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视频常用格式及参数设定

2017-09-19 9页 doc 37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视频常用格式及参数设定常用的视频格式: VOB,RMVB,MOV,AVI. (AVI,MPEG4适合电脑播) MPEG,RM,RMVB,Divx -*********** TMPGEnc PLUS 2.54.37.135 汉化版(含所有KVCD模版) 视频非线 2007-11-26 17:07:17 阅读2965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软件参数设定详解   一、Video(视频)部分   本部分设定输出的视频码流的类型和参数,大部分参数在模版中已经固定。   01、基本类型:有mpeg1/mpeg2,mpeg1用于vcd、mpeg2用于...
视频常用格式及参数设定
常用的视频: VOB,RMVB,MOV,AVI. (AVI,MPEG4适合电脑播) MPEG,RM,RMVB,Divx -*********** TMPGEnc PLUS 2.54.37.135 汉化版(含所有KVCD模版) 视频非线 2007-11-26 17:07:17 阅读2965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软件参数设定详解   一、Video(视频)部分   本部分设定输出的视频码流的类型和参数,大部分参数在模版中已经固定。   01、基本类型:有mpeg1/mpeg2,mpeg1用于vcd、mpeg2用于svcd/dvd。   02、大小:PAL vcd标准为352x288、pal svcd标准为480x576、pal dvd标准为720x576。   03、画面宽高比:一般应该用4:3 625 line PAL,这是电视机的屏幕比例。   04、桢率:pal 的标准为25fps。   05、码率控制:码率控制算法是造成各种编码器编码效率和质量不同的关键因素。mpeg标准中并没有对次算法的具体实现做规定,这通常也是商业版本的知识产权内容。   CBR(固定码率):保持码率基本维持在平均码率。实现简单,对复杂场景会因码率不足造成马赛克现象,对于简单场景则不能充分利用编码空间。(这里讲的复杂场景是指细节/边缘丰富以及快速变化场景)。   VBR(2-pass VBR):“二次处理VBR”。其意思是通过对整个视频源进行2次处理使编码效率最高:第一遍判断何处为复杂场景和简单场景,第二遍根据码率的上下限,把码率重新分配更多给复杂场景。可以在实验中看出,tmpgenc在进行这种编码时进度指示在50%以前是没有预览 图象的,而且桢进度指示为0。所以老枯建议威龙改译为“二次处理”。这种码流控制方式应该在给定码率下得到最好的质量,但是和具体2次分配算法关系很大。同时耗时最长。一些其他编码器甚至有3次处理的码率优化。   MVBR (手动可变码率),设定最大码率和对不同的帧类型设定不同的信息损失量,实现局部码率优化。可以通过手工指定复杂场景为I帧对之进行较精细的编码。参见对于GOP参数设定部分。   CQ-VBR (自动可变码率),设定主观质量值和码率上下限,以主观质量标准对编码器量化环节进行控制,在可选参数中设定主观质量值以后,编码器就在能达到此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节省码率。关键在于编码器对主观质量的方法。这是CQ和VBR的综合,也可以看作自动的。   MVBR 威龙汉化5版在可选参数中有一行是“不破坏最小码率的状态而填充数据”,本人的理解是,如果码率过低就填充无意义码(好浪费啊,不过可能是为了兼容性的原因),英文版这一句没有翻译,还是日文。   CQ(固定品质),就是比MVBR多了一个主观质量值的设定。不明白到底是怎么控制的。   RT-CBR(实时固定码率):连GOP层次的码率优化也不做了的CBR,快一点,质量不高。   RT-CQ(实时固定品质):连GOP层次的码率优化也不做了的CQ,快一点,质量不高。   06、码率:这个码率是指CBR方式下的平均码率。   07、VBV缓冲区大小:缓冲区大的话,编码优化会好一些,但是解码的时候也要求大一些的缓冲区。因此,vcd/svcd标准中参数是固定的,否则可能机器无法播放。   08、Pofile & level(类别与级别):这个参数是mpeg1没有的。在svcd/dvd应用中应该是MP&;ML,模版自动选定。MP&;HL是为HDTV定义的。   09、制式:好象这个也是mpeg2相关的参数。我们应该用PAL。   10、隔行扫描:mpeg1只支持逐行扫描(25 frame/sec),mpeg2可以选择隔行(50 field/sec)。如果成品在电视上播放,建议选择隔行,使运动平滑。但是隔行的视频在pc上看会有毛刺现象,在水平运动景象中尤其明显。   11、播放时实现3:2下拉: 这是在film/NTSC制式转换中需要的,即在编码时维持帧率不变,不做3:2下拉,而在播放中实现。参见 B.advanced部分。感谢威龙指正。   12、YUV格式:给亮度/红色差/蓝色差分配的码位。对于人眼来说,亮度信号是最敏感的,所以就分配比较多的编码空间以求精细,对于色差则粗糙些。一般就是4:2:0了。(其实4:2:0给蓝色差的码位不是0,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   13、DC分量精度:在mpeg编码中需要对8x8的图象块进行DCT(离散余弦变换),DC分量的意义基本是代表8x8块中的平均值,一般需要为之分配比较大的编码空间,否则马赛克的边缘效应就比较明显。(8bit就不小啦,图象压缩中是每个bit的油 水都要榨干的。)   14、运动检测精度:mpeg是对I帧进行帧内编码,对P帧进行预测误差编码。就是对于P帧的图块,在I帧中寻找对应的部分,然后对两个图块的差异部分进行编码,可以大大节省码率。运动检测精度越高,图块搜索匹配的范围越大,编码效率越高,同时编码速度越 慢。这部分算法同样没有在mpeg标准中定义,各个厂商实现水平相差会很大。一般来说,在tmpgenc中设置为普通即可。   二、Advanced(影象源)部分   本部分设置视频源相关的参数,以及在编码之前对视频源进行的预处理。   01、视频源类型:隔行扫描/逐行扫描。这个参数在打开视频源文件的时候会对之自动判断设置。Tmpgenc12版不能自动识别type 1 DV,在12a版本中已经解决。参看编码测试页。   02、场顺序:这是整个tmpgenc甚至整个桌面视频领域中最混乱的一部分。tmpgenc12a好象也不能根据视频源自动设置这个参数。老枯在这个问题上搞了很久,才算明白了一点。这个参数是至关重要的,设置反了会造成生成图象的明显闪动,打个比方,一 个物体的运动位置次序本来是1-2-3-4-5-6-……,设置反了以后就成了2-1-4-3-6-5-8……对于模拟视频源,其场序是由捕捉卡类型的,对于dv,则定义为 field order A。讲到这里还没有什么麻烦,但麻烦的是虽然场序只有2种,对于他们的叫法却有3种: field order A/B (在ulead软件中的叫法), even/odd line first (tmpgenc的叫法), field top/bottom first(bitrate viewer叫法),这3种叫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最让人头疼的。在英文版的tmpgenc12a中,缺省的设置为“even line first (field A)”,,但在威龙汉化中缺省设置为“奇数场->;偶数场”,威龙讲这是日文版的原意,注意不要在字面上混淆了。总之,3种叫法的关系是这样的:field A = even line first(奇数场->;偶数场) = field bottom first。最可靠的方法,是用不同的设置对高速运动场景各生成一段隔行扫描的视频,并在电视上观察,应该能够看到差别。   03、视频源的宽高比:tmpgenc可以自动识别设置,一般应该为4:3 625line PAL。   04、画面显示比例和位置:一般选用“全画面显示并宽高比不变”,所谓“全画面显示并宽高比不变2”选项可能是会造成部分画面不可见,老枯没有尝试过这一种。在4:3视频源中可能没有差别,但对于16:9宽屏影象在4:3屏幕上输出而言,“全画面显示并宽高比不 变”是在上下留出空白,“全画面显示并宽高比不变2”会截掉左右两端画面。没有这样试过,仅为老枯猜测,不正确的地方请朋友们指正。   05、滤镜选项组:这一组设置可以对视频源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影象质量。一般来说,老枯都是在非编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的。另外,对滤镜的使用要适度,因为客观上任何滤镜的使用都是引入了信息损失,这是对低品质视频源提高主观质量的代价。   06、影象源范围:选取部分影象源进行压缩。   07、24fps化:24fps是电影标准,一般不选。   08、消除鬼影:鬼影是影象的重影,视频源不好的时候会出现。老枯在dv中没有遇到过。   09、消除噪点:在低光条件下的拍摄中影响中回出现明显的颗粒噪点,利用此滤镜可以消除。不过副作用是平滑了图象,比如人的面部会象橡皮娃娃一样,光滑但没有质感。   10、锐化边缘:可以对横向/纵向边缘分别设置参数,做增强处理。   11、简单色彩校正:调整亮度,对比度,gamma,色度等。   12、高级色彩校正:可以按照不同的色彩空间RGB/YUV等进行色彩校正。   13、消除交错信号(de-interlace):把隔行扫描的视频源转换成逐行扫描的视频,如果对输出的视频设置为隔行扫描(如在打算电视上播放的svcd/dvd),则不要选用。老枯认为在做vcd(逐行扫描mpeg1)时候也未必需要选用,要看视频源的大小决定。比如老枯用dv 576线,在做vcd时候只需要288线,简单舍弃一个场就可以,不需要deinterlace。相反,如果视频源是352x288的隔行扫描视频,则需要做de-interlace。   14、裁剑画面:由于电视机播放视频的时候对边缘四周的部分做舍弃,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只对可见部分进行编码,这样可以加快编码速度,并且因为节省的码率可以利用在未裁剪区域从而提高画面质量。一般来说对上下左右各裁剪5%是安全的。   15、3:2下拉变换:因film 24fps和 NTSC 30fps帧率不同,在制式转换中所需要做的调整。一般不用。   16、帧率不变:没什么好讲的。   17、声音处理:可以增大/减小音量,并做声音的淡入/淡出。   三、GOP结构   GOP = group of picture. 在mpeg中一个GOP就是一组时间上连续的画面。mpeg中的画面分为3种:I,P,B.I是内部编码帧,编码方式基本上就是jpeg的格式。P是前向预测帧,编码方式是使用运动检测误差编码,参看A部分对运动检测的说明;B是双向内插帧,根据前后I/P帧进行插值运算,对插值误差进行编码。   建议一般不要修改GOP结构,以取得压缩比例和图象质量之间的最好平衡。极端的例子是只用I帧,图象质量会有保证,但码流会很大。   1、输出编辑用的码流:这个选项会把GOP最后的B帧取消。因为B帧是双向内插的,其编码/解码不仅需要以前的I/P,也需要以后的I/P帧。取消最后的B帧,可以去除GOP之间的依赖性,从而便于编辑。   2、检测场景变化:对于快速变化的场景,强行设置为I帧,以保证画面质量。   3、手工强制设定帧类型:手工设定需要精细编码的画面帧为I帧。结合MVBR码流控制可以全面控制码流分配。   四、量化矩阵   mpeg中的量化是对8x8 YUV 信号图块进行DCT变换之后的系数的量化。通过对高频分量使用比较大的量化阶从而达到减小高频分量的编码空间,达到压缩的目的。代价就是丧失图像细节,边缘模糊等。   1、帧内编码量化矩阵:这是指对I帧使用的帧内编码量化矩阵。   2、帧间编码量化矩阵:是指对非I帧的帧间预测误差编码所用的量化矩阵。威龙汉化版中叫外部矩阵。   3、矩阵模版的选择:建议对一般的视频选用mpeg标准,可以看到,其帧间编码矩阵统一为16,这是因为帧间误差已经抵消了低频分量,高频分量丰富,所以和帧内编码矩阵有所不同。对于计算机动画尤其是2维线条为主的动画,建议选用CG模版,可以看到因为C G本身高频信号丰富,其帧内编码矩阵也统一为32。   另外,有朋友尝试减小量化矩阵的各个数值,老枯认为这样做的意义不大。因为量化矩阵并不是量化的唯一因素,事实上的量化程度要根据码流控制部分的反馈信息而自适应调整。这样,即使量化阶减小,在码率有限的前提下,量化系数还是会加大的。   4、YUV输出为YCrCb: YCrCb色彩空间分配给Y亮度信号的编码空间更大,如果视频源是YCrCb格式的话,这个选项可以增加画面质量。不过一般都是采用YUV(CCIR601),如dv,所以不要选择这个选项,否则白白浪费码率。   5、浮点离散余弦变换:整点运算的速度比浮点要快很多,但精度不如浮点。老枯猜测这里的浮点其实只是把DCT变换的系数从8bit增大为16bit的精度,并不需要浮点运算器单元参与变换,否则速度是不可忍耐的。   6、不对静止部分做半像素的运动检测:由于视频源是隔行的,对于精细的静止边缘线条(1个像素宽度)比如静止字幕会出现一个场中出现,另一个场中不出现的闪动。选中这个选项会消除闪动。不过老枯觉得好像这个和量化矩阵无关   7、柔化马赛克: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在8x8图块的边缘做一些特别处理。能用足够的码率或者码率控制手段解决马赛克最好,因为这里的柔化虽然只对边缘进行低频滤波,毕竟还是会对画面造成影响模糊化。   五、音频   这部分大多不需要改动vcd/svcd模版。也没有大的影响。不多讨论。   六、系统   mpeg的系统是指视频+音频。vcd/svcd/dvd模版中已经设定好。没有什么可多讲的。 小日本输出设置关键:落岸天使论坛+ i" c! M4 q6 c7 x' l 视频 4 d; z8 ?$ {, n1 ?7 K9 Y知羽,意匠,爱维,金夫人,相册软件,相册模板,相册制作,平面素材模板,QQ聊天宝典,QQ经典表情,QQ头像大全,软件下载,网络技术,游戏天堂,mm贴图,影视动漫,视频,操作系统1.质量优先。2.采用平均位率(VBR)3.视频平均位率不得低于原视频位率或太低(建议6000及以上,最高限制8000就好,高了没用,反而不被DVD播放机支持) ) F5 T4 m) i9 f( N2 _; U相册|贴图|音画|下载|模板音频" ]9 b5 p* O9 g3 f, z' D+ i 音频位率保持在128以上即可,推荐224.相册|贴图|音画|下载|模板: M! p8 o) i9 i# f$ s! Q7 X 3 o. \3 \/ N) d. T 这样输出的mpeg-2文件几乎和原AVI没什么区别。有人说质量不好,关键还得看你生成的AVI文件质量的好坏,因为每进行一次转码或压缩,其质量活多或少都会被降低,所以要想得到高质量的DVD,从制作SWF开始就得保证其优质的质量。最关键的是在SWF转换成AVI时你所选择的视频压缩编码器及其参数的设置尤其重要。希望这些能解除制作待腻子相册新手们的疑惑! 小日本压缩的画面质量提高秘诀! 大部分人 用 TMPGEnc 将 AVI 转 SVCD,VCD 的人必犯的严重错误.....设定! 一般人往往没注意 Y/C 伸张的问题,导致转出来的纯白 (235,235,235) 在计算机 屏幕上看起来就不是纯白,纯黑 (16,16,16) 在计算机屏幕上看起来也不会是纯黑 。因此在计算机上看,会觉得颜色变淡,好像照上了一层白纱,所以会觉得对比不足(最亮和最暗的差距缩小),不如原始档看起来漂亮。 通常转 DVD 在 DVD2AVI 汇出 d2v 的时候都会做好 Y/C 伸张(YUV->RGB 设在 PC Scale),所以再交给 TMPEGnc 时压缩设定中不能勾选进阶设定>量子化行列( Quantize matrix)底下的"Basic YCbCr ?出力"(Out YUV data as asic not CCIR601),这样 TMPGEnc 压缩时便会做 Y/C 压缩,压出来的颜色、对比才 会正确。 但 AVI 转档的时候就要相反,因为 AVI 本身数据压缩为 16~235,如果没有要对 画面做修改,则不必做 Y/C 伸张,但是压缩的时候必需要勾选进阶设定>量子化行列(Quantize matrix)底下的 "Basic YCbCr ?出力"(Out YUV data Basic YCbCr not CCIR601),这样 TMPGEnc 压缩时便不会做 Y/C 压缩,压出来的颜色、对比才会正确。若要对画面做修改,必须使用 Descale CCIR601 这个滤镜,把 Luminous, Chroma 两个选项都推到 255(也就是做 Y/C 伸张),然后才做其它的编辑动作。Descale CCIR601 的顺位要排第一位。然后压缩时直接压缩( "Basic YCbCr ?出力"此时就不用勾了)便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OK...以上算是小小的结论.. Y/C 伸张及压缩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可以决定你转出来的东西颜色鲜不鲜艳! 如果你看得懂我以上所说的... 那你不是老早就注意到... 不然就是虽然你设定错误但你也知道该怎么修正了... 可是如果你看不懂... 表示你就是那 99% 设定错误的人且不知如何修正... 那请仔细看以下的详细的解说... 以下为一位前辈的文章,因为写的很浅很清楚了,没任何概念的人都会懂! 所以特别收录: (我知道很长,但请耐心看完,绝对对你有帮助!) DVD/VCD/DV 等使用的 MPEG/MJPEG 压缩,的 YCbCr 格式,是遵循 ITU-R BT.601 的建议,其数据范围(动态范围)为 Y(亮度)16~235,C(色度)以 128 为中心代表无色,范围 16~240。做处理和显示的时候,YCbCr 要转为 RGB, 其范围为 16~235。但是计算机屏幕上,纯白的点,其 RGB 值为 (255,255,255), 纯黑的点,其 RGB 为 (0,0,0)。所以 MPEG/MJPEG 所记录的纯白 (235,235,235) 在计算机屏幕上看起来就不是纯白,纯黑 (16,16,16) 在计算机屏幕上看起来也不会 是纯黑。因此 DV 录下来的东西,拿到计算机上看,会觉得颜色变淡,好像照上了 一层白纱。同时因为数据范围(动态范围)缩小为 16~235,而不是全范围(Full Scale)0~255,所以会觉得对比不足(最亮和最暗的差距缩小),不如在电视上看漂亮。 所以在计算机上看、编辑 DV AVI,必需要先做 Y/C 伸张,也就是将 Y/C 的动态由原来的 16~235 扩展到 0~255,然后转为 RGB 0~255,这样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 颜色才会是正确的。以此为基准作颜色校正、各种滤镜处理,出来的结果才会是 正确的。经过 Y/C 伸张以后,然后才作各种的编辑。最后要压成 DVD/VCD/DV 的时候,因为仍然是存成 MPEG/MJPEG 格式,数据范围还是 16~235,所以已经做过Y/C 伸张的影像在压缩之前,必须先做 Y/C 压缩,把目前 RGB 0~255 的资料压 缩为 16~235,然后转为 YCbCr 16~235,这样才会正确。不然超过的资料在转为 YCbCr 16~235 的时候会被削掉(clipping),对比、颜色会完全错误。 如果没有编辑、修改画面的必要,只是要将 DV AVI 直接做成 DVD/VCD,则可以不必做 Y/C 伸张,直接压缩为 DVD/VCD。此时数据没有做过 Y/C 伸张,所以压 缩的时候,不可以再做一次 Y/C 压缩然后压 MPEG,否则做好的 DVD/VCD 即使在电视上播放,对比、颜色也会是错的。 总结: 原始数据以 MPEG/MJPEG 储存,为 Y/C 压缩过的数据,修改编辑时需先做 Y/C 伸张之后再修改。若做过 Y/C 伸张,压缩时需做 Y/C 压缩,出来的画面才是正 确的。若没做过 Y/C 伸张,压缩时不可以做 Y/C 压缩,出来的画面才是正确的 以 TMPGEnc 这个压缩软件为例,压缩时预设是接收 0~255 的 RGB 数据,先做Y/C 压缩,然后才压 MPEG。所以如果是 YCbCr 16~235 的数据要对画面做修改, 必须使用 Descale CCIR601 这个滤镜(CCIR601 就是 ITU-R BT.601,CCIR 是 ITU 以前的名字),把 Luminous, Chroma 两个选项都推到 255(也就是做 Y/C 伸张),然后才做其它的编辑动作。Descale CCIR601 的顺位要排第一位。然后压缩时直接压缩便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如果没有要对画面做修改,则不必做 Y/C 伸张,但是压缩的时候必需要勾选进阶 设定> 量子化行列(Quantize matrix)底下的"Basic YCbCr ?出力"(Out data as Basic YCbCr not CCIR601),这样 TMPGEnc 压缩时便不会做 Y/C 压缩,压出来的颜色、对比才会正确 总结: 如果原始数据是 YCbCr 16~235 有做 Y/C 伸张的话,压缩时直接压缩就好,不能 勾选 "Basic YCbCr ?出力"。没有做 Y/C 伸张的话,压缩时必须勾选 "Basic YCbCr ?出力"。 第二个问题,压缩软件压缩时,是否会先做 Y/C 压缩? 如 MS MPEG-4 Codec,DivX Codec,XviD Codec 这几个 Codec 都是假设收到的 数据是 0~255,会先做 Y/C 压缩的动作。那么其它 Codec 和压缩软件呢?这个 也必须要做实验确认才能确定。 唯有解压缩和压缩的转换式能正确搭配(做过 Y/C 伸张压缩时就必须做 Y/C 压 缩,没做 Y/C 伸张压缩时就不可以做 Y/C 压缩)最后压出来的成品才会是正确 的。 以上或许有人看得雾煞煞... 那我稍微再做个简单的说明(至少字比较少)... Y/C 伸张是将数据范围(动态范围)扩展 Y/C 压缩是将数据范围(动态范围)缩小 DVD/VCD/AVI 所纪录的数据范围(动态范围)都是 16~235(纯白 235 纯黑 16) 电视上显示的数据范围(动态范围)是 16~235(纯白 235 纯黑 16) 而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范围(动态范围)是 0~255(纯白 255 纯黑 0) 但 TMPEGnc 预设接收的数据范围(动态范围)也是 0~255(纯白 255 纯黑 0) 当压缩时为恢复 DVD/VCD/AVI 的数据范围预设会做 Y/C 压缩(0~255>16~235) 所以当 TMPEGnc 读取到 DVD/VCD/AVI 的数据时会以为数据范围也是 0~255 结果压缩时照预设也做了一次 Y/C 压缩(16~235>小于 16~235)... 导致数据范围小于 DVD/VCD/AVI 规定的 16~235 由于电视上显示的数据范围是 16~235 因此你在电视上看会觉得颜色变淡,好像照上了一层白纱 因为所记录的纯白(小于 235)看起来不是纯白(255) 纯黑(大于 0)看起来也不是纯黑(0) 同时因为数据范围(动态范围)小于 16~235 所以会觉得对比不足(最亮和最暗的差距缩小) 同样的道理 在计算机屏幕上观看 DVD/VCD/AVI 时 为恢复计算机屏幕的数据范围,显示卡和软件预设会做 Y/C 伸张(16~235>0~255) 根据上述状况,若观看用 TMPEGnc 压出资料范围小于 16~235 的 DVD/VCD/AVI 此时显示卡和软件预设会做的 Y/C 伸张将导致[小于 16~235]>[不足 0~255] 一样会产生对比不足(最亮和最暗的差距缩小)的情形! 所以结论就是我一开始所说的,AVI 转档的时候,因为 AVI 本身数据压缩为 16~ 235,如果没有要对画面做修改,则不必做 Y/C 伸张,但是压缩的时候必需要勾 选进阶设定>量子化行列(Quantize matrix)底下的 "Basic YCbCr ?出力"(Out YUV data as Basic YCbCr not CCIR601),这样 TMPGEnc 压缩时便不会做Y/C 压缩,压出来的颜色、对比才会正确。 最后我相信有人会问 TMPEGnc 里 Descale CCIR601 这个滤镜在哪里? 设定(TMPEGnc 程序主画面右下角"设定"按钮)>进阶>自订色彩修正(该页面下方的滤镜中)点两下进入>新增>模式选 Descale CCIR601>"明亮"跟"色度" 都推到底(255)>"启动滤镜"打勾>按"确定" 另外何时需要用的此滤镜呢? 基本上只要你读取 TMPEGnc 的各项模板后,在[设定(TMPEGnc 程序主画面右下角 "设定"按钮)>进阶]这个页面下你有变动到的话,建议一定要加此滤镜!原因上 面已经说了! 后记: 其实笔者也是后来才知道 Y/C 压缩与伸张观念对转档的严重性,经实验结果发现 真的效果差非常多,我也知道玩 AVI 转 SVCD/VCD 的人很多,所以特此写一篇教学,希望各位读者看过以后别再犯此错误! 如果是要输出VCD喃,还是桥接TMPGEnc 4.0 XPress (小日本)强些,桥接Canopus ProCoder3.05.91.00输出DVD最好,多次试验结果。
/
本文档为【视频常用格式及参数设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