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

2010-04-23 24页 pdf 704K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穴位按摩 在这里,我们将古人总结出的六个“特效 保健穴”的自我按摩方法教给大家。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 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 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 出的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 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 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 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 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 ①)。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 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
穴位按摩
在这里,我们将古人总结出的六个“特效 保健穴”的自我按摩方法教给大家。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 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 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 出的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 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 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 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 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 ①)。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 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 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 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 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 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 的皮(图②)。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 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 明显减轻或消失了。太溪穴:慢性肾病的 良药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 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 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 明显。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 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 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 间的凹陷处(图③)。用对侧手的拇指按 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 (图④),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 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 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 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 物治疗。 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适宜症 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 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 耗性疾病等。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良 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 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足三 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 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图⑤)。 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图 ⑥),也可以用艾条灸。因为小腿部皮肤 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 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血压上升。操作不 限时间和场地,但注意每天都要按揉,持 之以恒才能有效。 合谷穴:抗击疼痛的自然疗法 适宜症状: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 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 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此 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 状。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 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中医认为, 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坚持按揉刺激该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 病的功效。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1掌骨间 隙之中点处,或第 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 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图⑦)。用 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 穴处皮肤(图⑧),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 力量可以大些,没有副作用和危险。以感 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度。 关元穴:恢复老人青春活力 适宜症状: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 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 经、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 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 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 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 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 目的。 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 中下 3寸,耻骨联合上 2寸处(图⑨)。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 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 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 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 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 胀感即可。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适宜 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 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 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 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 补中益气之功。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 中上 4寸处(图⑨)。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 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 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 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 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 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 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操作不分时间地 点,随时可做,但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 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现将古人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良方介绍 如下,只要你身体力行,将对你的健康大 有裨益。这些保健良方既十分简单,又很 容易做到,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十要诀。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 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 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 衰神乱之象。 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之重要十 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 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 为此,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 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 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 梳60-100次为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 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 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由此可见, 勤梳头的确是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 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二、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脚部乃“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 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脏” 之称。 历代医学家认为,脚部保健并对全身健 康有益的最重要方法是揉搓涌泉穴(即脚 心中央意思是说,肾经之经气犹如水井中 泉水一样,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涌出,长 期不断,经常以热水浸泡后搓此穴,既可 以温补肾经,益精填髓,舒筋活络,平衡 阴阳,又可以舒通心肾,滋生肾水,抑制 肾脏虚火,排泄体内毒素杂物;既可以促 进下肢血液循环,御寒暖体,缓解肌肉紧 张,消除各种疲劳,又可以舒肝明目,清 肺理气,祛风湿,助消化,通大便,止泻 痢;同时,还能治疗头顶痛、疝气、肾炎、 性功能衰退、小儿惊风、失眠、高血压、 冠心病、心悸、咽喉肿痛、脚裂以及老年 性四肢麻木等几十种疾病。 正因为如此,涌泉穴才被中外医学权 威誉为“健身之穴”。 三、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 乃吞之”,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 的养生秘诀。 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 十九”并非侈谈。 四、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 落”就是这个意思。具体做法是:精神放 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 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 终结时,再辅以“赤龙(舌头)搅海,漱 津匀吞”法则会使效果更佳。 五、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 身。 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是:以右手从头 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 左耳),再用左手从头上引右耳 14下(即 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 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辅以 按、摩、搓、揉、点、捏等手法,则更能 强身健体,敷养肾元。现代医学认为:耳 朵上的 49个穴位和各部位与体内的五脏 六腑等器官以及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把它形容 为“缩小了的人体身形”。 六、夫妻之间互捶背,解疲强身又防癌 捶背是古老而又立竿见影的健身方法.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 拍法,即用虚掌拍打;击法,即用虚 拳拍打。虚,意即轻。手法要协调均匀, 着力富有弹性,每天一次即可,每次捶背 50-60 下。为方便起见,捶背最好在夫妻 间进行,每晚睡前,互相捶拍,双方收益。 七、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来回搓擦“介于胸和骨 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内脏”的一 种养生保健法。祖国医学认为:腹为人体 “五脏六腑之官城,阴阳源”。 揉腹之法,以《延年九转法》介绍为宜: 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 揉摸13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120 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 120 次,最后 逆向重复一遍。 或者沿腹部四周,从右下开始向上, 继之向左,再从左上向下,顺向揉摸。揉 摸次数可因人而异,不必拘泥。由于腹藏 五脏,经络甚多,除饱食或空腹不宜施行 外,凡腹部患有炎症、阑尾炎、肠梗阻、 急性腹痛、内脏恶性肿瘤等最好不揉腹。 八、消瘦健美助血运,勤伸懒腰效最高 有句带有贬意的民谚叫“懒人伸懒腰”, 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偏见。所谓伸懒腰, 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 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散脊柱的自我锻 炼。唐朝孙思邈说得好:“血不运则百病 生。”意思是说:如果人体的血液循环状 态不好,甚至不能为各部位正常提供所需 营养物质,就会出现“精衰、气竭、神乱” 病象。 九、合谷内关足三里 日按一遍健全身 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膝眼直下四横 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主穴,它具有调 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 扶正祛邪之功能。对胃痛、呕吐、便秘、 腹泻、肝炎、胆囊炎及高血压、下腹疼痛、 瘫痪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合谷属手阳明大 肠经,位于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近 第二掌骨桡侧。主治头痛、面瘫、五官疾 病及高热抽搐等。内关为“足厥阴心包经” 要穴,位于腕横纹上 2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悸、高血压、癫 痫、哮喘、胃痛、恶心、呕吐等。 足三里、合谷、内关为历代医家强身 治病之三大要穴。 近年来,我国学者发现,对此三穴进行 按摩,对全身的神经、肌肉、组织、器官 可起到显著的兴奋作用,有病则治病,无 病则强身,其效果为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 无法比拟。具体方法是每天定时用大拇指 或中指分别按压足三里、合谷、内关穴一 次,每穴每次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15— 20 次。 十、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 谷道,俗称肛门。撮,即收(提)缩 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 据研究,日撮谷道一百遍,最大的作 用在于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淤血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裂、脱 肛、肛门湿疹、便秘、慢性肠炎等,同时 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 曲张、肛周炎症、肛周皮肤损伤等慢性疾 病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各种健身方法都不受时间、 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您能否付诸 实施,并持之以恒。愿此十诀能助您青春 常驻、身轻体健、延年益寿 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 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 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是按人体实际位 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将 双足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 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 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趾及 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 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 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 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 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 腺、斜方肌等反向区; 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有胃、肠、胰、 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 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 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 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 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 区; 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 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 椎)。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 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下图); 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 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 膝关节等反射区。 实用足部反射区图解:
/
本文档为【穴位按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