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题

2017-11-13 50页 doc 109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题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题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题 【字体:大 中 小】 在本文中国家公务员网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通过实例阐述了递推公式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数量关系中数学运算题――爬楼梯试题的运用。 【例题】十阶楼梯,小张每次只能走一阶或者两阶,请问走完此楼梯共有多少种方法? A.55 B.67 C.74 D.89 【答案】D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 【字体:大 中 小】 片段阅读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分析错误选项的设错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题
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题 【字体:大 中 小】 在本文中国家公务员网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通过实例阐述了递推公式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数量关系中数学运算题――爬楼梯试题的运用。 【例题】十阶楼梯,小张每次只能走一阶或者两阶,请问走完此楼梯共有多少种方法? A.55 B.67 C.74 D.89 【答案】D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 【字体:大 中 小】 片段阅读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分析错误选项的设错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错误选项是不是命题人随意设置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们分析的大量错误选项之后发现,错误选项最常呈现四个特点:无、偏、反、混。 一、错误选项的第一个特点:无 无,即指无中生有。看似简单,实则是最容易迷惑考生的设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个,与原文相近,但是无中生有的概念;第二个,给原文中的概 念加上无中生有的陈述。 例题: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必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 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答案】:B。解析:本题三个错误选项均属于无中生有。A项中“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属于没有出现的概念,是文章中“一个民族精神境界”和“一个人的阅读史”的混合体,但本身属于无中生有,而A项的说法也是无中生有;C项的“最大区别”和“技能培养”均属于无中生有;D项将文中阅读和“精神饥饿感”的概念连接起来,加上了“最佳方法”,属于无中生有的陈述。 二、错误选项的第二个特点:偏 偏,包涵两层涵义:第一,偏离主题、偏离文意,即当文章求主旨,求概括的时候,选项虽然是文章的内容,但不是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这种情况叫做偏离文意,比较典型的一类题目是例解型的题目,文段先阐述一个观点,然后给出一个例子进行解释,很多情况下,例子长于观点,但是,重点并不在于例子本身; 第二,以偏概全,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来设错。 例题: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有的人则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而这句话犹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让人称道与回味。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人士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邹韬奋先生发表了仅33个字的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简短的演讲,如邹韬奋的一句话演讲含义深刻,有着强烈的表达效果 B.一句“战而不屈”准确地勾勒出鲁迅先生的战斗风骨 C.一个“战”字包含着人们对鲁迅先生多少敬仰和赞誉之情 D.许多无耻的文人不仅“不战”,还要奴颜婢膝;而先生却是横眉冷对, 铁骨铮铮 【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例解型的题目。第一句话给出了一个观点,然后第二句话给出了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人士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的演讲的例子。那本段文字讲述的主要内容,显然在于第一句的观点。选项B、C和D都是围绕例子展开的,所以不可选。 例题: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如今生物物种消亡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目前非洲有13000头犀牛,而原先在这片大陆上,这种庞然大物的数目曾达到100万头。在非洲,河马的数量下降了95%,现在那里只有1300头河马,而在30年前,这种厚皮动物的数量达到29000头。每年至少有800头河马的牙齿和肉在非洲被交易。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要职能是关注和保护地球生物物种――无中生有 B.在过去的30年中全世界河马的数量已经下降了95%――偏 扩大概念 的内涵 C.现在,生物物种的消亡速度要大大快于其他种类的动物――无中生有 D项:人类的活动是河马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型的题目。最后一句“每年至少有800头河马的牙齿和肉在非洲被交易。”可以得出。A和C都属于无中生有,A项中“主要职能”属于无中生有的概念,C项中概念本身就界定不清,是错误的选项。B项犯了“偏”的错误,文中的“在非洲”在选项中扩大为“全世界”,所以不可选。 三、错误选项的第一个特点:反 反,与文意相反,通过加或减否定词,一字之差。考生往往由于马虎做出错误判断。 例题:每个人睡觉时都要做梦,人在做梦时的睡眠叫有梦睡眠。有梦睡眠时,控制四肢和躯体的神经传导被阻断,除了脚和手指有知觉外,身体其他部分均处于麻木状态。心跳和呼吸的次数与清醒时差不多,但变得不那么均匀,体温调节机制受阻,打寒颤和出汗都很难。 根据本文,理解准确的是 。 A.人在做梦时,呼吸和清醒时不完全一样 B.人在做梦时,心跳和清醒时是相同的 C.人在做梦时,常常出汗 D.人在做梦时,全身处于麻木状态 【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题。原文心跳和呼吸的次数与清醒时差不多,等价于A项,同时表明B项绝对化了。原文说打寒颤和出汗都很难,C项的说法正好与之相反。D项犯了“偏”的错误,文中表述为“除了脚和手指有 知觉外,身体其他部分均处于麻木状态”。 四、错误选项的第一个特点:混 混,指混淆。命题人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进行混淆。表现为张冠李戴。 例题:约旦的制药工业发展迅速,药品和医疗器械已经成为约旦除原材料以外的主要出口项目。制药业对约旦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0多亿美元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使约旦的制药工业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约旦制药工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受到西方国家关于尊重知识产权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 A.约旦制药业每年的总产值达到40亿美元 B.在约旦,一些制药厂商没有为药品配方的使用支付足够的费用 C.制药业是约旦最主要的出口工业 D.约旦生产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欧美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答案】:B。解析:从文中“约旦制药工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受到西方国家关于尊重知识产权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可知B项。A项表现为“混”,文中40亿美元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并非约旦制药业每年的总产值。从“药品和医疗器械已经成为约旦除原材料以外的主要出口项目。”中可知C项错误。D项无中生有。 “无偏反混”四字原则在识别错误选项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它们可以帮助学生界定心中不确定的选项。但一定要注意,这四者之间不是清晰界定的。比如说,有的学生也会把“混”看做是一种“无”,这样是可以的,目的是能达到识别错误选项的目的,理解的方向不是重点。另外,四字原则不同于数学原则,不能利用其中任意原则去解释某一题目。一般来讲,同一题目中可能同时出现几 种特点的错误选项,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灵活应用。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片段阅读之提升篇 2009-12-21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落下帷幕,现在距公共科目笔试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天气寒冷,公务员备考的热情却正热火朝天。很多考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复习已经达到了了解、熟悉、普及基础知识的要求,接下来的日子到了在基础之上进行强化提升的阶段。 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而言,片段阅读是一场“重头戏”。因为无论从命题思路还是题型难度角度来讲,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中的片段阅读题都在不断地进行变化,提升难度。这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国家公务员网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言语理解与表达辅导专家顾斐老师专门针对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题命题思路的变化趋势及解题技巧,为各位考生作一介绍,希望通过下文中公务员考试真题的实例讲解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两种题型结合的命题思路 在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思路上,不难发现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的片段阅读中将题型结合、间接体现考点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词语理解题与代词指代题的结合上。其特征为提问方式看似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在作答过程中实际要求考生对涉及到的代词有准确的把握。因此考生在复习这两种题型时要注意结合,其共同之处就是考生首先需要定位原文,寻找到需要理解的词语或代词,然后根据就近原则寻找到上下文的小语境进行辨别及二者结合时注意考查的实质何在。具体请看下例。 例1 农业考古学家可以重新发掘出我们祖先被遗忘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之前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这一方法被用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也能生产出很高的谷物产量。【2009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文段中“方法”一词是指: A.纳巴塔人占据险恶的内盏夫沙漠 B.纳巴塔人兴建灌溉沟渠和蓄水池 C.纳巴塔人用大暴雨的雨水来灌溉 D.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 【答案】C 【国家公务员网解析】这道题看似考查“方法”一词的含义,实则是对之前“这个”代词的指代考查,属于一道词语理解题与代词指代题结合类的题目。根据临近原则,不难判断答案应该就在“这一方法”的前一句,即“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简单地说就是“用大暴雨的雨水进行灌溉”,因此C项正确。 例2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使得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不过,外资银行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并没有失掉信心。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但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这对外资银行是极具吸引力的。【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这段文字中的“硬币”指代的是: A.中国银行业 B.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C.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D.中国居民的经济状况 【答案】C 【国家公务员网解析】该题的提问方式看似词语理解题,然而在实际作 答的过程中考生要想准确理解“硬币”的含义,关键在于明确“这个”所指代的内容。“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但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通过这句话可知看出“硬币”之前的代词“这个”讨论的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问题,符合代词指代的临近原则,所以“硬币”的含义指的就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确答案为C项。 例3 “礼”和“乐”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典章;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美善结合,以善统美。尽管后来的儒家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反过来又束缚了文艺的发展。这一点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写就的《摩罗诗力说》曾予以全面的批判与审理,但是强调美善一体,审美与文艺必须有特定的社会伦理内容,却是有其合理价值的。【200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曾予以全面批判的对象是 A.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B.天人合一的思想 C.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 D.将审美和伦理混为一谈 【答案】C 【国家公务员网解析】该题看似词语理解题,实则为代词指代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应变能力。文中《摩罗诗力说》出现位置之前有代词“这一点”,因此要想明确《摩罗诗力说》的批判内容,就需要知道“这一点”指代何物,根据临近原则可知正是“这一点”之前的语句,即“尽管后来的儒家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反过来又束缚了文艺的发展”一句,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二、非典型题型的命题思路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思路来看,对于提问方式的转换――非典型题型的考查值得关注。如,有些题设置成对具体原因的考查;有些 题设置成对目的的考查;还有些题设置成对危害的考查,这些看似是对考生准确把握题目具体表述细节的题,实际上是对考生迅速判断文段表述、定位考点与语句的能力更高要求的考查。因此面对这类题,各位考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在文中寻找答案,有重点地进行阅读。 例4 大赛中,总是有发挥失准名将落马的情况,这些案例在全运会、亚运会、奥动会中俯拾皆是。许多优秀运动员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千辛苦,万辛苦,但关键时刻功亏一篑,留下“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终生遗憾。关键时刻运动员为何发挥失准?这既是媒体炒作的卖点和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运动心理学探索的重要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现象可能同自我意识水平提高有关。【2009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根据这段文字,关键时刻运动员发挥失准的主要原因是 A. 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B. 媒体大肆炒作和百姓津津乐道 C. 将过多的注意集中在自我表现上 D. 在观众面前进行自我表现的愿望不强 【答案】C 【国家公务员网解析】一道变型的细节判断题。该文段属于分―总式论证结构,文段前几句都是在概述大赛中运动员发挥失常的现象比比皆是,尾句得出结论,通过“研究结果表明”一句引导出原因“这一现象可能同自我意识水平提高有关”,换言之就是在比赛时过多地注重自我表现而造成了发挥失常,符合文意的一项应该是C项。 例5 费孝通在反思一生学术研究时,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根据这段文字,“文化自觉”的主要作用 A.使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为可控 B.使人们能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文化 C.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文化的来源和特点 D.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转变更为容易 【答案】A 【国家公务员网解析】此题实际上考查了考生对于具体作用的把握,关键在于一方面考生要明确“文化自觉”的作用,要对“文化自觉”的含义有所理解;另一方面考生要明确答案的位置,即“为了”引导的目的语句。文段首先援引了费孝通的话,来解释什么叫做“文化自觉”,接着由“为了”引导出目的状语从句,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的作用所在,即“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一句,也就是说“文化自觉”的主要作用就是“加强自主能力”和“取得自主地位”,换言之即A项中的“使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为可控”。B项表述具有一定迷惑性,然而仔细比较B项与原文的表述会发现,文中“文化自觉”的作用是主动的取得的,而B项的表述则是被动适应的,因此与文意不符予以排除。 例6 戏剧和书法篆刻家使用的繁体字等小众文化产品,正面临阵地锐减、影响下降的处境。这样的表现,从技术层面说,并无大的问题,因为实用主义统治的时代,那些已经不甚实用的东西,可以退出技术的范畴。但是,从文化产品的延续性而言,那些动辄被几千年中国文明史检验了的文化,它不能不为人知,也不能只有书法家、戏剧家等专业人士扛着,如果最后的结局真是这样,那么终会曲终人散,留下一段段文化悲剧。【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下列属于文中“文化悲剧”的是 A. 大量历史文物流失海外 B. 繁体字被简化字取而代之 C. 多种民间曲艺面临失传困境 D.少数民族生活被现代生活同化 【答案】C 【国家公务员网解析】这道题实际上是一道变型的词语理解题,考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其中对于“文化悲剧”的解释实际上是在文中已经进行的表述,简单概括即“文化产品仅由专业人士扛着,而越来越不为大众所知”,符合这一表述内涵的只有C项,“多种民间曲艺面临失传困境”也是仅由专业的曲艺表演家所了解,而大众对此却越来越不熟知。A项表述是文物流失海外,不符合“文化悲剧”的内涵。B项和D项意思大致相同,均属于以前保留的不同样式被现代方式所取代或者同化,而并非“失传”之意,也应排除。 以上是国家公务员网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言语理解与表达辅导专家顾 、2009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斐老师对2008 块选词填空命题思路的解读,希望能对即将参加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备考有所指导,对即将参加2009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启示。 国考行测专项练习―言语理解与表达 2009-12-1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公务员网将根据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新变化为考生做出有重点的系列指导,第一阶段将着重于行测速解技巧的讲解,即针对行测各专项重点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讲解与训练。国家公务员网专家为考生讲解一个专项,同时提供相关的专项练习,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考点专项练习 五 1.在下文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查韦斯在国内被认为是个“勇敢的改革者”。他认为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不适合拉美发展中国家,因此,他试图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结合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作用、充分利用国内优势、实行合理开放的发展道路, “不现实”的共产主义, “野蛮”的资本主义, 一条有拉美和委内瑞拉特色的“第三条道路”, 在全球化浪潮中,“ 要适当加入, 要确保自己的民族特性”。 A.既是 也是 而不是 更不是 既 又 B.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 而且 既 又 C.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 而且 虽然 但是 D.既是 也是 而不是 更不是 虽然 但是 2.会议决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草案 》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 ,同时 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实行 废除 B.施行 废止 C.实行 废止 D.施行 废除 3.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 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 乃至精神崩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 一败涂地 B.即使 一蹶不振 C.因为 六神无主 D.倘若 望风披靡 4.据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的一份报告,从中国经济周期浮动的历史实践 来看,经济增长低于两位数字后,调整期最多两年,经济就会迅速反弹,即使像1981、1990年那样严重的情况,也是两年后即行回升,比较之下,目前经济增长的下滑已超过三年,各种指标依然走低――用短周期波动来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以上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经济发展过程不断波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增长时期,进入了新的调整周期 C.通过调整,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大好形式就一定会出现 D.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下滑期过长,找不到合理解释 5.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他们对的用法做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这段话中的“基本要求”指的是 。 A.词典编纂者不能对词汇的用法随意改动 B.词典编纂者应该熟悉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 C.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D.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 6.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 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物, 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 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 对冬眠动物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是 。 A.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B.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相应提高 C.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与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7.我想起了张晓风的《武陵人》。晓风袭用了陶渊明的题材,却把那个偶入桃花源的武陵人作为一个单个人细细磨研。他享尽了桃花源的幸福,比照出了原籍武陵的痛苦。但是,奇怪的是,他还是毅然返回。原因是:武陵不是天国,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会想起天国,但在这里,我只会遗忘。忘记了我自己,忘记了身家,忘记了天国,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于是他苦苦寻找,钻出了那个洞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张晓风的《武陵人》写得很有韵味 B.无忧无虑的生活是要不得的 C.人类应该追求幸福,但不能以迷失自我为代价 D.宁做痛苦的智者,不做快乐的小猪 8: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为什么领导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别人?一方面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 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楚地事情,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效率低下,领导之过? B.团结意识亟待增强 C.员工培训,岂容忽视? D.做领导易,做“教练”难 9.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是那里长得最高的茅草,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半年后雨水一旦到来时,却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有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六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雨季前,它虽然露头一寸,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 这段文字启示人们 。 A.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只要地面以上的高度 B.一个人的基础越牢,发展潜力越大 C.起步最早的,不一定是发展最好的 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0:外资企业成为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巨大“泄洪阀”。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外商看好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有数字显示:57%的外企认为劳动力资源是其投资获利的主要源泉,93.4%的外企对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研究显示,中国平均吸收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便可创造2 900多个就业岗位,这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就业的压力。但随之问题也接踵而来。便宜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让很多国外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工厂,大量生产线转移到中国, 中国随即沦为“全球工厂”。受其冲击,中国商品大量积压,大量国产知名品牌被弃用,“保护民族工业”的呼声开始响起。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 。 A.外资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B.中国如何沦为“全球工厂” C.中国如何保护民族工业 D.中国应该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摒弃双轨税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关联词的应用。根据题意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否定“‘不现实’的共产主义”和“‘野蛮’的资本主义”,肯定“第三条道路”,所以前面三个关联词应填“既不是”、“也不是”、“而是”,因此排除A、D两项。作者在后面的论述中进一步解释在全球化浪潮中要加入又要确保自己的特色。第四空应填“而且”,表递进关系。由于后面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所以最后两空应填“既„又”。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解析: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上来看,“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其适用对象较为具体,如法律、法规、手术等;“实行”的适用对象较为抽象,如纲领、政策、原则等。结合语境中的《办法》可知应排除A、C两项。“废除”的对象常是不合理的或者没有用的东西,如特权、苛捐杂税等,被废除的对象一般不用新的对象来替代它;而“废止”了一个法令 制度 之后,一般应当有一个新的法令 制度 取而代之,因而“废止”符合语境。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解析:先看第二空,“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 步;“一蹶不振”指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六神无主”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望风披靡”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峰就溃散了。本题主语是人,不是军队。因此“望风披靡”不合适,排除D。由题干中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精神崩溃”等词语可看出,题干主要讲的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所以“一败涂地”不合适,排除A项。根据题意,第一空前后分句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让步假设,所以排除C,选B。 4:【答案】B。解析:文段前半句话指出,依据科学报告和历史实践可知,经济增长低于两位数后,调整期不超过两年,经济就会反弹,这即为短周期波动;后半句话指出目前经济已下滑三年,仍在下滑,用短周期波动已无法解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过去一直处于两位数的增长时期,但现在已进了新的调整时期,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题干并不是要简单地阐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要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因此排除A。“用短周期波动来解释显得苍白无力”并不等于是下滑期过长现象找不到合理解释,因此排除D。干扰项是C,它可以从题干中推断出来的结论,但不是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故本题答案为B。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某个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题干和语意,句中“基本要求”和后面的内容形成指代关系,显然它是指“一定要走群众路线”,所以A、B两项应首先排除。“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所以“走群众路线”就是说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如果“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那专家干什么?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B。解析:由相关原文“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就收缩;当钙离子排出心脏细胞时,心脏就舒张”可知A项颠倒因果。“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这就是说,在低温条件下,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反而提高,而心脏细胞的这一能力提高,必然导致心脏的舒张加强。因此,说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是错误的,排除C。因为冬眠动物“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的结果,必定是心脏的舒张随之增强,而不是收缩随之增强,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 B 7:【答案】C。解析:本题可通过观察重复词解题。文段中提到在桃花源中只会遗忘,“忘记了我自己,忘记了身家,忘记了天国,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显然故事中的人是向往幸福的,但他不愿因此迷失自我,所以最后他还是“钻出了那个洞口”,C项符合题意。A项明显不是文段论述重点,排除。B项过于绝对,追求幸福乃是人之天性,故排除B。D项的这个比喻有些拔高,且文段中的“痛苦”并非一定就是因为想做智者而起,故D也排除。因此,本题选C。 8:【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从当“教练”应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素质来说明领导为什么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另外,文段并没有提到效率低下,团结意识和员工培训等问题。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文一致”即“合”的要求。 9:【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讲述了非洲草原上尖毛草的独特生长过程。第一句说尖毛草的生长过程极为特别,由之前最矮的草,经过雨季,三五天后, 便疯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第二句对此进行解释,尖毛草之前一直在长根部,在雨季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项是对文段表面意思的概括,不是给人们的启示,排除。C项讲“起步的早晚”,这与文段中强调“扎实的基础”不符,排除。D项强调不要只看表面,这也不是文段的启示,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C。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由因及果型的题。解答这类题的技巧是要明确“题干是原因,选项是结果”。文段中通过对比结构介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背景,即一方面外资企业缓解了中国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却冲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由“但随之问题接踵而来”这句话中了一个“但”字,可以很明确地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即必须要“保护民族工业”。很显然,正是由于“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很大地冲击,需要去保护民族工业”,那么该“如何去保护呢?”这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作者接下来要谈的话题。A、B两项在文段中已经提到,应排除;D项与作者的主旨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国考行测考点突破―言语理解与表达 2009-12-17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公务员网将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新变化为考生做出有重点的系列指导,第一阶段将着重于行测速解技巧的讲解,即针对行测各专项重点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讲解与训练。为考生讲解一个专项,同时提供相关的专项练习,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判断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中指出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是大纲对应试者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要求。而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在 公务员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题型主要是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在考场时间紧迫,来不及思考的情境下,我们需要摆正心态,掌握一些快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国家公务员网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突破系列今天为大家独家奉上国家公务员网辅导专家总结出的六大解题技巧,用简练的语言指出做题的方法所在,并配有典型例题,让大家在短时间内领悟精华之处,更快更准确地找到答案,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正确率。 一:关键词法 关键词是指句子或文段中存在的能够对理解其内容有重要作用,并对找出题目答案有帮助的字或词。 1:抓高频实词 要抓住在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也包括与它内涵相同的词,这样的词可能告诉我们该文段谈论的对象是什么所以大家在做片段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出现频率高的实词格外注意。 2:重视连词 连词是指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等。连词在句子或文段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考生解题有着重要的提示。 3:看副词 找通常在句子或文段中起强调、突出或转折作用的副词。遇到含有副词 的句子或文段,考生一定要重点关注。 4:锁定关联词语 关联词是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有关联词的地方往往是文意的重点所在。 其中包括:表示并列的关联词、表示选择的关联词、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 例如:“既????????????又”、“不是????????????就是”、“虽 、“即使????????????也”、等。 然????????????但是”、“不但????????????而且” 例题1:人来到人世,并不是为了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一生,而是为了从事伟大而壮丽的事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暗淡无光 B:黯然失色 C:黯然欲绝 D:黯然销魂 【答案】A。 重要提示:在本题中关键词为“不是????????????而是”。“不是????????????而是”表示并列,是对前者的否定,对后者的肯定。横划线应选与“伟大而壮丽”相反或相对的词,A项最为合适。 例题2:美联储为了解决美国储蓄量不足的问题,维持美国经济运转,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大量发行美元。美国用这种方法来投资,维持很高的生活水平,但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美元发行过度导致美元贬值,贬值的损失由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来承担。然后再来做强美元,损失就实现了转嫁。美国的有识之士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世 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美联储为了维持美国经济运转而大量发行美元 B.美联储大量发行美元的措施将会导致美元贬值 C.美元的过量发行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影响世界经济 D.美国加大发行量来维护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 【答案】C。 重要提示:“不仅„„还”表示递进,强调后者。由此可知,本段材料主要讲的是美联储过量发行美元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 二:关键短语法 有些短语虽然不能指明文段的重点,但是对理解文意的走向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比如:“甚至可以说”、但值得????????????”“更重要的是”等等。考生在遇到类似短语时一定要加倍重视。 例题:在人类的历史上,文明冲突的现象一直存在,或者说,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常常披着文明精神的外衣发生冲突。但另一方面, 。甚至可以说,冲突具有短暂性,而融合具有留存性和长远性。在许多情况下,冲突本身也成为融合的工具。 根据上下文,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文明更是融合的 B.历史更是融合的 C.文明也是融合的 D.历史也是融合的 【答案】A。 重要提示:在本文段中,关键的短语是“但另一方面”、“甚至可以说”。很明显,二者对解题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对与前文的“文明冲突”相对应的应是“文明融合”,而不是“历史融合”。由 “甚至可以说”可知作者要突出的是“文明融合”,故用表递进的“更”比较贴合文意。 三:关键句法 关键句是指文段中存在的、能够概括其内容或者对理解文段有重大作用的句子。该句子可以是文段的首、尾句,也可以在文段中间 1:观察首、尾句 如果题干材料为总-分形式或题干主旨句在首句,我们可以运用首句分 析法来应对。尾句一般有提示下文或总结全段意思的作用,一下几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尾句分析法来作答 提问方式为“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提问方式为“这段文字的寓意是”、题干为“分―总”形式 2:段中句 提问方式为“这段话意在说明”的题型,一般关键句在段中。在这种情况下,句子中有“但”、“然而”等转折词或者“关键是”、“实际上”等提示词的句子往往是考生要关注的重点句。 例题:和谐社会并不是无矛盾、无冲突的社会,而是矛盾冲突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的社会。化解形形色色的大小矛盾,关键是让不同群体得以在正常轨道上表达利益诉求,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码条件。面对“跳桥秀”频发,有不少人认为源于当地政府部门管理缺位、正当信访渠道不畅,这种看法不无道理。确实,目前在不少地方,行政、法律、社会组织等渠道,一则不够宽阔完善,二则不够体民疾苦,直接致使群众利益表达成本过高,引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应让利益表达回归正常轨道 B.当前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难度加大 C.和谐社会的矛盾冲突应及时、有效地化解 D.改革发展的社会基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A。 重要提示:本段文字的关键句是“化解形形色色的大小矛盾,关键是让不同群体得以在正常轨道上表达利益诉求,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码条件”,A项的表述与此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四:排除法 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 1、利用常识排除 2、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的不选 3、无中生有的不选 4、混淆是非的不选 5、推论慎选 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考生会发现很多选项都是从这个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凡是推论要慎选。 注:慎选不是不选,看到一个选项如果本身是个推论,优先排除。发现排除掉推论之后,剩下的选项也是错误的,只能再看推论,因为有些题让考生 选的就是推论。 例题1:心理学家指出:倘若人在儿童时期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爱抚,并受到伙伴的喜爱和信任,那么他们成年后不易患身心疾病,生活与事业发展往往较为顺利。研究表明,如果只保障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要,而缺乏人际的感情融合,那么孩子往往身心不够健康。有关专家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从小住在孤儿院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一直放在孤儿院,另一组分给其养父养母,一年后,后一组的孩子无论在智力上或体质上都发展得更好。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人际友爱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B.人们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照顾 C.孩子身心不够健康是由于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照顾和爱抚 D.人际友爱对身心健康起着决定作用 【答案】A。 重要提示:B项明显是推论,而不是文段的主要观点。C项太片面,D项太绝对。 6、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 选项的感情色彩排除、特殊符号来排除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和褒贬态度。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鄙视、贬斥、憎恶等感情用贬义词,客观表述的要用中性词。 7、注意答案的高度和深刻性 一般情况下,正确答案不是对某种现象或现状的简单描述,而是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态度或措施。 例题2:规矩是人定的,但潜规则是谁定的,恐怕没有人知道。如果不按潜规则来,办点事就是难上加难,屡屡碰壁之后,人们才会变得“懂事”。潜规则就像一个漩涡,一旦陷入其中,往往身不由己。但如果人们没有一点“我不 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都不愿率先打破潜规则,而甘愿被它所左右,那社会的进步将是艰难而缓慢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打破潜规则的共识,让正常的规则真正起到作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只有打破潜规则,正常的规则才能起作用 B.潜规则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C.潜规则危害大 D.正常的规则在社会无法运行 【答案】A。 重要提示:做主旨题时要注意高度,B、C、D三个错误选项都是对现状的某种描述,只有A提出了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五: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的关键是观察前后句找到语义重复词、短语、句子或语义相反的词、短语、句子,同时要遵循就近原则,即从距离空缺处较近的词、短语、句子中找突破口。 1、找同义语 找出题干中已有词语、短语或句子的同义语,与之同义的选项即是正确选项。 2、找反义语 找出句子中相关词语、短语、句子的反义语,与之意义相反或相对的选项即是正确选项。 例题:就像《小王子》一样,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大人和小孩所能共读的,小孩读了有小孩的想法,大人读了有大人的 。我们不时会有好作品出 现,但是商业大潮催生了不少速成的作品,浮躁之气、铜臭之气 着儿童文学的创作生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叹 改变 B.感慨 破坏 C.感动 影响 D.感悟 冲击 【答案】D。 重点提示:找到第一个空相应的同义语――“想法”,“感悟”有感触、 领悟之意,跟“想法”意思最相近,比“感叹”、“感慨”、“感动”更合适。由此,可排除A、B、C三项。 六 :补充句子法 这种方法常见于片段阅读中,提问句一般是不完整的,而选项与提问句正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从题干中找到语义相关的句子,如果选项与提问句组成的句子与该句同义,那么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植根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剪纸艺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 。 A.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 B.社会艺术情趣的需求 C.社会价值取向的需求 D.社会精神生活的需求 【答案】D。 重要提示:找同义句。提问句是不完整的,要根据题干中的句子把题干补充完整。题干中的阴影部分就是下面句子的同义句,因此选D。 国考行测专项练习―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 2009-12-14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1、某高校2006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加2%,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增长10%,那么这所高校今 年的本科毕业生为多少? A.3920 B.4410 C.4900 D.5490 2、两人合养一群羊,共N只,到一定时间后全部卖出,平均每只羊恰好卖了N元,两人商定平分这些钱。由甲先拿10元,再由乙拿10元,甲再拿10元,乙再拿10元„ 最后甲拿过后,剩余不足10元,由乙拿去,则甲应当给乙多少元? A.8 B.2 C.4 D.6 3、某商品按原定价出售,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原定价的90%出售没接过每天售出的件数比降价前增加了1.5倍。问后来每天经营这种商品的总利润比降价前增加了百分之几? A.25 B.30 C.36 D.40 4、1999年,一个青年说“今天我的生日已经过了,我现在的年龄正好是我出生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这个青年是哪年生的? A.1975 B.1976 C.1977 D.1978 5、有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点完细蜡烛需要1个小时,点完粗蜡烛需要2个小时。有一次停电,将这样两支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支蜡烛所剩长度一样,则此次停电共停了多少分钟? A.10 B.20 C.40 D.60 6、设a、b是不相等的任意正数,又,则下面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都不大于2 B.都不小于2 C.至少有一个大于2 D.至少有一个小于2 7、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糖果,第一次,甲将自己糖果的1/3、乙将自己糖果的1/4给丙;第二次,然后丙将自己糖果的1/2按1?3的比例分给甲和乙;第三次,乙拿出10颗糖给甲,拿出20颗糖给丙。这时三人正好都有60颗糖果,问甲、乙、丙三人开始时各有糖果多少颗? A.60、80、40 B.45、100、35 C.75、60、35 D.90、40、50 8、平面上5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几部分? A.20 B.18 C.16 D.11 答案: 1、 C 2、 B 3、 A 4、 B 5、 C 6、 C 7、 A 8、 C 国考行测考点突破―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 2009-12-11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公务员网将根据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新变化为考生做出有重点的系列指导,第一阶段将着重于行测速解技巧的讲解,即针对行测各专项重点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讲解与训练。每日为考生讲解一个专项,同时提供相关的专项练习,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考点突破系列二 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 二 掌握数学运算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对于取得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胜利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将为广大考生讲解数学运算除常规方法外的特殊技巧。常用的技巧有代入排除法、特殊值法、推导法、图式分析法、归纳法、十字交叉法、比例法、尾数法等等,今天我们将选取其中的几个方法做出重点讲解。 一、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法是应对客观题的常见且有效地一种方法,尤其是在各类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中,灵活应用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它有效地避开了解题的常规思路,简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直接从选项出发,通过直接代入或选择性代入,找到符合题中条件的选项。当前,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整体难度不断加大,考生的解题时间越来越紧,代入排除法的熟练、合理的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例题1:一个四位数除以7余数是4,除以11余数是1,除以13余数 是2,问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A.1 000 B.1 100 C.1 111 D.1 068 解题分析:此题是典型的剩余定理问题,在各类公务员考试中广泛出现。在没有选项的时候,这一类题目常采用“逐步满足法”求解,即逐个满足条件。以此题为例,先看第一个条件,“除以7余数是4”,11满足;在11的基础上每次加上7,直到满足第二个条件“除以11余数是1”,11+7+7+7+7+7+7+7+7 67,满足;在67的基础上每次加上7×11 77 7和11的最小公倍数 ,直到满足第三个条件“除以13余数是2”。此处较为特殊,67即满足第三个条件,所以67就是 11×13n,符合题中条件的最小的数,所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数可以表示为67+7×其中n为正整数,当n 1时,这个数是1 068,是符合题意的最小的四位数。 公务员考试时间紧迫,如此推算耗时太多,实战中直接从选项出发,将选项代入题中,验证其是否满足所要求的条件。 代入排除法的另外一种更为有效地应用就是选择性代入,即抓住题中某一条件,将符合这一条件的数代入检验。以上题为例,被11整除的特点是奇数位置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置上的数字和之间的差是11的倍数。用“除以11余数是1”这个条件来检验,选项各数减去1,依次是999、1 099、1 110、1 067,可以看出只有1 067这个数的奇数位置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置上的数字和之间的差是11的倍数。 例题2: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 。 A.甲组原有16人,乙组原有11人 B.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6?11 C.甲组原有11人,乙组原有16人 D.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1?16 解题分析:题目中没有明确的数值,所以答案中A、C两项得出具体的人数是肯定没有根据的,所以排除。又由条件知,甲组抽调四分之一的组员又从乙组调回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后甲乙两组人数相等,可得,甲组原有组员人数多于乙组,即选择B。 二、特殊值法 某些数学运算问题,成立的情况有多种,如果对其一种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再加以归纳,往往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特殊值法就是根据题设条件取一些特殊值,分析在这一特殊情况下问题的答案,并将这一答案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情况 的选取,能否通过选取特殊值来解题在于所应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特殊值 取特殊值的改变是否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特殊值的选取要能真正起到简化题目、简化计算的作用。 例题1: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斜边上的高为h,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b c+h B.a+b c+h C.a+b D.a+b ch 解题分析:根据题意,由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因此直角三角形的选取不影响此题的结论,符合特殊值法的使用条件,为便于计算比较,选取简单的勾股数,a 3,b 4,c 5,则h 12/5,a+b 7,c+h 37/5,显然a+b 例题2:任意取一个大于50的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就将它乘3之后再加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结果是多少? A.0 B.1 C.2 D.3 解题分析:此题也是特殊值法的经典运用,题中说任取一个大于50的自然数,于是这个数的选取不会影响此题的最后结果。根据题中“如果它是偶数,就除以2”,为便于计算,取一个大于50的2n的数,如64,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1。 三、特殊值法 数学归纳法是解决数学运算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一类数学运算题,由题干叙述,不能很明确的找到解题思路,对其所考察的知识点也不能准确把握,此时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对简单情况的分析,归纳出这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以达到最终解题的目的。各类公务员考试中通常只涉及不完全归纳问题,因此,枚举归纳法的运用非常普遍。 例题1:用28条直线来划分一个圆,问最多可分成几部分? A.397 B.407 C.419 D.425 解题分析:此题是归纳法运用的一个典型例子,28条直线太多,无法在圆中清楚的画出,更不知怎样画才能使分出的部分最多,于是从简单的情况着手分析,发现一般规律。 用直线来划分圆,最简单的情况是一条直线,将圆分成了两个部分,再加一条直线,只要这条直线和先前直线在圆内有一个交点,就将圆分成了四个部分。 三条直线的情况和此前类似,只要所加直线与之前两条直线在圆内各有一个交点即可将圆分成7个部分。 若要分成的部分最多,此后每画一条直线,都必须和此前的直线在圆内各有一个交点。分析来确定这个问题的一般规律。 国考行测考点突破―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 2009-12-11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四、十字交叉法 我们常说的十字交叉法是一种针对特殊题型的简捷算法,特别适合于两总量、两关系的混合物的计算,用来计算混合物中两种组成成分的比值,可以视作为加权平均问题。 例题1:含糖70%的糖水2 000克和含糖60%的糖水3 000克混合后的 浓度是多少? A.59% B.62% C.64% D.68% 解题分析:此题为浓度问题。采用十字交叉法,设混合后糖水的浓度为x,则有: 很多类型混合问题都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解决,采用十字交叉法的时候要注意比例的对应以及减数与被减数的顺序。 例题2:某初中2008年共招收学生1 000人,2009年招收的学生总数比2008年增长了1%,其中招收的男生比上年减少了5%,招收的女生比上年增加了10%,问今年招收了男生多少人? A.480 B.510 C.540 D.570 解题分析:总体分为两部分,知道部分的变化情况和总体的变化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法。 五、尾数法 尾数法的使用很广,它是指不计算 有时可能无法计算 算式各项的值,只考虑算式各项的尾数,进而确定结果的尾数,由此在选项中找出这一尾数的选项。在公务员考试中,尾数的考察主要是几个数和、差、积的尾数或自然数多次方的尾数。 更多特殊方法与技巧可以从相关的数量关系专项书中看到。运用特殊方法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因此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特殊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十分重要,需要通过专项题库中大量的题目进行专项训练。 国考行测考点突破―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 2009-12-09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公务员网将根据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新变化为考生做出有重点的系列指导,第一阶段将着重于行测速解技巧的讲解,即针对行测各专项重点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讲解与训练。为考生讲解一个专项,同时提供相关的专项练习,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考点突破系列一――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 一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结束,而其中数学运算的复习备考历来困扰多数考生。国家公务员网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彻底走出数学运算低分耗时的困境,在复习和备考、实战解题时应采用一定的应对策略。总体来说,复习和备考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熟悉题型,二是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三是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提升解题速度。 实战解题也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可用下面的流程图表示: 今天我们将就常规方法中的典型题型和非典型题型做出讲解。 一、典型题型――公式法 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典型题型需要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如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求和公式;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计算公式;平方和、差公式;立方和、差公式等。这些公式一定要牢记于心,不能混淆,避免忙中出错。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有一些广泛出现的数学运算题型,这些题型的 变化相对较少,每一题型都有其核心的解题公式,遇见这类题时,只需理清题意,套用公式即可,如:植树问题、方阵问题、牛吃草问题„„。 下面结合一些典型的试题看看一些公式的使用。 1、基本数学公式的运用 例题1:比较下面三个数的大小: 例题2: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从同一起点朝同一方向同时沿直线前进,在第一秒内,甲车行驶了10米,乙车行驶了2米,此后每一秒内,甲车行驶的距离都比前一秒行驶的距离多20米,乙车行驶的距离都是前一秒行驶距离的2倍,问出发后的第几秒内的某一时刻,两车行驶的距离相等? A.第8秒内 B.第9秒内 C.第10秒内 D.第11秒内 二、具有核心公式的特定题型 例题1:牛吃草问题 在春运高峰时,某客运中心售票大厅站满等待买票的旅客,为保证售票大厅的旅客安全,大厅入口处旅客排队以等速度进入大厅按次序等待买票,买好票的旅客及时离开大厅。按照这种安排,如果开10个售票窗口,5小时可使大厅内所有旅客买到票;如果开12个售票窗口,3小时可使大厅内所有旅客买到票,假设每个窗口售票速度相同。由于售票大厅入口处旅客速度增加到原速度的1.5倍,在2小时内使大厅中所有旅客买到票,按这样的安排至少应开售票窗口数为? A.15 B.16 C.18 D.19 例题2:方阵问题 某学校全体学生排成方阵练习健身操,已知方阵最外层是104人,问这个学校共有多少人? A.729 B.784 C.676 D.841 解题分析:这是典型的方阵问题,是各类公务员考试的常考题型。解题时需要抓住方阵问题的核心解题公式: 方阵最外层总人数 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4-4 方阵总人数 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 直接套用公式可得该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 104+4 ?4 27,方阵总人数 272 729。 此题答案为A。 例题3:多次相遇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A地后,又立即向B地走去;乙到达A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B地后,又立即向A地走去。二人如此往复,已知整个过程中,二人行走速度不变,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地点距离A地500米,第四次迎面相遇地点距离B地600 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 A.1 200 B.980 C.900 D.1 060 二、非典型题型――方程法 方程法,即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是解决数学运算题的普遍方法。方程法的解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题中等量关系; 第二步,合理设未知数,将未知量用未知数准确表示; 第三步,根据等量关系组建方程 组 ,解方程得到所求量。 在公务员考试中,所列方程通常都是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有 时可能是方程 组 ,需要培养快速解方程的能力。 例题1:某地水费,不超过10度时,每度0.45元,超过10度时,超过的部分每度0.80元,张家比李家多交水费3.30元,如果两家的用水量都是整数度,问张家、李家共用电多少度? A.21 B.23 C.25 D.27 解题分析:此题要求出张家、李家共用电多少度,因此必须求出张家、李家各用电多少度。因为张家比李家多交水费3.30元 330分 ,而330不是45的整数倍,也不是80的整数倍,因此可知一定是张家用水量超过10度,李家则不到10度。题中的等量关系较为简单,即张家所交水费-李家水费 3.3元,可通过列方程求解。 设未知数也无需选择,直接设张家用水x度,李家用水y度,则x 10,y 10,根据题意有45×10+80× x-10 -45y 330,化简得16x 9y+136。 这是一个不定方程,但由于未知数都是有特定范围的整数,因此可以运 用整除特性来确定x、y的具体值。 分析16x 9y+136这个式子,等式左边能整除16,因此等式右边也要求能整除16,136除以16的余数是8,因此9y除以16的余数应是16-8 8,由于y 10,简单取值检验知,当且仅当y 8时符合题意,此时代入可求得x 13,张家、李家共用电8+13 21度。 此题答案为A。 例题2:某项工程,甲、乙两人合作5天后,乙、丙两人再一起合作2天,工程还剩下1/180;若乙先工作6天,甲、丙两人合作4天后,工程还剩下2/45;若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工作,14天后工程还剩下1/36;问若乙先完成工程的1/36,甲、丙合作还需要多少天可完成余下工程? B.7 C.6 解题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工程问题,是公务员考试的常见题型。工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量、各部分的工作量之和等于总工作量。此题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可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得三人的工作效率,然后在通过计算得出所求。第三种合作方式实际就是甲和乙工作了5天,丙工作了4天。 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设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依次是x、y、z,依题意有: 5 x+y +2 y+z 1-1/180 6y+4 x+z 1-2/45 5x+5y+4z 1-1/36 解方程组通常采用消元法,考虑到题目最后所求,需要知道甲、丙的工作效率,因此此处消去未知数y,得到x、z的值。 解得x 1/12、z 1/18, y 1/15 甲、丙合作一天完成5/36,所求即为 1-1/36 ? 5/36 7天。 此题答案为B。 国考行测专项练习―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 2009-12-0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1、张老师的班级里有120个学生,男女各一半,有80个学生喜欢数学,100个学生喜欢语文。 根据以上信息进行推测,有可能正确的是: A.40个男生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 B.40个喜欢语文的男生不喜欢数学 C.60个喜欢语文的女生不喜欢数学 D.60个喜欢数学的男生中只有10个喜欢语文 2、某国东部沿海有5个火山岛E、F、G、H、I,它们由北至南排成一条直线,同时发现: ?F和H相邻并且在H的北边 ?I和E相邻 ?G在F的北边某个位置 五个岛由北至南的顺序可以是: A.E,G,I,F,H B.F,H,I,E,G C.G,E,I,F,H D.G,H,F,E,I 3、光是一种电磁波,不能吸收光电磁波的物体,一般都是透明物体。半透 明的物体只能吸收光的一部分,也叫浅色体,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光的全部,也叫黑体。透明的动物身体没有吸收可视光的功能,看不出色素来,其隐蔽性较强。隐形动物的秘密就在于它的身体是透明的,同时有时无色的。 由上可以推出: A.有些隐形动物的身体是透明的,但可能是有色的 B.不透明的动物身体能吸收可视光,有明显色彩,隐蔽性差 C.透明的能吸收光电磁波的物体可能被称为白体 D.红色的金鱼属浅色体 4、2005年以来,领先汽车的年销售量不断增长,到今年已超过世界知名品牌A牌汽车的年销售量。与此同时,领先汽车因发动机问题产生的返修量也不断上升。 从上述断定中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领先汽车虽然返修量逐年上升,但这种问题并不影响人们对领先汽车的选择 B.领先汽车的发动机问题与其他车辆相比比较轻微 C.2005年以前影响领先汽车销售的问题已经解决 D.A牌汽车的返修率一定高于领先汽车 5、古代一位国王率领张、王、李、赵、钱五位将军一起打猎,各人的箭上均刻有自己的姓氏。围猎中,一只鹿中箭倒下,但却不知是何人所射。国王令众将军猜测。 张将军说:“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李将军射中的。” 王将军说:“不是钱将军射中的。” 李将军说:“如果不是赵将军射中的,那么一定是王将军射中的。” 赵将军说:“既不是我射中的,也不是王将军射中的。” 钱将军说:“既不是李将军射中的,也不是张将军射中的。” 国王令人把射中鹿的箭拿来,看了看,说:“你们5位将军的猜测,只有两个人的话是真的。” 根据国王的话,可判定以下哪项是真的? A.张将军射中此鹿 B.王将军射中此鹿 C.李将军射中此鹿 D.钱将军射中此鹿 6、某办公室包括主人在内10人,有关这10人的说法,以下三个只有一个是真的: 有人会使用五笔打字; 有人不会使用五笔打字; 主任会使用五笔打字。 以下哪些为真? A.10人都会使用五笔打字 B.10人都不会使用五笔打字 C.只有一人不会使用五笔打字 D.只有一人会使用五笔打字 7、母亲:这学期冬冬的体重明显下降,我看这是因为他的学习负担太重了 父亲:冬冬体重下降和学习负担没什么关系。医生说冬冬营养不良,我 看这是冬冬体重下降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父亲的意见提出质疑? A. 学习负担过重,会引起消化紊乱,妨碍对营养的正常吸收 B. 隔壁松松和冬冬一个班,但松松是个小胖墩,正在减肥 C. 由于学校的重视和努力,这学期冬冬和同学们的学习负担比上学期有所减轻 D. 现在学生的普遍问题是过于肥胖,而不是体重过轻 8、两个实验大棚里种上了相同数量的黄瓜苗,在第一个大棚里施加镁盐但在第二个里不加。第一个产出了10公斤黄瓜而第二个产生了5公斤。由于除了水以外没有向大棚施加任何别的东西,所以第一个大棚较高的产量一定是因为镁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的削弱了以上论证? A. 两个实验大棚的土壤里都含有少量镁盐 B. 第三个实验大棚施加了一种高氮肥料,但没有加镁盐,产出了7公斤黄瓜 C. 两个实验大棚里都种植了四种不同的黄瓜品种 D. 两个实验大棚的土质和日照量不同 答案: 1、 B 2、 C 3、 B 4、 A 5、 D 6、 B 7、 A 8、 D 国考行测考点突破―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 2009-12-07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公务员网将根据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新变化为考生做出有重点的系列指导,第一阶段将着重于行测速解技巧的讲解,即针对行测各专项重 点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讲解与训练。每日为考生讲解一个专项,同时提供相关的专项练习,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 一 判断推理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排在第四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题型就是逻辑判断。逻辑判断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虽然题量不大,但往往占据了考生大量的时间。事实上,解逻辑判断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对正确地解题有很大的帮助。中公教育专家将为考生介绍解逻辑判断题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并结合例题对各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给予考生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一、概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在公务员考试中根据题型又可分为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六种题型。 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下面我们将选取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几种方法为考生做出讲解。 二、代入法 代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题目信息比较繁琐或对题目的解答没有思路时,都可以用代入法。代入法在必然性推理 由前提必然推出某个结论 和可能性推理 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推出关系 的题目中都可使用。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当题目涉及由多个条件推出结论常用代入法,一般采用正向代入,即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与题干相矛盾,则为假。 例题1:有人问甲、乙、丙三人的年龄。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3句话中,都有一句是故意说错的,你知道3个人的年龄到底是多大吗? A.甲22岁,乙25岁,丙21岁 B.甲23岁,乙22岁,丙25岁 C.甲22岁,乙23岁,丙21岁 D.甲23岁,乙25岁,丙22岁 解题分析:本题用代入法来解题比较方便。将A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A项错误;将B项代入,则甲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B项错误;将C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而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C项错误;将D项代入,则甲乙丙三人各有一句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是D。 2、可能性推理 在可能性推理中,解前提型题目时,有时会出现多个选项能支持题干的 结论或者四个选项似乎都不是前提的情况,此时考生可通过反向代入来解题。即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如果无法推出题干结论,则该选项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反之,如果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则该选项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例题2:新一年的音乐颁奖典礼打破了过去只有一首最佳金曲的评选方式,而按照摇滚、爵士等几种音乐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这样可以使音乐工作者的工作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也可以使听众和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优劣有更多的发言权。 根据以上信息,这种评选方式的改变所隐含的假设是 。 A.划分音乐风格,能促进音乐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每一首歌都可以按照该划分方式进行分类,没有遗漏 C.听众和音乐爱好者都有各自喜欢的歌曲风格 D.评选方式的改变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解题分析:题干的论点是按照摇滚、爵士等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可以使音乐工作者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四个选项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题干,为了寻找对题干论证不可缺少的假设,我们可以将选项的反命题代入其中,如果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则此选项即为必需的隐含假设。 B项的反命题为“不是每首歌都能以该方式进行分类”,这样就造成有些歌曲无法出现在所划分的类别中,从而无法参与最佳金曲的评价,从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因此B项是得出题干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而将选项A、C、D反向代入都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故这三个选项都不是必需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B。 三、排除法 排除法几乎在所有选择题中通用,在逻辑判断题中也不例外,不过排除法在逻辑判断题中的应用方式与其他题型也有所不同。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如果题目中出现多个条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条件不符合的选项;排除法也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如可以在直接推导过程中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推导的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掉错误的选项。有些题目往往在没有推导出正确选项之前就可以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使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保证正确率。 例题1: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解题分析:题目中要判断三人的职业,要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判断比较不易,这时采用排除法解题就比较简单。由题干中“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两个条件可知,汤姆和卡尔都不是推销员,所以只能乔治是推销员,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B、D,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是C。 所以,正确答案是C。 2、可能性推理 在可能性推理中,在寻找加强、削弱、解释、前提项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题干论证无关的选项;在寻找题干论证的结论时,除了排除掉无关项外,还 可以排除掉与题干论证相矛盾的选项。此外,当一些选项说得过于绝对之时,往往也不是题干论证的结论,可以排除。 例题2: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推出 。 A.人生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 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D.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 解题分析:本题是结论型题目,直接使用排除法解题能减少解题时间。因为题目中没有提到生病与营养的关系,所以A项为无关选项,排除;题干中明确指出核酸不可能缺,所以B项是错误选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把题干讨论的内容扩大到所有保健品,显然不正确,排除。因此,可以从题干中推出的只有D项。 所以,正确答案是D。 四、矛盾法 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有几真几假时,可以尝试寻找矛盾关系,使用矛盾法解题。 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以下几种: 直言命题:“所有S都是P”和“有些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复言命题:“p并且q”和“非p或者非q”; “或者p,或者q”和“非p并且非q”; “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 “只有p,才q”和“非p并且q”。 例题: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西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西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西娅的肖像。求婚者中谁通过这三句话,最先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就可以娶到鲍西娅。金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银盒子上说:“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西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鲍西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 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不能确定 解题分析:题目中指出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可以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我们先找出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盒子,那么除了这两个盒子外,第三个便是说假话的盒子。 题干中,银盘子说“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说肖像不在铅盒中,两者构成矛盾关系,因此必有一真一假。由此可以确定剩下的金盒子的话是假的,即“肖像在金盒子中”。 所以,正确答案是A。 五、反对法 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只有一真或一假,且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可以尝试寻找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使用反对法解题。 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常见的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 “所有S都是P”和“某个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某个S是P”。 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常见的下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 “某个S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有些S不是P”。 在公务员考试中,下反对关系较反对关系更为常见。 例题: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20名员工都入了股 B.20名员工都没入股 C.只有一人入了股 D.只有一人没入股 解题分析:在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如果能找到具有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也能有助于我们迅速解题。题目中特称肯定命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构成一对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由于题干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总经理没在该公司 入股”是假命题,由此可推出“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接着又可推出“有人在该公司入股”是真的,则“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这一命题是假的,因此可推出“20名员工都入了股”,即A项是正确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A。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重要考点讲解 2009-12-04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判断推理是公务员考试中涵盖内容丰富、测试面广泛的学科,就国考的题型来看,主要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综合测试。由于判断推理是大多数考生在学校里没有接触到的陌生学科,使得考生对判断推理的测试宗旨、测试目的和测试方法的了解十分有限,影响了考生的正常发挥。 国家公务员网考试辅导专家结合多年辅导经验,以判断推理模块的图形推理为例,为各位考生讲解图形推理的重要考点。希望能对大家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 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试题中,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分析是重要考点之一,我们举如下三例供考生引起重视: 试题1. 根据图 1 和图 2 的逻辑关系,和图 3 相类似的图形是 【答案】B 【解析】根据主图 1 、 2 显现出直线变曲线、曲线变直线的规律,从主图 3 到选项B符合这个规律。 试题2. 【答案】C 【解析】“主图一”中1、2图组是直线图形,3图组是曲线图 椭圆 ,“主图二”延续这个规律,只有C符合曲线图条件。 【误区】计算边、角、空间数量或对称分析等。 试题3. 【答案】C 【解析】主图每行的直线和曲线图形的分布为:曲、直、直;直、曲、曲。C是直线图形,可使第三行的结构为:曲、直、直,使每行组合构成循环规律。 【误区】数空间,或寻求外形规律。 二、封闭图形与开放图形 在图形的形状特征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的考点是对封闭图形与开放图形的比较分析,请看如下试题: 1. 【答案】C 【解析】根据主图全部是封闭图形,且封闭图形没有数量关系。A、B、D都是开放图形直观可见,只有选项C符合封闭规律。 【误区】对角线都是垂轴对称,在A、C之间选择举棋不定。 2. 【答案】D 【解析】主图每行都由封闭图和开放图混合组成。第一行:闭、开、闭;第二行:开、闭、开;第三行:闭、开、 ? 。每列上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D是封闭图,可使行与列上都能构成封闭和开放图形的转换循环规律,且双对角线 上都是封闭图形。选项中也仅有C是封闭图形。 【误区】忽略封闭图形与开放图形的转换排列。忽视对角线的考察。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资料分析资料判断正误 2009-12-03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总是放在试卷的最末尾,题量也总是稳定在20道。许多考生一提到资料分析,直觉的反应就是这个部分阅读量大、计算费力、解题耗时。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资料分析题目都如此,每年的20道题目都不完全是单调的计算题。总体说来,资料分析的20题可以分为三大类:基本不需要计算的题目、需要进行简单估算的题目、需要复杂计算的题目, :2:1。这当中的“重头戏”是简单估算的题目,有多三种题型的比重大约是1 种估算方法可以应对,前文中已经有所介绍,不再赘述。计算复杂的题目基本属于“应该放弃”的一类,因为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实在太多,性价比过低。而基本不需要计算的题目,省时省力且不易出错,实在应该速速拿下。 一般来说,这部分题目在题干中会包含明显的标志,即“正确/不正确的叙述是”、“可以/无法得知的是”、“能够/不能推出的是”等字眼。简单来说,这种题目主要有以下两种出法: 第一种,多种说法中“排列组合”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题型,通常给出多个说法,考生需要从三个说法中选出正确 或错误 的一个 或多个 说法。有些考生在遇到这种题型的时候,可能会简单的从第一个说法开始依次检验正误。这种解法不能说不对,但至少可以有所优化,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是完全没有必要判断全部说法的正误的。 这里涉及到两种特殊的说法。第一种,如果某一说法在四个选项中都出 现或者都没有出现,那么这种说法我们称之为必要说法,可以直接忽略无需判断。第二种,如果某一说法在三个选项中都出现或者只在一个选项中出现,那么这种 说法我们称之为关键说法,需要优先加以判断。之所以要优先判断关键说法,原因很简单,如果在三个选项中都出现但不符合题目要求,那么就可以将三个选项排除掉,剩余唯一正确的答案;反之如果只在一个选项中出现但符合题目要求,那么这个选项也一定是正确答案。 在实际考试中,关键说法更加常见,而必要说法出现频率较低。 【例题1】: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A类资料分析第二题: 117.从1970年到1990年,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百分比减少了的是 ?.发电用水 ?.其他工业用水 ?.灌溉用水 A.? B.?、? C.?、? D.I、?、? 【答案】:C。 【解析】:观察四个选项,可以发现I说法在A、B、D当中都出现,是 关键说法,因此优先判断。从所给资料右侧的条形图可以看出,从1970年到1990年,发电用水的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因此I说法是错误的,排除A、B、D,C选项为正确答案,至于II、III说法则没有必要去判断,一定是正确的。 【例题2】: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B类资料分析第一题: 2002年1月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单位:亿美元 1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饮料及烟类虽然进口的增幅最大,但所占进口金额的比例最小; ?.除未分类商品之外,出口商品增幅最高的前三类都是工业制品; ?.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是工业制品的金额远远超过初级产品。 A.? B.?、? C.?、? D.?、?、? 【答案】:C。 【解析】:I、II两说法都是关键说法,可以任选其一优先进行判断。首先看I说法,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饮料及烟类在进口金额中所占的比例 很小,只有0.93亿元,但动物植物、脂及蜡的进口金额是0.61亿元更少,所以I说法不正确,A、B、D被排除,C选项是正确答案。 【例题3】: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第四题: 表1:2001至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 % 表2:2001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10位国家比较 亿美元 140.能从表1、表2获得支持的说法是 I.整个世界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 II.传统的世界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和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III.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I B.II C.III D.I和II 【答案】:C。 【解析】:III说法只在一个选项中出现,是关键说法,优先判断。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主要发展中国家从2001年到2005年经济增长率普遍较高,而从表二中也可以发现,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因此III说法是正确的,I、II说法没有必要判断。 第二种,各选项正确错误直接判断 对于四个选项各自给出一种说法的题目,没有固定的技巧或方法,通常只能依次判断。但根据具体题目的不同,可能有一些叫灵活的做法。这里新东方北斗星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贾柱保老师要指出,考生在考场上完全没有必要纠缠于某一个选项的正误不放,而白白浪费时间。当某一个选项比较难以判断的时候,可能其它选项很容易排除。 【例题4】: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卷资料分析第三题 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说明: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 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 n/m 130.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A.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D.1996年的农 林、牧、副、渔 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答案】:D。 GNP ,而 【解析】:A选项需要比较1995年与199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1994年比1993年GNP有减少,1995年比1994年又有所增加,要在1993年与1995年之间作出比较必须要通过计算,且计算量比较大,因此我们先将A选项跳过。1995年第二产业指数113.3,大于100,说明相比于1994年有正增长,B选项的说法正确可以排除,同理也可以排除C选项。而D选项需要比较1996年与1993年农业的生产总值,仍然需要计算才能判断。所以最终需要在A、D两选项中择一进行计算,显然A选项只需要计算两年的指数,相对简单。 1995年的总值相比于1993年总值为:107.6×98.4/100 100,A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所以D的说法一定错误,应选D项。 判断正误题目在资料分析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几乎在每年的每一道大题中都会出现,并且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即便对一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来说,这些题目也并不难,因此考生在考试中应该将这一部分把握住,拿到资料分析“保底”的一个分数。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再提醒考生一点,看清题目中所要选择的到底是哪种说法,正确还是错误,不要因为一时的大意犯下不应该的错误。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资料分析同比增长计算 2009-12-02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同比增长的概念贯穿资料分析的始终,但凡涉及到计算的题目,几乎都或多或少与同比增长有关。根据其基本关系式,经过出题人的精心,就变化出了各种各样的考题,与考生为难。涉及同比增长的计算题目有一个普遍的特点,计算式并不难列,但算起数来实在让人头疼。从基本关系式我们也可以看出,同比增长无可避免地要牵扯到百分数和除法,对计算的基本功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同比增长题目,考生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资料分析中出现的“增长”、“增加”、“减少”、“下降”等类似词语,除非有特殊说明,指的都是同比的增长或减少。 在这么多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计算同比增长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直接要求计算同比增长值 【例题1】: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卷资料分析第二题 2002年至2005年同期市保险业保费收入变化 121.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 % % % % 【答案】:A。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单纯计算同比增长类题目,只需要严格依照同比增长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就可以得到答案,注意每个月的总保费收入由三部分组成。所求同比增长为: 在最后的计算中,可以利用“除法首位”的估算方法,直接得到正确答案A选项。 另外,针对本题,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可以用直尺分别量出代表2004年6月和2005年6月总保费的柱子高度,然后直接用高度代替报废的数额进行计算。因为所有资料分析题目中的柱状图都是用EXCEL、Origin等作图软件生成的,其几何大小与代表的数值之间均呈正比,用来计算同比增长不存在问题。 二、通过同比增长计算上年度数据 有些情况下题目中直接给出了当年统计量和同比增长的数值,而要计算的是前一年度的统计量。通过对同比增长计算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前一年度统计量的计算式 ,这个式子也很重要,请考生牢记,并能够直接熟练应用。 【例题2】:2007年北京市应届大学生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第四大题 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6年原煤生产量为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 2003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总量为864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7%,二次能源生产总量为5359.2万吨标准煤,增长17.3%。原煤用于加工转换的总量为79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原煤消费总量的74.1%,其投入量的81.2%,是作为电煤用于火力发电,产出电力13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 2003年全省原油加工量为16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产出汽油255.2万吨,柴油434万吨,燃料油155.2万吨,液化石油气89万吨和石油制品57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6.6%、37.2%、7%和11.9%。 131.2001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准煤 B.1953万吨标准煤 准煤 准煤 【答案】:C。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解析】:本题要求计算的甚至不是前一年度的统计量,而是向前倒推了两年,但实际计算方法没有变化。首先从材料首句可以得知2003年、2002年的同比增长分别为6.7%和5.3%,代入同比增长公式的变形式,就可以求出2001年全省一次能源产量。 万吨。 三、同比增长的“隐藏形式”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有这样一种形式的同比增长,并不是以惯常所见的百分数形式给出,而是披上了一些“外衣”,需要考生看穿其本质。 【例题3】: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卷资料分析第三大题 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说明: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 n/m 129.2003年与2001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 % % % 【答案】:B。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解析】:根据表格下面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把表格中所给的指数先除以100再减1的话,恰好就是每一年相比于之前一年的同比增长。即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2002年同比增长13.7%,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就可以顺利进行计算。设2003、2002、2001三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A、B、C,那么2003年相比于2001年的增长为: 代入数值,可得 111.9%×113.7%―1 ×100% 27.2%。 同比增长的计算是资料分析中一种基本的题目,也常常是考点设计所在,考生只要能够牢记同比增长的基本计算式与其变形,不难在短时间内列出计 算式。但由于往往会涉及到除法和百分数的计算,因此对于考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能否又快又准地进行手算,才是同比增长计算题目真正的关键所在。 国家公务员网指导:资料分析常见陷阱 2009-12-01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大纲将资料分析从往年的最后一个模块提升到了第四个部分,说明从命题者的角度开始重视资料分析,希望考生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部分的问题。事实上,对于资料分析,无论处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中的哪个部分,它所面对的都不是如何计算的问题,而是整体上解题的一个策略、方法问题。在通过对资料、题目的筛选后,合理地选择在考场上有可能解出的题目,再适当辅以计算中的一些技巧,达到一种有限时间内的最优,是最终目的。从筛选的策略到计算的技巧,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阐述。在本文中,我们着重要指出的是散布于资料分析当中的一些常见陷阱,希望考生能够引以为鉴。 常见陷阱一:无处不在的“其他”。 “其他”二字在资料分析中常常会出现,一般都是不需要予以考虑的内容,但有些时候可能会鱼目混珠,如果考生又比较粗枝大叶,很容易把“其他”部分的内容也算在有效范围之内。 【例题1】: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二卷资料分析第四大题 131.图中所列国家为SCI的前十名,我国排名 A.第4 B.第5 C.第6 D.第7 【答案】:C。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解析】:如果按照图中各个国家论文数的数量依次数下来的话,由最多的美国开始,依次为313613、201258、87916、81315、74552、 52112、40758,中国似乎排在第7,应该选择D项,也确实有不少考生在考场上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但请看好,上面排在第二位的201258属于哪个国家呢?属于“其他”。我们知道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其他”实际上是除了前十位之外的所有国家总和,显然不应该被计算在内。因此,真正的排序应该是美国最多,英国次之,然后是日本、德国、法国,中国排在第6位,C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常见陷阱二:留了后门的估算方法 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有七种常用的估算方法,其中尾数原则、除法首位、取整加减等方法比较简单好用,考生往往掌握得最为熟练。但在某些题目中,如果因为发现似乎可以运用估算方法就贸然使用,而不仔细审题的话,很可能只会得到错误的答案。 【例题2】:2007年北京市应届大学生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第二大题 122.2005年与2004年相比,该市的国外游客总人次比2004年增加了 A.11041 B.12520 C.15703 D.18520 【答案】:B。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解析】:本题从表面上看,可以使用尾数原则的方法进行估算,因为在表格的最下方一行已经给出了2005年和2004年招待的国外游客“合计”人数,很轻易可以发现60063与49022差值的尾数是1,答案落在了A选项上。看似毫无问题,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落入了出题者的小陷阱。题目中问的是国外游客总人次的增加量,而表格中给出的“合计”数目却并不是总人数,要除以各自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才可以。即2005年比2004年增加的国外游客总人数应该是60063 72.97%―49022 70.24% 12520人。 ? 常见陷阱三:利用固定思维“做文章” 固定思维在考试中很容易造成错误,可能导致排除了不该排除的选项,或者沿着不正确的思路解了题。命题者在有些情况下,就利用考生可能存在的固 定思维,设置各种各样的陷阱。 【例题3】: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卷资料分析第三大题 说明: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 n/m 130.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A.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D.1996年的农 林、牧、副、渔 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答案】:D。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解析】:本题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固定思维,是把表格中的指数当成绝对量进行比较。如果单纯比较数值大小的话,很容易误选C项,因为1994年第三产业指数100.4小于1993年的104.9。事实上,资料中给出的数值都表示当年与前一年生产总值的比值,只要该指数大于100,就说明当年的生产总值高于前一年份,C项的说法没有问题。同理B项也正确,A项经过计算也可以证明正确,只有D项的说法错误。 【例题4】: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第一大题 在1994至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 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121.2004年印刷量增长率在5%以上的企业有 家 A.19 B.49 C.55 D.无法判断 【答案】:D。 【国家公务员网专家解析】:如果根据从以往曾经考过的资料分析试题中得到的经验,D
/
本文档为【数量关系中爬楼梯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