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7-10-16 13页 doc 30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提要: 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预案让课堂更高效(课前) (一)要确定教学目标。 (二)诊断学习重难点。 (三)精选学习载体。 (四)创设学习情境。 (五)精心设计作业。 *备课的广义概念及要求。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上课) (一)识字教学。 (二)阅读教学。 (三)口语交际。 (四)习作教学。 *多元性评价。 三、抓主体性的阅读教学,促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上课) (一)读法策略。 (二)读乐策略。 四、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促进提高课堂教...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提要: 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预案让课堂更高效(课前) (一)要确定教学目标。 (二)诊断学习重难点。 (三)精选学习载体。 (四)创设学习情境。 (五)精心设计作业。 *备课的广义概念及要求。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上课) (一)识字教学。 (二)阅读教学。 (三)口语交际。 (四)习作教学。 *多元性评价。 三、抓主体性的阅读教学,促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上课) (一)读法策略。 (二)读乐策略。 四、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后) (一)课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二)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读得轻松,富有实效。 (三)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促课外阅读持续进行。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预案让课堂更高效。 从大的方面讲课堂教学预案包括:潜心钻研教材、用心研讨学习过程、精心设计作业三个方面。针对现阶段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预案细化,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提高课堂教学预案的有效性,来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要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二)诊断学习重难点。 一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教学精髓,如何处理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反映了教师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精心设计出每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一般性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体现出重点,怎样处理重点难点问呢, 讲课要突出重点。确定了重点和难点之后,在讲课的过程中对重点问题就要花费功夫讲清讲透彻。在时间的安排上要向重点倾斜,在时间分配上应比例稍大,在教学手段上应多方配合(如实验、幻灯、图表、模型等),做到重其所重,轻其所轻,以保证重点。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说明重点,要精选实例说明重点,对例子要精雕细琢,举例要恰当、简练,举例之后要进行。 对于难点,我们必须突破,这样才能更好保证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 1 (三)精选学习载体。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一位教师备古诗《赠汪伦》一课时,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一位教师备《花名歌》一课时,先是抓住城市绿化的扩建,人们能够接触更多的花卉,常常有些花叫不上名来,引出问题;后大量展示生活中的花卉及对应的名称。第三是网络资源。网络把整个世界缩小了,在课堂里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一位教师备《海底世界》一课时,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一部分,使得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对见过大海的学生也激起了新鲜之感。 (四)创设学习情境。 1、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生成。在预案中考虑的问题生成,主要还是预设性的,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如林老师在《长征》、《荔枝》等课的教学中,把质疑问难的环节放在学生预习中,并下发专门的“金思问”作业本,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自己写教学预案时则将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纳”了进去,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2、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即倡导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方法。值得提醒注意的是教学预案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单指写教案、做课前准备、搜集教学资料,也包括教师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对于后者,我们如何进行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过,那就是读书学习。 (五)精心设计作业。 在作业的设计上,我们还应照顾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分级设计作业。(A级优等生作业设计、B级中等生作业设计、C级后进生作业设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写教学预案时,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灵性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的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全面的语文实践,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如: (一)识字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字形结构,增强对汉字规律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按规律有序归纳所学生字。也可让学生给字找朋友,开展游戏识字,如汉字开花、汉字加减法、猜字谜等,还可以组织百字竞赛等。识用结合,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体会汉字在语言表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识写结合,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认识汉字的各种字体,感受汉字的字体美,引导学生在交流、评述、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进入文本、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享受学有所获的快乐。 (三)口语交际。 2 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模拟的生活情境,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提供不同的口语交际机会,可以是推荐型的“我很棒”、“我愿和你交朋友”、“谁的书最好看”;还可以是诊断型的“大家来帮你”。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学会规范说话、礼貌用语、耐心倾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习作教学。 教师可以以事情发展的线索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唤起流淌心底的情感,运用生动的文字表述情感,力求准确、具体、生动、形象。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做到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落实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所提出的: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评价的科学性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多维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参与评价过程,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在交流反馈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找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感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表示赞赏或委婉的批评给与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情倾向,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然后给与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立体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抓主体性的阅读教学,促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阅读教学,从教学时间来看占语文教学总量的70%左右。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从这一层面上讲,只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整个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必将有显著的提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读法策略。 读是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形成的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一般来说,读的形式及其目的、作用主要是: ——朗读:增强语感,加深体味; ——默读:提高读速,思考推敲; ——精读:深钻细研,融会贯通; ——略读:提纲挈领,观其大略; ——跳读:避轻就重,抓住要点; ——批读:圈点批注,品评褒贬。 根据各种读的特点和不同的文体,经过整合,引导学生要掌握的读书方法如下: 1、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如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通过朗读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运用略读,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通过默读、跳读,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揣摩特定环境中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风貌;通过精读、批读,分析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了解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技巧。 2、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以朗读、默读组合来扫除语言障碍,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及结果;通过精读、跳读分析典型事件或典型场面;通过朗读、批读体会人物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动,进而概括中心思想,弄清作者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3 3、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如《听泉》。通过朗读,读准读通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体味文章间的自然联系;通过跳读理清写景顺序、过渡方式及详略情况;精读重点段,体味段式特点,反复体会;运用朗读、批读参悟写景目的,学习写景技巧。 4、应用文:如《启事》。通过默读、画读理解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常用格式;通过跳读、批读体味应用文准确、简明、得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学会正确运用。 5、说明文:如课文《太阳》。运用朗读读通课文,了解概要内容;通过默读以理清说明顺序;通过画读、批读掌握说明方法;最后运用精读抓住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6、诗歌:如《江雪》。从朗读入手,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精读理解体会作品的形象,把握意境;反复朗读,品味艺术构思,理解其诗情画意。 这里提及的“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常伴随思、说、议、写等其他语文实践活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读”的训练中,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读乐策略。 “授之以渔”后,教师的任务似乎已完成,其实不然,我们还要使之“乐以渔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使每个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迷恋于一种艰巨而又激动人心的脑力劳动,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才算是完成了自己崇高的使命。具体方法如下: 1、巧妙引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2、创设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1)以情激情。实质是新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即在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存在着除知识技能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向多元的互动交流。因此,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乐于学习,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同生活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其中教师的语言是重要的渲染手段。很多能够驾驭语文课的教师,都是凭借其特有的语言魅力来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语言,引导学生学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并在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生情来激生情。其中,学生的特色朗读特别能起到渲染情感的作用。在朗读中,他们自主地被文章所吸引、所打动,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课文的境界中去,乐于深入学习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2)情境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或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形象的比喻;再或是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再现、角色表演的活动等,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3、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语文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了课程目标,其中第二维度就提出了展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方法”,其中一条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足以见得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学习是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使情感、能力得到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据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各层次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质疑解疑,由低到高一步步攀登,使学生从艰苦的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预习是学生自学,自己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学生预习首先接触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内容的钥匙,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能够统领,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能激发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学文的激情。 (2)引导学生在细读中质疑。 预习交流质疑后,教师应导向本环节学习目标,提示阅读方法或点拨思考角度,引导学生 4 带着疑问去自读课文,认识课文反映的客观事物,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预习时质疑:为什么说一根火柴发出的火焰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这个句子不理解,课文结尾句中的两个“幸福”不理解。学生自读前提示:抓重点,联系上下文,用心去体会;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几乎冻僵了,而对这个小小火焰,你会怎样,由于老师恰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读后很快提出疑问。随着阅读的加深,学生又读懂了新的内容,如小女孩每次擦然火柴的原因,之后可能产生新的疑问,教师应再次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再次自读解决。 (3)在精读中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是教师引导学生精确地把握文章重点部分的内容和层次关系,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了解表现手法和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文章要点。这一环节涉及的问题是教材的重难点,往往也是学生理解的模糊点,其中包括学生层层质疑后留下来的深刻问题。教师应对疑难点予以点拨,再引导学生自学,而对学生模糊而又提不出疑问的地方,教师应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再读重点段,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没有发现或提不出的问题。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第四、五次幻想的内容是重点段,学生细读后,虽有感悟,但只是浅层次的。第四、五次幻想与前三次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不解,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兴趣盎然,而后又产生许多疑问。如前三次没有写小女孩的语言,为什么这次写了,而且是叫起来的,前几次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而第五次却是毫不犹豫地擦燃一大把火柴,为什么,经过引导,学生思想开阔了,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激起探讨的兴趣。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展开自学讨论。这样,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4)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质疑、反思。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总结全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全文的内容、段与段的联系、表现手法等方面,能有所理解和感悟。对积极质疑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再质疑,提出不同看法,并寻找途径解决。另一方面,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体系统的理论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因此,在自主探究学习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所获取的知识,问一问: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我读懂了什么,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把零散的知识整理、提炼、形成体系,使学生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识策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从而增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痛快”之感。 4、善用鼓励的策略。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重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要求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才能使学生从以往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教师善用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滥用鼓励,以免对学生造成误导。因此,教师的鼓励要有一定的策略。 四、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可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一)课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内外的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和探究之中;还体现在课外结合课文进行拓展阅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 5 可以如下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课前预习创设悬念。 2、课中设疑展示成果。 3、课后总结拓展延伸。 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学生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势必流于形式、点缀或猎奇。当然阅读客体——文本的品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1、在同类题材处拓展: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后,学生陶醉于桂林山水展现出的美,非常想了解桂林其它景物特点和祖国名山大川的特点,于是明确课后进行“名山大川”为内容的拓展阅读。 2、在同体裁处拓展:《新型玻璃》等一系列儿童科普文章,都是运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一系列科普类的文章与此结构以及写作方法都比较相似,组织学生运用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来阅读这些文章,能使学生在运用中切实掌握这种读书的本领,以后就可以更快、更好地阅读类似的文章。 3、在有关背景处拓展:如《一夜的工作》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周恩来生平事迹知之甚少,即使知道也是较为零碎,很不全面的。为此,教师确定拓展阅读的方向是“伟人周恩来”,想了解哪些内容,便是本次阅读的相关主题了。 4、在文章作者处拓展:对一些名家写的文章可采用此法,如学习了叶圣陶的《荷花》后,阅读方向便是读一些叶圣陶先生写的其他文章,如《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等和一些写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从而更能了解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5、节选向全貌处拓展:比如学习了《三顾茅庐》,学生更想知道三国中一些故事,那么,教师提供的拓展阅读的方向便是整个《三国演义》。 (二)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读得轻松,富有实效。 “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如果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等于得到了“捕鱼的方法”,有了“点金术”,就获得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有效工具和基本途径,不仅一时得利,而且能终身受益。 当然,阅读方法因阅读目的和读物的特点而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跳读、批读等,不一而足。这些方法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进行科学的指导和严格的训练是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贯穿在这些方法中的一根主线则是善于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离不开思考,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过的东西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人生就是一个通过思考持续解决来自自身和外界各种问题的过程。 (三)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促课外阅读持续进行。 1、全校开展读书活动。在全校中开展读好书、建立书香校园活动,除确保全校学生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外,教师还应注意从以下四种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学完了《丑小鸭》可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3)推荐与写作要求相关的书籍。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报道,学习报道的写法。 2、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举行演讲赛、辩论会、朗读比赛、说话比赛、知识竞赛、写作比赛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使更多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增强了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总之,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取决于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而三维立体课堂是否和谐开展, 6 三维目标是否能切实落实,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与运用。本文所涉及的一些相关认识与教学手段也只是总结、提炼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还不成熟,仍需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地不断探索。 7
/
本文档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