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不生病的具体方法

2010-02-19 31页 doc 110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1780

暂无简介

举报
不生病的具体方法 医学典集系列 医学典籍系列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方法)》(上) 福龙网编录 2009/02/19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方法)》 作者: 仙学传人武国忠 第1节   工作之余,我喜欢来天涯里逛逛。近两年来,我发现大家对健康养生的话题比较关注,很多朋友在这里写下了自己对养生的感受与心得。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中医师,我非常希望能把自己从医这么多年学到的、感悟到的真正对我们有用的养生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
不生病的具体方法
医学典集系列 医学典籍系列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上) 福龙网编录 2009/02/19  《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不生病的具体方法)》 作者: 仙学传人武国忠 第1节   工作之余,我喜欢来天涯里逛逛。近两年来,我发现大家对健康养生的话比较关注,很多朋友在这里写下了自己对养生的感受与心得。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中医师,我非常希望能把自己从医这么多年学到的、感悟到的真正对我们有用的养生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是当代仙学泰斗、著名中医家,针灸大师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追随先生多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重点研习仙学养生、丹道中医、武当古法太极拳、道家针灸等。也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之女——著名养生大师,宫廷指科传人——王玉芳的入室弟子、义子。我跟随王玉芳先生研习意拳养生及宫廷导引养生术,并得到意拳大隐朱垚葶先生的悉心传授。   曾得到过峨嵋丹医学派大师周潜川先生弟子廖厚泽先生的传授,学习丹道医家的“大方脉”。三上贵州寻访高真观廖复阳传人彭显光先生,学习丹家外丹的炼制法,访得丹道家梦寐以求的融阴阳丹法于一炉的浑圆丹法秘传。于四川得到乐天子的毒龙丹秘诀炼制法,精通丹道医家丸散膏丹的制作及使用。   学医之初,老师曾对我说:“从学医的角度来讲,我这个老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病人才是你真正的老师”。不知不觉,做“大夫”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今天的我,对老师的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悟,因为有很多东西确实是临床上出来的,我珍惜与每一位患者结缘的机会,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使我在医学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地提高。   这些年,除了追随老师和以患者为师以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另一个老师——书籍。二十多年来,书籍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遇有棘手的疑难杂病我都会向这位老师请教,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里,对《黄帝内经》一书尤为偏爱,用功尤深。 工作之余,我愿意把这些年随师学习的心得和实践,结合对《黄帝内经》的研习感悟如实地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祛病延年。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构成,文字古奥,博大精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几千年来一直是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祛病之道的宝藏。 唐代著名的道家医学大师启玄子王冰,以自己多年修炼道家功夫的体悟,重新整理了一个本子,开头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把养生摄生的要点说出来了,可是自王冰之下的近千年的时间里,因为缺少体认的功夫,大部分的学家都在对这部千古奇书进行随文演绎,以经解经的注解,少有新意,无法去理解其中的精妙。   记得早些年随师修炼道家功夫时,老人家讲做学问与练功夫是不可分开的。他告诉我,传统文化注重体悟,要经历几个阶段方可,一要亲证;二要体知;三要妙悟,需要身与心同时证悟。这些年来学习传统中医,研读最多的经典《黄帝内经》给了我很多治病救人的启示,并从中领悟了中华养生文化祛病延年之道。   南宋时期有一位研究儒学的大师陆九渊,他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治学主张和方法叫做“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在此基础上他创立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儒家学派心学。   我要提供给大家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按照前人的习惯对《黄帝内经》进行以经解经的“我注六经”的注解,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六经注我”式的解读,书中的每一个方法都是本源于内经之义。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这八个字,从字面意思来看并不难理解。“我注六经”就是要去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用通俗的语言来进行文本的还原;而“六经注我”则是要利用六经的本意,反复体悟其中的道理,来阐释自己的学术理念,说白了就是用自己生命中所领悟到的东西,去理解学到的知识,来与古人之心相契合。   现今的养生书都流行以经解经随文演绎,也就是“我注六经”的方式,对内经进行解读。这种方式,读者可能在养生保健的知识上对内经有些了解,但缺少具体实用的方法,朋友们很难从中真正受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从我本人多年来对内经应用的经验来看,要想让大家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并在养生治病上真正的有法可循,可能换一种解读方式会更好。于是我用“六经注我”的解读方式,尝试与大家分享《黄帝内经》养生祛病的智慧,使每位朋友都从中获益。   古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所有的生命事物都是因缘际会,既然上苍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那么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她,毕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希望大家在平时从身到心多关照一下自己,好好呵护她。道经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卷,如果大家能够从我所述的只言片语中受益,吾心足矣!   瞬间强肾法——仙学泰斗胡海牙先生的不传之秘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我的老师胡海牙先生今年已经95岁高龄了。前一段时间陪他去体检,身体各项指标基本都正常。他单位的老同事跟他见面后,开玩笑地说:“您的身体棒得跟三十岁小伙子似的,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您是研究道家仙学的,也给我们传授一些灵丹妙药啊!”老先生微微一笑,说:“哪有什么灵丹妙药,妙药就在自己体内,只是你们不知道怎么用罢了。”   老师的一句话引起大家的好奇心,纷纷请教。只见老师双手握拳,贴在身后,随着身体的上下轻微抖动,一边笑呵呵地说,“看明白了吗?就是这个。”   大家看得一头雾水:“就这么简单?!”   老师颇有深意地说:“千万别小看这个动作,在过去你花多少钱都不一定能学得到,这可是千金不换的秘诀啊。”   这样一来,大家更好奇了,赶紧追问是怎么回事。   老师说:“其实古书里面都讲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活就得动啊,关键是如何去动。这个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生发起来。肾乃先天之本,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好静不好动,导致人体阴气过盛,阳气相对不足,会产生乏力、疲劳、健忘等症状,用这个方法三到五分钟,就可以缓解一个小时连续劳动的疲劳,很适合现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个方法还适合中老年人养生,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联,其实是肾气衰了,按摩肾腧有直接补肾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时动一动,肾气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弯了。”   听了老师这么一解释,大家纷纷学着刚才老师的样子比划起来。我也习练这个方法多年,觉得特别好,亲身实践下来更是深有感触,获益匪浅。   曾经有一次应约到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讲养生,有学生问我:“您既搞临床诊疗,还要做学术研究,您怎么还有那么好的精力呢?”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座位上找了一位看起来精神不太好的学生,让他到台前做胡老传给我的这个瞬间强肾法的动作。 第2节   我让他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如图1),贴在肾腧位置(如图2),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三五分钟后,这位学生高兴地说,“从来没感觉这么轻松过,这个方法真有效!”一时间,课堂上沸腾起来。   由此可见,这个方法对谁最管用?恰恰是过度疲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   现在大多数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保持充沛的精力了。前苏联有一位生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疲劳并不能单纯靠休息来缓解,也就是说休息不是恢复疲劳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说单纯的运动,只能缓解疲劳,并不能补充精力,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来恢复,而我们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足肾气。另外比如说散步、走楼梯、慢跑、打球、瑜伽等运动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过去,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对肾虚,慢性腰脊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我之所以能够在忙碌的生活工作当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是掌握了这个奥秘。从道家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正是启动了人体自身的大药的结果。   后溪穴——泻心火、生阳气,治疗的颈肩腰椎病的正脊穴   话外: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颈椎、驼背、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有一位外地的学生告诉我,当地有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名家,每次给病人治疗时,都会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几针,然后贴上一种特制的膏药,最后在后溪穴上扎上一针。有些经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经过这番治疗,短时间内就恢复健康了。他觉得很老先生的膏药很神奇,准备拜老先生为师,学这个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绝招。   听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说,“这种绝活儿我也会,而且比他还简单。其实在腰部局部扎针、贴膏药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辅助疗法,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后溪穴上的那一针。扎针有个小窍门,进针之后边捻转边提插,同时让病人活动腰部。”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这个动作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滚揉后溪穴。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以前工作繁忙时,我每天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也有十一、二个小时,但多么多年来我的视力、颈椎都没有问题,靠的也正是这个方法。   其实二十多年前,我初行医的时候,颈椎病是四十岁以后的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二三十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的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不仅仅得颈椎病,长期伏案的白领、职员或者搞文字工作的,老早就腰也弯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脾气也糟了,未老先衰,没有足够的阳刚之气。这是当今多数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看到这些问题,很多人都说,这是脑力劳动的结果,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人的;人们以为近视仅仅是由于眼睛离书本或电脑屏幕太近所致。其实不尽然,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人体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阳气来温煦,仅仅是眼睛疲劳,可能不能导致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在缺少阳气温煦的情况下过度疲劳。   这一系列问题,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我们说的后溪。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我们想想,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三到五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不耽误。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视力疲劳会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做这个动作怎么办呢?我建议,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吧。何况,每小时这短短的三分钟,拯救的是我们的健康!   凡是到我这里来看颈椎病、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议他们这样去用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这样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颈椎腰椎要管用得多。有位三十岁的白领对我说:“本以为骨骼已经定型慢慢要生驼背的,但最近感觉背明显比以前直了。”我说,当然,年轻人驼背不是因为骨骼定型,脊柱是一节一节的,是活动的,怎么可能随便定型呢?关键是你背上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才出现驼背的迹象的,一旦这个气机通畅了,你的背自然就直起来了!   我还要特别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正在读书的小孩子。这些孩子很可怜,从小学到高中,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么沉重的学习压力,我们可不希望他们一辈子戴上近视眼镜,更不能让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下失去朝气,成为小驼背。作为一个被人称作养生治病的大夫,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   其实我也是受益于后溪穴的。很久以前,我就养成了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我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也会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很舒服,甚至很潇洒。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我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 第3节 日期:2009-02-10 11:44:48   减肥原来如此简单——轻松变成窈窕美少女身材的绝招   说起减肥,可以说是很多爱美人士的心头之痛。什么运动减肥、节食减肥、吃药减肥、清肠排毒减肥、穴位减肥、按摩减肥,但遗憾的是,这些方法都不是很见效。甚至还有离奇的吃寄生虫减肥法,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门诊时,有很多身体超重的人向我诉苦,说她们饱受多年减肥无效之苦,很苦恼,问我中医有没有什么减肥的特效方法。说起中医减肥,让我想起了前几年一个真实的事例。   一位朋友的母亲,因为身体肥胖疾病缠身,试了很多方法,多年的肥胖一直没有减下去。朋友是个孝子,这么多年一直在帮助母亲寻求减肥的良方。看到他愁眉不展的样子,我说,我有一个减肥妙招,不用吃药,百试百灵,可以让您母亲试一试。结果,一个月下来,体重掉下去十几斤。朋友的母亲很高兴,平生首次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推荐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来减肥。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味青荷叶泡水喝。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荷叶性微温平,味辛,无毒,入心、肝、脾经。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除湿祛瘀,有利尿通便的作用。   有资料报道,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服用荷叶后,在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能有效阻止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从根本上把体重减下来,还解决了减肥反弹的问题。   我和老师胡海牙先生,胡老今年已95岁高龄了。 日期:2009-02-10 12:24:25   使用荷叶茶减肥,还有一些小窍门:一般去药店购买荷叶干品即可。有条件也可以自己采摘鲜荷叶,只要能开荷花的池塘,就证明那里的水基本上是没有被污染的,可以放心使用。荷叶茶不用煮。将干荷叶10g或鲜荷叶20g放在茶壶或大茶杯里,倒上开水焖五六分钟就可饮用了。这样泡出来的荷叶茶减肥效果才最好,只喝第一泡的茶汤,再泡减肥的效果就差多了。最好是在饭前空腹饮用。荷叶茶中也可以放陈皮(3g),有理气化痰之功。   喝茶期间不必节食。因为喝一段时间后,对食物的喜好自然就会发生变化,很多人不太爱吃荤腥油腻的食物了。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大都是由体质阳虚痰湿过重造成的,痰湿在中医里也叫水饮,胖人体内都有痰湿,所以减肥就要化痰湿。像他父亲这样肥胖体质的人,主要是阳气虚弱,体内的水湿过多,脾阳的运化功能失常,产生脂肪堆积。生活中常有人抱怨说喝凉水都长肉,也是这个原因。   中医的减肥主要从腹部入手,因为肥胖一般从小腹开始,然后是腰部与臀部,这个现象在道家医学里面叫坎离异位,最典型的是结婚以后男女的发福。   减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上的调养,尽量不要吃寒凉助湿的食物。膏梁厚味也能助湿,太甜、太酸、太辣、太咸的食物都算是膏粱厚味,食用过多会戗伤人体阳气,痰湿过重,肥胖就找上门来了。   对于真正因肥胖给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的人,一杯清清荷叶茶,祛湿减肥去心火,是最安全有效的减肥良法,让有肥胖之苦的人既不用刻意节食也不用乱吃减肥药,尤其适合年轻女孩。但有些体型适中的女孩也想减肥,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健康才是真正的美。 日期:2009-02-11 11:13:12   照海穴——快速摆平咽痛和失眠的神效大穴   照海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称“漏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适用主持人、广播员、歌唱演员、教师、公司领导;肩周炎、失眠患者等,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疼、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有神奇的治疗作用。   我有一位唱京剧的朋友,一天深夜打来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他干涩沙哑的声音,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武医生,我嗓子疼得实在受不了,要不是明天有演出,不会这么晚来电话打扰您,看您有什么好办法来帮我解决一下?”   我在电话里简单地询问了他嗓子疼痛的情况,主要是问他嗓子干不干,他告诉我有干痛的感觉,并且说前两天感觉有点着凉,忽然间嗓子不舒服,肿起来了,声音变得沙哑,说话也很费力。   听完他的主诉,我让他坐在床上,把两只脚心对齐,告诉他在内踝下有一个小坑,用力往下摁,并且神秘地告诉他,“摁的时候要闭嘴不能说话,等你感觉到有津液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咽下去,否则就不灵了,十分钟以后你再告诉我有没有效。”一会儿,电话就打过来了,他高兴地说:“您这一招真灵,我现在嗓子虽然还有点肿,但已经不疼了,改天请您喝茶。”   演出结束后他特地来谢我,我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尽到一个医生该做的本分罢了。想到他还要经常用到嗓子的特殊工作性质,我建议他在每次赶场演出前或熬夜演出后,如果感觉嗓子不舒服,就用手揉摁照海穴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嗓子干疼,并且还给他开了一个小方,每天用金环石斛10克泡水喝,长期坚持服用,可保嗓子无忧。 日期:2009-02-11 13:40:02   为什么嗓子疼点揉照海穴就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蹻,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点揉这一个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疼,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的功能顺畅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立竿见影的妙法。   这里可以透漏一个小窍门给大家,以便于更好的使用照海穴的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就是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三到五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古代修炼家都讲究炼津化精,津液生发多了,人体的肾精自然充盈,客观上也起到了滋阴固肾的作用,是真正调动了人体的大药。闭口不说话,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为了使生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阴蹻主人一身的水液,交会于照海穴,既滋肾清热、又能通调三焦,所以揉按照海穴会激发肾中精气,引水液上行,滋润喉咙,虚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但如果已经溃烂发炎比较严重的,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在以后的临床中我逐渐发现,按揉照海穴不仅能治疗嗓子干痛,还能治肩周炎。一位五十多岁的一个老大姐,刚退休,本来想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结果退休不到两个月,忽然觉得肩膀疼得很厉害,到门诊一检查是肩周炎。除了按照常规治疗以外,我还告诉她一个治疗和预防肩周炎辅助窍门。就是让她回家后坐在床上,屈膝,脚底平踏在床面,自己用双手拇指分别揉摁两侧内踝下的照海穴(配图)两至三分钟,刺激量以自己产生酸胀的感觉为宜,每天坚持按揉一到三次。 没想到,这位大姐一周后就来到门诊找我,非常激动地说,她不仅肩周炎好了,多年的失眠症也好了,中医太神奇了。由此,我也得到启发,在临床中有意无意地使用这个穴位治疗一些经久不愈的失眠患者,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来我把它做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建议有被失眠困扰的朋友,睡前揉几分钟照海穴,不仅可以滋阴降火,补肾益气,而且还可以让你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何乐而不为呢? 第4节 日期:2009-02-12 09:15:05   八髎:通治一切妇科疾病的神奇区域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几年前,我治疗过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患者,自称得了宫颈炎。我问她有什么症状,她说:“没有什么症状。是体检的时候发现的,不然我根本不知道。”她不知道那次体检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又不愿意再去做检查,更不愿意一边治疗一边隔三差五去医院做妇科检查,所以来找中医了,想讨个让她更为放心的说法。我按照望、闻、问、切,仔细诊断了一番,并没有发现多大问题,只是有轻微的湿热下注之证。按常规疗法,我给她开汤药为她利湿清热,调整全身气机。我的方子刚开出来,她就杏眼圆睁,说:“吃完药怎么办?再去做检查?我说了,我不喜欢做妇科检查!”我也蒙了,不做妇科检查怎么能证明我的疗效呢?而且,如果不让她做检查,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啊。就在那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多年前老恩师教的一招绝活儿,便用手捏了捏她腰部下方臀部上方的一片区域,然后从容地对她说:“我开的药,你必须吃。吃完后不用检查了,但你必须坚持做妇科保健。”   “什么妇科保健?”她问。   我说:“就是我刚才捏的这一个区域,在医学上叫八髎,是妇科保健的重要区域。你瞧,你这个区域捏上去很死板,很硬,你自己应该也会感觉很疼。而正常人这里捏上去应该柔软的。你回去就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或者揉这个地方,或者拔罐;如果感觉这一块发冷,还可以艾灸。总之,把这里弄得软软的,你就没有任何毛病了。根本用不着检查,听我的没错!”   她听说不用检查了,很高兴,回去就照着我说的做了,效果非常不错,后来,她反馈说:“自从懂得利用八髎后,她的月经正常了,不再痛经了,白带也明显减少,睡眠也好了,不再时不时失眠了,大便也有规律了,不再时不时便秘了……”我问:“原来你还有这么多毛病啊?那次我问诊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啊?”她不好意思地说:“那些都是小问题,因为工作太忙,也没顾得上。没想到被您一竿子统统解决了。你真是神了。”   当然神啊!为什么能这么神呢?因为我有“法”。任何人,只要有“法”,他就是神!使用八髎,就是通治妇科病的大法,也是妇科保健的大法!   这个世界上女人占了一半,但女人的问题占了一大半。因为女人在生理上尤其特殊性,除了人所共有的生理和疾病之外,还存在经、带、胎、产四大问题,这些问题与身体的其他问题结合,往往会把问题搞的更为复杂。比如,女子的很多失眠、便秘等,都是由妇科问题导致的,医生如果不考虑妇科因素,用常规的方法去治疗,往往没有疗效,或者不能根治,容易反复。所以,古代很多医家总是说:“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中医里也单列妇科。一般来说,女子初潮以后,其治病养生就要考虑妇科因素了。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大多数女人需要和男人一样上班,担负着和男人一样繁重的工作,回家后还需要照顾家庭,所以,女人的问题变得前所未有地多。在我遇到的女性病人当中,带有各种妇科问题的人占到了九成以上。她们大多是忙里偷闲来的,很多人在诊室里还在不停地接电话,一会儿是家里的事情,一会儿是公司里的业务,无不让人操心。而她们自己身上的疾病和痛苦,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在意。尤其是那些妇科病,即使有人关心探问,也是难言之隐,有苦说不出。这让我深深感叹:在这个社会上做女人真辛苦!   对于形形色色妇科的问题,完美的解决就是使用八髎。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初恋的时候,第一次鼓起勇气轻轻地把手放在女友的腰上,她报之以甜美的回眸,那种感觉令人终身难忘。现在想来,我的手不就是放在她的八髎上吗?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区域,能带来健康,也能传递温情和爱意! 第5节 日期:2009-02-13 21:15:09   仙家入手第一招:快速启动人体大药库的秘匙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几个养生穴,只要好好去使用它们,自然就会感到阳气升腾,精力充沛。但这只是抛砖引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使之不失,这才是我在这里给大家“渔”的真经,就是道家的“种阳之法”。   关于这一方法,历代祖师奉为绝秘。无论是各部丹经、还是无数道书,其中都有没有泄露,甚至还有“轻泄者必受天殃”之类的威吓言语。而我的老师仙学大师胡海牙先生却没有丝毫顾虑,毫无保留地把打开奇经八脉的入手方法奉献给了大家。   八脉里有一个道家特殊的修炼穴位——阴跷穴,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自古就有“阴跷一穴秘不宣”的说法。为什么这个穴位如此重要?这还要从庄子的一句“真人呼吸以踵”说起。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但有些话却被无数人越解释越含糊。“踵”是脚跟的意思,所以有的人说要用脚跟来呼吸,当然这在生理上讲不通;还有的人说“踵”是“接踵而来”的意思,比喻呼吸的连绵不断,如此将养生真言文学化,更是小看庄子了。   为了不再让众人猜来猜去,延误养生时机。老师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踵”其实就是阴跷穴。我们的脚跟处正是阴跷脉的起始端,再结合上古丹诀“当呼吸之机,我则从阴跷迎归炉”的说法,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阴跷穴在哪里?按古人的说法,它就在人体的前阴与后阴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与我们头顶上的百会穴是一条直线上的,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它统摄着真气在全身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所以说,阴跷穴发生作用,连带阴跷脉,在脚跟一定会有感应。其实何止脚跟,全身都有感应,“真人呼吸以踵”这句话其实是借脚跟来暗讲阴跷穴的。   有的朋友会想,既然阴跷的开端就在脚跟那儿,为什么意守脚跟又不行呢?我们说养生要抓核心,阴跷脉的核心就在阴跷穴,舍本求末肯定不对,如果仅仅意守脚跟上的阴跷脉,将意念放在脚后跟、腿肚子上,日夜守住,结果后来身体都出毛病了。   阴跷穴如何保养呢?实际上,激发阴跷穴最大潜能的方式就在静坐的时候。   静坐的姿式,是所有的门派共同的,道家、佛家,都是一样。先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坐在地上或普通椅子都可以,然后下面垫一个坐垫,可以保证身体不后仰;百会(头顶)、颈椎、尾椎成一条直线,可以调整头的角度,体会一下全身放松的感觉;打个比方,好比橡皮筋,不是扎得很长,也不是松松垮垮,而是略微扎一下,这样的松紧度就是整个身体略微往上抬一下,再往回收一点的那个状态,这样我们就坐好了。   就这样每天静坐15~20分钟,不必追求身体的反应,一切顺其自然。待用功日久,真气充裕以后,就会感觉腰间像有个暖水袋捂着一样,热呼呼的,异常舒适。这时只要把这似有还无的一物以意送入阴跷穴即可。不要纠缠什么腰间到阴跷的路线,更不要琢磨什么路线的宽窄。人身本处处贯通,并不存在什么特定路线。只要一闪念,腰间热力便已到阴跷,如同在山中一叫,四处都有回声。   当真气已经灌注到你的阴跷穴时,会感觉像小草发芽般有微微的动感,说动却不对,又像是下小雨时阴阴静静的光景,那种感触非动非静,在动静之间。只要阴跷中感觉一到,你就不要去管它了,只安安稳稳地坐下去,阴跷中的感觉自然会反射到全身。这时全身如泡澡般舒泰,腹内的感觉好像刚饮了酒,这是精气神在蒸腾互化,此时只管静心享受,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阳气升起,这便是古人不传六耳的种阳法了。 日期:2009-02-14 17:25:17   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近些年,我在坐诊的时候,有时一上午开的都是附子、肉桂、干姜、薏仁、泽泻等扶阳祛湿的药物,给我抄方的学生好奇地问:“老师,这些病人得的难道是同一种病吗?您开的药方怎么都是这几味呢?” 我很欣慰地对他笑了笑,这回总算问到点子上了。虽然他们得的病并不一样,但一摸他们的脉象,都沉细无力,有时还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手脚冰凉等症状,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我周围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常年被这些慢性病困扰,他们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呢?”我一般这样回答:“你之前和现在所生的病,包括将来要生的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因为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好比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动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气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百分之七十,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变反应。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可以说,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你忽略罢了。   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是精神。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为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种无形的阳气,却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今天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脱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现出阴盛阳虚的状态。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   损害人们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我们每天一打开电视或打开报纸,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保健品的广告,教我们如何变强、如何变壮,甚至过了四十岁还如何生龙活虎;而另一方面,也有同样多的广告在教我们如何减肥、如何消耗过剩的营养,如何在四十岁时还能远离大腹便便。边吃着补品边减肥,是不是有些自寻烦恼呢?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脑子里也充斥着各类信息。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消息,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脏病死去。信息污染真是伤人于无形啊,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点,还单方面的认为是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一个根源还来自于我们的饮食。别看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受农药化肥或者各种添加剂的污染,包括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被污染后的食物,会让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现在非常流行吃反季节蔬菜,这恰恰违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发生了变化。东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来油润光泽,吃起来口感细腻圆润,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蕴含的生命力也旺盛。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吃了,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这些食物蕴含的生命能量,满足不了身体的需求,这样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阳气。我后文将要提到的养生桩,就是让你把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让气血通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第6节 日期:2009-02-14 21:05:56   武老师,本人正在研读黄帝内经,现在碰到一个问题特请教如下:   《素问.金匱真言论》里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这里说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而《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里又说,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两篇文章有矛盾吗?能解释一下吗?谢谢   内经里确实是有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按照丹道医家的观点应该是心开窍于耳是正确的,所谓肾开窍于耳严格的说是肾之外侯寄窍于耳,亦即两耳的外形与耳类比相似,这两种说法中,一种说的的内窍,一种说的是外形,希望大家在运用时仔细的辨析其功用。大家看看寒冷的冬天,最容易在头部发生冻疮的部位就是双耳。 日期:2009-02-15 14:12:43 谁冒犯了我们的身体:阳虚的年代是湿邪在作祟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奥运期间,有个病人晚上熬夜看比赛,还吃了很多冰激凌,第二天上午就开始发烧了,当时体温不到38度,到社区门诊去输液,输完了以后,还不见好。晚上九点多给我打电话求助,此时他的体温已经升到39度多。他告诉我怕冷,我马上问他怕冷的时候想不想盖被子,他说想盖被子。随即给他开了一个很简单的药方,两个小时就把他的高烧给退下去了。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了。他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到体内。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门诊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可能有朋友会产生疑惑:“武大夫,您说反了吧?冬天气温低,受寒湿侵犯容易理解,可夏天那么热怎么还有寒湿啊?”刚学医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直到领悟到中医的实质后,才慢慢解开这个谜团。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瘀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人体在这种乍暖乍寒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孰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湿。体湿的人可以用红豆薏米粥或吃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红豆薏米粥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粘浊,如油入面。”被湿邪侵害的人好像身上穿了一件湿衣服,头上裹了一块湿毛巾,何等难受!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都跟湿邪、痰湿有关。湿邪性粘腻重浊,湿气向下走,就容易聚集在腰部以下,造成膀胱肿瘤、前列腺肥大增生等病症。湿气在体内排不出来,甚至会导致一些怪病发生,如吃土块、砖头、墙皮、生米等异物,这是身体湿邪很重的表现了。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祛除湿邪的根本方法。既然湿邪能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引发多种疾病,那么我们就努力守护好身体的一轮暖阳吧。只要固护好自身阳气,那么身体也就有了自愈大药,仿佛天天都与春天有个约会。 第7节 日期:2009-02-16 12:49:30   “晨起三步曲”: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简易方法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一次在某机关讲到养生时,一位女士在我讲完湿邪后,她很急切地问:“武大夫,既然湿邪的危害这么严重,像我这样不懂中医的人,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身体里有没有湿呢?”   她问的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湿邪的危害我在上文已经详细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那么如何自我判断体内是否有湿呢?在这里我推荐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我把它称为“晨起三步曲”。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于是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漱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瞧瞧看看自己的舌头。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应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你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当我把这三个小窍门教给大家后,这位听众又举手提问了:“如果通过您教的这些方法检测到了体内有湿,那我怎么袪除体内的湿气呢?”   “祛除体内湿气,也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甚至比‘晨起三步曲’还简单。什么方法呢?我们下回分解……”   虽然我卖了一个大大的关子,报告厅内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养生之道贵在日常的生活细节。让健康之路就从每天起床后,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问声“早上好”开始吧。 日期:2009-02-17 13:09:04   薏米红豆汤——彻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   临床上,我们治疗湿症一般会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实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药,它们都具有芳香、化湿、解表的功效。但这些药我们自己不能乱服,有的人会问,在家里有什么好方法来预防湿邪呢?或者说我明显感觉到体内有湿了,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怎么办?   薏米红豆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如果诊断出病人体内有湿时,我经常给病人推荐两种“药”,这两种药既能祛除体内湿邪,还能当水喝、当饭吃。这两种“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红小豆),一起熬汤喝,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很多朋友说,红豆加薏米仁很难熬,怎么熬它都不粘不稠,能不能放点大米或别的食物一起熬?其实如果从治疗的角度来讲,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因为这个薏米红豆汤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除湿。赤小豆是红色的,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红豆还有减肥的作用。薏米性偏寒凉,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除湿的作用。正是这种不粘不稠的清轻之相,才能达到清热驱湿的效果。如果从预防的角度来讲,熬大米粥的时候,加上一把红豆一把薏米也未尝不可。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红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红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能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红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红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子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红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能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红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红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薏米红豆汤的喝法   薏米红豆汤每天应该喝多少呢?我建议大家从5月初开始喝,一直可以喝到10月份。熬了以后可以随意喝。   每年到天热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家里不常用的一个暖壶洗净,抓上一把米、一把薏米,一把红豆放到暖壶里,再烧一壶开水,水开了以后直接灌到暖壶里,最后把盖盖上。如果你想早晨起来喝,头天晚上灌进去,第二天早上壶里的豆子全都泡碎了;如果想晚下班回来喝,那早晨临出家门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泡上一壶,下班以后到家正合适喝。   临床上有很多体内湿气很重的病人,在喝了薏米红豆汤一两周后,便感觉到腿脚发轻了,走路不那么沉了,湿疹也慢慢地也消退了。这也告诉了一个道理,很多小病其实都可以自己进厨房里找药,食物就是最好的药。 第8节 日期:2009-02-18 13:24:12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扶阳第一方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其中的灼艾之法还有一个小故事:   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父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一团火那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施灸用艾火灸出来的。   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关元穴的温和灸法就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艾条距离皮肤约二到三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灸关元的最好时
/
本文档为【不生病的具体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