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2018-01-07 25页 doc 51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0章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授课方式 课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5 (请打?) 时 安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排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方法及手段 改进设想(教学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过程) 第10章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第1节 工业产品产量统计 一、工业统计的范围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授课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0章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授课方式 课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5 (请打?) 时 安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排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方法及手段 改进设想(教学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过程) 第10章 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 第1节 工业产品产量统计 一、工业统计的范围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等。 为了掌握工业的概念,需要明确以下问题:工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可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工业与农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加工对象、生产过程和生产时间三方面;工业与建筑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品能否移动、生产场所是否固定两方面。 二、工业产品的概念 工业产品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直接有效成果。它必须全部符合下列限制条件: 1.工业产品生产活动的限制。工业产品必须是经过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生产活动的劳动成果,未经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自然资源和转售的原材料则不是企业的工业产品。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2.工业产品工业生产活动的限制。工业产品必须是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成果,工业企业非工业生产活动的成果,如农畜产品及厂外运输量等都不是工业产品。 3.工业产品直接成果的限制。工业产品必须是预期的成果,包括主产品、副产品和联产品,而不应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渣等。 4.工业产品有效成果的限制。工业产品必须是符合工业产品质量或产品设计要求的成果,废品则不属于工业产品。 三、工业产品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分类 工业产品按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实物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两类。实物产品是指工业生产活动的成果,表现为具有新的物质形态和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例如,把石油加工成煤油、汽油等。工业性作业是指一定时期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成果不提供新的使用价值,只是恢复或增加原有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是恢复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则为修理作业;如果是增加原有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则为加工作业。工业性作业与工业实物产品的区别在于: (1)是否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工业性作业的产出成果只是恢复或增加原有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工业实物产品则具有新的物质形态和新的使用价值。 (2)是否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或物理化学性能。工业性作业的产出成果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或物理化学性能;而工业实物产品则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或物理化学性能。 (3)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工业性作业只限于对工业产品进行个别工序或次要工序进行加工;而工业实物产品必须是对工业产品的多数工序或主要工序进行加工。 区分实物产品与工业性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工业性作业只按加工价值来计算,不包括被加工对象本身或修理对象本身的价值,而工业实物产品的价值要按全价计算。 2.按加工完成程度分类 工业企业实物产品按加工完成程度不同,可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三类。成品是指本企业生产的,在本企业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并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半成品是指在企业某一车间已加工完成,经检验合格入半成品库,需要在本企业其他车间进一步加工或装配的产品。在制品是指在车间尚未完工的产品。 工业性作业按加工完成程度不同,可分为已完工的工业性作业和未完工的工业性作业。 四、工业产品实物产量统计 工业产品实物产量是以符合工业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或外部特征并能体现其使用价值的实物单位所表示的产品产量。例如,原油的产量以“吨”表示,发电量以“千瓦时”表示等等。 1.工业产品实物产量统计的原则 (1)时限原则。期工业产品产量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产量。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2)质量原则。凡统计实物产量的工业产品必须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次品在统计时需要与合格品分开统计。 (3)入库原则。入库是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转移的分界线,只有已办理入库手续的工业产品才能统计为实物产量。 (4)《工业产品目录》原则。《工业产品目录》规定了计算工业产品实物产量的统计范围,统一了工业产品的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在统计产品实物产量时,必须按目录规定进行统计。 2.工业产品实物产量指标 工业产品实物产量指标按照汇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混合产量和标准实物产量。混合产量是指名称相同、用途相同但规格或成份不同的同类产品,按其实物单位直接相加所得的总产量。例如,把发热量不同的煤的产量直接相加所得总产量就是混合产量。 标准实物产量是把各种名称相同、用途相同的同类产品,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折合成某一标准规格或标准含量的产品产量。例如,把发热量不同的煤折合成每千克发热7 000千卡的标准煤。计算公式为: ,,标准实物产量,实物产量,折算系数 , 某产品的规格或含量折算系数, 标准产品的规格或含量 例如,把下列化肥折算成含氮100%的标准化肥。 表11.1 名称 产量(吨) 含氮量(%) 标准实物量(吨) 硫酸氨 20 000 21 4 200 氨水 40 000 15 6 000 尿素 5 000 46 2 300 硝酸氨 10 000 34 3 400 合计 75 000 — 15 900 混合产量与标准实物产量有不同的作用。混合产量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量,而标准实物产量则能确切地反映产品使用价值总量和企业生产工作总量,便于企业之间的对比。但是,标准实物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种产品只能有一种折合标准,并且它只能解决同类产品的综合问题。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3.工业产品品种统计 工业产品的品种是指使用价值基本相同的产品中,在性能和用途上有较大的差别,称为不同的产品品种。例如,黑白电视机与彩色电视机是电视机的两个不同品种,51厘米和64厘米彩色电视机为彩电的不同规格。工业产品品种的划分比较复杂,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参照工业产品目录来确定。 工业产品品种统计指标包括产品品种数、产品品种完成率和产品新品种替代率指标。产品品种数用来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的深度与宽度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高度计划性的要求,由生产调度职能部门进行产品品种计划管理的一种指标。根据计算的依据不同有两种计算方法: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完成计划的品种数 产品品种数计划完成率,,100%计划规定的品种数 各品种实际产值超计划部分不计(), 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程度,,100%各品种计划产值, 产品新品种替代率用来说明工业企业更新新产品的力度,体现工业企业产品组合变化的状态。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投产的产品新品种数产品新品种替代率,,100% 报告期停产的产品老品种数 第2节 工业总产值统计 工业产品的实物产量指标是工业产品产量统计的基本指标。但是,在实际统计中,由于各种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其产量不能直接相加。因而,需要借助价值指标反映工业企业生产总成果。 一、工业总产值的概念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一个工业部门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是这个部门或地区所属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总和,各工业部门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汇总则得到全国工业总产值。 我国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指标时,一般采用“工厂计算法”(简称工厂法)。“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为一个整体,按报告期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产值。“工厂法”包括要点如下:以工业企业为计算单位,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同一产品价值在各企业之间允许重复计算。 二、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1.成品价值 成品价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具体包括: (1)企业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2)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全价); (3)企业生产的、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等部门使用的成品价值; (4)企业自制设备的价值。必须检验合格,构成固定资产并入帐才计算产值; (5)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6)新产品价值。必须验收合格率入库才计算产值; (7)供出售的自制工具、模具等的价值。 2.已完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工业性作业按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本身的价值,但包括工业性作业过程中耗费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已完对外承做的工业品修理价值;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2)对本企业非工业生产单位承做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价值; (3)对外来材料、零件及未完制品所做的个别工序加工价值; (4)对外来产品所做的分装和分包工作的价值; (5)已完对外来零件、配件进行简单装配工作的价值。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但是还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价值,可以用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求得。生产周期在六个月以内的企业,这部分价值一般变动不大,可以略去不计。 从我国统计改革的实践看,1998年国家对工业统计方法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工业定期统计报表的统计口径由原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改为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现行工业总产值(新规定)的计算范围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成品价值+已完工业性作业价值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三、计算工业总产值指标的价格 计算工业总产值指标的价格有两类: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现行价格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出售工业产品的实际价格,即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当需要了解工业企业报告期产品的实际产值时,可以用报告期的现行价格来计算产值。 不变价格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统一制定在全国或一定范围内较长时期使用的价格。当需要研究工业企业在不同时期工业生产的总成果及进行动态对比时,需要将出厂价格固定在某一时期水平上,这时则要用不变价格来计算其产值。 不变价格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经过一定时期也需要重新制定。建国以来,我国工业产品的不变价格已经变动多次。 -1952年:除东北地区用1943年全区平均出厂价格为不变价格外,其1950 余各地区用1950年6月企业平均出厂价格为不变价格。 1953-1957年:以1952年第3季度全国统一的平均出厂价格为不变价格。 -1970年:以1957年1月1日全国统一的加权平均价格为不变价格。 1958 1971-1980年:以1970年第4季度产品出厂价格为不变价格。 1981-1990年:以1980年1月1日产品出厂价格为不变价格。 1991-2000年:以1990年第4季度平均出厂价格为不变价格。 2001年到现在: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 在对比不同时期不变价格产值时,需要用价格换算系数法和环比发展速度连乘法对不变价格进行调整。换算系数法是在不变价格变动年份,同时按两种不变价格计算当年产值,两者比值为换算系数,利用换算系数对产值进行调整后再对比。环比发展速度连乘法是把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起来,以计算定基发展速度。 计算某企业2003年与1998年相比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 表11.2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 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 环比发展 年份 算工业总产值(万元) 算工业总产值(万元) 速度(%) 1998 220.00 — —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1999 242.00 — 110 2000 278.30 — 115 2001 333.96 250.47 120 2002 — 350.66 140 2003 — 631.19 180 用换算系数法计算发展速度: 第一,将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98年的产值,调整为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 250.47220.00,,220.00,0.75,165(万元) 333.96 第二,计算2003年比1998年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 631.19 ,100%,382.54% 165 用环比发展速度连乘法计算定基发展速度: 110%×115%×120%×140%×180%=382.54% 四、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几个具体问题 1.包装器材产值的计算。一次性用的包装器材与被包装产品构成一个统一体,其价值已计入产品价值中,不再单独计算其产值。对于外购的多次性用包装器材不计算其价值;对于自制的多次性用包装器材,在完成生产后一次计入工业总产值中,以后回收再用时不再计算其产值。 2.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计算。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如果是已经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则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如果为自用则不计入工业总产值。 3.某些产品产值的计算。某些产品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可以包括企业自产自用的产品价值。例如,石油企业自采并进一步加工的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允许重复计算其产值。 五、工业总产值指标的缺陷 1.受工业产品中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工业总产值=C+V+M,其中C为转移价值。当V+M大体相当时,转移价值越大,工业总产值就越高,反之工业总产值就越低。 2.受组织机构变化的影响。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来计算,当把一个企业分解成几个独立的企业,或几个独立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时,都会影响到工业总产值的数值。 3.受专业化程度的影响。企业之间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工业总产值重复计算部分就越多。 4.工业总产值指标是生产性指标,不考虑产品的销售状况,反映不出产值增加而商品积压等现象。 例如,某企业国有企业报告期有关资料如下: (1)成品价值:用自备原材料生产成品80台,单价为3 000元/台。准备出售的半成品20台,单价为300元/台。自制设备6台,单价为2 200元/台。用定货者来料生产成品4台,单价为4 500元/台,其中来料价值为1.20万元。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2)工业性作业价值:对外修理车床共计0.40万元,为附属农场修理拖拉机共计0.16万元。 (3)转售电动机4部,每部200元。 (4)附属农场产品收入11.0万元。 (5)出售废料收入0.14万元。 (6)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1.7万元。 工业总产值=80×3 000+20×300+6×2 200+4×4 500 +4 000+1 600+17 000=299 800(元) 六、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工业销售产值的内容具体包括: (1)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的价值; (2)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3)对本企业基建单位、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工业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价值; (4)自制设备价值。 工业销售产值可以按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来计算。它与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区别:(1)包括的内容不同。工业销售产值包括对外和对本企业内非工业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而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则不包括。工业销售产值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则不包括。(2)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以是否收到货款为依据;而工业销售产值以是否销售出去为依据,一般按本期实际销售量来计算。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产品生产总量为计算依据的,不考虑是否销售出去;而工业销售产值以工业产品销售总量为计算依据,只要在本期销售的,不论是不是本期生产的成果都计入工业销售产值中。 在进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时,常用的指标有: 报告期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工业产品销售产值指数,,100% 基期工业产品销售产值 报告期现价工业销售产值工业产品销售率,,100% 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 报告期实际销售产值工业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率,,100% 报告期计划销售产值 第3节 工业增加值统计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 工业增加值也称工业附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953年,联合国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各国实际核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国内(国民)生产总值为衡量经济活动的总量指标。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算国内(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总和,而工业增加值是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我国近年来提出“绿色GDP”。它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该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75.75,。 二、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1.生产法 生产法又称投入法,它是从生产的角度,用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而求得的。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出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和提供的工业性作业的总价值量。它主要包括: 1)成品价值。成品价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加工,并检验合格入库的已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产品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统计时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它包括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及修理的加工费收入。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它是自制半成品、在制品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的差值。 (2)工业中间投入。包括外购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修理费、仓储费、利息支出、保险费、职工教育费等各种服务费。不包括外购产品和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工业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主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可根据会计科目归纳填报。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可从会计核算产品的成本项目中“直接材料”项取得。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的“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 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的办法倒算。 利息支出。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2.收入法 收入法又称分配法,是根据工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而设计的计算方法。它是将工业增加值的分配要素项目相加而求得工业增加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工 业固定资劳动者营业生产税 ,,,,增加值产折旧报 酬盈余净 额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那部分价值,即为补偿生产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由于从事生产活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及收入、实物工资及工业企业为劳动者个人支付的社会保险。这里的社会保险具体包括生产单位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劳动、待业、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 生产税净额是指工业企业向政府交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工业企业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以后的差额。生产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以及按规定缴纳的各种费用(如矿山资源补偿费)。生产补贴是指政府为控制价格或扶持生产而支付给生产部门的补贴,如价格补贴、亏损补贴等。 营业盈余是指工业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而剩余的部分。 从理论上看,生产法与分配法计算的增加值应该一致。目前,我国统计制度要求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但是由于生产法增加值计算较复杂,因而工业企业在计算增加值时又多采用分配法。由于实际工作中存在少统、漏算的现象,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往往是不相同的。这一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与加以完善。 三、工业增加值率 工业增加值率是报告期工业增加值与同期工业总产值之比,反映工业企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报告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率,,100% 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 例如,某企业2004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成品价值 3 500万元 (2)用定货者来料完成的工业品加工费 150万元 (3)定货者来料价值 80万元 (4)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60万元 (5)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外购原材 1 500万元 料价值 (6)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外购燃料、 100万元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动力价值 (7)支付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部门的货运费 200万元 (8)支付给其他物质部门的劳务费用 30万元 (9)支付给科研部门的科研费用 300万元 (10)固定资产折旧 80万元 (11)生产税净额 500万元 (12)劳动者报酬 820万元 (13)营业盈余 180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按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该企业2004年的工业增加值指标。 1.用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出=3 500+150+60=3 710(万元) 工业中间投入=1 500+100+200+30+300=2 130(万元) 工业增加值=3 710-2 130=1 580(万元) 2.用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80+500+820+180=1 580(万元) 第4节 工业产品质量统计 一、工业产品质量的概念 工业产品质量就是工业产品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所具备的属性。它可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类。 工业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工业产品的内在属性,具体包括: 1.性能。性能是指工业产品具有的物理、化学和技术性能。如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力、棉纱纤维的拉力等。 2.寿命。寿命是指工业产品的使用期限。如设备的使用寿命、钻井钻头的掘进尺度等。 3.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工业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与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一般指产品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持久性、零部件的耐磨性等。 4.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工业产品在使用时对人身及周围环境确保安全的程度。 5.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工业产品寿命周期总费用的大小,也就是人们要求产品价格便宜,使用时节约燃料、动力,产品寿命周期总费用最低。 工业产品的外在质量是指工业产品的外部属性。如工业产品的光洁度、色泽、造型等。 决定工业产品使用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工业产品的内在质量。由于人们对产品质量属性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各种工业产品的质量。 二、工业产品质量标准 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就是在对各种工业产品质量属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而达到客观要求和主观条件的统一,并把它们数量化,定量地表现为质量标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准,用以衡量产品质量的好坏。目前,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包括: 1.国际标准。它是由一定的国际性组织制定、被世界各国所承认和采用的技术标准。 2.国家标准。它是由国家标准局制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简称GB)。 3.部颁标准。它是由全国专业工业主管部门制定、在各专业范围内采用的标准。如机械产品标准、石油产品标准等。 4.企业标准。它是由企业单位制定、报上级批准并在企业范围内使用的标准。凡是没有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产品,都要制定企业标准,在该企业范围实行。 任何一种工业产品都要执行质量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的发展,对工业产品的质量标准也要及时地进行修订。 三、工业产品质量的分类 根据工业产品质量标准,对工业产品进行检验后确定其质量。 1.合格品。凡是符合工业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称为合格品。按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程度又可分为: (1)优等品。优等品是指工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且实物质量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达到近5年内先进水平。 (2)一等品。一等品是指工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般水平标准,且实物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一般水平。 (3)合格品。合格品是指按我国一般水平标准组织生产且实物质量水平达到相应标准的产品。 2.不合格品。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工业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按其接近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1)次品。次品是指工业产品的某些次要质量属性不合格,但可按原定用途使用或降格使用的工业产品。 (2)废品。废品是指工业产品的某些主要质量属性不合格,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的产品。它包括可整废品和不可整废品。可整废品是指经过返修后可以达到合格的废品,可整废品又称返修品。不可整废品是指无法修整而报废的废品。 四、工业产品质量统计的内容 1.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它是根据数理统计的理论,采用控制图的方法,反映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以保证生产出符合工业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 2.统计质量检验。对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检查其质量情况,分析检验结果,以判断产品质量的好坏。具体包括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两种形式。全面检查就是对所研究的工业产品全部进行检查。抽样检查是对被送检的全部工业产品中的部分产品进行检查。 3.消费过程质量统计。它是指对工业产品在使用中的质量状况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进行调查,作为改进产品质量的依据。具体包括产品质量跟踪调查、抽样调查、返修统计等内容。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五、工业产品质量统计指标 1.反映工业产品本身质量的统计指标 (1)产品平均技术性能指标。它是指工业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实际达 到的水平。例如: 试批轴承试批轴承每套实际寿命之和 ,试批轴承套数之和平均寿命 (2)产品等级指标 1)以产品等级表示工业产品的质量。即直接以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来表 示工业产品质量。 2)产品等级率。产品等级率是指各等级产品的数量占全部合格品总量的比 重。例如: 优等品数量优等品率,,100%合格品数量 3)平均等级指标。当产品等级比较多时要计算平均等级指标。 产品等级该等级产量(,),平均等级, 各等级产品产量, 例如,某厂生产某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11.3所示,试计算2003年、2004 年产品的等级率与平均等级指标 表11.3 产量(台) 产品等级 出厂价格(元) 2003年 2004年 优等品 260 1 500 1 500 一等品 240 6 000 7 500 合格品 200 2 500 2 000 合计 — 10 000 11 000 该厂2003年产品等级率和平均等级指标为: 1 500优等品率,,100%,15% 10 000 6 000一等品率,,100%,60% 10 000 2 500合格品率,,100%,25% 10 000 1,1 500,2,6 000,3,2 500平均等级,,2.1 10 000 同理,2004年产品等级率和平均等级指标为: 1 500优等品率,,100%,13.6% 11 000 7 500一等品率,,100%,68.2% 11 000 2 000合格品率,,100%,18.2% 11 000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1,1 500,2,7 500,3,2 000 平均等级,,2.0511 000 可见,2004年与2003年相比,该企业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3)产品质量分数指标 产品质量分数指标是通过对一定的产品质量项目进行计分的方法来综合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具体方法是:确定考核的项目,对每项规定一定的质量分数,全部项目满分为100分,最后把检验所得的各项质量分数加总得到产品质量总分数。我国轻工业、电子工业产品多采用产品质量分指标评比工业产品质量的高低。 2.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1)合格率。它是合格产品在全部送检制品数量中所占比率。 合格品数量产品合格率,,100% 全部送检制品数量 (2)返修率。返修率是返修品在全部送检制品中所占的比率。 返修品数量返修率,,100%全部送检制品数量 为确切反映产品返修情况,一种产品如果多次返修,每次返修的次数都要累加。 (3)废品率。废品率是废品在全部送检制品中所占的比率。即: 废品数量废品率,,100% 全部送检制品数量 例如,某厂生产某产品,第一次检验200件,有180件合格,20件需要返修;返修后再次检验,20件中有5件需要再返修,其余15件合格;最后这5件返修后再次检验,有2件合格3件报废。试计算第一次检验合格率、返修率和废品率。 第一次交检合格数180第一次交检合格率,,,90% 第一次交检总数200 返修品数量20,5返修率,,,12.5% 全部送检制品数量200 废品数量3废品率,,,1.5% 全部送检制品数量200 六、反映工业产品使用过程的质量指标 1.用户返修率。用户返修率指标一般用于反映耐用消费品在使用中的质量。计算公式为: 已出售产品返修数用户返修率,,100%各销售点销售该产品总数 用户返修率可以反映工业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程度,是工业产品设计部门改进设计、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2.用户调查统计指标。用户是否满意是考核工业产品质量的主要标志。可采用年定期市场调查次数、与用户建立信息反馈关系户数、上门指导用户正确使用产品次数等来反映用户的意见。 3.售后服务指标。反映销售服务方面的指标包括:维修网点数、全年为用户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修理人次、为用户举办技术训练班次数、备品及配件供应数量、处理包修包退包换的次数和金额等指标。 七、工业产品质量的因素分析 工业产品质量因素分析就是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原因。 1.排列图法 排列图也称巴雷特图或ABC分析图。它的特点是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分清主次,依次排列,找出主要因素重点解决。 排列图最初是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巴雷特)在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使用的一种方法。他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少数人占有大量的财富,而多数人只拥有少量的财富。后来,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J. M. Juran)把这一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作为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 排列图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因素。直方形大小表示各个因素影响的大小,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的累计百分比。按累计百分比可把影响因素分成三类:累计百分比在70,80%范围内的因素为A类,它是主要影响因素,一般只能是1,2个因素,最多不能超过3个因素,否则就需要重新进行分析;累计百分比在80,90%范围内的因素为B类,是次要影响因素;累计百分比在90,100%范围内的因素为C类,是一般的影响因素。 例如,某井队在钻井过程中某天测试泥浆性能500次,有213次测试质量不合格,见表11.4,试找出影响泥浆质量的主要因素。 表11.4 原因 次数 频率(%) 累计百分数(%) 粘度低 153 71.8 71.8 比重小 29 13.6 85.4 含沙量大 25 11.8 97.2 其 它 6 2.8 100 合 计 213 100.0 — 根据表11.4中的资料作出排列图如图11.1。可以看出,粘度低是影响泥浆质量的主要原因,如果解决了这一问题,泥浆质量问题的71.8%就解决了。 频数频率 (%) (次) 97.2% 100 200 85.4% 80 71.8% 150 60 100 40 50 20 153 29 25 6 2.因果图法 图11.1 因果图又称因果分析图或特性要素图。该法是1953年由日本川畸制铁公司的质量管理学家石川馨最早使用的,故也称石川图。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材料 机器 人 小 更小原因 大 原 原 因 因 中原因 结果 (特性) 环境 方法 图11.2 为了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可以采取开“诸葛亮”会的方法,把各种意见反映在一张图上。图中一条主干,用较粗的线画,右端标上箭头以表示“结果”,即分析的某一质量特性。在主干线的上下画出支线,并用箭头指向主干线,以表示某个质量问题的原因。每个大箭头旁又有若干小箭头,是细分因素。由于其形状象树枝和鱼刺,故又称树枝图或鱼刺图。具体见图11.2。 3.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分析产品质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方法。在分析时,可以利用相关图分析二者的相关程度,也可利用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4.分层法 分层法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按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质量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到的数据归在一起。可按不同的时间、按操作人员、按机器设备、按操作方法、按原材料、按不同的检测手段、检测人员分类,以便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产品的质量特征。 5.调查表法 调查表就是统计调查表,它是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整理工作和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调查表比较简便,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八、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1.直方图法 直方图法是整理数据、判断和预测生产过程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绘制直方频数下公差 上公差 (件) 图的步骤有: 图11.3 1)收集数据。一般要收集100个左右的数据;2)确定分组数和组距;3)确定各组的边界值;4)计算各组的频数;5)作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11.3所示)。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2.控制图法 控制图法是通过画控制图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利用控制图可以分析、判定工序质量的稳定性,发现并及时消除失调现象,为质量评比提供依据。控制图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标题部分;二是控制图部分。其基本格式如图11.4所示。 质 量公差上限 特 控制上限 性 控制中心线 ? ? ? 控制下限 公差下限 取样序号 图11.4 控制图法的核心问题是确定经济、合理的控制界限。由于控制图是以正态分布理论为依据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样本平均值加减三倍标准偏差来计算上、下控制限,故称其为3σ法。 控制图的一般判断原则有两条: (1)控制图的点子未越出控制界限。 (2)控制图上的点子排列分布没有缺陷。判断点子排列有无缺陷,有以下规则:1)出现若干点子连续在中心线一侧的情况;2)出现连续七个点上升或下降的情况;3)出现点子接近控制界限的情况。如果连续三点中有二点接近控制界限,连续七点中有三点接近控制界限,连续十点中有四点接近控制界限,均要引起注意,需要调查原因,采取措施;4)出现点子有周期性变化的情况。 3.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的质量波动幅度。各种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表现为正态分布,由概率理论可知,x-?3σ包含的面积为99.73%,因此工序能力以均方差σ的六倍来度量。工序能力指数C的计算公式p为: TTC,, pP6, 式中,T为公差范围;P为质量数据分布范围,一般以6σ表示。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 课程讲稿 C值大,说明质量数据集中在公差中心附近,分布较集中,产品质量有保p 证。反之,说明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小。求出工序能力指数后,可与表11.5中的数据进行对照,判断工序能力是否能满足质量的要求。 C 大于1.67 1.33,1.67 1,1.33 0.67,1 小于0.67 P 工序能力过工序能力足工序能力勉工序能力不工序能力全评 高,应缩小公够,简略产品强,应加强管足,全数检查无。改革工价 差,降低成本 检查工作 理 产品 艺,提高质量 等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作业和思考题: 课后小结及教学后记: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
本文档为【★工业产品产量与产值统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