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doc】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

【doc】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

2018-05-11 7页 doc 20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doc】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doc】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 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 杜甫研究学刊二oo二年第四期 道德文章两峥嵘 —— 痛忆贻嫩师 张忠纲 虽知贻掀师罹疾有年,但噩耗传来, 仍难以置信,悲痛莫名.先生于2000年 11月19日不幸逝世,但我在11月23日 上午10时许方接到母校讣告,而此时正 是北京举行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之际,我 正在开会,时间已来不及.于是便迅即用 传真传去唁电,以寄哀思.但不能赴京亲 为先生送行,痛悔莫及,遗恨终生.悲痛 之余,历历往事,浮现眼前,谆谆教诲, 萦绕耳际. 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文...
【doc】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
【doc】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 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 杜甫研究学刊二oo二年第四期 道德文章两峥嵘 —— 痛忆贻嫩师 张忠纲 虽知贻掀师罹疾有年,但噩耗传来, 仍难以置信,悲痛莫名.先生于2000年 11月19日不幸逝世,但我在11月23日 上午10时许方接到母校讣告,而此时正 是北京举行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之际,我 正在开会,时间已来不及.于是便迅即用 传真传去唁电,以寄哀思.但不能赴京亲 为先生送行,痛悔莫及,遗恨终生.悲痛 之余,历历往事,浮现眼前,谆谆教诲, 萦绕耳际. 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史家,有成就 的诗人,他德高望重,声名远播,但为人 豪爽热情,肝肠如火,谈笑风生,毫无大 学者的架子,对后学赤诚相待,关怀备 至,奖掖不遗余力.真可谓是道德文章两 峥嵘了. 先生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在中国古 典文学的诸多领域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特别是在杜甫研究方面,更是成就卓着, 享誉学林.他的煌煌巨着《杜甫评传》, 长达108万字,是我国"五四"以来第一 总第74期 部规模最大的综合研究杜甫的学术着作. 先生对历代研究杜甫的浩繁资料爬梳剔 抉,去芜存菁,广泛地吸收了前代和当代 学者研究杜甫的众多成果,运用综合考 察,纵横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广阔的 历史和现实联系中,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杜 甫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等各个方面, 融评论于描述之中,文如行云流水,酣畅 淋漓,力求塑造杜甫的真实形象,刻划其 复杂的性格,从而确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这部巨着填补了杜甫研究中的许多 空白,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从而确立了先生在杜甫研究中的崇高地 位.先生可谓杜甫功臣.而我和先生的交 往也多是在杜甫研究方面. 1976年底,粉碎"四人帮"不久, 在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就制定了整理出 版"中国古代大作家集"的长远规划. 1978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萧涤非 先生主持《杜甫全集》校注工作,并在山 东大学成立了《杜甫全集》校注组.萧先 作者:张忠纲,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250100. ? 55? 生点名让我参加校注工作.于是我们一方 面广泛阅读和搜集有关杜甫的研究资料, 一 方面进行实地考察.1979年5月至7 月,我们在年逾古稀的萧先生的率领和指 导下,先后到河南,陕西,四川,湖北, 湖南等地,对杜甫的行踪遗迹进行了实地 考察.1980年,又先后3次分别去鲁西, 鲁南,陕北,陇右,平江一带进行了补充 考察,加深了对杜诗的理解,并收集到不 少重要资料,为注释杜诗解决了一些单靠 书本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回来后,我们写 出了13万字的杜甫行迹考察记——《访 古学诗万里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 1982年出版.1984年5月3日至10日, 由山东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巩县杜甫 故里纪念馆联合召开的《杜甫全集校注》 讨论会,在巩县召开.先生与冯钟芸师被 特邀与会.当我赴京邀请先生时,先生慨 然应允.作为杜甫研究专家,先生深知 《杜甫全集》校注工作的艰辛.他说:萧 先生是杜甫研究的权威,由他主编《杜甫 全集校注》这一集大成式的着作,是最合 适的.但任务光荣而艰巨."仇注"号称 集大成,你们能把"仇注"引文的原出处 都一一找出来,我看就功德无量了.你们 的《访古学诗万里行》写得很好,我的 《杜甫评传》原没有想写那么长,但看了 你们的书,很受启发,多处用了你们考察 的材料.现在是一发不可收,恐怕要超过 一 百万字了.在巩县会议讨论《杜甫全集 校注》样稿和校注体例时,与会专家基本 上予以肯定,并对《杜甫全集校注?例言》 中提到的要"编写一部编录谨严,校勘审 慎,注释详明,评论切当的带有集注集评 性质的新校注本"这样一个编辑指导方 针,示赞同.先生在发言中,特别强调 新校注本要做到"全而精,详而明",并 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具体意见.1985年秋, ? 56? 先生与程千帆,钱仲联,廖仲安诸先生应 邀参加萧先生的首届博士生李从军同志的 毕业答辩会,萧先生特设宴招待诸位 先生,贻锨师文思泉涌,为赋诗曰:"贱 子当年早识荆,相招一再感深情.论诗八 代刊新着,注杜千家集大成.灯上筵开人 揖让,酒酣耳热意纵横.临川自古多才 杰,今日先生最有名."对去年参加《杜 甫全集校注》讨论会仍念念不忘,对校注 工作寄予深情关注. 1986年深冬,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冬 令营(实是最后选拔赛)在北京大学举 行,我陪儿子去母校参加选拔赛,特意去 镜春园82号看望先生,将拙作《杜甫诗 话校注五种》书稿呈请他审阅,并诚请先 生赐序,先生欣然应允.先生和我交谈了 很久,并陪我在未名湖畔散步,一直把我 ,至今难忘.我 送回驻地勺园,殷殷深情 回校不久,即收到先生手书所撰大序,中 云:"古今注杜,号称千家.注中间亦有 评,而专为老杜作诗评,诗话者鲜见,有 亦不易尽得.今忠纲精择善本以各本互 校,探明诸家生平事迹,简介版本流传概 况,厘正前人征引,考订之失,注释允当 多创获,此足见为力之勤与作惠学林之深 矣."对拙作奖誉有加,令我感愧不已. 视文末署"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五日深夜于 镜春园",更使我忐忑不安.先生夜以继 日,着述不辍,诸事丛集,间不容息,却 在百忙之中为我审阅书稿,深夜不寐,为 拙作撰序,奖掖后进,不遗余力,舐犊情 深,令人感动.先生对这篇序似乎颇为欣 赏,以后我几次去看他,他每每说到写序 的情景,构思的过程,有时竟情不自禁地 吟诵起来:"老杜吟诗苦用心,诗成复自 知其得失,能如是,无怪乎其诗冠古也. 虽然,其用心之得失未及言,亦不须言. 后之读杜者,或知人论世,或揣度文心, 或印证掌故,或偶然顿悟,各有所见,各 言所得,此诸家老杜诗评,诗话之所由作 也.……"先生兴奋得眉飞色舞,此时此 刻,我眼前的老师俨然是一位豪情万丈的 诗人了.序富诗情,以诗为文,这正是贻 掀师着述的一个显着特色.读读先生的大 着《杜甫评传》,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奇 思,妙语连珠,文彩斐然,虽长达百余万 言,而读之不厌.对具体诗篇的阐释,先 生往往将注解,典故,议论,叙述,赏 析,翻译有机地融为一体,剖析入微,精 彩纷呈,文耶?诗耶?亦文亦诗也!遂为 学术性的评传之作拓一新路.先生是倾尽 心力撰着《杜甫评传》的,他曾戏谑地对 我说:"我为写《杜甫评传》赔上了一只 眼睛."上述那篇序,先生后来收入他的 《论诗杂着》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 1989年出版后,特意托人赠我一册,并 请我转赠萧先生一册,同时捎赠的,还有 出版不久的《杜甫评传》中,下卷.对拙 着《杜诗纵横探》,先生也是大力揄扬, 认为"多发前人之所未发,创见迭出,是 一 部很有价值的专着."1998年6月,先 生又惠赠他的《梅棣庵诗词集》,并于扉 页郑重题署"忠纲贤伉俪同正".先生每 有诗词大作,往往亲书赐我观赏,前后约 有一二十首.先生诗书双佳,我每得之, 视若拱璧,宝爱有加,至今妥为保存.对 先生的关注和厚爱,我终身难忘.现每捧 读先生所赠大作,先生那慈祥可亲的面容 便浮现眼前. 1994年,语文出版社约我主编《全 唐诗大辞典》,对于这一浩大繁巨的, 我自知才疏学浅,力难胜任,只好勉为其 难.为了保证大辞典的编纂质量,我决定 聘请唐诗研究界的着名学者担任大辞典的 学术顾问,于是首先想到了贻掀师.1994 年8月下旬,我们北大中文系1959级同 学在母校举行毕业三十周年大聚会.我乘 机去拜见先生,先生见面劈头就说:"你 好大胆,这个担子可不轻!我老了,这样 的大工程也不敢承担!"我提出请他担任 顾问,他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并帮我出了 不少主意.我先后又敦请袁行霈,傅璇 琮,吉常宏,詹镆,霍松林,王运熙,周 勋初,周祖馔诸位先生担任大辞典顾问. 1995年l1月10日,我们和语文出版社 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唐诗大辞典》编写座 谈会,邀请国内着名的唐诗研究和辞书编 纂专家傅璇琮,吉常宏,李行健,吴庚 舜,陆永品,李思敬,卢兴基,刘钧杰, 冯瑞生诸位先生与会讨论大辞典的编撰体 例和样稿,征求他们的宝贵意见.那时, 贻掀师已经患病,我们派车去北大朗润园 接他,他毅然带病参加会议.当我迎上前 去接他下车时,他艰难地站起来,我忽然 间感到先生老了许多,心情不禁为之凄 然.但先生还是硬撑着病体,自始至终地 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1998年母校百年华诞之际,我代表北京 大学济南校友会参加了5月4日上午在人 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百年校庆盛典,中午 在中关村参加了我们59级同学的大聚餐. 下午四点多,聚餐结束,我即匆匆赶到朗 润园12公寓201室去看望贻掀师.先生 躺在床上,庆粤师母服侍着他,见我来 了,他强撑着病体要起来,我赶忙上前拦 住了他,我们在床头漫无边际地交谈着, 先生仍然很健谈,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精神还是很好的.那晚,我没有去观看盛 大的文艺晚会,一直和先生漫谈到将近九 点钟才回到住处.走在熟悉的未名湖畔, 灯火辉煌,一派喜庆气氛,晚风吹来,使 我浮想联翩.回想和先生多次在湖边漫 步,先生的音容笑貌,先生的谆谆教诲, 先生的人品学问,一齐涌来,使我心潮澎 ? 57? 湃,久久不能平静.想不到这竟是先生生 前和我最后的一次长谈12000年l0月23 日至27日,我在济南主持举办了"世纪 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唐诗大辞 典》首发式",先生因病不能与会,他的 高足钱志熙兄应邀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 我向他询问先生的病情,并请他为先生带 去刚刚出版的《全唐诗大辞典》和我的另 一 本着作《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 请先生批评赐教.想不到不到一个月,先 生竟舍我而去,岂不痛哉!使我稍稍告慰 于先生之灵的,是他所时时系念的,他所 担任顾问的,他的学生主编的《全唐诗大 辞典》,终于在他生前正式出版并送到了 他的面前,我不知先生在看到这部凝结着 他的心血的340余万字的大辞典时,他想 到些什么,他想和我说些什么,我想到很 多很多,但我永远也听不到先生那亲切而 满含深情的谆谆教诲了,我不禁潸然泪下 先生是一个极真淳的人,又是一个极 谦逊的人,他天生一副热心肠,对后学晚 辈,更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宛如慈 父.看看他和他的弟子葛晓音教授相处的 情景,真使人大生"师如父"的钦羡之 情.1989年7月,师妹友庄来济南出差, 先生特驰告我:"小女友庄,代表敝校 出版社赴贵地洽商业务,特命趋谒,敬祈 指导为荷."友庄来后,我只是尽了应尽 的义务,可先生事后特函致谢:"小女友 庄来贵处出差,诸承照拂,愚夫妇不胜感 激之至!"我捧读再三,真是诚惶诚恐! ? 58? 即使对国际友人,先生也是关怀无微不 至.1992年,日本学者入谷仙介先生来 山东大学访学,2月28日,先生来函特 嘱;"顷归自香港,得日本学者入谷仙介 先生来函,谓已来贵校作学术访问,因无 详细地址,复信请足下探明面交.入谷先 生人品,学问都好,客居贵校,诸望吾兄 多多关照,至盼至祷!"我将先生大函面 交入谷仙介先生,并向他介绍了山大的情 况,询问了他的生活起居.同年4月中旬,在河南巩县召开"杜甫诞生1280周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我陪入谷先生赴会, 事后入谷先生赠文留念,深表感谢.1998 年9月下旬,我应邀去柏克莱加州大学讲 学,9月23日,在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作 《唐诗与社会开放》学术报告时,担任翻 译的正是罗伯特君.罗伯特(秉恕)曾从 贻掀师攻读中国古典文学硕士,毕业后又 回国从哈佛大学斯蒂芬?欧文教授攻读博 士学位,1997年来柏克莱加大工作.罗 伯特君为人极热情,极有礼貌,我在加大 时,承他多方照拂.和他亲切地谈到先 生,他亦赞不绝口.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新世纪伊始,庆粤师母特寄来精致的 纪念卡,上面印有贻掀师亲书的深情宛转 的《满庭芳》和大气磅礴的《华山歌》, 师母附言云:"感谢您多年对他的关心, 而今他已远行,谨以此卡赠为纪念."睹 物思人,情何以堪! 责任编辑周维扬
/
本文档为【【doc】道德文章两峥嵘——痛忆贻焮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