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何为“隐含作者”_

何为“隐含作者”_

2010-03-09 10页 pdf 428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1255

暂无简介

举报
何为“隐含作者”_ 何为“隐含作者”? 申 丹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 , 北京  100871) 摘  要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1961) 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四十多年来 , 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研究界被广为阐发应用 ,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 ,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 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 ,涵盖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然而西方学界却对之加以“单向”的理解 ,这引起了不少争 论和混乱。西方学界的误解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布思本人在近作中对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的论述。本 文追根溯源 ,阐明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
何为“隐含作者”_
何为“隐含作者”? 申 丹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 , 北京  100871) 摘  要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1961) 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四十多年来 , 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研究界被广为阐发应用 ,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 ,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 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 ,涵盖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然而西方学界却对之加以“单向”的理解 ,这引起了不少争 论和混乱。西方学界的误解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布思本人在近作中对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的论述。本 文追根溯源 ,阐明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 ,探讨其在历史上不同走向的变义 ,旨在纠正误解 ,梳理混乱 ,以便更清 晰地看到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并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 布思 ; 隐含作者 ; 双重关注 ; 历史变义 ;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919 (2008) 0220136210 收稿日期 :2007210218 作者简介 :申丹 ,女 ,湖南长沙人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阶段研究成果 (06BWW018) ① Wayne C. Booth ,“Resurrection of the Implied Author : Why Bother ?”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 , ed. James Phelan & Peter Rabinowitz , Oxford : Blackwell , 2005 , pp. 75 ———88. ② Wayne C. Booth ,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 Chicago : Univ. of Chicago Press , 1961 (2nd edition 1983) . 进入 21 世纪以来 ,西方排斥形式结构研究的激进的学术氛围有明显缓解 ,出现了更有利于叙事理 论发展的学术大环境。2005 年布莱克韦尔出版社推出了国际上首部《叙事理论指南》,该正文第一篇 出自韦恩·布思 (Wayne Booth)之手 ,为《隐含作者的复活 :为何操这份心 ?》① ,该文旨在捍卫和拓展“隐 含作者”这一概念。“隐含作者”由布思本人 1961 年在《小说修辞学》②中提出 ,四十多年来 ,这一非常重 要且富有创新性的概念在西方文评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也引起了不少争论和混乱。本文认为 ,该概念被 西方学者在两个不同方向上误解 ,而相关误解所造成的该概念的变义又可能导致了布思本人在新作中 自相矛盾的论述。本文试图消除误解 ,澄清混乱 ,探讨这一概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更好地把握 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本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 ,以新批评为代表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评迅速发展。新批评 强调批评的客观性 ,视作品为独立自足的艺术品 ,不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语境。布思所属的芝加 哥学派与新批评几乎同步发展 ,关系密切。它们都以文本为中心 ,但两者之间也存在重大分歧。芝加哥 学派属于“新亚里士多德派”,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摹仿学说中对作者的重视。与该学派早期的诗学研究 相比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更为关注作者和读者 ,旨在系统研究小说家影响控制读者的种种技巧和手段。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面世之际 ,正值研究作者生平、社会语境等因素的“外在批评”衰落 ,而关注文本自 身的“内在批评”极盛之时 ,在这样的氛围中 ,若对文本外的作者加以强调 ,无疑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于 是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就应运而生了。要较好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 ,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一 简化的叙事交流图 : 第 45 卷 第 2 期 2008 年 3 月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5 , No. 2 Mar. 2008 作者 (编码) ———文本 (产品) ———读者 (解码) 笔者认为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论述“隐 含作者”时 ,在编码 (用 (1)标注)和解码 (用 (2)标注)之间来回摆动 ,譬如 : (1)写作时的作者应该像修谟在《趣味的》中描述的理想的读者那样 ,他为了减少偏见带来的扭曲 ,将自己 看成“一般的人”,尽可能地忘掉他的“个人存在”和“特殊环境”。然而 ,这种说法降低了作者个性的重要性。(1) 当 他写作时 ,他并非简单地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化的“一般人”,而是创造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变体 ,这一变体 不同于我们在其他人的作品中看到的隐含作者。的确 ,对有的小说家来说 ,他们 (1) 写作时似乎在发现或创造他们 自己。正如杰萨明·韦斯特 (Jessamyn West)所言 ,有时“只有通过写作 ,小说家才能发现 ———不是他的故事 ———而是 (1)故事的作者 ,或可以说是 (1)这一叙事的正式作者 (the official scribe ,so to speak , for that narrative) 。”无论我们是将 这位隐含作者称为“正式作者”,还是采用凯瑟琳·蒂洛森 ( Kathleen Tillotson)新近复活的术语 ,即作者的“第二自我”, 毋庸置疑的是 ,读者得到的关于这一存在 (presence)的形象是作者最重要的效果之一。无论 (1) 他如何努力做到非 个性化 , (2)读者都会建构出一个 (1)这样写作的正式作者的形象 ⋯⋯(2) 正如某人的私人信件会隐含该人的不同 形象 (这取决于跟通信对象的不同关系和每封信的不同目的) , (1) 作者会根据具体作品的特定需要而以不同的面 目出现。① 就编码而言 ,“隐含作者”就是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方式写作的作者 (即作者的“第二自我”) ;就解 码而言 ,“隐含作者”则是文本“隐含”的供读者推导的写作者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 ,所谓“创造一个‘他 自己’的隐含的变体”,并非像创造人物那样创造一个客体 ,而是自己以特定的方式写作 ,以不同于日常 生活中的形象出现。至于“发现或创造他们自己”,则可指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处于某种状态或写作 过程使自己进入了某种状态。就“隐含作者”这一词语的构成而言 ,上面引文中用 (1) 标示的部分指向 “作者”,用 (2)标示的部分则指向“隐含”。在下面这段中 ,布思也是既关注了编码过程 ,也关注了解码过 程 : 只有“隐含作者”这样的词语才会令我们感到满意 :它能 (2) 涵盖整个作品 ,但依然能够让人将作品视为 (1) 一 个人选择、评价的产物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1)“隐含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我们会读到的东西 ; (2a)我们把 他作为那个真人理想化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形象推导出来 ; (2b)他是自己选择的总和。② 用 (2a)标示的文字体现了布思审美性质的隐含作者观 :作者在创作时会脱离平时自然放松的状态 ,进入 某种理想化的文学创作状态。就解码而言 ,读者只能从隐含作者创造的整个作品中推导出作者创作时 的形象。从这一角度看 ,可以在“隐含作者”和“其选择的总和”之间划等号。然而 ,布思眼中的隐含作者 也是作品的生产者 ,因此 ,当注意力转向编码过程时 ,隐含作者 (生产者) 就与作品 (产品) 分离开来了。 上文提及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面世之际 ,正值形式主义批评盛行之时 ,批评界聚焦于文本 ,排斥对作者 的考虑。在这种学术氛围中 ,“隐含作者”无疑是一个非常英明的概念。因为“隐含”一词以文本为依托 , 故符合内在批评的要求 ;但“作者”一词又指向创作过程 ,使批评家得以考虑作者的意图、技巧和评价。 这整个概念因为既涉及编码又涉及解码 ,因此涵盖了 (创作时的)作者与读者的叙事交流过程。 笔者在美国《叙事》杂志 2007 年第 2 期上发表的论文中③,剖析了布思在探讨“隐含作者”时对编码 和解码的双重关注。该杂志的编者按认为 ,这是对隐含作者之“深层逻辑富有洞见的分析”。这一分析 ① ② ③ Dan Shen ,“Booth’s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and China’s Critical Context ,”Narrative 15. 2 (2007) : 167 - 186. Ibid. , pp. 74 ———75. Booth ,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 p. 71.  第 2 期 申  丹 :何为“隐含作者”? 137   之所以会得到编者的公开赞赏 ,是因为数十年来 ,西方学界忽略了这一深层逻辑 ,对“隐含作者”加以单 方面理解 ,造成了不少混乱 ,也引发了很多争论。 历史变义之一 :偏向“隐含”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面世后不久 ,结构主义叙事 (叙述) 学在法国诞生 ,并很快扩展到其他国家 ,成 为一股发展势头强劲的国际性叙事研究潮流。众多结构主义叙事 (叙述) 学家探讨了布思的“隐含作 者”,但由于这一流派以文本为中心 ,加上从字面理解布思关于真实作者创造了隐含作者的说法 (误认为 真实作者在写作时创造了隐含作者这一客体) ,因此将“隐含作者”囿于文本之内。美国叙事学家西摩· 查特曼 (Seymour Chatman)在 1978 年出版的《故事与话语》一书中 ,提出了下面的叙事交流图①,该图在叙 事研究界被广为采纳 ,产生了深远影响。 叙事文本 真实作者 - - - → 隐含作者 (叙述者) (受述者) 隐含读者 - - - →真实读者   这一图表的实线和虚线之分体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仅关注文本的研究思路。尽管隐含作者被视为 信息的发出者 ,但只是作为文本内部的结构成分而存在。以色列叙事学家里蒙 - 凯南 (Rimmon2Kenan) 针对查特曼的观点评论道 :“必须将隐含作者看成读者从所有文本成分中收集和推导出来的建构物。的 确 ,在我看来 ,将隐含作者视为以文本为基础的建构物比把它想象为人格化的意识或‘第二自我’要妥当 得多。”②里蒙 - 凯南之所以会认为“人格化的意识”或“第二自我”这样的说法有问题 ,就是因为“隐含作 者”已被置于文本之内 ,若再赋予其主体性 ,就必然造成逻辑混乱。狄恩格特 (Diengott) 也针对查特曼的 论述提出批评 :“在文本内部 ,意思的来源和创造者怎么可能又是非人格化的文本呢 ? 反过来说 ,非 人格化的文本规范怎么可能又是意思的来源和创造者呢 ?”③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她建议聚焦于“隐含” 一词 ,像里蒙 - 凯南那样 ,将“隐含作者”视为文本意思的一部分 ,而不是叙事交流中的一个主体。④沿着 同一思路 ,荷兰叙事学家米克·巴尔 (Mieke Bal)下了这样的定义 :“‘隐含作者’指称能够从文本中推导出 来的所有意思的总和。因此 ,隐含作者是研究文本意思的结果 ,而不是那一意思的来源。”⑤法国叙述学 家热奈特 ( Genette)在《新叙述话语》中写道 : 隐含作者被它的发明者韦恩·布思和它的诋毁者之一米克·巴尔界定为由作品建构并由读者感知的 (真实) 作 者的形象。⑥ 这句话浓缩了众多西方学者对布思本义的误解。其误解表现在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 将“隐含作者” 囿于文本之内 ,而布思的“隐含作者”既处于文本之内 ,又处于文本之外 (从编码来看) ;2. 既然将隐含作 者囿于文本之内 ,那么文本的生产者就只能是“真实作者”,而在布思眼里 ,文本的生产者是“隐含作者”, 作品是隐含作者做出各种选择的结果 ;3. 文本内的“隐含作者”成了文本外的“真实作者”的形象 ,而布思 旨在区分的则正是“隐含作者”(处于特定创作状态的作者) 和“真实作者”(那个日常生活中的同一人)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Gérard Genette , Narrative Discourse Revisited , trans. Jane E. Lewin , Ithaca : Cornell Univ. Press , 1983 , p. 140. Mieke Bal , Narratology , 2nd edition , trans. Christian van Boheemen , Toronto : Univ. of Toronto Press , 1997 , p. 18. Ibid. , p. 73. Nilli Diengott ,“The Implied Author Once Again ,”JL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22 (1993) : p. 71. Shlomith Rimmon2Kenan , Narrative Fiction , 2nd edition , London : Routledge , 2002 , p. 88.Seymour Chatman , Story and Discourse , Ithaca : Cornell Univ. Press , 1978 , p. 151. 138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   更令人遗憾的混乱出现在英国学者拉马克 (Lamarque)的著述中 ,他将囿于文本之内的隐含作者视为“其 他虚构人物中间的一个虚构人物”。① 受形式主义思朝的影响 ,“隐含作者”处于文本之内成了众多西方学者讨论这一概念的前提。当西 方的学术氛围转向语境化之后 ,这一前提未变 ,只是较为关注读者的建构作用。在 1990 年出版的《叙事 术语评论》中 ,查特曼依然认为隐含作者“不是一个人 ,没有实质 ,不是物体 ,而是文中的规范”。②与此同 时 ,查特曼认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可能会从同一作品中推导出不同的隐含作者。德国叙事学家纽宁 (Nünning)一方面建议用“整体结构”来替代“隐含作者”,另一方面又提出“整体结构”是读者的建构 ,不 同读者可能会建构出不同的“整体结构”。③聚焦于读者的推导建构之后 ,有的叙事学家提出“隐含作者” 应更名为“推导的作者”(inferred author) ④,这显然失之偏颇。 美国叙事学家内尔斯 (Nelles)面对学界围绕“隐含作者”争论不休的局面 ,提出了“历史 [上的 ]作者” (historical author)和“隐含作者”之分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⑤: (1) 隐含作者是批评建构 (a critical construct) ,从文中推导出来 ,仅存在于文本之内 ;而历史作者存在于文本之 外 ,其生活正如布思所言 ,“无限复杂 ,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人所知 ,哪怕是对十分亲近的人而言”⑥⋯⋯ (2) 隐含作者有意识地创造了文中所有暗含或微妙的意义、所有含混或复杂的意义。与此相对照 ,历史作者可 能会在无意识或喝醉酒的状态下创造意义 ,也有可能无法成功地表达其意在表达的意义。 (3)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 ,一个作品可能会有一个以上的隐含作者 ⋯⋯隐含作者对文中的每一个字负责 ⋯⋯ 在内尔斯眼里 ,文本外的“历史作者”(即通常所说的“真实作者”)“是写作者”,其“写作行为生产了文 本”⑦,但创造文本意义的却不是历史作者 ,而是文本内部的隐含作者。中国读者对这一有违常理的论 述定会感到大惑不解。这是特定学术环境中的特定产物。内尔斯面对的情况是 :学者们将隐含作者囿 于文本之内 ,并从逻辑连贯性考虑 ,剥夺了隐含作者的主体性。但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明确提出隐含 作者是做出所有选择的人。内尔斯显然想恢复隐含作者的主体性 ,其采取的途径是“抽空”文本外历史 作者的写作行为 ,不给历史作者有意识地表达自己意图的机会 ,转而把这一机会赋予被囿于文本内的隐 含作者。然而 ,既然隐含作者不是写作者 ,而只是一种“批评建构”,也就无法真正成为文本意义的创造 者。内尔斯提出的新的区分不仅未能减少混乱 ,反而加重了混乱。 历史变义之二 :偏向“作者” 在西方学界把隐含作者囿于文本之内数十年之后 ,布思的忘年之交詹姆斯·费伦 (James Phelan) 对 “隐含作者”进行了如下重新界定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Nelles ,“Historical and Implied Authors and Readers”, p. 22. 布思这句话涉及的是“真实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 ,与隐含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时的状态形成对照。———本 文作者注 Nelles ,“Historical and Implied Authors and Readers”, p. 26. Ansgar F. Nünning , “Reconceptualizing Unreliable Narration : Synthesizing Cognitive and Rhetorical Approaches ,”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 , ed. James Phelan & Peter Rabinowitz , Oxford : Blackwell , 2005 , p. 92 ; William Nelles , “Historical and Implied Authors and Reader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45. 1 (1993) , p. 24. Ansgar F. Nünning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ceptualizing the Implied Author”Anglistik. Organ des Verbandes Deutscher Anglisten 8 (1997) : 95 —116. Seymour Chatman , Coming to Terms , Ithaca : Cornell Univ. Press , 1990 , p. 87. Peter Lamarque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 An Analytical Autopsy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30 (1990) , p. 325.  第 2 期 申  丹 :何为“隐含作者”? 139   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精简了的变体 (a streamlined version) ,是真实作者的一小套实际或传说的能力、特点、态度、 信念、价值和其他特征 ,这些特征在特定文本的建构中起积极作用。① 这一定义仅涉及编码 ,不涉及解码。费伦是当今西方修辞性叙事研究的领军人物②,他的修辞模式“认 为意义产生于隐含作者的能动性、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反馈循环”③。他批评了查特曼和里蒙 - 凯南等人将隐含作者视为一种文本功能的做法④,恢复了隐含作者的主体性 ,并将隐含作者的位置从文 本之内挪到了“文本之外”⑤。然而 ,如前所析 ,布思的“隐含作者”是既“外”(编码)又“内”(解码) 的有机 统一体。“隐含”指向作品之内 (作品隐含的作者形象) ,这是该概念不容忽略的一个方面。隐含作者的 形象只能从作品中推导出来 ,隐含作者之间的不同也只有通过比较不同的作品才能发现。 此外 ,遗憾的是 ,费伦像其他西方学者一样 ,认为“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创造出来的建构物”⑥。既 然是“建构物”,又怎么能成为文本的生产者呢 ? 这构成一种矛盾。如上所引 ,费伦没有直接将隐含作者 界定为创作主体 ,而是将其界定为具有能动作用的“真实作者的一小套”特征。这有可能是为了绕开矛 盾。但这种说法既没有解释“建构物”如何得以成为生产者 ,又混淆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之间的 界限。费伦认为 ,“在通常情况下 ,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的能力、态度、信念、价值和其他特征的准确反映 (accurate reflection) ;而在不太常见但相当重要的情况下 ,真实作者建构出的隐含作者会有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不同之处 ,譬如一位女作家建构出一位男性隐含作者 (玛丽安·埃文斯Π乔治·艾略特⑦) 或者一位白 人作家建构出一位有色的隐含作者 ,正如福雷斯特·卡特在其颇具争议的《少年小树之歌》⑧里的做 法”。⑨也就是说 ,除了这些特殊例外 ,“在通常情况下”,没有必要区分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这显然有 违布思的原义 :布思的“隐含作者”是处于特定写作状态的作者 ,而“真实作者”则是处于日常状态的该 人 ,两者之间往往有所不同 ,且在创作不同作品时 ,作者一般会处于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立场 ,因此不 同作品的隐含作者也往往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 ,只有以“创作时”和“平时”的区分为基础 ,综合考虑编码 (创作时的作者) 和解码 (作品隐 含的这一作者形象) ,才能既保持隐含作者的主体性 ,又保持隐含作者的文本性。也只有这样 ,才能清楚 地看到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区别 ,以及同一人的不同作品的隐含作者之间的差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Phelan , Living to Tell about It , p. 45. 《少年小树之歌》(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 ,别译《小树的故事》)声称是一个在美国印第安文化中长大的彻罗基 人 (Cherokee)的自传。然而 ,真正的福雷斯特·卡特 (Forrest Carter[真名为 Asa Earl Carter ])可能并非彻罗基人 ,而 且他对白人至上主义表示了明确支持。———原注 玛丽安·埃文斯 (Marianne Evans)是女性 ,但采用了一个男性笔名“乔治·艾略特”( George Eliot) 。———本文作者注 Ibid. , p. 45. Phelan , Living to Tell about It , pp. 40 —47. Phelan , Living to Tell about It , pp. 39 —40。费伦还批评了布思在下面这样的文字中将隐含作者与文本形式相混 淆 :“我们对隐含作者的认识不仅来自从所有人物每一点行动和苦难中可推断出的意义 ,而且来自它们的道德 和情感内容。简言之 ,这种认识包括对这一完成了的艺术整体的直觉理解。”(Booth ,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 p. 73)笔者在发表于美国《叙事》的近文中 ,也引用了布思的这些文字 ,但与费伦相对照 ,笔者认为布思并没有将隐 含作者与文本形式相混淆 ,因为他对编码和解码予以了双重关注 ,他在此讨论的是读者的解码 ,因此仅关注读 者如何从作品中推导出隐含作者的形象 ,但在转而讨论编码过程时 ,隐含作者就会恢复其文本生产者的面目 (Dan Shen ,“Booth’s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and China’s Critical Context ,”pp. 174 —175) 。 Phelan , Living to Tell about It , p. 47. 参见申丹等著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242 —256 页。 James Phelan Living to Tell about It , Ithaca : Cornell Univ. Press , 2005 , p. 45. 140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   布思对“隐含作者”的捍卫和拓展 布思在近作中 ,重点论述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不同 ,并将考虑范围从小说拓展到诗歌 ,以及日 常生活中表达自我的方式。他从小说创作开始 ,举了这么一个实例 : 数十年前 ,索尔·贝娄 (Saul Bellow)精彩而生动地证明了作者戴面具的重要性。我问他 :“你近来在干什么 ?”,他 回答说 :“哦 ,我每天花四小时修改一部小说 ,它将被命名为‘赫尔索格’(Herzog) 。”“为何要这么做 ,每天花四小时修 改一部小说 ?”“哦 ,我只是在抹去我不喜欢的我的自我中的那些部分。”⋯⋯我相信我们都会感激贝娄抹去他不喜 欢的自我。在我与他交往的这么多年里 ,我看到了贝娄不讨人喜欢的一些其他变体 ,假如这些“贝娄变体”被允许 支配他的小说 ,恐怕会把这些小说完全毁掉。此外 ,研究了他的手稿的人 (我本人没有) 发现了支持这一观点的证 据 :他从数千页手稿中挑出了几百页 ,这几百页的隐含作者为他所喜欢 ,也为我所喜爱。① “作者戴面具”可以指作者采取特定的写作立场 ,这符合布思原来的观点。但在具体论述中 ,写作者是真 实作者 ,“隐含作者”被文本化和客体化 ,这与布思的本意相矛盾。这一矛盾很可能与众多西方学者将 “隐含作者”视为真实作者的文中创造物不无关联。但值得注意的是 ,最后一句中的“这几百页的隐含作 者”不仅指涉隐含于其中的作者形象 ,而且也指涉采取特定立场创作出这几百页的写作者。这位“隐含 作者”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贝娄 (布思所说的“其他变体”)相对照 ,而不是与挑选这几百页的贝娄相对 照 (这两位的立场应该一致) 。其实 ,《赫尔索格》是虚构小说 ,而不是自传 ,贝娄所说的“抹去”不喜欢的 自我 ,有可能是指修正自己的创作立场。布思自己所用的“支配”一词也暗暗指向编码过程。当布思将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时 ,“隐含作者”的主体性得以完全恢复 : 我们说话时 ,几乎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模仿贝娄 ,尤其是在有时间加以修改时 ,我们抹去我们不喜欢或至少不合 时宜的自我。假如我们不加修饰 ,不假思索地倾倒出“真诚的”情感和想法 ,生活难道不会变得难以忍受吗 ? 假如 餐馆老板让服务员在真的想微笑的时候才微笑 ,你会想去这样的餐馆吗 ? 假如你的行政领导不允许你以更为愉 快、更有知识的面貌在课堂上出现 ,而要求你以走向教室的那种平常状态来教课 ,你还想继续教下去吗 ? 假如叶芝 的诗仅仅是对他充满烦扰的生活的原始 ,你还会想读他的诗吗 ?② 这里的“抹去”不喜欢的自我不是指作用于某一客体 ,而是指行为主体本身以特定的面貌出现。但遗憾 的是 ,就这些日常角色扮演的例子而言 ,“隐含”一词失去了意义。在文学交流中 ,读者无法直接看到创 作时的作者形象 ,只能通过作品“隐含”的形象来认识作者 ;而在日常生活中 ,交流是面对面的 ,且不存在 作品这样的“隐含”中介。布思意在拓展“隐含作者”的应用范畴 ,但无意中解构了“隐含”一词的文本含 义 ,破坏了隐含作者既“外”又“内”的有机统一。此外 ,在涉及叶芝的诗歌时 ,布思又将“隐含作者”与描 述对象混为一谈 ,将其文本化和客体化。诚然 ,“生活的原始记录”可突出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的不同 , 但它仅涉及创作对象 ,不能直接用于说明“隐含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其实 ,布思应该谈叶芝如何摆脱生 活烦扰 ,以一种理想的状态来进行创作。 布思详细论述了弗罗斯特 (Frost)和普拉斯 (Plath)这两位美国诗人在创作时如何超越他们在日常生 活中的自我。他有时像上面讨论叶芝的诗那样 ,把隐含作者与创作对象相混淆 ,但有时又避免了这样的 混乱 : ① ② Ibid. Booth ,“Resurrection of the Implied Author : Why Bother ?”pp. 77 —78.  第 2 期 申  丹 :何为“隐含作者”? 141   当我得知弗罗斯特、普拉斯和其他善于戴面具的人生活中的一些丑陋细节时 ,我对其作品反而更加欣赏了。 这些带有这般缺陷、遭受如此痛苦的人怎么能写出如此美妙动人的作品呢 ? 嗯 ,显而易见的是 ,他们能成功 ,是因 为他们不仅追求看上去更好 ,而且真的变得更好 ,超越他们感到遗憾的日常自我的某些部分 ⋯⋯用较为优秀的隐 含作者来战胜其他的自我 :“我其实是这样的 ,我能够展现这些价值 ,写出如此精彩的文字。”① 在这里 ,“隐含作者”的双重意义 (创作主体 + 作品隐含的作者形象)达到了有机统一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 者的区别也得到了清楚表述。 在这篇新作中 ,布思还回应了上文提到的批评家的这种看法 :“隐含作者”是读者的建构物 ,不同读 者会建构出不同的隐含作者。布思承认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中的读者会从同一作品中推导出不同的隐 含作者 ,但他强调指出“这些变体是作者创作文本时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同时他坚持认为应该以原作者 为标准 : 我现在阅读文本时重新建构的隐含作者 ,不会同于我在 40 年或 20 年前阅读同一文本时重新建构的隐含作者。 但我要说的是 :我现在阅读时 ,相信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当年作者所进行的选择 ,这些选择反过来隐含作出选择的 人。③ 布思多年来坚持认为读者应尊重隐含作者的意图 ,尽管其意图难以把握 ,读者也应尽力去阐释 ,争取进 入跟隐含作者理想交流的状态。他在这一新作中强调了隐含作者能够产生的伦理效果。他得出的一个 结论是 :读者若能通过人物与隐含作者建立情感联系 ,按其意图来充分体验作品 ,分享其成就和自我净 化 ,就会发现与隐含作者的融洽交流“如何能改变自己的生活”。④ “隐含作者”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布思在《隐含作者的复活》中 ,重申了当初提出这一概念的三种原因 :一是对当时普遍追求小说的所 谓“客观性”或作者隐退感到不满 ;二是对他的学生往往把 (第一人称) 叙述者和作者本人相混淆感到忧 虑 ;三是为批评家忽略修辞伦理效果这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纽带而感到“道德上的”苦恼。⑤不难看出 , 就这三种情况而言 ,谈“作者”就可解决问题 ,没有必要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布思补充了第四种原 因 :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 ,人们在写作或说话时 ,往往进行“角色扮演”,不同于通常自然放 松的面貌。⑥从这一角度看文学创作 ,提出这一概念确有必要。但布思回避了一个最根本的社会历史原 因 :20 世纪中叶形式主义思潮盛行 ,作者遭到排斥 ,这一概念中的“隐含”指向以文本 ,强调以文本为依 据推导出来的作者形象 ,故符合内在批评的要求 ,同时又使修辞批评家得以在文本的掩护下 ,探讨作品 如何表达了“作者”的预期效果。令人费解的是 ,布思对此一直避而不提。2003 年在美国哥伦布举行的 “当代叙事理论”研讨会上 ,当布思宣读完《隐含作者的复活》的初稿时 ,笔者向他发问 ,提出了这一“漏 掉”的原因 ,布思当众表示完全认可 ,但会后却未将这一原因收入该文终稿。其实 ,就 20 世纪中叶的学 术氛围而言 ,这是这一概念的最大历史贡献 :暗暗纠正了批评界对作者的排斥。即便不少学者把隐含作 者囿于文本之内 ,那也有利于纠正仅谈“叙述者”的错误做法。毋庸置疑 ,在当时的情况下 ,只有巧妙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Ibid. , p. 76. Ibid. , pp. 75 —76. Ibid. Ibid. Ibid. , p. 86. Booth ,“Resurrection of the Implied Author : Why Bother ?”pp. 85 —86. 142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   恢复对作者的重视 ,才有可能看到作者修辞的审美和伦理重要性 ,也才有可能看清第一人称叙述的“不 可靠性”。① 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 ,重点论述了在叙述者不可靠的文本中 ,隐含作者如何跟与其相对 应的隐含读者进行秘密交流 ,从而产生反讽叙述者的效果。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 ,“作者”早已在西方复活 ,那么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 首先 , 这一概念有利于看清作品本身与“真实作者”的某些表述之间的差异。且以美国当代黑人作家兰斯顿· 休斯 (Langston Hughes)的《在路上》为例。正如笔者另文所析 , ② 若仔细考察这一作品的语言 ,会发现作 者在遣词造句上颇具匠心 ,编织了一个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文体网络。然而 ,休斯在回忆这一作品的创 作时 ,没有提及任何文体技巧 ,说自己“当时一心想的是”黑人主人公的艰难境遇③。或许回顾往事的休 斯 (“真实作者”)想遮掩自己在创作时 (“隐含作者”)文体方面的用心 ? 或许他现在一心想突出作品的意 识形态内容 ? 不少西方学者解读这一作品时 ,聚焦于主人公的境遇 ,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文中独具匠心 的文体选择 ,这很可能与真实作者的回忆不无关联。很多批评家以真实作者的传记、自传、日记、谈话等 史料为首要依据来判断作品 ,而布思则强调要以文本为依据来判断隐含作者的创作。若两者之间能达 到某种平衡 ,就有利于更全面细致地解读作品。 值得强调的是 ,作者在写作时可能会采取与通常生活中不尽相同的立场观点。布赖恩·理查森 (Brian Richardson)认为就种族歧视而言 ,福克纳的《声音与疯狂》中的隐含作者远比历史上的福克纳更为 进步 ,更加有平等的思想。后者对黑人持较为明显的恩赐态度 ,也较为保守 (正如在对待黑人的公民权 这一问题上 ,他的那句声名狼藉的‘慢慢来’所表明的立场) ④。在阐释具体作品的立场时 ,不少西方学 者囿于对作者业已形成的印象。中国的学术传统强调“文如其人”,这也容易导致忽略作品的特定立场 与作者通常的立场之间的差异。而“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有利于引导读者摆脱定见的束缚 ,仔细考察具 体作品中的特定作者立场。 与此相关联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有利于看到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不同创作立场。中外学界都倾 向于对某一作者的创作倾向形成某种固定的看法。其实 ,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可能会体现出大相径庭 的创作立场。且以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特·肖邦 ( Kate Chopin)为例。若仔细考察肖邦的不同作品 ,会发现 其中隐含着大相径庭的意识形态立场。就性别问题而言 ,大致可分为五类 : (1)以《觉醒》为代表 ,提倡妇 女的自我发展 ,反对男权压迫。(2)以《懊悔》为代表 ,提倡传统妇道 ,倡导回归家庭。(3) 以《一双丝袜》 为代表 ,对无私忘我的母亲角色既同情又反讽。(4) 以《一小时的故事》为代表 ,表面上看具有较强的女 性主义意识 ,实际上对追求自由的女主人公不乏反讽 ,立场相当保守。⑤ (5)以《黛西蕾的婴孩》为代表 , 表面上是反男权压迫和种族压迫的进步作品 ,而实质上褒白贬黑 ,在文本深层为白人奴隶制辩护 ,这在 某种意义上置换了文本表层的性别政治。⑥ 当代西方学界视肖邦为早期女性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 ,在 这一阐释框架的束缚下 ,不少学者将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以及《黛西蕾的婴孩》也解读为女性主义的 代表作。其实这些作品的立场与之相违 ,隐含着迥然相异的作者形象。布思的“隐含作者”有利于引导 读者抛开对某一作者的定见 ,对具体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判断不同作品中不同的隐含作者。 此外 ,布思的“隐含作者”反映了作品的规范和价值标准 ,因此“可以用作伦理批评的一把尺子 ,防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申丹 :《隐含作者、叙事结构与潜藏文本 ———解读肖邦〈黛西蕾的婴孩〉的深层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05 年第 5 期 ,第 100 —110 页。 申丹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 ———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外国文学评论》,2004 年第 1 期。 申丹 :《究竟是否需要“隐含作者”? ———叙事学界的分歧与网上的对话》,《国外文学》,2000 年第 3 期 ,第 10 页。 Faith Berry , Langston Hughes : Before and Beyond Harlem , Westport , Connecticut : Lawrence Hill , 1983 , p. 224. Dan Shen ,“Internal Contrast and Double Decoding : Transitivity in Hughes’s‘On the Road’,”JL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36 (2007) : 53 —70 ; 申丹 ,《及物性系统与深层象征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年第 1 期。 申丹 :《何为不可靠叙述 ?》,《外国文学评论》,2006 年第 4 期。  第 2 期 申  丹 :何为“隐含作者”? 143   阐释中潜在的无限相对性”①。我们知道 ,解构主义理论既解放了思想 ,开拓了批评视野 ,又由于解构了 语言符号的任何确定意义 , ② 从而为误读大开方便之门。布思在《隐含作者的复活》中 ,批评了当今泛 滥成灾的误读 ,强调读者应尽力按照隐含作者的立场来重新建构作品。③诚然 ,正如肖邦的《黛西蕾的婴 孩》所反映的 ④,隐含作者的立场有时很成问题 ,应加以批判 ,而不是接受。但关键是要较好地把握作品 究竟表达了什么。此外 ,以隐含作者为尺度 ,有利于发现和评价不可靠的第一人称叙述。 在近年的讨论中 ,西方批评家谈及了“隐含作者”的一些其他作用 ,譬如费伦提到的我们可以藉此较 好地探讨“一位女作家建构出一位男性隐含作者”或“一位白人作家建构出一位有色的隐含作者”的情 况。然而 ,就编码而言 ,在前一例子中 ,“隐含作者”就是写作时的女作家 ,她采取了与男性笔名相符的特 定创作立场 ;在后一例子中 ,“隐含作者”则是写作时的那位白人作家 ,他采取了与那位虚构的彻罗基人 “我”相符的创作立场。这种与真实作者的性别或种族相异的面具给创作带来了严峻挑战。若采用了男 性笔名 ,而创作风格依然是女性化的 ,那么 ,“隐含作者”就未必是“男性”。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Ä)在出版《简·爱》(1847)时 ,采用了“柯勒·贝尔”(Currer Bell)这一男性笔名 ,但当时有的读者通过创 作风格辨认出作者是一位女士。⑤而有的读者则认为作品充满理性 ,必定出于男性作者之手。⑥无论是 哪种情况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之分都有利于探讨两个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 热奈特提到了另一种情况 :一位舞台明星或政治名人为了经济利益在匿名作者写的书上签上自己 的大名 ,而读者则被蒙在鼓里。热奈特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 ,“隐含作者”(签名的人) 与真实作者 (匿名 写作者)才能真正区分开来 ,这一概念才真正有用。⑦但笔者认为 ,这里真正的隐含作者是那位创作时的 匿名作者 ,而不是那位与创作无关的签名人。书上的签名指向后者的形象 ,而书中真正隐含的是前者的 形象 ,也就是说 ,“隐含作者”本身出现了表面与实质的分裂。读者若被表面签名所迷惑 ,那只是受了一 种欺骗。诚然 ,倘若匿名作者刻意并较为成功地模仿了签名人的某些写作风格 ,那么作品也就会在某种 程度上隐含签名人的形象 ,但可能仍然难以充分体现签名人在创作具体作品时会采取的立场。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也有利于探讨一人署名 (或采用一个笔名) 但不只一人创作的作品 ,或集体创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Genette , Narrative Discourse Revisited , pp. 146 —147. Ibid. ,p. 28. 这种看法显然带有性别歧视 ,其潜台词是 :女人缺乏理性。———本文作者注 Nelles ,“Historical and Implied Authors and Readers ,”p. 28. 申丹 :《隐含作者、叙事结构与潜藏文本 ———解读肖邦〈黛西蕾的婴孩〉的深层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05 年第 5 期 ,第 100 —110 页。 Booth ,“Resurrection of the Implied Author : Why Bother ?”p. 86. 笔者发表于美国《叙事理论杂志》的一篇论文中 (Dan Shen ,“Why Contextual and Formal Narratologies Need Each Other ,”JNT: 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35 (2005) : pp. 141 —171) ,指出了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理论中的一个关键 性漏洞 :在《立场》(Positions)及其他著述中探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时 ,德里达仅仅关注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 程》中对语言作为能指差异体系的强调 ,而忽略了索绪尔对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的强调。索绪尔在《普通语言 学教程》中实际上区分了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三种任意关系 : (1)能指差异的任意体系 ; (2) 所指差异的任意体系 ; (3)能指和所指之间约定俗成的关联 ( Ferdinand de. Saussure ,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 London : 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 , 1960 , p. 15) 。因为德里达忽略了 (3) ,所以 (1) 与 (2) 之间就失去了联系 ,理由很简单 : (3) 是联系 (1) 、(2)之间唯一且不可或缺的纽带。没有 (3) ,语言就成了能指自身的一种嬉戏 ,无法与任何所指发生联系 , 意义自然也就变得无法确定。笔者指出 ,其实 (3)是产生语言符号的一个必要条件 ,因为差异本身并不能产生 语言符号。在英语里 ,“sun”(ΠsΛnΠ)之所以能作为一个符号发挥功能 ,不仅在于它与其他符号在声音或“声音 - 意象”上的差异 ,而且在于该声音 - 意象“sun”与其所指概念之间约定俗成的关联。比如说 ,尽管以下这些声音 - 意象“lun”(ΠlΛnΠ) ,“sul”(ΠsΛlΠ) 和“qun”(ΠkwΛnΠ) 中的每一个都能与其他两个区分开来 ,但没有一个能作为语 言符号发挥功能 ,这是因为它们缺乏索绪尔所说的“意义和声音 - 意象之间的关联”。 Nelles ,“Historical and Implied Authors and Readers ,”p. 92. 144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   作的作品。⑧参加创作的有关人员往往需要牺牲、压抑很多个人兴趣来服从“署名”或总体设计的要求 , 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所隐含的作者往往会与真实作者有较大不同。倘若一人署名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同 写作者的不同立场和风格 ,那么这个作品也就有不同的隐含作者。其实 ,一个人在创作过程中也往往会 改变立场、态度等 ,因此一人创作的作品也可能会有一个不断变化的隐含作者。与此相对照 ,多人创作 的作品也有可能会隐含一个较为连贯的作者形象。⑨ 综上所述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在西方形式主义盛行的时期 ,微妙地起到了“拯救”作者的作用 ,并 通过与“不可靠叙述”等概念交互作用 ,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解读方法。但这一概念遭遇了西方学术讨论 中的不同变义和误解。布思在近作中虽然进一步分清了创作中的作者和通常生活中的同一人 ,但在说 明和拓展这一概念的过程中 ,又产生了一些偏误。通过清理混乱 ,纠正误解 ,我们可更清楚地看到这一 概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国内 ,以对作者的印象为依据来阐释作品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然 而 ,作者在某一作品中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其通常所持的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一人不同作品中的作者形象 也往往不尽相同 ,一本书上的署名与实际写作者也可能不相吻合 ,如此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 在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然而 ,“隐含作者”毕竟是“真实作者”的“第二自我”,两 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割裂。我们应充分关注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 ,将内在批评与外在批评有机结合 ,以 便更好、更全面地阐释作品。 What is“Implied Author”? Shen Dan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 China) Abstract : The concept of“implied author”,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Wayne Booth in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1961) , has enjoyed great influence on narrative studies. But because of the failure to see clearly its double concern with the encoding and the decoding processes , this concept has been misunderstood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critical field. The historical“transformations”of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may b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certain new confusion in Booth’s recent essay on this concept . The present study traces 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oncept , trying to clear up the confusion involved. Through clarifying the picture , we may get a better view of the concept’s historical value and present significance , as well as of the relevant relation between the author , the text and readers. Key words : Booth ; implied author ; double concern ;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 present significance (责任编辑   何  方) ⑧ ⑨ Phelan , Living to Tell about It , p. 47. Brian Richardson , Unnatural Voices , Columbus : Ohio State Univ. Press , 2006 , p. 117.  第 2 期 申  丹 :何为“隐含作者”? 145  
/
本文档为【何为“隐含作者”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