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

2014-02-12 1页 doc 18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3002

暂无简介

举报
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 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 在昨天举行的环保部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透露,目前环保部下属相关单位已经在开展PM1的科学性研究。他同时表示,目前在国际上对PM2.5的学术研究都还非常前沿,其机理和危害有待进一步确认。中国这两年刚刚开始在全国监测PM2.5并公布数据,短时间内不会将PM1纳入监测。 自从2011年底那场席卷华北的大范围雾霾后,PM2.5这个名词开始深入人心。各地纷纷启动以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治理。不过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的环保专家和健康专家提出,我国应尽...
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
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 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 在昨天举行的环保部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透露,目前环保部下属相关单位已经在开展PM1的科学性研究。他同时表示,目前在国际上对PM2.5的学术研究都还非常前沿,其机理和危害有待进一步确认。中国这两年刚刚开始在全国监测PM2.5并公布数据,短时间内不会将PM1纳入监测。 自从2011年底那场席卷华北的大范围雾霾后,PM2.5这个名词开始深入人心。各地纷纷启动以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治理。不过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的环保专家和健康专家提出,我国应尽快重视粒径更小的细颗粒物PM1,它们才是危害人体健康和大都市空气质量的“祸首”。 根据定义,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而PM1是指上述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微米的颗粒。仅从数字对比就可以看出,PM1粒径更小,可以在空气中停留悬浮的时间更长,更容易被人体吸入。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多位呼吸学科专家告诉记者,通常来说,粒径在7至1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进入鼻腔,5至7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咽喉,上述阶段是可逆的,人体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擤鼻涕等方式排出;而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就会进入人体的气管了,3微米以下的颗粒会进入中支气管以下部位,而1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就能进入人体的肺泡血液。 在环境气象学家眼里,PM1对形成灰霾、能见度下降的“功劳”也要远远超过PM2.5、PM10这样的较大颗粒物,因为这些细微颗粒悬浮于空中能大量地吸收光和散射光。“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灰霾天时PM1的比例很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以及燃油、漆料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此外记者昨天了解到,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今年启动了对PM2.5的来源研究,结果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揭晓。
/
本文档为【环保部:PM1纳入监测暂无时间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