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内研究现状

2017-10-17 3页 doc 14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1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问题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明确保护对象及教育意义、不同学科背景下的研究内容、教育保护对策等几方面对非遗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力求总结国内各科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一、引言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大量的、高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项目多、品位...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1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问题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明确保护对象及教育意义、不同学科背景下的研究内容、教育保护对策等几方面对非遗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力求总结国内各科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一、引言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大量的、高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项目多、品位高、基础广、保护与传承方式独特等特点,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概况 (一)研究文献概况 通过对国内权威知识文献库的综合搜索,检索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度较高的期刊文章约2565篇,核心期刊文章有644篇。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相关文章约130篇,核心期刊文章有50篇。 近年来国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内涵和范畴研究;?特征、价值以及功能性研究;?保护的现状、作用和意义研究;?民保护原则和措施的研究,见表1;?不同区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个案分析)。 分析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得出该结构图,见图1,可以看到保护的现状、方式和目前对该问题关注的学科。 (二)研究方法分析 均无学者在文章中指明具体的研究方法,但通过对所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多数学者均采用了资料搜集和文献综合分析法。部分采用了比较和综合分析法,也有人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文章较多,定量分析的文章则为数不多,往后的研究可以更多的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三)主要研究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畴研究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历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大会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用“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或“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来表达“民间创作”。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作出了界定。时吉光(2006)认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国内学者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畴研究。 向云驹(2002)认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可以上溯至两点:一个是1950年日本政府提出的从“有形文化财”的概念延伸出的“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另一个即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刘玉清(2003)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形态文化;另一类是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以民俗的形式出现。 2、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以及功能性研究 王宁(2003)从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易度方面对其特点进行研究,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是他总结出的特点。刘魁立(2005)认为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朱祥贵(2004)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只是工具性价值,应该在保护深层次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确认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体的生态义务和责任。 3、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作用和意义研究 (1) 保护的现状乔晓光(2003),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遗产比较丰富,但是消失得比较快,因为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民俗流变冲击大。汪立珍(2005)认为应建设全国范围内多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专家通过搜集、整理和研究,将有关文字、音像、图片和实物资料运用数码技术、光盘等现代手段加以保存。 (2)作用和意义 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理论认识上带来极大的影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魁立(2004等)认为“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
/
本文档为【国内研究现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