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的影响

2017-10-15 17页 doc 38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9425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的影响 摘要;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大多数农民从农业领域转移出来,在城乡流动就业,这种情况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流动人口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举家迁移、滞留城市的现象比较突出,加剧了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压力。因此,对流动人口生存的现状、面临的难点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如何破解难题,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关...
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的影响
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的影响 摘要;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大多数农民从农业领域转移出来,在城乡流动就业,这种情况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流动人口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举家迁移、滞留城市的现象比较突出,加剧了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压力。因此,对流动人口生存的现状、面临的难点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如何破解难题,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人口流动,经济,多元化,融合,管理 1引言; 改革以来中国发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的经济体制是围绕推行重优先战略而形成的。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推行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可能依靠市场来引导资源配置,因而必须通过计划分配的机制把各种资源按照产业发展的优先序进行配置。由此,以资本和劳动力为代表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既无必要,也不允许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因此,随着20世纪50年代这种发展战略格局的确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安排把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按照地域、产业、所有制等分类人为地“画地为牢”,计划之外的生产要素流动成为不合法的现象。其中把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分隔开的户籍制度,以及与其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排他性的城市福利体制等,阻碍了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地域上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在这种制度下,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居民没有政府的许可不可能向城市流动,劳动和人事部门通过计划来控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 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使农户成为其边际劳动努力的剩余索取者,从而解决了人民公社制度下因平均分配原则而长期解决不了的激励问题(Meng,2000)。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对价格进行改革,诱导农民提高农业生 产率。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后,非农产业活动更高的报酬吸引劳动力转移(Cook,1999),从而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的劳动力开始向农村非农产业、小城镇甚至大中城市流动。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政策,流动人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增加到1.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每年以600至8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加剧了这些地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据调查显示,在现有流动人口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40岁之间,其中不少还是第一代“民工潮”的子女。从身份构成看,农民工构成流动人口的主体,主要集中在从事体力型职业上,多数是建筑、装修、制造行业,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80%以上,未接受过培训的占70%以上。这些流动人口大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或者“城中村”,形成低层次经济圈和生活链。近年来,流动人口举家迁居城市或在城市长期定居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流入地的“新居民”。 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据有关专家测算,从现在到2015年,农村至少还将有2.5亿人口转移到城镇,届时流动人口有可能突破4亿人。 2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3、7、8][5、8] 2.1 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据有关专家分析,在中国12.5亿人口中,有约9亿是农民身份的人口,其中约有7.97亿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约占总数的87%。在7.9亿人中,真正就业人口约有5.23亿人,其余是未成年人和已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在5.23亿农村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有4.6亿多人,其余6000万人从事非农业劳动。根据1996年的耕地面积普查数据,全国4.6亿农业劳动力仅有14多亿亩耕地,这些土地按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综合分析,最多只需2亿劳动力就可以经营好。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沉积,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徙的客观必然要求。 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2.2农业收入低 对城市高收入的期望和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是吸引和推动更多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针对“三农”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虽然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农民收入提高不明显。农业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无利可图的产业,为了收支平衡,农民在农闲时还需打短工。因此,城乡劳动就业收入差形成的驱动力,必然会推动当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徙。而有了生产自主权的农村人口,在改革开放新政策的允许下,有条件可以为追求自己最大利益选择行动目标和方向。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徙,期望实现个人向非农化职业流动,这既是一种社会生存和劳动致富的需要,也是多数农村人口一种理性选择的社会行动。 2.3农民改变不平等社会身份和待遇的期望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人口二元结构管理,使城乡人口所享受的各种社会待遇及可能得到的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农村人口一直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因此,力争改变不平等社会身份和待遇的期望成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徙的基本动机和行动目标。一些人即使在自己不能实现身份改变的情况下,也会把期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进城务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挣钱供子女上学读书,期望子通过求学之路能彻底改变农民身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徙行动,实际上也包含了子女代际流动的目标。 2.4相关制度的改革为农村人口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后,企业获得招工、用工、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执行,使农民获得了对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突破了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封闭模式,促进了农民离开土地异地就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国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也为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农村人口一旦获得了劳动生产自主权或选择职业自由之后,为了谋取个人最大的社会、经济利益,再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乡差别形成的推拉力作用下,必然会出现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徙的个人理性行动,而形成大规模的群体人口流动浪潮。 3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与方向 3.1劳动力外流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 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众多,发展速度快。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建国后虽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始终没有停止,计划性的转移决定其规模相对较小。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使过去的计划转移方式不能适应要求,因而在70年代农民外出打工已出现,但到80年代初期,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不足200万人。据四川、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六省不完全统计,1982年农村劳动力外流不足100万人。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的继续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基本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国家不能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条件,虽只能形成民工型的就业,也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骤增,尤其是进入90年代,外流规模不断增大。到1993年,上述六省劳动力外流增加到2400万人。1982年,安徽省农村外流劳动力12.7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量的0.7%,1988年外出55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3%,六年中年均递增7.05万人。从1989年开始,每年外出劳动力递增110万人,1993年高达500万人,占当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0%。1993年全国约有6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在流动,约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其中跨省流动劳动力达2000多万。另据1995年的资料估计,全国流动人口已达到8000万。 ? 流动倾向性很强 我国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在流向上表现为以下特点:?流出乡外,但留在县内的占30.7%;流出县外,但留在省内的占33.1%;流出省外的占36.2%。省内流动(包括县内)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主要方向,占到农村总劳动力的9.6%,流出省外的劳动力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4%(包括少量跨国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外流主要停留在大城市的占27.8%(其中,沿海地区10.1%,内地17.7%),主要停留在中小城市的占45.1%(其中,沿海地区15.7%,内地29.5%);停留在乡村的占20.8%(其中,沿海地区5.1%,内地15.7%);另有6.2%难以确定。大部分外流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各类城市,少部分流向农村。?东部地区外流农村劳动力占当地农村总劳动力的13.1%;中部地区占16.1%,西部地区占14.1%。在跨省流动的劳动力中,东部主要在本区域内流动,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只占43.7%;中部则大部分流向东部地区,占到71.8%;西部地区流入东中部的占61.6%,其中流入 东部的占52.2%。 ? 外流时间常年化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初始阶段,多是农闲季节短暂外出,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1993年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占16%;3至6个月的占24.6%;6个月以上的占59.4%。在全部外流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基本上可视为常年在外)的占53.2%;季节性外出的占39.8%;偶尔外出的占7%。季节性流动一般集中在春节前后、夏季前后、秋收前后,一年三个小周期;常年外流多以春节为界,一年一个大周期。常年外流是目前农村外流劳动力中的多数,而且外流时间有所延长,外流二、三年的劳动力逐渐增多。 ? 外流方式以农村劳动力自发带动为主 农村劳动力流往城市寻找新的职业,在初始阶段大多数是自发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出去碰运气,一旦找到了工作,站稳了脚跟,便利用各种关系相互联络,牵线搭桥,将亲朋好友介绍到自己就业的单位,或结伴经商,从而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及人缘关系为纽带的务工群体,他们的自组化程度逐渐提高。外流劳动力不仅感受到先行外流劳动力的示范效应,而且获得就业信息,并接受先行劳动力提供的就业、住宿等方面的实际帮助。1993年,农村劳动力外流,由本地农民带出的占39.6%;自发外出的占31.5%;由外地亲戚朋友介绍出去的占31.5%;外来人员招工外流的占1.4%;由村集体安排外出的占3.8%;由政府或民间职业介绍安排外出的占3.5%。 ? 外流从业的非农化和低层次的多样化 在外流劳动力受雇对象上,乡镇企业占16.8%;经常变换工作,不固定从事某一职业的占14.1%;城市私营企业占12.9%;国营企事业单位占11.2%;独立或合伙从事个体工商业占0.4%。在从业结构上,从事工业(含手工业)的占39.9%,建筑业占41.9%,商业服务业占n.6%,农业占5.1%,交通运输业占1.5%。外流劳动力就业结构层次偏低,与城市就业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主要在“廉、粗、重、脏、苦、险”等岗位就业。据调查进入北京市劳务市场的10.5万皖籍农民工,从事个体饮食业的有4.5万人,占总数的42.9%;建筑业8800多人,占总数的8.3%。安徽六安地区约有20万外流劳动力在江、沪、浙等地从事农业生产,占六安地区外流劳动力总数的21%。 ? 外流劳动力的群体结构特征: ?以男性为主的性别结构。外流劳动力中男性占72.1%,女性占27.9肠,性别比为258:100,高于流出地农村总劳动力108:100的比率; ?以35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的年龄结构,其比重占到71.8%,高出流出地比重20.5个百分点; ?高于流出地农村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文化结构。外流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4%,分别比农村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高2个和12.4个百分点; ?技术素质构成高。外流劳动力有技术特长的占33.7%,比农村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高16.8个百分点。 3.2劳动力的流动方向 1990年以来,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同时,要素市场发育及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对地区增长越来越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东部地区不仅对外开放时间早,而且市场发育迅速,较高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消除了劳动力等要素跨地区间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以至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吸纳地区。而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反过来也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善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表1、表2显示了人口迁移空间分布状况的长期变化。1987,2000年,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地区内部迁移(其中主要是省内迁移)比例始终高于地区间的迁移比例。但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迁移比例则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东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提高,东部地区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下降。而中西部正好与此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趋于下降,中部向西部、西部向中部的迁移比例也在下降,而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入比例不断上升。 表1 全部迁移人口的地区分布 % 目的地 出发去 东部 中部 西部 平均 东部 1987 91.0 13.6 9.7 40.5 1990 87.0 18.6 18.1 43.2 1995 92.6 30.5 22.7 54.1 2000 95.4 32.0 22.5 54.5 中部 1987 5.6 32.7 4.7 30.3 1990 8.4 75.8 7.5 29.9 1995 4.1 62.9 4.9 21.6 2000 2.5 65.1 2.6 22.7 西部 1987 3.4 3.7 85.6 29.2 1990 4.6 5.5 74.4 26.9 1995 3.3 6.6 72.4 24.3 2000 2.0 3.3 74.9 26.8 表2 跨省迁移人口的地区分布 % 目的地 出发去 东部 中部 西部 平均 东部 1987 49.7 61.7 44.2 52.0 1990 56.0 59.0 49.3 54.6 1995 63.5 71.8 56.5 63.1 2000 64.4 84.3 68.3 75.0 中部 1987 31.3 21.8 21.2 24.6 1990 28.4 23.5 20.4 24.0 1995 20.5 12.7 13.4 18.8 2000 19.7 7.1 7.9 9.8 西部 1987 18.9 16.6 34.6 23.3 1990 15.6 17.5 30.3 21.4 1995 16.1 15.5 30.2 18.1 2000 15.9 8.6 23.9 15.3 注:(1)从统计口径上看,1987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市、镇和县之间的迁移人口;1990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1年以上的市、县之间的迁移人口;1995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市,区、县之间的迁移人口;2000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乡、镇、街道之间的迁移人口。(2)全部迁移人口包括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不同年份在迁移时间规定和迁移范围上的差别对地区之间分布会带来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比较不同年份之间迁移流向的变化。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资料显示,全部迁移人口数量为1246万,占总人口的10.6%,其中省内迁移为7.7%、跨省迁移为2.9%.在总迁移人口中,省内迁移的比重始终很高,为73.4%.当我们描述跨省迁移的流向时,其主要以东部地区为迁移目的地的倾向更加明显。表2给出了三类地区跨省迁移比例的空间交叉分布。2000年,东部地区跨省迁移近65%集中在东部其他各省(市),中部地区跨省迁移超过84%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迁移超过68%集中在东部地区。从时间趋势上看,1987,2000年,东部地区内部跨省迁移比例上升了近15%,而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比例上升将近24%,后者比前者高出9个百分点。 从流动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看,迁移可以被划分为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城市到的迁移、农村到农村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四种主要类型。从这种类型划分来观察地区间迁移的流向,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转轨时期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从全国来看,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是目前迁移的主要形式。2000年,两者合计占总迁移人口的77.9%,而且农村到城市迁移的比重(40.7%)大于城市到城市的迁移(37.2%)。农村到农村的迁移比重较低,仅占全部迁移的18.2%.而城市到农村的迁移比例最低,不到总迁移人口的1/25.从时间趋势看,城市到城市的迁移所占比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类地区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比重略呈下降趋势。 4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正负效应)[3、4、5、8][3、5、7] 4.1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正效应 ?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城镇提供廉价劳动力 有限的耕的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这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很有限。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并在外地就业,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在中国现行的农业生产规模条件下即已存在为数众多的劳动力,更严重的不是这些剩余劳动力无法全部被非农产业所吸收,而是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间存在着矛盾。也就是说这些劳动力的非农化受着农业剩余不足的严重制约,扩大生产规模从整体上讲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不会作为国家亚予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此提供了可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有更多的农业资源,有利于深化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村规模经营便于机械化操作和集约化生产,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逐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市场农业转变,促进农村的发展。 ?增加了农村收人,为农村发展注人了资金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1994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199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达5273.8万,其中进城打工者4139.9万人,占78.5%。农村劳动力外流在城镇打工的货币总收入为1510.8亿元(人均打工收入3649.33元),其带回寄回农村的货币收入831.7亿元(人均2008.93元)?。直接增加了农村收入。对一些贫困地区起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效果。农民收入的增加,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农村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固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发展 虽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有很强的兼业性、“两栖性”、短期性,但从农业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却有很强的稳固性。一是一部分打工者将会长期打工;二是大部分打工数年回乡的人,由于人多地少,多数不可能再退回农田,他们想方设法务工经商,有的办个体、合伙企业,有的进入乡镇企业务工,或承包、领办乡镇企业。一些人也不是回到农村,而是进人当地集镇。县、乡政府的办法是:规划集镇工商经营用地,由回乡创业者自建经营用房.同时出资负责搞好门前道路。使回乡的人才、资金、新办企业,较多地吸引到集镇,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因此,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不仅打工期间大多数人是由农业转入非农产业,而且回到家乡,很大一部分人是利用学到的本领,发展非农产业,在就业转移上具有稳定性。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上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使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的现代化与农村的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即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工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回流劳动力者素质提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外流劳动者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也吸收了发达地区现代生活的新观念,这种新观念通过他们的种种行为方式影响着周围的农民,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方式。带回的外部文明冲击了当地的旧观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回归劳动者在较长的劳务输出经历中,逐步吸收了现代工业文化、科学文化和都市文明文化的营养精华,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回到家乡后,这种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方式等自觉和不自觉表露出来,并对聚族而居的村落及周围农民产生着深刻影响,如在穿着、用品、流行歌曲,直至经营处世方式等方面,成为二些农民模仿的对象,随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村落文化不断发生变异,使农民形成了一种现代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等,逐步形成了新的村落文化。这不仅使部分农民转向非农化部门,而且认识到以农为本并非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并接受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洗 礼和熏陶,使他们逐步向具有城市文明素养、敢于冲破旧传统的现代人转化。这是中国新一代农民的大进步。 ?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沟通城乡关系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农民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就必须放开农产品市场,让供给与需求、生产与销售直接见面,让农民根据社会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产业或产品结构的调整,又是以要素结构的变动为前提的。劳动力外流一方面可以形成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的重新组合,活化了生产要素,促进农村产业或产品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又形成一种发达地区拉动落后地区、城市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沟通区域间、城乡间联系,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再则,农村劳动力外流还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实现就业和用工、要素组合、创造新增财富和利益分享上有统一性、融合性。由劳动力外流形成的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牵动了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城乡和区域流动,在农村地区也能达到优化组合,产生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了,就有条件调整农村产业或产品结构,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农副产品增多,流向城镇地区,又把城镇工业品带回农村,繁荣了农村市场。 4.2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经济的负影响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形成一些负面效应,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农村人力及其结构上不利于农业生产 农村劳动力外流,改变了原来农业生产经营状况。一方面,农村现有劳动力提高了劳动强度,以抵替外出者的原有农活,但其付出的代价和影响也是较广泛的,很多是以打工效益来栖牲农业效益,获取超额收入,从而轻视和放松了农业生产,进行粗放经营,甚至荒废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流大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性别上以男性劳动力为主,使留在家里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弱、残者,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外流农村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于农村劳动转移的机制不完善。农业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或“两栖性”, 除造成土地利用水平下降外,还由于其双重身分,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也是一种农户行为,是农户经营土地外,争取外部就业资源,实行家庭劳动分工,亦工亦农,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充分就业,争取更多收入的行为。外流劳动力就业和收入的多元化,农户的兼业化,一方面可以较充分发挥农业经营劳力,增加收入,但另一方面,又使外流劳动力对外出就业的长远预期不明朗,市场的风险、政策的稳定性,都对其就业产生影响,使绝大多数外出就业者和农户还以土地作为重要的风险屏障。这种农民工的财产关系和外出就业的兼业性,决定了跨区域流动有农户利用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时间,获得外来收益的深厚的不可抑制的基础,由此形成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工价弹性大,而且抗风险力强。比较利益,使农村外流劳动力更多考虑的是外流收入,而减低、甚至丧失对农业生产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可能造成三种结果:一是非农职业稳定与收入较高者抛荒;二是务农人员难于形成规模经营;三是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这无疑是不利于农村发展的。 ?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 农村劳动力外流在城市中所从事的工作,许多都是苦、脏、累、险等城镇人不愿做的活,其劳动成本工资却又比较低廉。农村外流劳动力可以说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中的精华.他们年富力强,为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作低报酬劳动,弥补了城镇劳动力不足,扩大了城镇的消费市场,加快了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和加强了城乡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而进城农民工的低保障是农村劳动力外流中的一种高成本因素。据调查,农民工除工资水平相当低外,工作时间正常班有32.6%超8小时,把加班时间计算在内,一天工作n至12小时是相当普遍的情况;劳动条件和环境问题也比较恶劣;办理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由干信息不准,一些农民盲目与无序流动,以致陷入困境;外流劳动力也造成铁道、水运及公路交通运输高度紧张,形成沉重压力;部分外流劳动力沾染了违法习气,产生不良思想,他们流返和回归后的一些活动和行为引发了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一定程度的恶化,影响农村的正常发展;另外,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不少是农村社会组织的骨干,大量劳动力外流给农村基层工作造成困难,不能正常开展。在一些村,有的外流劳动力常年在外,甚至多年不回,造成很多工作功能失效,党团工作难以开展,更不用说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公益劳动、法纪教育、治安管理、 九年制义务教育等工作。况且对外流人口也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朔部分外流劳动力借外出打工之机超计划生育,造成人口生育失控。这些都引发一系列的农村社会问题。 ?农村劳动力外流所产生的短期行为效应 农村劳动力外流作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种权宜之计,本身就是一种短期行为,其自然比不上正式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现有农村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从长期发展比较,是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它更主要是促进了现有城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差距。其次,劳动力外流创收具有短期行为性,付出的代价是比较高昂的,其影响的不利一面将是长远的。第三,农村劳动力外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也造成一定的短期行为。国内的一些实际调查也已证实,在现有的条件下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土地生产率却下降较多。一些地区的种田大户,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虽然较高,但土地产出率却下降惊人一些人是靠粗放经营甚至是掠夺性经营取得暂时的高收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低下。第西,外流劳动力回归兴办、领办乡村企业也产生一些短期行为,部分地方在不具备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管理组合条件,不考虑宏观压境因素影响等,一窝蜂上马,盲目发展,上得多,垮的也很多,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5人口管理 5.1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 我们要明确劳动力要素在不同地区的流动和迁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仅是因为担心外来人口会带来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就对他们采取各种限制方针,不仅有悖于平等竞争这一基本市场原则,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包括工农、城乡等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损害整个社会在内的长期福利目标和效率原则的实现。 ?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进一步形成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任务复杂艰巨,必须实行综合治理、联合作战。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作为各级党政干部的工作考评内容,制定控制流动人口的考核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抓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要控制流动人口无序涌入和过度膨胀给村子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各部门要严 格执行流动人口登记,实行“以证管人”。要认真验证证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时间性,对无证件材料或证件材料不合格的要坚决依法拒绝进入。公安部门应重点研究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暂住证在限制流动人口无序大量涌入的功能。 ?要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各项工作。要全面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各项工作。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坚持打防并举,综合治理,坚决遏止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尤其要重视“流动人口二代违法犯罪问题。坚持公平对待、搞好服务、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扶持与巴帮助。 5.2具体解决方案 ?社会治安方面,通过教育、宣传、辅导着重提升村民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治安联防部门的力量,首先增加治安巡逻队员数量,其次加强治安联防队的装备,加强治安巡逻,及建立外来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平台,加大对外来人口的普查管理力度。贯彻严格管理、优化服务、依法保护的方针,遵循管理与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把专门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起来组织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流动人口的管理,充分发挥出租房屋主的作用严格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严格的流动人口,做到切实掌握流动人口的情况和底数。劳动保障和权益维护方面,把行政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起来。通过公检法机关的联合整治,维护外来流动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防非法雇工生产。加大普法宣传,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与企业签订劳动,促使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公共资源分配方面,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在采用公平、合理、有效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增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同时采用“以房管人、以税养人”新模式即:通过加强租赁房屋管理,控制税源,管住管好暂住人口,做到“以房管人”;同时通过加强对城乡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解决暂住人口管理经费问题,健全网络,做到“以税养人”。外来人口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要履行自身的义务,爱护公共设施,节约公共资源。 ?计划生育方面,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热情服务相结合起来。加大《计划生育法》 的普法宣传力度,强化法律观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生育行为,完善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做到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上门、避孕药具送上门、生殖健康服务到人,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将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纳入相关的发展规划,实施外来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工程使其综合素质逐步发展。提升外来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在健全外来流动人口自主管理组织的基础上,通过指导规范以及示范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其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引导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6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出现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现象,不仅具有中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向经济转变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性。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助于考察中国独特的制度特征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又能够通过对中国案例研究来拓展迁移理论。 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决定了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不仅是从向城市的迁移,而且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迁移。既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仍然有赖于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从而劳动力流动中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注:约翰森(Johnson,1999)认为,在今后30年,如果迁移障碍被逐渐拆除,同时城乡收入水平在人力资本可比的条件下达到几乎相等的话,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可以对年经济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加快中西部地区市场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清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可以引导和规范人口迁移,使其不仅具有微观理性,而且具有更加理性的宏观后果。市场化改革措施(如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将有助于获得“一石二鸟”的功效,也就是讲,它为劳动力流动不断营造同样的发展环境,并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
本文档为【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