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慈悲与智慧

2017-06-06 15页 doc 25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慈悲与智慧慈悲与智慧 智慧与慈悲 公认为佛陀基本精神的两大方面 佛陀并非一味地以冷峻的智慧眼 看穿人生看破世间 而是怀着一种对众生的深切感情 探索超出生死之道 孜孜说法教化 他的言谈身教中 表现出一种慈悲平等报恩 利乐众生的高尚伦理情怀 一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佛陀反复倡导的精神 慈(梵 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的梵语巴利语迦卢那(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
慈悲与智慧
慈悲与智慧 智慧与慈悲 公认为佛陀基本精神的两大方面 佛陀并非一味地以冷峻的智慧眼 看穿人生看破世间 而是怀着一种对众生的深切感情 探索超出生死之道 孜孜说法教化 他的言谈身教中 表现出一种慈悲平等报恩 利乐众生的高尚伦理情怀 一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佛陀反复倡导的精神 慈(梵 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的梵语巴利语迦卢那(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理学所谓移情),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与乐,悲名拔苦 喜(梵巴语muditd),或作随喜,谓对众生欢喜友爱的态度,尤其是对众生的幸福快乐庆幸喜悦,即我为你高兴之喜 舍(梵 upekga,巴upekkha),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大般涅槃经卷十五佛解释说: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 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四无量心中,慈悲二心,尤为佛陀所重,经中记载佛在很多场合劝人宅心仁慈,赞叹慈悲的功德,指出与慈悲相反的毒害之害处阿含经中可多处发见佛赞叹慈悲,如经集·仁慈经佛言: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 长阿含·三聚经中,佛陀从善恶业报六道轮回的角度,教诫众比丘:云何一法趣于恶趣?谓无仁慈,怀毒害心云何一法将向善趣?谓不以恶心加于众生 佛陀接着举出:对侵害我及我所爱者对敬爱我及我所憎者生起恼害嫉恨,属于令人趋于恶道的九恼,相反,对侵损我及我所爱者对敬爱我及我所憎者不起恼害嫉恨,属于使人趋向善道的九无恼法;喜爱悦乐定实知除舍无欲解脱,是令人趋向涅槃的九法同经三明经佛言:当知行慈比丘身坏命终,如发箭之顷,生梵天上 杂阿含卷四七第1252经佛言:若沙门婆罗门,乃至能于像喝牛乳的短时间内对一切众生修**慈心,诸恶鬼神不能伺其短经中佛讲了一个:往昔有一贫女,抱儿渡恒河,河水骤涨,贫女紧抱其子而不放弃,母子一起被激流冲走,贫女因此慈爱儿子的功德,死后上生为大梵天王本事经卷二佛言:一切修**福事业中,慈心解脱最为第一 如诸星中明月之光最为第一,修其余善行,及转轮圣王的福德,皆不及慈心福德的十六分之一同经卷五说:即便是对断足的蚂蚁,也应慈愍不杀,慈愍之心必然感得长寿之报正法念处经卷六一佛称悲心为无穷尽的珍宝,偈云: 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 若人无悲心,是则常贫穷 谓具有悲心的人应看作人中的天神,慈悲是人心中最珍贵的财富大集经卷二四说修慈者现前有安祥自在不见噩梦无所乏少诸天守护人天乐见不病得供养等功德 以深彻的慈悲心关怀众生,乃佛陀精勤求道热情教化,直到临终犹说法不倦的动力所在杂阿含卷三九第1095经载:天魔波旬见佛说法教化不倦,十分嫉恨,变化成一个凶恶的夜叉来质问:为何勤苦说法?佛识破是魔,以偈答曰: 汝夜叉当知:众生群集生, 诸有智能者,孰能不哀愍! 以有哀愍故,不能不教化 哀愍诸众生,法自应如是 谓其说法教化,纯出于对众生的哀愍佛陀对众生的悲愍,常以父母怜爱子女来比喻增一阿含经卷四六谓佛愍念一切蜎飞蠢动,如母爱子,心无是别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偈云: 佛见众生烦恼患, 心苦如母念病子 无量寿佛经中佛陀表白说: 我衷愍汝等诸天人民, 甚于父母念子 慈悲,被说成是佛的心理感情特征,所谓佛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观无量寿经佛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六:诸佛心者,是大慈也欲成佛道,当学佛心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称慈为诸佛境界众生佛性大空常佛法僧,慈者即是一切菩萨无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来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同经卷十一佛言: 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 网明菩萨经佛言: 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 佛陀以哀愍众生的大悲心为出发点,精勤求道,最终成就佛果,故大悲实为诸佛之根本宝雨经卷五详说佛的大悲为三十二种 慈悲心,乃是人心所本具的宝贵功能,是人心中开放的美丽花朵,它使人心放**温暖的光明,是人能够向上提升直到结出佛陀智慧之果的种子 佛陀谆谆教诫人们:应常怀慈心,关怀周济老弱贫病佛说阿难四事经佛言:当以慈心养育幼弱,见禽兽虫蛾下贱仰人活者,常当愍念,随其所食,令得稣息         佛陀以身作则,慈济贫病四分律卷四一载:佛亲自为一病比丘洗涤污秽洗衣换铺草铺衣,然后集合众比丘,教导说: 病者不可不看,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 并说看护病人的五项方法:一给予其可以吃的食物;二不厌嫌其大小便痰唾呕吐物;三有慈愍心,不图报答;四经理汤药;五为之说法,给以安慰,令其欢喜杂阿含卷四一第1122经佛告弟子:若在家佛弟子疾病困苦,即将命终,其他佛弟子应去看望,以佛法给以善巧安慰,使其不畏惧死亡,欢喜善终,此即当今所谓临终关怀增一阿含经·一入道品佛自称我今躬欲看视疾病,瞻视病者,则为瞻视我已而无有异,称赞看护病人为施中最上贤愚经中,佛说应布施的五种人中,后四种为远道而来者远去者饥饿者病**乘经中,佛多处说以慈心布施贫病老弱孤独者及畜生的功德,称应给予慈悲救济的对象为能生长福报的福田悲田救人活命,尤为佛陀所倡导,佛说骂意经佛言: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谓建寺塑佛,功德也远不及救人性命大千百年来,无数佛门弟子本着佛陀的这种教诲,扶贫济困,施药治病,积极投入慈善事业,为人间平添了几分温暖  佛陀教诫徒众:要时常观照自心,对治毒害冷漠嫉妒吝啬之念,护惜慈悲喜舍之心,令其不断增长,无限扩大,极其坚固,铸成以慈悲喜舍为特性的高尚人格在阿含经中,佛陀多次教导弟子,要令慈悲喜舍广大无二无量,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乃至十方,遍满世间,对任何众生都无怨无恨无恼无嫉佛陀教给徒众增广慈悲喜舍对治瞋恨嫉妒的禅定修持法四无量心观(四梵住),这是诸乘禅法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课目,具体通过想象由亲至疏由近至远的一切众生,将慈悲喜舍心逐扩展至无量无边,是一种铸造良好心理素质的高级技术本事经卷三佛言:于慈悲观,若修若**,若多修**,决定能断一切瞋恚同经卷七谓四无量心者当生清净天 大乘经中,更常教导菩萨行者,要将慈悲心增广至极,对一切众生的苦恼感同身受,常怀大慈大悲之心,时时处处唯以拔苦与乐利乐众生为念无量寿经佛陀教菩萨应该: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小品般若经·深心求菩提品佛陀教导菩萨:见一切众生受诸苦恼,如被刑戮  应该见他苦如己苦,亟欲设法救度,乃至不畏艰险,深入三恶道等苦海最深之处,以身为质,代诸众生受苦,令众生获得解脱安乐这样的慈悲心,才堪称无量无边的大慈大悲大集经卷二说声闻乘人的悲心犹如画皮,菩萨的大悲犹如破肉,佛的大悲破骨彻髓 佛陀一方面教导行菩萨道者应将慈悲心增广至无限,周遍全宇宙一切众生,一方面又强调须将慈悲心与不着一切无所得的智慧相契合大般涅槃经卷十五,佛陀将慈悲喜舍的对象分为三种:第一众生缘,谓对父母妻儿眷属乃至一切众生慈悲;第二法缘,谓以正见观慈悲喜舍之心及所被的对象,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第三无缘,谓由见自心及所缘众生所施财物等的因缘生无自性,而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不执着于能慈所慈能悲所悲等,是名无缘只有这种无缘的慈悲(无缘大悲),才与本性真如相契无间,才能像真如一样普周法界,无限无碍,才能像真如一样清净无杂,不被毒害瞋恨嫉妒等烦恼所扰乱拘限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佛言:若解知于空,彼了自无我,是为最上慈 从慈悲出发,大般涅槃楞伽楞严等大乘经中,反对食肉,因为食众生血肉,必然直接间接地导致杀生,与对一切众生(包括禽兽)慈悲的精神相悖师子素驮王断肉经中佛言: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靡不曾作父母亲属,易生鸟兽,如何忍食!夫食肉者,历劫之中生于鸟兽,食他血肉,展转偿命 不食肉,被列为梵网经菩萨戒中的轻戒之一但佛陀所制出家僧尼的各种戒律和在家居士戒中,尚无不食肉戒中国佛教界尊奉楞伽等经中的禁断肉食说,自南北朝以来,形成了尚素食的传统,僧尼守不食肉戒颇为严格 佛陀虽然大讲人生诸苦,似乎颇为悲观,而实际上提倡欢喜快乐地生活,常乐,是涅槃的功德之一,佛经常以欢喜而去皆大欢喜为结束语中国佛教寺院中所供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形象地表达了佛陀喜乐的精神增一阿含经卷二九佛说六重法,谓自己所修慈悲戒等功德,常愿与大众共之,分布与人,使同其味大乘经中更提倡随喜功德为众生的成功功德而真心欢喜,舍弃常人因别人成功而嫉妒的心理,并替众生着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包括随喜的功德,回向与一切众生,愿与一切众生共同成就佛果大品般若经·随喜品佛言:是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耧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从此可引申出布施欢喜使众生欢喜义  舍,谓舍弃心中的一切情绪执着包袱,完全放松平和的心理状态,主要指舍弃自己所有而行布施 布施,是佛陀经常教导人修学的重要内容,被强调为获得后世安乐成就佛果的必要条件经中多处赞叹布施的功德利益,说布施不仅解除了别人的急难忧怖,满足了别人的需要,令其欢喜,而且会使布施者自己欢喜,获得对方的回报,及今生后世的福报杂阿含卷三六第999经佛偈云: 净信心惠施,此世及后世, 随其所生处,福报常影随         只有布施出去的东西,才能带到后世去,故称坚固财除此之外,世上没有死时能带走的财物本事经卷二佛陀教人:即便只有一抟之食,也应该分一些给饥饿者,然后自己食用同经卷五佛说布施有财法二种,法施,谓以佛法开导他人,财法二施中,法施为最上第一,如牛奶制品中醍醐为最上第一中阿含卷三九须达多经佛言:布施,应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观业果报施,总之应出于正信智慧和慈悲心而布施舍无量心观要求通过观想的锻炼,铸成普遍布施无量众生的舍无量心大乘更以布施为菩萨六度行之首,要求以不计一切与空相应的纯粹舍心无住相布施,名为大舍大般涅槃经卷十五佛言: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 二从四姓平等到众生平等   平等(梵巴语sama),即均平齐等没有差别之义,其反义词为差别平等乃佛陀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之一,被认为乃真如法性本具的重要属性,也是对待他人众生应持的基本态度伦理法则然自有阶级分化以来,人世间便没有平等可言,等级森严,地位悬殊,人压迫人,人剥削人,成为普天下无处不有的现象,被统治阶级说成是天理公道,给予神学论证佛陀出世的印度,正处于奴隶制社会,同样是头圆足方四肢七窍,有理智情感的同类,却被法定为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贱民)四种种姓四种姓源出于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形成的征服者与原住民之间的尊卑之分,后来演变为职业阶级之分,定为世袭,等级森严,不容混滥第四种姓世代只能从事除粪抬死尸等下贱之业,不得与高种姓者通婚同桌而食,备受欺凌压迫,处境甚为可悲 当时各沙门集团,多代表刹帝利阶层的思想,对婆罗门教典关于四种姓的神学论证,尤其是婆罗门至上的信条,多持否认态度佛陀作为新兴沙门集团的领袖之一,也反对四姓不平等制度,公开宣扬四姓平等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48经佛弟子摩诃迦旃延尊者答摩偷罗国王问云:当知四姓悉皆平等耳,无有种种胜如差别 这当然是佛的主张佛虽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推翻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他所指导的佛教僧团中否认种姓尊卑,实行了四姓平等在接收出家弟子时,佛陀从不问其属何种性,地位尊卑,对四姓一视同仁一进僧团,皆令去其表示族性种姓的俗家姓氏,同称沙门释种增一阿含经卷三七佛言: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不承前名,更作余字犹如彼大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更无余名 同经卷二二解释说,四种姓的人入僧团皆称沙门释迦弟子,皆依四谛入涅槃城,犹如四大江河会入大海同经卷四五佛告主张种姓有贵贱的婆罗门:然我正法之中,无有高下是非之名姓也 中阿含杂阿含中也有类似记载,并称此为佛教的未曾有法之一这在种姓尊卑森严的印度社会,确是革命性的创举杂阿含经卷四二第1145经佛以应论战功重赏勇士,而不赏名族胄,怯劣无勇者为比喻,向波斯匿王说明佛弟子族胄虽卑微,堪为施福田不同种姓不同出身的弟子在僧团集体生活中,地位完全平等,不从原来的种姓地位区分尊卑,只依受戒的先后排座次佛陀父王宫廷中的理发匠(奴隶)优波离出家后,座次排在稍晚些出家的佛陀诸堂兄弟(原皆为王子)之前中阿含卷二一真人经佛称出家者因出身豪贵而自贵贱他,是不真人法僧团集体,实行民主制度,戒条纪律,依僧众而制,僧团中发生的事,由大众用会议方式处理在佛陀心目中,他自己不过是与众僧一样的沙门,与众僧为同修关系,并不是僧团的主持者,不过是在修道的程途中比别人先觉一步而已,并没有特殊感优越感 当时的印度社会,极其歧视女性,印度作家黑摩禅脱曾比喻妇女为照亮通往地狱的火炬妇女不能参加宗教祭祀典礼,更不能出家修行佛陀打破这一传统,表现出超前的男女平等思想,他接受姨母大爱道及弟子阿难的请求,允许女性出家,建立了比丘尼僧团这在当时诸宗教中是唯一的,难免招致非议,佛陀因而在戒律和容易引起世人讥嫌的威仪方面,对比丘尼众特别严格要求,这其实是对女众的一种保护之策以今天的女权观念去要求佛陀,指责他制定八敬法等表现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未免过于严苛在佛陀看来,修道证道,特别是在心性佛性上,男女完全平等,佛的许多出家在家的女弟子皆证得道果,受到佛的称赞法华经有八岁龙女当下成佛的记载  佛陀公开打出四姓平等的旗帜,触犯了婆罗门种姓的既得利益,引起婆罗门阶层的不满中阿含卷三七阿摄和经载:有众多婆罗门在憍萨罗国的学堂聚集,共论婆罗门种姓尊贵,独得清净,非婆罗门不得清净,婆罗门乃梵天之子,从梵天口生,为梵天所化听说佛陀主张四姓悉皆清净,很不服气,公推一名叫阿摄和的婆罗门为代表,赴佛陀处辩论此事,提出诘难佛陀运用多种比喻,经过多番问难,终于说服阿摄和放弃了婆罗门独尊的邪见,接受了四种姓皆悉清净的观点 长阿含·小缘经载:有两位名婆悉吁婆罗堕的婆罗门,随佛陀出家后,遭到众多婆罗门的谴责,骂他们舍弃清净梵种而误入异教,二僧以此事请教佛,佛言:今我无上正真道中,不须种姓,不恃吾我骄慢之心,俗法须此,我法不尔若有沙门婆罗门自恃种姓,怀骄慢心,于我法中终不得成无上证也! 并说:人恶下流,我法不尔,绝不卑视残民佛陀开导二人:四种姓中,善恶杂居,皆有作十恶而得恶报者,若使恶报独在下三种姓,不在婆罗门,那么婆罗门才可以自言:我最尊贵,余皆卑劣,我种姓清白,余者黑冥,我婆罗门现得清净,后世亦清净;四种姓中,皆有行十善而得善报者,若此善报独在婆罗门而不在下三种姓,则婆罗门方可得言我种姓最为尊贵,天生清净然而事理并非如此,行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乃自然之理,不论种姓贵贱不管出身于什么门第,行善修道,则得清净,作恶多端,则卑劣黑暗今者现见婆罗门种嫁娶产生,与世无异,而自诈称我是梵种,从梵口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岂有此理!只有依正法修行,断诸烦恼,才能清净,才堪称为尊贵二僧听佛所说,连赞真妙,当即归依经集·婆塞特经亦记此事,谓佛通过各种动物的比较,说明在动物中,由出身形成多种多样的特征是很明显,但人类并非由出身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人的高贵清净乃由其德行而决定增一阿含经卷四五记载了佛从多方面说服翅宁梵志放弃婆罗门天生尊贵的见解  从等视众生的立场出发,佛陀对信仰其它宗教的众生,相当尊重,从不轻视,不主动地批评其信仰见解经集·迅速经佛告比丘:不应该根据生活方式智慧德行戒行轻视别人杂阿含卷二第31经佛告比丘: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只有当对方找上门来请教辩论时,佛才很有礼貌地与之说理佛陀多次教诫其在家弟子,应供养佛教之比丘比丘尼,也应供养其它宗教的出家修道者杂阿含经卷四第94经载:有一名叫生闻的婆罗门,来到佛所,请教佛陀:听说您讲过:唯应布施我,不应布施其它人,布施我者得大果报,布施其它人不能得大果报应布施我的弟子,不应布施别人的弟子,布施我弟子得大果报,布施别人弟子不得大果报,您果真这样说过么?佛陀否认他曾作此言,称如此说者为诽谤佛并说:乃至士夫以洗器余食着于净地,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我说斯等亦入福门,况复施人! 即便以洗碗钵的残食布施动物昆虫,也得福报,何况施与谓解脱而出家求道之人长阿含·裸形梵志经佛告裸形迦叶:若有人言我呵责一切诸祭祀法,骂苦行人以为弊秽者,是诽谤我 佛陀尽管认为祭祀不能令人得到解脱,苦行无益,但对持祭祀苦行信仰者人格和信仰的十分尊重,对此类人特怀悲心,因而决不会斥责骂詈此类宗教徒 佛陀的平等精神,尤其表现在他倡导以慈悲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不分怨亲亲疏,不论信佛与否舍离怨亲爱憎等分别心,常怀舍无量心长阿含·梵动经载:佛游摩揭陀国时,当地有善念婆罗门千方百计毁谤佛陀及其弟子,而善念之徒梵摩达则力赞佛陀及其比丘僧,众僧在讲堂谈论此事,佛以天耳遥闻,亲赴讲堂,告诸比丘:若有方便毁谤如来及法众僧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所以者何?若诽谤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怀忿结心起害意者,则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怀忿结心,害意于彼比丘:若称誉及佛法众僧者,汝等于中亦不足以为欢喜庆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欢喜心,即自陷溺! 不论谤我誉我,皆应平等看待,不生怨亲之想,一例慈悲为怀如果因谤我而恨因赞我而喜,是自己陷入烦恼之污泥,是吃了大亏南本涅槃经·长寿品佛陀自言: 毁谤正法及一阐提,或有杀生乃至邪见,及故犯禁,我于是等悉生悲心,同于子想,如罗睺罗 对一切恶业众生乃至断尽善根毁谤三宝的一阐提人,佛陀皆持平等的慈悲之心,视同他自己的儿子罗睺罗 佛陀教导徒众:对那种伤害毁谤自己的众生,尤其应平等慈悲,不生瞋恨报复之念中阿含·牟犁破群那经佛陀教诫比丘:若有贼来,以利锯刀节节解截,应当心不变易,口无恶言,对彼贼起慈愍心,慈心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悔,极广甚大无量,悲喜舍三心亦应如是修学增广正法念处经卷三七教导佛弟子应于一切众生,悲心如父母大般涅槃经卷二六佛教导菩萨:应该像父母慈爱自己所有的子女那样平等慈爱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子遇病,父母亦病为求医药勤而疗之病既瘥已,终不生念:我为是儿疗治疾病 以慈悲喜舍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不分爱憎亲疏,既出于断烦恼出生死的需要,也出于对众生本性的如实正观在佛陀眼里,一切众生在长劫轮回中,皆曾互为父母子女,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佛言: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甚至一切众生,下至微虫,皆应视为父母又一切众生体性平等,金刚经佛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意谓平等乃是一切现象的本性,不平等只不过是人主观的错误分别与法性相应,应该等视一切,观普贤行法经佛言:         视一切人犹如佛想,         于诸众生如父母想 因为一切众生皆同以一真如为体性,故皆有佛性,从其实质上,皆应视为未来之佛或佛菩萨之化身如此平等看待一切众生,方为如实之观,方能与本来平等的真如相契,既能完善人格,祥和世间,又能令人契证真如,超出生死 慈悲普周一切,等视怨亲,虽然非凡夫俗子所尽能做到,但希望别人以慈悲心平等对待自己,却可谓一切凡夫俗子深心的需求等观众生慈悲周遍的教诫,无论何时何地,大概总是能拨动世人心弦,促进这个太多差别的世间走向平等,使这个太多怨恨毒害争斗的世间消除几分戾气,增添几多亲和 三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乃佛陀伦理思想的重要法则,被认为是做人应起码具有的道德,若不知恩报恩,则不配叫做人杂阿含卷四七第1259经载: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有一天后夜时听到野狐鸣叫,乃告众比丘:你们听到后夜时有野狐鸣叫了吗?众比丘回答听到了佛言:那只野狐患了疥疮,因痛苦而哀鸣,若有人能为其治疥疮,野狐必将知恩报恩但世上竟然有不知恩报恩的愚痴之人,连野狐也不如你们应当学知恩报恩小恩尚应报答,终不忘失,何况大恩!增一阿含经卷十佛言有返复( 知恩报恩)之人,小恩常不忘,况复大者!偈云:知恩识返复,恒念教授人,智者所敬侍,名闻天世人 同经卷二六佛将不知报恩的无返复之人列为不可疗治的五种恶人之一优婆塞戒经卷二佛教导在家弟子应少恩加己,思欲大报增一阿含经卷四佛教导出家弟子应该对施主怀有慈心,小恩常不忘,况复大者!要使施主所施之物终不唐捐(白费)华严经·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佛教导诸天子: 汝等应当知恩报恩 其有众生,不知恩报恩, 多遭横死,生于地狱 为人所应报答的大恩,据诸经所说,有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法师恩师长恩国王恩等阿含经多说应报父母之恩正法念处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报四恩,前者所说四恩为母恩父恩如来恩法师恩,后者所说四恩为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佛陀虽然教人出家修道,但对于报答父母恩德恪尽孝道十分强调,认为父母恩重无比,为人子女者无论怎样孝顺也无法报答人多认为佛教重孝,乃是入华后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实则孝敬父母,乃佛陀的重要规诫增一阿含经卷十一佛告诸比丘: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 同经同卷中,佛告比丘:供养父母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候补佛位的大菩萨),皆能令人获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涅槃)本事经卷四佛言:父母于子,恩深极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 因此,应该对父母深心尊重,礼拜供养,以敬爱心,亲近而住,能生无量福,得好名声,将来不后悔焦恼,死后升于善趣,生于天上五分律卷二二载,佛告众比丘: 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 戒律规定,出家为僧尼,必须经父母的同意出家后若家中父母无人供养,必须承担供养父母的责任五分律卷二十载:比丘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物供养而不敢,请问于佛,佛集合众僧而告曰: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 佛陀劝导孝顺父母的教诫,还见于其它几种佛经杂阿含经卷四记述了一个佛陀成功地劝化不孝之子的故事:一天,佛陀入舍卫城乞食,见一年迈婆罗门,拄着拐杖乞食,问其何以致此,婆罗门回答:我将家财悉数交付儿子,为其娶妻,然后自己离家出走,乞讨为生佛陀听完后,口诵一偈,教婆罗门记住,回家念诵给他儿子听佛陀偈云:生子心欢喜,为子聚财物,亦为娉其妻,而自舍出家边鄙田舍儿,违负于父母,人形罗刹心! 谴责不孝养老父的逆子为披着人皮的罗刹(食人恶鬼)偈中接着以老婆罗门的口气自述:我就像一匹老马,因已没有用处,被剥夺了饲料,只得拄着拐杖挨门乞讨,这拐杖用以提防凶牛恶犬,探路拨草,全凭它的帮助,我才免于堕落深坑枯井!老婆罗门牢记此偈,回家念诵给儿子听,其子听后惭愧畏惧,赶忙扶他父亲进屋,为其洗浴按摩,换上新衣,尽心供养他感谢佛陀的教诲,尊佛陀为师父,以一件上好的袈裟供养佛陀 大乘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中,佛陀谴责那种娶妇忘母的不孝子女说:若抛弃父母,与自己的妻子儿女过日子,美味饭菜,只知给妻子儿女吃,不给父母,不知亲近扶持年迈衰弱的父母,而与妻儿昼夜不离,甚至偷窃父母财物,供给自己妻儿享用,不听父母善言,唯听妻妾恶语,或袒护妻儿而责骂父母,不知惭愧羞耻,此等众生,应划归劫夺他人的盗贼一类,重重地予以惩治! 佛陀教导徒众:作为佛弟子,不但要以衣食财物奉养父母,孝敬关怀,使父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获得现世的安乐,而且要为父母的长远利益究竟利益着想,以佛陀正法劝化父母,令其皈依三宝,去恶从善,依法修持,以获得后世的究竟的利乐,乃至超出生死,永享涅槃本事经卷四佛说,若父母对佛法僧没有净信,子女应该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父母若无戒,应该劝令持戒;若不知佛法,应劝令听闻佛法;若不喜布施,应劝令布施;若没有智慧,应劝令修学智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不思议光经佛言:饮食及宝,未足报父母之恩唯导父母向于正法,便为报二亲也 孝子经佛言:若不能以三宝之道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 佛陀以其身教,为世人留下孝亲报恩的示范他成道后不忘父母亲眷,几度回故国看望亲属,为之说法,使他亲族中的许多人都皈依佛教,修行证果摩诃摩耶经载:佛陀为报其生母摩耶夫人生养之恩,特地上升忉利天,为已生于该天的亡母说法佛灭度后,摩耶夫人从忉利天下,抚佛金棺恸哭,佛以神力,从棺中合掌而起,放大光明,问讯其母,为之说法佛父王净饭王逝世后,佛率弟子亲赴故国,为亡父抬棺送葬,以尽孝道  尽心孝养,不孝养者处以重罪于是国人皆持五戒行十善佛说:使我疾成无上正真道者,皆由孝德也 佛陀将对亲生父母的孝心,推广及全宇宙一切众生从佛陀的慧眼观来,在无始无尽的轮回程途中,一切众生皆曾有过父母子女的关系,因而应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像孝敬今生的父母一样孝敬供养,作一切众生的孝子,为一切众生无条件地服务一切修学菩萨道以求成佛者,皆须如此孝事一切众生而且,我人的生存,任何佛教徒的修道,都离不开众生社会,众生皆有恩于我,故应普报一切众生之恩,为一切众生谋利乐 众生中的法师师长等,为我说法解惑,指导我修行,精心教育培养我,传授给我真理知识技术,教导我正确做人,其恩德仅次于父母,理当尽心报效,尊敬供养至于报国王恩之说,不见于阿含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报国王恩之说,大概是后人为适应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协调佛教与政治的关系而建立,从现代伦理观念看来显得有些陈旧但不论什么时代,国王国家领导当政者,对全体国民来说,确实干系重大,负有特别重任,若能为民谋福利,尽职尽责,能使国泰民安,德被万民,其恩德非寻常众生可比,理应报答尊敬爱戴近现代的弘扬佛法者,多将报国王恩解释为爱国报效国家这也是佛陀言教中本有的精神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载: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太子琉璃,因曾受辱于释迦族人,继承王位后发愿报复,率大军征伐佛陀故国迦毗罗卫佛陀虽以宿命智观见释迦族人应被琉璃王诛灭,定业难移,但出于一片爱国心,还是尽力劝阻他两度赴琉璃王大军必经之路旁,在一枯树下趺坐,等琉璃王大军来到,问佛为何坐于枯树下时,佛回答说: 亲族之荫凉,释种出于佛, 尽是我枝叶,故坐斯树下 以爱护族人之情感感动琉璃王,使琉璃王两度退兵后来琉璃王受人教唆,第三次征讨,灭迦毗罗卫国,诛杀释迦族人殆尽佛闻悉后亲赴故园,为被琉璃王断肢剜目后活埋的五百释迦族妇女说法安慰,令她们皆得生天后世的佛弟子,多以佛陀为榜样,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意识,将尽忠报国作为佛弟子应尽的责任 四自利利他,利乐众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语,常被当作反面人物的人生信条,实则为己,可谓人的本性,力唱无我的佛陀,其实也并不反对为己,杂阿含卷四十第1120经佛偈:一切众生类,悉皆求己利若人勤方便,必令利满足 颇有肯定追求自利并鼓励人努力满足自己所求的意味然而,什么是真正的自利?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无不生活在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中,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难免发生矛盾,如何处理自利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这是伦理道德的根本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佛陀的主张,可以经中常见的自利利他四个字来概括法句经·爱身品偈云:自利利他,益而不费 意谓自利利他,对自他皆有益无损,是最经济的伦理法则 正确的自利,最低限度必须要不损害他人,而想到对方的利益,争取自他两利佛陀所示十善,其实即是自利利他精神之具体化杂阿含卷三七第1251经佛告众婆罗门:对人处事,应该将心比心,要想到自己不乐意的事,别人也不乐意,从而不做对他人有害之事比如: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  如是,我不喜他人偷盗我的东西,不喜他人侵犯我的妻女,不喜他人说假话欺骗我,不喜他人离间我的亲友,不喜他人对我恶言相加,不喜他人说废话,别人也无不如此这样考虑,因而不作偷盗**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损害别人利益的恶业这叫自通法,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可谓一致南传杂尼柯耶佛陀偈:我们的思想漫游四面八方,没有发现何物比自我更可爱,既然自我对于他人如此可爱,请热爱自我者不要伤害他人 佛陀从自他利害关系的角度指出,人若常怀使别人快乐的慈心,不侵害他人,既保护了他人的利益,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的利益杂阿含卷二四第619经佛言: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 如果别人也以仁慈的态度对待我,不违我害我,岂非保护了我的利益?当然也保护了他自己人人若都能自护护他,彼此以慈爱心相待,不侵损恼害他人,岂不是天下太平无事,人间安乐祥和?法句经·刀杖品佛偈云: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 常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 为人应常怀自利利他使别人欢喜快乐的好心,断除自害害人之恶念,乃至为大众追求真理,为大众的利乐努力奋斗,中阿含卷四五心经佛教诫比丘: 不念自害,不念害他,亦不念俱害,比丘,但念自饶益及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 此所谓自害自他俱害,指行十恶等不善业同经卷一善法经佛称赞自利利他饶益多人,悯伤世间,为众生求意义及利益安隐快乐者,于彼人中为极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 佛说自爱经说,人若作恶,损害他人,使对方怀恨在心,必将报复,斯谓乐危之祸,不自爱也此自爱,义同自利别译杂阿含经卷一佛偈云: 若生不善心,成就贪嗔痴, 此身自作恶,还复害于己 同经卷三佛言:若人自爱己,不以恶加彼,无有造作恶,得于快乐者有智之人明此道理,不造诸恶,不损害他人,力修诸善,使自己快乐,是为自爱自利  佛经中常说利乐,谓利益及快乐,利乐分现前今生的现法乐,生于人天之后世利乐,及获得涅槃解脱的究竟利乐三种利乐的获得,是一阶梯式的关系佛说自爱经谓归依三宝,如法生活,持戒修善,报答四恩,慈爱人物,布施贫乏,平等普护,安济众生,现前亲安族兴,生无灾患,死得上天,得现前后世的利乐;若再听闻佛法,修学戒定慧,依佛法出世间的智能断诸烦恼,享涅槃常乐,是为究竟的自利法句经卷上:欲知利身,戒闻为最 别译杂阿含经卷四佛偈: 今世不放逸,后世得大利, 现利他世利,解知二俱利 是名为健夫,明哲之所行 谓心理健康的明白人,应该为现世后世的利乐而严格约束自己,行善修道 大乘更以自利利他利乐众生(利乐有情)为口号,号召行菩萨道者以报恩心慈悲心平等心空无我心,积极主动地利乐众生,度化众生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上说,菩萨应发大菩提心: 于自于他皆悉平等,以自所利欢喜布施,即以此心普摄一切众生,乃为世间最上大利 自己已得解脱,应令一切众生皆共解脱;自己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应令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只有度化无量众生,菩萨才能满足菩提资粮,成就佛果,是名自利利他,自利与利他,实乃一事而且,只有不计己利,以无我无着的清净心全身心地投入利他行,才能真正自利利他优婆塞戒经卷二佛言: 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 佛说无上依经·菩提品谓声闻乘只自利而不能利他,缘觉乘少能利他少得云足,不能以大心利他,是皆障碍解脱,不离(微细变易)生死;大乘一方面以无分别智断烦恼获解脱以自利,一方面又以无分别后得智说法普度众生,令一切众生离三恶道苦,安立一切众生置于善道,住三乘处,是名利他佛母宝德藏般若经佛教菩萨应昼夜勤行利他行,利己内心无我相,应如母爱子如奴事主一样奉事众生 佛指出:欲度化众生,自己须先具足正信正见正戒正智,得世乐出世乐,具备福德智慧及度人说法的方便技巧说法应善于观察对象的根性和接受程度,说以对方乐意接受者,若对方不能直接接受佛法,即先授予世间善法;若不能接受佛法的出世间法,即先授予佛法的世间法,渐次引导,循循善诱为了以四摄法度化众生,还应掌握世间各种知识技术,热情主动地为众生服务,广结善缘,使众生由得到好处而对菩萨建立感情,容易接受他所说的佛法为此,菩萨应广学诸世间法,这是圆满方便所必修的优婆塞戒经·自利利他品说,菩萨为说法利他故,可先学外典,后学佛典,说法时先说世间法,然后再说甚深法界: 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 同经发愿品教导菩萨应身口意等所作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应见他得利不生妒心,见他受苦如己无异,所修善事悉为众生,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佛教导菩萨:为了利他,应不畏生死不厌生死,虽能住涅槃而不住,主动入生死大海中,乃至入恶道中济度众生大般若经·净土方便品佛言:菩萨摩诃萨虽成就一切白净无漏法,而为利乐诸有情故,方便善巧受恶趣身,如应成熟诸有情类  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受到佛称赞的地藏菩萨,便是入地狱拔济众生的典型,佛自己更是如此大般涅槃经卷十八佛说: 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虽在地狱受诸苦恼,如三禅乐 这种敢入地狱最深处救度众生,以庄严地狱为乐事的精神,曾鼓舞过不少仁人志士为民请命,为国捐躯,为真理而献身 当今商业社会,以最小资本赚取最大利润的商业价值观,也浸染了许多人的人生观伦理观,随之而来的是自私自利尔虞我诈人情冷漠,个人主义泛滥,人际关系中,不是把别人看作福田和服务对象而是看作猎物,弗罗伊德所谓人对人是豺狼钱是多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爱意却少了,人的形象也就被扭曲为经济动物和饿鬼了自利利他利乐众生,是这时代的许多人在呼唤的精神
/
本文档为【慈悲与智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