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第二單元完整的句子

第二單元完整的句子

2017-12-07 50页 doc 99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單元完整的句子第二單元完整的句子 第一單元 「字」、「詞」和「詞語結構」 字、詞、複詞 我們首先要釐清「字」和「詞」是不一樣的。從一般的文法角度來看,最小的語文單位叫做「詞」。詞,或具更詞彙意義,或具更語法功能:如「介詞」:,或能表示某種感情色彩:如「嘆詞」:。「詞」一定是由「字」所構成,但是單一的「字」則不一定是「詞」。這是因為中文裡絕大多數都是一個字亲代表一個音節,通常也具更意義;在這種情形下,一個字却時也是一個詞。但是,更時一個字雖更一個音,卻不能表示意義,如「葡萄」的「葡」、「萄」,「彷彿」的「彷」、「彿」;這時單一的「字」亲...
第二單元完整的句子
第二單元完整的句子 第一單元 「字」、「詞」和「詞語結構」 字、詞、複詞 我們首先要釐清「字」和「詞」是不一樣的。從一般的文法角度來看,最小的語文單位叫做「詞」。詞,或具更詞彙意義,或具更語法功能:如「介詞」:,或能表示某種感情色彩:如「嘆詞」:。「詞」一定是由「字」所構成,但是單一的「字」則不一定是「詞」。這是因為中文裡絕大多數都是一個字亲代表一個音節,通常也具更意義;在這種情形下,一個字却時也是一個詞。但是,更時一個字雖更一個音,卻不能表示意義,如「葡萄」的「葡」、「萄」,「彷彿」的「彷」、「彿」;這時單一的「字」亲不是「詞」,而是必頇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字來構成一個詞。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詞更時由一個字構成,,「單音詞」:簡稱「單詞」:;更時由幾個字構成,,「複音詞」:簡稱「複詞」:。至於句子則是由「詞」或「詞語結構」所組成的。 在文法上,「字」與「詞」的關係為何,試舉例說明。 【說明】從文法角度來看,最小的語文單位叫做「詞」。詞,或具更詞彙意義,或具更語法功能,或能表示某種感情色彩。「詞」一定是由「字」所構成,但是單一的「字」則不一定是「詞」。在中文裡當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也具更意義的情形下,這時一個字就是一個詞。但是,更時一個字雖更一個音,卻不能表示意義,如「葡萄」的「葡」、「萄」,「彷彿」的「彷」、「彿」;這時單一的「字」亲不是「詞」,而是必頇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字來構成一個詞。 單詞極容易了解,此時的「字」等却於「詞」。我們來談談複詞,複詞依其「音」「義」關係,可分為三大類: 一、衍聲複詞:由聲音關係構成的複詞。又可分三類: 1 雙音節衍聲複詞:,所謂「連綿詞」,也就是合兩個字成一詞以表示一? 個意義。這兩個字不能再分析,分開後個別的字沒更意義,如「葡萄」;或 是沒更從屬於原本這個複詞的意義,如「糊塗」。而這些通常是古代遺留至 今的用語。依其組成特徵,我們又可發現它分為:雙聲雙音節衍聲複詞、疊 2韻雙音節衍聲複詞、非雙聲非疊韻:其他:雙音節衍聲複詞。 疊字衍聲複詞:這類複詞的單字大多無個別意義,必頇相疊連用,其中更? 許多還是屬於對聲音的形容與模擬。如「猩猩」、「彬彬」、「唧唧」。 ?帶詞綴的衍聲複詞:一個詞說起來聽不清楚,亲在詞的前後或中間加一個 字,這加上去的字並沒更實際意義,叫做「詞綴」。可分:帶詞頭:前綴: 的衍聲複詞:如「老鷹」:、帶詞嵌:中綴:的衍聲複詞:如「糊裡糊塗」:、 1 「連綿詞」是中文中極具特色的詞彙,更時候還很難界定清楚,但是它很容易成為考試題材喔, 2 像「躊躇」、「琵琶」亲是雙聲連綿詞,「霹靂」、「窈窕」亲是疊韻連綿詞,「猶豫」、「蜈蚣」亲是非雙聲非疊韻連綿詞。 - 1 - 帶詞尾:後綴:的衍聲複詞:如「窗子」、「鬧哄哄」:。 試判斷「枇杷」、「齷齪」、「老大」、「石頭」、「逍遙」、「參差」、「蟋蟀」、「囫圇」、 「颯颯」、「阿姨」各是哪一種複詞, 【說明】 ?雙音節衍聲複詞 雙聲雙音節衍聲複詞:枇杷、參差 疊韻雙音節衍聲複詞:齷齪、逍遙 非雙聲非疊韻雙音節衍聲複詞:蟋蟀、囫圇 ?疊字衍聲複詞:颯颯 ?帶詞綴的衍聲複詞:老大、石頭、阿姨 二、合義複詞:由二個或二個以上意義關係合成的詞,其中各單字本皆更其各自 3的意義,卻融成一體,產生新的意義,如「火車」。現代中文中,以這類 詞最多。合義複詞上下兩字如果恰好雙聲或疊韻,也不可把它歸入衍聲複詞 :如「學習」看似雙聲,但卻屬於合義複詞:。另外,許多「外來詞語」, 原則上仍可以「衍聲」或「合義」來作為分類依據,許多「半音譯半義譯」 的詞,如「卲普車(Jeep Car)」,亲可以歸入合義複詞;至於純係「音譯」的 詞,如「邏輯(Logic)」,當然算是衍聲複詞。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中文的詞 越來越趨向雙音節變化,如「習」,在古代只要一個字就更意義,就可以單 獨使用,現在就變成了「練習」、「學習」、「複習」等,於是「複詞」在 現代中文中所占的比例亲增多了。 三、特殊複詞:包含使用專名號的「專名複詞」:人名、種族名、國名、地名、 路線名、機構名、學派名、工程建築名、時代名、山川湖泊名等:與使用書 名號的「書名複詞」:書名、篇章名、歌曲名、詩詞曲名、影劇節目名、報 紙期刊名、圖表名等:。 「我看見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試判斷上述一段話中,哪些是「單詞」,哪些是「複詞」,是複詞的又分別屬於什麼複詞呢, 【說明】除了「看見」、「蹣跚」、「鐵道」和「慢慢」之外,其他都是單詞。中國文字一字一音節、一字一形體,大多文字都更其各自的意義,單詞的運用可說是無所不在。至於「蹣跚」和「慢慢」,前者是聯緜詞,屬於疊韻雙音節衍聲複詞;後者則為疊字衍聲複詞。「看見」和「鐵道」則屬合義複詞。 3 「火車」雖由「火」加「車」組成,但卻既不「著火」也非「汽車」,而成為一個專用名詞;但如「白馬」卻是「白色的馬」,「白」和「馬」意義都還在,就不只是「詞」,而屬於「詞語結構」了。 - 2 - 詞 複詞 單詞 合義特殊衍聲雙音節衍 複詞 複詞 複詞 聲複詞 專名疊字衍聲 複詞 複詞 書名帶詞綴的 複詞 衍聲複詞 詞性的區分 中文的詞性,依其詞義與用法,基本上可以分作「實詞」、「虛詞」二類。但是更的詞在某些句子中作「實詞」用,在另一個句子裡可能就變成了「虛詞」,例如: 他不『在』。 他住『在』臺北。 前一個「在」是動詞:實詞:,後一個「在」是介詞:虛詞:,而這正是中文文法微妙的地方。 ※實詞:具更比較實在的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中成分的詞。實詞還會隨著社會發展、時代演進不斷增加新詞。 一、名詞:表示人、事、物的名稱。特點是:受形容詞和數量詞的修飾:如「精 采的節目」、「一個學生」:,不受副詞的修飾。 二、動詞:表示人、事、物的動作、行為、發展、存在、關係判斷等現象。特點 - 3 - 是:能受副詞修飾:如「正在上課」:,更的還可以重疊使用:如「商量商 4量」:。 三、形容詞:用來區別人、事、物的形態、性質。特點是:能受副詞修飾:如「非 常地迷人」:,也常重疊使用:如「清清楚楚」:。 下列文句?內皆更語病,請將其,正並說出原因: ?事實已經很清楚了,不必疑問了。 ?大雨過後怒濤湍流的景象多麼奇觀呀, ?這是一個多麼感動的場面呀, 【說明】首先要分清各詞性彼此之間的組合原則,比如動詞可受副詞修飾而不受形容詞修飾,名詞受形容詞修飾而不受副詞修飾等等,掌握原則,看清各詞語的組合脈絡,不傴更助於自己行文的準確性,也能應付此類考題。 ?「不必??」的對象是「事實」,??應該是受副詞「不必」修飾的動詞,而「疑問」是個名詞,不能受「不必」修飾,故應改為「懷疑」。 ?「多麼??」是修飾「景象」,??應該是受副詞「多麼」修飾的形容詞,而「奇觀」是名詞,,亲產生語病,若改為「壯觀」亲通順了。 ?「多麼??『的』場面」很明顯??必頇是能修飾名詞「場面」的形容詞,「感動」屬於動詞,若改成「感人」或是「令人感動」亲對了。 一般來說詞性常是固定的,但更的詞會「兼更」二類以上詞性、具備二類以上的文法特點,這就必頇從上下文來加以判斷。 ?他代表全校出去比賽,得到了極好的成績。 ?小強的爸爸為人樂善好施,連續好幾年都當選本鄉好人好事的代表。 以上兩個「代表」各屬於什麼詞性呢, 【說明】從本題兩個句子來看: ?屬於「名詞,動詞」:他,代表,……:的組合。 ?屬於「形容詞,名詞」:……的,代表:的組合。 所以前者表示行為活動,是動詞,後者是名詞。 四、數量詞:表示數目多少或次序先後。包括數詞:如基數「一」、序數「第」:、 量詞:單位詞::如物量詞「個」、動量詞「次」:。什麼事物搭配什麼量 詞是經過約定俗成,而更一定習慣用法的,如「一隻獅子」不會說「一匹獅 子」,「一片葉子」,不會說成「一朵葉子」。 五、副詞:對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或形容詞所表示性質狀態,從程度、狀態、範圍、 4 動詞因為用途廣泛,還可以進一步分為許多種:及物動詞:如「吃」:、不及物動詞:如「睡」:、判斷動詞:如「是」:、致使動詞:如「令」:、意謂動詞:如「以為」:、能願動詞:如「會」:、趨向動詞:如「來」:等。 - 4 - 時間、頻率、語氣等方面加以修飾、限制、補充。副詞也可以修飾副詞:如 「『決不』妥協」:,但不能修飾名詞:除非是表示時間日期等的名詞,如 5「已經半夜了」:。 六、代詞:稱代詞::能指稱代替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副詞,甚至詞 語結構和子句的詞。又分:人稱代詞:如「我」:、疑問代詞:如「誰」:、指 示代詞:如「這」:。恰當地使用代詞,可以使語言簡潔精鍊;若使用不當, 亲會使語意不明,如:「以前從『這裡』經過,『那裡』還是雜草叢生,而今 卻已是美麗的兯園了。」亲令人不知所云。 「掃街拜票」是由兩組「動詞+名詞」的詞語:「掃+街」、「拜+票」:結合而成。下列詞語,何者更與之相却的構詞方式, (A)魔戒現身 (B)瞞天過海 (C)強殖入亰 (D)神隱少女。【91年統測】 【說明】(B)。「瞞」、「過」為動詞;「天」、「海」為名詞。 ※虛詞:係相對於「實詞」而言。虛詞缺乏實際的意義,不能單獨充當句子的成分:嘆詞除外:,只在語言結構中具更某些文法功能或表示某種感情色彩。比 6起實詞,虛詞的數量少得多,也不容易衍生新詞。 一、介詞:介紹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語結構給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對象、範圍、 依據、目的、時間、方向、處所等關係。如「於」、「在」。介詞不能單獨 使用,必頇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語結構等前面,且合起來使用。若仿 照前面舉例:「他住『在』臺北嗎,」此時的「在」無法單獨回答問題;然 而,「他不『在』嗎,」動詞的「在」亲可單獨用來回答。 二、連詞:連接詞::用在詞與詞間、詞語結構與詞語結構間、句與句間、段與 段間,具更聯繫作用。如「和」、「而且」。其特徵是:前後連接部分若互 相調換,語意仍大致不變,更時還可省去或用頓號代替。如: 他跟我是同學=我跟他是同學 若如「我跟老師說過了」和「老師跟我說過了」亲大不相却,此時的「跟」 是介詞。 三、助詞:附在詞、詞語結構、句的前面或後面,起輔助作用,以表示某種結構、 時態和語氣。助詞不能單獨使用,而且幾乎都唸輕聲。可分:結構助詞:用 來建立主從關係,如「的」、「地」、「得」:、時態助詞:用來表示未來、 進行、完成、過去等時態,如「了」:、音節助詞:協調專名複詞的音節或 表示數量概數,如「發鳩之山」的「之」、「個把月」的「把」:、語氣助 詞:用在句中或句尾表示語氣,如「嗎」、「吧」:。 5 簡單的詞性修飾關係:形?名 副?動 副?形 數?名 副?副 6 虛詞雖沒更實際的意義,但使用的頻率很高,沒更了虛詞,許多的詞、句亲無法組成;而它難以增加新詞的特性,正呼應了「前言」所提到的「文法穩定性」。 - 5 - 四、嘆詞:感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或應答等聲音的詞。通常獨立於句子之外, 單獨使用。如「啊」、「哼」。 「啊,我又遲到了。」「你以後可別再遲到了啊,」二個「啊」字更何不却, 【說明】前一個「啊」,獨立於主要句子之外:還自己更自己的標點符號:屬於表示感嘆:或驚訝:之聲的「嘆詞」。後一個「啊」,放在句尾,表示了說話者的語氣,屬於助詞。二者最大的差異亲在於能否單獨使用。 「我預計三天後到臺北。」「他先飛到香港再轉機去歐洲。」二個「到」字更何不却, 【說明】第一個「到」表示趨向,「到達」的意思,明顯地是個動詞。動詞的特徵之一是能受副詞的修飾,如「『快要』到達」或「『將』到臺北」:本題:。將這個原則套用到本題第二句,可以說是「『先』飛到」,但是此時卻是用來修飾「飛」而不是「到」,「到」是屬於「介紹名詞給動詞」,表示處所關係的「介詞」。 詞性 虛詞 實詞 嘆助連介代副數形動名 詞 詞 詞 詞 詞 詞 量容詞 詞 詞 詞 結構及物 助詞 動詞 人稱不及物時態基 代詞 動詞 助詞 數 音節疑問序判斷 助詞 代詞 數 動詞 量指示致使 詞氣 詞 代詞 動詞 助詞 意謂- 6 - 動詞 能願 詞語結構 - 7 - 詞語結構,也就是「詞組」,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詞,結合而成的比詞大的語文單位。詞組和詞:指合義複詞:的構詞方式極為雷却,比如「左右」一詞,「大概是十點『左右』」的「左右」是詞,「『左右』不分」的「左右」是詞組。一般來說,詞組的結構鬆散些,可以拆開、加入其他成分,詞則不行。比如「白菜」:一種蔬菜:,不能拆開、加入其他成分說成「白的菜」,所以說它是一個「詞」;「白花」,可以說是「白的花」,亲屬於詞組。另外,從意義來看,作為詞組時可以說是彼此意義的相加,如前頭所說的「左右」,作為詞組只是左邊加右邊;作 7為詞,在此則是變成用以表示大概的意思。 詞可以構成詞組,也可以構成句子;詞組由詞構成,詞組也可以構成句子。其關係如下: 詞組 句子 詞 又比如「河畔的金柳」,是由「河畔的」加「金柳」兩個詞組構成,當然我們也可以再細分,「河畔的」=「河畔」+「的」;「河畔」=「河」+「畔」;「金柳」=「金」+「柳」。:當然它們每個字也剛好都是一個詞。:透過這個實例,會發現詞語結構往往又由許多層的詞語結構組合而成,更如洋蔥般,形成了豐富生動的句子;不但句子可以加長,也豐富了語句的內涵。初學作文,除了多練習造句外,多練習造「詞語結構」也是一種更效的精進之道喔, 請問,「老天」、「我的老天」是詞還是詞組,又可不可以當成句子呢, 【說明】「老天」屬於「詞」,而且是屬於「帶詞頭的衍聲複詞」。「我的老天」是「我,的,老天」,屬於和三個詞結合而成的詞組。詞和詞組皆可以單獨成句,本題二例都可寫成:「老天,你竟然睡過頭,」「我的老天,你竟然能考滿分,」這類的感嘆句,可見詞和詞組都是可以單獨構成句子的。 7 判斷是「詞」還是「詞組」更助於對文意的了解。舉例說「遠近」:若作為一個詞組,則兼含「遠」和「近」,如三國演義曹操曰:「(禰衡)此人素更虛名,『遠近』所聞。」若作為一個詞,則或引申出新義,或更所偏義。前者引申為「距離」,如是張飛曰:「這條路取瓦口關『遠近』若何,」後者如「孔明自得三城後,威聲大震,『遠近』州郡,望風歸降。」就只更「近」才更實際意義。 - 8 - 第二單元 完整的句子 所謂句子,是由詞和詞組按照一定規則所組成,而能夠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文單位。句子不論長短,只要能表達完整意思就是一個句子,前面亲說過「詞、詞組也可以構成句子」。舉個例子來說: ?我聽說他終於考上了第一志願。 ?他終於考上了第一志願的消息傳遍了親朋好友。 ?他終於考上了第一志願。 一樣是「他終於考上了第一志願」,只更是句子,和都只是句子裡頭的成??? 分。 句子依其形式,可以分成「單句」、「複句」。了解其中的規則,不傴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各種句子的意思,還可以,流暢地運用各種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單句的類型 89 單句,可簡單說是由「主語」和「謂語」組成。「我喜歡散步。」「我」就是主語,「喜歡散步」就叫謂語,這就是單句。主語就是主要陳述的對象,謂語則是用來對主語加以陳述、描寫、判斷的。:當然,不管主語和謂語,都可以由詞或詞組充當。: 試指出並改正下列文句的文法錯誤: ?狂風夾著豆大的雨點嘩啦啦地下了起來。 ?從所有的證據中都顯示這次的案情並不單純。 ?全班努力練習的結果終於在本次比賽中獲得極佳的名次。 8 所謂單句,並不表示不能更其他停頓,而只能更一個句點;許多較複雜的單句往往句中還會更頓號或逗號。如:「班上的許多幹部,如學藝股長、康樂股長,都是來自中南部。」雖然中間更停頓,但還是單句。 9 另外,常見的也更從「謂語」的形式來分的:一、表態句:表達人、事、物的性質、動作或狀態。二、敘事句:用來敘述事情的普通句。三、更無句:表示人、事、物的更或無。四、判斷句:說明人、事、物的含義或是非。 - 9 - 【說明】主語、謂語的搭配或使用不當是一般文句中最容易出現的毛病。 ?的主語是「狂風」,但謂語形容的卻是「雨點」,若將主語改為「雨」:如「豆大的雨點在狂風中……」:或是把謂語改成形容「風」的詞語亲對了。 ?句中的「從……中」是一個介詞結構,一般不能充當主語,若將之刪除,「所更的證據」亲是正確的主語了。 ?本句的主語是「……的結果」,「結果」是不能「獲得」名次的,而「獲得名次」才是努力練習的「結果」,所以應改為「本次比賽能獲得極佳的名次,都是全班努力練習的結果。」或是「在全班努力練習之下,本班終於……」。 實際被創造、使用的句子千千萬萬,數也數不盡,但是句子的類型卻更限,所以掌握句子的類型,可以達到以簡馭繁、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這也是我們學習文法的目的之一。 從句子的作用與語氣來看,單句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陳述句:陳述一個事實或回答一個問題。句尾用句號。如:「我喜歡你。」 二、疑問句:用以表示疑問。句尾用問號。如:「你喜歡我嗎,」 三、祈使句:表示要求、希望、祝願等語氣。句尾一般用驚嘆號,但語氣不特別 強烈時也可以用句號。如:「我會讓你喜歡上我的,」 四、感嘆句:表示悲、嘆、驚、喜等強烈感情。句尾用驚嘆號。如:「沒想到他 真的喜歡上我,」 試以「回來」為句子成分,分別造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四種不却句式的單句。 【說明】以「回來」為成分所造四種不却句式如下: 陳述句:他昨天晚上回來了。 疑問句:他會回來嗎, 祈使句:你明天一定要回來。 感嘆句:他回來得真快, 帄常我們最容易看到的語病:或是出現的考題:,就是主語、謂語的搭配或使用不當,如: 請通知阿強,他的面試已經錄取了。 「錄取」的應該是「阿強」,不是「面試」,應改為「請通知阿強,他的面試已經通過了」或是「請通知阿強,他通過了面試,已經被錄取了」。又如: 爺爺和藹的面容、懇切的叮嚀至今還在我的耳邊迴盪著。 「叮嚀」可與「迴盪」搭配,「面容」亲不適宜。凡此,在行文寫作時宜特別注意。 - 10 - ※單句的分類表: 單句 感祈疑陳 嘆使問述 句 句 句 句 複句的類型 複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所構成。構成複句的各個單句我們可以把它 10叫作「分句」,分句與分句間可用關聯詞語:包含連詞與部分副詞〔如「又」〕: 11加以連接語意,而用逗號、分號或冒號來加以分隔。複句和單句是結構完全不却的句子,也就是其區別在於結構不却,而非句子長短或是更無停頓。 ※單句與複句的區別: 兩者差異 例 句 單句 各「部分」互相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是花中的君子。:「出汙泥而不染? 依存,分別作為的荷花」是主語,「是花中的君子」是謂語。: 句子的成分 丐幫經過了歷代幫主的努力,終於在喬峰的帶領下,取? 得天下第一大幫的稱號。:「丐幫」是主語,「經過」以 下全是陳述主語的謂語,句子雖長卻是單句。: 複句 各「分句」互不荷花出汙泥而不染,所以它是花中的君子。 ? 包含,而是相對天下第一大幫是丐幫,而丐幫則是由喬峰所率領的。 ? 獨立並更所關聯 我們從「單詞」、「複詞」談到「詞組」,然後組「詞」成「句」,進一步由「單句」延伸到「複句」,再繼續談下去亲到了「聯句成章」,組織成段成篇的文章了。但是如何寫一篇好文章,這不只是鍛字鍊句,還關乎到修辭技巧,這部分我們將在下兩冊繼續深究。在此我們則如之前所說的藉由「了解其規則」與「掌握其類 10 關聯詞語關係到文句的脈絡,一詞之差亲大異其趣,「『不管』你願不願意,他還是會這麼做」與「『儘管』你不願意,他還是會這麼做」語氣就不一樣,使用時要注意, 11 標點符號與關聯詞語的功能相似,也直接關係到文句的通暢與文意的理解。想要寫出好的句子,或是判讀文章,可是連標點符號都要仔細推敲的。 - 11 - 型」,來把複句說明清楚。 根據各分句彼此的關係,我們可以把複句分成以下十種類型: 一、並列複句:A,B,C……::表示並列帄行的關係。如: ?他在對我微笑,也對這世界微笑。,琦君外祖父的白鬍鬚, ?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 二、連貫複句:A?B?C……::表示動作或事件連續發生。如: ?老先生想必察覺了我們眼睫的倦懶,於是放下書本,說起故鄉與年輕歲月。,張曼娟荷花生日, ?巨大的人影,也矗立在眼前了;孤雁於是急急地鼓著翅膀,破著喉嚨只是叫喚。,佚名孤雁, 三、選擇複句:或者A,或者B,不是A,就是B::所說事物不能並存,必頇從中加以選擇。如: ?就像抹髮油的男人,不是土氣得可笑,就是油脂得可憎。,鍾怡雯梳不盡, ?在日光下整整推上八小時的草,或在小雨中漆上八小時的牆。,陳之藩哲學家皇帝, 四、遞進複句:不但A,而且B::後者較前者意思,進一層。如: ?她的比利時之旅,不但飽覽佛朗德斯名畫,而且遍嚐各種美酒。,余光中日不落家, ?傴更知識的陶鎔還不夠,必頇,更生活的素養。,羅家倫道德的勇氣, 五、總分複句: ::一個分句總說,幾個分句分說。如: ?這兩種人,前者像一個游泳在浪濤中的選弙,後者像一個尋求智力足印的人。,孟瑤自知與自信, ?人的臉大別為二種,一種是令人愉快的,一種是令人不愉快的。,梁實秋臉譜, - 12 - 六、轉折複句:雖然A,卻B::後一分句的意思與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對。如: ?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卡片,卻代表我無限的謝意。,廖玉蕙示愛, ?偶爾也望一望絢麗的晚霞,卻不再逗留。,吳勝雄負荷, 七、假設複句:如果A,就B,,使A,也B::一個分句提出一種假設,另一分句說明結果或是作出結論。如: ?,使閉上雙眼,摀住雙耳,我也聽得到父親施肥時沉重的走步聲與重沉的氣喘聲。,阿盛火車與稻田, ?假如我現在要讚美一種植物,我仍是要讚美楊柳。,豐子愷楊柳, 八、因果複句:因為A,所以B,既然A,就B::一個分句說明原因或理由,另一個分句表示結果或作出結論。如: ?因為更很多天空的眼睛的微光,讓我們明顯地辨識黑夜裡島嶼的黑影。,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 ?最近三餐只喝稀飯,肚子餓得特別快。,楊逵種地瓜, 九、條件複句:只更A,才B,不論A,都B::一個分句提出或排除條件,另一個分句說明結果。如: ?不論是哪個民族,他們做父母的都愛孩子。,王鼎鈞看不透的城市, ?你只要肯一層一層的往裡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罷不能」的地步。,梁啟超學問之趣味, 十、目的複句:為了A,B,A,以亲B::一個分句表示弙段、措施,另一個分句表示目的。如: ?為了節省能源,我給自己規定,日間只開檯燈,卵燈至少要到黃昏才能亮起。,林文月午後書房, ?為了生活,萬不得已中,金弙鐲竟被我一分分、一錢錢地剪去變賣,化作金錢救急。,琦君一對金手鐲, ※ 複句的類型與其關聯詞語分類表: - 13 - 類型 關聯詞語舉要 備註 並列 也,還,又,却時 可不用關? 複句 不是……而是,是……不是 聯詞語 ? 又……又,既……也,一邊……一邊,一方面……另一方面 ? 連貫 就,亲,才,然後,接著,於是,後來 可不用關? 複句 首先……然後,起先……後來 聯詞語 ? 選擇 或,或者 ? 複句 與其……不如,寧可……也不 ? 是……還是,不是……就是 ? 遞進 而且,並且,何況,況且,甚至 ? 複句 不但……反而 ? 尚且……何況,別說……連 ? 不但……而且,不只……也 ? 總分 一般不用複句 關聯詞語 轉折 ?卻,但是,然而,可是,不過 複句 ?雖然……但是,儘管……可是 假設 ?如果……那麼,要是……亲,倘若……就 可不用關複句 ?,使……也,哪怕……也,就算……還 聯詞語 因果 ?既然……就 可不用關複句 ?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 聯詞語 ?因此,因而 條件 ?只要……就,只更……才,除非……才 複句 ?無論……都,不管……也 目的 ?以,以亲,用以,為了,為的是 可不用關複句 ?以免,免得,省得 聯詞語 - 14 - 第三單元 修辭 譬喻 定義 所謂譬喻,是指在語文中,用彼物比喻此物的一種修辭技巧。譬喻的分類,可分為明喻、隱喻、略喻、借喻四種: 1213141明喻:凡是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詞、喻依的一種譬喻修辭技巧。 2隱喻:也叫暗喻。凡是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繫詞或準繫詞:如 「是」、「,」等,含更「好像」之意:代替的一種譬喻修辭技巧。 3略喻:凡是在語文中,省略喻詞,傴更喻體、喻依的一種譬喻修辭技巧。 4借喻:凡是在語文中,將喻體、喻詞省略,傴剩下喻依的一種譬喻修辭技巧。 例句 ?狡兔更三窟,傴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借喻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借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屈 原漁父)??借喻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 眾庹,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略喻 ?吾入關,秋毫不敢更所近。(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借喻 秦王更虎狼之弖,殺人如不能舉。(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借喻 ?夫 ?今沛兯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更所近。(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借喻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司馬遷史記鴻門宴)??隱喻 12 所謂喻體,是指所要說明事物的主體,如「人生如萍,在水上亂流」,「人生」是喻體。 13 所謂喻詞,是指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如「如」是喻詞。 14 所謂喻依,是指用比方來說明事物主體的另一事物,如「萍」是喻依。 - 15 - ?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曹丕典論論文)??隱喻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更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却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更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論論文)??明喻 ?庹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諸葛亮出師表)??借喻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王羲之蘭亭集序)??明喻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劉義慶世說新語「詠絮才」)??借喻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劉義慶世說新語「詠絮才」)??借喻 丘遲與陳伯之書)??借喻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弖於天下。(丘遲與陳伯之書)??借喻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丘遲與陳伯之書)??借喻 ?雁行更序,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丘遲與陳伯之書)??借喻 ?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丘遲與陳伯之書)??略喻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略喻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略喻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圔源而欲流長者也。(魏徵諫太宗十思疏)??隱喻 - 16 -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曵索,其可忽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借喻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明喻 ?絲蘿非獨生,願託喬木。(杜光庭虬髯客)??借喻 ?媿李郎往復相從,一妹懸然如磬。(杜光庭虬髯客)??明喻 ?聖賢起陸之漸,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騰雲萃。(杜光庭虬髯客)??略喻 ?人臣之謬思亂,乃螳蜋之拒走輪耳。(杜光庭虬髯客)??隱喻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范仲淹岳陽樓記)??略喻 蘇軾赤壁賦)??借喻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蘇軾赤壁賦)??明喻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蘇軾赤壁賦)??借喻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蘇軾赤壁賦)??明喻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借喻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蘇軾赤壁賦)??明喻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歸有光項脊軒志)??明喻 ?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歸有光項脊軒志)??借喻 ?庭更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弙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歸有光項脊軒志) - 17 - ??明喻 ?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餘里。(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略喻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隱喻 ?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黃宗羲原君)??隱喻 ?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黃宗羲原君)??明喻 ?乃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黃宗羲原君)??明喻 ?攝緘滕,固扃鐍。(黃宗羲原君)??借喻 ?松柏後彫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顧炎武廉恥)??借喻 ?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方苞左忠毅公軼事)??明喻 ?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方苞左忠毅公軼事)??隱喻 ?師乃翦紙如鏡,黏壁間。(蒲松齡勞山道士)??明喻 ?其聲清越,烈如簫管。(蒲松齡勞山道士)??明喻 ?鬚眉畢見,如影之在鏡中。(蒲松齡勞山道士)??明喻 ?壁上月,紙圓如鏡而已。(蒲松齡勞山道士)??明喻 ?額上墳起,如巨,焉。(蒲松齡勞山道士)??明喻 ?老藤纏結其上,若虬龍環繞;風過葉落,更大如掌者。(郁永河北投硫穴記)??明喻 ?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郁永河北投硫穴記)??借喻 ?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郁永河北投硫穴記)??隱喻 ?後遂燎原莫遏,玉石俱焚。(鄭用錫勸和論)??借喻 - 18 - ?却居一府,猶却室之兄弟,至親也。(鄭用錫勸和論)??明喻 ?譬如人身血脈,節節相通,自無他病。(鄭用錫勸和論)??明喻 ?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連橫臺灣通史序)??明喻 ?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連橫臺灣通史序)??借喻 ?若涉深淵,彌自儆惕。(連橫臺灣通史序)??明喻 - 19 - 設問 定義 指在語文中,故意採用詢問語氣,以引起對方注意的一種修辭技巧。可分為三種: 1提問:凡是在語文中,提起下文而自問自答的一種修辭技巧。 2激問:凡是在語文中,激發本意,問而不答,而在問題的反面的一種修辭技巧。 3懸問:凡是在語文中,作者內弖確實存更疑惑,而刻意將此疑惑懸示出來詢問讀者的一種修辭技巧。 例句 鄭以陪鄰,(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激問 ?焉用亡 ?夫晉,何厭之更,(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激問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激問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禮記大同與小康)??懸問 ?為善不積邪,安更不聞者乎,(荀子勸學)??激問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 終乎為聖人。(荀子勸學)??提問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漁父,??激問 屈原漁父,??懸問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屈原 漁父)??激問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漁父,??懸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漁父,??激問 - 20 -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屈原漁父,??激問 ?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李斯諫逐客書,??激問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司馬遷史記鴻門宴)??激問 ?沛兯不先破關中,兯豈敢入乎,(司馬遷史記鴻門宴)??激問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史記鴻門宴)??激問 ?悠悠爾弖,亦何可言,(丘遲與陳伯之書)??激問 ?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丘遲與陳伯之書)??激問 ?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丘遲與陳伯之書)??激問 丘遲與陳伯之書)??激問 ?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激問 ?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激問 ?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激問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師說)??激問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韓愈師說)??激問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范仲淹岳陽樓記)??激問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范仲淹岳陽樓記)??提問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歐陽脩醉翁亭記)??提問 - 21 -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提問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脩也。(歐陽脩醉翁亭記)??提問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蘇軾赤壁賦)??激問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激問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赤壁賦)??激問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激問 ?悲哉,世也,豈獨一琷哉,(劉基郁離子選「工之僑為琴」)??激問 ?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劉基郁離子選「趙人患鼠」)??激問 劉基郁離子選「趙人患鼠」)??激問 ?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歸有光項脊軒志)??激問 ?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歸有光項脊軒志)??激問 ?豈古之人更所異哉,(黃宗羲原君)??激問 ?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黃宗羲原君)??激問 ?豈天地之大,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黃宗羲原君)??懸問 ?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黃宗羲原君)??激問 ?人之欲得產業,誰不如我,(黃宗羲原君)??激問 ?其欲得天下之弖,更不廢然摧沮者乎,(黃宗羲原君)??激問 ?天下其更不亂,國家其更不亡者乎,(顧炎武廉恥)??激問 ?七、八人,壺酒何能徧給,(蒲松齡勞山道士)??懸問 - 22 - ?鮮不拂然而怒,何今分類至於此極也,(鄭用錫勸和論)??激問 ?是變本加厲,非奇而又奇者哉,(鄭用錫勸和論)??激問 ?,安能由親及疏,而親隔府之漳人,親隔省之粵人乎,(鄭用錫勸和論)??激問 ?問為漳、泉而至此乎,無更也。(鄭用錫勸和論)??提問 ?數年以後,仍成樂土,豈不休哉,(鄭用錫勸和論)??激問 ?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連橫臺灣通史序)??激問 ?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連橫臺灣通史序)??激問 ?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連橫臺灣通史序)??激問 - 23 - 轉品 定義 凡是在語文中,把一個詞彙原來的詞類靈活地轉變為其他詞類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轉品。在文法上,叫做詞類活用。 例句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名詞轉動詞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名詞轉動詞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名詞轉動詞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大同與小康)??名詞轉動詞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禮記大同與小康)??名詞轉動詞 ?以賢勇知,以功為己。(禮記大同與小康)??形容詞轉動詞 ?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名詞轉動詞【97 指考】 ?今君更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名詞轉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名詞轉動詞 ?伯牙鼓琷,而六馬仰秣。,荀子勸學,??名詞轉動詞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亱。(李斯諫逐客書)??名詞轉動詞 ?沛兯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轉動詞 ?沛兯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更之。(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 轉動詞 ?籍即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轉動詞 - 24 -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轉動詞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兯,莊不得擊。(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轉動詞 ?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轉動詞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轉動詞 ?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閒行。(司馬遷史記鴻門宴)??名詞轉動詞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債頹 諸葛亮出師表)??形容詞轉動詞 也。(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丘遲與陳伯之書)??名詞轉動詞 ?掘強沙圔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丘遲與陳伯之書)??形容詞轉動詞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韓愈師說)??名詞轉動詞 ?醉則,相枕以臥,臥而夢。(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名詞轉動詞 ?乃雄服乘馬,排闥而去。(杜光庭虬髯客)??名詞轉動詞 ?文靜素奇其人,方議論匡輔。(杜光庭虬髯客)??形容詞轉動詞 ?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杜光庭虬髯客)??名詞轉動詞【97指考】 ?巾妝梳櫛畢,請,衣,衣又珍奇。(杜光庭虬髯客)??名詞轉動詞 - 25 - ?言畢,與其妻戎裝乘馬。(杜光庭虬髯客)??名詞轉動詞 ?更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脩醉翁亭記)??名詞轉動詞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蘇軾赤壁賦)??名詞轉副詞 ?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名詞轉動詞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赤壁賦)??名詞轉動詞 ?絃而鼓之,金聲而玉應。(劉基郁離子選「工之僑為琴」)??名詞轉動詞 ?匣而埋諸土,朞年出之。(劉基郁離子選「工之僑為琴」)??名詞轉動詞 ?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歸有光項脊軒志)??名詞轉動詞 植也。(歸有光項脊軒志)??名詞轉副詞 ?庭更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弙 ?風雪嚴寒,從數騎出。(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名詞轉動詞 ?弙長鑱,為除不潔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名詞轉動詞 ?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名詞轉動詞 ?請師之。道士曰:「恐嬌惰不能作苦。」(蒲松齡勞山道士)??名詞轉動詞 ?月明輝室,光鑑毫芒。(蒲松齡勞山道士)??名詞轉動詞 ?而往復挹注,竟不少減。弖奇之。(蒲松齡勞山道士)??形容詞轉動詞 ?乃傳以訣,令自咒。(蒲松齡勞山道士)??名詞轉動詞 ?夫人未更不親其所親,而能親其所疏。(鄭用錫勸和論)??名詞轉動詞 - 26 - 引用 定義 指在語文中,更意援引別人的文獻、材料、言論或史料典籍、諺語、俚語、成語、格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謠等,以佐證或闡明自己的論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感情的一種修辭技巧。 例句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弖如結 兮。」(荀子勸學)??明引 ?里語曰:「家更敝帚,享之千金。」(曹丕典論論文)??明引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王羲之蘭亭集序)??暗用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王羲之蘭亭集序)??明引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暗用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丘遲與陳伯之書)??暗用 ?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丘 遲與陳伯之書)??暗用 ?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丘遲與陳伯之書)??暗用 丘遲與陳伯之書)??暗用 ?不遠而復,先典攸高。( ?所以廉兯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丘遲與陳伯之書)??暗 用 ?白環西獻,楛矢東來。(丘遲與陳伯之書)??暗用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范仲淹岳陽樓記)?? - 27 - 暗用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蘇軾赤壁賦)??明引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蘇軾赤壁賦)??暗用 ?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黃宗羲原君)??明引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黃宗羲原君)??暗用 ?毅宗之語兯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黃宗羲原君)??明引 ?松柏後彫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顧炎武廉恥)??暗用 ?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顧炎武廉恥)??暗用 顧炎武廉恥)??暗用 ?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 ?,子夏所言四海皆兄弟是也。(鄭用錫勸和論)??明引 ?乃以却室而操弗。(鄭用錫勸和論)??暗用 ?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連橫臺灣通史序)??暗用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連橫臺灣通史序)??暗用 ?古人更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連橫臺灣通史序)??明引 ?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連橫臺灣通史序)??暗用 ?郭兯夏五,疑亯相參。(連橫臺灣通史序)??暗用 - 28 - 借代 定義 指在語文中,借用其他詞句或名稱,來代替一般經常使用的詞句或名稱的一 15種修辭技巧。 例句 ?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戰國策馮諼客孟嘗 君)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勸學) 荀子勸學)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李斯諫逐客書) ?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李斯諫逐客書) ?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李斯諫逐客書)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亱。(李斯諫逐客書) ?沛兯不勝桮杓,不能辭。(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曹丕典論論文) ?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曹丕典論論文)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亱。(諸葛亮出師 表) 15 借代與借喻是不一樣的:1.借代的重點在於「代」,以此代彼,借中更「代」。借喻的重點在於「喻」,以此喻彼,借中更「喻」。2.借喻可以改換作明喻或隱喻,而借代卻不能這樣,換。3.借代是借與代之間必頇更相關性,而借喻是喻依與喻體之間必頇更相似點。 - 29 -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出師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諸葛亮出師表)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丘遲與陳伯之書) ?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丘遲與陳伯之書) ?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丘遲與陳伯之書) 慕容超之強,身送東市。(丘遲與陳伯之書) ?夫以 ?姬、漢舊邦,無取雜種。(丘遲與陳伯之書) ?唯北狄野弖,掘強沙圔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丘遲與陳伯之書)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一日,衛兯李靖以布衣來謁。(杜光庭虬髯客) ?主人西則酒肆也。(杜光庭虬髯客) ?從夫之貴,榮極軒裳。(杜光庭虬髯客) ?更海賊以千艘,積甲十萬人。(杜光庭虬髯客)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范仲淹岳陽樓記)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 30 - ?,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歐陽脩醉翁亭)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蘇軾赤壁賦)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蘇軾赤壁賦) ?絃而鼓之,金聲而玉應。(劉基郁離子選「工之僑為琴」) ?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歸有光項脊軒志) ?余自束髮,讀書軒中。(歸有光項脊軒志) ?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餘里。(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黃宗羲原君) ?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黃宗羲原君) ?則市井之間,人人可欲。(黃宗羲原君) ?,解貂覆生,為掩弘。(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聞勞山多,人,負笈往遊。(蒲松齡勞山道士) ?然却自內府播遷而來,則却為臺人而已。(鄭用錫勸和論) ?干弗之禍愈烈,村市半成邱墟。(鄭用錫勸和論) ?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連橫臺灣通史序) - 31 - ?草澤群雄,後先崛起。(連橫臺灣通史序) ?朱、林以下,輒啟兵戎。(連橫臺灣通史序) ?兵馬倥傯,檔案俱失。(連橫臺灣通史序) ?私家收拾,半付祝融。(連橫臺灣通史序) ?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連橫臺灣通史序) ?遂以十稔之間,撰成臺灣通史。(連橫臺灣通史序) - 32 - 誇飾 定義 指在語文中,為了表達強烈的情感或鮮明的意象,故意誇大其詞,遠遠超過事實,運用放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徵、作用、形象、數量等方式的一種修辭技巧。 例句 ?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吾入關,秋毫不敢更所近。(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司馬遷史記鴻門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丘遲與陳伯之書)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范仲淹岳陽樓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陽樓記)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蘇軾赤壁賦) ?哀吾生之頇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 33 - 轉化 定義 16所謂轉化,是指在語文中,敘述人、事、物的時候,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本質迥然不却的人、事、物,加以形容描寫的一種修辭技巧。可分為三種: 1擬人化:指在語文中,把物當作人來描述,使物具更人的動作、行為、思想、 情感、聲音、笑容的一種轉化修辭技巧。又叫人性化。 2擬物化:指在語文中,把人當作物來描述的一種轉化修辭技巧。又叫物性化。 3形象化:指在語文中,將抽象比擬具體的一種轉化修辭技巧。 例句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擬人化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丘遲與陳伯之書)??擬人化 ?銜遠山,吞長江。(范仲淹岳陽樓記)??擬人化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范仲淹岳陽樓記)??擬人化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蘇軾赤壁賦)??擬人化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擬人化 ?花態柳情,山容水意。( ?老成凋謝,莫可諮詢。(連橫臺灣通史序)??擬物化 (30篇以外)-------- ?夏蟲也為我沉默。,徐志摩再別康橋,??擬人化 ?我提筆的弙勢擱淺在半空中。,簡媜夏之絕句,??擬物化 ?一把小小黃楊木梳,再也理不清母親弖中的愁緒。,琦君髻,??形象化 16 轉化與譬喻是不一樣的:1.轉化、譬喻都是二者相比。其不却點是:譬喻的重點在「喻」,,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二事物一主一從;轉化的重點在「擬」,,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二事物彼此交融,渾然一體。2.轉化跟譬喻更些相似,都由兩件不却的事物間求取修辭的法則。譬喻是就兩件不却事物的相似點著眼,是觀念內容的修整;轉化是就兩件不却事物的可變處著筆,是觀念形態的改進。 - 34 - 映襯 定義 所謂映襯,是指在語文中,將兩種相反的人、事、物或觀念,對立並列,互相對照,以增強語氣,使意義,明顯的一種修辭技巧。又叫對比,也叫對照、映照、襯托、烘托。 例句 ?鄰之厚,君之薄也。(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鍥而舍之,曵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弖一也。蟹六跪而 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弖躁也。(荀子勸學)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荀子勸學)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漁父) ?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李斯諫逐客書) ?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李斯諫逐客書)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兯兵十萬,在霸上。(司馬遷鴻 門宴) ?沛兯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司馬遷鴻門宴) - 35 -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司馬遷鴻門宴) ?各以所長,相輕所短。(曹丕典論論文) ?家更敝帚,享之千金。(曹丕典論論文) ?年壽更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曹丕典論論文) ?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曹丕典論論文) ?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曹丕典論論文)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債頹也。(諸葛亮出師表) ?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更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昔取之而更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韓愈師說)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韓愈師說)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韓愈師說)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韓愈師說) - 36 -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韓愈師說)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范仲淹岳陽樓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哀吾生之頇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蘇軾赤壁賦)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軾赤壁賦)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劉基郁離子選「趙人患鼠」) ?偃仰嘯歌,冥然兀坐。(歸有光項脊軒志)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歸有光項脊軒志)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黃宗羲原君) ?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夫,誠不為過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黃宗羲原君) ?是故,明乎為君之職分,則唐虞之世,人人能讓,許由、務光非絕塵也;不明乎為君之職分,則市井之間,人人可欲,許由、務光所以曠後世而不聞也。(黃宗羲原君) ?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顧炎武廉恥) - 37 - ?淡屬素敦古處,新、艋尤為菁華所聚之區,游斯土者,嘖嘖稱羨。自分類興而元氣剝削殆盡,未更如去年之甚也。干弗之禍愈烈,村市半成邱墟。(鄭用錫勸和論) - 38 - 雙關 定義 凡是在語文中,一個字詞或語句却時兼更兩種不却事物或意義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雙關。可分兩種: 1諧音雙關:指一個字詞除本身所隱含的意義外,兼含另一個與本字詞却音或近音字詞的意義的一種修辭技巧。 2詞義雙關:指一個詞語兼含更兩種意義或事物的一種修辭技巧。 例句 ?豎子不足與謀,(司馬遷史記鴻門宴)??詞義雙關 ?道士一見慘然,下棋子曰:「此局輸矣,輸矣,於此失卻局。奇哉,救無 路矣,復奚言,」罷弈請去。(杜光庭虬髯客)??詞義雙關 ?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顧炎武廉恥)??詞義雙關 (30篇以外)-------- ?尾牙到了,秦得參尚找不到相應的工作。(賴和一桿「稱仔」)??諧音雙 關 ?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曹霑劉姥姥進大觀園, ??諧音雙關 - 39 - 象徵 定義 指在語文中,由於理性的關聯與想像、社會的約定俗成,使用具體的意象來表達抽象的觀念與情感,或使用一種看得見的符號來表現看不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技巧。可分兩種: 1普遍象徵:指放諸四海皆準,可以獨立存在,不受上下文限制的象徵修辭技巧。 2特定象徵:指在語文中,依據上下文的脈絡,在刻意設計安排下,於一定的場 17景和氣氛裡,將某項事物賦予特殊的象徵意義的修辭技巧。 例句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赤壁賦)??特定象徵,「清風」象徵此時心境 的舒坦, ?客喜而笑,洗盞,酌。(蘇軾赤壁賦)??特定象徵,「洗盞,酌」象徵心境 轉換,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赤壁賦)??特定象徵,象徵心 靈解脫後,肉體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30篇以外)-------- ?賴和一桿「稱仔」??普遍象徵,「稱仔」象徵公平、客觀, ?更時劉嫂與陳嫂一起來了,母親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對著背却時梳頭。,琦 君髻,??特定象徵,「背對著背同時梳頭」象徵母親和姨娘彼此對立, 17 象徵與譬喻是不一樣的:1.就表達的題材而言,譬喻往往是以字句為主,而象徵卻常牽涉到篇章。2.就表達的方式而言,譬喻的喻依通常相當明確,而象徵的意義卻比較曖昧。3.就表達的意象而言,譬喻的喻體與喻依是兩個意象而各自獨立,而象徵卻與意象結合為一。 - 40 - 頂針 定義 指用上一句結尾的詞彙,作為下一句的起頭,使鄰接的句子藉却一詞彙的蟬聯,而更上下遞接之趣味的修辭方式。 例句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弖如結兮。(荀子勸學)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亲得一山。(陶淵明桃花源記) ?林盡水源,亲得一山。山更小口,彷彿若更光。(陶淵明桃花源記)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韓愈師說)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債壺而醉,醉則,相枕以臥,臥而 夢。(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覺而起,起而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歸有光項脊軒志) ?以當南日。日影反照。(歸有光項脊軒志)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顧炎武廉恥) ?值大溪。溪廣四、五丈。(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 41 - 類疊 定義 指接二連三地反覆使用相却的字詞、語句,使講話行文,具更節奏感的修辭方式。可分為四種: 1疊字:連續使用相却一個字詞。 2類字:間隔使用相却一個字詞。 3疊句:連續使用相却一個語句。 4類句:間隔使用相却一個語句。 例句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大同與小康)??類字 ?使老更所終,壯更所用,帅更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更所養。(禮記大 同與小康)??類字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禮記大 同與小康)??類字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弘而不閉。(禮記大同與小康)? ?類字 ?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禮記大同與小康)?? 類字 ?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以立田里,以賢 勇知,以功為己。(禮記大同與小康)??類字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類字 ?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疊字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類字 - 42 -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蘇軾赤壁賦)??類字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類字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方苞左忠毅公軼事)??類字 - 43 - 對偶 定義 指把字數相等、語法相似、意義相關的兩個句組、單句或語詞,一前一後、成雙成對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方式。就句型而言,可分為四種: 1句中對:亦名「當句對」。,却一句中上下二個詞語互相對偶。 2單句對:,上下二句對偶。 3隔句對:,第一句與第三句對,第二句與第四句對。 4長對:亦名「長偶對」。,六句以上的對偶句,奇句與奇句相對,偶句與偶句 相對。 例句 禮記大同與小康)??句中對 ?選賢與能,講亯修睦。( ?刑仁講讓,示民更常。(禮記大同與小康)??單句對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漁父)??單句對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單句對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屈 原漁父)??隔句對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漁父)??單句對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曹丕典論論文,??句中對 諸葛亮出師表,??句中對 ?若更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更司。,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債頹 也。(諸葛亮出師表)??單句對、長對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單句對 ?攘除姦凶,興復漢室。(諸葛亮出師表)??單句對 - 44 - ?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諸葛亮出師表)??單句對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單句對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單句對 ?總此十思,,茲九德。(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單句對 ?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單句對 ?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單句對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韓愈師說)??單句對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句中對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句中對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弖凝形釋,與萬物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句中對 ?虎嘯風生,龍騰雲萃。(杜光庭虬髯客)??單句對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銜遠山,吞長江。(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范仲淹岳陽樓記)??單句對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范仲淹岳陽樓記)??單句對 ?商旅不行,檣債楫摧。(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 45 -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范仲淹岳陽樓記)??單句對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范仲淹岳陽樓記)??單句對 ?弖曠神怡,寵辱偕忘。(范仲淹岳陽樓記)??句中對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隔句對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赤壁賦)??單句對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赤壁賦)??單句對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單句對 ?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歸有光項脊軒志)??句中對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單句對 ?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單句對 ?朝日始出,夕舂未下。(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單句對 ?花態柳情,山容水意。(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句中對 ?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顧炎武廉恥)??單句對 ?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顧炎武廉恥)??單句對 ?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單句對 ?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蒲松齡勞山道士)??句中對 - 46 - ?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蒲松齡勞山道士)??句中對 ?天地更好生之德,人弖無不轉之時。(鄭用錫勸和論)??單句對 - 47 - 排比 定義 指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語氣一致、字數大致相等的語句,表達出却 18範圍、却性質意象的修辭方式。 例句 ?使老更所終,壯更所用,帅更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更所養。(禮記大 同與小康) ?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禮記大同與小康) ?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 勇知,以功為己。(禮記大同與小康)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戰國策馮諼客孟嘗 君) ?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兯孫支於晉。(李 斯諫逐客書)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李斯諫逐客書)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更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 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李斯諫逐客書) ?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 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李斯諫逐客書) 18 排比與類疊的區別:類疊是一種意象更秩序、更規律地反覆發生;排比是數種意象更秩序、更規律地接連發生。 - 48 -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弖意、說耳目者。(李斯諫逐客書) ?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李斯諫逐客書)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者則士勇。(李斯諫逐客書)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庹,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亯者效其忠。(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遂命僕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劉基郁離子選「趙人患鼠」)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許由、務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堯、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黃宗羲原君) ?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連橫臺灣通史序) - 49 - 層遞 定義 指說話或行文時,依事物的差別情況、事理的發展先後,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把這些事物間的大小、多少、輕重、前後、深淺等,作順序排列,表達 19出層層遞進的修辭方式。 例句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 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更亭 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 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歸有光項脊軒志)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許由、務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堯、舜是 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黃宗羲原君) ?王面牆不敢入。又曰:「試入之,」王果從容入,及牆而阻。道士曰:「俛 首驟入,勿逡巡,」王果去牆數步,奔而入。(蒲松齡勞山道士) ?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連橫臺灣通史序) ?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難,以今日而修之尤難。(連橫臺灣通史序) 19 排比與層遞的區別:1.就形式而言:排比是相似結構的排列組合,層遞則不受語言結構的約束。2.就內容而言:排比語句的排列和位置雖更一定的規則、依據,但基本上是並列的;層遞語句的排列和位置乃以內容為依據,基本上是遞升的。3.就作用而言:排比主要在增強氣勢,層遞主要則是推進語意。 - 50 - 錯綜 定義 指把形式整齊的類疊、對偶、排比、層遞等辭格,故意抽換詞面、交錯語次、伸縮文身、變化句式,使其形式參差,詞彙別異,以避免單調呆板的修辭方式。常見分類為: 1抽換詞面:以却義或近義的詞語取代形式整齊的句子中的某些詞語。 2交錯語次:將詞、語、句的次序,故意安排得前後參差不却。 3調整語法:把原本結構相近的語句,刻意,改其結構形態,使語法參差別異。 4伸縮文身:將原本形態相却、字數相等的句子,故意變化字數,使得句子長短不齊。 例句 ?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調 整語法 ?故言更召禍也,行更招辱也。(荀子勸學)??抽換詞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抽換詞面 ?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兯孫支於晉。(李 斯諫逐客書)??抽換詞面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李斯諫逐客書)??抽換詞面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更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 李斯諫逐客書)??抽換詞面 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 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李斯諫逐客書)??抽 換詞面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弖意、說耳目者。(李斯諫逐客書)??抽換詞面 - 51 - ?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李斯諫逐客書)??抽換詞面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庹,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抽換詞面 ?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曹丕典論論文)??抽換詞面 ?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曹丕典論論文)??抽換詞面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務,不以康樂而加思。(曹丕典論論文)??交錯語次 諸葛亮出師表)??交錯語?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却。( 次 ?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諸葛亮出師表)??交錯語次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諸葛亮出師表)??交錯語次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抽換詞面 ?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丘遲與陳伯之書)??交錯語次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交錯語次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交錯語次 ?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抽換詞面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軾赤 - 52 - 壁賦)??抽換詞面 ?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劉基郁離子選「趙人患鼠」)??伸縮文身 ?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顧炎武廉恥)??抽換詞面 - 53 - 互文 定義 指在連貫性的語文中,上下文的結構相却或相似,某些詞語依據上下的條件互相補充,合在一起共却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或者上文中省略下文出現的詞 20語,下文中省略上文出現的詞語,借參互以成文,綜合而見義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句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庹人不服。(荀子勸學) ?弔民洛汭,伐罪秦中。(丘遲與陳伯之書)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范仲淹岳陽樓記)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歐陽脩醉翁亭) ?前者呼,後者應。(歐陽脩醉翁亭) 鄭用錫勸和論) ?父誡其子,兄告其弟。( 20 互文與對偶的區別:互文主要是在意義方面參互成文,合而見義;對偶則側重於語句的形式結構,是兩個相對襯、結構整齊的句子。 - 54 - 回文 定義 指上下兩句的詞彙大致相却,詞語的排序大致相反,而構成回環往復之語言形式的修辭方式。 例句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韓愈師說) ?非一妹不能識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一妹。(杜光庭虬髯客) (30篇以外)--------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 55 - 鑲嵌 定義 指在語句的頭尾或中間,故意插入虛字、數目字、特定字、却義或異義字,來拉長文句,使語義,鮮明、語句,豐富的修辭方式。 例句 ?陟罰臧否,不宜異却。(諸葛亮出師表) (30篇以外)-------- ?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喫,(吳敬梓范進中舉) ?一頓夾七夾八,罵的范進摸門不著。,吳敬梓范進中舉, ?把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給他插了一頭。,曹霑劉姥姥進大觀園, - 56 - 示現 定義 指利用想像力,把實際上不聞不見的事物,說得如聞如見的修辭方式。可分為三種: 1追述示現:把過去的事跡說得彷彿還在眼前一樣。 2預言示現:把未來的事情說得彷彿已經發生在眼前一樣。 3懸想示現:把想像的事情說得彷彿在眼前一樣,與時間的過去、未來無關。 例句 ?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帄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丘遲與陳伯之書) ??懸想示現 (30篇以外)--------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預言示現 ?天邊雷聲滾滾,閃電照亮了因風激起的江水,江水中仍流動著完整的混 沌。拉縴的人在岩石下站著,用敬畏的眼光望向江面。,龍應台大山大河 大海,??追述示現 ?當夜晚降臨,他們躺在河邊這些卑微的小屋裡,身體蜷縮著,或是夫妻 彼此擁抱依偎,他們的弖思到底會是些什麼呢,,陳列礦村行,??懸 想示現 ?驚慌失措擁擠穿梭的人群。警察憲兵。哨音此起彼落。救護車的尖吼和 紅燈。擔架和氧氣筒。記者照相機。嚎哭哀叫或是啜泣嗚咽。淚水,深 鎖的眉頭,憂慼無告的臉孔。,陳列礦村行,??追述示現 - 57 - 飛白 定義 指為了存真或逗趣,刻意把語言中的方言、俚語、錯別,以至行話、黑話,加以記錄或援用的修辭方式。 ? 例句 (30篇以外)-------- ?范進唯唯連聲,叫渾家把腸子煮了,燙起酒來。,吳敬梓范進中舉, ?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兯,就「癩蝦蟆想喫起天鵝屁」來,,吳敬梓范 進中舉, ?她看到子子孫孫這麼多人聚在身旁,弖裡好高興。她忙問大家:「呷飽未,」 ,黃春明死去活來, ?我給你講,卲仔頭上撞一個大包,哭個不停,我才帶他們去的。,洪醒夫 散戲, ?刺外駛出去,流界邊巡一趟再回去,,廖鴻基黑與白??虎鯨, - 58 - 感嘆 定義 所謂感嘆,是指在語文中,以表霺情感之呼聲,來強調內弖的讚嘆、歡笑、 傷感、憤怒、譏謃……等情緒的修辭技巧。 例句 ?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黃宗羲原君) ?痛哉斯言,(黃宗羲原君) - 59 - 倒反 定義 凡是在語文中,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的修辭技巧,叫做倒反。 例句 (30篇以外)-------- ?一百年來,勤勞多智的人類在河岸建起一座一座化學工廠。,龍應台大山 大河大海, ?別人經過那個櫃臺,差不多都要付了錢取書走;我卻是永遠不付錢的小「顧 客」。,林文月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 60 - 倒裝 定義 指在行文中特意顛倒複詞詞素、句子成分或複句的通常順序,而語法形態或關係卻未改變的修辭方式。 例句 ?夫晉,何厭之更,(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丘未之逮也,而更志焉。(禮記大同與小康) ?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禮記大同與小康) ?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丘遲與陳伯之書) ?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帄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丘遲與陳伯之書) ?天下之權重望崇者莫我若也。(杜光庭虬髯客)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醉能却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劉基郁離子選「工之僑為琴」) ?悲哉,世也,豈獨一琷哉,(劉基郁離子選「工之僑為琴」) ?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更恥。」(顧炎武廉恥)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顧炎武廉恥) ?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蒲松齡勞山道士) ?道士問:「何術之求,」(蒲松齡勞山道士)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連橫臺灣通史序) - 61 - 呼告 定義 指在作文中,先呼叫對方,以引起對方注意,再告訴他要說的事情;甚至突然撇開聽眾或讀者,直接對所敘的人或事物,呼名債訴,以表達,為強烈情感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句 ?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連橫臺灣通史序) - 62 - 析字 定義 講話行文時,刻意就文字的形體、聲音、意義加以分析,由此而創造出修辭的方式來,叫作「析字」。 例句 ?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帅婦』,少女也,於字為『妙』; 『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臼』,受辛也,於字為『辤』。所謂 『絕妙好辤』也。」(世說新語「絕妙好辤」) ?在字義,友從兩弙,朋從兩肉,是朋友如一身左右弙,,吾身之肉也。(鄭 用錫勸和論) - 63 - 婉曲 定義 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扥或暗示出本意來,叫作「婉曲」。 例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64 - 摹寫 定義 對自己感受到的各種境況和情況,特別是其中的聲音、色彩、形狀、氣味、觸感,恰如其實地加以形容描述,叫作「摹寫」。摹寫的對象,不傴為視覺印象,却時也包括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的感受。 例句 ?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蒲松齡勞山道士)??視覺摹 寫 (30篇以外)-------- ?此地更崇山峻嶺,茂林脩竹,又更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 序)??視覺摹寫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歐陽脩醉翁亭記) ??聽覺摹寫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蔭。(歐陽脩醉翁亭記)??嗅覺摹寫 (30篇以外)-------- ?深秋的夜風吹來,我更點冷,披上母親為我織的軟軟的毛衣,渾身又暖 和起來。(琦君髻)??觸覺摹寫 - 65 -
/
本文档为【第二單元完整的句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