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仁心妙手显慈心

2018-04-25 5页 doc 17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仁心妙手显慈心仁心妙手显慈心 本刊记者/贾冰 人物名片: 姚尚龙教授,世界疼痛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会长和继任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麻醉学会常务副主委,武汉市疼痛学会主任委员,武汉市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麻醉研究协会会员,美国麻醉协会(ASA)会员。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临床麻醉杂志、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杂志、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中国麻醉学论坛和临床外科杂志副主编或编委。 “小王,明天早上6点飞北京的机票订好没,再把后天从北京飞香港的也订了。”采访还没...
仁心妙手显慈心
仁心妙手显慈心 本刊记者/贾冰 人物名片: 姚尚龙教授,世界疼痛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会长和继任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麻醉学会常务副主委,武汉市疼痛学会主任委员,武汉市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麻醉研究协会会员,美国麻醉协会(ASA)会员。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临床麻醉杂志、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杂志、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中国麻醉学论坛和临床外科杂志副主编或编委。 “小王,明天早上6点飞北京的机票订好没,再把后天从北京飞香港的也订了。”采访还没开始,姚教授的手机忙个不停。“没办法我现在基本上是空中飞人,昨天才从新疆出席一个麻醉学研讨会。还没坐稳当又要飞了。”既是学科带头人,又是协和医院的管理者,同时还有教学任务。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姚尚龙忙碌是可想而知的。他的电话铃声成为了采访过程中的背景音乐。 妙手显慈心 将胎儿从母体取出后,连着胎盘进行手术,40多分钟后才剪断脐带完成剖宫产。武汉协和医院多个科室专家联手,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胎盘支持下的产时胎儿手术”,避免了胎儿一出生即夭折的危险。 接受此项手术的,是31岁的武汉市民戴女士和她的宝宝。2010年7月30日,怀孕7个多月的戴女士接受孕检时,发现腹中胎儿患有膈疝,其右侧膈肌缺失,腹腔内的脏器进入胸腔,挤压肺部和心脏,出生后,很可能因无法呼吸而面临生命危险。 得知戴女士一家想尽可能保住孩子后,协和医院妇产科邹丽教授建议实施“胎盘支持下的产时胎儿手术”,即在保持“胎儿—胎盘”循环的同时,对胎儿实施手术。该项手术风险很大,目前国内成功实施的很少,华中地区尚无一家医院尝试。 这项手术难在哪里,正常情况下,胎儿离开母体子宫后,子宫会自然收缩,导致胎盘剥离。但该项手术过程中,胎儿供血、供氧都要依靠脐带,胎盘不能剥离,为此必须对产妇进行深度麻醉,抑制子宫收缩。 胎儿离开子宫后通常即开始自主呼吸,与此同时脐带会停止工作。为防止胎儿在手术过程中哭泣并自主呼吸,必须对其也实施麻醉。 在对产妇和胎儿进行麻醉时,既要维持产妇的正常血压,又要保证胎儿的心脏功能不受影响,难度很大。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一直处于严密监测状态。 做为华中首例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姚尚龙显得很自豪,“我是一个普通的麻醉医生,但是在协和医院的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个人的成绩我不想谈,还是多说说协和医院的成就吧。”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姚尚龙一步步地走近了自己的理想。但他说自己一开始并未把“麻醉”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而是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的姚尚龙在皖南医院做起了助理麻醉师,一次手术后,病人紧握着外科医生的手说,“您的医术真高明,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这件小事,让当时的姚尚龙非常难过。“明明是麻醉师的作用,可是病人们却并不明白。”从此,姚尚龙就下定决心,要做出色的麻醉师,要让大家认识到麻醉的价值。 经过多年的努力,姚尚龙已经成为了博导,学科带头人,也拥有了不少“粉丝”。他编写的教学教材基本囊括了麻醉学所有科目,获得奖项如数家珍,并且培养大量的100多名博硕士研究生,被华中科技大学评委最受欢迎老师。 危难显本色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做为湖北省医疗第二分队队长的姚尚龙教授不顾年过半百且患有高血压,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主动请缨要求亲自带队,奔赴前线。 医疗队于2008年5月14日晚到达成都,他要求队员们放下行李,立即投入抗震救灾医疗工作。当晚不顾余震危险,在位于七楼的手术室开展多例骨科手术。 5月15日5:30时抵达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姚尚龙的协调,医疗队和二院的医疗队伍迅速有效的融合到了一起,在到达后半个小时就顺利展开了工作,当晚就完成手术8台,并参与处理急诊病人近百例。 姚尚龙不仅是指挥员,还是战士,作为这次抗震救灾医疗队最高级别的专家,他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同时给医疗质量把关。他亲自做了11台麻醉,指导麻醉8台,主持全院大会诊9次,主持麻醉抢救4次。 每天的工作安排非常紧凑:坚持参加每天早上7点半钟的交班,之后到手术室参加每天的麻醉工作,下午如果有空的时候组织大家去慰问解放军战士或者探望灾民,晚上在急诊室巡视病人之后,组织大家总结当日的工作,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如果算起来,他应该是队里休息得最少的人。 一次余震发生时姚尚龙正在手术室做麻醉,顷刻间地震屋摇,两名队员当场震倒在地,一时气氛极为紧张~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姚尚龙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不要慌,把手术做完~”一句话很快稳定了“军心”,他的情绪也感染了大家,使手术顺利进行。 为了帮助灾区重建,提高灾区医疗卫生水平,必须对受灾的什邡二医院给予长期的支持。姚尚龙把自己的想法和协和医院党委进行了沟通,武汉市协和医院当即决定,为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捐款100万元用于灾民救治以及医院重建,并与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了扶助协议。姚尚龙出色的工作不仅得到当地政府、医务人员和群众的认同,也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慈心为百姓 “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是在地震的现场,我仍感到无能为力。”姚尚龙坦言自己能救活的人只是少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好的医生与药品,而是因为中国人尚未掌握科学的创伤治疗方法。“创伤治疗,又大多与我的专业麻醉有关。”姚尚龙说。 在姚尚龙看来,怎样让病人在受灾现场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使他们远离死亡和残疾,是中国灾后救治问题的头等大事之一,而中国又恰恰缺失了这一节课。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不仅仅震动了汶川,也直接推动了中国创伤治疗前进的步伐。 中国地震、洪涝、火灾等灾害事故多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前列,对灾害事故中的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的呼声不断高涨,2010年9月,卫生部医院管理所与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PTCF)共同合作的“初级创伤救治”国际项目工作在协和医院正式拉开帷幕。 他义不容辞的挑起中国“初级创伤救治”国际培训项目的大梁,以期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麻醉以及怎样运用麻醉为病人减少痛苦。 姚尚龙,作为此项目的中国首席专家,承担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在项目组中,也是备受尊重。几十年来不间断的学习英语,让他也能与海外志愿者沟通自如。 “别看我英语好,但是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没在国外留学过。”姚尚龙认为自己在中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即使是在国外的舞台上,也能够挥洒自如。 “在亚澳麻醉会议上,我单独做了SpecialLecture(专题讲座),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每当说起自己在国际会议上的现,姚尚龙总是非常骄傲。 这次培训为期三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期培训班的20名学员均来自河南、辽宁、广西和湖北这四个“初级创伤救治”国家级培训中心。他们完成培训后,将回到各自所属城市,对本省内的学员进行梯级式的接力培训,以“星火燎原”的方式在全国各地铺开。 “三年的时间,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了解到创伤治疗。我希望这个项目能惠及到每一个病人。”姚尚龙充满自信地说。 殊荣实至名归 第五届中国医师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姚尚龙教授荣获第五届中国医师奖提名奖。这是中国医师奖是经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 对此,姚尚龙显得很平静,“走在麻醉学的前沿,为学科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正是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工作。同时当更多的人了解麻醉学,关心麻醉学是我的使命。” 麻醉并不是只关在手术室中,作为中国麻醉界的顶级专家之一,他很明白自己的使命。在他的领导下,武汉协和医院最早也是现在华中地区最大的无痛门诊。麻醉科从原来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现在多种类,多手段,技术设备,安全性都有显著提高。姚尚龙近三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协和医院发展的一个缩影。 “原来麻醉靠经验,现在靠科学。麻醉医学,让人类在病痛面前显得更有尊严。”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姚尚龙的心中一个简单的梦想。
/
本文档为【仁心妙手显慈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