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doc

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doc

2017-09-17 7页 doc 49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doc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doc 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 一、转向动因: 现代性的空间性与视觉性 回首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关系,作为摹仿再现现实的两种方式,语言与视觉,文学与图像之间一直相互竞争。视觉符号一度占据优越地位,因为图像被认为更自然、更接近真实世界,而语言则被认为是更适于反映抽象概念。文艺复兴时期巩固了绘画艺术的根本地位,从17 世纪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漫长岁月中,文学与视觉艺术视彼此为他者。但这种紧张关系在现代主义阶段出现根本转折,文学与视觉艺术从竞争走向合作与共融。虽然这种...
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doc
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doc 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 一、转向动因: 现代性的空间性与视觉性 回首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关系,作为摹仿再现现实的两种方式,语言与视觉,文学与图像之间一直相互竞争。视觉符号一度占据优越地位,因为图像被认为更自然、更接近真实世界,而语言则被认为是更适于反映抽象概念。文艺复兴时期巩固了绘画艺术的根本地位,从17 世纪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漫长岁月中,文学与视觉艺术视彼此为他者。但这种紧张关系在现代主义阶段出现根本转折,文学与视觉艺术从竞争走向合作与共融。虽然这种跨界曾在西方文学和美学史上的18 世纪发生过,但只有到了现代主义阶段,这种合作意识才变得如此明确和自觉。引起这一转变的原因常常被归结为相对主义和语言学转向对美学理论产生的深刻影响,一切知识和对世界的阐释都变成相对,都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因而,所有符号,包括文学与图像艺术,都是人为建构的意义符号,两者之间的传统界限也就此打破。这种解释虽然从哲学和文艺符号学角度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向视觉艺术跨界实验的动因,却忽视了引起这一转向的另一根本原因,即,时空压缩的现代性体验。时空压缩消解了时空对立,改变了视觉经验,打破了莱辛在《拉奥孔》中所提出的关于“文学是时间艺术,绘画是 空间艺术的领域”的传统疆界划分; 时空压缩推翻了传统的时间线性观和空间同质观,世界的“真实”依赖于阐释,于是绘画不再孜孜以求于对世界的逼真模仿,而是走向自我指涉。 米歇尔在《图像学: 形象、文本与意识形态》( 1986) 中指出: “在现代主义阶段,视觉艺术的自我指涉和抽象性,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等空间化的批评范式,都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为文学实验提供了借鉴。那么,时空压缩如何引发了现代主义文艺形式的变革? “时空压缩”是当代文化地理学家大卫?哈维提出的概念,他指出,现代性的特点是“时空压缩体验,即,生活节奏加速,空间障碍被征服,世界内在地朝着我们坍塌了”。在《后现代的状况》一中,哈维用了两个章节专论“时空压缩”与现代性、现代主义的关系。哈维指出,从19 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实现了空间一体化,造成整个大陆在遭受危机时具有共时性。空间和地方的绝对性和确定性让位于空间的相对性和变动性,发生在一个地方的事件会对其他多个地方造成连锁影响”。同时,“对外贸易和资本的全球扩张把资本主义的主要力量转向全球性的空间征服”。在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的空间已经被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不断重组,“在1850 到1914 年间,统治世界空间的地图已经变得今非昔比”。这种共时性、不确定性及全球化必然引起文化方面的反应,促使艺术家、作家和建筑家寻求征形式创新。 随着现代技术的高歌猛进,“无线电、铁路、汽车、航运、照相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时空感发生剧烈改变,在时空压缩的迅猛发展时期,现代主义革新在美学领域发生了”。哈维在此列举道: “乔伊斯在小说中开启时空共时性之路,普鲁斯特试图创造一种跨越时间的个体感和地方感。这两位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将现代小说从现实主义常用的同质空间转变到多元异质空间共存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塞尚在1880 年代打破了传统绘画的空间,毕加索则在塞尚的启发下进行立体主义实验,放弃了自15 世纪以来主导画坛的线性视角同质空间”。 瑏瑥总之,现代主义美学革新意味着时间因素被植入空间艺术,而空间因素被移入时间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合二为一。哈维关于现代性、现代化与现代主义的论述显示出深刻的洞见,但由于《后现代的状况》一书的主旨在于讨论后现代文化,因此对于现代主义部分并没有展开具体论述。早在哈维之前,空间理论家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就指出了现代性的空间性和视觉性: “如果说18 世纪是音乐占主导的时代,那么现代社会就是视觉和空间的时代”,他将现代性描述为与自然相对立的“抽象空间”,并认为其显著特点是“视觉化逻辑优先,视觉超越其他感官占据主导地位,味道、触觉和气味统统让位于光、影和色彩”。更早的德国哲学家齐美尔也有过同样观察: “大都市的生活鲜明地表现在眼看的活动绝对超过了耳听,导致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公共交通工具”。对于本雅明来说,现代性的经验就是震惊,主要来自大都市街道的奇异景观。 二、转向途径: 空间跨越与学科跨界 在浓厚的现代主义视觉艺术革新氛围中,美国小说家以其美国民族血脉中传承的开放和求新精神,主动向视觉艺术中寻找创新的灵感,而时空压缩为此提供了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 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时空障碍,加速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国际交流。根据美国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全球旅行在20 世纪20 年代达到“起飞阶段”,现代交通技术提供的密集流动性达到史上空前”。如果说19 世纪的“欧陆游学曾是特权阶级的专属,但一战后的赴欧旅行形成浪潮,美国作家和艺术家也参与其中。斯坦因、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帕索斯等小说家,纷纷到伦敦和巴黎等文艺圣城“取经”,成为美国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一景,他们后来个个成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巨擎。马尔柯姆?考利的《流放者的归来: 20世纪20 年代的文学奥德修斯之旅》,是对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那一代作家到欧洲文化朝圣的备忘录。他们在那里不仅有机会与塞尚、毕加索等现代主义大师当面切磋和交流,而且更多地接触了尼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等现代理论。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教母的斯坦因,是海明威等“迷惘的一代”的领路人,也是文学与艺术的触媒。 斯坦因家族是有艺术鉴别力的收藏家,其在巴黎的艺术沙龙成为现代主义艺术家和文学家的摇篮,毕加索、海明威、费茨加拉德等都是沙龙的常客,这一点海明威在巴黎回忆录《流动的盛宴》中有栩栩如 生的描写,在伍迪?艾伦的经典电影《午夜巴黎》中有精彩呈现。斯坦因不仅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纽约军械库展览会的者,而且还带着300 多个用佛罗伦萨壁纸包好的肖像,在展览会上发送,这一挑战传统的举动本身也成为现代主义行为艺术的传说。《剑桥美国文学史》以斯坦因为例展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对欧洲艺术的借鉴: “斯坦因的作品乍看起来不知所云,但与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等视觉艺术并置来读,就会对其作品的思想和魅力豁然开朗”。她尝试摆脱美国传统语言系统,从立体主义绘画中找到文学表达新途径,对美国现代主义小说产生巨大影响。海明威就是在斯坦因的引导下进入了现代艺术的殿堂,并得以与塞尚的绘画美学产生共鸣。海明威曾直言自己是从塞尚的画中学会了如何描绘风景,其笔下风景常常仅以寥寥数笔,通过简约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情感的张力。比斯坦因较晚赴往欧洲的帕索斯之所以能将美国现代化城市生活的速度、碎片、异化通过《美国》三部曲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在于帕索斯以他作为业余画家对艺术的天然敏感,“将欧洲现代主义的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运用到美学创新之中,巧妙地借用拼贴、蒙太奇,描绘出多元、广角、立体的美国全景。”瑥现代性流动性增强不仅意味着美国作家可以“走出去”,而且为欧洲艺术大规模“请进来”提供了便利。除纽约军械库国际画展外,各类大小现代艺术收藏馆、现代艺术私人画廊等风靡美国,使欧洲现代艺术冲破了巴黎艺术沙龙的小众群体,让广大美国民众接受现代艺术理念的洗礼,安德森、福克纳、维拉?凯瑟等美国地域小说家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被称为“美国现代艺术之父”的摄影家阿尔弗 雷德?施蒂格利茨曾先后将马蒂斯、毕加索等引进美国,他不仅是斯坦因的伯乐,而且是安德森的密友,曾带安德森参观他的“291”艺术画廊。施蒂格利茨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大力推介,对安德森的小说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其《小镇畸人》和《林中之死》就是代表; 扎根南方的福克纳,其从事插画的经历使他在与立体主义画家的交往中受益匪浅,敏锐捕捉到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精髓,巧妙地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以立体多元视角讲述《愤怒与喧嚣》中的南方贵族阶级家族衰败史,以立体主义拼贴手法呈现《在我弥留之际》中的葬礼之行。以“拓荒三部曲”享誉文坛的地域作家维拉?凯瑟也承认其写作向现代主义的转型得益于欧洲现代主义艺术。 三、转向表现: 空间叙事与内心空间 对于时空压缩所引起的现代主义文学革命,哈维将其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现代化改变了以往的时空感,在不同空间的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现实主义的线性叙事无力表达这种共时性,因此,现代主义采用立体、多维的空间叙事来反映这种时空压缩感。第二,现代主义转向内心空间探索是由于现代性对外部空间的过分理性规划。第三,当时间消灭空间,全球一体化意识增强,现代主义在具有国际化倾向的同时,强调地方特色的彰显。虽然哈维的论述没有针对美国文学,但对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极具启发。 本文以斯坦因、海明威、安德森和帕索斯与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关系为例,从空间叙事策略、人物内心空间呈现及美国本土特色三个方面来展示视觉艺术在美国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运用。本文认为,在视觉艺术现代主义革新的启发下,美国现代主义小说通过采用空间叙事对时空压缩做出回应,通过转向心灵内观反对工具理性和现代技术空间,通过表现美国现代性来实现现代主义的美国本土化。根据《剑桥美国文学史》,斯坦因是那个时代“最突破传统和最具实验精神的女作家”。斯坦因在一战前的作品表现出与同时代的立体主义绘画非常相似的特征。立体主义的起源是塞尚,塞尚的晚期作品呈现出时间性的空间,深深影响了毕加索和布拉克。 毕加索在1907 年的《亚威农少女》标志着立体主义绘画的正式开始。这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秩序的绘画结构,放弃对客观世界的模仿,重视艺术家的自我表现。1908 年到1912 年是立体主义的早期阶段,即,立体主义。毕加索和布拉克常常把要描绘的对象加以分解,然后把物体从多个视角同时描绘在画布上。斯坦因的《三个女人》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毕加索对部分与整体的动态关系、以及对多维视角的强调对斯坦因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斯坦因在《跨大西洋采访,1946》中明确指出: “立体主义构图中每一个事物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都同等重要。我对这种构图理念非常着迷,《三个女人》尤其是第二部分“梅兰克莎”的写法就是受其影响的结果”。斯泰因敏锐地抓住了立体主义的精髓,即,整体画面中焦点的剔除,对共时 性空间的呈现。《三个女人》在结构布局上打破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将情节化为无数碎片加以共时性呈现,并将人物行动的焦点处于缺失位置,这使斯坦因的小说看起来更像文字肖像而非小说。“梅兰克莎”没有情节高潮,行文既没有悬念的出现,也没有传统小说的曲折,着重点在于梅兰克莎的人物呈现。在人物呈现方面,斯坦因使用她那独树一帜的语句重复手段来实现立体主义画家所追求的在二维平面体现从不同侧面观看同一物体的效果。 结语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既是以时空压缩为代表的科技现代性的产物,也是审美现代性的主体: 一方面,现代性的时空压缩体验和视觉经验为现代主义视觉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审美体验,时空压缩为美国小说向现代主义视觉艺术跨界借鉴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美国小说在以现代主义表征方式反映美国现代性的同时,其形式创新具有反抗和超越异化现实的革命性意义,实现了对现代性工具理性的批判与审美救赎。如果说在后现代社会中,图像转向意味着文学被大众文化的包围,而美国小说向现代主义视觉艺术的转向则表现出文学对审美自律的坚守。虽然这种高雅艺术的乌托邦姿态导致其在20 世纪中叶走向衰竭,但其高扬的审美现代性反思精神和打破学科壁垒的跨界创新思维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依然值得反复回顾、思考和借鉴。
/
本文档为【解析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视觉转向.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