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我走着走着就明白了

2018-08-05 5页 doc 16KB 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我走着走着就明白了我走着走着就明白了 20年前在台基厂机关工作,上下班有班车到方庄小区的住处,那年头有小车坐是一种待遇,能有班车也是一种幸福,特别是早晨上了班车就意味到了班上,几点进大楼都没有迟到那码事儿了。别人都觉得好,可在我这儿有一点问题,就是班车的窗太封闭。我在30年前初中的时候,去宋家庄北京市制革厂学工,车间热外面冷,几次感冒患了支气管炎,后来冬天就多了个毛病,走到哪儿就怕空气不流通,憋气。班车是不爱坐,有时连公交也免了,走路回家 怎么走,从台基厂往南经过现在的祈年大街,买一张天坛公园的月票,进去选择一个继续往南的方向走,或经过七星...
我走着走着就明白了
我走着走着就明白了 20年前在台基厂机关工作,上下班有班车到方庄小区的住处,那年头有小车坐是一种待遇,能有班车也是一种幸福,特别是早晨上了班车就意味到了班上,几点进大楼都没有迟到那码事儿了。别人都觉得好,可在我这儿有一点问题,就是班车的窗太封闭。我在30年前初中的时候,去宋家庄北京市制革厂学工,车间热外面冷,几次感冒患了支气管炎,后来冬天就多了个毛病,走到哪儿就怕空气不流通,憋气。班车是不爱坐,有时连公交也免了,走路回家 怎么走,从台基厂往南经过现在的祈年大街,买一张天坛公园的月票,进去选择一个继续往南的方向走,或经过七星石或经过斋宫,出南门沿护城河往东,见着玉蜓桥再向南就是方庄小区。应该说天坛、南护城河有太多儿时的记忆,现在想起来又添了些许中年的痕迹。比如说这护城河吧,70年代河堤还是天然的泥土,水清澈见底,可以捞到小鱼蝌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景泰桥到玉蜓桥护城河靠南这边,是有名的花鸟鱼虫古玩杂货市场,捡漏的机会不亚于潘家园,现在这里被改造成现代化的小公园,热闹的气息反而没有了。想象社会进步,有时会关注一些“符号”,北京护城河的改造就是水泥护堤加上铁栏杆,当财政富裕到可以把河底都 变成水泥板,过去护城河的味道就完全没有了。如果只是形式上的“面目全非”也就罢了,其实这样的改造是违反科学规律的,人们忘记或者真的不知道水是离不开泥土的,离不开有泥土就有的河边的芦苇、河里的水草,在那样环境中流动起来的水才是活水,否则就是死水一潭。写到这儿忽然想起了李人的小说《死水微澜》,嗨,哪儿跟哪儿啊 把水和泥土隔开的最极端的做法,当数圆明园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用“塑料布”一类的东西满铺在湖底,说是怕把注进去的中水从下面漏掉,据说后来改变了。再看天坛,过去皇帝为了祭好天,营造用心良苦,现在是歪打正着给我们留下一片清新之地,养人。北京南护城河一带的百姓还是有福的,从东到西数过去,龙潭湖公园、龙潭西湖、天坛公园、先农坛、陶然亭公园、大观园及消失了的青年湖,谁敢说北京的南城不好, 说说已经消失的宣武“青年湖”,建国后北京凡是挂上“青年”俩字的地方,和我们这一代人都能扯上点关系。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是我们经常去的一个天然游泳场,同样的情景现在夏天几乎见不到了,那时候北京南城的陶然亭公园、龙潭湖公园有,北城的后海有,西边的玉渊潭有,更远的颐和园有。和的人工泳池比,那时的许多人更喜欢天然的,空间大,水干净,尿素绝对没有超标,也没有伤人的氯气,实惠。现在有人跑到京密引水渠去游泳,属于非法行为;如果 去保留下来的护城河通惠河游泳,属于自己找病找死。不过形容这一行为的词还比较北京――野泳。干这事的人,十有八九不是老炮儿就是刚进京的生瓜蛋子,而作死的更多是后者 过去宣武区的这个青年湖,曾经是金中都的太液池、鱼藻池,再往上可以追溯到辽代。地方应该是现在广安门外的鸭子桥北里,一千多年前契丹人在附近修建了陪都南京城,子城内辟有瑶池,岛上有临水殿。12世纪初女真人赶跑了契丹人,将南京城改称中都城,不仅把城的东西南三面外扩三里,还斥重金修建皇家御苑,将原来的瑶池改建为鱼藻池,西北部的水域成为西苑,又称同乐园。据《大金国志》有“西至玉华门,曰同乐园。若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皆在于是”的记载。辽金时期这里又称太液池,其功能犹如元明时的北海和中南海,属于风水宝地 13世纪蒙古人来了,铁蹄踏破中都城,城内建筑几乎被大火烧尽,瑶池自然也难逃厄运,幸运的是一盆净水还在。元朝,被称为南城的中都城几乎就是一个废城,到了明代才渐渐有人户进入。这时的鱼藻池早已经是美人迟暮,化身为平民之地,被叫作“南河泡子”。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京张铁路,把椭圆形的鱼藻池切去三分之一,变成马蹄形。1915年,双和盛啤酒厂又在残存的岛上修建了小洋楼,在新中国建立后被政府接管。上世纪60年代,菜户营乡的农民还在岛上开荒。后来宣武区政府将二三十亩水域修了青年 湖公园,北半部建成露天游泳场。它的西边墙外就是广安门外铁路货场,来来去去的蒸汽火车是一道独有的风景。后来改革开放,货场曾经为北京的经济和百姓生活作过特殊的贡献;再后来马连道这一块能成就茶叶一条街,离货场近是很重要的原因。上世纪80年代,一个开发商把鱼藻池遗址圈了起来,在岛上修了个“御花园”,心思用得不是地方就烂尾了。据说为了保护这个历史遗迹,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在九十高龄亲自题写了《金中都鱼藻池遗址简介》的碑文,这里也被确认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的发展总是留有遗憾,比如永定门的复建,别的毛病咱不好说,新建的城楼两边搞不锈钢栏杆真的是不搭。更恐怖的是它北面的一大片绿地,算是无中生有吧,中轴线上的前门前的这条天街,到天桥到天坛西门永定门,新的新得离谱,旧的惨不忍睹,让人想不出它的未来 不管有多么失落的心态,我还是愿意抽空去这些地方行走,因为总能勾起些往事。比如前门大街上的油漆店,各色的调和漆曾经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温暖的色彩;百货店里的毛线曾经是千千万万妇女情感的寄托;帽店、丝绸店、鞋店、茶叶店、中药店、文具店、体育用品商店等等,不用说字号你可以随便去想。记得在知识极其匮乏的年代,前门大街上的中国书店,摆得最显眼的现在印象依旧深刻的一本书是《南方来信》,关于越战的,我从文字里第一次感觉到战争的残 酷。大栅栏街里的新华书店,最厚重的书是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说到自己的文学启蒙想绕过它去不可能呀。现在积累的书越来越多,想去把这几部书找出来都不容易,静心去读更成了一种奢望 只要你有老城经历就会触景生情,看到老城的格局变化太大又会触景伤情。前门鲜鱼口这一片改造修复,前前后后多少年了咱说不清,知道的有个台湾街,火了一阵就水土不服,经营北京特色食品小吃的多少也变了味道,属于什么能挣到钱就干什么,“高大上”的老百姓轻易不进,低端的最后也维持不下去,总是赔钱只好关门。现有的商铺空置,后面还有新盖的,前门大街西边属西城区的地界,大栅栏到廊房几条这一片,新的有北京坊,招商给了不少优惠,如火如荼。朋友的一家西餐店“祖母的厨房”也进入了,位置好到坐在二楼喝咖啡,可以看到前门楼子,望到天安门广场。在煤市街北口有新修的月亮湾景观,据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演义故事,这里是内城墙护城河所在地,上世纪60年代,前三门护城河都被改成了暗河。从月亮湾景观的中间有条路向南,正对的是新修复的劝业场的后门,两边是保留下来的近代银行建筑旧址,也属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大栅栏设计社区于9月26日在劝业场开幕,老字号购物节也在国庆节期间开始,20余家企业推出40项活动,把促销、展览、体验、拍卖融合在一起。市民和游客能亲自感知传统文 化的魅力,如手工盘扣、中药制作、纳千层底布鞋 笨手笨脚,“大国工匠”的活计是跟不上了,整口吃的不费劲。一家存在多年的爆肚档口一天到晚是顾客盈门,那天和老婆去吃了一回,一碗肚仁一碗普通的爆肚花了70块,觉得是物有所值。出大栅栏西口天已经黑了,想着去杨梅竹斜街走走,那里可直接通到琉璃厂。这胡同三年多没来,朦朦胧胧中看出不少变化,总希望它别是锣鼓巷五道营的复制品。作为北京设计周的重要分会场,这里和北京坊展示了建筑、设计、艺术、历史、文化等多领域的上百个创意项目。热闹是一时,沉淀是长期,前门外历史上有许多旅馆客栈,很多到今天还充满了活力,其实这就是它的独特优势,更大优势是天安门近在咫尺,和琉璃厂几乎是一体 那一晚看见杨梅竹斜街上的青云阁有了灯光,虽然里面还没有什么经营,但好像鲁迅先生应该还在里面闲坐、抽烟、喝茶。如果能在这里住上一晚会有多好,或者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经过,走着走着也就明白了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
本文档为【我走着走着就明白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