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广东四大经济强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思考

2010-07-27 3页 pdf 175KB 8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7335

暂无简介

举报
广东四大经济强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思考 特区经济 Special Zone Economy 2009 年 7 月 透视珠三角 摘要:本文结合广东四大经济强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要从 城市竞争力优势、产生的引力效应、扩散效应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 了详尽地思考。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引力效应;扩散效应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and s oc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s of the 4 strong economic cities of Guangdong...
广东四大经济强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思考
特区经济 Special Zone Economy 2009 年 7 月 透视珠三角 摘要:本文结合广东四大经济强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要从 城市竞争力优势、产生的引力效应、扩散效应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 了详尽地思考。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引力效应;扩散效应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and s oc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s of the 4 strong economic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re is existed in city competition advantage, gravitation effect ,the diffus- ing effect that have carried out the detailed thinking. Keywords:city competition;gravitation effect;the e ffect diffusing 一、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1.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 2007 年四城市的生产总值达到 20129.08 亿元, 占广东省的 66.49%,全国的 8.28%,年均递增达两位数,远远超过了同期全国 水平;地方财政收入 1562.84 亿元,占广东省的 56.10%。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26345.5 元, 是广东省的 1.49 倍, 全国的 1.91 倍。固定资产投资 5097.08 亿元,占广东的 53.11%。随着四大城市 近年来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广东省经济能量正不断呈现出向四 大城市进一步聚集之势。 2.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不断升级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着力发展二、三产业。 2007 年四城 市二、 三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分别为 97.9%、99.9%、97.7%、99. 6%,经济结构优化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广州传统产业、高新技 术产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将成为产业调整的主旋律。 深圳一直 注重把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核 心竞争力进行打造。 佛山和东莞着力加大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 以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升级与完善。 3.对外贸易发达,吸引外资规模巨大 近年来四城市外贸出口一直高歌猛进, 占广东的 70%左右。 2007 年外贸出口 2928.35 亿美元, 占广东的 79.31%, 全国的 24. 04%。 ;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 106.38 亿美元,占全省和全国的 62.11%、12.74%。 可以看出,四城市外贸出口、吸引外资占有很大 的比例和优势, 成为国内外资本和公司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外向型经济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4.镇域体系发达,专业特色突出 在第二届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 1000 强评比中, 广东省 共 121 个镇入选,其中东莞 31 个、佛山 24 个、广州 21 个,占广东 入选镇总数的 62.8%。 在四城市,年产值几十亿元的乡镇比比皆 是,超百亿元的也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政策的大环境和优越的区 位优势,加之这些城市从一开始就解放思想,大力支持镇域经济 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镇为主的地方政府、集体与私营企业、民间 资本和外资合作发展的新局面。镇域经济基本上形成了独特的专 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生产模式。 比如 佛山小榄的小五金、南海西樵的纺织、顺德伦教的木工机械,东莞 虎门的服装、大岭山的家具和清溪的电子等专业特色突出,在全 国享有声誉。 5.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四城市是广东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民营企业不仅特色鲜明,而且数量众多, 就业人群庞大。 目前四城市民营企业多达 100 多万户, 占全省 30%以上,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共 653 万人,占全省私营个体从 业人员的 70%以上。 外向度高是另一大特点,2007 年深圳、东莞 和广州民营企业分别进出口 528.4 亿美元、160 亿美元和 139.8 亿美元,分别增长 38.2%、34.1%和 31.7%,占当年广东地区民营经 济外贸进出口整体份额的 70.6%, 佛山的民营企业也以 127.5 亿 美元的进出口业绩位居第四。 6.强化政府改革 四城市政府积极构建服务型新政府,树立“亲商、安商、富商” 的观念,努力提高行政效率,这是它们成功的根本所在。 一方面, 构建良好的政策和法治环境。调整、完善企业的税费政策,建立和 完善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执法监督机制, 切实保障了企业利 益;另一方面,改善服务环境。简化、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政府机构 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公正、公平、公 开的竞争与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四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优势 1.核心竞争力优势 核心竞争力包括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 实力等几个维度。前面提到四城市在这些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竞争 优势。至于金融实力,广州和深圳优势明显。深圳的银行、证券、保 险、基金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 国前列。 外资银行数量、资产规模和外币存贷款规模在国内仅次 于上海,基金公司数量和发行资产数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保险 市场深度和密度均居全国首位。就核心竞争力而言,深圳、广州处 于全国第二、三位。 2.基础竞争力优势 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 四城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一 带,形成了以广州港、深圳港、虎门港为枢纽的珠江口大型综合港 口群,极大地方便了物流的聚集和分流。 同香港、澳门毗连,是华 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也是我 广东四大经济强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思考 □ 刘婷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2) 28 2009 年 7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国著名的侨乡,区位优势十分显著。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从交通运输方面来说,广州、深圳海陆 空交通干线十分发达,佛山、东莞的高速公路、快速干线纵横交 错,交通十分便利。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际机场,广州港 名列世界港口十强之列。 深圳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实现增加值在全国名列前茅,深圳港口集装箱名列全球第四位。 3.综合竞争力优势 2008 年 3 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08 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 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两岸四地的 200 个地级以上城市 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和并进行了排名。综合竞争力中 排名中,深圳和广州全国遥遥领先,分列第 2、6 名;佛山综合竞争 力第 14 名,其中企业本体竞争力高居全国之首,创新环境竞争力 也进入前十名;东莞综合竞争力位列 15 名,其中的企业本体竞争 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等都进入全国前十名。报告 显示四城市都有着较强的城市竞争力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能。 三、四城市发展的效应分析 1.效应的内涵 本文的效应分析是分析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 影响、冲击以及同其它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态势,主要包括“引力效 应”和“扩散效应”。 “引力效应”是指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 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主要从对外来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 力、外资吸引力、产业的集聚等几个维度说明。所谓的“扩散效应” 是指四城市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 辐射和影响作用, 它包括先进的发展理念的影响,品牌的拓展,资本、信息、技术、人 才的输出,产业的转移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曾用 区域经济发展的 “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 和 “扩散效应” (spread effect)解释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倒 U 理论现象。 他认为, 经济发展中的幸运地区(lucky regions)通过贸易、资本和劳动力的 流动等中介因素,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 影响。 回波效应反应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引起资本、人口和贸易在 该地区的集聚,导致周边地区经济的衰退。扩散效应则相反,明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资本、贸易、人才的扩散,带动和促进周 边地区的发展,使地区不平衡现象缩小。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 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 区域经济发展的回波效应就大于扩散效 应。而当经济发展处于较高阶段后,扩散效应就会大于回波效应,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就会 逐渐缩小。鉴于此,包括四城市在内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具有 了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内在和外部环境,对周边地区就会产生 正向的带动、辐射和影响作用。 2.引力效应 ①大量外来劳动力涌进四城市。四城市吸引外来劳动力数量 在全国是名列前茅,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数量激增,以至比当 地户籍人口还多。 截至 2007 年,广州户籍人口 636.76 万人,加上 外来流动人口, 常住总人口超过 1000 万。 深圳户籍人口 212.38 万,加上外来流动人口,总数不下 1200 万。而在“民工城市”东莞, 外来暂住人口达到 586.76 万,约 4 倍于本地人口。 大量的外来流 动人口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②吸纳了大量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据统计,至 2007 年,广 州地区引进留学人员已有 13000 多名,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已超 过 1000 家,涉及生物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医药、新材料、光 机电一体化技术、环保等多个领域,大力推动了广州高新技术产 业的发展。 深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79.1 万人,30.5 万人具有中级 以上职称,分别比上年增长 19.2%、30.6%。 佛山和东莞大力引进 支柱产业和新兴行业发展需要的各类适用人才,尤其注重引进大 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近两年来,东莞引进人 才超过 20 万。 ③产业的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发展迅猛。 a.近年来,广东以深 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 经济规模近 4000 亿元,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区;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器机械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广东的第一、 二大产业,名列全国首位。 广州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制造三 大支柱产业带动作用突出 , 佛山规模以上重工业所占比重由 2000 年的 41%提高到 2005 年的 49%。 b.第三产业中金融业、物流 业、商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规模效应明显, 大多走在珠三角甚至全国的前列。 c.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效应成效 显著。 2007 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 3000 亿元,占工业总 产值的比重达到 30%,技术成交金额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 列第一; 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 7598.8 亿元, 占全市 GDP 的 32.46%,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佛山共有 高新企业 513 家,2007 年实现产值 2098.19 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 产值的 22.4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2227 亿元,占全市工 业总产值的 33.4%。 ④资本的集聚效应。 2007 年,四城市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 106.38 亿美元,占全省和全国的 62.11%和 12.74%。 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佛山和东莞增幅较大,同比增长为 19.8%和 19.2%。消费品 零售总额四城市均以两位数递增,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势头 强劲。 2007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2.4%、20.8%、9.5% 和 11.5%,在全国名列前茅。 3.扩散效应 ①强化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广东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进一步强 化中心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把广州建设成带动 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把深圳建设成富于 创新活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性城市。 这 不仅是广东省委和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城市本身适应经济全球化 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增强其竞争 力的内在驱动力要求。 ②对外的输灌、渗透、影响。首先是先进的思想和观念的输灌 与影响。 因为它们率先在全国实行改革开放,其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的发展与革新都处于不断吸收与积淀过程中,有一定的经 验累积,而它们发展到一定时期和阶段,在进行资本扩张、产业转 移、对外合作的时候,会带去先进的发展理念,这样势必在其它地 区产生“脑风暴革命”,从而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转 型。多年来,国内很多地区的考察团前来四城市“取经”、众多的科 29 特区经济 Special Zone Economy 2009 年 7 月 研院所单位和企业团队在思考这些城市发展与飞跃的 “成功之 门”,就是很好的明证。 ③多个层面梯度发展。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与对外合作与发 展的梯度结构上。本文以四城市与泛珠三角诸省区的合作与发展 为例进行说明。它大致包括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积极参与粤港 澳合作。香港和澳门完全是后工业经济结构,是国际性的金融、贸 易、商贸服务、航运和旅游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服务业和信息 发达,法制比较完善,拥有国际性的商业网络和充足的国际资本, 但发展的空间有限,需要拓展经济腹地。实现与港澳地区的合作, 使得第三产业中服务、贸易、信息、旅游等逐步在珠三角、广东甚 至在全国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二个层面,与珠三角地区的 合作。 加强与其它城市二三产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从而避 免一些简单的重复和恶性竞争, 有利于整合区域内的产业和资 源,推进珠三角城镇群的协调发展。第三个层面,推动与广东两翼 和山区的合作。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促进四城市与两翼、山区的 产业形成各有侧重的梯度合理分工,实现互动发展。第四个层面, 是涵盖范围最大、内容更广、影响更深的合作———泛珠三角区域 合作。 四城市经济比较发达,部分工业处于高度化阶段和成熟化 阶段,特别是制造业水平比较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高,拥有市 场、管理、技术、资金等优势,但是资源缺乏对经济发展约束性日 益明显。 其它省份工业化初级阶段和工业化中进阶段,工业化和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在农业、矿业、能源、旅游等资源产业具有 很大的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发展潜力大。这种梯次性的结 构为各省区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对外的扩 散与合作中,四城市利用其技术与品牌优势,在本地保留科技含 量较高的高、精、尖产品的生产和研究开发中心,将原来粗放型、 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过外包、外购与委托加工的方式逐 步向粤两翼和山区以及周边省区转移;周边省区通过市场机制加 强与四城市在内的珠三角地区的名牌企业合作,利用土地、部分 设备和资金建立生产基地,采用技术转让、产权置换、产品调整、 市场转移等形式兴办合作开发项目,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四 城市寻找更多的商机和更大的发展。 四城市利用技术、 资金、市 场、 信息担当研发及销售中心的角色, 而周边地区利用原料、燃 料、水电、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担当生产基地的角色。 四、四城市发展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让世人瞩目,但问题也是客观存 在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国 内各地竞相开放、全面竞争;区域之间业已形成包括基础设施、产 业、资本、管理、人才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综合竞争态势。 四城市面 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具有粗 放型特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人口规模 迅速扩大及其消费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持经 济持续较快发展面临土地、能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瓶颈性制约。 三是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 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 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 很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产品附加值低,长期以来依靠的是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赚取微薄的 加工费用,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008 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凸显了这个问题, 四城市都受到较 大的冲击和影响,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企业“倒闭潮”。因此,如何 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四城市 持续发展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四是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a.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明 显并进一步加大。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四城市吸引了 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外来人口对当地经济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同时分享到改革开放带给 他们的喜悦,主要有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等三大 特点。数据显示,相当多外来工的工资与他们 10 年前左右的薪酬 待遇变化不甚明显,吸引力相对下降,新世纪初以来包括四城市 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出现所谓的“民工荒”。 更有甚者,有些高级技 术和管理人才对城市发展认同的缺失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的负 面影响,这势必会影响四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b.社会治 安问题尤其突出。 广东外来人口现已激增到 2000 多万人, 而深 圳、东莞等地已形成流动人口多于户籍人口的“人口倒挂”现象。 外来流动人口规模最大、密度最高、流动最频,但对他们的管理并 没有“与日俱进”,产生了诸如劳资纠纷、子女教育、就医、就业、社 保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尤为突出的便是治安状况差的问题。 流动 人口违法犯罪现象也与日俱增,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很多有识之士 深感担忧。 如果外来流动人口问题没有解决,对城市经济和社会 的持续发展和更高层次的竞争难免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而且 这种负面效应正在显现。因此,如何加强现阶段流动人口管理,有 效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已成为四城市稳定社会治安的 焦点问题。 □ 注:本文数据资料主要根据全国、广东、广州、深圳、佛山、东 莞的 2008 年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 及 2008 年全国和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加工整理。 参考文献: [1]乐正.深圳在“泛珠三角”中有什么作用[N].深圳商报,2004- 04-26. [2]陈栋生等.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3]唐启勇,谢洪明,蓝海林.广东产业集群现状 、发展趋势和对 策—基于基尼系数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5,(11). [4]梁桂全.差异、互补、共赢———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与趋势 [J].广东社会科学,2005,(01). 作者简介:刘婷(1976 年-),女,湖南耒阳人,华南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发 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30
/
本文档为【广东四大经济强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