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

2017-10-29 5页 doc 16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 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 一、诗礼传家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5) 其子也。” 【注释】 ?陈亢:字子禽,他一向对孔子心存怀疑。?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字。?异闻:特别的听闻。陈亢怀疑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有...
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
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 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 一、诗礼传家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5) 其子也。” 【注释】 ?陈亢:字子禽,他一向对孔子心存怀疑。?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字。?异闻:特别的听闻。陈亢怀疑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别的教育。(4)趋:快走。按照礼的规定,臣经过君的面前,儿经过父亲的面前,都应快走以示尊敬,?远其于:与自己的儿子保持距离,以免偏私、溺爱。 【译文】 陈亢问孔鲤说:“您从老师那里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育吧,”孔鲤回答:“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便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我退下后便学起《诗》来。又有一天,他还是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又叫住我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 他便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身。’我退下后便学起礼来。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教育,就这样两次罢。” 陈亢下来后很高兴他说:“我问一件事得知了三件:得知《诗》,得知礼,还得知君子不 1 偏爱自己的儿子。” 【读解】 过去很多文化人家的厅堂里都挂着“诗礼传家”的匾额,这来源大概也就起于孔子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了吧。 而我们看到,孔子对于儿子学《诗》学礼的要求,的确也不是什么与众不同的教育。在《泰伯》篇中,孔子就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阳货》篇中,孔子又要求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要求学《诗》也好,学礼也好,都是对学生们的普遍教育,而不是什么家传秘诀。这一点也再次证明了圣人“有教无类”(《卫灵公》) 的教育方针。 回到《诗》和礼本身的重要意义上来看,《诗》就是《诗经》, 由孔子删削编定,在孔子看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不仅 “思无邪”而且“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在当时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社交场合,引《诗》蔚为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至于说礼的重要性,那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礼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古代的礼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法。所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礼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个不学礼,不懂礼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这就是“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 二、诗与政治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注释】 《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思无邪:原本是《诗经?鲁颂?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思” 2 在《同》篇里本是无义的语首词,但孔子却引用它当“思想”解。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读解】 孔子此语一出,给诗与政治,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与政治订下了千年不解之缘。“文以载道”,“文学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容辩驳的信条,由此而主宰着中国诗与文学的命运,形成了中国诗与文学的总体特色,,具有极强的政治倾向性。从实际情况来看,《诗经》,,,篇,哪能篇篇都“思无邪”,完全符合孔圣人或儒教的要求呢,仅仅看它的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只不过孔圣人把它作了服务于政治,“可施于仪礼”。 三、诗的伟大作用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迩:近。 【译文】 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读解】 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3 正如我们在《季氏》篇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 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情洋溢的颂词: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段论述和《毛诗序》的赞颂,那就应该理解了罢。 四、不学诗如面壁而立 【原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注释】 ?《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周南》是用周代乐调写的诗歌,《召南》是歧山之南召地的乐调歌谣。儒家旧说认为《周南》、《召甫》的,,篇诗歌反映了文王、周公工业风化的精神,是《国风》中最为纯正的部分。 【译文】 孔子对儿子孔鲤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不学《周南》、《召南》,大概就像面对着墙壁站在那里吧, 【读解】 4 面壁而立,不仅视线被档住,使眼睛看不见东西,而且寸步难行。 这就是你不学诗,尤其是不学精华诗的害处。 本章实际上与《季氏》中“诗才附家”一章和本篇上一章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强调学诗的重要意义,只不过说得更为具体,更为生动形象罢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学诗呢,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已不生活在诗的时代,而是散文的时代(借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说法)。在散文的时代里,“诗是什么”既已发生了问题,诗人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我们又上哪儿去学诗呢,那也就只好学散文了吧。 5 6
/
本文档为【孔子关于诗经的言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