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比较研究

2017-10-12 15页 doc 36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比较研究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比较研究 纵 真理的武器,而是买卖的资本. 许多作家论为金钱的奴隶,失去 了”把文学当作一种与人类生活 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伟大的事业, 当作从积极的方面影响别人生 活的手段”【8】的使命感,变成了 追名逐利的庸人.有人说,没有 精神追求的文学是伪文学.有人 说,作家的天职是保持独立人 格,作社会的良心和监督者.而 现实中的作家为了个人利益,大 都投靠政治集团或商业集团,对 既定的社会秩序丧失了批判的 锋芒.中国的当代文学似乎失去 了与时代对话的渴望,失去了把 握社会历史的能力...
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比较研究
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比较研究 纵 真理的武器,而是买卖的资本. 许多作家论为金钱的奴隶,失去 了”把文学当作一种与人类生活 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伟大的事业, 当作从积极的方面影响别人生 活的手段”【8】的使命感,变成了 追名逐利的庸人.有人说,没有 精神追求的文学是伪文学.有人 说,作家的天职是保持独立人 格,作社会的良心和监督者.而 现实中的作家为了个人利益,大 都投靠政治集团或商业集团,对 既定的社会秩序丧失了批判的 锋芒.中国的当代文学似乎失去 了与时代对话的渴望,失去了把 握社会历史的能力,失去了道德 担当的勇气,从而也失去了自己 的尊严.作家们”躲避崇高”,退 出宏大叙事,退出公共领域,或 高蹈或琐屑,甚至凭借”身体写 作”来吸引轻蔑或色情的目光. 所以.如果我们不想让中国当 代文学彻底没落的话,我们必 须向索尔仁尼琴们学习,发扬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精神, 直面现实人生,坚持真理,让文 学为历史存照. 像醒目的路标和鲜艳的旗帜, 索尔仁尼琴们就在我们前面.囝 参考文献: [1]张晓强.索尔仁尼琴——回 归故里的流亡者[H].长春: 长春出版社,1996. [2]索尔仁尼琴.牛犊顶橡树 [H].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3]王逢振.诺贝尔文学奖辞典 [H].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4]李建军籀.十博士直击中国 文坛[M].北京:中国工人出 版社,2004,(3). [5]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 [H].北京:三联书店.1995. [6]王彬彬.过于聪明的中国作 家[J].文艺争鸣,1994,(6). [7]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李建军.时代及其文学的敌 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299—300. 【责任编辑:崔颖】 王莉,王延雄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鲁迅,周作人虽然有着共同的地域文化熏陶和同一家世,但个性的殊 异以及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他们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上相异的文 化性格:鲁迅选择了一针见血,文风硬朗,称之为”投枪匕首”的杂文,而周作人则倾 心于轻柔温和的随笔散文,鲁迅的爱是深沉,爱憎分明,而周作人的爱是单纯而真 挚.面对社会压迫,鲁迅自甘孤独,决不妥协,周作人则远离时事,醉心于闲情逸致. 对中国传统文化,鲁迅表现出明确而否定的态度,周作人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 发,体现出理性而平和的性格. 【关键词】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 【中图分类号]1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6)07-0088-03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鲁迅,周作人的比较学研究非常少.正如王得厚所说:”五十 年代以前的老人,多半不会做这样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写成专着.不得不涉及的时候,也 多半是三言两语,黑白分明的判断,因为是同时代过来人,……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除 了特例,大都回避这样的’相提并论”Ill出现这种研究困惑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 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文,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往往不是”因人废文”,就是”因文定 人”.文学创作固然要受到作家世界观,人生观和文学观的影响,研究文学也不能离开对 作家这个”人”的研究,但我们也应该承认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有其独立的美学 价值.尤其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生活在和平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用一种平和宽容的 心态,把鲁迅,周作人视为文化现象或文化遗产来加以比较研究,以此来丰富我们的人生 体验.正是基于这种出发点,本文对鲁迅,周作人的文化性格进行比较研究,期望能对他 们的文化价值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 ,鲁迅,周作人的文体选择 首先,在文学创作文体方面:敏锐,清醒,愤慨而坚强的性格促成鲁迅选择一针见血; 文风硬朗,称之为”投枪匕手”的杂文;鲁迅认为:”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 和读者一起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又说:”在这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候谁 还有这许多闲工夫,来赏玩琥珀扇坠,翡翠戒指呢.他们即使要悦目,所要的也是耸立于 风沙中的大建筑,要巩固而伟大,不必怎么精;即使要满意,所要的也是匕首和投枪,要锋 利切实,用不着什么大雅.”硒而性情平和,恬静,雍容的周作人则倾心于轻柔温和的随笔 散文.喜欢平淡而有味的明清小品.并视能够做到”思想宽大,见识明达,志趣渊雅,懂得 人情物理,对于人生与自然能巨细都谈,虫鱼之微小,俗谣之琐屑,与 生死大事一样看待” 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为同道.这种宽容,明达,超然,洒脱,参透事理的人生哲学使周作人 善于化”浮躁凌厉”之气为宁静解脱,使其散文有一种明净谈远的格调. 中国现代杂文这种文体形式是鲁迅创造的.鲁迅对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多样性做出 了重大贡献.他的杂文以”辛辣干脆,全近讽刺”着称,可以说,利用杂文创造文学典型形 象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使用杂文形式论战时,他不仅对论战对手,听其言,观其形,而 且还要勾其”魂.他利用杂文形式刻画出了”正人君子”,”巴儿狗”,”落水狗”,”资本家的 乏走狗”,”革命咖啡店”,”阔人”等文学经典形象.这些形象虽然是从具体的,个别的人而 来,因为抓住了一类人的灵魂,便具有了文学的典型性,当把这一个个灵魂组接到一块时 就形成了全社会,全人生的表现.另外,鲁迅杂文的语言.激烈,深刻,大胆,让人顿梧,这 与他对历史的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分不开的.他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 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 如果你主张拆掉屋 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I3l 鲁迅的叛逆天性和深邃的感悟,体验才能,使他总”显示出不乏片面然而深刻,虽激进却 直落大胆的思维定式.鲁迅的这种思维大都中问没有过程,而直截导向结论与判断,所以 文史纵 往往惊世骇俗. 在散文创作方面,周作人强调笔随人意,兴之所至地自 然流泻,他在<奠须有先生传?序>中解释说:”这好像是一道 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于海,他流过的地方,凡有什么汉 港弯曲,总得潦涸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 子才再往前去,这都不是他行程的主脑,但除去了这些也就 别无形程了.”周作人用水来解释自己的散文写作,也是用 “水的哲学思考,他一再说他是”水乡的居民,”水的哲学 让周作人思考忧虑了一生,他的不少散文就是这种思考与忧 虑的结晶.”水的外在声色与内在性格气质也深刻地影响了 周作人其人,其文.我们谈到周作人散文思想的澄明,色彩, 气味的清淡,情感的温润,以及”行云流水而时有迂回,阻塞 的结构和语言,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鲁迅,周作人文学作品中的”人之爱” 1919年元月至5月4日这段时间,鲁迅,周作人在文学创 作中都涉及到人物形象,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民众的态度,我 们可以借此来分析他们在”爱人的性格上的不同.鲁迅在这 期间写了<孔乙已>和<药>,一方面写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 运,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民众的愚昧麻 木.在鲁迅眼里,孔乙己给孩子们散豆吃,热心地教”我识 字,华老栓为了小栓的病能好起来,不惜顷家当产等等,这说 明他们是无辜的,淳朴和善良的;但他们或自恋于”茴字有 几种写法,或吃人血馒头治病,又表明他们是愚昧的,认识不 到自己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正是鲁迅在中国历史上发现了 这些长期被主流社会遗忘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民众,给 他们以人的地位,打破了封建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鲁迅文学性格,在爱的方面是深 沉的,爱惜分明的.1919年元月,周作人发表了第一首新诗 <两个扫雪的人>,写的是天安门外所见到的两位扫雪的工 人.诗的末尾写道:”祝福你扫雪的人!我从清早起,在雪地里 行走,不得不谢谢你.稍后又作<背枪的人>,他原先”怕见恶 狠狠的兵器,然而眼前这位背枪的人,”站在守望面前,指点 道路,维持秩序,只做大家公共的事,他认定:”那背枪的人, 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兄弟.虽然文体不同,但我们可以 看出周作人文学性格的一个侧面,即他的爱是单纯而真挚, 无所怀疑的. 从鲁迅,周作人纪念和缅怀亲友的散文中,我们也能发 现他们”人之爱的不同.刘半农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 闯将,曾经与鲁迅,周作人俩人一道写出过辛辣的战斗文字, 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变迁,他渐渐消磨了斗志, 变得消极保守了.对这样一个思想复杂,前后窘异的人物,鲁 迅,周作人在文中所表达出的爱是不相同的.鲁迅首先视他 为一个历史人物,肯定他在五四时期”很打了几个大仗,同 时也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他后期思想的落伍,只”做打油诗,弄 烂古文”而放弃了自己以前的理想与责任.其次,鲁迅针对有 些人对刘半农的误解和污蔑,饱含深情的指出:”不错,半农 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 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 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这是令人感动的知音之评.周作人在<半农纪念>中写到,半 农去世以后,他闲阅<人间世>杂志,发现了亡友遗文,不由得 “恍然记起十七年问的事,睹物思人,触目伤怀,平淡的文字唱 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鲁迅的爱,激越深沉,有一种充满理性的 张力之美周作人的爱,忧伤苦涩,有一种充满温馨的人情之美. 三,鲁迅,周作人在社会重压下的文学表现 在面对社会重压时,鲁迅和周作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性 格是截然不同的.当”五四新文化运动转人低潮,”寂寞新文 苑,平安旧战场,两问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鲁迅感到”成了游 勇,布不成阵了.加之,1923年7月,鲁迅,周作人两兄弟的失 和,鲁迅的心情极为苦闷,便于1924年9月开始写作散文诗 <野草>中的第一篇.<野草>是时代苦闷与人生苦闷这两重苦 闷的结晶.鲁迅塑造了许多孤独的,抗争者的形象,如<野草> 中的”过客,”复仇者,”战士,<铸剑>里”黑的人宴之敖. 在<野草>的<词>中,鲁迅写到:”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 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 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 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鲁迅”自爱野草是因为 这是他的生命;同时也渴望”地火的”喷出将野草”烧尽”, 也即用我的生命的毁灭,来证明新的世界的到来,他将为此 “大笑”与”歌唱”.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自甘孤独决不妥协 的思想方式也确实是鲁迅个性心理的一个突出特征.正如有 的学者指出的.”鲁迅对于中国人的前途命运的关注,担忧, 使他以自己的生命承担了他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他义无返顾 的地把自己贡献在由他开创而为人所践踏的联结现实与未 来的历史的桥梁上,嘲他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只要使别人 能”到光明的地方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又把他的生命 哲学归结为不计后果,不报希望地,永远不停地’向前走’这 一 绝对命令,这更使他的生命获得了不断开拓的活力.昀由 此,充分显现出鲁迅文学性格刚劲的一面. 周作人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是非凡的,堪称现代散文 的鼻祖.周作人前期(1928年以前)散文创作有极强的斗争性, 思想性.后来由于对社会产生失望,加之遭受兄弟失和的打 击,他面对社会重压逐渐不再关注时事,而是醉心于闲情逸 致,留恋于草木虫鱼,什么听鬼画蛇或者掉进书袋展览学问, 发思古之幽情,在故纸堆里发掘趣闻轶事,显得有些消极. 1925年12月,周作人的第一本艺术性散文集<雨天的书>由北 新书局出版.书中有他写的两篇序,其中谈到他所追求的生 活情趣和他的美学思想.他写到:”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 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 (<自序一>).”我近来作文及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 或外国文学才有此种作品,自己还梦想不到有能做的一天, 因为这有气质境地与年龄的关系,不可勉强.像我这样偏急 的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 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在粗 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自序二>).周作人 在这个集子中刻意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其中不少是成功之 作,如<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苍蝇 >等,被举 为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在这里我们发现周作人所追求的是清 淡闲适的生活情趣,他的文学性格体现出的同样也是平淡自 然的美学风格. 四,鲁迅,周作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态度 鲁迅和周作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表现出不同 丝蔓圆 姒 的性格特征.鲁迅所持的是社会批判的态度,明确而坚定;周 作人持的则是学术研究的态度.理性而平和. 1925年2月14日的<京报副刊>上,鲁迅在回答.青年必读 书”问题时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现实人 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 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人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 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竞不——旨中国书,多看外国书.…….171 鲁迅讲这样的话,有人认为鲁迅偏激,那是因为这些人是站 在中庸的角度看问题的.中庸是讲求调和,讲求妥协,顺从, 不强调矛盾的主次.从均衡主义出发对各种问题.各打五十 大板”.从某种意义上讲,鲁迅的一生都在和中国人这种固有 思维方式作斗争的.鲁迅在<华盖集>里曾有过明确的表述: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 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 都踏倒他”.正是着眼于.现在中国人的生存”,鲁迅发现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对于正统儒家,他曾直截了当地批评孔 子的见解..强以无邪,即非自由.许自由于鞭策羁绊之下,殆 此事乎?然厥后文章,乃果辗转不逾此界”.对于道家思想,他 一 语道破,.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撄人心”.正是这种.不撄 人心”的文化思想,逐渐变得不能够很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 进步,相反地却拖住了社会前进的步伐.鲁迅在后来的许多 杂文中.也是紧紧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弱点,作出了有 力的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明显的.不撄人心”的弱点, 如果继续不断地蔓延下去,就会更加剧烈地束缚和禁铟后人 的精神与思想,逐步形成了封闭和僵化的格局. 鲁迅对中国.真的知识阶级”的判断标准是.对于社会永 远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 点,”因而他是永远的批判者,他所要坚守的是自由的言说, .要是发表意见,就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并且:.是不顾利 害的”.唧所以鲁迅自己的文学特点是.搅动人的灵魂”;而且 鲁迅把这一观念作为他评价文学的一个基本尺度:看它是让 人心.活”起来,还死”下去.从这样的观念出发,<狂人日 记>揭示了封建传统吃人的本质,正如作品中所言:.我翻开 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而<孔乙己>中 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则成了被吃的对象.由于中国 传统教育轻视社会生产,管理,生活的实际知识和技能,灌输 的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治人”之术,因此, 当无法爬到统治者的地位上去时,这类人只知道.茴字有四 样写法”.完全成了社会上的废人. 周作人则往往把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用一个完善的契合 点——中庸之道统一起来,所以,周作人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表现出理性而平和的性格.鲁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撄人 心”便采取坚决的批判态度,而周作人,尤其是后期的周作人 则是从.趣味”的角度出发看待一切文化,因为.趣味”是个人 的,是受个人喜好左右的,所以我们不好从民族的,社会的角 度去评价它.关于趣味,在周作人看来,无论现世怎样的不完 全,如何的苦难,人总得活着,.在不完全的生活里享乐一点 美与和谐,欢乐;一味地.苦下去,那是神,是想象的英雄, 而非现实的人.于是周作人在创作上写.苦”,如.苦竹杂记”, .苦茶随笔”,.药堂语录”等,在.苦中作乐”.在谈到传统文化 的影响时.周作人曾说,他所受的外来影响,.大抵从西洋来 的属于知的方面,从日本来的属于情的方面为多”.这里 他没有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 否定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在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时,没 有像鲁迅一样从改造.国民性”角度出发进行深入解剖. 周作人对中国儒家学说是有过深入研究的.1920年在打 倒孔家店的热潮中,周作人就说:.我们不满意于儒教,说它 贻害中国,这话虽非全无道理,但照事实看来,中国人的确都 是道教徒了.几个’业儒’的士类还在子日诗云的乱说,他的 守护神实在已非孔孟,却是梓泣君伏魔大帝这些东西了”.r珥 并断言:.中国国民所有的只是道教思想,即萨满教.就是以 维持礼教为业的名流与军阀,其所根据以肆行残暴者,也只 是对于这迷信的恐怖与邪恶”.在这里,周作人是从文化人类 学的视角研究儒家文化——礼教,偏重于强调它们所包含的 原始宗教文化观念.认为这些观念成为民族信仰领域的主要 ,所以他强调”破除迷信”是.救国条陈里最切要的一 条”.而没有像鲁迅把儒教的吃人本质归结于那些.统治阶 级”有意的.欺骗极端的老实人”.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这种理解.导致周作人后来离开政治斗争,更加接近人文 科学,成为一个人道主义的科学的启蒙学者.特别是后来由 于周作人平和,恬静,雍容的文化性格促使他走上.隐士”生 活.正当鲁迅创作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领导左翼文艺运 动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却鼓吹.文艺无用论”,提倡闲适 和性灵的”性灵小品”,乃至宣传.苟全性命于乱世”避世思 想.抗战时期,他丧失民族气节,做了汪伪政权的教育督办, 落水成了汉奸.囝 参考文献: [1]王得厚.鲁迅与周作人?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7, (1). [2]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4卷)[M].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1. [3]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4卷)[M].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1. [4]丁亚平.历史理性的个性演示——鲁迅,胡适,陈独秀文 化心态的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1991,(1). [5]贝吴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J].华东师大学 报,1990,(6). [6]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M].三联书店 2003. [7]鲁迅.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3卷)[H].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 [8]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8卷[H].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 [9]周作人.我的杂学?十八.外国语.知堂回想录[M].河北 教育出版社.2002.1. [10]周作人.乡村与道教思想,谈虎集[M].北新书局, 1936. 【责任编辑:陈合蕾】
/
本文档为【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比较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