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我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我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2018-08-02 10页 doc 24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我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我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会宁一中带队教师 方芳 题记:今年的暑假没有一如往年的灼热,假期修炼重在育人研究。本人参与了学校评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读稿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提供成果的资料,学校要求递交一份“结合阅读理解和个人的教育教学经历,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意义、必要性、理论基础(道德生活体验场)、课程开发等”文稿,不知如何谈起,好在去年下半年高二学农活动中带队去了甘肃会宁一中,将当时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与大家分享,或许能看到些许我的肤浅认知吧。 正文: 一群在平均海拔4米的沿海城市上海徙居的人们,怀揣着期...
我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我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 会宁一中带队教师 方芳 题记:今年的暑假没有一如往年的灼热,假期修炼重在育人研究。本人参与了学校评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读稿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提供成果的资料,学校要求递交一份“结合阅读理解和个人的教育教学经历,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意义、必要性、理论基础(道德生活体验场)、课程开发等”文稿,不知如何谈起,好在去年下半年高二学农活动中带队去了甘肃会宁一中,将当时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与大家分享,或许能看到些许我的肤浅认知吧。 正文: 一群在平均海拔4米的沿海城市上海徙居的人们,怀揣着期待与忐忑登上了西进陇原的特快T116次列车,将要登上平均海拔2025米的会宁山顶,寻找、感受离太阳更近的阳光。 一(启程 按时来到火车站,陡见带着大件行李的孩子们,心里一阵感慨。心里揣摩着硕大的行李箱里,可能把一冬天的衣物都带上了,也可能带了全程的食物,全没有把老师的叮嘱“出门要精干、行动要方便”放在心上,生怕找不到离太阳更近的阳光。大件的行李以致连车上的行李架都放不下,很多只能放在床下,还有很多只能堆在两床之间,连脚有的时候也放不进去。 第一次独自离家走远路、第一次乘坐有硬卧的特快(一般都是飞机或动车、高铁)、第一次睡卧铺在列车上过夜,列车上的孩子们大多兴奋、脸上显得少了许多忧虑,拿出准备的零食一路吃着、说着,不忍把嘴停住,以致让列车员都感叹甚至有点抱怨产生垃圾的速度之快、产量之大。还是有不少同学拿出作业、书簿,不停的做着、读着,珍惜很少有的这种共享的氛围和机会,熄灯后拿出LED台灯,趴在床铺上写着、看着,连列车员也不住的投以赞许的目光。 24小时后,转乘大巴3小时后来到会宁一中,天已黑得不见五指,借着月光和手电光,校门内两侧已经齐刷刷的站立两排学生,车门一开,只听得雷鸣般的掌声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同学和老师,热烈的欢迎温暖了已感寒冷的我们。终于到了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感受到给予的更温暖。 二(校园 到的那天晚上,校长将孩子们注意送至安排好的宿舍,因为学生宿舍已住满,特地为孩 第1页共7页 子们腾出三间宿舍。走进房间,只有带着破损的床板和铁制的床架,床板上的尘土带着沧桑,孩子们毫不犹豫的将睡袋往上一铺,灰尘即可带着笑容分散弥漫在屋子里,我的心头不禁“咯噔”一下,“孩子们能坚守吗”、“孩子们会不会生病啊,”,毕竟带队出门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什么都没了,而孩子们充满坚定、不皱眉头的整理着自己的物品,按照老师的要求摆放,真的感到自豪,“孩子们真的可以”这就是当时最真切的感动。 第二天早上5:50,天还未亮,会宁一中的全体同学聚集在广场热烈欢迎曹杨二中“西进陇原,感知梦想”主题活动的同学们,寒风中的我们被温暖包围着,感受着西部优秀学子的热情。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孩子们已经成为陇西会宁一中的一员,严格遵守铁一般的纪律对自由闲散的我们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财富;一个房间7个人只有三瓶热水和三壶冷水,对生活悠闲的我们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磨砺;晨读的朗朗书声,是那样的奔放,是那样的投入,就想要把书本啃进肚子里去,这对需要老师陪读的我们,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激励。 早餐过后,我走进教学楼,只听得朗朗的读书声震撼着耳膜,很少在上海听到这样的读书声。隔着窗望进去,学生们拿着书本大声的念着,一会儿见一个同学站起身,继续读着,过一会儿又坐下,一会儿又见另一个同学站起身读着,没有人觉得异样,倒是让我们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此起彼伏,倒也理解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融入其中,没有在这里的老师督促,也没有在这里的老师要求。走过几间教室,我感动了,没有老师的教室里要么只听见“沙沙沙”奋笔疾书的写字声,要么就听见“震耳欲聋”的朗读声。 下午,我索性走进教室,听了高三的一节化学课,那节课是月考卷讲评。授课的老师一如往常的拿着卷子走进教室,没有任何人的指令,看到老师进入,全体同学齐刷的站起,大声喊着“老师好”,然后又整齐的坐下,我倒也不知所措的跟着一起。课的形式很传统,逐题的讲解,但老师的功底看得出很扎实,知识间的梳理、迁移很熟练、很细腻,但让我震惊的是,课堂里每当老师要提问,只要说出第一个字,同学们就会心领神会的跟着一起说或者一齐回答,连“嗯”的声音都整齐划一,没有人开小差,教与学氛围是如此的和谐,无愧于“状元县”的称号。 每天的晨跑是一中人的必修项目,伴着皎洁的月光,只听得号令一响,2000多人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以12×5~6的队形,在班级号令员的口哨声迈着整齐的步伐“一、二、一”的跑了起来,不时的喊着班级的口号以振奋精神,整个气势恢宏,不由得让我们感叹,在这里同样大的操场上,只有800多人,不免还会从跑到走,再看看他们,诺大的人群3圈下来没有人走,只有跟着口令的步伐,我们为之震撼。 会宁的“三苦”精神是出了名的,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是什么原因使他们 第2页共7页 罄其所有投入教育,在和司机师傅闲聊中我们知道,会宁是个人口大县,全县58万人口中20万人生活在穷困线下,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在国家总理预备金援助的5个贫困县中,会宁名列其中,是全国最具代性的干旱贫困县之一。大凡人处于极度贫穷困顿状态,都会激发人的原始本能,渴望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谁也不愿轻易向命运屈服。身处会宁大地的人民,既是造化的不幸,又是造化的宠儿。面对贫穷、焦虑、失望,会宁人骨子里流淌的不屈的倔强性格得到最大的释放,改变自己不公平命运的希望从未泯灭,这是一种穷则思变的心理。加上天资的聪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厚重的大地,崇文修德的传统,充盈的文化范围构成了“合力”,才筑就了会宁的教育,他们认准的是“知识改变命运”,他们走的就是“唯有读书”一条出路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和孩子们话聊中,一中的学生问得最多的是“怎样读书”,他们渴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读好书,他们渴望能像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自己的路,他们更渴望能像我们一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他们离太阳更近,身上蕴含着无限的能量,期待爆发。 三(农家 沿着正在施工建设的省级公路,我逐一把孩子们交到农家手中,从第一家到最后一家送完需要一个小时,这是学校特别为我们选择的7个农家。 每天我坐着学校为我们包好的车,逐个的走进农家,和孩子的爸爸妈妈交流,逐个的走进田间,和我们的孩子一起耕作。每个农家都有自己的宅院,大小不等,但都很干净,可能是为了欢迎我们特地打扫的。每家都有一个“水窖”,真实感受到会宁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县,据说会宁每年只有3~4个月有雨水,靠这些雨水要过一整年的生活,所以“水窖”的能起到冷藏水的作用,近几年黄河水的引入渐变了以雨养农的现状,贫困的生活也有了改观。每家都有地窖,用于储藏白菜、土豆等食物,对于年均气温7.9?C,年均无霜期155天的土地,这是必须的,我仔细观察了地窖,没有梯子、深不见底,农家告诉我地窖有10多米深,我不知道如何走下去,在农家的指点下,看见墙上有许多凹槽,就当是下去的阶梯了,我想我实在做不到。 中午时分,几天里在不同农家用餐,都会见到农家热情的款待,亲手制作哨子面,伴着炒土豆、炒白菜、炒鸡蛋,吃着热腾腾的面,与农家边吃边聊,这就是他们最热情的招待。当地的土豆、白菜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绿色的、健康的,吃口比这里的要糯、香,感觉吃不厌。第二天的农家是一家五口,爸爸今年正月十八因割草而失去了一个手的全部手指,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2岁大的患有“三体综合症”的儿子,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妈 第3页共7页 妈天天发愁,但对于我们的到来还是热情的拿出家里最好的、仅有的3个鸡蛋,大家纷纷动手帮着做饭,我拿起了很长时间没拿的刀,表现了非同一般的“刀功”,尽然博得了声声赞许,我不禁有点得意,灶间里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此时的妈妈脸上泛着笑容,赶走了暂时的愁苦,只是不时的对我们抱歉着说“没什么可吃的”,家里的压面机坏了,孩子们商量着为他们更换一台,第二天送到了他们手上,回来时看到孩子们手里拿着一袋东西,说是妈妈给的自家果树上结的梨。 从公路边下了车,穿过山坳,走过“窑沟”,走10多分钟,再爬过山坡,又走了10多分钟,来到又一户农家,家中有86岁的老奶奶,睡着只有在那里才看得到的土炕,我拿起相机,想留住这温馨的一家,奶奶端庄得坐着,认真的照着相,瞪大眼睛看着镜头,微笑着,一脸的幸福、慈祥。家中的孩子都很有出息,老大儿子今年大四已在北京找着了工作,妈妈一直问我好不好,我肯定的鼓励说“非常好”,妈妈脸上露出成功的微笑,女儿在一中,拼命的学习希望不会落后于哥哥。家中养了70多头羊,这就是家里的经济来源,田里种着老玉米,是用来作饲料的,种着白菜、土豆、萝卜就是家里吃的,家里养了一头猪到春节的时候才杀来吃,还有两头驴是用来耕作的。孩子们去的这几天,妈妈每天早上到公路边来接,白天在地头教会孩子们耕作,有时带着孩子们去爬山,领略黄土地的美景,下午又把孩子们送到公路边看着他们上车。每天离开,奶奶都会拄着拐杖站在家门口,目送孩子们远去。这就是黄土高坡上的一家,透着黄土地质朴、厚重,这里离太阳更近,阳光显得更温暖。 四(校长 在一中,由于校长外出,负责此次交流的是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到的那天天已经黑了,只见得副校长大致轮廓,就着昏暗的路灯,打着手电,逐个的念着结对孩子的姓名,急急跟孩子们介绍用水和厕所的使用。到了食堂,在灯光下,看清了他的脸,大约40多岁,典型的西北人性格,安排好我们用餐,我不好意思的交流我们的活动,询问能否在第二天的升旗仪式上升上我们的校旗,他略显不安的说:“旗杆虽有三根,但只有升国旗的那根安装了滑轮,明天升不了,要装上滑轮后才可以”,我赶忙说:“没关系,不行就不升”,他随即说:“明天升旗仪式有欢迎仪式,要不到时请全体师生上台,把校旗拉开”,过后的几天,他总是为此事跟我打招呼“实在不好意思,没能把校旗升上去”。 每天的接触,我了解到,副校长除了分管德育,他还任教高三生物,不算晚自习每周12节课,兼任一个年级的年级部主任,校长不在家时他还主持学校工作,所以我跟他的交流就是每天的电话。那天去他的办公室,见他正看着电脑工作,见到我们热情的请我们坐下, 第4页共7页 聊了起来,说到激动时他含着眼泪,他是去年10月刚调入一中,原先在二中,去年因为上课,他没有接到父亲急救的9个电话,父亲过世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见上,他很内疚,在那个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地区,这是何等的痛苦,一年来他始终低着头在校园内忙这忙那,不敢抬头,生怕在天国的父亲怪罪他,他说那时的他真的感觉生命太脆弱了,真的应该好好珍惜,他见到孩子们的第一句话就是“安全最重要啊”。 活动结束前的那天晚上,校长回来了,副校长把我们介绍给他,我们有了一次简单的交流,也了解到在那个“不肯放一节课、近乎军事化管理”的学校,校长的理念超前,他说:“我就是要接受这一项任务,让我的孩子们拓宽视野,看看外面的人和世界,希望也能组织学生到上海、到曹杨二中学习交流。”是的,在与孩子们交流中,他们中的好多人立志要考外面的名校。校长也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去年刚调入,一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会宁一中最辉煌的成绩。 他们离太阳更近,正把温暖和阳光洒向更多的孩子,他们用积蓄的“正能量”扶持着更多的孩子走向阳光。 五(自然 随行的孩子中有一位出发前就嚷着要看21日晚上的流星雨,希望我能满足他的愿望,鉴于一中宿舍#管理#的严格,未能如愿,而他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趴在窗户上,拿着天文望远镜、举着照相机、调着焦距和镜头,捕捉忽闪的一刻。很多人都问,有什么好看的,好拍的,有一次为了拍星空,竟然旷晨跑,我批评他上海也能看到星空,怎么可以违反纪律,他很认真地回答:“老师,上海有光污染,看不到如此的星空。”我被说得无语。的确,这里的天空是在上海很难得一见的蓝,这里离太阳更近。 行前就听闻会宁是个少雨缺水的县城,因为缺水而贫困。走进山里,群山绵延,加之早已退耕还林,望出去,在黄土地的映衬下天空显得更加蓝;抑或是离太阳更近,紫外线更强,天空更蓝。 穿过山坳、跨过“窑沟”、攀过山坡,走在山野、田间,心境如此的宽广、豁达,这也让我理解了西北人的粗犷、爽朗。造物弄人,自然造就了人的性格,让我也在这几天中发掘另一个自我。 早先就听说这里的牛羊肉好吃,想着这一周有时间品尝,第一天的午餐就是“胡老四牛肉面”,看了牌价,大碗6元、小碗5.5元,心里打着小算盘:“这贫困地区消费不低啊”,我和小徒弟一大一小,拿到手上的面没有想象中的大片牛肉,再细看,是牛肉粒,吃到碗底 第5页共7页 才看到小小的牛肉,不过味道真是好的可以。临上火车前,又去了兰州最有名“马子禄牛肉面”,早上的面馆人山人海,大都是吃早餐的,我们一行索性到二楼,听着服务员的介绍,拉面的粗细是由自己点的,从“毛细——二细——三细——小宽——大宽”,我们安静的吃着18元的套餐,细细品味着特色的“兰州拉面”,我们聊着,揣摩着美味的来由,想着可能就是大自然赋予的佳肴吧,其实,这还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这里的羊都是吃着山里的草,自由自在的散着步,享受着离太阳更近的阳光,全没有“人为”的“膻味”,熬出来的汤当然鲜美,这就是“孜然”(这是当地的一种常见调味品,也是“自然”的谐音)的味道。 六(会师 会宁是一片厚重的黄土地,是一片被打上深深红色烙印的黄土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成功地从南方长江流域胜利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今天,会宁则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向我们展示着红色无穷的魅力,因为这里离太阳更近。 2013年10月25日早晨8点,“西进陇原,感知梦想”主题活动进入了一个光辉的时刻,曹杨二中高二年级104名学生和8名老师,历经7天甘肃榆中、定西和会宁四县的学习、务农、生活,分别从定西东方红中学、会宁一中、会宁四中和榆中一中来到会师楼大会师。 站在会师塔前,同学们神情凝重,主持人高亢的声音燃起了内心的激荡。年级部主任宗华老师代表曹杨二中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全场所有人三鞠躬以表达敬意。站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会师塔前,同学们回眸历史,触摸长征,发表《我震撼,我在这里触摸长征》慷慨的演讲;站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会师塔前,同学们向烈士们汇报《我自豪,我在这里务农耕作》的心得;站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会师塔前,同学们分享《我骄傲,我在这里学习体验》的感悟;站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会师塔前,老师向同学们寄语,希望能铭记长征精神,把不畏险阻、奋勇拼搏的劲融入到生活之中;能铭记会宁精神,把坦然淳朴的心境和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融入到学习之中。集会在“红心闪闪”的大合唱中结束了此次主题仪式。在红军会师纪念馆中,全体师生被红军一路艰辛和奋勇的精神所震撼。 大会师,彼此拥抱、欢呼,望着黑沉的脸颊、欢笑的眼神,同学们结实了,言谈中谈论着耕作的“苦恼”的快乐,交流着新家的点点滴滴,勾画着伙伴刻苦读书的场景。我们在田间耕作,磨砺了吃苦的意志;我们在感知学习,懂得了什么是刻苦的精神。 第6页共7页 明天我们即将踏上返回的列车,梦想将伴随我们一路前行。 七(回家 特快T118次列车承载着收获满满的回家的人们,此刻那颗期待与忐忑的心已经平复,充斥它的是小伙伴的刻苦读书声,是农家小院金黄色的玉米和大锅盖,是碧蓝的天空和充满遐想的星空,是无尽的群山旷野和肥沃的黄土地,是灶锅里煮出来的让人垂涎欲滴的哨子面、白菜和土豆,是会师楼前的铮铮誓言,是博雅楼前孔子像中眼神的默默注视,是在星空下迈着整齐步伐的跑操,是兰州黄河大桥——中山桥,是小组成员合作的快乐。 火车上渐渐地安静起来,这时的孩子们或是纷纷拿出带着的各科学习用品,埋首苦做,好像褪去了来时的浮躁;或是打开相机,翻阅、交流走过的印迹,默默的感悟过程;或是统计着问卷调查的结果,思考着社会调查的结论;或者是冥思苦想着西行的大作,抑或是“博雅之窗”中的行文札记。 回家的路上,散发着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的阳光,你看孩子们的脸颊黝黑起来,你看孩子们的嘴角留下的干燥痕迹,,你看孩子们的身板有点结实了„„ 终于到家了,回到了熟悉的城市,回到了温暖的小窝,回到了人文的校园,回到了„„,但远离了太阳,我们曾感受离太阳更近的阳光,我们会铭记寻找离太阳更近的经历,在我们内心深处还有一个离太阳更近的家。 一群在平均海拔4米的沿海城市上海徙居的人们,正发挥着离太阳更近阳光的“正能量”,提升素养,富含底蕴,追寻梦想。 第7页共7页
/
本文档为【我站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