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2017-09-19 13页 doc 33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doc】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 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25卷第5期 2005年10月 成宁学院 JournalofXianningCollege Vo1.25,No.5 Oct.2005 文章编号:1006—5342(2005)05—0042—03 压缩”历史时问”与透视”轮回把戏”: 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刘勇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系,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鲁迅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一...
【doc】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doc】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 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25卷第5期 2005年10月 成宁学院 JournalofXianningCollege Vo1.25,No.5 Oct.2005 文章编号:1006—5342(2005)05—0042—03 压缩”历史时问”与透视”轮回把戏”: 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刘勇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系,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鲁迅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刻意地贬抑了”历史时间”对小说动作和人物性格的渗透和 介入.这种叙事方式,既不同于无时间性的古典叙事,也不同于将历史时间作为小说动作的本质推动力的现代叙 事,他独自发展了一种充满反讽的叙事方式:通过贬低或取消历史时间,来激发人们拉开中国历史时间的热望. 关键词:鲁迅;小说;历史时间 中图分类号:1210.6文献标识码:A 鲁迅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刻意地 贬抑了”历史时问”对小说动作和人物性格的渗透和介入. 这是指:由”历史”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风俗和人们的思维方 式,价值取向等的变迁,对鲁迅小说的动作和人物性格变动 的推动力,几乎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自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在迄今几十年的鲁迅接受 史上,已有许多研究者用不同的文艺学方法,以不同的论述 语言揭示并分析过鲁迅叙事方式上的这一特征.特别是当 代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十分深刻独到的分 析.他指出,”时间,在<呐喊》和<彷徨》中也是被大大压缩 了的.”他还运用叙述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鲁迅小说 文本的时空结构”,认为鲁迅小说文本内部交织着两种时间 观念,其中之一就是”只有’转换’意识而没有’发展’观念 的社会群体的时间观念”.总之,王先生深入细致地描述 和分析了鲁迅在处理时间,情节,人物,环境等叙事要素及 其相互关系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但这并不等于说就不再有从其他角度进行阐释的余 地——特别是对鲁迅这样的作家来说.至少,我们还可以 追问鲁迅所压缩”时间”究竟所指为何?鲁迅小说叙事上 的这一特征,与他对中国”历史”的独特感受方式有何内在 联系?其次,如果将鲁迅小说叙事上的这一特征放在世界 文学叙事方式大的演变历程中来审视,它又有何特殊之处?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还可以依托鲁迅叙事特征的论题,作多 侧面的展开. “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中国无关” 鲁迅小说对”时间”的特殊处理方式,与鲁迅的一个独 特而鲜明的体验密切相关.这就是,当鲁迅将目光投向中 国历史时,往往觉得”时间”这一历史叙述的基本要素是几 乎可以一笔勾销的.他曾说:”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 情,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 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中国无关.”L3这种”无关”的最普 遍现形式就是,中国历史总处于破坏一震动一修补老例 的循环之中.因此,鲁迅认为修史时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 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是”措辞 太绕弯子了”,”更直截了当的说法”是将中国历史归结为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 循环.L4此外,所谓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中国文 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宴席”,并且这宴席 “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派排到现在”;以及中国的奴才式破坏 和盗寇式破坏,都”与建设无关”等论断,就其实质,与”时 间的流逝,独与我中国无关”是一回事.查鲁迅创作<呐 喊》和<彷徨>前后的杂文和散文诗,类似的论断可以说是 相当密集,俯拾即是的. 那么,鲁迅所谓”时间的流逝”究竟所指为何?只要将 鲁迅的这些论断与黑格尔,马克思有关中国(东方)社会停 滞的论述和分析作一比较,就会看到,这里的”时间”是有 着相当严格的规定性的.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曾指出,中国 历史虽有表层的改朝换代,但在生存原则,生产方式等层面 上,并没有质变意义上的”历史”.如黑格尔就认为中国是 “仅仅属于空间的国家——成为非历史的历史”,因为中国 的”生存原则也不必有什么变化”,”它只是重复着那终古 相同的庄严的毁灭.那个新生的东西,凭藉勇敢,力量,宽 大,取得了先前的专制威仪所占有的地位,随后却又走上了 衰退的老圈子.这里所谓衰退,并不是真正的衰退,因为在 这一切不息的变化中,还没有任何的进展.”马克思也指 出,中国传统社会被周期性的土地兼并与均田(农民起义) 的循环所控制,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并无”建设工作的萌 芽”.因此尽管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动荡不安,但”这个社会 基本经济成分的结构,并不被政治范围内发生的风暴所惊 动.’’ ?收稿日期:2005—04—06 作者简介:刘勇(1966一),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系讲师. 第5期刘勇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 的一个重要特征43 一 眼即可看出,这些论述与鲁迅关于中国历史的看法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以笔者有限的视野来看,似乎没 有证据表明鲁迅受到了这些论述的直接影响.不过,一旦 我们看到这些对中国历史”停滞”的论述,是建筑在特定的 历史观之上的,我们就会意识到,鲁迅大可不必直接受到这 些论述的影响.黑格尔和马克思之所以将中国历史的”停 滞”作为他性来感知,是因为他们都认为人类历史本应是一 个合目的,合规律的发展过程(尽管他们的观念基础迥然有 别),也都强调只有当生存原则或生产方式发生质变之际, “历史”才真正地展开.由于中国的社会深层结构停滞不 前,也就没有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在此意义上,中 国是”仅仅属于空间的国家”.这种强调”发展”的历史观, 作为西方近现代文化一个标志性特征,并不仅仅在黑格尔 和马克思的论着中得到了表达,它还以不同的理论形态和 理论语言,在西方不同的论着中反复出现,其中对中国近现 代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是进化论.鲁迅曾深受进化论的影 响,对”进化”的渴求构成了他审视中国历史时的一个基本 的思想情绪.就个人经验来说,鲁迅也经历了数次变革和 革命,看惯了”皮毛改新,心思依旧”的把戏,在内心深处留 下了浓重的焦虑阴影. 这也就是说,鲁迅是站在现代历史观的立场上来审视 中国”历史”的,因此他自然就认为,只有在生存原则等社 会深层结构上有了进化和发展,”时间的流逝”才会与”我 中国”有关.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笼统地谈鲁迅小说 的时间形式.借用巴赫金的有关术语,可以说,鲁迅所谓 “时间的流逝”里的”时间”,既不是指描述”人生道路上的 基本因素”(出生,童年,学生时代,结婚,转折点,工作,死 亡等)的”传记时间”,也不是指描述一代又一代人随年龄 增长而反复出现的人生经验变化的”循环时间”,而是指 “世界根基”发生变化的”历史时间”.相应地,鲁迅在小说 中压缩的”时间”不是别的,就是这种”历史时间”. “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可见,鲁迅在思考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时,常常拨开 时间的迷雾或干脆取消中国历史的时间性,迅速敏捷地洞 见其某些隐秘的内核.为此,鲁迅常常把中国历史转化为 一 幅幅形象感极强的画面.为人们经常称引的所谓中国文 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宴席”,是扭曲和吞噬 新思想的”染缸”,是”瞒和骗的大泽”等,都明显带有这一 思维特征.这一思维特征对鲁迅的小说创作具有原则性的 意义.首先,它使鲁迅偏重于开掘中国社会历史那”仅仅属 于空间”的一面,也就是停滞和循环的一面.或反过来说, 在鲁迅的小说世界里,我们很难找到描写新文明因子生成, 壮大的题材和主题.其次,这一思维特征使造型艺术的手 法在鲁迅小说的叙事方式上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表现的就是中 国封建文明”吃人”本质的主题,而这一主题就是通过取消 历史时间来呈现的.因为”狂人”发现,中国的历史”没有 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 ……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在谈到创作《阿Q正传》的成因时,鲁迅又明确提出,他是 想通过这部作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因 为中国老百姓”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头底 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7J也就是说,作品是依据造 型艺术的原则来塑造阿Q的.体现在叙事方式上,就是戏 剧化场景在作品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这些场景之间并 不是由”发展”的逻辑加以联结的,不妨说,将这些场景联 结在一起的,是所谓”传记时间”或干脆是”正传时间”.作 品涉及的”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 “革命”,”大团圆”等,的确只是阿Q”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因 素”.鲁迅并不关注”国民的灵魂”的生成史及当下的变 迁,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已经完成,定型的文化积淀物来把握 和处理的.针对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没有体现出时代性,鲁 迅指出:”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 或一时期,但我该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 后,或者竟是-_-十年之后.”3](他在引用了当时报纸 的一段行刑的新闻后还这样说:”假如有一个天才,真感着 时代的心搏,在十一月二十二发表出记载这样情景的小说 来,我想,许多读者一定以为是说着包龙图爷爷时代的事, 在西历十一世纪,和我们相差将有九百年.”3可见,鲁迅 几乎是执拗地要在当下现实里洞察出过去的阴影.事实 上,《阿Q正传》的确是以”画”的方式来塑造阿Q形象的, 虽然作品提及了辛亥革命,但这一历史事件并没有在根本 上渗入到阿Q的内在世界,也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那早已定 型的”精神胜利法”.作品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地展 示”精神胜利法”的不同侧面和不同表现形态.从根本上 说,阿Q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一样,就是”精神胜利法”本 身,没有丝毫的内在自主性:他们根本就没有怀疑和超越环 境的精神自觉和精神力量.他们的相互关系并不构成推动 阿Q内在世界变动的”动作”,而只是提供一个个展示”国 民的灵魂”的舞台.总之,他们共同构成了一组外在于历史 时间的”国民的灵魂”画像. 以”画”的方式来展开叙事,在鲁迅其他的许多小说, 如《风波》,<示众》等之中,也是一种根本的艺术手法.这 些作品主要是由具有自足审美价值的场景构成的,这些场 景几乎没有历时性,正如王富仁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作品所 做的,”正像一个画家在创作图画时所做的.画家一笔一笔 画下去,是有时间先后的顺序的,但最后完成的却是一个没 有时间先后顺序的画面.这个画面没有时间性,而只有空 间性.”王先生还特别指出,虽然<风波》涉及到了政治事变 前后人们心理上的波动,但风波发生前后”鲁镇没有任何变 化,它(指《风波》——引者)完成的只是一个场景描写.” f2(P680—68I1 “用了这许多好材料,难道竞不过老是演一出轮回把戏 而已么?” 也正就在这一点上,鲁迅小说的叙事方式,与西方近现 代现实主义小说有了重大区别.卢卡契指出,西方古典叙 事文学里”人们和命运都没有被时间所触动;这种时间没有 自己的动态.”虽然这些作品也涉及到人们的生老病死,但 这种”自然机体的时间”在叙事里的作用”仅仅在于以明了 的方式表达一项事业或一种张力的大小.”而近现代现实主 义小说将时间作为了”崇高的叙事诗情感的载体”.站在 整体性原则的立场上,卢卡契强调作家应在历史发展的动 态过程中表现小说人物性格的变动.因此,他高度推崇巴 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小说创作,因为他们笔下人物的 命运都与急剧变化的社会风俗紧密地交融在一起,或者说, 他们将自己笔下的人物放在了正在迅疾展开的”历史时 成宁学院第25卷 间”里,使”历史时间”成为了小说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变 动的真正推动者.卢卡契还特别指出,要戏剧化场景中展 示时间性是徒劳的,他告戒小说家切莫依据造型艺术的原 则展开叙事,以免使叙事”转变为冲掉于人重要的一切的浮 世绘.”E91 那么,我们能否据此认为,鲁迅以”画”的方式展开叙 事,就冲掉了”于人重要的一切”呢?或者,能否因为鲁迅 的小说压缩了历史时间,我们就将它们与古典叙事等同起 来呢?显然不能.伊恩?瓦特曾指出,古典叙事采用”无时 间的故事反映不变的道德真理”,是因为那时的人们相信 “现实存在于无时间性的一般性之中”,而现代小说家之所 以要将对个人生活的描绘,放进”一个历史进程的更广阔的 全景图之中”,是因为他们获得了”一种更深刻的对过去与 现在之间的差别的认识.”【lol也就是说,古典小说家之所以 毫不在意历史时间,只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历史 时间而已.而鲁迅之所以压缩历史时间,却是因为他对历 史时间的力量有着深切的体会.受进化论的影响,他担心 中国有可能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被开除球籍,这是鲁迅的 “大恐惧”.因此可以说,鲁迅压缩历史时间,是自觉的而 非天真的.由于鲁迅关注的主要是中国历史和现实停滞和 循环的一面,因此,采用空间造型艺术,即”画”的手法,倒 更能揭示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那些”仅仅属于空间的”某些 本质特征,或者说,这恰好保留”于人重要的一切”.鲁迅 曾指出,本来”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 运”,但这历史”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 细来.”他还特另0指出,只要那些”决不攻难古人,动摇古 例”的”伶俐人”存在,”中国便永远免不掉反复着先前的运 命.”3J(可见,鲁迅之所以要”画”出”中国的灵魂”,就是 为了穿透”涂饰”和”废话”,”察出”中国历史的”底细”. 这绝不是为了”反映不变的道德真理”,恰恰相反,是为了 “攻难古人,动摇古例”,从而使中国免掉”反复着先前的运 命”. 鲁迅小说与古典叙事的另一重大区别,就是他彻底地 改造了所谓”传记时间”,”循环时间”等的文学功能.前面 提到,鲁迅的小说所压缩的只是历史时间,而所谓”传记时 间”,”循环时间”,不仅在鲁迅的小说中大量存在,而且是 他展开叙事的基本构架,如闰土就经历了从淳朴天真到懂 得”规矩”的过程,至于使闰土”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诸种 力量: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虽可以指特定时期 的社会环境,却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下层人们曾反复遭遇过 的生存处境.鲁迅曾多次揭示过这种生存处境的无时间 性,如”火从北来便逃向南,刀从前来便退向后,一大堆流水 帐薄,只有这一个模型.”?因此,闰土的变化,不过是 曾在中国一代又一代人随年龄增长而循环出现的经验变 化.但在鲁迅笔下,闰土的经验变化并不是表现他的成熟, 而是表现他精神上的麻木,表现他无法超越中国人一般宿 命的可怜而可悲的处境.同样,《阿Q正传》中的”传记时 间”,也不是为了”以明了的方式表达一项事业或一种张力 的大小”,而是为了多侧面地展示国民性特质.正是由于鲁 迅有渴望中国”进化”的深刻主观性,他的小说运用传记时 间,循环时间所展示的场景,就不再有向来的功能,如表现 一 个人的成熟,展现一种传奇事业的张力,而是具有了强大 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的功能,即揭示人物形象精神上的 麻木.读者会为鲁迅笔下的这些人物,在沉闷停滞的环境 里,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然后悄无声息地死去而感到震 惊.正因为如此,鲁迅笔下人物的”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因 素”才显得那么触目惊心,令人深思. 其实,综观鲁迅的小说,并非没有由历史时间推动的动 作,如涓生,吕纬甫,魏连殳的生命选择和人生命运,就与个 性解放,反抗旧道德的时代新思潮密切相关.而鲁迅笔下 的”狂人”和”疯子”的基本动作,就是反抗旧观念和旧秩 序.但”狂人”病愈后”赴某地候补”,实际上是认同了自己 反对过的旧秩序,而疯子惨遭旧势力的迫害.至于吕纬甫, 魏连殳的那些受历史时间推动的动作,也被旧的生存原则 所吞噬.在这方面,吕纬甫的命运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他绕 了一圈,又飞回原点.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这些新 思想,新观念所引发的动作,就仿佛是一潭死水里的一股气 泡,转瞬即逝,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宏大,悲壮的”历史意 义”,有的只是”很可笑,也可怜”的色调.可见,在鲁迅的 小说世界里,即使是让历史时间偶然露面,也似乎是为了反 衬中国历史和现实停滞和循环一面的力量. 这样看来,鲁迅的小说叙事方式,既不同于无时间性的 古典叙事,也不同于将历史时间作为小说动作的本质推动 力的现代叙事,他独自发展了一种充满反讽的叙事方式:通 过贬低或取消历史时间,来激发人们拉开中国历史时间的 热望.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似乎处处发出了这样的强烈质 问: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用了这许多好材料,难道竟不 过老是演一出轮回把戏而已么?”J( 参考文献: [1]王言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 <彷徨)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31. [2]王言仁.叙述学方法的鲁迅小说解读[A].冯光廉,刘增 人,谭桂林.多维视野中的鲁迅[c].济南:山东教育出 版社.2002.678—679. [3]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3. [4]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13. [5]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 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08—109,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3.10. [7]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82, [8]卢卡契.卢卡契早期文选[M].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2004.91. [9]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0.60. [10]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董红均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6,18.
/
本文档为【【doc】 压缩“历史时间”与透视“轮回把戏”:论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