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让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一起

2017-12-20 8页 doc 21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让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一起让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一起 ——上海部分校长、专家考察北京十一学校座谈纪要(上) 《上海教育科研》记者 王洁(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近年来北京十一学校的教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上海市也组织了多批校长前往考察学习。今天在座的各位校长和研究人员也是刚从北京回来,有的已去过多次了,因此请大家来谈谈学习体会。可以先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一个场景或一个细节;再谈谈考察前后的想法及变化;以及我们可以向十一学校学习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和障碍。 一、最深刻的印象 赵国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校长):印象最深刻的...
让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一起
让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一起 ——上海部分校长、专家考察北京十一学校座谈纪要(上) 《上海教育科研》记者 王洁(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近年来北京十一学校的教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上海市也组织了多批校长前往考察学习。今天在座的各位校长和研究人员也是刚从北京回来,有的已去过多次了,因此请大家来谈谈学习体会。可以先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一个场景或一个细节;再谈谈考察前后的想法及变化;以及我们可以向十一学校学习什么,或者有什么问和障碍。 一、最深刻的印象 赵国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校长):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北京十一学校的劳技教室,听介绍说有不少非常优秀的学生通过劳技突破,后来进了清华和其他大学。在十一学校,学生想做什么,老师就允许和支持,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而不是分数高一点,就觉得去做劳技或者不考复旦就浪费了。那位劳技老师是从部队复员转业的,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一个人管理好多先进设备,样样精通。其实国外很多学校的教师,包括我们引进的外教,大都比较“全能”,至少文史哲、数理化一个大类是通的。而我们上海的师资,大多从师范院校到教师岗位,视野很窄。比如曾听一位校长介绍一个教改“亮点”,学校开设了3D打印课,有4个老师同时进课堂上课,有劳技老师、计算机老师、艺术老师„„其实这正说明每位老师掌握的教学技能太过单一。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是语文老师黄娟。与她交谈过两次,给我的感觉是她找到了作为一个教师的生命的价值。包括王春易、闰存林、魏勇等一拨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可能除了王春易老师,其他人原来的表现或得到的评价也是比较一般的,并非十分优秀,但是他们在这次改革中获得了新生。可能还有较多的老师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但能够出来这么几位就不容易。这也就是李希贵校长说的:在改革中要“鼓励先进,允许落后”。我们现在什么事情都要去追第一,讲教师专业发展就希望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名师,实际上是不允许落后。师生各方面的表现是一个正态分布,不一定每个人都做红花,也得有人做绿叶。这里面非常有艺术,有智慧。 刘爱武(洛川学校校长):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十一学校的学科教室。去之前知道十一学校在改革,但不清楚改到什么程度。第一次去时,看得最多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科教室。十一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的选修课程和走班教学以后,原来的行政班教室没有了, 1 基本上所有教室都建成了学科教室和专用教室,一般是三位老师共用一个学科教室,办公桌就在教室里。学科教室集中体现了教师对这门学科的理解,教师要依据学科的特点来考虑学科的外在表现,场景的布置、图书的选择、器材的安放、学生的座位安排等,都要突出学科特点。比如大家看到的黄娟老师的鲁迅专题教室、王春易老师的生物教室等,都倾注了教师们的心血。这个改革的力度很大。第一次回来跟全校老师汇报体会时,也集中在这一点上。 “鼓励先进,允许落后”这句话使我领悟,作为校长,要走在教师队伍的中间,让有能力的老师冲在前面。很多情况下,校长会去做引领者,要老师们跟着他走,跟得快一点、紧一点。但李校长非常重视有能力的专家型的教师的引领作用。李校长常说,这个问题你不要问我,去问学科主任,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另一方面,校长又要及时对有困难的教师提供帮助。我曾问过十一学校的几位老师:你能见到李校长的频率是多少?他们回答: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再问:在哪里见到?回答说:一般是在学校的公共区域。—我感觉到,在老师需要他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哪些地方可能出问题,哪些地方老师可能需要帮助,他都会出现。这很不容易。 张玲玲(古美学校书记):这次去十一学校时也见到了黄娟老师,她谈到当时在江苏做老师时的迷茫、逼仄,选择读博士、博士后,到十一学校才找到了自我。感到无论在高校、研究所,还是中校,都可以成就自己。我听了很感动,就跟她说上海的市三女中也在做“教育剧场”,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对“生命教育”也有系统研究。她听到后就很兴奋,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对教育的情怀。我们做校长的一直在想教师队伍的建设,感到有这样的老师真幸福。我问黄老师希望有什么样的领导,她说:支持(包括物质)、信任、包容。想到一句话:人是要一点的精神的。听上去很虚幻,但在十一学校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 季洪旭(奉贤中学校长):去了十一学校四次,李希贵校长来我们学校一次。我们15个学员,每次去一周。前三次分别讲了课程与教学、学校文化与组织变革、创新管理,第四次是我们根据各自需求去选择某一板块深度了解。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了。在第二次去时,和第一期课程开发的侯敏华等几位负责人聊,他们谈到最近这几年是没有完整的寒暑假的,大部分时间是被关起来搞课程改革。当时听了很感动,心想老师们的动力源在哪里?后来又听说,在高三考试后,李校长把老师们带到国家博物馆,观看中国梦展演,颁发“十一学校功勋奖”,请白岩松颁奖、讲话。也就是说,十一学校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激励老师。物质奖励不能满足,就从精神层面激励教师;同时利用各种 2 资源,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如孩子上学、家人生病等问题。一方面激励,一方面帮助。 沈兰(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研究人员):这次看到一位初中老师讲小组合作时应该如何排位。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是怎么排位置的,六个比较差的学生怎样排在离老师比较近的位置,旁边搭配一位什么学生;好的学生要独立学习,应该安排在哪个角落等。还有上课时会分哪三个环节,会走到哪里;先走到哪里,再走到哪里。我听了特别感动,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十一学校的老师是如何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这个细节可能是我们很多学校可以学习的,特别是在很多小班化的小学里面,或者准备小组合作的班级里面可以做的。 张肇丰(《上海教育科研》常务副主编):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进学校先看视频短片《我们的一天》。这个短片以三个高一学生为主角和视角,描述了他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平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形式。短片中没有李校长的镜头,只出现了李亮、魏勇等几位任课教师。短片的镜头、旁白和剪辑都很精致,看得出是用了心思的,但又一点也不张扬,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十一学校的教改理念和行事风格。以往学校短片看得多了,有不少是那种华而不实、虚张声势的套路;而《我们的一天》给人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觉得这里是一个认真做事情的地方。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李希贵校长报告结束时所说的,他当时似乎是很随意地说:“我们十一学校的老师很辛苦,其实老师们也没有特别好的待遇,怎么办呢?只能多讲我们共同的教育理想,陪小心,说好话„„”这样的“软话”,可能是许多信奉强势管理的领导们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但是李希贵校长却由此赢得了老师们的尊重,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就像他讲过的一个小故事:一名在戏剧课上担任导演的学生说,她现在真正明白什么叫领导力了,“领导力就是你尽心尽力为每一个演职人员服务,不遗余力地为剧组的每一个部门提供帮助—当他们认同你的服务与帮助,全部死心塌地跟你合作的时候,你才真正拥有了领导力”。 二、印象背后的思考 赵国弟:没去之前,知道李希贵的经历,也听过他的几次报告,觉得他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思考问题很全面。但真正到学校看了之后,才感到这样一个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单抓一个点是没办法做好的。就像我们好多学校,单从课堂一个点来改是不行的;必须全盘考虑,才能改革成功。李校长说过一句话:学校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一个地方是没办法做的。他有一个解决问题的三部曲:结构解决—解决—文化解决。 3 十一学校改革的最大系统是课程的系统,这个系统思考不是一般人所能想的。李校长讲得很客气,老师们有很多智慧,实际上很多智慧是校长的。当然校长的智慧还在于抓住老师们闪出的智慧火花,并把这些个体的智慧串联起来,这才是他成功的秘诀。所以说,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成功在于系统性。 季洪旭:改革是个系统。第一次去,看到学校的课程手册出来了,各个学科各个板块是分层(理科)分类(文科)的一整套的课程体系。光有课程手册难以支撑,下面还有课程的双向细目表,有单元课程教学。以单元(而不是课时)导学方式为主,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包括学习的时间空间、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安排;还有大量的校本教材。这所学校的老师这么神奇,一年的时间把这些全都弄出来了。 第二次去,看到《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出来了。用老师们的话来说,李校长刚到十一学校的前几年,表面上看没做多少事,其实他一直观察和思考,在酝酿“行动纲要”。李校长梳理了以往的成功经验,并思考在新的办学愿景下的成功要素。现在很多老师言必称“《行动纲要》怎么说”“希贵校长怎么说”,这说明学校的愿景、校长的办学理念,已经通过《纲要》深入人心,形成了支撑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和学校文化。这次去印象较深的还有,“能够通过结构改变的,不要通过制度去改变”。本来是班主任制度,后来先与导师制度混合,再逐渐走向咨询师、教育顾问制度。 第三次去,看到学校的管理方式正从管理走向智慧领导,十一学校推进的管理改革,主要是实行扁平化、分布式的管理架构,并以项目制的形式来解决改革中预设的问题、所要探索的问题。学校向各个项目团队充分授权,让项目的负责人拥有这个领域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反过来讲,课程教学改革是表象,背后是管理系统和学校文化的变革,是师生们对学校愿景和办学理念的认同。 刘爱武:项目带头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项目制的领衔人有的是校级或中层干部,有的就是普通教师,各自带领一个团队,通过项目制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的专长,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鼓励先进”,就是有想法、肯做,就给你舞台。看得出他们非常尽心,也非常艰辛,压力很大。他们并不知道以后会做成什么样,结果是否理想,只能边摸索,边实践。第三次去十一学校时,一位英语教研组长提到心里很焦虑,因为经过两年课改试点,高三学生今年要见成效。如果一炮打响,那就成功了;如果经不住升学的考验,他们压力就很大。我们上海几位校长联系到自己学校,感触很深的一点是:现在的中层干部如何培养?在上海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不少学校的骨干教 4 师成长很快,但是有些学校的中层干部的成长相对滞后。我们在反思,如何带动、培养自己学校的中层干部。看十一学校培养出来的这些老师,如果到其他学校,至少能做一个中层干部,做到校级也不意外。十一学校的管理机制,的确能够调动和提升一批老师。 祝郁(迎园中学校长):在考察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李校长说过一句话:让机制去撬动学校的核心价值,机制必须拉动人的内心深层次的欲望。去了四次,我对十一学校的体会越来越深。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怀疑:十一学校有很好的资源,不改革也是很好的学校,又有很多的政策倾斜(如不按统一规定参加学业水平考等),改革的条件也是一般学校所不能比的。但在深层次的接触后,越来越感觉到:学校尽可能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直到自在自为。 全国各地的名校都会拉来各种各样的名师,但我注意到十一的“名师”,无论魏勇、黄娟、闻存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一个梦想。我问他们:去年十一学校的高考成绩很好,语文也考得特别好,这个过程是不是很辛苦?他们说:必须这么辛苦,我们在实现一个梦想,我们从全国各地来这里,就是为了不要让孩子成为刷题的机器,而是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课程本来不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负担,但我们在做,做的过程中我们要走许多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吃别人没有吃过的螃蟹。即便这样,我们一定要成功,成功的结果之一是高考的成功。姚源源老师曾在十一学校教过一个孩子叫孙靖妍,是2013年北京高考的语文状元,148分(总分150分)。她写过一篇文章叫《语文于我》,其中提到“消息传开后,被学弟学妹、亲戚朋友问得最多的问题既不是‘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竟然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的题’。„„要感谢我在十一学校就读的六年中教过我的四位语文老师。遇到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位都是我的幸运。这几位老师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重视的是学生的素养,而不是仅冲着分数去”。这就是闰存林等讲到的“梦想”,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我还要讲到的一个人是在(华东师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同桌,她叫韩雪梅,原大连育文学校的校长。我第一次去十一学校,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我,一看是她。“你怎么在这儿?”我问。她说,“我投奔李校长了,现在做十一学校一个分校的校长。我本来是不想来的,十一学校负责人事的一位老师看中了我,就请我来北京看看,我跟我老公说我肯定不会去的,就去看看。”后来,她在十一学校待了一个星期,就义无反顾地一定要来,而且把儿子也带来了。我想说:这个学校的确是聚集了这么多怀揣梦想的人,想去打破一些什么的人。田俊副校长讲到,李校长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愿景引领,将这个愿景变成全体“十一”人共同认可的愿景。李校长说过一句话令人印象 5 特别深刻,“来北京十一学校就是来改变中国的,改变中国就要从教育开始”。就是用这 样一个愿景来激励所有有才能、有抱负、有梦想的人,把他们聚集在一起。 6
/
本文档为【让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一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