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熟语看中西时间观念延边大学外语学院--李庆华

2010-04-01 4页 doc 38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5578

暂无简介

举报
从熟语看中西时间观念延边大学外语学院--李庆华从熟语看中西时间观念延边大学外语学院  李庆华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包含时间观念的英汉熟语,探讨了中西不同时间观念,并进一步研究和发掘造成不同时间观念的根源——不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 关键词:熟语线式时间观念圆式时间观念未来取向过去取向 1. 前 言 正如文化学家 Hall(1976)所说:“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往往传达了整个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除了介绍一般文化现象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还要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的根源,即与中国文化不同的世界观...
从熟语看中西时间观念延边大学外语学院--李庆华
从熟语看中西时间观念延边大学外语学院  李庆华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包含时间观念的英汉熟语,探讨了中西不同时间观念,并进一步研究和发掘造成不同时间观念的根源——不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 关键词:熟语线式时间观念圆式时间观念未来取向过去取向 1. 前 言 正如文化学家 Hall(1976)所说:“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往往传达了整个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除了介绍一般文化现象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还要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的根源,即与中国文化不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一些英汉熟语,探讨中西不同的时间观念,及其反映的不同世界观和思维模式。 2. 熟语分析 2.1 英语熟语 2.1.1 表现线式时间观念的熟语 (1) not to know a man from Adam这条熟语直译为“从亚当在世时就没见过面”,指“素不相识”。基督教中,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他们偷吃禁果,犯下“原罪”,从而开始了人类的繁衍。人类的开始起于“原罪”,时间随着创世开始了,也就是从人类出现开始了。这个熟语体现了西方文明中的时间是有起点的。这个起点就是“原罪”。 (2) till doomsday“doomsday”指“a day of final judgement”,即“世界末日”。根据基督教,“世界末日”是接受最后审判的日子,到那时,人类以“原罪”为起点,不断忏悔、赎罪,接受了最终的审判后,被解救者将进入七重天,获得永恒的幸福。正如圣・奥古斯丁所说,上帝在超时间的意义上来说是永恒的。在上帝那里,没有所谓以前和以后,只有永远的现在,时间自创世始,又随末日审判而终,进入无时间状态。 由以上两条熟语的分析可见,在英语中反映出的时间观念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 2.1.2 反映时间的实体性熟语 Time is money,money is time. 西方人把时间和金钱视为等价交换的实体,时间可以让他们创造金钱,金钱也可以为他们赢得时间。类似的还有,“Spare time is the gold dust of life”,“He that gains time gains all things”,“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Time’s up”等。在这些熟语中,时间都被视为可消耗、获得和偷窃的实体。 2.1.3 表现未来取向的熟语 (1) Youth looks forward and age backward.这条熟语的意思是“年轻人展望未来,老年人眷念过去。”这条熟语体现出西方人站在时间的线条上时,是面朝将来的,“forward”是“朝前”,“look forward”,就是“朝前看”,也就是“朝着将来看”,说明“将来”在人们的前方。同样,“backward”就是“朝后”,“过去”在人们的后方。同样的熟语还有“years back, date back to sometimes, lie behind, lie ahead,”等等。 (2) There is a good day coming. 这条熟语的意思是“好日子就要来临”,不管现在和过去如何,将来都是“a good day”,现在和过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 象这样更看重将来的熟语还有“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Better the last smile than the first laughter”,“He loses indeed that loses at last”,“The end crowns all”等等。 2.2 汉语熟语 2.2.1 体现圆式时间观念的熟语 (1) 归西 这条熟语是指“去世”,“归”是一种回归,“西”按佛家的解释,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人死之后,灵魂的归宿。而在那里,又有一个轮回在等着它。按道家的解释,自然之天,日行月来,昼往夜来,日落日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归西”指人死又回到原处,又要重新开始。类似的还有,“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来生再见”,“孔明再世”,“缘定三生”,“三生有幸”等等。 (2) 生辰八字 八字是旧时道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原意是指树干和树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整体。干支纪年不仅整体是一种循环的纪年方法,而且每个字都是以自然界草木枯荣的循环往复来命名的。计算时间用一种循环来表示,可见道家把时间在整体上就看作不断循环的圆。 2.2.2 将时间自然化的熟语 只争朝夕 “朝”指“早晨”,也指“日,即白昼”,“夕”指“日暮”也指“夜”。“朝夕”在这里就是指“时间”。用昼夜更替的自然现象来指称时间,体现了中国人将时间自然化的特点。类似的还有“多事之秋”、“一朝一夕”、“千秋大业”、“朝朝暮暮”等。 2.2.3 体现过去取向的熟语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是著名文人陈子昂在《登幽洲台歌》中的诗句,一直广为流传。“前不见古人”指过去的历史上有过盛世明君,自己没有赶上;“后不见来者”指将来一定还有明君,自己又等不到了。“前”是“过去”,说明人们面朝着过去;“后”指“将来”,人们背对着将来。类似的还有“后生可畏”、“前辈”等等。 (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此熟语的意思是“过去的经验,是将来行为的借鉴”。“前事”指过去的历史,不仅体现了面朝过去的状态,还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过去的历史的重视和崇尚。类似的还有“前车之鉴”等。 3. 中西不同时间观念的根源 中西不同时间观念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中西不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世界观的影响 中西世界观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是“天人相分”的观点,中国是“天人合一”的观点。 西方人具有理性化和实体化的宇宙观,认为人和自然是一对对立的实体。人和自然的对立中,人占主动,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地位。现代西方人把自己的时间分割为一个个的时间段,又把时间与金钱划上等号,他们通过数学运算,用实体的概念来看待时间。而实体世界的逻辑图式是一条直线隶属图式,当西方人用公元纪年之后,时间也就正式表现为一条直线。 基督教中体现的是信徒灵与肉的斗争,以及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体现出的原罪与赎罪间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原罪的恶历史始终是被否定的。另外,在西方要求全面、真实地认识世界的愿望的驱动下,西方人走着一条斗争—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进道路。这两方面都造成西方人不重视过去,而重视将来的时间取向。 中国的世界观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中国人崇尚的是儒家气的宇宙观,在这一气的宇宙观中,整个宇宙是气、阴阳、五行的整体功能的宇宙,这一宇宙观被用于天、地、人,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决定了中国的时间观也表现为一种太极图模式。这样,中国人把人的活动与自然的运行相统一、融合;把自然的日夜交替,季节往复与人们的活动周期统一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往复之中,与自然和谐统一,时间也是一样。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教义贯穿始终,两家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作为儒道两家的泰斗,孔子和老子被后人认为具有高度的人生智慧,给人类决定了一个终极的人生方向。天道与圣人的境界已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人们要做的也就是朝着那个目标努力。因此,历史与前人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人极其重要,在时间上就表现为过去取向。 3.2 思维模式的影响 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有区别的。美国语言学家 Kaplan(1966)指出,中国人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是曲线式的,类似一种涡轮线。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 中国人的涡轮线式思维和英美人的直线式思维与中国人的圆式时间观和英美人的线式时间观不谋而合。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英美人直线式的思维模式表现为直切正,观点明确,非此即彼。主要是因为他们多采用逻辑思维和归纳推理。逻辑和归纳推理都认为世界是由实体构成,而不是由思想概念构成。西方实体世界逻辑图式是直线隶属图式。在逻辑思维和归纳推理的作用下,时间作为实体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了直线运行的轨道之中。 中国人的涡轮线式思维主要表现为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观点来说明主题。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及话题。因为中国人多采用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的方法。象形文字的使用和写作中大量使用比兴、物化或类似性感受来表达,都是形象思维发达的一个表现。对于时间的表达,中国人也采取比兴的方法,把时间的流转比附到了自然的运行,四季、日夜的循环之上。综合思维则是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偏好综合思维使中国人在思维上整体优先,从整体出发,再到个体。对于时间,每个个体的体验都是有始有终的,然而,从人类发展的整体来看,却是循环而永恒运转的。 4. 结 论 熟语是在人民大众的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也能最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时间观念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族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实体化的宇宙观和直线式的思维模式促进了西方未来取向的、线式时间观念的形成。中国气的宇宙观和涡轮线式思维模式则推动了中国过去取向的、圆式时间观念的形成。 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只停留于语言和一般的文化表面现象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根源,还要深入研究该语言民族的文化精神、世界观和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 Berlin, James. Rhetoric and Ideology in the Writing Class. College English. Vol.50.1988(5). 2. Hall, E.. The Hidden Dimension. New York: Doubleday. 1976. 3. Kaplan, Robert.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Vol.16. 1966(1-2). 4. Matalene, Carolyn. Contrastive Rhetoric: American Writing Teacher in China. College English. Vol.47. 1985(8). 5. Mish, F.C.&John M. Morse. 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0thEdition). Massachusetts: Merriam-Webster. 1996. 6. 常敬宇. 汉语词汇与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7.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8. 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 9. 黄维合. 试论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学海采珠.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10.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1. 黎昌抱. 试论英汉语言的国俗语义差异. 学海采珠.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12. 李键明. 中英文成语趣谈. 学海采珠.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13. 罗 素(著). 何兆武、李约瑟. 西方哲学史. 商务出版社.1997. 14. 张 法.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Idioms Reflecting View of TimeQinghua Li Yanbian UniversityAbstract: Social linguists and scholars find that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views of time. Idioms are culturally-loaded, so they reflect the view of time. The analysis of some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shows that Chinese view of time is cyclic and past-oriented, while the western view of time is linear and future-oriented. The root of these differences is the different world outlook and thought pattern.Key words: idiom; linear view of time; cyclic view of time; orientation toward the future; orientation toward the past(Edited by Nizee, Jessica and Doris)
/
本文档为【从熟语看中西时间观念延边大学外语学院--李庆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