。     ①提问:第一部分分得对不对?为什么?     若学生把第1自然段分成第一部分,则问栽因为第一只猫的死而难过,该不该属第一部分?     若学生第一部分划分正确,则问学生为什么正确。第1自然段写第一只猫的死,第2自然段写家人对猫的感情,对!     ②提问:第一部分段意对不对?为什么?     若学生把第一部分段意概括为:“第一只猫死了”。则问:他概括得准确吗?应该是第一只猫死了,家人很难过。     若学生第一部分段意概括正确,则说:对!     (2)第二部分(3至14自然段)。     ①提问:两个同学分的第二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若学生把第3-11自然段分成第二部分,则问学生第3-1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第12 -14自然段是写第二只猫丢失,家人对猫的感情。该属第二部分。     若学生第二部分划分正确,则问学生为什么正确。第3 -11自然段写第二只猫的丢失,第12 -14自然段写家人对第二只猫的感情。     ②提问:段意对不对?为什么?     若学生把第二部分段意概括为:“第二只猫丢失了”或“第二只猫丢失了,我很难过。”则问:他概括的准确吗?应该是家人很难过。     若学生第二部分段意概括正确,则说:对!     (3)第三部分(1 5至34自然段)。     ①提问:第三部分两个同学分得对不对?为什么?     若学生把第15-28自然段分成第三部分,则问学生哪一段写第三只猫死的,第32自然段。     若学生把第15-32自然段分成第三部分,则问学生第33、34自然段写的内容,我对第三只猫的死而内疚。和第15-32自然段的内容不能分升。     若学生第三部分划分正确,则问学生为什么正确。第15-32自然段写第三只猫含冤而死,第33、34自然段写我因为无法弥补我对第三只猫的死而内疚。     ②提问:段意对不对?为什么?     若学生把第三部分段意概括为:“第三只猫死了”则问:他概括的准确吗?应该是第三只猫死了,我很内疚。     若学生第三部分段意概括正确,则说:对!     (4)提问:这三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尽量找大多数学生回答)     五、当堂训练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抄写两遍。3分钟后默写。比谁速度最快,字体最好,正确率最高。     学生练习,师巡视,找出学生抄写错或不规范的字,并及时板书到黑板上。     学生默写。 (永威学校  张  巧) 初一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板书课题)     一、出示目标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师:我相信:咱们-(7)班的学生一定可以顺利达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下面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指名几位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并及时表扬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同学。     学生可能读错的字有:不(f6u),通“否”。     2.师:刚才,几个同学把全文轮读了一遍,声音很响亮,但把“不’’(fou)读成了(bu)。下面大家一起把本文读一遍,看谁的声音最响亮。《陈太丘与友期》,开始!     学生自由读课文,鼓励质疑问难。     3.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1.师:好!大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下面请大家依据自学指导准备练习译讲课文,比谁译讲得最好。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5分钟后比谁能解释重点词并能正确译讲。(若有不会的地方可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2.学生看书,准备译讲,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测自学效果。     师: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译讲方法开始译讲课文。     出示译讲方法: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指名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学生帮助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指名译讲,如有错,引导其他同学更正,教师补充并板书。     4.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认真自学,能够译讲课文了,很好,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大家看书,举手提问(师生帮助解难)。     学生读书,质疑问难。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     师:读得很好!同学们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正确译讲课文了,下面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     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读,准备抽背。     全班齐背。     指名背。     六、当堂训练     笔答题: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中的第4、5题。 口答题: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永威学校何湘辉) 初中语文《有的人》教案(诗歌) ——纪念鲁迅有感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正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以及运用对比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出示学习目标     师: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13周年纪念日,诗人臧克家面对鲁迅遗像,想念鲁迅一生,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一首诗——(板书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习目标是 (投影显示,略)。     二、指名朗读     1.师: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比谁读音准确,富有感情,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他同学举手帮助更正。     (一人读一节,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如无,则罢。)     2.生齐读字词两遍。     三、指导自学     师:下面开始自学,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小声地读背这首诗,一边思考课后第一题的3个思考题,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6分钟后比谁会背全诗并能回答3个思考题。     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师:会背的同学举手,比谁背得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如不多,则再给2分钟;生若背错了, 请其他同学更正。)     '(2)齐背这首诗。     2.思考题。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能背诵全诗了,好,下面思考课后第一题的3个思考题,请能正确回答的同学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就请前后桌讨论。     (1)全班交流。     ①师:谁来回答第1题?(叫多名学生回答)     估计学生能回答出:     第一个:活:指肉体存在     死:灵魂死了,生命无价值     第二个:死:生命不存在     活:思想精神为世人铭记     ②师:谁来回答第2题?(叫多名学生回答)     这道题偏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引导。     从第二节开始,从3个方面作了对比,即比对人民的情感,比 人生境界,比人生观。     板书:     情感    境界    人生观     骑    想“不朽”    危害人     俯    作野草    造福人     师:写鲁迅的句子有哪些?纪念鲁迅为什么又写了另一种人? (反衬)     反衬鲁迅为人民服务和牺牲的精神,同时也反衬出诗人爱憎分 明的感情。     师: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鲜明的褒与贬,强烈的爱与憎。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点名读。     ③谁来回答第3题?(叫多名学生回答)     道理:深刻地揭示出入生的价值和意义全然取决于对人民的态度,造福人民者永生,压迫人民者速朽。     师:作者发挥了诗歌的特点,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阐释上述道理,因而打动了读者,取得了较好的说理效果。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同学们,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表示对鲁迅的深切怀念吧!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自学,已能背诵诗歌、理解诗歌。下面请大家完成课后练习三。(若时间多,则指名读,写得好的要表扬。) (永威学校  李  霞)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学语文教学的操作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