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典影片·

2017-09-19 15页 doc 65KB 8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经典影片·第一讲 一. 影视艺术总论 1、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A、观影是我们日常生活方式一种B、我们的观念、知识、经验、生活也来自影视C、影视甚至虚拟、扭曲、创造我们的生活(类像)  “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这个视觉帝国因其影像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象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广告和电视中选择形象;它们代表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              [英国]钱伯斯“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
经典影片·
第一讲 一. 影视艺术总论 1、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A、观影是我们日常生活方式一种B、我们的观念、知识、经验、生活也来自影视C、影视甚至虚拟、扭曲、创造我们的生活(类像)  “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这个视觉帝国因其影像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象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广告和电视中选择形象;它们代表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              [英国]钱伯斯“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王尔德美国电影《摇尾狗》(Wag the Dog,1998)、《楚门的世界》的寓言性 2、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延伸 “永恒”之梦、“千里眼”、“顺风耳”、狄德罗的梦想  “时间和空间变得很灵活,可以任意收缩和扩展;时间延续的年代顺序和相对价值不再同现实相吻合;首尾呼应的情节可以延续几分钟或几个世纪;从慢动作到快动作的转换加强了两者的冲击力。电影的发明似乎是为了表现已深深植根于诗歌的下意识生活                                ————”路易 布努艾尔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刘勰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鲁汉 3、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             ———[美]丹尼尔 贝尔         “用眼睛思维的一代”“视觉思维(影像思维)/语言(逻辑)思维” 4、电影的复杂性      电影是一项企业,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          [法]马赛尔 马尔丹商品 艺术品 文化工业 大众传媒  意识形态国家机 5、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为它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法]德吕克核心性共性:主体实现寄托情感/形象性/表现性与虚构性电影的艺术定位:1、形象存在方式:时空综合艺术2、艺术感知方式:视听综合艺术3、艺术存在形态:动静综合艺术“人啊!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箴言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懦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艺术!                      [德]席勒《诗》 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为它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德吕克 “电影诞生”:1895年12月28日“第七艺术”:  1910年,意大利 卡努杜:音乐、诗歌(文学)、舞蹈、建筑、绘画、雕塑。电影和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戏剧这些艺术门类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更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通行: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第八艺术”:电视艺术看电影和欣赏电影会看电影的人并不一定会欣赏电影 显然,懂得欣赏电影的人要比一般看电影的人从影片中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东西。其所以如此,又全然因为他们掌握了从更高的层次去读解一部影片的方式。    由于欣赏者试图达到与创作者同等的审美水平,甚至努力从更高的水平上去俯视,它就使欣赏者在更富于紧张度和探索精神的心理状态下来欣赏影片。 欣赏电影既然意味着更深一步地对影片的介入,这种介入是否可能,便取决于欣赏者在知识、经验和审美意识方面有没有更充分的准备。    欣赏电影又比一般的看电影具有更强的接受影片的能力。费力的欣赏思索  发现  理性的概括  第二次看片  反复看片 第一章 第一节  研究影视的逻辑起点—“运动的声画影像” 文学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文字和语言;绘画艺术的表现媒介是二维平面上的色彩与线条;戏剧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语言和外部形体动作;音乐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乐音;雕塑的表现媒介是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体积);舞蹈艺术的表现媒介是外部形体动作;影视艺术的表现媒介则是运动的声画影像。    决定艺术门类的根本标志是该门艺术的表现媒介。“运动的声画影像”是我们进行影视艺术理论建构和表述的逻辑起点。第二节    影像的界定 影像是指通过光学装置、电子装置、数字装置和感光材料、装置等感受光线,将由对光的反射造成的被摄物的外形和光的投射通过化学反应、电子脉冲或电磁场中的变化获得图像,并记录下来、存储在媒介中,必要时,再进行复制或使其重复呈现出来的“物的影像”,包括静止摄影影像、电影影像、电视影像。 影视影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但它不是产生一般功能的科学、技术手段,而是一种载体、媒介,是一种可以和任何一种艺术相媲美的、能够叙事、表情、达意的语言。    因此,它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新闻纪录、科学研究、知识普及、故事描绘的最现代、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承载媒体。 1\ 影像作为媒介,它不仅能记录下人类视觉审美感官的感知结果;2\ 影像还能展现人们有意为之的想象、幻想、回忆中内心世界的视觉形象;以及揭示人们非有意为之的下意识活动、幻觉、梦境等;3\ 更为奇妙的是,它还能记录、展现人们视觉感官功能所根本不能触及的一些自然的、社会的现实世界,甚至还能创造现实根本不存在的科幻、神圣世界。 第二章 影像的生成和发展 一 电影艺术的概念 从技术的角度看,是指用一定的运转速度把对象的运动过程拍摄在电影胶片上,然后把若干胶片剪辑组接在一起,通过放映机又把被摄对象连续地投射于银幕,从而造成活动影像。在这其中,电影利用了物理上的“视觉滞留原理”。 从艺术的层面看,电影艺术是指通过电影的物质形态而传达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完整的意识形态,它以人为对象,致力于表现人的心灵情感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是人类从肉体到精神祈求永恒,企图超越生命之时空有限性的结果。二 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回眸电影百年历程,从电影之诞(1895年12月28日)到有声电影产生(1927年《爵士歌王》),从黑白片到彩色片(1935年《浮华世界》);并且从短片发展到长片,从单镜头发展到多镜头的组接,逐渐摆脱了对戏剧的依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和语言,从而最终迈进了艺术的殿堂。其发展历程从电影艺术语言自觉的角度来说,主要有这样几个阶段:1、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阶段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十二部最早的电影短片。后来人们将这一天视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卢米埃尔虽对电影后来的发展有首事之功,但其局限也很明显:过于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从纪实的原则出发,他认为电影只能被动地摄录真实的生活。由此排斥了电影摄制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性和假定性。这样一来,电影的魅力就只能建立在其新奇感上。 2、梅里爱:“戏剧化电影’阶段    梅里爱创建了电影史上第一个专业摄影棚,而且第一次把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等戏剧艺术常用的手法引进了电影。这使得电影史上除了以卢米埃尔奠定的写实主义美学传统之外,又由梅里爱奠基了电影美学史上第二个重要的美学传统——戏剧化电影美学传统。另外,梅里爱还运用了多种摄影技巧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      梅里爱的代表作《月球旅行记》据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改编,由30个场景组成,可放映15分钟。其成功标志着室内排演片对于卢米埃尔的“户外摄影”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电影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打开了通道。3、鲍特和格里菲斯:自觉使用蒙太奇    美国电影导演鲍特使把摄影机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来使用的第一人,他使用电影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辞,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变成了镜头。鲍特的《火车大劫案》采用了时空交叉的剪辑手法,已开始了电影叙事。    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党同伐异》以格里菲斯根据一次流血罢工事件写城的“现代故事”——《母与法》——作为核心,另外加拍了三个隐喻故事作为陪衬:《基督故事》、《法国故事》和《巴比伦故事》。四个故事相互独立、同时展开。全片综合运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的。     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语言上的艺术探索,使得电影逐渐摆脱对戏剧的附庸,成为独立的“第七艺术”。 4、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 蒙太奇的理论化  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的代表作分别是《母亲》和《战舰波将金号》。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而爱森斯坦则认为,电影的思维是一种蒙太奇思维,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镜头的对立、撞击、冲突会产生新的含义。这些思想把蒙太奇手法提升到电影思维和电影基础的本体论的高度,大大促进了电影艺术的自觉。 5、巴赞:长镜头对蒙太奇的补充  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出于对过多的蒙太奇手法和“戏剧化”的警惕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理论(场面调度理论)。所谓长镜头,一般是指时间在30秒以上的镜头就是长镜头。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电影美学观念的一次极大丰富。  巴赞认为蒙太奇打破了现实生活的时空统一性,原来现实生活的多义性和丰富性也变成了以导演的主观意图为准绳的单一性。而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就可以避免这些毛病,就能保证时间的完整过程以及使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得到尊重,并得以让观众看到现实生活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原本意义上的联系。 三.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属性:(一)、视像性与运动性 1、视像性:电影艺术是以视觉为主的银屏艺术,它诉诸观众的主要还是直观的视觉形象。影视所运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如摄影、灯光、音乐、绘画以及蒙太奇等,都主要是为实现和加强视觉效果服务的。2、运动性:电影是运动的视觉艺术。影视通过运动着的画面用以表现运动着的人和事物的状态(外部行动和内心活动)。影视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以及蒙太奇手法的运动常常混合运用在同一部影片当中,创造了姿态万千的银屏奇观。(二)、逼真性与假定性影视能在视觉和听觉上创造相比其他艺术样式来说更为逼真的生活感受,但影视艺术并非对客观现实作完全镜子似的重复再现,影视的逼真性强调反映与再现外在的真实,假定性强调创造和表现,追求本质的真实。二者的结合决定了影视作品具有再现与表现、纪实与写意的美学功能。 (三)、时空性与综合性1、时空性:影视艺术既是始终运动的,在时间的变迁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叙事、展开情节、塑造形象、表现思想和情感;同时又在不断地造型,通过一个个给人以形象直观的影像空间的呈现而造型。影视的时空往往是相依并存的,空间给人以外观的表象,让人觉得事物的存在。而时间则能表现过程。事件的更替,情节的开展,人物的活动都要靠时间的延续得以显现。影视的时间一般是与实际时间有出入的,或浓缩或延伸,或割裂或颠倒,一切据剧情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影视艺术还可在单一时间为序的线性思维模式之外,使用时空交织的多线型、多方位的思维模式和手段,以表现现代人的复杂心理,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形态。2、综合性:首先,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表现为对各门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各种艺术构成元素的总和。其次,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在此,影视的综合性还体现在从导演到编剧、演员、美工、音响、灯光等多种创作力量的综合上。最后,从文化的角度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文化。四、电影欣赏与电视欣赏的差异性 一、欣赏条件与具体环境不同   正式的电影欣赏应当在电影院进行。看电影是在黑暗的封闭的环境里集中欣赏对象,观众目标比较专一,观众件一般不能相互交谈心得,个体观众容易直接与影片达成精神交流,进入影片设定的情景,往往会处于忘我与入境的状态。同时电影欣赏环境还有某种强制性,如果观众选定了某部影片,一般就会坚持看完,获得一个完整的艺术印象。二、表现方法不同 电影侧重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电视则更具有娱乐性、休闲性、参与性。电影更具备长效应,特别是那些经典电影,长演不衰;电视则更讲实效性,追求当下的时尚效应。电影拍摄导演必须一次性完成,作品无法等待观众的评判之后再作修改;电视剧特别是连续剧则可能边拍边放,甚至边拍边按观众的要求改动。电影中的蒙太奇剪辑简洁而快速,跳跃性大,一般使用多时空结构,此一瞬间在这,下一瞬间北京易发生变化。而电视艺术更多使用顺时空结构,就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一一交代。三、制作方式不同 电影的拍摄规模大、时间长、流程复杂,电视剧则有相对运作灵活、周期比较短、录像带复制方便、无需洗印等优点。用电子剪辑机进行处理也十分快速、方便,易于加入特技。拍成一部电影需要两年,而拍一集电视剧则只需两三个星期。电影一般采取分镜头拍摄,演员需把故事切开,对着镜头表演;电视剧则多采用多机拍摄法,用多台摄像机分工合作,按导演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景别拍摄,演员可以象演剧一样按自然流程连续表演,效果上更生活化一些。故电视更容易时尚化、娱乐化,追逐当代最热点、最时髦的浪潮;电影则必须更沉稳、更艺术化、更具思想性。 二者制作成本相差很大,电影需要多种特殊设备,以及洗印拷贝等因素,所需成本大,主要靠影院放映回收成本。当代电影在好莱坞的推动下,日益走向奇观化、大制作。电视剧被收看基本是免费的,电视台主要靠广告收入来回收成本、获取利润。这导致电视依靠自身优势,培养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而电影则风光不再。 一、 4、  作为影视作品中一个段落或者整部作品的结束。 二、 摇镜头 摇镜头的作用:1、拓展了画面的横向和纵向的视觉空间。摇镜头可以通过摄影机镜头方向上的连续性变化,从多个角度展现画面中的空间转换。 2、表现画面主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趋势和运动方向。 3、 介绍环境。 4、 在同一场景中,建立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5、模仿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视线,形成观察事物的主观意向。 三、 移动镜头 移动镜头的作用1、打破画平面和框架结构,形成立体空间 2、移动镜头常用于表现多层次、多景物的复杂场景,表现全方位的视觉效果。 3、 建立画面内各个视觉形象间的关系。4、  模仿画面中人的主观视线,造成身临其境的参与感、真实感和现场感。5、  使静止的人和景物产生运动的幻觉。 四、 跟镜头 升降镜头 第三节  影视作品中特殊镜头的拍摄 一、运动式长镜头,在艺术功能上又称纪实性长镜头,是指摄影机在运动中完成一个较长时间的影像镜头的拍摄,强调“镜头”再现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间接地把观众带入镜头画面中去。 第三讲· 第一章 一.镜头   镜头是影像的基本元素之一。从艺术的角度,镜头是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具有自身封闭性的影像,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说,一个镜头是摄影机或者摄象机从开拍到停机的所拍摄下的全部影像。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若干个镜头,根据情节的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   镜头是获得影像的唯一手段,在镜头中有静态的影像,也有动态的影像,这些影像都是拍摄者根据特定的艺术目标,从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而获得的,因此,镜头中的影像是客观的;但镜头的艺术性是主观的、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因为镜头是完成画面的叙事和抒情的唯一手段,也是创作者根据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的感性和理性的综合。 第一节  认识和镜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影视作品中画面的构成及其视觉艺术效果,是解读影像及影视作品的表现方式、表达技巧及艺术风格的重要环节。简单地说,镜头的拍摄角度体现了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包括拍摄距离、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一、拍摄距离与景别  拍摄距离,又称镜头视距,是摄影机(或摄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物距。  在确定了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拍摄距离的变化,镜头中的景别也会发生变化。 各种景别,根据画面中所呈现的空间范围的大小,依次分为:远景(大远景)、全景(大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和特写(大特写)。1、远景(大远景)2、全景、中景、近景3、特写二、拍摄方向  指摄影机(摄像机)镜头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拍摄距离不变的前提下,围绕在被摄对象的四周,在同一水平线的高度上选择不同的拍摄点,形成的各个拍摄朝向,主要有:正面、侧面(含斜侧面)、背面三个方向。1、正面角度2、背面角度  被摄对象背向镜头所形成的拍摄角度,人物或景物的外形轮廓线成画面中视觉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段。 3、侧面角度  当被摄对象侧面对准镜头时,称为侧面角度。换句话说,侧面角度就是被摄对象处于非正面角度和非背面角度的拍摄角度。 三、摄影高度1、仰拍镜头,是指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处于低于被摄对象的高度,或者位于被摄对象的下方,摄影机 (摄像机)的镜头从下往上拍摄的方式。 2、平拍镜头,是指摄影机(摄像机)镜头的视线与人的观察客观的人或事物的视线基本一致的拍摄方式。 3、俯拍镜头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高于被摄对象,或处于被摄对象的上方,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从高处或上方往下拍摄人或景物的方式。 第二节  运动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意思是①镜头所拍摄的对象是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和物体,比如画面中行走奔跑的人,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一个篮球从运动员手中飞向篮筐……②摄影机(摄像机)处于运动状态中,即通过摄影机或摄像机的运动拍摄静态的人、景和物,以及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和物体。这里就牵涉到镜头的推、拉、摇、移等摄影机(摄像机)的外部运动,以及变焦距镜头、慢镜头和快镜头等摄影机(摄像机)的内部运动。 五、 推镜头 推镜头的作用:1、引导或介绍影像作品的主角的的出场。2、将观众的视线由画面中主体所处的前景和背景,逐渐转向画面的视觉重点——主体。3、将观众慢慢带进某一个画面情节和画面的背景氛围中。4、模拟人的主观视线逐渐走向某一个人或目标。5、将观众的视线由客观现实引向主观幻想、想象和回忆之中。 拉镜头拉镜头在影像作品中的作用:1、  镜头中的景别由小及大,表现画面主体与画面的前景、背景的关系。2、  拉出画外观众料想不到的客观事物。3、  模仿影像画面中人的主观视线,产生逐渐远离被拍摄对象的画面效果。 第三讲 第一章 一镜头   镜头是影像的基本元素之一。从艺术的角度,镜头是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具有自身封闭性的影像,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说,一个镜头是摄影机或者摄象机从开拍到停机的所拍摄下的全部影像。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若干个镜头,根据情节的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   镜头是获得影像的唯一手段,在镜头中有静态的影像,也有动态的影像,这些影像都是拍摄者根据特定的艺术目标,从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而获得的,因此,镜头中的影像是客观的;但镜头的艺术性是主观的、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因为镜头是完成画面的叙事和抒情的唯一手段,也是创作者根据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的感性和理性的综合。  就每一个镜头持续时间的长短看,可以分为短镜头和长镜头;从拍摄高度上看,可以分为平拍镜头、仰拍镜头和俯拍镜头;从镜头的运动方式(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上看,有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以及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升降镜头。在影视作品中,还包括慢镜头、快镜头、空镜头、定格等特殊镜头。 第一节  认识和分析镜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影视作品中画面的构成及其视觉艺术效果,是解读影像及影视作品的表现方式、表达技巧及艺术风格的重要环节。  简单地说,镜头的拍摄角度体现了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包括拍摄距离、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一、拍摄距离与景别 拍摄距离,又称镜头视距,是摄影机(或摄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物距。在确定了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拍摄距离的变化,镜头中的景别也会发生变化。  各种景别,根据画面中所呈现的空间范围的大小,依次分为:远景(大远景)、全景(大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和特写(大特写)。1、远景(大远景)2、全景、中景、近景3、特写二、拍摄方向  是指摄影机(摄像机)镜头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拍摄距离不变的前提下,围绕在被摄对象的四周,在同一水平线的高度上选择不同的拍摄点,形成的各个拍摄朝向,主要有:正面、侧面(含斜侧面)、背面三个方向。1、正面角度2、背面角度被摄对象背向镜头所形成的拍摄角度,人物或景物的外形轮廓线成画面中视觉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段。 3、侧面角度当被摄对象侧面对准镜头时,称为侧面角度。换句话说,侧面角度就是被摄对象处于非正面角度和非背面角度的拍摄角度。 三、摄影高度1、仰拍镜头,是指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处于低于被摄对象的高度,或者位于被摄对象的下方,摄影机 (摄像机)的镜头从下往上拍摄的方式。 2、平拍镜头,是指摄影机(摄像机)镜头的视线与人的观察客观的人或事物的视线基本一致的拍摄方式。 3、俯拍镜头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高于被摄对象,或处于被摄对象的上方,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从高处或上方往下拍摄人或景物的方式。 第二节  运动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意思是①镜头所拍摄的对象是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和物体,比如画面中行走奔跑的人,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一个篮球从运动员手中飞向篮筐……②摄影机(摄像机)处于运动状态中,即通过摄影机或摄像机的运动拍摄静态的人、景和物,以及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和物体。这里就牵涉到镜头的推、拉、摇、移等摄影机(摄像机)的外部运动,以及变焦距镜头、慢镜头和快镜头等摄影机(摄像机)的内部运动。一、推镜头 推镜头的作用:1、引导或介绍影像作品的主角的的出场。2、将观众的视线由画面中主体所处的前景和背景,逐渐转向画面的视觉重点——主体。3、将观众慢慢带进某一个画面情节和画面的背景氛围中。4、模拟人的主观视线逐渐走向某一个人或目标。5、将观众的视线由客观现实引向主观幻想、想象和回忆之中。二、拉镜头 拉镜头在影像作品中的作用:1、  镜头中的景别由小及大,表现画面主体与画面的前景、背景的关系。2、  拉出画外观众料想不到的客观事物。3、  模仿影像画面中人的主观视线,产生逐渐远离被拍摄对象的画面效果。4、  作为影视作品中一个段落或者整部作品的结束。三、摇镜头 摇镜头的作用:1、拓展了画面的横向和纵向的视觉空间。摇镜头可以通过摄影机镜头方向上的连续性变化,从多个角度展现画面中的空间转换。 2、表现画面主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趋势和运动方向。 3、 介绍环境。 4、 在同一场景中,建立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5、模仿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视线,形成观察事物的主观意向。 四、移动镜头 移动镜头的作用1、打破画平面和框架结构,形成立体空间 2、移动镜头常用于表现多层次、多景物的复杂场景,表现全方位的视觉效果。 3、 建立画面内各个视觉形象间的关系。4、  模仿画面中人的主观视线,造成身临其境的参与感、真实感和现场感。5、  使静止的人和景物产生运动的幻觉。五、跟镜头 六、升降镜头 第三节  影视作品中特殊镜头的拍摄 一、运动式长镜头,在艺术功能上又称纪实性长镜头,是指摄影机在运动中完成 一个较长时间的影像镜头的拍摄,强调“镜头”再现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间接地把观众带入镜头画面中去。   静止式长镜头,在艺术功能上又称抒情性长镜头,是指摄影机相对于被摄对象的角度不变,镜头内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完成一个较长镜头的拍摄,强调了画面所引发的对客观事物理性、冷静的观察和思考 二、慢镜头和快镜头 1、慢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又叫“慢动作”,就是摄影机(或摄像机)镜头以正常状态下2至4倍的运转速度,对处于动态中的人或事物进行高速拍摄。 2、快镜头。当摄影机(摄像机)进行拍摄时,其运转速度比正常的运转速度慢,这种镜头就是快镜头。 三、空镜头和定格 1、空镜头是指画面中只有景物,没有人物出现的镜头。这种镜头中常常用近景、特写描写画面中的景物或者道具,表达富有寓意的思想和情感。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成名之作——《情书》,是一部在镜头的运用和画面处理上极为讲究的影片 2、定格又称“呆照”,就是通过镜头把现实生活中的影像固定在画面上,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定格类似在画面上拍照,让画面中的视觉形象在银幕(或屏幕)上“停住”的手法,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画面内容,给观众一个片刻思考的空间。 第四节  镜头的组接 一部完整的影像作品都是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分镜头组成的,但镜头之间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凑关系,而是依据作品的情节的发展,通过一定的组接方式联系起来的 一、淡出淡入  淡入,又称“渐显”或者“显”,是指画面从空白、全黑渐渐现出影像,在影视作品中通常表明一个新的段落的开始。淡出,又称“渐隐”或者“隐”,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渐渐模糊,直至完全消失。在影视作品中表示一个段落或一部作品的结束。二、化入化出  化入和化出,是镜头组接的前后两个阶段,二者可以合称为“化”。“化”是指前一个镜头正在渐渐隐去,而后一镜头便渐渐显出,前后两个镜头的这种组接方式,是一个“溶化”的过程,即两个镜头在画面中的“叠化”。前一个镜头画面渐渐隐去的过程叫“化出”,而后一个镜头画面的逐渐现出的过程“化出”。三、划  划是与“化出化入”想类似的一种镜头的组接方式,是指前一个镜头画面向画框的一边迅速退出,后一个画面逐渐从画框的另一边逐渐展开,占满整个画框。“划”一般用来连接同一时间状态下的不同场景,也可用于连接在情节上、时间顺序上没有关联的场景。 四、切  切,又称“切换”,就是将在情节上、时间顺序上有关联的两个镜头直接粘接起来。经过这种组接后的镜头(画面)简洁紧凑,场景的变换不留人为加工的痕迹,是当今电影艺术中最常用的镜头转换方式。 第四节 画面画面的涵义  画面是建立在现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视觉媒介形式,是影视作品一个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在艺术构成上具有两重意义:一是画面的纪实性特征,即画面是记录和再现现实生活的影像;二是画面的表一行特征,即画面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有目的的表现、提炼和升华,并传达出一定的哲学利念和审美意趣。   一个影视画面,不但具有纪实性特征,即记录和再现了现实生活的影像,而且又有表意性特征,即影视画面在记录和再现生活的基础上,可以在画面内容上进行升华,传达一定的抽象、富有哲理的思想。第一节    影视画面的特性  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每一个画面都同时具备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元素。影视艺术既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一、影视画面的空间形态影视画面究其根本,是通过银幕或屏幕呈现一个具有明显边缘的框架结构的平面,因此,在空间形态上具有平面构成、框架结构两方面的特征。 (一)平面构成  影视画面造型在形式上属于平面造型艺术,而平面造型艺术的特点是在二度空间的平面载体上,再现和表现现实生活的三度空间,影视画面造型也具有这一特性。 1、利用人的视觉经验人们在观察和感知现实事物时会自觉地形成一定的视觉经验,如物体的近大远小、影调上的近浓远淡、线条上的近疏远密等。 2、利用运动物体的运动影像画面中所呈现的事物往往都处于运动状态中,如人在行走、奔跑、攀登、跳跃,马路上机动车在以不同的速度行驶,鸟在空中飞翔,鱼在水中游荡等等,而人和物体的运动都有一定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向。 3、利用摄影机的运动利用摄影机(或摄像机)的运动进行影像的拍摄,也是形成画面的纵深空间感的独特手段,这一手段在早期的电影拍摄中就曾使用过。它是通过摄影机(或摄像机)向前或向后移动,使镜头所形成的画面中的人或景物,由画框的四周进入或退出画面,从而观众的视线也跟随这些人或景物进入或退出画面,这样就形成了画面的立体的空间感。 (二)框架结构    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眼睛观察和感知周围事物的范围是没有边界的开放式画面,而影视画面和图画、照片一样,最直观的特点是一个四周具有明显边缘的平面,由两条垂直线和两条水平线形成一个比例固定的矩形框架(传统的影视画面的框架比例是4:3,宽银幕的画面比例是1.78:1或是1.69:1,高清晰数字电视机的画面比例是1.78:1)。   影视画面的框架结构作为一种规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影视画面的造型。但在影视作品的拍摄实践中,创作者总是希望打破这种框架结构的局限,借助多种手段在相对固定的画框中有所突破。 二、影视画面的时间形态  在各门类视觉艺术的发展中,艺术创作者都试图在表现的三维空间的基础上,表现四维空间。如绘画表现的二维空间的人或景物,雕塑、建筑表现的是三维空间的人或景物,间接传达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舞蹈则是在表现动作所创造的三维空间的同时,传递出动作所象征的情绪情感,这些艺术形式都无法表现时间这一维度。 第一节      影视画面的构成  从形式上看,传统的影视画面包含五个构成元素:⑴构图——是影像画面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态,主要处理画面中人和景物的存在形式和位置关系等问题,表达一定的画面主题。⑵光影——它是影视画面中官衔分布的状况和相互关系。影视作品中对光影的处理,使画面形成一定的“光调”(注)和“影调”(注)。⑶色彩——是指影视画面中各种物象主观的或各观的“着色”状况。相对于前两种画面的基本元素,色彩是最直接地反映了画面的的感情内容,主观意念和艺术氛围。⑷声音——是影像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面中伴随着视觉形象的人物对白、旁白、独白,音乐和音响。声音和画面中的构图、光影、色彩构成了完整的影像。⑸文字——是画面中的字幕。它可以给画面中的视觉形象以知识的、理性的,从侧面使画面中的听觉形象更加清晰、完整,如表明时间(年代)、地点、人物身份的字幕,以及在影视作品开头或结尾的字幕,是对影视作品的主题哲理性的概括。   数字技术对影视画面的在视觉效果上的影响,表现为:⑴用电脑数据合成影像和生成影像;⑵改变了影视画面的构成方式;⑶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色彩和光影效果。 一、影像画面的构图1、  构图的原则:叙事性原则,表意性原则,修辞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几种常见的构图形态: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饱满式构图与空疏式构图;规则式构图与变形式构图;完整式构图与残缺式构图。 二、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  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元素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后景等。这是根据影视作品的拍摄主题的需要,画面中的人或事物的主次差异,以及景物相对于画面主体的位置关系得出的结果。 1、   主体主体是画面中的主要。根据画面的内容,主体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对象,有时是一组对象;主体可以由人充当,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动物充当。 2、  陪体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在情节上关系密切的另一元素,是主体的陪衬,用来渲染和突出主体。在影像作品中,主体和陪体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⑴帮助主体表达画面内容,说明烘托主体的内涵,与主体共同完成对主题的表达。 与画面的主体相互呼应,加强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情节关系。 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同时起到均衡、装饰、美化画面的作用。 3、前景在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靠近镜头的人或景物称为“前景”。 前景的作用:⑴帮助交代情节,营造环境气氛,使画面的主题得到更准确的表现。⑵加强画面的纵深空间,形成透视感。⑶渲染现场的环境气氛,赋予画面在时间、地理环境和季节上的特征性。⑷与主体形成画面形式上的对比,加强视觉表现力。 ⑸富有装饰性的前景,可以使画面形成某种图案美和装饰效果。 4、后景、背景  后景、背景从位置上看都位于主体之后,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画面中生活氛围的的主要成分。从作用上看,它们都是用以渲染和衬托主体的, 揭示和点明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地理位置及时代特征,营造场景气氛,展示空间的深度感。   影像画面中的背景,可分为静态背景和动态背景。所谓静态背景,是指处于主体后面的静止的环境对象。 动态背景是处于主体背后的处于运动状态的人和物体。二、画面中主体位置的安排  由于主体是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的视觉元素,因此在画面中处理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的位置关系,就得首先考虑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在影像画面中主体的位置的摆放,⑴体现了画面的立意和内容表达的需要;⑵在艺术上体现了创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⑶使主体成为画面中吸引观众视线的焦点。第三节  画面中的线和形在影视画面中,线条、形状和色彩都是起辅助作用的视觉构成要素。在这一节中,主要探讨画面构图中一些线与形的基本规律,以及不同的线条、形状在画面构图中的造型特征和作用。一、线条  影视画面中的线条在视觉上是具有概括力的造型元素,它可以使纷繁复杂的画面更为简洁、凝练和有序化,从而使画面的主题意义得到更加明晰的表达。 1、  线条的画面视觉特征  画面中线条作为一种视觉语汇,具有一定意义的象征性。这种象征性来自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中线条的符号性和象征性,比如垂直线、折线具有一定的力度感,斜线具有强烈的动感,曲线具有舒展、流动、活泼的感觉。   一个画面的视觉形象的重点是主体,因而画面中也存在着构图的主线条。通常情况下,画面中的主线条有以下两种——直线和曲线。⑴直线1 水平线(横线)  在影视画面构图中,运用水平线为主导线用以处理宁静的江、河、胡、海的水面,苍茫的草原,静默的大地,遥远的地平线,会在画面的视觉上形成宽广、辽阔的效果。 2  垂直线  垂直线在视觉上由于与画面中画框的左右边线平行,具有上下延伸扩展的动势,较之水平线其稳定性减弱,形成一种向上的力量感。 3 斜线  斜线是画面构图运用中最活跃的直线。由于它与画面边框的四周都不平行,在画面结构中所受的来自四条边线的引力和排斥力不一样,给人由画内向画外扩张的视觉联想,产生一种强烈的动荡、倾斜的感觉。⑵曲线  曲线是一种富有柔韧性的线条,也是自然界最纯净的线条,既给人一种流动、回转、曲折的形态美,同时又能形成一种舒展、活泼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二、形状  形状传达出现实空间中存在方式,当人们用视线感知世界时,物体的形状是判断、区别事物的基本特征和种类的的依据之一。 1、  三角形画面中的三角形通常有正三角形和斜三角形。 2、  方形影视画面中的方形一般是通过镜头的平拍、垂直俯拍或垂直仰拍而形成的,例如形状较大的有方形的游泳池、屋顶、天花板等,形状较小的有一幅画、一面方形的镜子、一张照片、一张卡片等。 3、  圆形圆形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形状之一,表示所有的圆形特征的事物,也表示人或物体旋转、滚动的状态,还表现人、物体沿着圆形或近似圆形(椭圆)的轨迹重复地运动。 第三节  光影  光线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做普遍的现象之一,光线使我们获得了对客观世界中人和景物的外部形态、表面结构、空间位置和色彩等方面的认识。 一、光线与影调  影调是被摄对象的自身结构、色彩在光线的作用下,结合镜头的拍摄角度、曝光控制等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所形成的明暗效果。 二、光线的性质分类及其作用  现实世界的光线从性质上看,大致分为直射光线、散射光线以及有直射光和散射光交错其蓝的混合光线。 1、直射光线,又“硬光”,是指光源与被拍摄的对象之间没有阻挡物,景物和物体表面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并在被拍摄的物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直射光线包括自然界直射的阳光和人工的聚光灯的光线。2、散射光线,又称“软光”,是指光源与被拍摄对象之间有阻挡物,是光线间接地投到被拍摄物体的表面。 三、光线的方向与光效  是指光源的位置与拍摄方向所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 1、顺光:包括正面光和顺光的侧光 2、侧光  侧光,是影视画面中常用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状的光效,因为侧光可以使被摄对象的受光部分、背光部分和物体的投影清晰地展示出来,在一个画面中形成不同的影调,构成强烈的明暗对比。3、逆光  逆光包括背面光和侧面逆光,是影视画面中较为特殊的光。逆光使画面中看不到被摄对象的受光部分,只看见被摄对象的背光部分和投影,和一条明亮的轮廓线(人或物体的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之间的分界线)。四、画面中的自然光和人工光1、自然光  影视画面中的自然光主要是指室外直射的太阳光,以及在阳光作用于各种媒介质发出的散射光,还包括直射的阳光照射水面、金属表面而形成的反射光。2、人工光,简单的说是指灯光的照明,包括室外夜景的照明光和室内的照明光 ⑴主光,又称“塑形光”,是画面中作用于被拍摄对象的主要光线,也是一个场景中的主要光源。 ⑵辅助光,又称“副光”或“补助光”。是画面中用意补助主光的照明,帮助主光造型的光线。 ⑶轮廓光,又称“隔离光”、“逆光”。在影像画面中,轮廓光常用来勾画画面主体的部分或全部外沿轮廓,使画面中明暗之间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形式显现出来。 ⑷背景光,又称环境光,有时也称“气氛光”。是用于影像画面中主体的背景的照明形式。⑸修饰光,也称“装饰光”,是指修饰被拍摄对象的某一局部、细节的是内光照明形式 。 蒙太奇 一、 蒙太奇的涵义和构成依据1.蒙太奇的涵义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法文建筑学中的一个名词,意为装配、组合、连接、安装。它是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即“电影文法”。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也就是在后期制作中,将已拍摄好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选择、排列,使之最终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广义的蒙太奇应该是指影视剪辑的具体技巧和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以及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2.蒙太奇成为构成手段的依据第一,满足了人的视觉感受的共同心理规律。第二,符合电影艺术典型化的需要。 第三,依据影视的物质条件。第四,依据人们思维活动中的联想习惯。 二 、蒙太奇的分类与形态 践蒙太奇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关于蒙太奇的分类历来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和公认的分类实。 1. 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它是指将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并列表现、分头叙述并将其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的蒙太奇方法,其显著特点是不大强调戏剧动作或事态内容的同时性,甚至可以将时间相距遥远的事件并列在一起,从两个或几个镜头内容的并列或对比中体现出某种涵义。 2. 交叉蒙太奇  从叙事本质上来说,交叉式蒙太奇和平形式蒙太奇是一对孪生兄弟,或者说它是矩形中的正方形,椭圆中的圆,其基本特点也是对两个及两个以上情节线索的交替展现。 3. 对比蒙太奇也称对照蒙太奇。指将内涵截然不同的镜头画面组接在一起,通过画面间的对比、衬托,显出新的含义。这种蒙太奇的特点是两个组接在一起的镜头画面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尖锐的对立或强烈的对比。 4. 隐喻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以蒙太奇的方式来进行比喻,当然不可能运用“似乎”等比喻词,所以都像是文学中的暗喻,一般习惯称之为隐喻。也叫比喻蒙太奇,相似蒙太奇,象征蒙太奇。 5. 复现蒙太奇复现蒙太奇又称重复蒙太奇。它是根据艺术构思,有意识地将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关键时刻反复出现的一种蒙太奇方法。 6. 心理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剧中人的心理活动及感情变化。又叫情绪蒙太奇,即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组合,形象地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回忆、梦境、闪念、暇想、幻觉、思索乃至潜意识活动等。 7. 杂耍蒙太奇这是爱森斯坦非常重视的一种蒙太奇。这里的“杂耍”,有综合的意义。它要求把短而杂的镜头作闪电式分切,使画面与画面间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8. 叫板式蒙太奇这是借用中国戏曲中的“叫板”的方式,因而绝大多数出现在国产影视片中。具体的手段是上个镜头提及或呼喊某人或某物,下一镜头开头就是那人或那物的出现,就像俗话说的“说曹操,曹操就到”。它的作用是前呼后应,承上启下,简洁明快地推进剧情的发展。 9. 节奏蒙太奇蒙太奇的节奏指的是按照镜头的不同长度、幅度关系将镜头连接起来中所产生的节奏.而不是指画面内部人物或者物体的运动以及通过镜头的运动而产生的节奏。 10. 理性蒙太奇所谓理性蒙太奇,就是以表现某种思想内涵、理性意义为其主要特征的蒙太奇。这种蒙太奇往往是体现影视艺术“意识银幕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 蒙太奇的主要功能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手段和思维方式,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叙事连续,结构完整 2.使镜头画面创造思想 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是所有镜头画面组接都是为了叙述交代剧情事件的。把这些个别镜头按照总的构思加以分别处理并利用蒙太奇方法将它们组合起来,不仅能让观众看懂,而且能赋予画面以新的含义,发挥出比个别镜头更大的作用。 3.创造出独特的影视时空    处于各自分离的镜头内部时空是现实时空的客观再现,具有不同程度的再现性与仿真性;而镜头与镜头之间通过不同的衔接或转换方式结构而成的镜头外部时空,由于组接方式所属范畴的不同,就决定了这种镜头外部时空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4.形成影像的不同节奏    节奏主要指一种连续而有间歇、轻缓或者重急的运动韵律感。影视作品的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这种脉搏跳动的强度和速度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节奏总体。 四 、 蒙太奇与长镜头    在论述影视艺术的基本构成手段蒙太奇时,有一个与蒙太奇相联系的概念—长镜头是不能回避的,因为曾有些电影理论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把它视为蒙太奇的对立物,甚而形成两种不同的美学观念和艺术观念。 1. 什么叫长镜头所谓长镜头,是指和短镜头相对而言,它往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对一个场景或一场戏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以保持被摄体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长镜头的长度至今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2.长镜头的功能 (1).再现客观世界的原貌,保持时空的真实统一长镜头拍摄的时间较长,能够在一个镜头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段落,在单镜头中的画面时间与生活中的真实时间完全同步。(2).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烘托故事的环境气氛长镜头由于可以连续地对一个场景或一场戏进行拍摄,因此能够连贯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烘托故事发生的环境气氛。 长镜头片断还可能产生某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3. 蒙太奇与长镜头互补性 事实上,蒙太奇和长镜头是影视艺术构成手段的两大形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需要和可能。
/
本文档为【经典影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