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语小故事[修订]

2017-10-06 17页 doc 37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论语小故事[修订]论语小故事[修订] 孔子的小孩为什么取名为鲤, 刘桂光 (论语)季氏十六第十三章中记载着陈亢问于伯鱼的事,陈亢或许是想了解孔子平常的教学,是否与他在家里教自己的小孩时相同吧~陈亢小于孔子四十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可能对于老师的风格尚未了解,因此想借着探问伯鱼,看能不能有一些内幕消息吧~陈亢的探问自然是落空的,因为孔子并没有私心啊~我们知道伯鱼是孔子的儿子,至于为什么叫伯鱼, 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十九岁时,娶了宋国的官不氏(不音ㄐㄧ,同「基」字),过了一年后生下一个男孩,这时鲁昭公送了一条鲤鱼来恭喜他,孔子对于鲁国国...
论语小故事[修订]
论语小故事[修订] 孔子的小孩为什么取名为鲤, 刘桂光 (论语)季氏十六第十三章中记载着陈亢问于伯鱼的事,陈亢或许是想了解孔子平常的教学,是否与他在家里教自己的小孩时相同吧~陈亢小于孔子四十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可能对于老师的风格尚未了解,因此想借着探问伯鱼,看能不能有一些内幕消息吧~陈亢的探问自然是落空的,因为孔子并没有私心啊~我们知道伯鱼是孔子的儿子,至于为什么叫伯鱼, 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十九岁时,娶了宋国的官不氏(不音ㄐㄧ,同「基」字),过了一年后生下一个男孩,这时鲁昭公送了一条鲤鱼来恭喜他,孔子对于鲁国国君的赏赐感到十分荣幸,因此将儿子命名为鲤。同时由于是第一个儿子,所以字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孔子应是十分重视子嗣的吧,因为他的父亲便是在过了六十四岁以后,才又再娶了颜氏的三女征在而生下他。(孔子字仲尼,他有一个哥哥字伯尼,但因为脚 不便于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便想再有一个健康的儿子,故而再娶。)很可惜的是,孔子虽将第一个儿子唤做伯鱼,但终其一生却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并且先于孔子而死,年五十岁。 从孔子对儿子的命名,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平易近人,他或许早已设想了许多深具意义的名字,但儿子出生时郄意外的得到了国君的赏赐,这是相当大的荣耀,所以孔子便以此来命名,以纪念鲁昭公送鲤鱼的这件事。这样的反应,与平常人是没什么不同的。因此对于孔子,我们实在没有必要附会太多的神话传说,因为孔子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反而是因为他的平凡朴实、待人亲切、生活认真,使人感到由衷的敬佩。(待续) 【摘自《读经通讯》第七期】 「论语小典」其二,,孔子的相貌 刘桂光 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到郑国时,与弟子们失散而独自站立在东边的城门外。这时弟子们急忙地要寻找老师,附近的人们瞧见这些年轻人似乎正在找人,便上前对其中的子贡说:「我刚才在东门外看见一个人,身高大约是九尺六寸(这是古代计算身高的单位)。浓眉大眼,额头宽宽大大的。他的头看起来有点像 尧,脖子像皋繇,肩膀倒有点像子产,可是腰部以下郄像大禹,只是似乎比较矮了一点。他的样子看起来似乎很狼狈,像条丧家之狗呢~」于是,子贡便带领着其它的弟子,在东门外找到了孔子。并把郑国人对他的描述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一个人的长相如何,那是不十分重要的。但说我像条失去主人家的狗,倒是蛮贴切 的啊~」 孔子周游列国想要施展抱负的过程并不顺利,此时匆忙的行程中又与弟子们失散,所以神情看起来十分失意。这里说孔子像丧家之狗,孔子非但不生气,反倒欣然接受,可见孔子的幽默。而从郑国人对孔子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孔子的相貌确实不凡,因为尧、禹和皋繇是古代 的圣王、贤臣,而子产更是郑国了不起的政治家,(《论语》中便有对子产的称赞之语)说孔子长得像他们,可见孔 子应该是很有圣人气象的。但是孔子却不十分重视一个人的外长相,从《论语》来看,孔子比较重视的,应该是一个人内在的品德修养吧~因为「腹有诗气自华」啊~ 「论语小典」其三,「孔里」是什么, 刘桂光 《论语》中,有「宰我问三年之丧」的记载。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对一个君子而言,似乎是太久了。他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阳货第十七))所以守丧一年就足够了~孔子反对这种说法,并指责宰我不仁。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事实上就孔子甚至是一般人而论,为父母守丧三年亦是不足够。但是这多少能表达一些子女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这并不是宰我纯粹从功利或效用的观点所能说 明。所以孔子的看法是:我们应反省在良知面对自己及他人时,是否都能有适当的安顿。这才是守丧的意义,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这种教育的意涵。具体地表现在孔子过世之后。 在孔子去世时,子贡为孔门的大弟子,其它弟子们于是听从子贡的意见——「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子,若丧父面无服。」 (《礼记》(檀公上))——而共服心丧三年,据《史记》及《孔子家语》记载:弟子们服完三年心丧后,有的留在鲁国,有的则回到自己的国家,而子贡即在老师 的坟墓旁盖了一间草屋,又守了三年,不仅如此,其后孔子的弟子及鲁国人民,为了怀念孔子而将住家迁居于孔子墓园四周的,有百余户之多。人们因此将之命名为「孔里」。这是在孔子过世之后,人们因孔子个人的影响,而自动形成的一个村落,这是多么令人鹜讶的事啊~可是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连一般人都受 感召,并且化为具体的行动。若不是真有令人感动的地方,何以到孔子人格的 会有如此的情况出现呢~ 【摘自《读经通讯》第九期】 「论语小典」其四,子贡守丧 刘桂光 《孟子》 (滕文公上)记载:「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每次读到或想到这一段,便感动不已。老师、学生之间,竟是如此的恩重情深。固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能以父丧为老师守上三年,已是难能可贵。子贡显然是于三年期满之时,思及昔日师生相处的种种情景,想起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忆及老师的恩情……。三年之期,仍未能抚平丧师之恸、仍未能安慰怀师之情,所以告别同学之后,返回老师的坟墓之旁,竟又守了三年,总共六年的时间。 子贡的守丧岁月之中,没有锦衣玉食,甚至必须是粗茶淡饭、短褐布衣;没有交际应酬,生活几近苦修、隐居;没有太多的欢乐笑话,只有无尽的思念。试想:若不是有极大的恩情、极深的影响,何至于使一个学生愿意如此做,师生只 是后天形成的一种关系,并不像父子、兄 弟,有着先天上的血缘关系。然而,子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远超过一般有着先天血缘关系的人的表现,怎么不令人感动呢, 从子贡与孔子之间的情感表现,让人想到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同样的,这中间如果学生不相信老师,则「因材施教」亦无法落实~而「有教无类」对一个老师而言,更是极大、极为困难的挑战。这其中呈现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极大的爱心与耐心,做到不保留、不偏私、不倦怠。从学生们对孔子的尊敬,显然孔子做到了。而子贡对老师守丧六年,更足以证明 孔子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 「论语小典」其五,孔子与曾子论孝 刘桂光 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史传对他的孝行有许多的记载。《孟子》(离娄上)、(尽心下)的记载,应是我们比较容易知悉的。《孔子家语》亦说「曾参志存孝道」,可见曾子的孝行。不过,曾子的孝似乎也不是一开始便做得很好的。我们可以从《家语》上的一段记载了解,曾子与孔子这一对为师生对孝顺的不同层次的理解。 《家语》记载:「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 从这一段的记载,我们应可以体会曾子的孝心确实非常人所及。不小心犯了错便甘愿受罚,这是一般人容易做到的。但是被父亲重罚昏倒而不省人事良久,醒来之后立即向父道歉,并且在退下之后以轻松愉悦的行为表示自己的无恙,以除去父亲心中的担忧。这便蓍实不容易做到了。「曾子的孝名传天下,果然不虚。」我读到 这一段记载时,便作如是想。可是…… 《家语》继续说:「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者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 父,委身以待暴怒,殪(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原来孔子对孝的要求,更高于曾子一等。以舜为例,说 明真正的孝顺是要以尊亲的角度来省思自己的行为。人在生气、盛怒之下,难免会有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出现,这时做为子女的便不可以不替父母着想。如果只是轻微的处罚,当然要诚心的接受。但若是足以造成严重的伤害,而陷父母亲于不义,那就应有不同的做法了。试想:若曾子当时被父亲打死,那么曾子原本是想:自己做错事,当该受罚。却造成世人认为:曾皙打死自己的儿子。这既不是曾子的本意,更不是曾皙想要的处罚结果啊~ 由这一段记载我们当可明白孔子之所以为圣人,而曾子之所以为至孝的君子,其生活的深刻用心,正是我们要体会学习的地力。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一期】 「论语小典」其六,子路 刘桂光 子路小孔子十岁,是孔子最早的学生。同时期的同学还有曾点、颜路、伯牛……等。一般人对子路的印象多半是:武勇。《史记》上记载:「子路性鄙,好勇 力,性伉直。」可以使我们约略地了解,他是一个质朴刚猛的人。有一回他主动的问孔子说:如果老师要率领三军,那要找谁同行呢,(,述而,)子路或许认为在军事上的表现,自已应是诸多学生中的佼佼者才是,所以有这样的提问,期待老师的肯定。可见他对自己的武勇也充满了信心。 事实上,孔子也对他的果敢有所肯定,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雍也,)其实子路的勇敢并不只是在政治、军事方面,《论语》上说:「子路知道了该做、值得做的事,往还没有做到之时,只怕又知道新的事。」(,公冶长,)可见子路勇于改过行善的表现。因 此,在德行的表现上虽不及颜渊的「不迁怒、不贰过」,但亦算是一个有为有守的君子了。 不过,子路除了果敢之外,也是一个极为孝顺与讲求信用的人。孔子曾经说:「他事奉尊亲极为孝顺父母,生时尽心于孝道,父母过世了仍十分真切的思念双亲。」(「《家语》卷二中,有关于子路孝顺的记载。)其次,他的讲信用也让 面的言辞就能够判决案件」又说:「子孔子对他有所肯定,孔子说:「根据片 路说出的话一定立刻去实行,绝不拖延到第二天。」(,颜渊,)前一段应是肯定子路的诚实讲信,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欺骗他;后一段便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子路的守信了。 子路早于孔子半年过世,(根据《左传》及《礼记》的记载,子路死于政敌之手,且被剁成肉酱。)对孔子而言,这是继颜渊死后,另一个人生重大的打击。如果说颜渊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那么子路应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了吧~他曾经告诫过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 成。」(面临事情时要谨慎小心,细心规划才能成功。)但最后子路仍无法了解老师的话,这或许是孔子最感悲痛的原因吧~ 《论语》〈先进十一〉记载:「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子。」这一段记载的大意是:南容经常诵读〈白圭〉这首诗来策励自己,这样的人是极为难得的君子,因此孔子以其兄长的女儿(侄女)嫁给他。 或许有人认为孔子未免过于轻率,只因一个人诵读一首诗,便将侄女嫁给他。其实不然,首 先我们要知道〈白圭〉这首诗是《诗经》〈大雅〉中的一首,其内容是:「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大意是告诉我们:言行是很重要的,行为不可随便,说话尤其必须慎重。这就好比一块有瑕疵的白玉,我们还 可以磨去斑点,重新拥 有白玉;说出的话一旦有错,便难以收拾了。《论语》中有许多的篇章,都在告诉我们言行的重要性。像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里仁〉君子在言语方面要谨慎迟钝,在行为处事上则要勤奋努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把要说的话先加以实行之后,再把它说出来。)、「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假若一个人只是会说大话,那么要他来实践也会是很困难的。)、「君子耻其言过其行也。」(〈宪问〉君子对于多说少做这样的行为,是感到羞耻的。)……等,都强调「言行相顾」,甚至「先行后言」的行为准则,可见孔子特别重视实践,而不轻易说话。换言之,一个谦谦君子应首重道德的实践,重视言行的合一,并且至少要做到寡言。 南容以这样的来要求自己,可见他是一个注重修养品德的人。而在〈公冶长第五〉中记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可知南容确实能实践谨言慎行的君子德行。由是我们可以说:孔子在〈宪问十四〉中所论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南容应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之一了。由此观之,孔子以侄女嫁给南容,应是为自己的侄女找到可以倚靠终身的伴侣了。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三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刘桂光 《论语》〈里仁第四〉中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由于仁德的人他公正无私,对人的看法不搀杂私人的好恶、成见,而能以一个客观的标准看待人,所以孔子说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有真正好恶。一般人的好恶多半是混杂着个人的私心,而无法如实客观地呈现显公道。而这搀杂私心的好恶,也就是我们生活中许多纷争 之所出现的原因吧~ 但是在现实上如何去做到呢,是否有确实的例证,足以这仁者的好恶是如何的一种情况呢,许多的道理,其困难度并不在理解,而在于实践啊~在这里我们从《论语》中选出两个例子,说明圣人是如何做到「好人、恶人」的, 在 〈宪问十四〉第十三章,子路问成人时,孔子回答说:「若臧武仲之智、孟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子路问「成人」是请教老师如何使自己成一为 一个道德智识皆健全的人,孔子试举当时的一些贤士,将他们的德行综合勾勒出一个典型给子路参考,这些人自然是一时之选。其中的智识即以臧武仲为代表,这是对他在齐国能预见徫献公之必能复国,及预知齐侯将败而不受其封邑的表现而有的肯定。从孔子不轻易肯定某人的原则来看,可见臧武仲确是一个有智识的人了。 然 而,在第十五章孔子却说:「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臧武仲好用其智,导致当时的鲁国执政大臣季孙对他不满,于是他出奔于邾。一般人认为他是受害者而寄予同情,可是孔子却认为封邑与否是国君的权力,臣子怎可要挟国君呢,所以孔子一方面肯定他的智慧,却也对他依恃聪明、不知谦卑的行为 予以指正,这就是所谓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管仲。孔子对他能「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而保住华夏文化不受夷狄侵扰的贡献给予肯定,赞赏他仁德的表现。而不像子路或子贡,认为他协助公子纠争取王位失败,应当自杀。〈宪问第十四〉但是孔子亦不是就此全盘肯定管仲,孔子所赞许的是 他「尊王攘夷」的这件事,却对他的为人表示了一赞同的意见。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又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第三〉这三段文字说明管仲是一个小器、不知礼、不懂得节俭的人,若只从这 些言论来判断,孔子应是十分否定管仲这个人了。可是孔子却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圣人的公正客观便是如此。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如果你喜欢这个人,那么当他随地乱丢垃圾,你大不了是叫他捡起来,说他几句。但是,如果此人是你平常就相当厌恶的人,那么相同的行为你可能说他没有教养,没有文化,说他不卫生,简直糟糕 透了。同样的情况,不同的反应,问题恐怕是出于我们的私心吧~所以多学习圣人的「寡欲」(不断地去除个人的私欲),多反省自己的过失,学习用更宽广的心看待别人,这个社会才有机会更好起来。 颜渊的丧礼 刘桂光 【论语】〔先进十一〕(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颜渊是孔子心爱的学生,他的过世对孔子而言,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当颜渊过世,同学想要为他举行一个隆重而盛大的丧礼时,孔子却持反对意见。后来同学还是「厚葬」颜渊,孔子的说法应是对这些学生的责备罢~ 孔子为什么反对厚葬颜渊呢,从同学的角度来看,颜渊做人诚恳,德性,修养好,学问也高。不论品德、学养都是同学学习的典范,并且家中贫穷,恐怕连个象样的丧礼也没有,如今他「不幸短命死矣~」同学想要给他一个丰厚的丧礼,似乎也是人之常情,并非不可。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反对呢,其实按当时 的礼仪,「称家之有无,有,毋过礼。苟无矣,敛手足形,还葬,悬棺而封。」(礼记)、(檀弓)颜渊家贫,自然不宜厚葬,孔子的反对自是合于礼的要求。或许有人会问:孔子难道不懂得变通吗,其实孔子与颜渊情同父子,在私人的感情上孔子当然也愿意,但是当伯鱼死时亦只是有棺而无廓,所以颜渊自然亦不必有。如果 孔子同意厚葬颜渊,岂不是厚颜渊而薄其伯鱼了吗,更重要的是,孔子深爱颜渊的,所以即便是他已过逝,孔子亦不希望因为同学将他厚葬而陷他于不义。因此反对厚葬颜渊。然而同学们却坚持要做,实在也是情感之自然流露,这是孔 子所不能制止的。是以蔡仁厚先生说的好:「门人之必欲厚葬,是不容己之情;孔子之不允,则是不可逾越之义。情意俱尽,各当其可。」(《恐门弟子志行考述》页17) 最后要说明的是:孔子对礼其实是相当懂得权变的,只是变要有变的原则,如果用《论语》的说法,这个原则便是有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学 而第一》1.12)在《礼记》(檀弓)中记载幼童汪碕执干戈以为社稷的事,按当时的礼,未成年而死则用「殇」。当时鲁国人想用成人之丧礼来葬汪碕而问孔子,孔子便说:「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孔子重视的是礼的本质而不是外在的仪式,对汪碕的死亦是如此。毕 竟,即使在丰厚的葬礼,恐怕也不足以表达对颜渊之死的悲恸吧~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六期】 孔子懂礼吗, 刘桂光 《论语》〈八佾第三〉(3.15)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此时的孔子虽 然年轻,但是声名却早已远播,尤其是对礼的了解,应算是当时的权威了。太庙的祭典是当时鲁国最重要的活动,孔子既然精通礼,自然就成为祭典中重要的负责人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孔子在祭典中每一件事都要发问,众人都被孔 子的表现给吓了一跳。孔子既是以知礼闻名于世,怎么到了太庙却又每件事都问呢,这样的一种与听闻完全不同的表现,自然引起大家的疑惑而生出轻蔑的看法:「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礼呢,(我看他什么都不懂。)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还要向人家来请教。」可是孔子听到了却说:「这才是礼的表现啊~」这究竟是怎么回 事呢,孔子究竟懂不懂礼呢, 从孔子一生的言行来看,他是讨厌一个人名实不符的,他并不喜欢做一个言过其行的人,所以孔子说:「是礼也。」应当是有其根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孔子在太庙的行为表现呢,我们从儒家对礼的要求,以及许多学者对这一章的诠释,整理出一些说法提供大家参考。 首先,有不懂的地方就要请教别人,这种行为本身便是符合礼的表现。人非生而皆知,总有不懂的地方,不懂便问就是礼。 其次,孔子当时年纪尚轻,虽以知礼闻名,但人们未必就完全信服他。因此在众多长辈之前,孔子多向他们请教,一方面表现对长辈的敬意;一方面也以谨慎的态度表示对礼的虔敬。这也是表现礼的适当方式之一。 再其次,当时的人们对礼的表现多所僭越,从诸侯、贵族到士大夫阶层,几乎都踰越本分,使礼法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份际泯灭无存。(孔子并非保守或食古不化之人,只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自我节制却不能没有,否则就像当今的社会,个人权力无限扩张的结果,人的基本尊严必然受到斲丧。)所以藉由「每事问」, 等于提醒众人:何种礼当该如何进行~透过公开的讨论与说明,人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礼的本质,而不只是重视外在的仪式。 最后,就孔子这一次的表现,我们发现孔子确实是以身作则的表现对礼的敬慎。透过「每事问」,我们看到孔子对礼的重视,即便他已是大家公认的知礼之人,却仍是如此用心谨慎。那么我们确实该更用心来面对我们生活中种种不合于礼的言行了。 孔子的喜怒哀乐 刘桂光 人们都认为孔子是圣,两千多年来孔子几乎被大家给神格化了。似乎忘了孔子也是个人,也是个有喜怒乐的人。其实在《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本来就是个普通人,〈季氏第十六〉记载孔子在家中管教伯鱼的过程(16.13),那叮咛、唠叼的样子与一般的父母有何不同呢~至于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呢,我想只是因为他面对生活的态度极为用心吧~现在我们就从《论语》中的一些篇章来看看孔子的喜怒哀乐吧~ 在〈阳货第十七〉中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17.4)孔子见到学生(子游)能行礼乐教化于政事之中,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脸上的笑容应是十分灿烂的吧~而平日生活现场的孔子则是和善亲切的,〈述而第七〉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7.4)〈乡党第十〉则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10.1),这些都说明孔子平日的生活是充满喜悦平和的。 《论语》中直接描述孔子生气的章句几乎没有,不过我们却可以从某些对话中去揣想一下。〈颜渊第十二〉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在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想见孔子是有些生气的,执政者不能自我反省施政是否得宜,却只想到运用严 刑峻法,岂不是把人民当一般的畜牲来对待了吗,〈阳货第十七〉记载了宰我问三年之丧的事(17.21),孔子对于宰我的说法也相当地生气。子女对父母的感 恩与回报竟不从仁心出发,却以外在的事物来评断,这样的本末倒置当然是令人生气的。 而令人感到悲伤的事,在孔子而言多半是与人事、学生有关。〈雍也第六〉记录了孔子去探视病危的伯牛,孔子有些感伤的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当然更令孔子感到悲伤的是颜渊的去世了,〈先进第十一〉记着:「颜渊死,子哭之恸。」(11.10)而 伯鱼的去世,子路被杀,这些都让孔子哀恸不已。 生活中,孔子对于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感到高兴,尤其是自身及学生们的学习修养。〈先进第十一〉说:「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 页,侃侃如也。子乐,」(11.13)孔子的乐应该是因为这些学生伯都各有其优秀的表现与修为而乐吧~在〈学而第一〉孔子亦说:「学而时习之,不易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的乐趣是经常可见的。 【摘自《读经通讯》第十七期】 孔子把人分为哪三种, 刘桂光 大学推荐甄选考试的国文科试题有一年出了一题:「孔子把人分为哪三种,」做为高中的国文老师,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勉强要找一个解 答,那么在〈阳货第十七〉的第三章,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或许算是一种分别吧~有一种人是「上智」,有一种是「下愚」,在两者之间的应该就是第三种了。不知道这样的答案是否可以通过「大考中心」命题教授的检验,或者,在〈季氏第十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可是,如此一来孔子就把人分为四种了。或者,命题教授的看法是;孔子只是简单的把人分为君子、普通人与小人呢, 问题是:孔子如果真有意图要人分别为三种,那么孔子的用意何在呢,就以上智与下愚的分别来说吧~孔子曾经说过;「有教无类」这样的话,因此以我们所了解的孔子,他应该不会放弃任何人吧~所以说「不移」不是说他们极度聪明或愚笨故无法改变他们,应是针对他们的 自我学习的程度而言吧。 上智之人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所以可以不断的自我学习,不需要外人去改变他。(其实这种人几乎是没有的,孔子自己就说;「我非生而知之者。」)下愚的人则因为他放弃了自我学习的主动精神,不愿意去学习,所以他与众人便渐行渐远了。这是他自己不愿意改变自 己,外人即使想帮忙也无从着手。 其实在儒家的教学理论中,首先强调的便是自学。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的老师的功用在于提点、引导,重要的仍在于同学们主动的自我学习。孟子亦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 矣。」(告子下(,,)其中的用意即是希望学者能自我警省,努力奋发。又说:「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一个学习者若经由老师的引导,仍不愿意自我学习,那么老师实在也无能为力。俗话也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所以就人都具有学习的能力而言,人是无分别的。人之所以有差别,原因就是在于个人主动的学习精神。不仅如此,儒家更强调我们不但要自我不断的学习,更要帮助别人去学习,否则贤与不肖就相差无几了。孔子即说过:「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便是强调相互帮助学习的重要性。其中的基本信念则是:主动自觉的学习精神。 有钱就足够了吗? 刘桂光 《子路第十三》记载:孔子到卫国去,由冉有为老师驾车。到了卫国,孔子见到卫国百姓众多便十分的赞叹!冉有便问老师:人口多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孔子说:让人民富裕起来。冉有又接着问说:有钱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呢?孔子说:教化百姓啊! 儒家重视道德教化,可是孔子更明白的是,人民没有吃饱饭哪有可能谈仁义道德呢?更不用说实际去做了。所以,首先要做的便是使百姓富有起来。(说苑)的《政理》中亦记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有使民富且寿。」可见执政当局不仅要让百姓富有,更要使百姓生活在安乐之中,如此也才能做到使民长寿啊!而在《建本》中记录子贡问政, 孔子回答说:「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可见孔子认为治国首先注重的便是经济,使百姓富足才有谈礼乐教化的可能。 然而,有钱就足够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孔子接着说的是:「教之。」.当人们有了 钱却没有教化,那就与动物有了食物,可以吃饱饭却整日无事一样,那么人与动物又有何差别呢!所以在《颜渊第十二》中,子贡问政,孔子的回答是:「足食,足 兵,民信之矣。」若是不得已要去除什么呢?孔子说:兵、食可去,但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以,巩固生活的更根本基础仍在于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禽兽的道德教化,而人若是只以夺取利益为唯一个取舍标准,那么人的世界与其它动物实在没有什么不同了。在<里仁第四,中孔子便说:「放与利而行,多怨。」意思便是,凡事依据利益来行事,便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从孔子的说法来看现在的台湾社会,我们有钱了。但是却到处出现各种怪异的犯罪行为。有儿女杀掉父母亲的,有父母杀死儿女的,有人轻易的就自杀,有人去掳走、绑架别人的小孩,有人在路上看不顺眼便杀来杀去,一般的偷窃、抢劫更是层出不穷。政治人物不断地说谎,不断的上演权 谋。小孩有样学样的说谎,,逃避压力。所以有人说:「我们不仅生病,。而且病的很重。 是的,我们很有钱,可是我们缺乏道德礼乐的教化。所以,有钱就足够了吗? 【摘自《读经通讯》第二十期】 生命的节制原则 刘桂光 现代人的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是:「唉!真是累啊!」、「压力太大了。」、「生活实在太不正常了!」现代的生活也产生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 过度的使用生命,不懂得节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各项资源也在大量的消耗之中,二十世纪兴起的环境保护,也就是因为我们在面对自然资源时,完全不懂得节制,导致过度的耗损。 其实在《论语》中,孔子早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到 「节制原则」。〈述而第七〉说:「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7.36)过份的奢侈与节俭都不好,都可能产生问题、招来非议,可是与 其浪费,孔子宁愿选择俭省。这与〈里仁第四〉「以约失之者鲜矣。」(4.23)的原则是一样的。这「约」便是一种「节制原则」,而具体的内容便是「礼」。 孔子强调的是一种自我的「节制原则」这种原则不论在各方面都适用。例如: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不论视听言动,都要依礼而行。(12.1)这「礼」便是「节制原则」的内容,透过不断的「克 己」工夫(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约」),呈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而在〈雍也第六〉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6.27)这也是强调「节制原则」,光是读书,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有「约礼」的道德修为,如此才能善用知识,发挥贡献。 在言语上,孔子也强调「节制原则」。例如:「其言之不怍, 则为之也难。」(14.2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14.27)说话要节制、不要说大话却什么也做不到。行为上呢!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 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自我「节制」,懂 得节制则我们的生活可以充实而悠闲,与人相处可以和平喜乐,对环境则多一分的珍惜,对各种事情多一分用心与谦让,这样的生活不是充满柔软与温馨吗! 资源有限,欲望无穷。不论是面对自我的命,或是我们生存的大自然,如果我们不懂得节制,那么只会加速走向灭亡,如果我们承认生命的特质在于生生不息,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型态,不论是对人、事、物都应该要做到「节制原则」,如此才能创造更多的继起生命,展现生命生生不息的特质。 论语小典其十四 贤贤易色 刘桂光 推广读经的经验中,在大人这一方面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经书都看不懂怎么办?」我们的回答通常是:「不懂有什么关系,人生不懂的事太多了,只要多用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强调重在记忆背诵,孩子其实并不重现理解的问题。」可是大人总是不放心,因此我便劝家长们一起来读经。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不懂怎么办?」我想若说要完全掌握孔子的本意恐怕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如果我们多用心去体会研习,或许要理解经典并不一定是难事。以下便是一个例子。 【学而第一篇】的第七章记载: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在理解上,比较有因难的是第一句「贤贤易色」,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何晏、朱子的看法:「以敬重贤人 的心,替代爱好美色的心。」(二)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则另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有人能改变其好色的心来尊敬贤人,那么这个人便比贤人还要贤能。」 (三)其次他又提出一个说法:「想要尊敬这个贤人,那么就应当改变平常的脸色,以一种庄敬的容貌面对之。」近人南怀瑾先生的看法与此相类,但较为精确而简 要(见《论语别裁》。(四)刘宝楠引用《汉书》颜师古 注的看法则是认为,此段文字的下面谈到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因此这一句应该也是指人伦的关系,以他 的意见,这句话应是指夫妻之间,所以将之译为:「对待妻子,重视品德,不重容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就采用这一种说法。另外还有(五)清代的王念 孙《广雅疏证》认为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尊敬贤能的人,如同爱好美色一般。」以上我们提出了五种不同的解释,究竟那一种才对呢? 从整章的文意来看,这五种说法似乎都有其道理,皆可通解本章之文义。其实,我们读经典只要理解的意思不会 造成经典本身的矛盾,我想都是可以的吧!只是我们可以再想一想,假设孔子听到子夏说的这一段话,那么孔子会采用哪一种见解呢?在《论语》的子罕及卫灵公两 篇中,孔子分别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夏的说法或许是有感于此吧!从孔子的慨叹,我们可以有以下的几种 推测: (1)在孔子当时,人们对美色的喜好显然多于对德行修养的喜好,但孔子并不一定就反对「好色」,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孔子认为「好德」较为重要。 (2)可是世风日下,孔子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人们的好德之心至少要等同于好色之心吧!(3)因此,若是问孔子哪一种说法比较好?孔子的选择应是第五种王念孙的看法吧! 至于我的说法对不对?你也可以加入讨论啊!这便是读经的乐趣了。
/
本文档为【论语小故事[修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