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洛阳牡丹记

2017-09-20 5页 doc 16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 牡丹——误入凡间的精灵 中本131班 陈之姹 初识牡丹,是在工笔花鸟课上。我随手翻阅着厚厚的画册,正忖度着该怎样临摹,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就这样蓦地闯进了我的世界。硕大的花朵缀在枝头,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要滑落似的,真想用双手托住它。“唯有牡丹真国色”,果真能闻见一缕香呢~ 见到真实的牡丹是今年的清明。烟雨蒙蒙的天气最适宜出游,便和两位好友相约前往西湖一游。苏堤名胜,果真人山人海,我与好友们相视而笑,很有默契地选择了人少的路。穿过层层树障,忽见一个小巧却别致的园子,几朵美艳的花亭亭而立,就那样漠视我们的擅闯。“...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牡丹——误入凡间的精灵 中本131班 陈之姹 初识牡丹,是在工笔花鸟课上。我随手翻阅着厚厚的画册,正忖度着该怎样临摹,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就这样蓦地闯进了我的世界。硕大的花朵缀在枝头,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要滑落似的,真想用双手托住它。“唯有牡丹真国色”,果真能闻见一缕香呢~ 见到真实的牡丹是今年的清明。烟雨蒙蒙的天气最适宜出游,便和两位好友相约前往西湖一游。苏堤名胜,果真人山人海,我与好友们相视而笑,很有默契地选择了人少的路。穿过层层树障,忽见一个小巧却别致的园子,几朵美艳的花亭亭而立,就那样漠视我们的擅闯。“这是什么花呀,好美。”闺蜜惊叹道。“也许是牡丹。”我轻声说。我向来分不清牡丹和芍药,只觉得枝叶有几分相似,也就大胆一猜。略走了几步,一座饰有牡丹缠枝纹的小亭子上赫然挂着一块牌匾,正是牡丹亭。我知此牡丹亭非彼牡丹亭,但那牡丹是真牡丹啊~于是立即返回,端详起来。花瓣末梢是极浅的粉色,由边及里逐渐加深,至花蕊呈肉红色。花瓣千叶,瓣瓣轻薄如华丽的羽毛,虽与上所见的略有不同,但个人以为,这个品种的牡丹少去了艳俗,在端庄大气的同时多了一份优雅,超凡脱俗。 回校后特意查了《本草纲目》,书中提及了欧阳修的《花谱》,细细拜读了《洛阳牡丹记》后,我不仅感受到了当时洛阳人民对牡丹的钟爱,也从中得到了几点体悟。下面,我将从贵、美、品、赏四个角度具体阐述。 (一)牡丹之贵 千年以来,优雅大气的牡丹作为国花享誉中外。牡丹纹饰逐渐成为权贵的象征,被雕刻在各种建筑和工艺品上。儿时我总喜欢拿一块硬币用铅笔拓着玩,却不知那是花王牡丹。 “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在洛阳人民眼中,看来只有牡丹可以配得上“花”这个称谓了。“天下真花独牡丹”,作者的评价如此之高,牡丹之贵在当时可见一斑。丹州、延州、青州、越州等地都有牡丹的栽培,然而只有洛阳可以成为“天下之第一”。作者不认同众人所说的“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他不是地理因素成就了洛阳。我想,或许是洛阳人懂得怜惜牡丹,牡丹亦通人性,才使得洛阳与牡丹彼此影响,造就了洛阳的繁华,也成就了牡丹的盛名。 - 1 - 也许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分不清牡丹和芍药,又或者说,它们本就极相似。很久以前并无牡丹之名,牡丹寄居芍药名下,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只被当作药材记于医术之中。当它恣意地生长在苍茫的戈壁上时,可以说是“与荆棘无异”,常常被人们当作柴草。牡丹的出身并不高贵,但那时的牡丹是它最真实最自然的样子——一丛杂乱的灌木丛中散着几点猩红,那就是牡丹了。 是人们的慧眼将她拯救出来。她洗去了脸上的尘土,整理了衣衫,端端正正地站立在人们的面前时,活脱脱一个清新可爱的小家碧玉了。人们被她吸引住了,觉得她越看越好看,便好心地将她请进深宅大院,教她规矩礼仪。数年后,果真得了一副绝世的容颜,蜕变成了倾国倾城的大家闺秀了。天生丽质难自弃,牡丹终登上了宝座,受万人瞻仰,母仪天下。可此时的牡丹不复当年模样,曾经的俊秀俏丽不再,独属它的药理作用也大大降低。为此,有人批评它失了本真,徒有容颜。而我看来,牡丹多了一份端庄雅致,这也不失为一种高雅的存在呀。倘若牡丹仍屈居芍药名下,恐怕洛阳也不会如此名满天下。 (二)牡丹之美 美与丑是事物的两个极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欧阳修也说“然比夫瘿木拥肿者,窃独钟其美而见幸于人焉”。美好的事物总是格外受人待见的,人们也以发现美、欣赏美为乐。自洛阳不断开出绝美的牡丹后,诗人云集,辞赋兴盛,更促进了牡丹品种的培育。 作者谱牡丹,释其名,共具体罗列了二十二个品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种类繁多。另外,牡丹花型有单叶、多叶、千叶三种,千叶与多叶占多数;花色有黄、肉红、深红、浅红、渐变色、紫、白等,色彩缤纷。细细推敲,我猜测那日所见的牡丹极有可能是鹤翎红,确实“如鸿鹄羽色”般华美。 我很想见识一下“深檀点其心”的倒晕檀心是否真如欧阳修所言“尤可爱”,一擫红是否真“如人以三指擫之”,玉板白是否真的“叶细长如拍板,其色如玉”,鹿胎花是否真的“有白点如鹿胎之纹”。千年之前的洛阳繁花似锦,真是令人神往啊。作者四见洛阳之春,却是“见其晚”、“不及见”、“不暇见”、“见其蚤”,但那早了晚了的匆匆一瞥,洛阳牡丹之美就再也挥不去、抹不掉了。更不要说其极盛之时了。牡丹之美,已达到“草木之妖而万物之一怪”的境界了,它吸引着 - 2 - 万千骚客为其驻足瞻仰,自此,吟咏的诗词穿过历史的重峦而来,不绝如缕。 (三)牡丹之品 似乎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民们就很喜欢分类。他们先是把自己分了类——大力拥护统治者的同时甘愿为民,之后又将民众分为士、大夫、卿、民,并且立下了千古的规矩:任何人不得僭越~而后,人的品德、诗文也有了品第。人品在曹魏时期有了三六九等,九品中正制使得寒门子弟永无翻身之日。 同样地,牡丹的出现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后,也毫不例外地被人们评头论足。哪家的牡丹美不美总得有个吧。于是乎,牡丹们穿戴整齐,像选妃一样被挑来挑去。这种牡丹真是少见,竟是黄皮肤的,看来它是天子的代,是贵族的命啊。于是牛黄、姚黄依次登上宝座。这种牡丹披着正红的霞帔,愈显富贵喜庆,又黄色映衬,正可作千秋万岁的后。至于那些剩下的,按容貌分列九嫔,再次的,充作宫役也可。这种品制一旦定下来,就像人有了官品,身份地位都齐全了,连接花头的价格也好说了。 牡丹花品种繁多各有千秋。不同的人心中自有一把与众不同的称,有些人喜欢大富大贵,有些人钟情精致可爱,这都无可非议。我独爱清逸的鹤翎红,将其视为珍宝也未为不可。花品人定,人们将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与物相对应,将虚无的品第等级强加于牡丹之上,我们的牡丹是多么的无辜啊。 (四)牡丹之赏 洛阳城的爱花风俗是出了名的。上自皇孙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贵贱,无人不爱花赏花。小的时候,只要在五月里闻见一丝淡淡的栀子花香,我便知道买麦芽糖的又来了。他的担上总放在几朵栀子花,久而久之,闻见栀子花就知他来了。吃着这样的糖,总觉得能闻见一缕花香。有时,拾荒收废品的老奶奶担前也绕着几朵牵牛花,随着她的脚步一抖一抖地笑着。 我是没有见过满城的人因花开而全数出城的,或许是我生不逢时,总觉得那样的盛大场面如同梦境般不真切。然而千年以前的洛阳因牡丹空了城,人们竞相出游观赏、吟诗作对,直至花落才作罢。其爱之深可见一斑。文中提到“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爱的极致,竟愿毁了它也不与人~这种深爱我不曾见,也着实难以想象。赏花的极致也许就是希望保其永存吧。花开不落,大抵是所有爱花之人的心声。我不知千年前的人们是通 - 3 - 过怎样的方法获知了接花、种花、养花、医花和花忌的。他们把牡丹的脾气摸得那样透,我真是望尘莫及啊~ 可是,当某些人因为私利将牡丹送往京城时,牡丹从一种众人的珍宝变成了皇室的玩物。牡丹,多么美丽的存在,在被迫沾染了俗世权力,带上政治色彩后,多多少少染了些俗气。这不能不算是牡丹的悲哀。 无论怎样,牡丹的出现,给世间添了无数色彩,增了无尽情思。面对无数的质疑,它始终以一种孤傲的姿态淡然相对,就好像在说,是这样的吗,它默默地坚持着,既已误入尘世间,何必多言。 牡丹,似精灵落入凡间。一枝一叶,都散发着迷人的气韵;摇身一变,演绎出万千风情。它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美丽。 - 4 -
/
本文档为【洛阳牡丹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