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2010-05-28 7页 pdf 367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2022

暂无简介

举报
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24卷 第2期 (2005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24 年):99一105 No. 2 (2005) 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伊世同 (北京天文馆,北京 100044 摘 要 凤林古王城遗址群落是东北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古遗址的 典型代表,其中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北斗七星祭 坛。该祭坛虽然建于汉魏时期,但其星象传承的上限则可推至4000 -5000年 前。祭坛斗魁地域方位代...
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24卷 第2期 (2005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24 年):99一105 No. 2 (2005) 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伊世同 (北京天文馆,北京 100044 摘 要 凤林古王城遗址群落是东北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古遗址的 典型代表,其中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北斗七星祭 坛。该祭坛虽然建于汉魏时期,但其星象传承的上限则可推至4000 -5000年 前。祭坛斗魁地域方位代表着三江平原一带。斗柄指南既表明了重视夏祭的古 礼信息,也表明了与中原文化的传承交拄关系。 关键词 东北三江平原 北斗祭坛 天文考古 中图分类号 N092:P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224(2005)02-0099-07 我国东北地区,在史书中向被视为蛮荒,已知的古京城址,仅有清、金和渤海故都。但 是,近些年来的考古普查,特别是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调查,却发现了密集的古人群居 遗址,年代多为汉魏时期。这些遗址中,位于双鸭山市宝清、友谊两县交界的凤林王城与 隔河相望的北斗七星祭坛,更具典型或关键地位①。现谨就凤林古王城遗址群落,试作天 文考古评介。 1 王城和祭坛遗址 凤林王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南方约300米处的七 星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31050'45"、北纬46036'13",海拔84米。王城西南,隔七星河 相望,有炮台山古城(即北斗七星祭坛)。二城俗称“对面城”。该城区古人半穴居遗址 群,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经历次普查,逐渐核实的。早期调研以地方考古与文物 工作者为主,稍后则有省和中央考古专家参与工作。 凤林王城遗址自1994年开始发掘,已发现半地穴或居址40座,灰坑40余个,各类出 土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几件堪称玉石器珍品。2000年,又发现一座6“平方米的半地 穴大房址,座西向东,地面坚实平整,应为王者宫殿。 收稿日期:2004-08-31;修回日期:2005-01-19 作者简介:伊世同,1931年生,满族,退休前为北京古观象台学术业务负责人,主要从事天文学史(特别是古代 星象)研究;退休后,则致力于筹办中国天文博物院及天文主题园林或保护区等文化公益事业。 ① 半地穴式古人居遗址,散布范围比本文描述情况要大得多。文中评介的凤林古王城遗址群落,可视为三江平原 古遗址的典型代表。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24卷 凤林古王城,总体呈不规则形状,但中心方城,却是一座近乎正方的土城。方城边长 112一124米,四角设角楼,围城外侧,每边有一马面。方城围垣方位,采用的是真子午方 位,即用天文方法定向,反映了当时的测量水准。 与凤林古王城遗址隔河相望的炮台山古城,是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聚落群中的 最大山城遗址,位于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七星河右岸约200米 处,与邻县凤林古城遥相呼应。炮台山古城和凤林古城的中心,直线距离约1500米。 炮台山古城的内城,实为坛城,位于山腰以上部位,平面亦随山势呈椭圆形状,周长约 450米,长径约150米,残垣高0.5米、宽5米。城垣内圆丘兀立,四周由下而上有三层台 阶和三段蹬台梯道,迹象显明,为登山顶祭坛的梯道。 山顶部,平面亦呈椭圆形状,周长200米,长径约70米,残垣高0.5米、宽5米。山顶 平面有8处“天坑”,每处直径为6一8米,深约0.3一0.5米不等。其中7处“天坑”按北 斗七星状排列,另一处“天坑”则位于北斗七星北侧,显示着当年极星的位置。 依照由“斗魁”到“斗柄”的顺序,以及中国古代星名和当今国际通用的星名命名体 系,可列出其编号与星名如次:j匕斗一(天枢,aUMa )、北斗二(天瑛,日UMa )、北斗三(天 现,yUMa )、北斗四(天权,SUMa )、北斗五(玉衡,cUMa )、北斗六(开阳,屯UMa )、北斗七 (摇光,,qUMa)。 斗柄最外一星(摇光)距斗魁最突出一星(天漩)间的直线距离约60米,足见祭坛规 模宏伟,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北斗七星祭坛。 坛顶中央靠北处(即北斗七星斗魁和极星所拱卫的位置),有一长方形圆角祭台,石 筑泥铺,长19米,宽14米,残高0.5米,是专为祭祀用的坛台,或可称为瑶台、天台。实际 上该祭台也是测天的地方,即古灵台。在古代,祀天与测天的场所是混一的,随着时代的 发展,祀天与测天逐渐有所分工,祀天场所规格越来越大(如明、清两代的北京天坛),测 天场所则日趋缩小(如北京古观象台),但这类分工,直到中国帝制消亡,始终未能划清界 线,故“灵台郎”之类的古代官职称呼,一直沿用到20世纪辛亥革命前夕。 古人祭祀台、坛的选址,往往利用天然山丘而略加修整,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和灵台 也依此惯例,但气势和规模是全国已知同类祀坛中最大的。故,祭坛的初始年代,很有可 能还会提前。 从位置和规模上看,北斗七星祭坛与凤林古王城是对应的,而王城中的宫殿,其实也 是祭庙(图1)。这只要比较金代的中都(北京)兴建的戒坛寺正殿朝向,便可一目了然: 戒坛寺有着佛教影响,但建有戒台的正殿座西朝东,显然还保留着满族先民习俗。这也从 另一方面证明凤林古城是一座王城— 如非王城,则不能在城南选择这么大的祭天坛址。 2 敬天、礼地、法祖 宝清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的敬天、礼地、法祖性质是明显的。 在祭坛上,北斗七星的位置标示是十分明确的。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用几何图形显示 关系的要求并不严格,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具象征或示意性质,类似炮台山北斗七星这样 位置关系明确,不至引起误解的,是极其少见的。 2期 伊世同: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图1 炮台山、凤林古遗址相对关系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对北斗七星有如下描述:“北斗七星,所谓‘旋、矶、玉衡 以齐七政’。构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构;构,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 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 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川祭斗坛上的灵台,置于斗魁 与极星拱卫的显要地位,证明司马迁“魁,海岱以东北也”所代表的地理位置准确。换句 话说,三江平原和湿地,在天上的呼应位置就是斗魁。 司马迁生活的年代,大体与炮台山北斗祭坛的年代相当,司马迁对北斗七星的作用、 方位关系与崇敬等方面记述,大约也与修筑炮台山祭坛的先民们的认同相类。就中国传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24卷 统的星象体系而言,司马迁所描述的北斗七星的特点与作用,已跨人中国星象体系演变史 的后期,它和早期星象中的北斗作用是大不相同的,不可不察。 设以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上的第八颗星为当年的极星— 帝星,则其星象继承年代 与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所记述的情况基本相同,但仅能视为承传星象年代的下限, 即反映着约3000年前的星象概况,这主要是因为斗极之间的相对位置符合得不太理想。 如果斗极之间位置更为理想,则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第八颗星(天坑)位置,竟然接 近4500年前的斗极位置关系:当年极星不是殷周之交的帝星,而是天一或太一(有时也写 成天乙或泰乙),是道教承传的主要祭祀星神。 随着天体的岁差位移,极星也是在轮流换值的。所谓岁差,是由于诸多天体摄动影 响,导致地球自转轴指向围绕着黄极(地球轨道面的垂直向点)旋转,周期为26000年;在 此期间,地轴所指极星当然也有所更换。古人对天极点的觉察或证实,视天极为主宰宇宙 的上帝居所,标示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程度已跨人文明的门限。约5000年前,因岁差 导致的星体位移,使北斗与天极位置距离较近,可合称为“斗极”,故对北斗(天极的代表 或象征)的祭祀,也是极其隆重的。 岁差引起的天极点转换是相当缓慢的,古人相隔几千年才改换极星,是符合认识规律 的,是正常的;而依据古老的代代言传身教指引,把几千年前的认识成果,留为后人的祭祀 准则,亦可谓合情合理。当公元前后几百年间,仍在祭祀几千年前的斗极星象,是势所必 然的法祖行为,故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的年代是汉魏时期,却仍然反映着之前大约2000 年的星象(图2)0 3 祭斗坛的时代背景 在中国传统星象体系里,斗极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当斗极最为接近的史前时期,也正 是中国传统星象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这有蹼阳西水坡45号墓蚌塑龙、虎与北斗天文图 为证[2]。 河南淮阳西水坡45号墓蚌塑天文图的‘4C测定结果约为6500年前。当年的斗极已 有东龙、西虎相伴,反映着全天星象体系已初步定型,并能和后世星象体系遥相呼应。这 证明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虽然晚成,其星象传承则有更为早期的背景条件。司马迁在 《史记·天官书》中对斗极的描述,就早于司马迁约千年或更为久远,那么祭斗坛所反映 的斗极上限年代,提前到4500年前(即较建坛时期早约2500年),是说得通的。 基于岁差,司马迁生活的年代,斗极距离实际上已渐行渐远。《史记 ·天官书》除改 认“帝”星(pUMi)为极星外,也把北斗七星视为“帝车”。司马迁心目中,北斗七星仍然重 要,但却已降至拱卫极星(帝星)的从属地位,同史前北斗七星的显赫时光相比,已不可同 日而语了。 史前(指上限时期不晚于6500年前),中国传统星象体系初成时,由于观测法粗疏, 古人所理解的斗、极,实乃一个整体,斗就是极,极也就是斗,是不可分的。更何况北斗七 星之前还有北斗九星的传说:顺着斗柄弯曲指向,北斗九星中的第八颗星为招摇(yBoo) , 第九颗星则为梗河一(梗河大星,即出0o)。 2期 伊世同: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 ?? ??? ? 尹一一一1一一~~之 ? ?? ? ? ?????????????????? ??????????????? ?????????????????? 织女 .帝 / / J尸 碑产户 ~杏 尹 0 北赤极 \ 、\ ,八 .}: ? ? ? ?? ? ? ? 摇光 丈y 二之二盆二之巴 北斗 ? ? … … 大角 图2 6001〕年前的拱极星象 (5000 -700(〕年前,北斗七星中的开阳与摇光两星,依次靠近北天赤极,但仍有十几度的角距, 可混称为斗极。图示观测纬度为北纬450,年代为5500年前。图中圆圈为当年北天常显圈, 北斗九星的长长斗柄,则指向大角,即当年的龙角) 按史书中注家们的解释,大角星(是北天三大明星之一,即。Boo)的星名,应理解 为号角。这是望文生义。大角实指史前时期的龙角,是东方苍龙第一宿— 角宿的延 伸:“构携龙角”是顺着斗柄第八、九两星延伸下去,就可使斗柄(斗构)和龙角(大角) 相联系了。 当初的北斗(指北斗九星时的史前北斗),是斗柄很长的斗。北斗九星中的开阳星 (北斗六 CUMa)处于北斗总长的中间,距天极最近,是北斗运行的中心点或平衡点。开阳 还附有辅星,更突出了开阳的重要地位。 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的斗魁和极星都围绕着坛顶的“灵台”,表明了史前斗极不分的 呼应关系和灵台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显示,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上的灵台,其位置和作用 是相当关键的。前引《史记·天官书》所描述的斗魁地域方位代表着三江平原一带,也显 示得非常明确,不容置疑。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24卷 4 斗柄所指 宝清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的星象方位,标示着夏季的北斗斗柄指向:沿着斗柄几颗星 的弯曲弧线延伸,大体引指南方。古云:“斗柄南指,天下皆夏”,可为此证明。 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的北斗方位既然表明了重视夏祭的古礼信息,也就表明了与中 原文化的承传交往关系。当年祭祀时是否仍用牺牲,也该在今后考察中去进一步核实。 “敬天法祖”为传统文化中的礼制或礼治基准,是以家法、族规,逐渐演变为治国法律 和道德准则。“敬天法祖”,就是透过“法祖”承传先人敬天所积累的自然规律,令后世代 代遵守,其中最典型的则为历法。《史记·历书》非常明白地指出:“天下有道,则不失纪 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这也正是历代帝王重视祭天大典、重视天文星象的根本 原因①。北斗七星祭坛的雄浑气势与巨大规模均可表明:炮台山和凤林古城遗址具有国 家级都城的性质(起码也是具备类似国家的族群聚落);中国人文的多元进展也体现在东 北地区的考古研究中;满族崇拜和祭祀北斗习俗的根源也在这里。发掘炮台山和凤林右 城遗址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致 谢 2001年夏,笔者应邀赴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对古部族聚落遗址 群进行天文考古。承黑龙江省文化、文物、考古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市县领导们的热 情接待与指导协助,收获颇丰。本文的论点、论据,只不过是在地方多年普查与考古工作 的基础上做的几点补充,除申明外,谨致谢意。 参 考 文 献 (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历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91. 中华第一龙「A].95淮阳“龙文化与中华民族”学术讨论会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① 伊世同:《顶天立地 继往开来》,“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文化研讨会”论文(中国·北京,2004) a 2期 伊世同: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105 Astronomical Archaeology on the Colony of Sites of the Han-Wei Period in Northeast China's Three-River Plain Yl Shitong (Beijing Observatory, 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The colony of sites in the ancient royal city of Fenglin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Han and Wei sites of the Seven-Atar River valley in the Three-River Plain of Northeast China, among which the sacrificial altar for the seven stars of the Great Dipper on Mt. Battery is the largest one of its kind hitherto discovered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 Though this altar was built during the Han-Wei period,the upper limit of the passing on and adoption of star configurations can still be inferred to 4000一5000 years ago. The bearings of the region of the altar's bowl of the Dipper denotes the area around the Three-River Plain. When the handle of the Dipper points to the south,it indicates both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information on ancient ceremony for summer sacrific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assing on&adoption and exchange with th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Key words Northeast China's Three-River Plain,sacrificial altar for the Great Dipper, astro- nomical archaeology 责任编辑:屈宝坤
/
本文档为【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