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道士塔 教案

道士塔 教案

2017-10-21 7页 doc 21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道士塔 教案道士塔 教案 精品文档 道士塔 教案 题目: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学目标】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道士塔教案。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一、导入语:莫高窟在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
道士塔  教案
道士塔 教案 精品文档 道士塔 教案 题目: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学目标】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道士塔教案。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一、导入语:莫高窟在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葺,但这时,由于经济萧条和陆上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莫高窟已经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营造达千年之久。清代康熙年间,莫高窟逐惭被人注意。光绪二十六年,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里面完好保存着历代文书、写经、文物4万余件。这一发现被称为上世纪世界文化史上最有价值的发现。它轰动了世界„„但王道士对其中宝物的价值一无所知,随意拣来送人。后来,外国人知道了,用了很少的钱就从王道士手中盗买走了大量宝物。余秋雨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写下了《道士塔》一文。二、介绍敦煌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是甘、青、新 1 / 9 精品文档 三省区的交界处。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西域南、北道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从敦煌东北行过安西,为通向中原的河西大道;西出阳关,沿丝路西域南道与新疆的若羌县相连;西北行出玉门关,沿西域北道可通往哈密和罗布泊;敦煌南行经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逾阿尔金山,则直达青海省的格尔木。敦煌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也是以中华文化、古希腊文化、印度文化、穆斯林文化为代表的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最重要的融汇和交流场所。藏经洞文物中,大量涉及中国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军事、语言、文学、艺术、科技、风俗等几乎所有领域,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敦煌的自然风光同样毫不逊色: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续千年不变,景色奇异迷人;阳关及玉门关虽只余下断壁残垣,置身其间,却仍能隐隐感受到边关的铁马金戈之气,使人不得不慨叹历史的沉重和苍凉。敦煌的美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当苍茫浩翰的沙漠突然中裂,高低错落的几百个洞窟在陡直的岩壁上蜂窝般排开,每个洞窟中都绘满了精美绝伦、价值连城的千年古画,这种奇迹确实是惊心动魄的。一百年间,来自五洲的各色人等在这里频繁出没,中国学界更对这里蒙受的屈辱刻骨铭心。而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却有了一门博大宏富的国际显学——敦煌 2 / 9 精品文档 学。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郑重把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沙漠上的美术馆”不再只是中国的国宝,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三、介绍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主要作品:《戏剧理论史稿》(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山居笔记》(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文化苦旅》(上海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最佳书奖第一名)《戏剧审美心理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秋雨散文》走近余秋雨:读过《文化苦旅》的人也许会想象作者余秋雨是一位思虑过度的苦行僧;而关注报纸上一些批评或文化圈里小道消息的人,又或许会认为余秋雨是个偏激的爱出风头的、听不进批评的人,事实上他是一位乐观随和而健谈的智者。他从小就喜欢读雨果的作品,所以对人生的悲剧性、人生中的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但他又喜欢苏东坡,颇受其达观个性的影响,有追求隐于田园的理想。他下乡到农场,恢复高考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留校后著述颇丰。十几年前就成了当时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他担任各种协会会长的邀请不计其数,而他最大的愿望是彻底恢复一个单纯的文化人的身份。他23次辞职终获成功,目前只挂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头衔,还带硕士、博士,大部分时间“隐居”在深圳,教案《道士 3 / 9 精品文档 塔教案》。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对历史文化屈辱历史的深沉思考艺术展现历史陈迹,呼唤保护祖国文物五、分析课文(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讨论: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谁之过, 1、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早年因家乡闹饥荒,逃往他乡谋生,在肃州当过兵,退任后做了道士,最后辗转到了敦煌。成为莫高窟的住持。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把洞窟中的壁画刷白了;他毁掉雕像塑天师灵官像;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他以极低的价格出卖经卷。 2、为什么他会成为一个罪人, 无知、愚昧、贪利、畏缩。 3、在写事、写人中作者倾泻了什么感情, 看塔——悲凉写人——愤怒 平民愚昧、出卖文物(文物被掠———民族悲剧)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可是,是谁铸就了这一错误,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二)阅读第二部分。讨论以下问题: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王道士犯罪而 4 / 9 精品文档 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前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后两个“惨白”是混乱,表达了作者难以言表心里的痛苦。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据、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三)阅读第三部分。讨论以下问题: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中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请看外国对敦煌文物的掠夺 1907年3月,为英国服务的匈牙利人斯坦因,他仅用40块马蹄银贿通王道士,骗走六朝至宋代的经卷、写本共7大箱约万余卷,以及5大箱装有仔细包扎好的绘画绣制品等艺术古物,约500余幅。10月份,斯坦因又委托蒋孝琬和另一个中国人潜回莫高窟,又诱取了230捆手稿。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敦,又从王道士手中骗买走足足四大箱,600多卷 5 / 9 精品文档 经卷。 1908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入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1915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1903年,英国斯坦因用五百量银子骗取文物29箱。 1908年,法国伯希和劫走文物10多箱子。 1911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骗取佛经500卷和一些唐代彩塑。 1914年,英国斯坦因又劫掠佛经五箱共600多卷。 1924年,美国华尔纳从敦煌剥取唐代壁画和彩塑。 3、探究语句的深刻含义: (1)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童话”在这里有鲜明的色彩,是指恬不知耻的骗人的鬼话。“童话”二字,将斯坦因丑恶的嘴脸和王道士愚昧可怜的形象勾勒得清清楚楚,尽显作者散文遣词用语的魅力。 (2) 6 / 9 精品文档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是反讽,这些外国专家变卖家产,有的不怕被打、被杀,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官员相比确可称得上是“实干”了。这就从侧面控诉了中国官员对中国文化的不重视。作者作为一名学者,因此,说“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换一句话说,作者敬佩的是外国学者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但“外国学者”的手段是卑鄙的,他们采取哄骗的手法对中国文化大肆掠夺,这与明抢毫无区别。因此说“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3)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蹋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这两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蹋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运用了反讽手法,反映了作者内心难以言状的痛苦,体味“前提条件”和“有时狠狠心”这几个字,我们可以感受作者在痛苦中蕴涵的强烈愤懑。 (4)我好恨~ 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 7 / 9 精品文档 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四)阅读第四部分。讨论以下问题 1、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表现在那里, 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反驳第三部分中写到的斯坦因“学术和探险报告”“外国听众感到,他们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的说法,证明中国专家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地离开会场, 取得成绩的同时,没有忘记屈辱的历史。他们不愿抒发感情,抢时间,争速度,加紧钻研。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让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六、课文 (一)课题作用 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二)如何看待王道士造成的悲剧, 王道士给中华民族的文化造成了损失,但他只是这出悲剧的一个小丑。莫高窟对他只是一个栖息地而已。王道士对洞窟的管理也只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住处用石灰粉刷一下罢了,在他眼里,这个洞窟根本没有任 8 / 9 精品文档 何价值。这是悲剧之一。他在洞窟里随意折腾,无人过问;王道士无意中发现了洞穴,并且还给官员送去了不少。中国官员们视国宝为废物,没有引起重视,还以运送经费不足为由不加管理,这是悲剧之二。外国人疯狂的掠夺使洞窟文化雪上加霜,这让中国文化漂洋过了海,成为悲剧之三。因此,这个由一个王道士导演的悲剧,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三)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伟大的莫高窟与渺小的王道士作比;把王道士这个小人物与中国的大官员作比;把中国的大官员与外国学者作比,突出了对莫高窟文化的不重视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2、反讽手法的运用。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流失深表遗憾,对中国官员的腐败深恶痛绝,因此说出了“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样的气话,反讽了国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轻视。 3、语言多姿多彩。有时简洁,有文言遗风,口语化,有时鲜明,带有警醒意味。 〔道士塔教案〕【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范文题目:道士塔教案 9 / 9
/
本文档为【道士塔 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