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张振华牧师

2017-12-09 2页 doc 12KB 10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张振华牧师张振华牧师 張振華牧師 (道聲出版社副社長) 也不記得是上神學院那一課,就總記著老師說:「你們還未被呼召作傳道人,上帝就呼召你作 為你父母的兒女,所以,你們要向父母傳福音,更要關注家中的事,不要以為自己做傳道人, 就諸多藉口,不理會自己的家......。」字字千斤,整班同學鴉雀無聲。那時,不知為甚麼這樣 凝重,現在回想,就知道箇中原因,這是因為老師說中了一個存在和身份的問題,這存在和 身份是你沒法逃避,也沒法推卸,只要你是存在,就有這個身份,就有這個召命。所以,這 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提醒。 現在,說到作父母的身份和召命,同...
张振华牧师
张振华牧师 張振華牧師 (道聲出版社副社長) 也不記得是上神學院那一課,就總記著老師說:「你們還未被呼召作傳道人,上帝就呼召你作 為你父母的兒女,所以,你們要向父母傳福音,更要關注家中的事,不要以為自己做傳道人, 就諸多藉口,不理會自己的家......。」字字千斤,整班同學鴉雀無聲。那時,不知為甚麼這樣 凝重,現在回想,就知道箇中原因,這是因為老師說中了一個存在和身份的問題,這存在和 身份是你沒法逃避,也沒法推卸,只要你是存在,就有這個身份,就有這個召命。所以,這 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提醒。 現在,說到作父母的身份和召命,同一道理,自孩子出世那一天起,我們就被呼召作孩子的 父母,這也是對自己存在,身份和召命的關注。上帝交托你好好栽培你的兒女,使到他日後 能分清善惡,明志清心,以基督的愛和倫理好好貢獻社群,這是父母對子女需要履行的基本 召命。 有這種身份,就有這種召命,我們要以召命的角度看培育孩子,不要輕看和淡化這召命,做 不到時還要繼續做,不要為自己找借口,以為是「在後現代主義,全球經濟一體化下,個人 追求增值時,資源分配未達至平均而出現的必然衝擊」。NO!這絕不單是一個社會議題,更 是一個信仰的議題。做不到是因為呼召與實踐仍未真正接軌。 我們鼓勵「親子共讀」,期望在這共讀的時間中,父母與子女都在生命中彼此成長。這是一間 教會,一位牧師最最關注的重點,請記著:老師、傭人都不可以替代這種父母與兒女的關係。 從郭志丕牧師和狄志遠先生的兩篇文章,達了他倆作為父親怎樣看重親子共讀,他們都強 調與子女一起閱讀,其實就是實踐父母的召命來培育子女。郭志丕牧師強調不要因賺錢而失 去此身份,而狄志遠先生的那一句誠如當頭捧喝—「無知是可以原諒的,但知而不行就要督 責。」 也特別欣賞胡燕青女士的主題文章,因為它點出了親子共讀的馨香之氣,就是生命影響生命。 借用她寫的為例,我們作父母的,如果日後能聽到女兒這樣說:「爸爸,請你不要再看「皆大 歡喜」,過來和我一起閱讀《紅樓夢》。」就更妙不可言。
/
本文档为【张振华牧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