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虽有嘉肴

2017-09-19 5页 doc 23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20、虽有嘉肴20、虽有嘉肴 城镇中学讲学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讲学稿系列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教与学 (1)虽( )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科目 语文 班级 ((学生姓名 旨也: (课题 20、虽有嘉肴 课型 教读课 (2)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 (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课时 两课时 主备教师 刘晓燕 备课组长签字 (((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习目标: (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呼,学 其: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 2、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积累词汇。 ...
20、虽有嘉肴
20、虽有嘉肴 城镇中学讲学稿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讲学稿系列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教与学 (1)虽( )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科目 语文 班级 ((学生姓名 旨也: (课题 20、虽有嘉肴 课型 教读课 (2)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 (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课时 两课时 主备教师 刘晓燕 备课组长签字 (((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习目标: (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呼,学 其: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 2、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积累。 、翻译下列句子。 2 3、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 2、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积累词汇。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难点 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 。 一、 课堂学习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资料助读: (1)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2)教学相长也:古义: 今义: ( 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4、、合作探究: 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 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释。 《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三、随堂检测 《虽有佳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1、翻译句子: 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虽有嘉肴(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兑命》曰( ) 虽有嘉肴:________________ 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相长( )( ) 学学半( ) 至道:___________________ 自反: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_____ 相长:_____________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四、拓展延伸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二、课堂学习 - 1 - 精美语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安全用语:不要在阳台、走廊上把身体探出太多,不要在上下楼梯时边看书边行走。 城镇中学讲学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讲学稿系列 引《尚书〃兑命》说“学学半”。(7)但以后有的人在注释“教学相长”时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 作了引申,将其视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通过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用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 的过程。并将其也作为《学记》所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原其失者也。 本节选自《礼记?学记》 则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法,它是我国古代教学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译: 二、预防性原则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的提出是针对大学教育的。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有的人过失在于 一般的说,教师教育学生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使之形成 良好的学得过多,有的人过失在于学得过少,有的人过失是太过轻视,有的人过失是 学习习惯;或品德教育,使之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品德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过失,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 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纠正不好的道德品质。 态,这样以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三、及时施教原则。 且纠正他们的过失。 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如清人孙希旦解释说:“八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时之谓也”。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教者必知之: (四、循序渐进原则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 (《学记》了孔孟的循序渐进思想,提出了“不陵节而施”,反对教学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中杂乱无章,急于求成的做法。只有循序渐进,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就 会失败。 五、小结反思,解释“教学相长”的含义, 五、观摩性原则 儒家的教育传统,历来都注重群体意识,主张“群育”,强调群体相互影响 的教育作用。特别把好朋友的辅助看做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孔子最 早在教育中就提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择善而从”。 否则,“独学而无 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观摩性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附:《学记》资料介绍: 六、启发性原则 《学记》反复强调: 老师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如南宋戴《学记》作为世界第一部教育理论专著,它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多彩 溪说:“教者有善诱之功,学者有欲罢不能之意”。 的,下面将《学记》一文所涉及到的几个主要的教学原则作一下解读: 七、长善救失原则 教学很可能会有得有失,得与失就是教学结果这个矛盾中一.教学相长的原则 的两个方面。(见课文拓展延伸)对学生的“失”,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理,摸透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施教,才能做到“长善救失”,这就是《学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6)《学记》在教育史上第一个 说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及原则,这是它对教学理论的杰出贡献。教学相长 八、藏息相辅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就是“正业”(正课)与“居学”(课外作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本义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 业、课外活动)相结合,学习进修与游戏休息相结合,也就是课内外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通过教发现自己的困 惑。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 - 2 - 精美语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安全用语:不要在阳台、走廊上把身体探出太多,不要在上下楼梯时边看书边行走。 城镇中学讲学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讲学稿系列 , 一、通假字 ,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 二、古今异义 , 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 , 2、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 , 3、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 ( , 4、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 , 三、词类活用 , 1、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 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 3 - 精美语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安全用语:不要在阳台、走廊上把身体探出太多,不要在上下楼梯时边看书边行走。
/
本文档为【20、虽有嘉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