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2017-11-12 15页 doc 35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学团体启于赋家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笫29卷笫5期 2006年9月 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1.29No.5 Sep.2006 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高光复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学团体的存在和它们的活动是一个很重要,很 值得注意的现象.这里 试图在尽可能准确地定义这一现象的基础之上来说明: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团体 是汉代赋家们开启的;它有 自己的成...
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笫29卷笫5期 2006年9月 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1.29No.5 Sep.2006 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高光复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学团体的存在和它们的活动是一个很重要,很 值得注意的现象.这里 试图在尽可能准确地定义这一现象的基础之上来说明: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团体 是汉代赋家们开启的;它有 自己的成因和特点,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开文学团体之先河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期 引起研究者进一步的深入 的讨论. 关键词:文学团体;汉代赋家;开启先河 中图分类号: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06)05—0082—05 RhymedProseSpecialistsInitiatedLiteratureCommunity GAOGuang-fu (SchoolofFilm&TelevisionArts,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Abstract:Inthe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Chinese1iterature,theexistenceofthe1iteratur ecommunitiesandtheiractivities areimportantphenomenaworthyofcarefulconsiderations,Basedontheaccuratedefinitiono fthephenomena,thisarticletries tOelaboratethattheliteraturecommunitiesinthe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wereinitiateby RhymedProseSpecialistsofthe HanDynasty,andtheliteraturecommunitieshadtheirowncausesofformationandcharacteri stics,exertingastronginfluence OnthedevelopmentofC:hinese1iterature,whichaimstOarousefurtherdiscussionamongre searchers. Keywords:literaturecommunity;RhymedProseSpecialistoftheHanDynasty;initiation 据现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 团体是汉代赋家们开启的.本文的目的即试图对这一事实 作以简要的说明. 综观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团体的存在和它们的活 动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自汉末建安时期的邺 下文学团体而至明代的前后七子,在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同历 史时期往往出现过不同形式的文学团体,而它们的活动也往 往对一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 这一现象,以往的许多研究者都予以了较为充分的关注.在 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当进一步地注意到,同中国文学发展的 历史一样,文学团体也有一个发生,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比较深入,比较系统地理清这一过程的脉络,特别是认识它 的产生和形成,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文学发展规律以及相关 文学现象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 在这里,我认为有一个问题似乎有必要首先加以讨论, 这就是:如何给"文学团体"这一现象一个较为准确的"说 法",即如何定义这一特定现象.应当说,截止目前,对这一 现象的提法还不尽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又势必影响我们对相 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比如,对建安时期的邺下文学团体, 诸多文学史论着就往往有"邺下文学集团","邺下文人集 团","邺下文人群体"等等不同的提法和称谓.这种种不同 的提法,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承认其作为一个文学团体的 客观存在.但提法和称谓事实上代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提 法和称谓的不同事实上反映了对这一现象认识的不同或认 识的模糊.而如果通过较为深入的讨论,对此取得较为一致 的认识,则不仅是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一种推进,而且也将使 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把握更接近于准确. 从这一点出发,并根据对中国文学史上这类现象的初步 考察,我们可以试将这一文学现象定义如下:所谓文学团体, 是指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以某一或某些人物为主导,有着共同 收稿目期:2006?02—07 作者简介:高光复(1945?),男,黑龙江佳木斯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 代文学研究. 一 82— 高光复: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的文学志趣,文学追求或文学主张,并有着共同的文学活动 的文学家集体或群体. 之所以这样定义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1.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学团体虽然是一个较带 普遍性的现象,但它的出现或形成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包 括历史条件和文学条件,因而只能在特定时期形成和出现. 2.一般说来,一个文学团体通常会有某一或某些人物起 核心或主导作用;可能是政坛人物,也可能是文坛人物.这 样,有一些时期或时代可能出现许多作家构成的文学群体, 但因不具备这一条件,故不能称之为文学团体. 3.共同的文学志趣,文学追求或文学主张和共同的文学 活动是构成文学团体的必要条件,既无"共同的",又非"文学 的",自然不能称为"文学团体".而之所以说是"文学家的集 体或群体",意在强词和限定它的文学性,以区别于一般的非 文学性团体. 4.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定义为"团体",而不是 定义为"集团"或"群体"?这是因为一般说来,所谓"集团", 往往兼具共同的目的性和较强的组织性;所谓"群体",则往 往既不具有这种共同的组织性,又可以不具有共同的目的 性,甚至可以不具有共同的志趣,追求或主张.而一般说来, "团体"虽然往往可能不具有明显的组织性,但是共同的志 趣,追求或主张则应当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对中国文学史上 各时期的文学团体作一些较为具体的考察,这一情况是不难 发现的;因而将其定义为"团体"应当更符合实际,也更接近 于准确. 以上是本文对文学团体这一现象的基本认识.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当看到;这种文学团体在西汉即 已出现.主要集中在西汉初叶的文景之世和西汉中叶的武 宣之世. 西汉立国之初,"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诸侯藩王的养 士之风颇盛,从而为文学之士的聚合提供了重要条件,并孕 育了以辞赋家为主体的文学团体.其中梁孝王最具典型性. 这种典型性不仅表现在文士之盛方面,而且表现在以梁孝王 为核心的文人群体已具有了文学团体的性质. 梁国文事最盛的时间是在文景之际,具体一些说是在吴 楚七国之乱平定之后的几年里.这一时期,天下相对安定, 梁孝王刘武在平叛中立有大功,倍受恩宠,"于是孝王筑东 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 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入从千乘万骑. 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 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史记?梁孝王世家》).这应当是 梁国最兴盛的时期,一时文士如邹阳,公孙乘,路乔如,公孙 诡,羊胜及枚乘等均曾聚于粱王门下,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 的文士群体.这些文士虽带有游说之士的遗风,但他们又堪 称当时辞赋创作的精英;在这些人身上,策士的身份已渐消 失,而文学之士的身份则较为明确.他们以"宾客"的身份汇 集于梁王周围,又同时以辞赋家的身份从事共同的辞赋创作 活动.《西京杂记》载:"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 使为赋".这一则材料虽很简短,但却有力地说明了当时的 辞赋家聚于梁王周围的文学活动情况. 在这类的活动中,辞赋家们也写出了一系列辞赋作品. 如羊胜的《屏风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 路乔如《鹤赋》,公孙乘《月赋》,枚乘《柳赋》和《梁王兔园赋》 等,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作的.汉代赋坛的代表人物司马相 如亦曾游于梁.他的《子虚赋》是汉代辞赋最具代表性的作 品之一,即应作于此时.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 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 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 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 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可以推断, 在这些辞赋家相居数岁的过程中,梁王命赋及文士间辞赋创 作的切磋交流活动肯定是存在的.这已经是一种文学团体 性质的活动,因为它已经具有了文学团体的一些基本要素; 而这种活动又是使梁王兔园成为西汉辞赋家摇篮的重要因 素.类似的情况在当时的一些诸侯王如吴王,淮南王,长沙 王身边也存在.《汉书?艺文志》着录淮南王赋82篇,淮南 王群臣赋44篇,长沙王群臣赋3篇,正说明了这一情况,只 是由于史料的原因,看去不似梁王文学团体那样清晰. 梁园文学团体以梁孝王刘武的离世而告解体,梁王身边 的文士们顿然流离失散,昔日辞赋切磋的盛况也瞬间消声匿 迹.但其作为文学团体的历史出现却无疑是一个事实.这 可以说是文学团体的孕育时期.而这种孕育又为武宣之世 文学团体的再度发展奠定基础,导夫先路. 武宣之世出现了辞赋创作彬彬大盛的局面,一时赋家云 集,赋作迭出,成为汉赋创作的高峰时期.对此,班固《两都 赋序》有一段集中的叙述: 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 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故言 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 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 常孔臧,大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肖望之等,时 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雍容揄扬,着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 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武宣之世辞赋创作状况最权威的叙 述,虽略感语焉不详,但却告诉我们以下几个事实: 1.当时辞赋家的云集和辞赋创作盛况的出现与最高统 治者的大力倡导有直接的关系; 2.参与人物虽为"言语侍从之臣"和"公卿大臣",但他们 确都是一时的辞赋家,而帝王则是这一群体的主导; 3.他们不仅有着共同的文学志趣与追求(不管是否完全 出于本意),而且又确有"朝夕论思"的辞赋交流活动和"日月 一 83— 高光复: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献纳","时时间作"的辞赋创作活动.这种活动甚至可能是 "言语侍从之臣"的"主业";而影响则应及于"公卿大臣",从 而成为他们的"副业"; 4.当时的辞赋作品有着大体相同的内容:"或以抒下情 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并有"雍容揄扬"这种大体 相类的风格; 5.辞赋作品的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地位之高比于"雅, 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在文景之世诸侯藩王文学团体 的基础上,至武宣之世,又发展出以当时最高统治者为主导 的文学团体,而且其规模与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比之梁园文 学团体,这是汉代赋家文学团体的进一步发展时期.这一文 学团体不仅对当时辞赋创作盛况和辞赋创作高峰的出现起 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其存在的本身就是辞赋创作盛况和 辞赋创作高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十分重要的标志. 通过以上的简要叙述,我们可以说,在西汉的文景之世 和武宣之世事实已出现了以诸侯藩王和封建帝王为核心和 主导的文学团体,其中以梁孝王和汉武帝为核心的两个文学 团体更具代表性. 那么,为什么在西汉的初中叶即出现了这样以辞赋家为 主体的文学团体呢?我想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战国遗风.所谓战国遗风主要是指战国时期诸侯王 的养士之风和文人策士的游说之风.以诸侯王为轴心的策 士群本具有一定的团体性质,但在战国时期,文学既未成立, 无论是诸侯王的养士还是文人策士的游说均出于政治上发 展的需要,当然不具文学团体性质,而其遗风却直接影响于 汉代. 2.汉代体制.在国家政体上,虽然汉承秦制,实行中央 集权,但在汉初分封列国方面,又有类于春秋战国,从而给诸 侯藩王的政治发展图谋提供了空间(至少是想像空间),而延 揽文人策士又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故汉初诸侯王养士之 风的盛行可以说是其来有自不过,汉初已不具备春秋战国 时期那种诸侯王在政治上自谋发展的历史条件,因而诸侯藩 王身边的文人团体更多地转向文事活动应当是很自然的. 梁王宾客如此,淮南王宾客也如此.当然这种文事活动也可 能带有某种政治色彩,如梁王宾客辞赋,但主要的已是文学 的活动.可以说,汉初文学团体是先秦策士群体在特定时代 条件下的演变. 3.文学发展.从文学角度说,文学团体只能是文学发展 特定阶段的产物,文学团体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诸多文学 家的同时期出现.汉代初年,春秋列国时期那种纵横家说辞 已不甚合时宜,先秦歌诗这种古老的形式亦不足以驰骋才 华,而辞赋这种新兴的文学样式正逐渐走向成熟,涌现出一 批辞赋家;梁园宾客"皆善属辞赋",正说明了这一点,从而为 汉初以辞赋创作活动为主的文学团体提供了条件.而且,利 一 84, 用这种文学形式既便于展示才华,又符合诸侯藩王和封建帝 王的口胃及颂扬藩王功业和王朝盛世的需要,在当时应当是 再适应不过的了. 当然,文学团体的出现和形成应当有诸多复杂的因素, 但就其要者而言,离开了前代的影响,时代的背景,文学的发 展等其中任何一项,汉初的文学团体都不可能出现. 西汉时期的文学团体是在特定时期出现和形成的,它有 着比较鲜明的历史和时代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团体构成.文景之世和武宣之世的文学团体构成,均 以辞赋家为主体.梁园宾客固然"皆善属辞赋";而据班固 《两都赋序》所言,武帝身边的"言语侍从之臣"也均为一时辞 赋大家,他们是这一时期文学团体的主体,那些"时时间作" 的"公卿大臣"则是这一文学团体的外围.这两个时期文学 团体的主要活动,一是受命作赋;二是相与居处,切磋交流, 如梁园宾客;"朝夕论思,日月献纳",如武帝身边的赋家;三 是自创新赋,如枚乘,司马相如等;汉武帝亦有自造赋2篇. 说明这一时期文学追求的变化和辞赋创作的进展.其中虽 有策士性质的人物活动,但未影响其主体构成和主体活动. 这两个时期的文学团体均以一代赋家构成,他们的创作代表 着一代文学成就. 2.政治依附.所谓政治依附首先是指文学团体以诸侯 藩王或封建帝王,即封建统治集团人物为核心和主导;辞赋 家团体未首先形成于文学积淀深厚的南方吴楚之地,而出现 于北方,正说明了政治中心的作用.其次是指文学团体本身 和团体中的文学之士对政治人物有很强的依附关系.无论 是文景之世诸侯王宾客构成的文学团体,还是武宣之世的 "言语侍从之臣"构成的文学团体,对其核心政治人物均有较 '强的人身,仕途,创作理念和创作活动等诸多方面的依附性 这种依附往往可以决定团体成员的政治命运和人生道路及 文学团体的兴衰沉浮,一旦失去这种依附,本人的政治命运 和人生道路及文学团体的状况就可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枚 乘,邹阳,严忌等先游于吴,后又游于梁,实际是在寻求更可 靠的政治依托.而梁孝王一经离世,梁园宾客即顷刻离散, 正说明了这种依附性的至关重要.这正表明了中国封建社 会特定阶段的特点和当时文士的地位.以诸侯藩王为核心 的文学团体以梁孝王的离世而告消歇,以汉武帝为核心的文 学团体继之兴起,实际上既反映了藩国势力的削弱和中央集 权的加强,又反映了这种依附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以政 治势力为主要依托因素的. 3.创作的模式化.文学创作的模式化是政治依附的必 然产物;换言之,政治依附必然导致文学创作的模式化.文 学团体的思想理念和创作活动一般不可能超越其所依附的 政治人物的思想轨道.比如梁园文学团体现存的辞赋作品, 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式;武宣之世文学团体的辞赋创作总体上 也呈一定程度的模式化形态.我们从班固《两都赋序》对武 宣之世的辞赋从内容到风格的总体评价中不难看出其模式 化的存在,而这一评价逾两千余年而几无异议.不过我们也 高光复: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应看到武宣之世辞赋创作的一些新的重要的变化.以司马 相如这位大赋家而言,他的辞赋作品虽不免"劝百讽一",但 毕竟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艺术上也很具创造性;而且 他还可以写出《长门赋》这类的抒情之作.汉武帝不仅自造 赋,而且其《秋风辞》也堪称情辞兼备之作.与梁王时期文学 团体的辞赋创作相比,不仅赋的体式更加多样,而且眼界境 界与气象气派也已大大不同.因为历史毕竟在进步.而且 司马相如可以不太看重朝廷的官位,却喜欢去与藩国的文士 们交游,反映了他在文学追求上已有某种自觉意识.这一点 与梁园宾客又有不同.应当说,他之所以成为汉代辞赋大 家,并非没有自身的因素.在这一时期的辞赋创作中还有一 个例外,那就是司马迁.在当时"朝夕献纳","抒下情而通讽 谕,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的辞赋大风气中,他竞以 《悲士不遇赋》倾吐出文士悲愤不平的心声.这固然与他本 人境遇有关,但就司马迁而言,他也不算是当时文学团体中 的人物,他的创作并不属"日月献纳"的情况之列.这一现象 可以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侧面去认识当时文学团体的历史 特点. 四 以上我们简要叙述了西汉文学团体的一般情况及其主 要成因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进一步地注意到 这一时期文学团体的影响和意义. 1.西汉辞赋家构成的文学团体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文 学团体的先河.如前所述,西汉时期文学团体的出现和形成 离不开前代的影响.但在秦汉之前的春秋列国时代,我们可 以注意到列国诸侯王的养士活动和诸多策士或纵横家的游 说活动,但却看不到文学团体的活动.战国后期,屈原既死 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这 些"好辞而以赋见称"的文学之士,虽"皆祖屈原之从容辞 令",似乎有共同的文学兴趣和创作活动,并且也出现了小规 模的作家群,但是我们很难证明,也很难说它已具有文学团 体的性质;当然,也不能排除它可能给汉代文学团体的出现 以某些启示.文学团体的真正出现和形成是在西汉的文景 之世及其后的武宣之世,而且是以一代辞赋家作为构成主体 的.我们说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团体启于赋家,正是基于这 一 事实.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这应当是一个很需要指 出的,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说明这一现象 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文学团体的发展线索,并对其作出 尽可能符合实际的解释,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对汉代辞赋和 汉代赋家的地位作出更为符合实际的评价. 2.西汉文学团体开启了封建统治集团延揽文学之士,提 倡文学的风气,而文学团体的出现和形成则是重要的标志. 从文化史上看,汉代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尚谋崇武的 时代;短暂的秦王朝是一个"焚书坑儒"的王朝.西汉立国之 初,高祖,文,景虽不喜文学之士,但诸侯藩王却大力招延文学 之士,待为上宾",并使其形成团体,其主要原因前文已作过 叙述.事情虽然首先发生诸侯藩王身上,但它既不是个人的, 也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的 识见和作为.故武宣之世延揽文学之士的风气继诸侯藩王之 后而大盛.从春秋列国的尚谋崇武,中经秦代的焚书坑儒,在 这样的历史基础上,继之而起的西汉统治集团而能对文学之 士表现一定的重视(尽管有所谓"有类俳优"之说),而能对文 学进行努力的倡导,这真是"史无前例"的;应当说这是一种历 史的转变,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一因素恰恰在客观上为 文学团体的形成和文学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条件.汉末建安以 至两晋南北朝,出现了若干不同形式的以封建统治集团人物 为核心的文学团体,不能说与此毫无联系;而这一风气的开启 点却不能不追溯到汉代.以人们津津乐道的建安邺下文学团 体而言,它也既不可能出于某一政治人物的突发奇想,而这种 风气更不可能空穴而来;它的出现需要历史的基础和积淀. 在这一问题上,如"不知有汉",则"遑论魏晋"了. 3.西汉文学团体开启了文学创作研讨交流的风气.,如 果说,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团体是西汉辞赋家们开启的,那 么同时也可以说,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研讨交流之风则是西 汉文学团体开启,与文学团体伴随而生的.据所掌握的资料 看,在文景之世和武宣之世,这种文学,当然主要是辞赋创作 的研讨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之间的文学 交流,比如枚乘仕吴之时,即"以文辩着名久之",后游于梁, 势必带去文学的交流.再如司马相如,先事景帝为武骑常 侍,但他好辞赋后亦成为梁园宾客的一员,也是同样的情 况.二是文学团体内部的文学研讨."梁孝王游于忘忧之 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武帝出巡,言语侍从从行,"上有所 感'贝U使赋之".这种即兴命赋的活动本身即带有研讨交流 的性质.而相如游梁,"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其间有一些 辞赋研讨交流应当是很正常的情况,否则反倒不正常.至若 武宣之世的文学团体,班固《两都赋序》则明言有"朝夕论思" 的活动.其活动的具体形式虽然不得而知,但讨论和思考辞 赋创作的内容应当是有的;而且其影响又可能及于"公卿大 臣",而不仅仅限于"言语侍从之臣".应当说,西汉文学团体 的这种文学研讨交流活动及风气是前所未有的;其影响亦及 于后世.自建安而至两晋南北朝出现的一些文学团体,固然 可能有政治的因素,但文学的研讨交流则应当成为其重要的 目的和活动内容.随着社会和文学的发展,对于后世的一些 文学团体来说,文学研讨交流愈来愈被注重,追本溯源,不应 不注意到汉代辞赋家构成的文学团体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4.汉代文学团体直接推动了一代辞赋创作.如前所述, 西汉时期的文学团体带有政治上的依附性和创作上的模式 化特征.这固然不能不给当时辞赋创作的发展造成一定的 局限,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西汉文学团体的活动对当 时辞赋创作的直接推动作用则是其主要的方面.《汉书?艺 文志》所着录的文景之世的赋作包括枚乘的赋作,大多出于 梁园文学团体的赋家之手自不必说,班固《两都赋序》所言武 宣之世"奏御者千有余篇",如《汉书?艺文志》所着录的司马 一 85— 高光复:文学团体启于赋家 相如,吾丘寿王,枚皋,王褒,刘向,倪宽,孔臧,刘德,萧望之 等百十篇赋作,亦大多出自这一时期以"言语侍从之臣"为主 体的文学团体及周边的"公卿大臣"之手.自汉初而至武宣 之世,在文学团体之外当然也有一些辞赋作品,但不可否认, 文景之世和武宣之世文学团体的辞赋创作则代表这一时期 辞赋创作的主流,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辞赋创作成就.这些 文学团体中的辞赋家也堪称这一时期赋家中最具代表性的 人物.我们可以说,汉代辞赋创作的发展和辞赋创作彬彬大 盛的局面与当时文学团体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五 汉末以至两晋南朝,陆续出现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文学团 体.经常被人们提及的如建安时期的邺下文学团体,正始时 期的竹林七贤,西晋时期的二十四友,刘宋时期临川I王刘义 庆文学团体,萧齐时期的竟陵西邸文学团体以及萧梁时期以 萧衍父子为盟主和领袖的文学团体等等.其实,上述文人团 体有一些并不具有文学团体性质.比如"竹林七贤".首先, 对所谓"竹林七贤"的活动是否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存在本身 尚存疑问;即便存在,据有关资料看,至少他们的竹林活动与 他们的文学创作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西晋以贾谧为首 的"二十四友"是否可以称为文学团体也很值得研究.在这 一 时期,最值得我们重视的还是建安时期的邺下文学团体. 西汉赋家开启了文学团体的先河,其意义前文已有叙 述;在此基础之上,建安文学家则使文学团体实现了具有时 代意义的转变,其影响实不限于一代.这可以说是文学团体 的转型期.这种转变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首先,邺下文学团体虽然仍是君王,具体说主要是曹丕, 曹植兄弟起核心和主导作用,但是已经能够相对较为平等地 进行文学研讨交流和文学创作活动.从史料看,宴集唱和当 是这一文学团体经常性的活动;在这类活动中,这一文学团 体中的成员,"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核心人物本身又是一代文学家,他主要是以文学家的身份参 与到这一团体的文学活动中来.创作活动也不再是居高临 下的"命赋",而是与文士们一起来共同吟诗作赋,"赋诗连篇 章","文雅纵横飞"(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四).相对 于汉代文学团体,这无疑是一种很重要的进步. 其次,对文学的注重是邺下文学团体又一重要特征.按 照传统的说法,魏晋时期是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的时期.这 种变化在邺下文学团体的活动中较为明显地反映出来.建 安诸子本具有各自的文学功底,当其集于邺下之时,其活动 更具文学色彩和文学意味.所谓"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应 当是一种相当宽松的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形式.代表当时 文学成就的两种主要文学样式——诗与赋,多被邺下诸子应 用于创作活动.他们的作品已不再是一般的"言语侍从"之 文,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曹丕不仅以政坛人物,更 重要是以文坛领袖的身份参与到文学团体的活动中来,他对 文学的认识和对文学家的评价,表现出对政治功利的超越和 一 86一 对文学自身的重视,实际上不仅代表他本人,而且也代表了 那一个时代对文学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产生又不能排除 文学团体中的研讨交流和相互体验.在邺下文学团体的活 动中,可以看到对文学浓厚的兴趣,倾心的追求和深入的思 考.与汉代文学团体比较,邺下文学团体的文学性显然体现 得更为鲜明. 第三,与汉代文学团体的创作相比,对人性和人情的关 注是邺下文学团体创作活动的又一重要变化,也是建安文学 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邺下文学团体核心人物的曹丕,其与 文学之士的情谊是很真挚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性和人情的 流露.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创作活动中,则往往更多地关注 着人的感情.在邺下文学家的一些同题之作如《寡妇赋》, 《悼夭赋》,《出妇赋》中,我们不难体察到这一点.至如曹丕 在其《寡妇赋序》和《柳赋序》中表现出的"怆然伤心"和"感物 伤怀"之情,又都是对普通的人性和带有普遍性的人生情绪 的一种发掘和抒写.在邺下文学团体的创作中,当然也有一 些"怜风月,狎池苑"的作品,从而给其创作题材带来某种限 制,但即使是这类作品,也往往包涵触物兴怀,感发情志的意 味.在邺下文学团体的创作活动中,我们可以时时地感受到 这种对人性和人情的体悟;"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只有 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中才可能出现.从"言语侍从". 到直面人生,它标志着文学团体性质的变化,也反映着魏晋 时期文学自觉和人性觉醒的进程. 第四,对文学家个性的尊重是邺下文学团体一个相当突 出的特点.这在作为文学团体核心人物曹丕的文学理论名 作《典论?论文》中反映得相当集中.曹丕在反对"文人相 轻"的同时,力倡"文以气为主",并肯定不同作家的创作个 性,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反映出对人性和对文学的深入思考. 这种对文学家个性的尊重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转变,它直 接推动了建安文学,特别是诗歌和辞赋风格体式百花齐放, 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对此,笔者曾在多年之前的一篇文章 中作过较多的叙述(见《建安时期赋风的转变》,《光明El报》 1985年2月5El《文学遗产》专栏).邺下文学团体之所以引 起后世的倾慕和向往,这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至两晋特别 是南朝,文学团体逐渐进入了成熟时期,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其以文学为宗旨,以文学之士为构成主体,以文学活动为基 本内容,并逐渐产生出相应的文学主张.应当说,这是社会 与文学发展的必然.而在考察这一现象时,我们却不应忽视 汉代辞赋家的开启之功和建安文学家的发展之功.同时,在 这一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自西汉而至魏晋文学团体发展 的轨迹和时代进步的轨迹. 参考文献: [13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I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3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I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贾世传)
/
本文档为【文学团体启于赋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