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富士康员工自杀 富士康,你的员工为何自杀

2017-10-26 4页 doc 16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富士康员工自杀 富士康,你的员工为何自杀富士康员工自杀 富士康,你的员工为何自杀 台湾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今年成为舆论焦点的理由并非是因为企业价值的体现,而是因为连日来不断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截止20105月26日,在短短半年间,相继有12名富士康员工跳楼。本应该在阳光下绽放的青春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斑斑血迹。 富士康在中国拥有80余万员工,频繁的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的管理再受拷问。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富士康员工前赴后继地“十二连跳”?无论原因如何,富士康都到了必须自我反思的地步,应当触发整个社会的痛感。 让员工签订“不自杀协议” 一个惊人消息是,富士康开始让员工...
富士康员工自杀 富士康,你的员工为何自杀
富士康员工自杀 富士康,你的员工为何自杀 台湾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今年成为舆论焦点的理由并非是因为企业价值的体现,而是因为连日来不断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截止20105月26日,在短短半年间,相继有12名富士康员工跳楼。本应该在阳光下绽放的青春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斑斑血迹。 富士康在中国拥有80余万员工,频繁的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的管理再受拷问。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富士康员工前赴后继地“十二连跳”?无论原因如何,富士康都到了必须自我反思的地步,应当触发整个社会的痛感。 让员工签订“不自杀” 一个惊人消息是,富士康开始让员工签订“不自杀协议”。在此之前,针对跳楼员工富士康都说没有企业的责任,员工均是因为私事或者其他原因去跳楼的,显然是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不过对于死者家属倒是有一定的赔偿(据消息称是 1 20万元)。而今,签订了“不自杀协议”,明确规定,对于跳楼等自杀者一律与富士康无关,这一明文规定更是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了。 “不自杀协议”是否是个好方法?很多人发出反对声,“签订了不自杀协议就能遏制住员工的自杀行为么?”“不自杀协议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么?” 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主任徐景安说:每年我国自杀28.7万人、深圳自杀2 000人,自杀成为15至35岁死亡的首因。对于拥有42万而又绝大部分是年轻员工的富士康来说,发生这些不幸事件,具有必然性。也反映出公司在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需要认真地与反思。 心理医生能制止富士康“十二跳”吗? 5月22日,传出消息:富士康集团公司以最高60万元年薪招聘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两名、辅导员50名。试问,这样能制止富士康“十二连跳”吗? 对具体个案而言,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出现,也许能给求助者一些关怀,甚至救人一命,但是,富士康集团公司此举,只是治标,而没有治本。因为心理问题是由残酷的企业机制产生的。时至今日,还没有听到富士康老板出来说明事件真相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决定采取什么应急措施来制止此类恶性事件的蔓延和再度发生。 2 架在富士康公司12个年轻人脖子上的刀子,不是公司里少了几名心理医生,而是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这家企业残酷的生存法则,以及社会文化配套措施的缺失,种种矛盾在这家典型的代工企业里滋生集聚,落到了一个个入世未深的青年工人头上。这些社会矛盾又没有及时而有效的化解,终于酿成了一个接一个跳楼的惨剧。 摩登时代的悲剧缩影 许多媒体报道都提到了富士康与《摩登时代》中那家公司的相似性。据报道,在富士康观澜园区的插针机流水线上,人几乎被机器劫持了。有工人说:“就站在机器前,‘罚站’8小时(一个班8小时),一直工作。站着的时候,有个东西掉了弯腰去捡,恨不得一直有东西掉,一直不用站起来。要是可以躺一分钟,那就是天大的享受。”再比如,富士康每位员工从流水线下班以后,就连吃饭也是从传送带上拿饭盒,然后找到位子去吃。 自从在深圳建厂之后,富士康员工人数以每年数万人的速度快速增加。这些员工被招进来后,就像是“被植入了电脑芯片的人”,每天都在接受同一种指令,到固定的地方吃饭、上班、睡觉。在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上,每个员工都是不断重复工作的“机器人”。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最自豪的恰是富士康的速度,他说过,“一个模具,别人一周出成品,我24小时就可以搞定”。 3 富士康跳楼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是繁重的、超长时间的劳动和菲薄的收入。普通工人每个月只有900元的基本工资,大概合每小时5元钱多一点。如果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一月只能拿到900元的底薪。如果他们想赚取更多的钱,他们就不得不选择多加班,站在机器面前,进行简单而又重复的劳动。 很多人在报道中看到了富士康奇特的一面,比如打工者不愿在同事中交朋友,即使住一个寝室,互相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富士康曾开展过这样的活动,只要有工人能说全自己室友的名字,便奖励现金,但是,绝大部分人答不出来。这里的打工者被认为处于“原子状态”,相互之间非常疏离。研究表明,个体的社会关系越是孤立和疏离,就越容易发生自杀行为。《自杀论》作者涂尔干说,“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 这种疏离化甚至让性格开朗者陷入迷途,被广泛报道的自杀员工卢新,就曾经报名参加过“快乐男声”比赛,唱歌、跳舞、旅游样样喜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认为,连续发生自杀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劳动时间太长,造成员工身心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又很少与人沟通交流,没有社会、文化生活,身心上的疲惫无法排解。就算是对于一个正常的人,一天的生活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就是在生产流水线上,这是谁都受不了 4 的,更不要说自身容易罹患抑郁症的人,可能就会产生痛苦和绝望。 高强度的工作、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高度焦虑的情绪会对人的决策和判断造成影响。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指出:“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让这种问题得到舒缓,把自己从一个机器人、一个赚钱工具变回一个人,那可就会有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问题出现,就会发生极端事件。” 尖锐的矛盾在富士康这样的企业里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但是外部稍有波动,紧绷的链条便可能断裂。 富士康成长为庞大的代加工帝国,廉价的劳动力必不可少。资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必然要降低劳动成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张扬,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融入繁华的城市生活中。尖锐的矛盾在富士康这样的企业里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但是外部稍有波动,紧绷的链条便可能断裂。那些身在茫茫人海却倍感孤独的年轻人,“像碎片一样存在”,经不起风吹草动。“十二连跳”背后的每一个原因都令人惊讶――小事一桩就把人逼上了绝路,一根稻草真的可以压垮一头骆驼。即便12个员工接连跳楼的背后有各种偶然,但偶然之中也有必然,这个必然正是我们所重视的。 真正与“富士康模式”告别,并不是挥一挥手就可以做 5 到。应该促使全社会努力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的窠臼,否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斑斑血迹换来的仅是声声叹息。富士康应该建立群体归属感,让打工者摆脱机器人和原子人的状态。 建议通过减轻工作强度降低员工的心理压力,强调组织集体活动的重要性,这正是富士康面临的最大问题。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6
/
本文档为【富士康员工自杀 富士康,你的员工为何自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