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2017-12-26 16页 doc 33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文贤庆 清华大学哲学系, 北京, 【摘要】本文主要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相关文本出发,逐一梳理康德对从本体论、宇宙 论和自然神学三种思辨理性方式入手证明上帝屿存在的批驳,从而得出上帝存在证明的不可 能性.在本文最后,作者指出康德虽然从思辨理性的角度驳斥了所有的对上帝存在证明的可 能性,但却并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上帝不存在。因此对于上帝存在与否,我么应该保持沉 默. 【关键词】上帝...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文贤庆 清华大学哲学系, 北京, 【摘要】本文主要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相关文本出发,逐一梳理康德对从本体论、宇宙 论和自然神学三种思辨理性方式入手证明上帝屿存在的批驳,从而得出上帝存在证明的不可 能性.在本文最后,作者指出康德虽然从思辨理性的角度驳斥了所有的对上帝存在证明的可 能性,但却并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上帝不存在。因此对于上帝存在与否,我么应该保持沉 默. 【关键词】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自然神学证明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白中世纪以来就一直是哲学和神学中的热门话,特别是安瑟尔谟 对于上帝的本体论证明以及高尼罗的反对使得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达到了顶峰。这种影响一 种延续到到近代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哲学大家他们都对上帝存 在的命题做了一 番深入了研究。直至康德??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大家,一方面受中世纪以来神学家 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影响,一方面更是受到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有关上帝存在证明的思想影 响,在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上建基于自己的批判主义理论进一步地深化了这个问题的探讨。 不过在本文中,我将主要探讨他在理论哲学中对有关上帝存在证明做出的相关批判。因为在 历史上做出如此系统的、致命的批判,这是第~次。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康德的批判, 在哲学的领域里,上帝的本体论证明在他之后逐渐走向了没落并淡出了哲学家的视野。 一 康德在“上帝的存在之本体论证明的不可能性”这一节的开头就指出,“一个绝对必然 的存在者的概念是一个纯粹理性概念,亦即一个单纯的理念,它的客观实在性凭理性对它的 需要还远远没有得到证明”。然而康德要面临的问题在于:一直以来,各个时代的人们却 偏偏从这样一个看来并不确证的纯粹的理性概念想当然地推论出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按 照他自己的说法,人们甚至根本就没有“花更多力气去理解我们是否、且如何能够哪怕只是 思维这类事物”。对此,康德用一个几何学的命题??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是绝对必然 的??进行类比,不无讽刺的批判到,人们利用一个完全处于知性范围之外的对象的概念妄 图推出这个对象的实际存在。可是,这是可能的吗康德指出,我们对于一个纯粹概念或者 理论上的命题都只是从判断中,而并非从物及其实际存在中取来的。因此,这里的问题在于, “在理论上的判断的无条件的必然性并不是事物的绝对必然性。判断的绝对必然性只是事物 的有条件的必然性,或者是判断中的谓词的有条件的必然性。”?康德接下来对这个问题进行 了说明。首先,他引用有关三角形的集合命题说到,“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是绝对必然的” 。宋继杰主编:《玳与西方哲学传统》,河北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杨祖陶译校。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雪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这个命题并非说三个角是绝对必然的,而是说在存在给予一个三角形的前提下,其中 的三个角才必然是存在的。由此,康德指出,当我们说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 帝时,我们根据的推理是一种错误的幻觉:认为由于“存在”必然的应归于这样一个概念 的客体,也就是说我们把此物设定为被给予的或存在着的这样一个条件之下,从而认为这个 概念的客体的“存在”也就必然的被设定下来了。在这样一种幻想的观点看来,因为“绝对 必然的存在者”上帝的“存在”在一个随意假定概念中、并在它设定了这个概念的对象 这个条件下被一起想到了。在康德看来,从“存在”这样一种纯粹理性概念进而推导出一个 存在者的实际存在显然是一种谬误。那么,康德是怎么样对这种谬误进行揭露的呢 ‘康德首先从判断中的谓词的混乱进行了说明。他说,在一个同一性判断中取消谓词而保 留主词时就会产生矛盾。还是引用上面有关三角形的例子:康德认为,当我们设定一个三角 形却取消它的三个角,这是矛盾的。但是我们把三角形连同它的角一起去掉则是不会有任何 问题的。对于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取消它的存在, 则它连同其一切谓词就都取消掉了,这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矛盾发生的可能。“没有上帝,那 就既没有全能、也没有它的任何一个别的谓词被给予”。?也就是说,在康德看来,我们之所 以认为“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是实际存在着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理性思维不断 欲求一个最高的存在者,试图通过它来解释和认识世界,以至于我们把能够想到的一切谓词 ??诸如全能的、必然的、绝对的等等??极尽赞美的附加于给它。对于这样的一种观点, 康德采取了一种同情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一种观念是人们??尽 管是希望认识自然和世界的最高原因??在自己的纯粹思维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但是它 在经验世界中却没有也不可能有相应的对象。因为经验世界中的实在对象总是有规定性的限 定的。因此,作为一个全能的、绝对的、必然的存在者在经验世界中的实际存在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说明,康德批驳了从纯粹理性概念推出“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在实际 经验领域的存在。紧接着,康德继续考察这样一种可能性的驳斥:“有一些根本不能被取消 掉的主词,所以这些主词必须保留下来”。毫无疑问,在很多人看来,“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上帝就是这样一个主词。在他们看来,“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对象的非是或取消 在本身是自相矛盾的。现在,只要我们引用“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那么我们也就可 以说他具有一切实在性,自然也就包含了它的存在,而在把一个包含了“存在”的可能概念 被取消,这显然是矛盾的。对于这个质疑的回答,康德基于这样两种理由。 康德指出,事实上,人们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一种观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存在”概 念的引入。当人们在只想根据一个可能性来思考物的概念时,总是不自觉的把“存在”概念 带了进来,而这就造成了陷入矛盾的必然。对于这个矛盾的,康德应用了他对于判断的 特殊分类。康德认为,“在一切判断中,从其中主词对谓词的关系来考虑,这种关系可能有 两种类型。要么是谓词属于主词,是隐蔽地包含在这个概念中的东西;要么是 完全外在于概念,虽然它与概念有连结。在前一种情况下,我把这个判断叫做分析 的,在第二种情况下则称为综合的。”在康德看来,分析判断通过谓词并没有给主词概念增 加任何东西,而只是对谓词已经模糊地包含在主词中的概念的分析;而综合判断则在主词概 念上增加了一个谓词,这谓词是在主词中没有被包含的。基于对判断的这样一种分法,康德 对上述的反驳进行了追问。“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存在着,是一个分析命题还是一个 综合命题呢康德认为,无论它是哪一种命题,都必然是矛盾的。康德分析说,如果它是分 析命题,那么我们通过该物的存在对于“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的观念并没有任何增 加。这样一来,要么观念就是该物本身,要么就是我们预设了存在是属于可能性的,然后推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出它的必然,这显然只是~种无意义的同义反复。康德认为,这里的谬误在于把假设的东西 当作实际存在。那么,如果把这个命题看成是综合命题呢康德认为,如果承认任何一个有 关存在的命题都是综合的,那么“存在”这个谓词就可以被毫无矛盾的消除 掉。通过这样一 种双方面的分析,康德指出,假定在“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这样一个可能之物的概 念中包含了实际存在这样一种说法是毫无意义的。在康德看来,人们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一 个命题,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于谓词“存在”这一个概念的引进。因为这个概念的引用, 人们混淆了逻辑的谓词和实在的谓词即一物的规定性,从而利用逻辑可以抽掉一切内容 的特性随便的把任何东西用作逻辑的谓词,甚至主词都可以被自己谓述了。这样,当我们把 本是在主词之外的作为一种规定性的实在的谓词逻辑化,然后再反过来以实在化进行运用 时,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而对于谓词“是”的运用,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康德看来,“是”显然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而只是一个达判断的系词。在一个判 断中,“是”只是把谓词设定在与主词的关系中的东西。比如说,“上帝是全能的”,“是”只 是表示对“上帝”是“全能的”这样一种规定性的肯定,仅此而已。即使我们把一切内容抽 象掉总括起来说:。上的是”或者“有一个上帝”,那么在事实上,我们对于上帝的概念也仅 仅是把主词“上帝”和它的一切谓词设定在与它本身的关系中,这只是做了一种同义的肯定, “概念和对象两者所所包含的完全相等”回,丝毫没有为“上帝”这个概念增加更多的东西。 因此,即使我们在“上帝”概念之外引迸“存在”概念,也没有为。上帝”概念增加更多的 东西。如果我们~定要指“上帝”概念在现实性方面实际存在,则它一定是通过一种超越了 概念本身,不在概念之内的综合而被赋予的。但是这样一来,则可以通过像康德在前面指出 的那样,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个谓词不无矛盾的取消呢 至此,康德成功地瓦解了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所做的一切努力,即对一个最高 的存在者的存在从概念来进行证明的努力。然而,康德也承认,人类理性对于上帝证明的途 径是有三种可能性的:“要么是从确定的经验及由这经验所认识到的我们感官世界的特殊性 开始,并由此按照因果律一直上升到世界之外的最高原因;要么只是以不定的经验、即经验 性地以任何某个存在物为基础;要么最后抽掉一切经验,并完全先天地从单纯概念中推出一 个最高原因的存在。第一种证明是自然神学的证明,第二种是宇宙论的证明, 第三种证明是 本体论证明。”圆现在证明了第三种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对于前面两种证明的可能性呢在 这里我们需要提及的是,在康德看来,当“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被瓦解时,另外的两种 证明,即对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和“自然神学的证明”也就不攻自破了,因为后两者 的证明在康德看来总是隐蔽地或者间接地以“本体论证明”作为它们的依据的。那么,事实 是否是这样的呢我们接着康德的思路来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二 宇宙论的上帝证明是“从任何一个存在者的被预先给予的无条件性推出它的无限制的实 在性”。也就是说,以某种东西实存在时空之中为出发点,认为事实是偶然的,然后去寻找 它的理由。康德在书中把它具体地表述为一个严密的论证。这论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如 。同上,第页 雪同上,第页 曲同上.第页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果有某物实存,那么也必定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实存。现在至少我自己 实存着,所以一 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实存。”?康德认为,这个论证的小前提包含有一个经验,大前提包含有 从一个一般经验带必然之物的存有的推论。这就使得宇宙论证明看起来似乎胜于本体论证明 ??经验的部分弥补了本体论证明缺少的实存的弱点。从第一步出发,康德推论出了宇 宙论的下一步:“必然的存在者只能以唯一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在一切可能的对立谓词方面 只通过其中一个谓词而得到规定,所以它必须通过自己的概念而被通盘规定。’囝这也就是说, 只有一个关于某物的概念能够作为必然的、最实在的存在者。在这个证明中。康德敏锐第观 察到了“一窝辨证的狂妄”。其中包括只在感官世界才有意义的从偶然之物中推导出一个原 因的先验原理以及把必然性范畴应用到一切经验之彼岸的对象上??并且把上帝设想为绝 对必然的存在者??的理性僭越。最为重要的是,康德看到,宇宙论的完成只有在绝对必然 的存在者的概念推导中才能完满的结束。也就是说,宇宙论证明虽然是从经验中的实存者开 始的,但是唯有在本体论的概念推理中才能得到完成。而前面已经证明,本体 论的证明是失 败的。因此,宇宙论的证明自然也就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纯粹思维的本体论证明和一般存有经验的宇宙论证明都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那么,最 后就只剩下从某种一定的经验的自然神学的证明了。这种自然神学的上帝存在的证明从自然 界的惊人的秩序和合目的性中推导出一种具有目的性、有秩序地塑造世界的一切力量和智慧 的崇高的原因。很显然地,这样一个具有一切力量和智慧的存在者就是而且只能是上帝。具 体说来,康德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自然神学可能的论证思路:首先,从自然界的秩序和合 目的性的意图中可以发现一个具有伟大智慧的首创者。其次,作为具有伟大智慧和崇高的存 在者,它必须不仅仅是作为盲目的自然,而且是作为自由的有理智的存在者的原因。最后, 这个原因在理智世界和自然的交互相关的统一性中实存地被推导出来。对于自然神学的证 明,康德是怀着一种值得尊敬的同情来处理的。在他看来,这种证明是“最古老、最明白并 且最适合于人类理性的。它鼓舞着对自然的研究”,它不断地扩展着我们的自然知识。然而, 又是这种知识,反作用于诱发它们的理念,并使得对一个最高创造者的信仰增长到一种不可 : 抗拒的确信的程度。所以,康德又不得不提出了他的反对。 康德首先揭示了一个不被允许的类比推理,即在这种证明中把自然状况与人类技艺的产 品??房屋、船只和钟表??相比较,并且假设自然状态就像人类的技艺产品一样是由一个 具有知性和意志的存在者生产出来的。但事实上是,这样~种从已知推出未知的做法是经受 不起严格的先验批判的。后退一步来说,即使我们承认这种推理,“如此之多的自然配置的 合目的性和丝丝入扣必然会证明的只不过是形式的偶然性,而不是质料的、即世界中的实体 的偶然性。因此这一类比充其量也就只能导致假设出一个被自己所加工的材料的适应性大 大限制着的世界建筑师,但却并非一个一切都由自己控制的世界创造者。要想达到这一步, 我们就不得不借助于先验的论证??而这又是应该避免的。因为在经验的世界中,无论我们 走得多么远,我们能够发掘的也只能是一个其智慧和力量与所观察的秩序和合目的性相称的 原因,而相比于一个作为具有无限智慧和力量的世界创造者所要求的全智、全能是有很大差 距的。一旦自然神学借助于单纯经验性或者非经验性的根据来达到目标时,则又迈向了宇宙 论证明或者本体论证明。因此,自然神学的证明原则上也是失败了的。 至此,任何试图从理论上论证上帝的存在的尝试都被康德驳斥了,无论是通过纯粹概念 。同上 第页 。同上 第页 。同上 第页 。同上 第页 囝同上 第页 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性的本体论证明,还是通过经验性的宇宙论证明,或者通过两种论证的结合的自然科学的证 明,都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不论我们在何种情况下去论证“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 帝,由于它总是这样一种被赋予没有任何限制的“存在”,那么它就只能是在我们的概念里。 因为实际的存在总是一种有限制的规定性,二者总是必然冲突的。因此,在经过康德的分析, 证明上述三种证明都不可能时,那么所有的基于经验和思辨理性的证明上帝存在的途径都被 宣判失败了。 三 很显然,通过上述论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康德对“上帝存在的证明”的驳斥是很成功 的,他通过详细的分析指出,“上帝”只是我们人类理性从外部事物和人思维中概括出来的 纯粹理性概念,但是无论是从理性本身还是从经验的层面都无法有效的证明其现实存在。也 就是说,在人类的认识能力下,我们无法证明上帝是实际存在的。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 看到,虽然康德对历史上从思辨理性的角度可能的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方式做了一个全面地分 析并驳斥了它们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从逻辑的思维来看,这也仅能说明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在思辨理性上的失败,但却还不足以说明上帝就确实不存在。事实上,康德本人也并没有因 此就把上帝打入冷宫,而是相反前脚把上帝从理论理性中踢出去,但却在后面的道德哲学中 把上帝请了回来。这也就是康德所提出的“我们必须限制知识的发展,给信仰留下地盘”。 对于此观点,已经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范围。因此接着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得知:在 康德看来,我们人的整个思维状态可能有某种缺陷。当我们在谈论一个感官对象时,这里有 一个该物实际存在和单纯概念的区分。通过概念,对象只是被思考为与一般可能的经验知识 韵那些普遍条件相一致,但是通过实际存在,它却能被设想为在全部经验的连贯关系中包含 着。这样通过这种经验的内部连结,虽然有关对象的概念没有什么增加,但是我们的思维却 多获得了一种可能的知觉。因此,如果我们从这样一种纯粹思维的范畴出发,我们就无法区 分一种单纯的可能性和实际存在,从而也就无法否证上帝的实际存在。因此康德才保守地说 到:“在这一领域经验领域之外的实际存在虽然不可以绝对地宣布为不可能,但却是一 个我们没有任何办法能为之辩护的预设。”?从康德的这句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他认为 在人类理性的认识途径中,试图通过理性证明上帝存在是一种僭越,这丝毫不能为我们对经 验对象的知识增添任何新的东西,而且会导致我们在经验认识中的混乱,我们应该摈弃这种 僭越;但是在另一方面,康德又试图表明,人类在实践领域存在一些超乎经验的道德实践法 则,这些法则在他看来是我们行为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即使不可能是经验客观的,但却是指 引我们生活的、值得敬重的实际存在,也即“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上帝。也就是说,康德 试图阻止这样一种建立在理论理性本体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然而却并不否认一种道德的形而 上学。基于这一点,我们也正好可以了解他个人发生的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转向的原因之所在。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即使通过康德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的批驳,我们也 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到目前为止,所有基于理性思维对于上帝的证明都失败了,但是这也 并不能够否认上帝的存在。因此,即使我们不考虑宗教意义上对于上帝存在的信仰,我们也 依然不能够证明上帝就是不存在的。或许,像康德所说的,这是一个我们无法知道的然而却 有可能真实的“自在之物’’,亦或我们只能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 。同上,第页
/
本文档为【康德对于“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